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以时,车马为家社会经济形态不同

辽朝是独特政权,并非匈奴一类游牧帝国,亦不像北魏那样完全移入中原农业区,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国家,兼有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并且两种形态在国家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大致相当……反映到政治上,就是南、北面官制度。……契丹之俗崇拜太阳,故皇帝御帐朝东,中枢官员分列南北,两面官各司其职,双轨理政,“北面以国制治契丹,南面以汉制待汉人”。——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史·百官志一》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民族政权。党项出自羌族,原居于四川西北、青海东部,部落甚众,不相统属,而以拓跋氏为最强。

唐朝后期,拓跋氏居于陕北,力量渐强。其首领拓跋思恭助平黄巢有功,授夏州节度使,封夏国公,并赐姓李,遂成为唐末藩镇之一。

宋太宗时,其统治家族内部发生矛盾,节度使李继捧献地入朝。继捧祖弟李继迁反对内附,率众反宋,又称臣于辽,被册封为夏国王。北宋无力将其消灭,被迫妥协,仍授李继迁为节度使,赐名赵保吉。

后继迁略地河西,被吐蕃人袭杀。其子德明嗣位,向宋纳贡乞和,宋加封为西平王,后进封夏王。德明击败吐蕃及甘州回鹘,基本控制河西走廊。1031年,德明死,子元昊袭位。元昊民族意识较强,反对其父附宋政策,放弃唐、宋王朝赐予的李、赵二姓,恢复民族旧俗,创制本组文字。1038年,元昊正式即皇帝位,国号大夏,自己更名“曩霄”,是为夏景宗。——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西夏的官制主要模仿宋制,有尚书省、枢密院、三司、御史台、开封府(指首都兴庆府衙门)、农田司、群牧司、磨勘司等等,“设官之制,多与宋同”。但根据史书记载,西夏还有一套“番号”官称,有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吕则等。这套“番号”与汉式官称只是对同一套官制的不同语言称谓,并非两套官制。“番号”官称绝大多数见于从事对宋外交的官员头衔,用本族语言自称官名,是出于民族自尊的表现,而宋朝方面亦出于民族歧视态度加以记录,两相情愿,各得其所。——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女真是隋唐时靺鞨(黑水等部)后裔,因避辽兴宗(耶律宗真)之讳,亦称女真。10至11世纪主要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部分人被辽迁至辽东,编入户籍,称为“熟女真”。未迁徙者亦羁縻纳贡于辽,社会形态相对落后,称为“生女真”。约在辽朝中期,生女真完颜部建立起小范围的部落联盟,完颜部酋长为联盟长,接受辽节度使官号。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其地则至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liǎo,缭

)之。

——《三朝北盟汇编》1115金朝建立1127灭北宋1141绍兴和议1125金灭辽1153迁都燕京1234金朝灭亡会宁府是女真族发迹故土,但它“僻在一隅”。在落后的交通条件下,“官难于传输,民艰于赴诉。”从京师到中原腹地,“或至半年而往复”。海陵王在经过一番造势后,于1153年下诏迁都,从此,金朝统治重心遂由女真贵族大本营迁移到先进的汉族地区。猛安谋克户南迁后,分散到北中国的广大土地上与汉人杂处,女真人不事耕稼,往往将土地租给汉人,这就促使封建生产关系在女真人居住区迅速蔓延发展起来。……大量扩地占田,激化了女真与汉族人民的矛盾,又为广大猛安谋克户接受汉族文明创造了条件。——摘编自漆侠《辽宋西夏金代通史·政治军事卷》

金初国家制度比较简单,在中央主要是勃极烈辅政体制,在地方则为猛安谋克管理体制。勃极烈是女真社会中部落酋长“孛堇”(意为长官)的异译,皆以宗室贵族担任……猛安谋克也是女真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可能来源于因征掠、围猎需要而设置的军事单位,也可能来源于早期农村公社。金朝建立后将其制度化,每300户编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战则以之统军(或称百夫长、千夫长),平时则通过这套系统进行行政管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金世宗完颜雍在位29年,勤于政事,作风简朴,拔擢人才,整顿吏治,减轻赋役,尊崇儒学,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并趋于繁荣,颇有“盛世”景象。《金史·世宗纪》赞语称其“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又评述当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刑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史载世宗即位之初,境内户数仅300余万,至其去世前夕已增至678万。因当时年号为大定,故又称“大定之治”,世宗本人则有“小尧舜”之美誉。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章宗时期是金朝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天灾频仍,黄河三次决口,而统治者养成奢靡之风,政治趋于腐败。财政上逐渐出现入不敷出的局面,金廷为解决危机,盲目印发交钞(纸币名)以解燃眉之急,导致通货膨胀,经济秩序愈加紊乱。

北部边疆始终是困扰金朝的重大问题,也是其由盛转衰的关键原因之一。漠北鞑靼诸部比辽时更加强盛,成为中原严重的威胁。

猛安谋克出现“积弱”现象。金灭北宋后,将猛安谋克编制下的女真人户大量南迁,“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入居中原既久,多习汉语,衣汉服,效仿汉族生活、享乐习惯,本民族原有之尚武精神逐渐沦丧,走向积弱。——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206蒙古汗国1271元朝建立1276元南宋灭1260忽必烈即位1279元朝统一1368元朝灭亡1227蒙古灭西夏1234蒙古灭金铁木真所在的蒙古部本来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其他的部落还有克烈部、蔑儿乞部、乃蛮部、塔塔儿部、弘吉剌部,此外,大漠以南,居住着文化程度较高的汪古部,在北方贝加尔湖附近森林里,散布着斡亦剌部。在成吉思汗统一前,塔塔儿部是力量最强大的部落,因此塔塔儿或鞑靼长期称为这些部落的共同称呼,当成吉思汗统一各部、建立政权之后,这些部落逐渐融合成一个共同体,才用“蒙古”作为民族的称呼。但是,其他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以鞑靼称呼他们。——《兼收并用莫不崇奉:陈高华说元朝》为加强大一统国家的内部联系,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迅速传播信息,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驿站之“站”是蒙古语Jam的音译,即汉语“驿传”之意。……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至,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共约1500处,为各级政府因公差遣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饮食、薪炭等,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是当时最便利的交通体系。服务人员从当地百姓中签发,单立户籍,称站户。急递铺是元代的官方邮递系统。每10或15、25里设一铺,置铺兵5人,负责传递文书。传递速度规定为一昼夜400里,急件500里。——《兼收并用莫不崇奉:陈高华说元朝》人迹所至,皆置驿站,使驿往来,如行国中。鸡鸣驿(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明代)行省属中书省派出机构,是最高的地方行政机关。长官仿照中央设置丞相1员,平章2员,右左丞、参知政事等。行省制度为后来明清两朝所继承。这是因为行省在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中充当了分寄与集权的枢纽。——赵毅赵逸峰《中国古代史》

行省虽受中央节制,但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经济事务,诸如刑律诉讼,官吏迁移,赋税征敛,甚至还包括带有军事性质的屯田、驿铺等。不少行省又在离偏远地区以及边境地区设置宣慰司、宣抚司等官府,介于行省与路、府、州之间,起上传下达作用,有时可代表行省单独处理军政事务。——《中国历代职官制度史》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清·储大文行政区划原则:犬牙交错时代行政区层级建制格局一级辖县级县级秦汉郡县二级制基本二级格局东汉后期州郡县三级制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唐道州县虚三制宋路州县虚三级元省繁杂多级县准三级基本三级格局明省府县三级制清省府县三级制行省制度元朝大一统的成果,不仅表现为版图辽阔,而且表现为对边疆控制的强化。很多过去大一统王朝的“羁縻之州”,到元朝“皆赋役之,比于内地”。对漠北、东北、云南、吐蕃等边远地区,元朝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漠北在忽必烈定都汉地后失去了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改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在民族关系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省。云南地区设置行省,下辖37路、2府,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犯罪也仅罚不废。吐蕃未设行省,由中央的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因而由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宣政院兼领吐蕃之地。——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作为北方民族王朝,元朝的统治带有很强的民族歧视与压迫色彩。统治者按照被征服的先后将全体百姓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四等,地位依次由高降低。……蒙古人作为元朝的“国族”,也称“自家骨肉”,是统治者依赖的基本力量。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唐兀(即西夏)、汪古、回回、畏兀儿、哈剌鲁、钦察、吐蕃等等,统称色目人,系取“各色名目”之义。他们是蒙古统治者的主要助手。四等人中的“汉人”是一个狭义概念,主要指淮河以北原金朝统治区以及较早为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地区的汉族人。另外长期以来居住于北中国的契丹、女真人也包括在“汉人”之内。南人则指最后被征服的原南宋统治区(元朝江浙、江西、湖广三行省)内的居民。——张帆《中国古代简史》“色目”是元朝对除蒙古之外的西北诸族,包括西夏、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等地人的泛称。他们大都有较高文化水平,长于经商理财,或擅长一些特殊技艺,并且远来中土,在汉地无势力基础,因而与蒙古统治者结合紧密,颇受倚重。以色目人为主的一批“敛财之臣”在忽必烈一朝尤为活跃。先是花剌子模人阿合马用事,其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负,众咸称其能”,忽必烈“急于富国,试以行事,颇有成绩,由是奇其才,授以政柄,言无不从”。——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四等人地位、待遇不平等的体现:1.政治出路看,蒙古、色目人通过怯薛入官保证了对高级职位的垄断,汉人、南人进入高层的机会受到种种限制;2.军事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