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仿真模拟 2_第1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仿真模拟 2_第2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仿真模拟 2_第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仿真模拟 2_第4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仿真模拟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真模拟2历史单科标准练(B)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银川市一模]孔子有言:“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荀子·王制》中有言:“听政之大分,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由此可见,当时他们()A.积极探求国家治理途径B.推崇礼法并重理念C.试图主导社会政治变革D.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5.[眉山市三模]西汉时,江南被视为“缘边”之地,朝廷对当地的“越人”“蛮人”往往“因俗而治”,“初郡无税”或“少输租赋”。东汉时,“蛮夷率服”,故“增其租税”与中原划一。这一政策调整()A.加速了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B.推动了国家统一局面的形成C.反映了江南地方行政体制的完善D.促进了国家经济资源的流通26.[兰州市一模]唐玄宗时期,名将高仙芝是高丽人,因其父有功,被授予游击将军之职;名将李光弼是契丹人,因承袭父亲的爵位而成为将军;同时,不少来华留学的新罗(朝鲜)人、日本人,也通过科举被委以重任(如日本人晁衡)。据此可知,盛唐时期()A.中华文化圈的范围扩大B.重武轻文风气日益加重C.朝廷选才标准较为多元D.血统出身决定官场浮沉27.[延安市一模]下表所示为乾隆在位时期的部分诏令。这些诏令()时间诏令乾隆三年谕令通政司按季将驳回本章情况汇折奏闻乾隆五年下令各地督抚岁奏民数、谷数乾隆七年谕令兵部将每月内阁交寄书字若干件,某日某件、封发某处,或照常飞递,或昼夜兼行、“逐月缮折进呈”乾隆二十四年下令各省督抚于属员贤否三年汇奏一次,“以重官方”A.完善了中枢决策机制B.提高了君主理政效能C.巩固了内阁政治地位D.发展了重农抑商政策28.[贵阳市三模]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农民政权,大批封建官吏、恶霸地主被杀或逃亡,农村自耕农数量增加;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孔庙、碎牌位、删改“四书”“五经”。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A.动摇了清朝统治基础B.具有反封建反侵略性质C.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D.促使小农经济加速解体29.[自贡市二模]五四时期,李大钊任《新青年》轮值主编时,把1919年第6卷5号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陈独秀在同年的第8卷、第9卷各号上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五四时期的《新青年》()A.开始进行建党准备B.积极深化思想启蒙C.力主捍卫共和政体D.旨在宣扬暴力革命30.[贵阳市三模]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陆续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青海等省区开办了21个国有重工业厂矿。同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粤汉铁路(其中武汉到长沙段为国有)实现了全线通车。国民政府的这些做法()A.实现了国家经济重心西移B.属于抵御侵略的战略布局C.旨在削弱地方军阀的势力D.打破了列强对技术的垄断31.[榆林市一模]如图所示为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一幅宣传画。据图可知,“一五”计划时期()A.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B.经济的协调性得到关注C.重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D.经济领域建设成效卓著32.[攀枝花市三模]政厅公餐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能享受政厅公餐的要么是城邦的公职人员,要么是为城邦做出特殊贡献的群体或个人。这制度的实行意在()A.提高公民的参政意识B.削弱旧氏族贵族的势力C.扩大民主的适用范围D.增强城邦公民的认同感33.[漯河市二模]17世纪初,荷兰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公司由商人和富于冒险精神的新教徒集资筹建。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荷兰特权贸易公司的成立()A.推动了欧亚直接贸易的兴起B.加剧了欧洲国家的商品输出C.有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D.拉开了荷兰殖民扩张的序幕34.[南昌市二模]英国小说家弗吉尼亚·沃尔夫(1882~1941)认为某文学流派突出表现变幻的、未知的和未加界定的精神状态,“无论这一状态可能呈现出怎样的违情悖理或者错综复杂,尽可能地少掺杂异质和外部杂质,这难道不正是小说家的任务吗?”据此可知,沃尔夫推崇的文学流派的特点是()A.讴歌理想、情节离奇B.注重批判和揭露社会罪恶C.强调自我、手法怪诞D.表达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35.[昆明市二模]如图所示为2007~202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FDI)中的比重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经济全球化暂时出现了曲折B.全球跨境投资经历了深度调整C.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发展D.国际经济新秩序遭遇严重挑战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题。(一)必考题:37分41.[银川市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材料二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及形成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42.[桂林市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中国古代根本就不存在城市。他指出中国城市的一些所谓“非主流”特征:首先,城市功能的非商业性。“在中国,城市是个要塞及皇权代理人的治所”。其次,中国城市没有独立的市制,不具备行政主体法人资格。第三,中国传统城市没有市民阶级或阶层。“最重要的,城市的团体性格以及市民的概念(相对于乡野人而言)从未存在于亚洲的城市,就算有,也只是些萌芽罢了。”第四,中国传统城市“不存在有类似西方可以代表市民的共同体(例如市参政会)”。——摘编自涂文学《外力推引与近代中国“被城市化”》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是否存在城市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下面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开封市二模][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宋朝建立到仁宗时,全国兵额增加七八倍……军队大半来自招募。应募者要么是游手无籍之徒,要么是负罪亡命之辈。而且朝廷又往往因岁凶募饥民,遂使长大壮健者游惰,而留耕者胥老弱。如是久之,农村生产力日渐减削。且募兵终身在营伍,自二十以上至衰老,其间虽四十余年,实际可用者至多不过二十年。廪之终身,实际即是一卒有二十年向公家无用而仰食。宋兵制以厢军伉健者升禁卫,然卫士入宿(厢军精锐到禁军报到),即不自持被(被褥)而使人持之,给粮不自荷(搬运)而扉人(雇人)荷之。——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兵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兵制实施的影响。46.[百色市一模][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岛之战是指1982年4月到6月间,英国和阿根廷为争夺马岛(“马尔维纳斯群岛”)的主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马岛战争前,英国经济长期停滞,撒切尔夫人改革推行不力,经济萧条。国际上,美苏开始了“新冷战”,美国迫切需要欧洲盟国的支持。阿根廷国内则因为严重的债务危机引发了军政府信誉危机,迫切希望转移国内视线。英阿两国并不热切的外交斡旋失败后,阿根廷首先开战,然而很快,英国在马岛战争中获得了完胜。撒切尔夫人个人威望高涨,并成功连任,得以继续推进其改革,英国经济重现活力。英国借助战争胜利重振了其大国地位,有力地证明了,它的外交政策“不光是没完没了地从昔日帝国的阵地上撤退,起码在涉及英国的重大利益时,只要有美国的声援,哪怕是美国保持中立,并且在不与苏联发生直接对抗的情况下,它还是能够运用军事力量来解决某些问题的”。撒切尔夫人还借助战争强化了英美特殊关系。——摘编自马维强《20世纪英国转折点上三次局部战争的影响比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根廷与英国马岛之战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岛之战对英国的影响。47.[洛阳市一模][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任新民(1915~2017),安徽省宁国市人,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1945年,任新民赴美国留学,始终坚守“不唯书、不唯洋、不唯上”的座右铭。为了建设新中国,1949年他放弃高薪毅然回国,供职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主任等职。他关爱学生,所带学生大部分都成为我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英才。20世纪60年代初在政府推动下,他主持中近程导弹发射并获得成功,之后又开始了液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