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铜陵一中20202021学年上期高二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商鞍要求君主必须带头遵守国家法令制度,做到“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他还提出了“故有道之国,治不听君,民不从官”的观点。其主要目的是A.限制君主的一切权力 B.构建稳固的统治秩序C.维护百姓的切身利益 D.削弱贵族的世袭特权2.“五经”作为儒家的主要经典,它反映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时期中国人的经历、思想与悲欢,也反映了孔子之前时期华夏民族的治国之道、生活之方。材料可用于说明先秦儒家A.以政治复古为目标 B.具有理想化的诉求C.追求小国寡民生活 D.不能适应社会现实3.范文澜在《经学讲演录》中说:唐武宗时,僧尼二十六万人,寺院奴婢十五万人,田数千万亩,佛教本身腐化可以想见;道教炼丹求神仙,但却没有人真正做神仙。材料所述情况A. 为唐朝复兴儒学提供了条件 B. 表明佛教、道教地位开始衰退C. 反映了儒释道已经相互融合 D. 佛教、道教的虚伪性彻底暴露4.五代十国的冯道,先后臣服过五个朝代的十一个皇帝,被称为官场“不倒翁”,后人多对他持鄙夷之态度。而李贽在《藏书》中为他翻案,认为他的行为使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这说明了李贽A.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 B.继承传统儒学民本的思想C. 评价历史人物不受前人影响 D.抨击传统儒家忠孝的思想5.某思想家常谓:“我有耳目,我物我格,我有心思,我理我穷,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其于古人也,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无容心焉,以公理为衡而已。”下列与他的思想比较相似的是A.程颐 B.程颢 C.朱熹 D.李贽6.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是雅典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高度发展的时代,对公民的个人演讲素养要求不断提高,催生了一批传授辩论、演讲、修辞技巧的职业教师。这些“职业教师”的贡献是A.促进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B.使当时希腊充满人文主义意识C.促进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传播各式各样诡辩的技巧和方法7.苏格拉底一生几乎没有撰写任何文字或著作,即使是写了也没有流传下来,后世对他的了解绝大部分来源于阿里斯托芬、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记载。但是在他们三人的作品中,对苏格拉底形象的描述有时是相互矛盾的。这表明A.作品中间会掺杂作者的主观思想 B.只有苏格拉底撰写的文字才可信C.苏格拉底的真实形象已不可还原 D.作者完全凭想象来塑造苏格拉底8.14世纪以后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出现了航运业、金融业、纺织业、橄榄油加工业等参与外贸活动的近代工商经济形态。据此可知,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反映了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产生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思想的变革C.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D.地理大发现改变了意大利的贸易地位9.诗人但丁在《神曲•地狱篇》里对教会买卖圣职的罪行进行了批判性描写,让教皇尼古拉三世因为贪欲而受到火刑炙烤,筋骨抽搐,脚底烧红,并且预言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将在地狱的火焰洞中受到酷刑煎熬。这体现出A.文艺复兴运动批判宗教神学世界观 B.天主教会的专制腐败受到诗人关注C.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直指罗马教皇 D.教会教皇没有履行应尽的宗教职责10.罗素认为,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北欧的大部分地区,既受统治者的欢迎,又受人民的欢迎。这是因为君主们认识到,如果他们自己领土上的教会完全变成本民族的,他们便可以控制教会。这样,他们在本土的统治就要比以往和教皇分享统治权的时候更加强而有力。材料体现了A.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必然性 B.资产阶级强烈的革命性C.宗教改革提高了欧洲世俗君主的权力 D.宗教改革推动欧洲各国民族意识高涨11.有启蒙思想家这样说道:“在这个政府体制里,国王若想做好事,则获无边大权;若想为非作歹,则双手被缚;贵族们贵而不骄,也不养家臣;人民可参与国事,而且还有自己的主见。”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认可A.贵族制 B.僭主制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12.火药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制药与炼丹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发明的,随着战争的日渐频繁,火药被用于军事,巩固国家政权,后来还被广泛应用于采矿、开山筑路等生产领域。材料可用来说明A.中国制造火药技术历史悠久B.中国古代科技居于世界领先地位C.科技与儒家思想有密切联系D.中国传统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13.《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平衡协调的理论来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认为天、地、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相通相应,并据此创建了相应的理论体系和防治疾病的原则和技术。这表明《黄帝内经》A.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B.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C.代表了中医的最高水平D.开创临床辨证施护之先河14.郑燮擅绘墨竹,继承传统,又突出个性。他画的墨竹疏密相间,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之气。他重视以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效果。下列对此类绘画表述正确的是A.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B.主要反映皇帝文治武功C.承载着宣传教化的功能D.是一种综合型艺术15.有学者认为:诗分唐宋,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唐诗重“象”,宋诗重“意”。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君主喜好的改变B.中枢权力重心的转移C.传统经济政策的瓦解D.社会思潮变动的影响16.伽利略对于科学时代的来临是如此重要,因而完全可以说他是物理学史的坐标原点。在他以前的物理学,都可以称为古代物理学;在他以后的物理学,都可以称为近代物理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A.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 B.发现了行星三大运动规律C.总结了古代物理学理论 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属性17.平常在卖箱子的商店里,总是要标出箱子的长、宽、高等尺寸,之所以能这样标出,是因为容积是箱子不受“外在情况”影响的本性。基于此,我们进一步设想箱子无限地扩大,这就得到一个与任何特殊的物质无关的空间。材料所述A.证明了经典力学是科学理论 B.弥补了经典力学时空论的不足C.诠释了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 D.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18.“脊椎动物的基本结构格局几乎同等,它们的两颚上,最初都有牙齿;但其中有些种类适应环境情况,习惯于吞咽食物,不需要牙齿咀嚼,它们的牙齿便一点也没有发展的机会,这样的牙齿或者不能外露,或甚至于完全消失。”材料表明生物某些能力的进化A.由所处的环境决定 B.符合用进废退原则C.需要漫长的进化过程 D.是其实现突变的基础19.1872年,达尔文撰文指出,“情感表达也存在于动物身上,这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的又一个明证”。很快,一幅讽刺漫画(见右图)出现在娱乐杂志中,并且有一位着装时尚的妇女对达尔文说:“无论你对人类有怎样的看法,但请把我的情感留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科学发展促进人类思想的解放 B.科学普及有待社会环境的改善C.科学进步与人文关怀无法兼容 D.人类进化理论遭受到普遍抵制20.科学家胡克说:该学者如果“不是生在维多利亚女王的英国,而是生在16世纪的西班牙”,那就可能被当作异教徒而处以火刑。这是因为该学者的观点A.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使生物进化论日臻完善C.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根基 D.驳斥了封建神学创世说21.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19世纪末,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这些科学理论A.大大提髙了工业生产的效率 B.引发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C.因内燃机的创制使用而产生 D.有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22.它被誉为“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首个重大技术成果”,其创新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创新驱动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其使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突飞猛进。材料中的“它”A.使工业化摆脱了传统动力的不足 B.拉开了欧洲社会工业革命的序幕C.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先河 D.推动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2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国发明了内燃机和汽车,但由于石油资源缺乏,德国便和法国一样重点发展电力机车,而美国则重点发展内燃机车。这说明A.美国石油资源极其丰富 B.英法大力引用当时先进技术C.国情制约新技术的选择 D.新技术推动了各国交通发展24.《中国诗词大会》利用强大的互动视听技术和实时互动机制,激发传统文学的“活性”,使文学文本多媒体化,更具有表现力。由此可推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A.重塑经典文学和重构社会文化 B.将学术性和通俗性有机结合C.为今后的文化节目树立了典范 D.推动传统文化精髓广泛传播二、非选择题(52分)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这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辉煌时代。这个时代中国形成了自具特色的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出现的原因有几点:首先,秩序的变化使得过去天经地义、不言而喻的“知识”和“思想”不再拥有不言自明的权威性,重新建立思想与知识对于世界的有效解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其次,王室的衰微使过去独占的文化、思想与知识流入诸侯的领地,而诸侯国的长期稳定和富庶则逐渐生养了一批新的文化人,这些文化人在王朝格局中地位的上下移动,使他们的思想和知识处在变化之中;再次,“知识思想”体系在不同职业的文化人中,有不同的侧重点,王官失守之后,文化人的分化则使“知识思想”也在分化之中,并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二贾谊是汉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但他的思想呈现出明显的“驳杂”性特点,既有法家渊源,道家痕迹,也包含阴阳家的成分。此外,墨家思想以及在战国大显其道的纵横家思想等,贾谊也都有所汲取。但毋庸置疑,贾谊学术思想的本质属性还是归于儒家,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摘编自汪高鑫《汉初儒学思想的“驳杂”性特征——以陆贾、贾谊为中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自具特色思想体系的条件。(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贾谊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10分)26.(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宗羲倡导的法治,与中国历史上法家主张的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法家的法治,根植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黄宗羲的法治,直接来源于他的民权理论,即权力源自人民,而建立的法治,则是代表全体人民利益的“天下之法”,法治根植于民权之上,并体现全体人民的利益,成为维持社会生存的重要工具,这与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观点非常接近。——摘编自杨永华、赵亮《中国的卢梭——伟大的启蒙思想家黄宗羲民主法治思想述评》材料二伏尔泰认为,国家的法律应该充分体现和保护公民自由的权利,其中最重要的是财产私有权。财产私有权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拥有的一种天赋权利,保护公民的财产私有权,会促进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富裕和繁荣。伏尔泰写道:“自由和财产是英国人伟大的理性声音……是自然的呼声........地产的所有者种植自己的世袭土地比种植他人的土地要好。”但卢梭却认为,私有制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并不是永恒的。“当他们仅从事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还都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的自由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的粮食的好处,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摘编自宋全成《欧洲启蒙思潮中的两大派别之比较——以自由平等观为例》(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法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黄宗羲法治思想的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伏尔泰和卢梭对私有财产的看法,并分析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8分)2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商代的占卜结果会被记录在甲骨上以显示商王的权威。周王则将赐封官职等事铭铸于带有神秘威严气氛的青铜器上。无论甲骨文,还是金文,当被书写在带有神秘性和权威性的材料上时,也就被赋予了某种类似的气质。而秦代向民众下达皇帝旨意的诏书石刻以小篆写成,可以说是中央集权国家和统一帝国的产物,这显然带有将刻写的内容永远流传后世的期待。这些文字也都被政治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垄断,正如黄帝创制表意文字的意图就在于避开俚语方言以控制人与神交往的媒介。——摘编自苏颖《文字与王权——探索中国一元权力结构政治文明的一个视角》等材料二1456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这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显著的。用统一的本国语言印刷的文本资料降低了知识信息的解码成本。15世纪中期,欧洲会识字的男人还不到10%,到17世纪早期,已经有超过30%的男人和10%的女人会读和写了。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教育的状况,使看书学习逐渐变成小孩、少年和青年人的曰常生活的焦点。此外,为解决印刷行业的利益冲突,1469年威尼斯通过立法,规范了印刷商在指定时间段里印刷和销售一本指定的书籍的权利,这成为知识产权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摘编自余军华、李贞芳《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经济学视角的解读》(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骨文、青铜器金文和石刻小篆三种文书形态的共同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统治者采用这些文书形态的意图。(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印刷术传播对欧洲文明的影响。(8分)参考答案及解析1.B商鞅要求君主带头遵守法律,从而构建稳固的统治秩序,成为一个“有道之国”,这体现了“法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其提倡法治最终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而不是为了维护百姓的利益,故A、C两项错误;法治面向所有人,包括君主,并不是只针对贵族这一阶层,故D项错误。2.B由材料可知,“五经”作为儒家的经典,反映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时期中国人的经历、思想与悲欢”“孔子之前时期华夏民族的治国之道、生活之方”,这表明儒者推崇古代圣贤(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的治国之道和当时的生活之方,反映了先秦儒家对理想化的社会秩序的追求,故选B项;政治复古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仅仅是一种政治手段,排除A项;C项表述错误,排除;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3.A由材料可知,唐武宗时佛道两教弱点暴露,这为儒学的复兴提供条件,故选A项;材料中显示了佛道两教弱点暴露,并没有体现佛道两教地位衰退,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三教相互融合,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4.B根据材料“使百姓‘卒免锋镝之苦者,道务安养之力也’”可知,李贽继承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B项;A、C、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5.D根据材料“吾时而师之,时而友之,时而敌之,无容心焉,以公理为衡而已”可知,这位思想家反对盲从古人,主张个性解放,提倡自由,与他的思想主张最接近的是李贽。李贽挑战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强调人的个性发展,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6.C根据材料可知,这批传授辩论、演讲、修辞技巧的职业教师是智者学派,他们最大的贡献是将研究主题从自然界转向人类社会,促进人的觉醒,故选C项。雅典民主政治推动智者的出现,智者学派并没有使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排除A项;智者学派促进古希腊人文精神产生,而当时希腊社会的人文精神才刚刚起步,排除B项;智者学派最大的贡献不是传播诡辩的技巧和方法,排除D项。7.A历史文献著述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受到作者自身观点的影响,故选A项。有关苏格拉底的二手作品也可作为史料,可以帮助后人认识和研究历史,排除B项;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属于过度推断,故排除;作品中除了会掺杂作者本人的主观思想,作者也会依据一定的历史事实塑造苏格拉底的形象,排除D项。8.B根据材料可知,航运业、金融业、纺织业、橄榄油加工业等初始的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促进了社会思想的变革,故选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D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9.B材料中,教皇因买卖圣职而遭受惩罚,这从侧面说明了当时教会的腐败,而但丁对买卖圣职的教皇进行的批判性描写,说明教会的腐败问题已经受到诗人的关注,故选B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文艺复兴将斗争矛头指向宗教的神学世界观,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0.C根据材料“在本土的统治就要比以往和教皇分享统治权的时候更加强而有力”可知,路德的宗教改革受到统治者的支持的原因是,它有利于欧洲世俗君主权力的提高,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1.D由材料可知,这位启蒙思想家认为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但是君主的权力也受到限制,人民可参与国事,而且还有自己的主见,这体现的是君主立宪制,故选D项。排除A、B、C三项。12.D根据材料可知,火药在实际运用中发挥的作用均与当时社会的需要相适应,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找不到依据。13.B由材料“阴阳平衡协调”“天、地、人三者之间密切相关,相通相应”可知,《黄帝内经》主张世界的整体性,强调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排除A项;《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但并不一定能代表中医的最高水平,且中医学的发展应是不断与时俱进的,排除C项;开创临床辨证施护之先河的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排除D项。14.D由材料“疏密相间,挺劲孤直,具有一种孤傲之气”“形成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效果”可知,此类绘画风格属于文人画,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故D项正确;A项是风俗画的特点;B、C两项是宫廷画的特点。15.D根据材料“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可知,唐诗的风格与开放包容的理念和注重艺术的规矩法度有关,宋诗的风格与以文治国、理学兴起相关,故D项正确。君主的喜好不能整体上影响文学的走向,排除A项;中枢权力重心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文学变化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战国以后,我国在封建时期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排除C项。16.A材料“他是物理学史的坐标原点”强调的是伽利略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伽利略通过实验,推导出了外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故A项正确。17.C根据一个箱子所标出的尺寸,就能得到它的容积,也就是箱子的空间。“容积是箱子不受‘外在情况’影响的本性”说明这个容积大小或空间大小是与箱子里放什么东西(以及放不放东西)没有关系的,即箱子的空间是绝对的,这体现了牛顿的绝对空间概念,故C项正确。A项表述有误,材料内容不能证明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3项与材料无关山项所述与材料主旨不符。18.B根据材料可知,脊椎动物中有些物种的牙齿长久废而不用,其咀嚼能力便逐渐减退,结果牙齿甚至完全消p 失。愈常使用,愈能向前发展,它的能力的进步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用进废退”,故b项正确。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外在、客观的,排除A项;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19.B达尔文提出人类进化理论后,备受社会保守势力的讥讽,这使该理论无法普及推广,故B项正确;达尔文的科学理论遭受了社会保守观念的非难,排除A项;科学进步与人文关怀并非不可兼容,排除C项;达尔文的科学理论受到社会进步力量的推崇,“普遍抵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20.D【解析】如果在16世纪的西班牙,该学者“就可能被当作异教徒而处以火刑”,这说明其观点与基督教理论不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位学者最有可能是英国的达尔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否定神学创世说,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引发了宗教界的不满,故D项正确,排除C项。1848年德国人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达尔文发展了生物进化论,但“日臻完善”的说法是错误的,排除B项。21.D根据材料可知,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这些科学理论认识到了工业化过程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这些科学家认识到了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工业生产的效率无关,排除A项;这些科学理论认识到了工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全面认识工业化的影响,并未引发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排除B项;材料中提出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A大气变暖与进一步提出的“温室效应”,在蒸汽机使用过程中就已经出现,排除C项。22.A【解析】根据材料“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的首个重大技术成果”“使英国工业革命进程突飞猛进”可知,“它”是指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改良后的蒸汽机克服了传统动力的不足,为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新动力,故A项正确。18世纪中叶,以珍妮纺纱机的问世为标志,纺纱技术的发明开创了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先河,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故排除B、C两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