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3年我国部分省市出现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为H1N1病毒,它与大肠杆菌相同点有
A.都有核酸 B.都没有细胞器C.都有细胞壁 D.都没有遗传物质参考答案:A2.双子叶植物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是
A.18+XX或18+XY
B.18+XX或18+YYC.18+XX
D.18+XY参考答案:B3.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A.达尔文 B.爱因斯坦 C.施莱登和施旺 D.摩尔根参考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者,需要考生了解生物科学史、物理科学史等,识记不同的科学家所做的实验、结论等,据此答题。【详解】A、达尔文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A错误;B、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B错误;C、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C正确;D、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应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错误。故选C。4.下列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①蓝藻②酵母菌③草履虫④小球藻⑤水绵⑥根霉菌⑦葡萄球菌⑧链球菌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参考答案:A5.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①DNA甲基绿红色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③淀粉斐林试剂蓝色④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D6.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参考答案:D略7.下列各种反应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A.葡萄糖的分解、CO2的固定、CO2的产生B.葡萄糖的分解、CO2的产生、C3的还原C.丙酮酸的分解、水的生成、氧的利用D.蛋白酶的合成、C3的还原、CO2的固定参考答案:A8.下列各实验中有关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步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脂肪的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B.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观察→滴入0.3g/mL蔗糖溶液→观察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称取绿叶→研磨→过滤D.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取黑藻幼嫩小叶→染色→制片→观察参考答案:D9.下列生物中只含一种核酸的是
A.玉米
B.草履虫
C.金鱼
D.病毒参考答案:D10.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C.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D.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参考答案:C11.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依次分别为A.糖类,脂类、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参考答案:D12.下列四种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A.HIV病毒 B.蓝藻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参考答案:C.A、HIV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A错误; B、蓝藻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C正确; D、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13.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参考答案:C【考点】1E: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1P:检测脂肪的实验.【分析】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的结果是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说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要分布在细胞质.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色.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答】解:A、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A错误;B、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而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所以可以观察到红色的细胞质,B错误;C、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核,C正确;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脂肪,D错误.故选:C.1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可以用低温诱导参考答案:B15.一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自交(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后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数是A.2
B.4
C.9
D.16参考答案:C16.关于减数分裂的说法,正确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对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大小、形态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可以被称为同源染色体D.洋葱根尖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其分裂时可形成12个四分体参考答案:A【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在第一次分裂前,同源染色体进行联会,染色体进行了复制,但其没有分开,仍属一个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个细胞各分得一半,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不是2对,B错误;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内有12对同源染色体,但其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则其分裂时不可能形成四分体,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17.下列哪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非生命结构B.猪链球菌不含核糖体等复杂细胞器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传入神经元具有拟核参考答案:A18.某蛋白质分子含有两条肽链共由151个氨基酸组成,则该分子中含肽键的数是A、151个
B、150个
C、149个
D、153个参考答案:C19.下列对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对夫妇都是单眼皮,其子女也全是单眼皮,则单眼皮是显性性状
B.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紫花,则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C.一对夫妇,丈夫为双眼皮,妻子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儿子,则单眼皮是显性性状,
双眼皮是隐性性状
D.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参考答案:B20.下列有关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B.染色体和染色质处于细胞的不同时期C.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形态是不同的D.染色体和染色质的成分是有较大区别的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2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作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T2噬菌体要先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D.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就是转化因子参考答案:C【分析】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均存在转化因子;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格里菲思实验中未将DNA和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作用,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通过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T2噬菌体要先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然后再用含标记的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C正确;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未证明DNA是转化因子,D错误。故选C。2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④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⑤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⑥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参考答案:A【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①正确;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因此没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②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的特性,③正确;酶结构的改变可导致其活性部分或全部丧失,④正确;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⑤正确;酶在生物体内或生物体外都可以起催化作用,⑥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有①③④⑤,故选A。23.在浆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抗体的细胞器有
A.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B.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高尔基体、内质网、中心体、线粒体
D.核糖体、内质网、溶酶体、高尔基体参考答案:A24.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植物的淀粉酶与人的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的情况,乙图表示3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pH=5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②若细胞质由中性变为酸性,人的淀粉酶的活性渐渐升高③乙中,活性温度范围最广的酶是B④乙中,不能知道C酶的最适活性温度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C25.Rh血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夫妇的Rh血型都是Rh阳性,已生3个孩子中有一个是Rh阳性,其他两个是Rh阴性,再生一个孩子是Rh阳性的概率是(
)A.1/4
B.1/3
C.1/2
D.3/4参考答案:D26.右图是根据细胞器的相似或不同点进行分类的,下列选项中不是此图分类依据的是A.有无膜结构
B.单层膜还是双层膜C.是否含有色素
D.是否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参考答案:A27.氨基酸通式中R基不同,决定了()A.生物种类不同
B.肽键数目不同C.氨基酸的种类不同
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参考答案:C略28.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
)①正确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②研究时采用单因素到多因素的方法
③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④科学的设计实验程序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29.对4株具顶端优势的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四种处理,有一株长出侧芽,请指出是哪种处理()A.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琼脂小块
B.去顶后在断口上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C.不去顶
D.不去顶,在侧芽上涂以低浓度的生长素参考答案:A30.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若它们共产生了18mol的CO2,且两种呼吸作用转移到ATP中的能量相等,则它们共分解了多少摩尔的葡萄糖()A.35B.42
C.24D.60参考答案:D31.如图甲、乙、丙、丁表示四株豌豆的体细胞中控制种子的圆粒与皱粒(R、r)及子叶的黄色与绿色(Y、y)的两对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C.甲、丁豌豆杂交后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的比为1:2:1参考答案:C【分析】分析题图:图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甲细胞内含两对等位基因,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乙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另一对基因纯合,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丙细胞内含两对纯合基因,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1种类型的配子;丁细胞内含一对等位基因,一对基因纯合,该生物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据此分析。【详解】A.甲、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1=3:1,A错误;B.乙、丙豌豆杂交后代有2种基因型、1种表现型,B错误;C.甲、丁豌豆杂交后代的有3×2=6种基因型、2×2=4种表现型,C正确;D.甲、丙豌豆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1,D错误。32.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A.有茸毛与无茸毛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C.宽叶有茸毛类型占 D.高产抗病类型占参考答案:C【考点】87: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说明有茸毛玉米植株的基因型只有Dd一种.因此,高产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AaDd.据此答题.【解答】解:A、有茸毛的基因型是Dd(DD幼苗期死亡),无茸毛基因型为dd,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有茸毛:无茸毛=2:1,A错误;B、由于DD幼苗期死亡,所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只有6种基因型,B错误;C、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宽叶有茸毛类型为AADd和AaDd,占+=,C正确;D、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的F1中,高产抗病类型为AaDd,占=,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33.如图是某蛋白质结构示意图,“▲-★-■-●”表示不同的氨基酸,A链由21个氨基酸组成,B链由19个氨基酸组成,-S-S-是在蛋白质加工时由两个-SH脱下2个H形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A.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和两个氨基B.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868C.图中每条肽链上“-”代表的化学键是在高尔基体中形成的D.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包括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等参考答案:A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羧基和两个氨基,A项正确;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共失去水分子21+19-2=39个,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39+2=704,B项错误;图中每条肽链上“-”代表的化学键为肽键,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C项错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等,D项错误。34.下列物质转变过程属于光反应的是NADP+ATP(CH2O)
叶绿素aNADPH
ADP
C6H12O6失去电子的叶绿素aA.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⑧
C.②③⑦⑧
D.①④⑦⑧参考答案:D35.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
)
A.叶绿体
B.线粒体
C.叶绿体
D.叶绿体和线粒体参考答案:B36.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下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A.向右上方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参考答案:A37.下列依次为丙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的结构式。由这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A.1、1、3
B.3、3、2
C.1、1、2
D.1、2、2参考答案:D38.右图是一个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A.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标号4、8和11三种B.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2、4和14C.该细胞可能是根毛细胞并且主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D.细胞内膜结构与标号1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 参考答案:C39.组成RNA的单体是()A.核糖
B.核苷酸
C.氨基酸
D.核糖核苷酸参考答案:D40.已知胰脏中的胰岛B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对此有关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可由游离分布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B.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比较发达C.胰岛素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不需要线粒体D.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胰岛素运至细胞外参考答案:B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A错误;由于分泌蛋白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的加工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修饰加工,所以胰岛B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能比较发达,B正确;胰岛素等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C错误;胰岛B细胞通过胞吐将胰岛素运至细胞外,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形成如下的知识网络,并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建立联系。做到这一点,与此相关的变式训练也就能够做到迎刃而解。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某兴趣小组猜测土豆中可能不含能分解淀粉的酶,所以淀粉不能被分解成甜度比较高的糖类。为验证这一说法,他们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帮助其完成以下实验。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与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甲液,斐林试剂乙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1)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______水解为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第一步:如下图所示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_______,水浴加热至600C,保温5min;第三步:将___注入C试管混合均匀后,向A、B试管中各加入2mL振荡均匀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预测:该实验最可能的结果是A试管________,B试管__________。参考答案:
(1).实验原理:淀粉酶
(2).还原糖(麦芽糖)
(3).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4).实验步骤:第二步: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
(5).第三步:等量(或等体积)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
(6).50~65℃恒温水浴2min(写出“水浴加热”也给分,)
(7).实验结果预测:A试管内液体为蓝色
(8).B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分析】还原糖的鉴定:1、实验材料:选择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以苹果、梨好;斐林试剂。2、原理: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3、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②向试管内注入1mL斐林试剂。(甲乙液混合均匀,甲液量较多,乙液只需少量,然后再注入)③将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出现砖红色沉淀)
4、实验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详解】(1)该实验中还原糖鉴定原理有两个:①
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2)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水浴加热至600C,保温5min。第三步:将等量(或等体积)的斐林试剂甲液和斐林试剂乙液注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砂带打磨机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钢笔用墨水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浴室亚麻布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青海省青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冲刺数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皮制长外衣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桌上旋转式卡片文档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引擎用摇臂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2024年度店铺装修合同:关于店铺装修标准、工期及费用等的约定
- 2024年度时尚品牌产品摄影合作合同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具体描述
- 小学研学游安全管理制度(学习生活技能资料)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歪脑袋”木头桩
- GB 13015-1991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
-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课件
- 学生心理“一生一策”方案
- 《与山巨源绝交书》课件
- 432圆筒设计(外压)解读课件
- 销售罗盘精髓-课件
- Q-PCR讲解解读课件
- 借调通知函(模板)
- 执业兽医考证之动物病理学考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