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样本_第1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样本_第2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样本_第3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样本_第4页
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样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则 41.1编制目 41.2编制根据 51.3合用范畴 51.4应急工作原则 51.5抢险救灾原则 5第二章煤矿危险性分析 62.1新疆和田县天台实业有限公司煤矿概况 62.1.1地址: 6二、自然地理 6三、气象、水文及地震 62.1.2经济性质: 8实业有限公司 82.1.3从业人数: 82.1.4煤矿设计能力和设计产量: 82.1.5矿井开拓方式: 82.1.6通风、反风方式: 82.1.7提高运送方式: 92.1.8供电方式: 92.1.9落煤方式: 92.1.10支护方式、顶板解决办法: 102.1.12矿井最大综合排水量以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1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12.2.1煤尘爆炸: 212.2.2水灾: 222.2.3火灾: 222.2.4顶板事故 222.2.5瓦斯爆炸: 242.2.6粉尘: 242.2.7其她风险。 25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253.1应急组织体系 253.2指挥机构及职责 263.2.1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263.2.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273.2.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28第四章防止与预警 294.1危险源监控 294.2预警行动 294.3信息报告与处置 30第五章应急响应 315.1响应分级 315.2响应程序 325.2.1接警 325.2.2应急启动 335.2.3救援行动 335.2.3扩大应急 345.3应急结束 34第六章信息发布 35第七章后期处置 36第八章保障办法 368.1通信与信息保障 368.2应急队伍保障 38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98.4经费保障 408.5其她保障 40第九章培训与演习 409.1培训 409.2演习 41第十章奖惩 41第十一章附则 4311.1应急预案备案 4311.2维护和更新 4311.3制定与解释 4311.4应急预案实行 43第十二章附件 4412.1。井上、下对照图 4412.2。采掘工程平面图。 4412.3通风系统图。 4412.4安全监测装备布置图。 4412.5井下避灾路线图。 4412.6防尘管路系统图。 44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为有效保障煤矿和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到在事故或重大事故隐患浮现时能及时解决,在重大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非人身伤害事故发生时,可以迅速、有效和有序地实行应急救援,采用有效办法,防止灾情和事故进一步蔓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2编制根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解决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关于规定。1.3合用范畴本预案合用于煤矿发生各类安全事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涉及瓦斯爆炸事故、透水事故、矿井火灾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冒顶片帮事故等。1.4应急工作原则事故救援坚持以人为本、防止为主、常备不懈方针;贯彻统一指挥、分组负责、区域为主、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矿井专业辅助救援队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作用,会同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协同应对,将寻常管理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1.5抢险救灾原则1.5.1(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3)、保护环境优先。1.5.2急救原则(1)、统一指挥原则。抢险救灾工作必要在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现场抢险指挥部详细指挥下开展。(2)、自救互救原则。灾害现场人员积极进行自救、互救,将伤亡降到最低点。(3)、安全急救原则。在事故急救进程中,应采用办法,保证救护人员安全,严防急救过程中发生新事故。第二章煤矿危险性分析2.1新疆和田县天台实业有限公司煤矿概况2.1.1地址:和田县天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和田市南部,井田与沥青公路相距约1km,井田向北有120km沥青公路通往和田市,并与315国道相连,沿东北方向顺策勒河而下约154km沥青公路通往策勒县,交通较为便利。(详见交通位置图)二、自然地理井田位于昆仓山北缘,地势总趋势东部高,西部低,最高点东北部海拔+3310m,最低点在西南部海拔+2880m,相对高差430m。三、气象、水文及地震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干旱荒漠气候,四季干旱少雨,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1.6℃。7月、8月气温高达31.4℃,平均15.2~16.2℃。冰冻期为10月至翌年3月,11月至2月气温低为-23.5℃,平均-6.4~-8.9℃,日温差普通不不大于15据1989年出版《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和田地区自19以来共发生地震9次,震级普通4.8~6.25级,历次地震发生时间,震中、震级如下表:和田地区19以来强烈地震登记表表2-1-1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里氏)北纬东经1910月27日36°00′81°00′6.251926年8月7日35°24′78°42′6.251938年9月30日35°06′78°06′51946年11月19日35°48′79°42′51948年2月13日36°00′80°30′6.251952年6月4日37°18′78°30′5.251959年10月17日35°30′80°00′4.751971年8月7日36°10′78°35′4.81975年6月4日36°13′79°45′6.12.1.2经济性质:实业有限公司2.1.3从业人数:全矿职工123人。在岗员工123人。矿井各类特殊工种持证齐全,其中:获得安全资格证人员14名,爆破工9名,安全工6名,电工3名,电器设备防爆检查工1名,绞车工8名,水泵工3名,电机车司机8名,充电工3名,瓦斯检查员7名,主扇司机2名,通风安全监测工4名,测风员1名,炸药库管3名。2.1.4煤矿设计能力和设计产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2.1.5矿井开拓方式:矿井开拓方式为片盘斜井开拓。2.1.6通风、反风方式: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机械抽出通风,主井为提高斜井(兼作进风井),副井为回风斜井,均处在井田中央,矿井副井地面安装有两台型号为1K50№10,功率为11Kw轴流式主扇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风机可通过风机反转实现矿井反风,经12月30日矿井反风演习数据显示,反风风量为正常供风量86%。符合规程规定。2.1.7提高运送方式:提高斜井承担矿井主提高工作,井筒斜长419m,断面4.4m2,倾角80-100。井筒采用木棚支护料,承担运送人员和材料,,提高绞车型号JTK-1.0,提高方式为串车提高,提高容器为1t“U”型矿车。轨道型号为18Kg/m。井筒内敷设主电缆、通讯、照明、信号电缆、消防管路、行人台阶,兼作进风井及第一安全出口。上、下班人员通过回风斜井到达地面,紧急状况可从进风井步行至地面,满足两个直通地面安全出口规定。运送方式:井下采用SGB420/30刮板机运送及1T矿车运送,运送巷道坡度为3~5‰。满足矿井3万吨运送能力。2.1.8供电方式:该矿既有一回引自4km外布雅煤矿自备电厂供电,导线为LGJ-3×50mm2,电压为6.3KV。自备电厂装机容量为2×1500KW,电厂采用单母线分段供电;另一路从喀什塔什乡35KV变电所引出,电压为10KV作为主供。2.1.9落煤方式:一、采煤办法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走向长臂后退式采煤法。原采煤办法为仓储式采煤法,采煤办法落后,生产效率低下;采用走向长臂后退式采煤法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煤炭回收率,更能提高产量。二、回采工艺采用炮采工艺,采高为2.5米。支护形式为:一梁一柱正悬臂齐梁式走向棚,支柱打在靠老塘侧三分之一处。支柱使用单体液压支柱,1米金属铰接顶梁,棚距650mm,排距1000mm。工作面使用1部刮板输送机,用来运送煤采运煤。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三、四”管理,。2.1.10支护方式、顶板解决办法:主井筒、副井筒、采用木棚支护顶板;运送(回风)巷道采用木棚支护,采煤工作面和巷道交叉处采用打锚杆挂锚网和木料联合支护;上山巷道采用木支护或锚网支护。顶板解决采用自然垮落法进行管理。2.1.11瓦斯级别、煤层自燃发火期煤层中相对瓦斯涌出量0.01m3/tm3/min,绝对瓦斯涌出量0.89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002m3/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25min,拟定矿井瓦斯级别为低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火焰长度(mm)为300~400mm,岩粉量为80%,具备爆炸性。根据矿山检测成果,A2煤层属易自燃发火煤,自燃发火期3-4个月自燃倾向性鉴定成果表钻孔号氧化样(T1℃原样(T2℃还原样(T3℃△T1-3结论加II-1309.0330.5340.031.0易自燃IV-3299.0323.5331.532.5易自燃2.1.12矿井最大综合排水量以及矿井水文地质条件:2.1.12.1排水系统:矿井涌水量约为4m3/d左右,四季变化不明显,排水采用潜水泵,抽到矿车运到地面.2.1.12.2水文地质:2.1.12.2.1概况一、水文地质条件(一)区域水文地质特性1、地形及地貌区域位于皮西拗陷,构造简朴,地层在北部倾向南东,向南转为正东,大体上构成一种由西向东倾斜平缓自流斜地。2、气象 气候属内陆干旱荒漠气候带,因蒸发强烈,降水稀少,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补给薄弱,故地下水运动滞缓,层间水力联系薄弱,处在半封闭状态。地下水在总体上是从南向北沿层间运移,南部深切沟谷构成地下水排泄通道。区域内地下水补给来源贫乏,无大蓄水构造,岩层富水性弱。3、地表水(1)皮夏河皮夏河是区域内最大长年性河流,距工作区约2km左右,发源于区南部长年积雪木孜塔格山,主峰6638m,它特点是河床开阔,河谷坡降大,流量不稳定,接受泉水,降水和高山融雪水补给,年平均流量0.67m3/s,年总径流量2112.9万立方米。水质良好,矿化度0.3~0.728g/L,为SO4·Cl·HCO3-(K+Na)·Ca·Mg型水。(2)布雅河布雅河仍为山区常年性河流,距工作区约10km左右。其特点与皮夏河相似,发源于区内东北部布雅大坂,主峰5428m,河水由山区泉水及降水补给,年平均流量0.47m3/s,年总径流量1482.2万立方米。水质良好,矿化度0.376g/L,水化学类型为Cl·HCO3·SO4-Na·Ca型水。区域内构成自流斜地地层有: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下统、第三系、第四系。地下水赋存于这些地层孔隙、裂隙中,其中基岩地下水具承压性质,而第四系地下水则体现为无压性质。区域内各含水岩组,含水层特性分述如下:区域含水岩组,含水层水文地质特性(1)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于沟谷内,含水层山冲积一洪积砂、砂砾石及漂砾构成,透水性好,含水丰富。本次工作区外,皮夏河谷处泉流量2.8升/秒,水化学类型为S04·Cl—K·Na·Ca型水,矿化度0.728克/升。(2)基岩裂隙一孔隙承压含水岩组①第三系、白垩系下统承压含水岩组第三系、白垩系下统为一套砖红色碎屑岩建造,其中砂岩、砂砾岩构成含水层,而其间泥岩,泥质粉砂岩构成隔水层,含水岩层富水性极弱,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076升/秒·米,实际为侏罗系相对隔水层。②侏罗系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侏罗系是区内唯一含煤地层,岩性比较复杂,涉及从泥岩到砂砾岩和煤层一整套系列,它们之间呈交互层状,构成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含水岩组。岩层富水性弱,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051~0.00266升/秒·米,具承压性,水化学类刑为Cl·S04—Na和Cl—Na型水,矿化度10.17—57.90克/升。③二叠系裂隙一孔隙含水岩组含水岩组重要山一套砂岩构成,夹有砂砾岩和砾岩。为弱含水岩层,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89升/秒·米。在本次工作区外深切沟谷处有泉水出露,流量0.02~0.05升/秒。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矿化度42.88~323.5克/升。综上所述,区域内重要赋存构造及风化裂隙水,其冰雪融水及山区大气降水是区域地下水重要补给源,山于区域地理条件为干旱,大气降水贫乏,加之岩层自身渗入性能较差,因而,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届水文地质条件简朴,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区。(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1、井田水文地质概况井田处在西昆仑山北麓山间盆地之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最高海拔3100m,西北部最低海拔2900m,相对高差200m。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河流,基本属干旱荒漠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四季干旱少雨雪,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22.1mm,年平均蒸发量为2083.7mm,日温差普通不不大于15℃工作区出露地层有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下统、侏罗系和二叠系上统。煤层产于侏罗系中下统杨叶组和康苏组。区内构造简朴,地层产状稳定,体现为一单斜构造,属于区域自流斜地一某些。区内碎屑岩建造和含煤建造由砾岩、砂岩、粘土岩交互构成,地下水赋存于裂隙相对发育砂岩、砂砾岩及砾岩中,而粘土岩则构成相对隔水层。由于含水层与隔水层相间存在,构成某些构造复杂含水岩组,但富水性和透水性却很差,都为某些弱含水相对含水岩层。2、含水层及隔水层①第四系透水不含水层(H1)广泛分布于工作区中部、东部、南部,重要为风积而成粉、细砂,含少量粘土构成,厚度平均3.00m,沟谷中厚度较其他地段厚,含水期为雨洪期,基本体现为透水不含水。②基岩含水岩组(H2)A、第三系、白垩系下统裂隙—孔隙含水岩组(H2-1)该含水岩组分布于工作区东部、中部,不整合于侏罗系之上。含水岩组山下第三系喀什群和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构成。其中喀什群为一套陆相沉积暗紫色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克孜勒苏群仍为一套陆相沉积砂岩、砂砾岩、砾岩火泥岩和砂质泥岩。本组含水主体由裂隙较发育砂岩、砂砾岩及砾岩构成。本次工作揭露第三系,平均厚41.80m,白垩系下统平均厚23.63m。区内无地下水露头点,邻区布雅煤矿所属范畴内有流量不大于0.0l升/秒泉流渗出,水化学类型为Cl-K·Na·Ca型水,矿化度不不大于10克/升,为含水极弱相对含水层,事实上也可构成侏罗系含水岩组相对隔水盖层。B、侏罗系裂隙一孔隙含水岩组(H2-2)该含水岩纽广泛分布于工作区,由-亡侏罗统库孜勒苏组,中下侏罗统杨叶组、康苏组构成。是区内唯一含煤建造。本次工作钻孔揭露平均厚222.23米,岩性比较复杂,含水主体由裂隙相对发育砂岩、砂砾岩、砾岩及煤层构成。本次:正作对区内生产矿井及小窑调查,矿井排水量3~5m3/d,煤系地层富水性弱,井下仅局部裂隙发育处地下水出水点呈缓慢滴状,大多呈潮湿状,且分布不均一。此外,本次工作在加III-2孔进行了抽水实验,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05l升/秒·米,水化学类型SO4·Cl—C、上二叠统裂隙—孔隙含水岩组(H2-3)分布于勘探区西界、西南界,位于A煤组之下,含水主体为二叠系上统杜瓦组裂隙较发育砂岩、砂砾岩,平均厚30.0m,区内未见地下水露头点。邻区布雅煤矿区有地下水露头点,地下水从杜瓦组砂岩中渗出,并通过沟内细砂岩流出地表,平均流量0.03升/秒,矿化度83.7—108.0克/升,水化学类型Cl—Na型水。区外抽水实验资料,钻孔单位涌水量0.0008升/秒·米,应为极弱含水相对含水岩层。3、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含水层组间水力联系①地下水与地表水间水力联系区内无地表径流及其他水体,但较大降水过程,在局部低洼处形成暂时地表水体,通过地表岩石风化裂隙补给地下水。因而,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存在一定水力联系。而本区气候干旱,蒸发量远不不大于降水量,因而,这种补给关系甚微,总体而言,区内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水力联系是很薄弱。②含水层组之间水力联系H1含水层组在区内广泛分布,钻孔中揭露厚度较大,含(隔)层呈互层状,各含水层间均有厚层状泥岩、粉、细砂岩阻隔,起到了隔水作用,构成总体含水层岩性组合相似含水层组,天然状态下普通不具水力联系,若将来矿床开采情形无疑将勾通,故此含水层组以混合抽水实验求参,单位涌水量0.000051升/秒·米,表白其为弱含水层组,富水性较弱,地层渗入性差。4、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条件①地下水补给来源区域内皮夏河与布雅河远离工作区,各岩层透水性差,对区内含水岩组基本不起补给作用,大气降水渗入为区内基岩地下水重要补给源,山丁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使降水重要消耗在蒸发上,且各含水岩层透水性较差,又有多层隔水岩层存在,对地下水补给有限。因而,区内基岩地下水补给局限性,岩层含水薄弱,且以储存量为主。②地下水运移区内地下水受层状岩层控制和制约,自流斜地蓄水构造倾向南东,地下水本应沿此方向运移,但由于岩层裂隙不发育,地下水运移受到阻隔,于是转为沿岩层走向方向运移,基本上为循层运动,总体为从南西向北东方向运移。③地下水排泄区内地下水排泄重要体现为生产矿井及小窑抽排,由于各含水层富水性弱,矿井抽排形成了一种个相对独立水文地质单元,各沟谷成为抽排地下水运移通道。以上分析阐明,工作区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岩层裂隙相对较不发育,含水极弱,构造基本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简朴,故本区应届裂隙~孔隙含水岩组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朴类。(三)充水因素分析1、矿井及老窑充水状况分析区内既有生产煤矿1个,废弃矿井1个。现生产井为和田县煤矿,1994年7月建井,斜井,井深416m,主采A2号煤层,主巷道向北800m,生产规模年产3万吨,现开采最低水平+2876m,井下仅有个别地段呈潮湿状,井下基本无水,无抽水、排水设施。废弃矿井为和田县喀什塔什四号煤矿,于1996年建井,平硐开采上山煤,生产规模3万吨,经调查此井因煤质差,未开采多久即被关闭。井下无水。2、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区内含煤地层充水含水层组,含水性弱,渗入性较差,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第二节井田地质一、地层(一)井田构造区内重要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简朴。地层由北到南,倾向由北东向(倾向110°,倾角10°)逐渐转向。由二叠统杜瓦组(P2d)、下侏罗统康苏组(J1k)、中侏罗统扬叶组(J2y)、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J2k)、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组(K1kz)、下第三系喀什群(Eks)、第四系全新统(Q4)等地层构成宽缓单斜。(二)井田煤层区内只有康苏组A2煤层可采,计有14个钻孔,6个巷道点控制A2煤层浅部及中深部。在区内可见最小可采厚度为0.74m,最大为4.14m。夹矸0~7层,岩性多为泥岩及粉砂岩,厚度不稳定,夹矸对比困难。A2煤层在走向上从北向南有明显变薄趋势,在倾向上向深部也有变薄趋势。(三)煤质井田内主采A2煤层煤属低变质阶段烟煤,煤类以不粘煤(31BN)为主,其质量特性是:低中——中高灰分,中——中高热值、中高硫、低磷分、热稳定中档,高熔灰分煤。可作为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用煤和民用煤。(四)水文地质该井田构造简朴,地下水重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岩层裂隙相对较不发育,含水极弱,构造基本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简朴,故本区应届裂隙~孔隙含水岩组为主水文地质条件简朴类。东西向展布,厚度为380米,是含煤地层,岩性重要由灰色、深灰色、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或以上几种岩性不均互层构成。夹有薄层泥岩,炭质泥岩和砂砾石层。现就几种重要岩性描述如下:砂岩:灰色、灰绿色,厚层状构造,细砂构造,单层厚10—30cm,地表多形成正地形,中间夹有泥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岩:深灰色、灰绿色,薄层状构造,单层厚约0.5cm,粉砂构造,节理发育。泥质粉砂岩:灰色、灰绿色,细层构造,泥质粉砂构造,单层厚0.2—2厘米不等,在地表多被风化成粉沫状,呈负地形。2、第四系(Q4)在井田沟谷处重要为第四系洪积砂砾石层,厚1—3米,在高处、平台处则形成第四系亚砂土层,厚度普通在0.5—3米左右。二、构造井田为一单斜构造,构造简朴。地层由北到南,倾向由北东向(倾向110°,倾角10°)逐渐转向东南向(倾向160°,倾角12°),倾角平缓,倾角8°~12°,最大15°。由二叠统杜瓦组(P2d)、下侏罗统康苏组(J1k)、中侏罗统扬叶组(J2y)、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J2k)、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组(K1kz)、下第三系喀什群(Eks)、第四系全新统(Q4)等地层构成宽缓单斜。井田位于昆仓山北缘,地势总趋势东部高,西部低,最高点东北部海拔+3310m,最低点在西南部海拔+2880m,相对高差430m。三、岩浆岩井田内未见岩浆岩出露。2.1.12.2.2.2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各含水层间水力联系1、充水因素分析该井田侏罗系层间孔隙裂隙含水层充水因素重要为地表水入渗,大气降水入渗和沟谷潜水入渗,由于远离河流,因此地下水充分因素简朴,充水量很小,当前该矿基本不用排水。2.1.12.2.3充水因素分析2.1.12.2.3.1生产矿井充水状况1、矿井及老窑充水状况分析区内既有生产煤矿1个,废弃矿井1个。现生产井为和田县煤矿,1994年7月建井,斜井,井深416m,主采A2号煤层,主巷道向北800m,生产规模年产3万吨,现开采最低水平+2876m,井下仅有个别地段呈潮湿状,井下基本无水,无抽水、排水设施。废弃矿井为和田县喀什塔什四号煤矿,于1996年建井,平硐开采上山煤,生产规模3万吨,经调查此井因煤质差,未开采多久即被关闭。井下无水。2.1.12.2.3.2矿床充水因素分析区内含煤地层充水含水层组,含水性弱,渗入性较差,对矿床充水影响不大。2.1.12.2.4导水裂隙带因火烧煤烧采空区积水状况不明,依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重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50条规定,计算回采煤层时冒落带高度,导水裂隙带高度。Hc=4M式中Hf导水裂隙带高度,m;M合计可采煤层厚度,m;n煤分层数;Hc冒落带最大高度,m。1.冒落带高度计算A4煤层:Hm=4×40.6=162.4m;A3煤层:Hm=4×19.01=76.04m;A1-2煤层:Hm=4×8.1=32.4m;2.导水裂隙带高度:A4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A3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A1-2煤层导水裂隙带高度:2.1.12.3矿井涌水量预测依照生产地质报告提供,将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20m3/d,预测最大涌水量为50m3/d。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水、火、瓦斯、煤尘、顶板是煤矿五大体灾因素在我矿并存,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现将我矿存在危险因素分析如下:2.2.1煤尘爆炸: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火焰长度(mm)为300~400mm,岩粉量为80%,具备爆炸性。煤层煤尘爆炸性实验成果表表2-3-7采样地点工业分析(%)爆炸性实验结论MadAdVdaf火焰长度(mm)岩粉量(%)皮西煤矿5.3217.4533.51300-40080有爆炸性加II-15.3513.4733.87300-40080有爆炸性IV-34.2116.9437.24300-40080有爆炸性煤尘存在地点均有也许发生煤尘爆炸。重要为采,掘工作面、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各转载点。因而必要加强除尘、防尘工作。2.2.2水灾:井田处在西昆仑山北麓山间盆地之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最高海拔3100m,西北部最低海拔2900m,相对高差200m。区内无常年性地表河流,基本属干旱荒漠气候,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四季干旱少雨雪,昼夜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122.1mm,年平均蒸发量为2083.7mm,日温差普通不不大于15℃2.2.3火灾:依照地质报告及历年煤层自燃发火期鉴定,矿区范畴内A2煤层为自然发火煤层,自燃发火期为3-4月,最短发火期93天。防治煤炭自然发火是矿井“一通三防”工作重点。采空区应及采用密闭进行防灭火。此外由于井下存在各种易燃物(煤炭、坑木、油料等)和高温火源(机械摩擦火源、电气火源、爆破、煤炭自燃等),导致矿井火灾风险也相称大。我矿大某些地点均有也许发生火灾,但重要为:井下采掘工作面、采空区、机电硐室、可燃性材料码放点、水泵房等。地面重要为:工业广场各办公、生产场合、煤场、材料库、贮木场、家属区等2.2.4顶板事故根据《新疆和田县天台煤矿勘探地质报告》重要对矿井A2煤层顶底板岩石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述如下:矿区当前唯一现采煤层,主采A2号煤层,据矿井调查,在煤层开采中,煤层顶板较软弱,3月,曾发生煤层顶板坍塌事故,垮落体积400余立方米,幸未导致人员伤亡。煤层底板较稳定,未见不良工程地质现象。2、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顶板:14个控制点所见皆为灰色、灰黑色泥质粉砂岩,个别为炭质泥岩或粗砂岩,岩性、厚度均有一定变化,总体看,属稳定性较差顶板。底板:控制点所见都是灰~深灰色粉砂岩,厚度都不不大于3m,仅北部孔直接底板为粉砂岩较薄,厚约1m,其下为巨厚粗砂岩。根据含煤岩系岩性特性,结合本次工作测试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成果,对A2煤层顶、底板稳定性评述如下,详见下表:A2煤层岩石物理力学实验成果表名称岩性比重(g/cm3)天然容重g/cm3含水率(%)单向抗拉强度(Mpa)单向抗拉强度(Mpa)抗剪强度(Mpa)软化系数(K)干燥状态饱和状态天然状态干燥状态饱和状态A2煤层顶板粉砂岩2.632.480.4237.212.81.27.82.60.34A2煤层顶板粗砂岩2.692.460.2756.821.952.057.652.750.41A2煤层底板粉砂岩2.852.610.74210.352.355.651.40.26A2煤层底板粗砂岩2.602.430.1752.116.61.73.61.40.32A2煤层顶板砂岩类:自然块体密度2.46~2.48g/cm3A2煤层底板砂岩类:自然块体密度2.43~2.61g/cm3该矿煤层顶、底板多以粉砂岩和粗砂岩为主,按照《岩石地下建筑技术办法》中围岩分类表关于原则,井田煤层顶、底板属于稳固性较差类别。冒顶和片帮灾害是常用灾害之一,往往由于支护不及时、支护质量不符合规定或支护构造不合理以及背板质量不高而导致冒顶和片帮。2.2.5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事故重要致灾因素,特别是由于瓦斯积聚引起爆炸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有相称大比重。瓦斯事故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往往比较严重。我矿瓦斯防治重点是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采空区、盲巷等。我矿对瓦斯员制定了某些安全办法,每班瓦斯进行报告制度,瓦斯检查三对口等制度。2.2.6粉尘:粉尘依照其成分不同可以导致两种危害因素:职业病及煤尘爆炸,这两种危害因素都会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煤尘爆炸特殊性,如果没有煤尘云(空气中煤尘浓度达到或超过40g/m3),往往不会发生爆炸。普通是瓦斯爆炸后,产生煤尘云而引起煤尘爆炸。2.2.7其她风险。如:因自然灾害导致供电线路及设备损毁、山体滑坡、生活区安全用电等第三章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煤矿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如下简称指挥部),矿长任总指挥,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成员由采掘、通风、机电、技术等部门人员构成。指挥部设办公室,安全副矿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组织机构如下图。总指挥:矿长(陈言军)总指挥:矿长(陈言军)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朱广州)副总指挥:副矿长(郑昌柏)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朱广州)副总指挥:副矿长(郑昌柏)成员成员矿任:陈涛安全矿长:郑昌柏医师:张明采掘队长:李祥彬矿任:陈涛安全矿长:郑昌柏医师:张明采掘队长:李祥彬安全科长:罗成副书记:肖鹏昊队员:张宜仁机电矿长:霍军队员:张宜林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矿长、安全及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和其她领导必要及时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急救,矿长是负责处置事故指挥者。在矿长末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各关于人员在处置事故中任务和职责:3.2.1.1矿长:是处置事故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置事故作战筹划。3.2.1.2总工程师:是矿长解决事故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解决事故作战筹划。3.2.1.3副矿长:依照人员营救和事故解决作战筹划,负责组织解决事故所必须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设备、材料。3.2.1.4辅助救护队队长:在昌吉州矿山救护队未到之前,指挥领导辅助救护队,昌吉州矿山救护队到达后,协助州矿山救护队,依照人员营救和事故解决作战筹划规定任务,带领辅助救护队员完毕对灾区遇难人员援救和事故解决。3.2.1.5通风区队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变化矿井通风系统,为实现自然通风及恢复主通风机运转做好技术指引工作,注重主通风机工作状况,组织完毕必要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行与通风关于其她办法。3.2.1.6技术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急救、撒人和灾害解决。3.2.1.7井下各区队队长、班长:按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规定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人数,及时向调度室报告,井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毕关于急救和灾害解决任务。在撤退前当班第一责任者负责将动力、风机馈电开关打到零位并闭锁,关闭供水阀门。3.2.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详细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主任由矿长兼任,成员由关于部门人员共同构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重要职责是:(1)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综合协调和管理,依照事故劫难状况和救援工作进展状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3)调动应急救援力量,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煤矿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医疗救护工作。(5)调用煤矿应急救援基本资料与信息。(6)事故扩大或救援力量、资源局限性时,协调有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7)完毕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其她事项。3.2.3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各部门、区队负责人和(辅助)救护队构成,重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急救工作,及时解决各种安全生产事故。设如下专业小组:(1)抢险救灾组。组长:由副矿长郑昌柏担任,成员:由辅助救护队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通风人员、安全人员、技术人员构成。详细负责实行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办法。(2)技术(资料)组。组长:由总工程师朱广州担任,成员由技术人员和技术负责人构成,重要研究制定急救技术方案、办法,提供有关技术、地质资料,解决事故急救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3)物资供应组。组长:由副书记肖鹏昊担任,成员由材料员、后勤人员、管理员构成。重要保证抢险救灾物资和设备及时调度和供应。(4)警戒保卫组。组长:由副书记肖鹏昊担任,成员由煤矿保安人员构成,当浮现重大事故且保卫力量局限性时,可由“指挥部”从各部门抽调在部队服过役具备保安常识员工充实保安队伍。重要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及交通秩序维持等工作。(5)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医务室医师张明担任。重要负责对受伤人员医疗救护。(6)后勤保障组。组长:由煤矿办公室主任陈涛担任。重要负责车辆调度及后勤保障等工作。(7)善后解决组。组长:由工会主席陈涛担任。负责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和补偿等善后解决事宜。第四章防止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建立和完善对瓦斯、自然发火、顶板监测监控系统,一旦瓦斯超限,及时停产、撤人,并按事故进行追查。要有专人对瓦斯、一氧化碳、水害、顶板状态进行分析,从技术、装备、管理、程序等各方面采用有效办法,控制事故发生。4.2预警行动依照对安全生产事故预报和预测成果,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对安全生产事故采用如下办法:(1)下达预警指令。当发现矿井各系统浮现隐患或因而导致事故扩大时,指挥部及时发出相应预警指令。(2)及时发布和传递预警信息,提出有关整治规定。(3)依照事态发展资料,采用防范控制办法,做好相应应急准备。4.3信息报告与处置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第一人应及时报告矿井调度室,矿调度室应及时告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得到总指挥批准后,迅速告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有关单位负责人。总指挥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阜康市煤炭工业管理局报告。状况紧急时,事故现场关于人员可以直接向阜康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关于部门报告。报告事故应当涉及:事故发生概况;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状况;事故简要通过;事故已经导致或者也许导致伤亡人数(涉及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预计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用办法等。事故报告及急救程序图事故发生地点组织急救事故发生地点组织急救救治医务室调度室 救治医务室调度室住院启动应急预案总值班矿长(总指挥) 应急人员住院启动应急预案总值班矿长(总指挥)应急人员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善后解决组抢险阻医疗组物资供应组技术资料组后勤保障组善后解决组抢险阻医疗组物资供应组技术资料组后勤保障组附件五:抢险救灾,各司其职抢险救灾,各司其职第五章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按照事故严重限度、影响范畴和事故可控性,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和Ⅳ级响应,详细如下:(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事故后导致30人以上被困,已经或也许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Ⅰ级响应。依照生产能力核定,我矿下井人数不能超过26人。因而当前不存在Ⅰ级响应。(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事故后导致10人以上、29人如下被困,已经或也许导致10人以上、29人如下死亡,为Ⅱ级响应。(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即事故后导致3人以上、10人如下被困,已经或也许导致3人以上、9人如下死亡,为Ⅲ级响应。(4)发生普通伤亡事故,即事故后导致1人以上、9人如下被困,已经或也许导致3人如下死亡,为Ⅳ级响应。5.2响应程序应急响应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应急终结和后期处置等环节。应针相应急响应分环节制定应急程序,并按事先制定程序指引各类生产事故应急响应。例如,发生Ⅳ级煤矿事故时,启动煤矿应急预案,本预案进入预备状态,并上报和田县经贸委煤管科;发生Ⅲ级煤矿事故时,启动煤矿应急预案,并在指定期间上报自治区煤矿安全监察局;发生Ⅱ级煤矿事故劫难时,需及时上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5.2.1接警(1)、发生事故或灾情时,事故现场人员及时向调度室报告,接到报告后,调度室及时向矿长或值班领导报告,并由值班领导向公司调度室、和田县经贸委煤管科等报告,每一级报告基本内容涉及:①、事故发生时间、地点。②、事故简要通过、伤亡人数、伤害限度、涉及范畴。③、事故发生因素初步判断。④、事故发生后所采用办法及当前事故抢险状况等。必要时附事故现场简图(2)、调度室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作好事故详细记录,并及时逐级报告。5.2.2应急启动(1)、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总指挥命令后,及时按照“事故应急告知顺序,告知指挥部成员和各专业组人员到调度室集中,告知关于急救抢险队伍及时赶扑事故现场。(2)、遇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依照总指挥批示,按照应急响应级别及时将所发生事故基本状况报告给上级关于部门。(3)、总指挥部全体成员接到告知后迅速赶到调度室,听取事故简朴状况简介,接受总指挥命令,分头开始行动。(4)、应急启动后,规定尽快做到应急救援人员到位,所有应急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5)各应急小组依照指挥部决定,告知煤矿员工及家属、组织抢险救灾、调配救援所须应急资源等工作。5.2.3救援行动(1)、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总指挥部迅速成立现场急救指挥部,现场一切急救事宜统一由现场急救指挥部指挥,现场急救总指挥由矿长委派副矿长担任。(2)、急救组和技术组依照现场状况协同现场急救现场指挥部进行事故初始评估,划分现场工作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研究制定急救方案和安全办法。(3)、煤矿辅助救护队、各工作小组按照各自职能和总指挥命令及急救方案进行现场急救。(4)、在执行应急救援优先原则前提下,积极开展人员救济、工程抢险、医疗救护、人群疏散、环保、现场检测等工作。5.2.3扩大应急(1)、在事故急救抢险过程中,若事态扩大,急救力量局限性,事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急救组和现场急救指挥员要及时向总指挥部报告。(2)、指挥部对事故发展趋势及时作出判断,拟定与否向上一级机关求救、祈求兄弟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扩大应急响应。(3)必要时总指挥部可以决定组织事故现场周边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或转移。5.3应急结束当矿井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有关危险因素排除后,煤矿已经进入恢复阶段,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应急状态可以终结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由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决定并发布应急状态终结命令,宣布应急状态终结。在应急状态终结后,应依照需要,组织信息发布,阐明关于事故解决完毕后调查成果、采用办法、善后解决安排及防止改进办法等。附:应急救援程序图:应急办公室尽快运作应急办公室尽快运作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解决组物资供应组技术资料组所有应急救援人员以最迅速度在调度室集合灾变状况简要上报上级部门必要时总指挥决定:与否向或阜康市政府或昌吉救护队求助抢险救灾善后处理评审总结,准备恢复生产现场抢险或撤离事故抢险组总指挥宣布紧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第六章信息发布对外新闻发言人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指定。现场对外发言人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第七章后期处置应急救援结束后,公司应做好如下工作:7.1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撒、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物、生活保障设施等,对于在救援中损耗应急物资必要重新更换配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整顿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总结分析,写出救灾报告。7.2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导致损失。矿井事故中也许会存在潜在危险因素,如顶板垮落、火区复燃等,因而在恢复通风、清理现场时必要检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加强支护等。7.3按照国家关于事故调查规定,救灾完毕后,组织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因素、过程、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状况,进行认真细致调查,吸取事故教训,从管理、技术等方面采用相应安全办法。7.4妥善安顿遇难人员家属,办公室和工会组织负责做好遇难人员详细记录资料,并及时报告矿领导、公司以及政府劳动保障部门,同步积极采用办法全力做好遇难人员亲属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第八章保障办法8.1通信与信息保障煤矿必要建立完善有限与无线相结合应急通信系统,并保障通信畅通。8.1.1煤矿各办公室、地面要害场合装有对外固定电话和与井下各重要巷道、工作面相通程控电话。机电8.1.2总指挥部成员、应急救援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在接到告知后,及时赶赴指定地点。详细通讯联系方式如下表急救电话:序号单位电话号码1报警中心1102急救中心1203火警1194布雅煤矿辅助救护队5和田喀什地区疆南救护队6政府主管部门及公司各部门电话序号名称移动电话办公电话1和田县经贸委煤管科2和田县安监局3安全科4生产科5总经办6财务部应急指挥部成员电话:序号姓名职务移动电话办公电话住宅电话1王士联董事长2宋福涛总工3陈言军总指挥4朱广州副总指挥5郑昌柏副总指挥8.2应急队伍保障矿成立了辅助救护队,辅助救护队人数12人。为提高辅助救护队员综合素质,每月进行至少组织一次集训;同步煤矿与昌吉州救护队订立了救护合同,随时做好解决重特大事故准备煤矿每年必要组织一次应急救援演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