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课件_第1页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课件_第2页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课件_第3页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课件_第4页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高考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二、科举制度三、姓名称谓四、天文地理五、风俗礼仪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一、古代官职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皇帝

太尉(军事)

丞相(行政)御使大夫(监察)1、中央官职“三公九卿”(秦)奉常(宗庙礼仪)郎中令(宫殿警卫)卫尉(宫门警卫)太仆(马政)廷尉(司法审判)典客(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租税钱谷财政收支)少府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二、科举制度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2、明清科举流程类型考场考官考中学生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县试府试院试童生试桂榜乡试(秋闱)会试(春闱)殿试杏榜金榜县府府、州省会(三年一次,农历八月)京城(乡试次年三月)皇宫(会试同年四月)明:提学官清:各省学政皇帝派遣主考官礼部主持皇帝童生生员(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及第(一甲,3人)进士出身(二甲,若干)同进士出身(三甲,若干)案首解元会元状元(鼎元)传胪榜眼探花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三、古代姓名称谓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1.姓

姓作为一种族号,他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族的称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姓的由来已久,从许多古姓如姜、姬、嬴、姚等都有女字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在母系社会中就有了姓的分别。例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嬴姓,太昊是凤姓。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国鲁、晋、邓、卫等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嬴姓,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人的名称代号“结生三月而加名”——《周礼》“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礼记》≠名公文场合,自称,蔑称,上对下,长对晚等他人敬称:下对上,平辈间2.名字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1)不然,籍何以至此?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2)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号往往即兴而起,不一定和名之间有联系。但号往往用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眼,因此号又俗称雅号。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李白:青莲居士半山王安石:贺知章:四明狂客少陵野老杜甫:白居易:香山居士李商隐:玉溪生欧阳修:六一居士苏轼:东坡居士黄庭坚:山谷道人秦观:淮海居士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3.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昭德有劳曰昭。屡征杀伐曰庄。安乐抚民曰康。死于原野曰庄。威彊敌德曰武。年中早夭曰悼。慈惠爱民曰文。在国遭忧曰愍。照临四方曰明。不悔前过曰戾。——《逸周书·谥法解》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4.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即祖,并不唯一庙号≠谥号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清圣祖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5.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历代帝王凡遇到登基、“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明清之后一个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皇帝谥号庙号年号孝武皇帝世宗

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太宗

贞观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世祖顺治刘彻李世民爱新觉罗·福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号别号谥号庙号(年号)别号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尊称、谦称、贱称、讳称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尊称。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大人。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谦称。王侯自称孤、寡人。大臣自称臣。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不肖、愚、鄙人等。女子自称妾。晚辈自称小子。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讳称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四、古代地理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九州:冀州、青州、兖(yǎn)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四方:东、南、西、北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

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地方。)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补充了解:古今地名

大都东京、汴京京口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临安姑苏会稽长安奉天直沽北京开封镇江南京杭州苏州绍兴西安沈阳天津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四、天文地理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中国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恒星和行星的区别,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并划分若干区域来识别它们。例如“二十八宿”就是最著名的恒星集群。古人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二十八星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jī)、牛、斗、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井、鬼、柳、星、张、翼、轸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古诗与星宿: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五、古代计时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纪年: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2)干支纪年法(如: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3)年号纪年法(如:德右二年二月十九日)。(4)年号干支兼用(如:咸丰庚申,英法联军自海入侵)。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年天干地支1911年

辛亥年2009年

己丑年2010年2011年庚寅年辛卯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140—前135)。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1662—1722年,历61年;其次是乾隆,为1736—1795年,历60年。年号的长短和社会的治乱大体上成正比的关系,像康熙、乾隆时期史称“康乾盛世”。又如唐玄宗用“开元”为年号历28年(713—740),史称“开元盛世”。关于中国古代纪年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古人纪月

古人纪月,除了用序数,还有一些特殊的称谓。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朔日晦日望日既望下九初阳

农历每月的第一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农历每月的十五农历每月的十六农历七月初七,民间有七夕乞巧的风俗;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例如《孔雀东南飞》“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古代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五更报夜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今天序数纪时对应关系天色纪时夜半鸡鸣平明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现代纪时23-1点1-3点3-5点5-7点7-9点9-11点11-13点13-15点15-17点17-19点19-21点21-23点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天色纪时、五更纪时与现代纪时对应关系夜间时辰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明五更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现代时间19-21点21-23点23-1点1-3点3-5点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六、古代礼仪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

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吉礼主要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礼仪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太牢、少牢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凶礼指凭吊各种天灾人祸的丧葬的礼节。如:古代的“五服”制度古人对“死”的讳称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崩、薨、百岁、千秋、晏驾等

2、父母之死: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涅磐、圆寂、坐化、羽化、仙逝等

4、一般人的死:亡故、长眠、长逝、谢世、殒命等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军礼指军事活动中的礼节规范。包括出师祭祀、誓师等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宾礼[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主要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