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掌握全球物种大交换在人口迁移、物种交流与病原体传播的基本史实。运用“唯物史观”辩证看待跨区域大范围的物种大交换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双重作用。2.结合地图,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掌握大西洋贸易(“三角贸易”)、太平洋贸易与印度洋贸易所涉及的流通商品与交往国家。3.通过中西历史走向的差异比较,联系如今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包容开放的文明观与世界观。知识点一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1.人口迁移(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2)概况: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3)影响①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②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③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2.物种交换(1)概况引入美洲①家畜家禽:马、牛、猪、羊、鸡等②农作物: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③水果:橄榄和葡萄等美洲输出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特产(2)影响: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3.疾病传播(1)概况: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2)影响①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②使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知识点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1.历史条件(1)海路在世界贸易中,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①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②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2)欧洲商人在海路贸易中逐渐占据优势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很快出现在印度洋的贸易中,并且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②在大西洋的贸易中,欧洲人通过开辟出的多条航线和沿海港口,与美洲贸易。2.主要表现(1)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①欧洲商人把欧洲生产的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等运到非洲。②从当地酋长手里换取黑人,欧洲人自己也抓捕非洲黑人,然后把他们运到美洲卖为奴隶。由此,形成了罪恶的“三角贸易”。(2)形成以澳门为主要中转站的海上贸易网络①葡萄牙商人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②随着中国对白银需求的增长,葡萄牙人便以澳门为据点,参与获利巨大的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3)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①西班牙经营的横跨太平洋的贸易,主要在其两大殖民地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②西班牙武装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4)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①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②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知识点三早期殖民扩张1.概况(1)葡萄牙和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①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②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③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2)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17世纪,荷兰、英国、法国也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建立了多个殖民地。2.影响(1)消极影响①殖民扩张中断了美洲和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印第安人被殖民者大量屠杀,他们的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③很多非洲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④亚洲的古老帝国也受到冲击。(2)积极影响①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②欧洲的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③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④欧洲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1.阅读教材P40“历史纵横”:玉米和甘薯传入中国的意义。提示: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期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批注:2.阅读教材P40“思考点”:全球物种大交换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发展,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批注:3.阅读教材P41“三角贸易示意图”:请对该图加以解读。提示:从欧洲出发,乘船到非洲,携带枪支、杂物等换买黑奴,为“出程”;满载黑人的运奴船沿着中央航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贩卖为奴,为“中程”;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为“归程”。“三角贸易”充满了罪恶,是对非洲人民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批注:4.阅读教材P41“马尼拉大帆船”及文字说明:“马尼拉大帆船”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什么?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提示:现象:西班牙横跨大西洋的贸易,主要在菲律宾和墨西哥之间进行。背景: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批注:5.阅读教材P42“教皇子午线示意图”及文字说明:评价“教皇子午线”的划分。提示:是西方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西、葡这两个殖民先行国家在航海大发现时代的矛盾。批注:6.阅读教材P42“史料阅读”:如何理解“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提示: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这一切都瓦解着封建制度。批注:[思维导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拓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杨利川《世界历史地理》材料二时代后期,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在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当时,世界上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的最大需求国是中国,不是西方。……因此,世界两大银矿开采地(日本和美洲)的白银,最终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材料三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也是最大的白银需求国,直接影响了白银作为国际通用结算方式用于世界贸易。……一个首先建立在白银世界性运动基础之上,以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产生了。这正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提示:商品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商品种类的增多;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各地联系的加强。(2)材料二中“中国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动关系”指什么?促成当时世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因素有哪些?提示:互动关系:中国商品和世界白银的交换关系。因素: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兴盛;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掠夺了大量的白银;中国商品经济繁荣,对白银货币的市场需求大。(3)根据材料三,白银成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种结算方式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提示:原因:中国货币的白银化,经济发达,对白银需求量大。影响:以白银为国际贸易结算方式的世界经济体系雏形产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他们通过新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2)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商品在欧洲市场上出现,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3)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4)随着海上航路的扩展和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这段话表明1500年前后的世界()A.人口迁移都是被迫的B.各地联系逐步加强C.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D.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B[根据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当西方进行海外扩张时,这种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各地联系逐步加强,故选B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排除。]2.克拉克瓷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青花瓷的一种,产量巨大,风格独特。国外屡见不鲜,国内却鲜有出土。“克拉克”一词源于1602年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在这艘船上,装载有数万件风格独特的青花瓷。荷兰人把这些青花瓷公开拍卖,人们争相购买。克拉克瓷在欧洲的畅销从侧面反映出()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新航路的开辟C.东方从属于西方 D.荷兰取代葡萄牙B[根据材料“1602年”“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可知,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成功,葡萄牙人同中国已有直接的海上贸易,故选B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C项;荷兰取代葡萄牙是在17世纪上半叶,排除D项。]早期殖民扩张材料一1493年5月,为解决对外探险中国家之间的争执,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以佛得角群岛之西约500公里的大西洋上划界(史称“教皇子午线”),线东新“发现”的土地属于一国,线西的归另一国。1494年,两国又签订了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这条线向西移动了约1300公里。——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二非洲到处在流血……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所涉及的两个国家及各自的扩张方向,并概述两国扩张对世界产生的直接影响。提示:葡萄牙在“教皇子午线”以东;西班牙在“教皇子午线”以西。影响:在地理上将世界连成一片,促使世界由分散向整体发展。(2)根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提示:使非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力,家园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倒退,更加贫困落后。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的主要途径(1)殖民掠夺:新航路开辟的同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抢占殖民地,进行殖民掠夺。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纷纷加入殖民争夺的行列。(2)商品贸易:西方殖民者在建立殖民地的同时,与世界各地建立了直接的贸易联系。(3)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在美洲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还掳掠大量非洲黑人将其卖到美洲为奴,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2.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与争夺的影响(1)对世界市场而言: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2)对欧洲殖民国家而言:从殖民地掠夺的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推动了欧洲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对殖民地而言:促使亚非拉国家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的发展和进步。(4)对国际关系而言: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殖民争霸战争的发生。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途径是()A.西方的殖民扩张 B.人员交流的频繁C.东西文明的交汇 D.科技发明的推广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德国精神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宿州学院《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地方教学名师课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莆田学院《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外国语大学《病理形态学诊断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邹平市一中学2025届高三4月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公司股权转让居间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个人宅基地转让的协议书
- 《蜘蛛开店》评课
- 城市综合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 PPT)
- (高清版)TDT 1036-2013 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 智慧建筑评价标准
- 人际交往与沟通课件第六章 人际交往礼仪
- 《老年护理》-课程思政课程标准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投标方案(技术标)
- 中心静脉深静脉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 销售销售数据分析培训讲义
- FANUC机器人培训教程
- 超密集组网技术及其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