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7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内江市2024届高三零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永元四年,拜左丞。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让曰:“臣江淮孤贱,愚矇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至台阁[注]。讫无纤介称,不意悟又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矇顿,孤忝圣恩。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思,留备冗官,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帝亦惜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文苑列传》,有删改)
台阁,一般指尚书省,此指尚书令的官职。
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6处。
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顾”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中的“顾”的含义相同。
B.文中“固”与贾谊《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固”的含义不相同。
C.文中“诚”与《苏武传》中“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中的“诚”的含义不相同。
D.文中“收”与《张衡传》中“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中的“收”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香是一个孝顺长辈的典型,他在母亲去世后,极度痛苦,形销骨立,差点儿因此死去,当地百姓对他的品德交口称赞。
B.黄香爱好学习,对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奉诏到东观,如饥似渴地阅读典籍,肃宗为此当着诸王的面高度赞赏他。
C.黄香品行好,能力强,勤于政事,颇得皇帝的宠爱,因而不断升迁,但他为人低调,在被任命为东郡太守时还上疏竭力推辞。
D.本文所写的内容多而不杂,人物事迹富而不乱,文虽简而概括全,与《张衡传》一样,很好地体现了《后汉书》善于剪裁的特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至台阁。
(2)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
四川省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崔戎,字可大。举明经,累擢谏议大夫。云南蛮乱成都,诏戎持节剑南为宣抚使。奏罢税外姜、芋钱。当赋者率三之其一,以准缯布,优其估以与民。绥招流亡。凡废若置,公私莫不便之。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徙兖海沂密观察使,民拥留于道,不得行,乃休传舍,民至抱持取其靴。戎夜单骑亡去,民追不及。至兖州,锄灭奸吏十余辈。岁余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材料二:
韦正贯,字公理。举贤良方正异等,累擢司农卿。坐尚食乏供,贬均州刺史。宣宗立,以治最拜京兆尹、同州刺史。俄擢岭南节度使。南海舶贾始至,大帅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正贯至,无所取,吏咨其清。南方风俗右鬼,正贯毁淫祠,教民毋妄祈。会海水溢,人争咎撤祠事,正贯登城沃酒誓曰:“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之。卒,年六十八,赠工部尚书。
材料三:
刘瞻,字几之。举进士、博学宏词。咸通十一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医韩宗绍等送诏狱,逮系宗族数百人。瞻喻谏官,皆依违无敢言。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帝大怒,即日赐罢。僖宗立,以刑部尚书召。瞻之贬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改期由它道而入。复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卒。瞻为人廉约,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己始终完絜。
(节选自《廉吏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瞻A之B贬C人D无E贤F愚G莫H不I痛J惜K及L其M还N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在文中指先例、旧事,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中的“故事”含义相同。
B.传,指设于驿站的房舍,与“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传”字含义相同。
C.“逮系宗族数百人”中的“系”字与“而收系张胜”(《苏武传》)中的“系”字含义不相同。
D.“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与“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两句的句式结构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发生战乱,朝廷诏令崔戎担任宣抚史,他上任后便奏请调整税收方案,颁布优惠政策,给流亡的百姓提供便利。
B.崔戎卸任华州刺史时,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得知他离任的消息,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脱下他的靴子不让他离开。
C.韦正贯前往岭南赴任,不低价购买贵重珍宝来中饱私囊,得到属吏的赞颂;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获得百姓的信任。
D.同昌公主病故后,刘瞻劝谏皇帝不要罪及太医及其宗族,因触怒皇帝被罢免;后来他还朝为官,百姓准备盛情迎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
(2)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
14.《廉吏传》为廉吏这一群体树碑立传,旨在弘扬正气,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廉吏”们的特征。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B.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C.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D.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衅钟,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在古代,新铸成的钟要用牲口的鲜血予以祭祀。
C.《诗》即《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D.乡党,指乡里、家乡。周制,古代五百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这里指同乡,乡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是因为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齐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B.甲文齐宣王“以羊易牛”,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一头牛。而孟子认为如果齐宣王是因为痛惜牛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那么牛和羊没有什么区别。
C.乙文孟子的思路是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由此发展出“仁义礼智”,扩而充之推导出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他主张人性本善,否定后天培养的作用。
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同时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超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14.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不忍之心”和孟子“保民而王”思想之间的联系。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火,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遣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乙)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费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节选自苏轼《答谢民师”书》)
①谢民师,名举廉,新淦(江西新干县)人,宋神宗元半八年进士。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苏轼从海南遇救北归,谢民师正在广东做官,曾带着信和旧作去拜见苏轼。这是苏轼的回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B.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C.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D.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干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字,“周郎”是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孟德困于周郎”是指周瑜在赤壁击溃曹操一事。
B.“逝者如斯”的典故出自《论语·子罕》,“斯”指代“水”,“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的“适”都是动词,可译为“到……去。”
D.“升堂”的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后世常用“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升堂”指学问或技能已经达到一定境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于是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
B.甲文苏子与客“主客问答”,苏子以“水”“月”设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价值,其实体现了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乙文苏轼引用孔子的相关言语主要是为了阐明他的文章观:语言讲究文采的,才能流传开来;真正能做到“辞达”的也是有文采的。
D.乙文苏轼认为扬雄喜欢用艰深的文辞,来掩饰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这正是“雕虫篆刻”之类的文章,而他的《太玄》《法言》已经有很大改变,因此可以被称为“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
14.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总结了自己的写作主张,文章要“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前赤壁赋》的写法符合他的主张吗?请简要分析。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武)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辟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敬使臣先以闻于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曰:‘四国为一以攻赵,破赵而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臣请案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赵王曰:“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寡人宫居,属于师傅,不能与国谋。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剖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而适闻使者之明诏。”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绳池,割河间以事秦。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B.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C.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D.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与“合纵”对应,也作连衡,是张仪提出的外交策略,也用来泛指结盟。
B.御史,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C.文中“适闻”之“适”作“恰好”讲,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适”意义相同。
D.寡人,寡人是古代王侯自称的谦称,春秋战国时期常用,自唐以后,少有自称寡人者。一般被封诸侯王者自称“寡人”,诸侯夫人和士大夫也有自称为“寡人”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仪表面上以谦卑的态度恭维赵国实力强大,使秦国十五年来不敢出函谷关一步,且举国恐惧,实则绵里藏针,指责赵国以前的合纵之策严重损伤了秦国的利益,秦国因此怀恨已久。
B.张仪说辞里引用历史上周武王甲子日伐纣灭殷之事,扬言秦国不惜一战,要像周武王伐纣一样,决战邯郸城下,灭亡赵国,意在威胁赵国,达到动摇并拉拢赵武王连横事秦的目的。
C.张仪对赵武王说,秦国军事实力强大,灭了巴蜀,吞了汉中,亡了两周,夺了九鼎,虽然夸大其辞,却也表明秦国具备吞并其它各国的能力。
D.赵武王认为,先王只知在深宫中读书,不参与国政,执政后因为年纪轻轻而且执政时间短,而对合纵术心存怀疑,决定割地事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
(2)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
14.请简要概括文中赵王改变外交策略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四川省内江市2024届高三零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年十二,太守刘护闻而召之,署门下孝子,甚见爱敬。博学经典,究精道术,能文章,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初除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香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观。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尝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永元四年,拜左丞。六年,累迁尚书令。后以为东郡太守,香上疏让曰:“臣江淮孤贱,愚矇小生,经学行能,无可算录。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至台阁[注]。讫无纤介称,不意悟又拜近郡,尊位千里。臣闻量能授官,则职无废事;因劳施爵,则贤愚得宜。臣香小丑,少为诸生,典郡从政,固非所堪。诚恐矇顿,孤忝圣恩。承诏惊惶,不知所裁。臣香年在方刚,适可驱使。愿乞余思,留备冗官,任之宫台烦事,以毕臣香蝼蚁小志,诚瞑目至愿。”帝亦惜香干用,久习旧事,复留为尚书令。
延平元年,迁魏郡太守。郡旧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收谷岁数千斛。香曰:“《田令》‘商者不农”,《王制》‘仕者不耕’,食禄之人,不与百姓争利。”乃悉以赋人,课令耕种,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荒民获全。后坐水潦事免,数月,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列传·文苑列传》,有删改)
台阁,一般指尚书省,此指尚书令的官职。
10.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6处。
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顾”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中的“顾”的含义相同。
B.文中“固”与贾谊《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中的“固”的含义不相同。
C.文中“诚”与《苏武传》中“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中的“诚”的含义不相同。
D.文中“收”与《张衡传》中“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中的“收”的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香是一个孝顺长辈的典型,他在母亲去世后,极度痛苦,形销骨立,差点儿因此死去,当地百姓对他的品德交口称赞。
B.黄香爱好学习,对经典著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奉诏到东观,如饥似渴地阅读典籍,肃宗为此当着诸王的面高度赞赏他。
C.黄香品行好,能力强,勤于政事,颇得皇帝的宠爱,因而不断升迁,但他为人低调,在被任命为东郡太守时还上疏竭力推辞。
D.本文所写的内容多而不杂,人物事迹富而不乱,文虽简而概括全,与《张衡传》一样,很好地体现了《后汉书》善于剪裁的特点。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遭值太平,先人余福,得以弱冠特蒙征用,连阶累任,遂至台阁。
(2)时被水年饥,乃分奉禄及所得赏赐班赡贫者。
10.后召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郎/数陈得失/赏赉增加/常独止宿台上/昼夜不离省闼/帝闻善之。
句意:后来又召到安福殿谈政事,授尚书郎,多次陈述朝廷得失,朝廷增加对他的赏赐。常常一个人宿于台署,白天黑夜不离宫门,皇帝听说后称赞他。
“后”是时间状语,省略主语,“召”是谓语,省略宾语“之”,“诣安福殿言政事”也是“召”的宾语,句子完整,“政事”后断开;
“拜尚书郎”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
“数陈得失”,“数”是状语,“陈得失”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
“赏赉增加”是主谓结构,后面断开;
“常独止宿台上”,省略主语,“止宿”是谓语,“台上”是地点状语,后面断开;
“昼夜不离省闼”,“昼夜”“不”是状语,“离”是谓语,“省闼”是宾语,后面断开。
11.DA.“顾”都是“回头”“回头看”的意思。句意:回头对诸王说/蔺相如回头叫赵国的御史写上说。
B.“固”分别是“原本”"本来”;“牢固地”,两者意思不同。句意:原本不是我能胜任的/君臣牢固地把守着来窥探周王朝。
C.“诚”分别是“确实”“的确”;“真诚”“真心”,两者意思不同。句意:我的确担心因为自己糊涂/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
D.“收”分别是“收获”;“抓捕”“逮捕”,两者意思不同。句意:一年收获谷几千斛/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
12.B“肃宗为此当着诸王的面高度赞赏他”错误,原文:帝会中山邸,乃诏香殿下,顾谓诸王曰:“此‘天下无双,江夏黄童’者也。”可见肃宗当着诸王的面赞赏他是后来在中山府第召集众人聚会时发生的事;肃宗赞赏黄香的原因也不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典籍”,“为此”的表述也错误。
13.(1)(我)遇到太平盛世,得了前人的余福,因此能够在成年时特蒙皇上征召任用,连续升迁,以至做到了尚书令。
(2)当年遭受了水灾,年成荒歉,他于是拿出自己的俸禄以及所得的赏赐,分发提供给贫困者。
(1)“遭值”,遇到;“弱冠”,成年;“征用”,征召任用。
(2)“被”,遭受;“班”,分发;“赡”,提供、供给。
黄香字文强,济夏安陆县人。九岁丧母,思念至极,形容憔悴几乎死掉。乡人称赞他极为孝顺。十二岁时,太守刘护听说了,召他去,称他为“门下孝子”,十分喜欢他,敬重他。他广泛地诵习经典,精研道术,能写出好文章,京师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最初任郎中,元和元年,肃宗诏命黄香到东观,黄香读了未曾见过的书。皇帝在中山府第召集众人,于是下诏召黄香至殿下,回头对诸王说:“这就是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人啊。”左右的人没有不为之另眼相看的。后来又召到安福殿谈政事,授尚书郎,多次陈述朝廷得失,朝廷增加对他的赏赐。常常一个人宿于台署,白天黑夜不离宫门,皇帝听说后称赞他。
永元四年,授予左丞官职。永元六年,升到尚书令。皇帝后来任命他为东郡太守,黄香上疏辞让说:“我是江淮地方一个孤苦微贱、愚蔽无知的渺小的人,经学品行能力,没有可以称说的。遇到太平盛世,得了前人的余福,因此能够在成年时特蒙皇上征召任用,连续升迁,以至做到了尚书令。至今没有纤微的功劳可以称述,没想到又被命为京师近郡太守,位尊千里。我听说根据人的能力授官,工作就做得好;按功劳封爵,贤愚就各得其所。我黄香是个无名小卒,出身诸生,主管一个郡处理政事,原本不是我能胜任的。我的确担心因为自己糊涂,辜负皇上的恩德。接了皇上的诏书,诚惶诚恐,不知怎么裁断。我黄香年纪轻,正好驱使。我请求施予恩德给我,让我留作冗官,在宫廷里作上些杂事,实现我黄香的蝼蚁一样的小志,这是我至死的大愿。”皇帝也很爱惜黄香能干,又长时间研习历史旧事,仍然留任他做尚书令。
延平元年,升任魏郡太守。郡里原有内外园田,常与人分种,一年收谷几千斛。黄香说:“《田令》上说‘商人不务农’《王制》上说‘做官的不耕田’,做官拿俸禄的人,不应该与百姓争利。”于是把内外园田全部出租给人耕种。当年遭了水灾,年成荒歉,他于是分出自己的俸禄以及所得的赏赐,分发提供给贫困者,在这种情况下,富户也各自拿出义捐的粮食,补公家贷放的不足,饥民获得保全。后来因下大雨导致雨水积聚而被免官,几个月后,卒于家里。
四川省成都市2021级高中毕业班摸底测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崔戎,字可大。举明经,累擢谏议大夫。云南蛮乱成都,诏戎持节剑南为宣抚使。奏罢税外姜、芋钱。当赋者率三之其一,以准缯布,优其估以与民。绥招流亡。凡废若置,公私莫不便之。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徙兖海沂密观察使,民拥留于道,不得行,乃休传舍,民至抱持取其靴。戎夜单骑亡去,民追不及。至兖州,锄灭奸吏十余辈。岁余卒,年五十五,赠礼部尚书。
材料二:
韦正贯,字公理。举贤良方正异等,累擢司农卿。坐尚食乏供,贬均州刺史。宣宗立,以治最拜京兆尹、同州刺史。俄擢岭南节度使。南海舶贾始至,大帅必取象犀明珠上珍而售以下直。正贯至,无所取,吏咨其清。南方风俗右鬼,正贯毁淫祠,教民毋妄祈。会海水溢,人争咎撤祠事,正贯登城沃酒誓曰:“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俄而水去,民乃信之。卒,年六十八,赠工部尚书。
材料三:
刘瞻,字几之。举进士、博学宏词。咸通十一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昌公主薨,懿宗捕太医韩宗绍等送诏狱,逮系宗族数百人。瞻喻谏官,皆依违无敢言。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帝大怒,即日赐罢。僖宗立,以刑部尚书召。瞻之贬人无贤愚莫不痛惜及其还也,长安两市人率钱雇百戏迎之。瞻闻,改期由它道而入。复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卒。瞻为人廉约,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己始终完絜。
(节选自《廉吏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瞻A之B贬C人D无E贤F愚G莫H不I痛J惜K及L其M还N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在文中指先例、旧事,与“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中的“故事”含义相同。
B.传,指设于驿站的房舍,与“舍相如广成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传”字含义相同。
C.“逮系宗族数百人”中的“系”字与“而收系张胜”(《苏武传》)中的“系”字含义不相同。
D.“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与“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两句的句式结构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都发生战乱,朝廷诏令崔戎担任宣抚史,他上任后便奏请调整税收方案,颁布优惠政策,给流亡的百姓提供便利。
B.崔戎卸任华州刺史时,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得知他离任的消息,百姓极力挽留,甚至脱下他的靴子不让他离开。
C.韦正贯前往岭南赴任,不低价购买贵重珍宝来中饱私囊,得到属吏的赞颂;教化百姓,移风易俗,获得百姓的信任。
D.同昌公主病故后,刘瞻劝谏皇帝不要罪及太医及其宗族,因触怒皇帝被罢免;后来他还朝为官,百姓准备盛情迎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当神意,长人任其咎,无逮下民。
(2)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
14.《廉吏传》为廉吏这一群体树碑立传,旨在弘扬正气,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廉吏”们的特征。
10.CGK11.C12.B
13.(1)(如果)不符合神的心意,(由)长官承担罪责,不要牵涉到百姓。
(2)刘瞻便上疏坚决劝谏,说韩宗绍等已用尽他们的医术,虽未能见效,但情理上有可怜悯之处。
14.①仁厚爱民,惠及苍生;②严守纲纪,敢于进言;③洁身自好,甘于清贫。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刘瞻被贬官,听说的人无论贤愚,都深感痛惜。刘瞻回朝之时。
“瞻之贬”主谓句,应在其后断开,选C;
“人无贤愚”中的“无贤愚”作“人”的谓语,应在“愚”后断开,选G;
“莫不痛惜”与“及其还也”是不同主语的句式,其间断开,选K。
故选CGK。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句式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华州官吏按照惯例;/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
B.正确。句意:于是停留在驿站;/让蔺相如住进广成驿站。
C.错误。“系”意思均为“拘囚、监禁”,含义相同。句意:又把他们的亲属数百多人一并收押;/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D.正确。“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所得奉以余济窭困之亲旧”;“去以六月息者也”为介词短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六月息去”。句意:所得的俸禄有宽余的都用来接济亲朋中穷困的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拿出私人财产犒劳军队”曲解原文。原文“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可知,崔戎拒绝取用华州官吏按惯例安排的供刺史私用的钱财,离任时用这笔钱犒劳军队。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当”,符合;“咎”,罪责;“逮”,牵涉到。
(2)“固”,坚决;“效”,见效、效果;“矜”,怜悯。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为华州刺史,吏以故事,置钱万缗为刺史私用,戎不取。及去,召吏曰:‘籍所置钱享军。’”可知,仁厚爱民,惠及苍生;
由原文“正贯至,无所取,吏咨其清”“即上疏固争,言宗绍穷其术,不能效,情有可矜”可知,严守纲纪,敢于进言;
由原文“正贯至,无所取,吏咨其清”“瞻为人廉约,所得奉以余济亲旧之窭困者,家不留储。无第舍,四方献馈不及门。行己始终完絜”可知,洁身自好,甘于清贫。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崔戎,字可大,他考中明经科,逐步擢升为谏议大夫。南诏攻打成都时,朝廷诏令崔戎带着符节到剑南地区任宣抚使。崔戎上奏罢免正规税收之外的姜、芋税钱。应当上缴的赋税税率固定为三分之一,其中一部分可以以缯帛布匹折价上缴,并在折价时给予民众较高的估值。崔戎安抚招徕流亡百姓。但凡有废弃的产业要重新置办的,公家和私人都予以便利。出任华州刺史,华州官吏按照惯例给崔戎安排了一万缗钱供刺史私用,但崔戎从不取用。等到离任之时,崔戎召集官吏说:“登记好为我置办的那笔钱,把它用来犒劳军队。”崔戎迁任兖海沂密观察使时,百姓簇拥在路上挽留他,崔戎不能上路,于是停留在驿站,百姓们前来抱住崔戎,脱下他的靴子。崔戎连夜一个人骑马逃离,百姓没有追上。崔戎到了兖州上任,铲除了奸恶官吏十多人。过了一年多崔戎逝世,享年五十五,追赠礼部尚书。
材料二:
韦正贯,字公理。韦正贯应考贤良方正科获得优等,连续被拔擢官至司农卿。因供应皇帝膳食有匮乏而被贬谪为均州刺史。唐宣宗即位,韦正贯因政绩突出而升任京兆尹、同州刺史。不久又升迁为岭南节度使。原先,南海的商人一到,节度使都会索要象牙、犀角、明珠这些上等珍宝而只给很低的价钱。韦正贯到任后,一文不取,属吏都赞叹他的清廉。南方风俗尊崇鬼神,韦正贯捣毁那些滥建的祠庙,教育百姓不要胡乱祈祷。有一次海潮泛滥成灾,百姓都归咎于韦正贯捣毁祠庙,韦正贯登上城楼洒酒立誓说:“不合神的心意,由我当官的承担罪责,不要祸及百姓。”不久海潮退去,百姓才相信他的教化。韦正贯病故,享年六十八岁,朝廷追赠工部尚书。
材料三:
刘瞻,字几之。刘瞻应考进士科和博学宏词科,都考中了。咸通十一年,刘瞻以中书侍郎掌管朝政。同昌公主病故,唐懿宗将太医韩宗绍等抓捕入诏狱,又把他们的亲属数百多人一并收押。刘瞻将此事告知谏官,但谏官们都畏缩犹豫,不敢说话,刘瞻便亲自上疏极力劝谏,说韩宗绍等已经用尽了他们的医术而不能见效,情有可原。唐懿宗大怒,当天就把刘瞻罢官。唐僖宗即位后,被征召回朝任刑部尚书。刘瞻被贬官,听说的人无论贤愚,都深感痛惜。刘瞻回朝之时,长安东西两市的百姓凑钱雇来各类表演戏班迎接他。刘瞻听说后立即改变了回京城的日期和路线。后来刘瞻又重新担任中书侍郎执掌朝政。他任职三个月后就去世了。刘瞻做人清廉简约,所得的俸禄有宽余的都用来接济亲朋中穷困的人,家里没有积蓄。他没有宅第,各地来馈赠的都无处可送。刘瞻立身行事始终清正廉洁。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B.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C.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D.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B.衅钟,是古代的一种礼仪。在古代,新铸成的钟要用牲口的鲜血予以祭祀。
C.《诗》即《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D.乡党,指乡里、家乡。周制,古代五百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党,合而称乡党。这里指同乡,乡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是因为齐桓公和晋文公,春秋时先后称霸,为当时诸侯盟主。齐宣王有志效法齐桓、晋文,称霸于诸侯,故以此问孟子。
B.甲文齐宣王“以羊易牛”,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惜一头牛。而孟子认为如果齐宣王是因为痛惜牛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那么牛和羊没有什么区别。
C.乙文孟子的思路是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由此发展出“仁义礼智”,扩而充之推导出仁政。由于这种“不忍人之心”是人本身所固有的,所以他主张人性本善,否定后天培养的作用。
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同时是对孔子德政思想的超越。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2)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14.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不忍之心”和孟子“保民而王”思想之间的联系。
10.B11.D12.C
13.(1)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
(2)有了这四种开端却认为自己不行的,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君主的人。
14.①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②古代圣王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容易了。③如果能够扩充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
“所以……者”判断句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语意完整,“孺子将入于井”做“见”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古代五百家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为党”错,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为“乡党”。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否定后天培养的作用”错,孟子不完全否定后天培养的作用,例如“扩而充之”就是后天培养的表现。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异”,意动用法,以……为异,认为……奇怪;“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状语后置句,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感到奇怪;“爱”,吝啬;“恶”,怎么。
(2)“端”,开端,起源,源头;“……者,……也”:判断句式;“自谓不能”:宾语前置句,认为自己不行;“贼”,伤害。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可得出: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根源,在于有不忍之心;不忍之心的作用,在于推行仁政。
由“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可得出:古代圣王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容易了。
由“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得出:如果能够扩充四端,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参考译文:
甲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在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讲述有关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契合的原因,是什么呢?”
乙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伤害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火,美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遣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
(乙)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经》,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费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节选自苏轼《答谢民师”书》)
①谢民师,名举廉,新淦(江西新干县)人,宋神宗元半八年进士。宋哲宗元符三年(1100),苏轼从海南遇救北归,谢民师正在广东做官,曾带着信和旧作去拜见苏轼。这是苏轼的回信。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B.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C.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D.求物之妙如系风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干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德”是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字,“周郎”是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孟德困于周郎”是指周瑜在赤壁击溃曹操一事。
B.“逝者如斯”的典故出自《论语·子罕》,“斯”指代“水”,“未尝往”意思是江水虽然在不断奔流,但前者去后者来,始终滔滔不绝,如同没有流去。
C.“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中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的“适”都是动词,可译为“到……去。”
D.“升堂”的典故出自《论语·先进》,后世常用“升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升堂”指学问或技能已经达到一定境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于是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这些感慨为下文苏子心志的表白作了铺垫。
B.甲文苏子与客“主客问答”,苏子以“水”“月”设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价值,其实体现了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乙文苏轼引用孔子的相关言语主要是为了阐明他的文章观:语言讲究文采的,才能流传开来;真正能做到“辞达”的也是有文采的。
D.乙文苏轼认为扬雄喜欢用艰深的文辞,来掩饰本来很浅近的道理,这正是“雕虫篆刻”之类的文章,而他的《太玄》《法言》已经有很大改变,因此可以被称为“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
14.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总结了自己的写作主张,文章要“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前赤壁赋》的写法符合他的主张吗?请简要分析。
10.B11.C12.D
13.(1)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
(2)扬雄竟然因贾谊作过赋便鄙视他,甚至把他同司马相如一样看待。扬雄见识浅陋象这类的例子很多。
14.符合。
(1)条理自如:《前赤壁赋》写苏轼被贬黄州夜游赤壁。先写泛舟赤壁时所见之景引发的人生感慨,再写赤壁之水月变化规律给予的人生启示。
(2)姿态多变,不受拘束:《前赤壁赋》不受赋的拘束影响,主要抒发了夜游赤壁之时,被贬黄州的内心的矛盾心理与最终的纾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大意: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像拴住风捉住影那样困难,能使所写的事物在心里彻底明白,大概在千万人中未必能找到一个,更何况在口说时和手写时也能表述得很明白呢!
“物之妙”是“求”的宾语,结构结构完整,后应断开,排除CD;
“于口与手”做“了然”的状语,中间断开,排除A;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
C.错误。享受,享用/到……去。句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我们贫贱人家养育了这个女儿,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
故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而他的《太玄》《法言》已经有很大改变”错误。由原文“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可知,他的《太玄》《法言》没有改变。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渔樵”,打鱼砍柴;“侣”,以……伴侣;“友”,以……朋友。
(2)“乃”,竟然;“鄙”,鄙视;“众”,多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符合。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的意思是,文章条理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
条理自如:《前赤壁赋》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到“不知东方之既白”,先写泛舟赤壁,再写赤壁之景与内心感受,最后东方既白夜游结束。选文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曹操的功绩不能与天地共存,发出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通过“水”“月”的自然规律的变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理解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条理清晰,自如。
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前赤壁赋》不受赋的拘束影响,通过苏轼与客“主客问答”的方式叙述。客人提出了“知不可乎骤得,托遣响于悲风”的感慨,即是苏轼被贬黄州的内心的矛盾心理。主人以“水”“月”设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价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内心的矛盾最终得到了纾解。
参考译文:
(甲)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乙)
你给我看的信和诗赋杂文,我已经读的很熟了。大致都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本来没有固定的形式,常常是应该流动时就流动,不能不停止时就停止,文章条理自如,姿态多变而不受拘束。孔子说:“语言缺乏文采,即使能流传也不能流传很远。”又说:“文辞以能表述出意思即可。”那么文辞仅仅在于表述出意思,就似乎不需讲究文采了,完全不是这样。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像拴住风捉住影那样困难,能使所写的事物在心里彻底明白,大概在千万人中未必能找到一个,更何况在口说时和手写时也能表述得很明白呢!做到这样才可说是文辞能表述出意思。既然文辞能将自己意思清楚地加以表述,那也一定是富于文采的。
扬雄好用艰深的语言,掩饰本来是很浅近的道理,如果直说出来,是人人都懂得的。这种作文方法正如他所说的是雕虫(只注意雕琢字句),他的《太玄》《法言》都属于这一类。扬雄唯独后悔作赋,是为什么呢?他一生讲求雕琢字句,《太玄》《法言》和赋相比较只是在音节上略有改变,便称为经,可以吗?屈原作《离骚经》,是变风变雅的发展,虽与日月竞放光彩也是应该的,难道可以因其文体与赋相近似而说它是雕虫小技吗?如果贾谊能见到孔子,他的学行可以超过升堂而达到入室的境地:扬雄竟然因贾谊作过赋便鄙视他,甚至把他同司马相如一样看待。扬雄见识浅陋象这类的例子很多。这一点只可与明白事理的人谈谈,很难同一般人讲清楚的,这里因论述文章偶然说到这个问题。
四川省成都市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适应性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仪为秦连横,说赵(武)王曰:“弊邑秦王使臣敢献书于大王御史。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弊邑恐惧慑伏,缮甲厉兵,饰车骑,习驰射,力田积粟,守四封之内,不敢动摇,唯大王有意督过之也。今秦以大王之力,西举巴蜀,并汉中,东收两周而西迁九鼎,守白马之津。秦虽辟远,然而心忿悁含怒之日久矣。今寡君有敝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逾漳,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愿以甲子之日合战,以正殷纣之事。敬使臣先以闻于左右。”
“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夫天下之不可一亦明矣。今楚与秦为昆弟之国,而韩、魏称为东蕃之臣,齐献鱼盐之地,此断赵之右臂也。夫断右臂而求与人斗,失其党而孤居,求欲无危,岂可得哉?今秦发三将军,一军塞午道,告齐使兴师渡清河,军于邯郸之东;一军军于成皋,驱韩、魏而军于河外;一军军于渑池。约曰:‘四国为一以攻赵,破赵而四分其地。’是故不敢匿意隐情,先以闻于左右。臣窃为大王计,莫如与秦遇于渑池,面相见而身相结也。臣请案兵无攻,愿大王之定计。”
赵王曰:“先王之时,奉阳君相,专权擅势,蔽晦先王,独断官事。寡人宫居,属于师傅,不能与国谋。先王弃群臣,寡人年少,奉祠祭之日浅,私心固窃疑焉。以为一从不事秦,非国之长利也。乃且愿变心易虑,剖地谢前过以事秦。方将约车趋行,而适闻使者之明诏。”于是乃以车三百乘入朝绳池,割河间以事秦。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B.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C.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D.凡大王之所信以为从者/恃苏秦之计/荧惑诸侯/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欲反覆齐国而不能/自令车裂于齐之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与“合纵”对应,也作连衡,是张仪提出的外交策略,也用来泛指结盟。
B.御史,御史是中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高楼外墙装饰施工协议版B版
- 2024年新版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合同
- 2024年样品机器试用协议模板一
- 2024年标准型搅拌机销售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北京版)-总复习:综合练习-1教案
- 2018房地产经纪人考试《业务操作》试题
- 2024年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借款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衢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下载
- 2025年沧州考货运上岗证试答题
- 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展示合集
- Axure原型设计基础教学ppt课件(完整版)
- 220t锅炉课程设计 李学玉
- 综合与实践《我们身体上的“尺”》教材分析
- 电动给水泵液力耦合器基础知识ppt课件
- 监理公司各部门职责
- 253种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别主要特征
- 论辛弃疾词作的愁情主题及其审美价值
- 新形势下我国保险市场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 LTE无线网络优化PPT课件
- 动态血压监测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意义
- 管道中英文对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