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诊断评估··································································4

4.1一般规定·······························································4

4.2改造前评估·····························································4

4.3评估报告·······························································9

5结构加固改造··························································10

5.1一般规定······························································10

5.2地基与基础加固······················································10

5.3上部结构加固·························································11

5.4增层改造······························································13

6节能改造································································15

6.1一般规定······························································15

6.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15

6.3供暖系统节能改造···················································18

6.4可再生能源利用······················································18

7适老化改造·····························································20

7.1一般规定······························································20

7.2套内空间······························································20

7.3公共空间······························································22

7.4加装电梯······························································23

8设施改造································································27

8.1一般规定······························································27

8.2室内设施改造·························································27

8.3室外设施改造·························································28

9施工与验收·····························································30

9.1一般规定······························································30

9.2工程施工······························································30

9.3施工质量验收·························································32

本规程用词说明····························································34

引用标准名录·······························································35

附:条文说明·······························································37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2

3BasicRequirements·····················································3

4DiagnosticAssessment·················································4

4.1GeneralRequirements··················································4

4.2Pre-reformAssessment·················································4

4.3EvaluationReport······················································9

5StructuralReinforcement·············································10

5.1GeneralRequirements················································10

5.2FoundationReinforcement···········································10

5.3StructureReinforcement··············································11

5.4AdditionTransformation··············································13

6EnergyEfficiencyRenovation······································15

6.1GeneralRequirements················································15

6.2Energy-savingRenovationofBuildingEnvelope···················15

6.3Energy-savingRenovationofHeatingSystem······················18

6.4RenewableEnergyUtilization·······································18

7SuitableforElderly···················································20

7.1GeneralRequirements················································20

7.2SpaceswithintheDwellingUnit····································20

7.3PublicSpace··························································22

7.4ElevatorAdding······················································23

8FacilityRenovation····················································27

8.1GeneralRequirements················································27

8.2IndoorFacilityRenovation···········································27

8.3OutdoorFacilityRenovation·········································28

9ConstructionandQualityAcceptance·····························30

9.1GeneralRequirements················································30

9.2Construction···························································30

9.3ConstructionQualityAcceptance····································32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34

ListofQuotedStandards················································35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7

1总则

1.0.1为保障既有住宅建筑的使用安全,提高既有住宅建筑品质,

改善居住环境,规范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工程,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经诊断评估后适合进行综合改造的既有住宅

建筑,改造内容包括加固改造、节能改造、设施改造和适老化改

造等。

1.0.3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应遵循安全、适用、绿色、经济的

原则,因地制宜,优先采用施工简便快速的新技术、新工艺。

1.0.4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

及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

2.0.1既有住宅建筑existingresidentialbuildings

已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

2.0.2综合改造comprehensivetransformation

通过采用加固改造、节能改造、设施改造、适老化改造等,

将两种及两种以上改造内容进行技术集成,对既有建筑进行的改

造。

2.0.3诊断评估diagnosticassessment

为了给综合改造提供依据,通过现场调查和检测、资料审阅、

软件模拟等方法对既有建筑现状进行检测、评估的活动。

2.0.4软件模拟softwaresimulation

采用软件对既有建筑的结构安全、建筑能耗等进行的仿真计

算。

2.0.5超低能耗节能改造ultra-lowenergyconsumptionand

energysavingtransformation

按照超低能耗建筑(也称为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的技术指标

及性能要求进行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2.0.6适老化改造suitablefortheelderly

为适应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

点而进行的功能性和设施改造。

2

3基本规定

3.0.1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前应收集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

工验收资料、前期使用及改造情况等相关技术资料,并进行现场

查勘。

3.0.2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在改造前应根据建筑现状、改造模

式、功能需求等情况进行诊断评估。

3.0.3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不应破坏原建筑的结构安全性。

3.0.4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应在诊断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

地选择改造效果明显、投资成本合理、对住户正常生活影响小的

方案。

3.0.5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应优先选用多项改造,可结合老旧小区

改造同步实施。

3.0.6既有住宅建筑配套设施改造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

上地下空间,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3.0.7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不得采用国家及河北省明令禁止和

淘汰的设备、产品和材料。

3

4诊断评估

4.1一般规定

4.1.1综合改造前应首先进行安全性评估,若存在安全问题,应

先进行加固改造。

4.1.2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诊断评估应先收集既有建筑基本信

息,对建筑改造的基本条件进行诊断,根据建筑现状确定综合诊

断方案,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查阅、检测检验、模拟计算等手段

开展评估,对各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诊断评估结论。

4.2改造前评估

Ⅰ结构安全评估

4.2.1当既有住宅建筑的工程图纸资料不全时,应对建筑的结构

布置、结构体系、构件材料强度、混凝土构件的配筋、结构与构

件几何尺寸等进行检测,当工程复杂时,应绘制工程现状图。

4.2.2应对既有住宅建筑的使用历史进行调查,包括建筑物设计

与施工、用途和使用年限、历次检测、维修与加固、用途变更与

改扩建、使用荷载与动荷载作用以及遭受灾害和事故情况。

4.2.3既有住宅建筑的加固改造和增层改造工程相应的检测项目

宜符合表4.2.3的规定。

4

表4.2.3既有住宅建筑加固改造和增层的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加固改造工程增层工程

场地类别和地基土状况△√

地基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原位或土工试验)△√

基础和桩的工作情况△√

地基变形及上部结构反应△√

结构布置合理性√√

上结构使用情况核查√√

部主要构件材料强度√√

承构件裂损√√

重构造和连接√√

结结构整体性√√

构倾斜√√

与围护墙结构的连接√△

调查核实作用在结构的荷载及荷载史√√

注:表中,√表示应做项目,△表示选做项目。

4.2.4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可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后续使用年限

要求,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及《民

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的要求进行检测鉴定,确定其

结构安全性能等级,并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鉴定的

房屋安全等级判断是否改造:

1建筑物鉴定为Asu或Bsu级的房屋,可进行改造;

2建筑物鉴定为Csu或Dsu级的房屋,可进一步评估其适

修性,对适修性较好的房屋可先对结构进行加固,再进行改造;

对适修性较差的房屋,不宜改造;

5

3对建筑物按《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鉴定

为Dsu级的房屋,再按《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鉴定,对

鉴定结果为C级或D级的房屋,不宜改造。

Ⅱ节能评估

4.2.5既有住宅建筑节能诊断应包括下列内容:

1供暖、空调能耗现状的调查;

2室内热环境的现状诊断;

3建筑围护结构的现状诊断;

4集中供暖系统的现状诊断(仅对集中供暖住宅建筑)。

4.2.6既有住宅建筑节能诊断前,应收集下列资料:

1建筑及供暖系统的设计施工图、计算书及竣工图;

2建筑装修和改造资料;

3历年修缮(维修改造)资料;

4所在地城市建设规划和市容要求;

5供暖系统运行记录及3年以上能源消耗量。

4.2.7既有住宅建筑应根据其供暖和空调能耗现状调查统计结

果,为节能评估报告提供下列内容:

1既有住宅建筑供暖能耗;

2既有住宅建筑空调能耗。

4.2.8既有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诊断应调查、检测下列内容并将

结果提供给节能评估报告:

1室内空气温度;

2室内空气相对湿度;

6

3外围护结构和热桥等易结露部位的内表面温度;

4居民对室内温度、湿度的主观感受等。

4.2.9围护结构节能诊断应根据建筑物现状、围护结构现场检查

和热工性能计算与检测的结果等对其热工性能进行判定,并为节

能评估报告提供下列内容:

1建筑围护结构各组成部分的传热系数;

2建筑围护结构可能存在的热工缺陷状况;

3建筑耗热量指标。

4.2.10供暖系统诊断时,应对下列内容进行现场检查、检测、计

算并将结果提供给节能评估报告:

1锅炉效率、单位锅炉容量的供暖面积;

2单位建筑面积的供暖耗煤量(折合成标准煤)、耗电量和

水量;

3根据建筑耗热量、耗煤量指标和实际供暖天数推算系统的

运行效率;

4供暖系统补水率;

5室外管网输送效率;

6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调控能力;

7室内供暖系统形式、水力失调状况和调控能力。

4.2.11既有住宅建筑节能诊断后,应出具节能评估报告,并应包

括供暖空调能耗、室内热环境、建筑围护结构、集中供暖系统现

状调查和诊断的结果,初步的节能改造建议和节能改造潜力分析。

4.2.12节能诊断涉及的检测方法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

能检测标准》JGJ/T132执行。

7

Ⅲ适老化评估

4.2.13当既有住宅建筑的适老化设施较差时,应分析其原因、改

造意愿和改造方向进行可行性评估。

4.2.14当既有住宅建筑的适老化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视为适

老化设施较差:

1既有住宅建筑的出入口不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2既有住宅建筑内未采用防滑地面,楼梯无扶手或扶手老

化,户内无应急呼叫系统等;

3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无电梯。

4.2.15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的可行性评估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业主改造意愿调研;

2加装电梯对建筑结构、消防、日照、楼间距、外部使用空

间等的影响;

3既有住宅建筑场地的供电能力。

Ⅳ设施评估

4.2.16当既有住宅建筑缺乏无障碍设施时,应对室内外设施进行

无障碍改造。

4.2.17当既有住宅建筑的建筑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进行改

造:

1楼梯扶手等安全设施严重老化或损坏;

2管道、电气设备及线路老化;

3管材采用现行禁止使用管材或存在跑漏破损现象;

8

4光纤到户无统一规划;

5设备能耗过大;

6业主需求增加或改善的室内设施。

4.2.18当既有住宅建筑的室外设施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进行改

造:

1缺乏停车设施;

2缺乏安防设施;

3缺乏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4管道、电气设备及线路破损老化严重;

5业主需求增加或改善的室外设施。

4.3评估报告

4.3.1既有住宅建筑单项诊断后,应出具单项改造评估报告。

4.3.2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诊断评估报告应综合各单项诊断评

估报告之间的关联性后进行编制。

4.3.3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诊断评估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1项目基本情况;

2诊断依据和诊断方法;

3诊断过程和结果;

4评估结论与改造建议。

9

5结构加固改造

5.1一般规定

5.1.1结构加固改造设计应综合考虑结构现状和建筑改造需求,

做到安全、适用、绿色、经济。

5.1.2既有住宅建筑加固改造应结合改扩建、节能改造、设施改

造、适老化改造等进行一体化设计与施工。

5.1.3既有住宅建筑加固改造宜采用结构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施

工,新增部分宜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5.1.4加固改造所用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

准、规范的要求。

5.2地基与基础加固

5.2.1当无法搜集地质勘察资料或资料不完整,不能满足加固设

计要求时,应进行重新勘察或补充勘察。

5.2.2对既有住宅建筑地基基础加固采取的施工方法,应保证新、

旧基础可靠连接,基坑回填应达到设计密实度要求。

5.2.3外扩结构的基础应按新建工程基础设计,应防止对原地基

基础造成不利影响,应满足新旧基础变形协调要求。

5.2.4当地基或桩基的水平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作下列处理:

1基础顶面、侧面无刚性地坪时,可增设刚性地坪;

2沿基础顶部增设基础梁,将水平荷载分散到相邻的基础

10

上。

5.2.5既有住宅建筑增层后,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均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尚应验算其稳定

性。

5.2.6既有住宅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时,天然地基承载力可计入建

筑长期压密的影响,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规定的方法进行验算。

5.2.7加固后的既有住宅建筑地基基础使用年限,应满足加固后

的既有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

5.2.8当既有住宅建筑增层工程进行地基基础加固时,应对建筑

物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5.2.9既有住宅建筑地基基础加固设计与施工应按照国家现行标

准《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和《建筑地基处理

技术规范》JGJ79有关规定执行。

5.3上部结构加固

5.3.1既有住宅建筑的加固应根据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

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5.3.2多层砌体住宅建筑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下列

加固方法:拆砌或增设抗震墙、修补和灌浆、面层或板墙加固、

外加柱加固、包角或镶边加固、支撑或支架加固。

5.3.3多层砌体住宅建筑的整体性不满足要求时,应选择下列加

11

固方法:

1当墙体布置在平面内不闭合时,可增设墙段或在开口处增

设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形成闭合;

2当纵横墙连接较差时,可采用钢拉杆、长锚杆、外加柱或

外加圈梁等加固;

3楼、屋盖构件支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可增设托梁或采取

增强楼、屋盖整体性等措施;

4当圈梁、构造柱设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圈梁、外

加柱;

5当预制楼、屋盖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时,可增设钢筋混凝

土现浇层或增设托梁加固楼、屋盖。

5.3.4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抗震加固时应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

择加固方案,分别采用提高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增强结构变形

能力、改变结构体系和增加结构耗能能力的方案。

5.3.5钢筋混凝土构件有局部损伤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修复;

出现裂缝时,可灌注水泥基灌浆料等补强。

5.3.6对于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女儿墙、出屋顶烟囱等易倒塌伤人

的非结构构件,应予以拆除或降低高度,需要保持原高度时应加

固。

5.3.7墙体、楼板开洞应根据其受力特征、洞口位置和大小进行

受力分析,采取增设洞口边缘构件或其它补强加固措施。

5.3.8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因素,防止局

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强度突变。

12

5.3.9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应对所有承载力不足的结构构件进行加

固,对裂损构件进行修补,对新旧结构间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进

行控制和妥善处理。

5.3.10既有住宅建筑加固改造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伤原结构构件;

2发现原结构或相关工程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应

会同加固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3对可能导致的倾斜、开裂或局部倒塌等现象,应预先采取

安全措施。

5.4增层改造

5.4.1既有住宅建筑增层前,应根据建设单位的增层目标和建筑

物本身状况,在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综合技术经济

分析和可行性论证。

5.4.2既有住宅建筑增层应以检测和鉴定结果作为结构设计的依

据。当建筑物需要加固时,应做加固设计。根据具体情况,宜先

加固后增层。

5.4.3既有住宅建筑的增层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要求、既

有建筑的现状和潜力、增层设计使用年限、抗震设防烈度、场地

地质条件、检测鉴定结果和规划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5.4.4既有住宅建筑增层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直接增层、分离或相

连接的外套增层、分离或相连接的室内增层及地下增层等。

5.4.5既有住宅建筑增层时可根据使用要求,适当调整平面布局、

13

合理分隔,并减少使用干扰,卫生间、厨房等房间应上下对应。

宜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使新旧部分互相协调。

5.4.6增层后结构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避免因刚度突变

形成薄弱部位,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并应对建筑

进行整体计算。

5.4.7采用新旧结构完全脱开的外套结构增层时,建筑物新增部

分与原建筑物的水平净距应满足抗震缝(地震区)或伸缩缝(非

地震区)的要求。竖向净距应考虑新增建筑物的沉降影响。

5.4.8直接增层的墙、柱宜与原结构上下对应。

5.4.9直接在原建筑物上增层时,宜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和装配式

建造方式。

14

6节能改造

6.1一般规定

6.1.1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应根据国家及河北省现行有关居住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展全面的节能改造或部

分的节能改造。

6.1.2实施全面节能改造后的住宅建筑,其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能

耗应符合河北省现行有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实施部

分节能改造后的建筑,其改造部分的性能或效果应符合河北省现

行有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6.1.3既有住宅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时,宜同步实施对建筑围护结

构的改造和供暖系统的全面改造。当不具备对建筑围护结构和供

暖系统实施全面改造的条件时,应优先选择对室内热环境影响大、

节能效果显著的环节实施部分改造。

6.1.4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应制定和实行严格的施工防火安全

管理制度。外墙改造采用的保温材料和系统应符合国家及河北省

现行有关防火标准的规定。

6.1.5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时,有条件可进行超低能耗节能改

造,并满足《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

273的能耗指标。

6.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5

Ⅰ外墙

6.2.1外墙节能改造时,应优先选用外保温技术,并应与建筑的

立面改造相结合。当外保温无法施工或需保持既有住宅建筑外貌

时,可采用内保温技术。

6.2.2外墙节能改造应符合以下要求:

1外墙改造时宜对门窗洞口四周墙面、女儿墙、不封闭阳台

栏板及外挑构件等热桥部位采取隔断热桥措施;

2保温层与基层墙体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

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

求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3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容易碰撞的阳角及门窗洞口转角处

等特殊部位的保温层应采取防止开裂和破损的加强措施;

4外墙管线、空调外机架、防盗护栏、燃气热水器烟道等附

着物和各种孔洞应有专项节点设计;

5采用内保温技术时,应进行内保温设计,并对混凝土梁、

柱等热桥部位进行结露验算,施工前制定施工方案。

6.2.3既有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及外廊应封闭;楼梯间隔墙、封闭

外走廊隔墙等公共部位满足消防疏散安全距离要求时应进行保温

处理。

6.2.4严寒地区既有住宅建筑入口处应增设门斗或采取其他防寒

措施。

6.2.5有条件时,宜对封闭阳台进行节能改造。封闭阳台的顶层

阳台顶板、首层阳台底板、阳台栏板等改造后的传热系数不应大

16

于1.6W/(m2·K)。

Ⅱ外门窗

6.2.6门窗节能改造应提高门窗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并综合考

虑安全、隔声、通风等性能要求。

6.2.7既有住宅建筑外窗改造时,可根据既有建筑具体情况,采

取更换原窗户或在保留原窗户基础上再增设一层新窗户的措施。

6.2.8节能改造选用的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其气密性等

级不应低于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

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规定的7级。

6.2.9外门窗的节能改造应符合《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

程》JGJ/T129中的规定,单元外门应选用具有防盗功能和保温性

能的安全门。

6.2.10既有住宅建筑东西向外窗宜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

Ⅲ屋面和楼地面

6.2.11既有住宅建筑屋面节能改造的施工准备工作及节能改造

措施应符合《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中的规

定。

6.2.12屋面避雷设施、天线、烟道、天沟等附属设施应有专项节

点设计,上人孔应做保温和密封设计。

6.2.13既有住宅建筑楼板下部为非采暖空间或室外时,应对该楼

板进行节能改造。

17

6.2.14穿越楼板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各种金属管道,应采取断热

桥措施。

6.3供暖系统节能改造

6.3.1对热源或热力站、室外管网、室内系统等的节能改造,应

符合国家标准《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GB/T50893的要求。

6.3.2当室内供暖系统为垂直单管顺流式时,应改为垂直单管跨

越式或垂直双管系统,不宜改造为分户水平循环系统。

6.3.3室内供暖系统改造时,应进行散热器配置及水力平衡复核

验算,并采取措施解决水力失调。

6.3.4室内供暖系统应设置室温控制装置及分户热计量装置,并

应符合行业标准《散热器恒温控制阀》GB/T29414及《供热计

量技术规程》JGJ173的规定。

6.4可再生能源利用

6.4.1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应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选用适宜

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6.4.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应采用集成技术,当采用太阳能时,集

热系统宜与建筑屋面节能改造一体化设计。

6.4.3既有住宅建筑满足条件时,宜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满

足《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的要求。

6.4.4在既有住宅建筑上增设或改造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应满足建筑结构的安

18

全性要求。

6.4.5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建筑部位,应设置防止集热器损坏后

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设施。

6.4.6太阳能热水系统应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电击、

防雷、防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所使用

的电气设备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装置。

6.4.7安装在建筑物上的太阳能集热器、支架和连接管路,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

6.4.8当既有住宅建筑改造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应进行全年冷、

热负荷计算,根据空调负荷特点、现场条件等确定地埋管配置方

案,并对土壤热平衡分析,当全年冷热累计取热量和释热量不平

衡时,应采取热量平衡措施。

6.4.9当既有住宅建筑改造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时,空气源热泵

系统形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所在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状况及当

地能源政策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9

7适老化改造

7.1一般规定

7.1.1既有住宅建筑适老化改造应满足设备系统功能有效、运行

安全、维修方便等基本要求,并应为相关设备预留合理的安装位

置。

7.1.2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应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

行设计,并遵循建筑功能和交通组织合理、结构安全、对环境影

响最小的原则。

7.2套内空间

7.2.1楼地面宜采用防滑材料。卧室与起居室(厅)不宜有高差,

厨房、卫生间、阳台与相邻空间地面高差不宜大于15mm。

7.2.2起居室、卧室及卫生间等主要功能房间宜增设紧急救助报

警装置。

7.2.3更衣、换鞋和存放助老辅具的空间宜设置座凳和助力扶手。

7.2.4厨房的适老化改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增设燃气泄漏报警器;

2燃气灶具应选用自动熄火保护装置。

7.2.5卫生间的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宜配置坐便器、淋浴器、洗面台三件卫生设备;

2浴盆和坐便器旁宜安装扶手,淋浴位置应至少在一侧墙面

20

安装扶手,并设置坐姿淋浴的装置;

3热水供应系统宜增设防烫伤措施,冷热水管应有明显标

识;

4水龙头或淋浴器宜改造为杠杆式单把龙头,宜采用恒温

阀;

5宜采用坐便器,坐便器高度不宜低于0.40m;浴盆外缘高

度不宜高于0.45m,其一端宜设可坐平台;宜采用软管淋浴器,

与喷淋头相连的金属软管长度不宜小于1.5m。

7.2.6阳台的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阳台栏板或栏杆净高不宜低于1.10m;

2宜设置便于老年人操作的低位晾衣装置。

7.2.7门窗的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户门宜改造为平开门,门扇宜向外开启,并采用横执杆式

把手;

2户门不宜设置门槛,户内外地面高差不宜大于15mm;

3卧室门宜采用横执杆式把手,宜选用内外均可开启的锁

具;

4厨房和卫生间的门扇宜设置透光窗;

5卫生间的门宜能从外部开启,宜采用可外开的门或推拉

门;

6门窗五金件不应有尖角,应易于单手持握或操作,外开窗

宜增设关窗辅助装置。

7.2.8开关、插座的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21

1居室的顶灯、长过道的照明宜采用双控开关两地控制;

2照明开关宜选用带夜间指示灯的宽板翘板开关,开关高度

宜距地1.10m;

3卧室至卫生间的走道墙面宜增设嵌装脚灯,脚灯距地宜为

0.40m;

4电源插座宜改造为安全型电源插座,居室的电源插座高度

距地宜为0.60m~0.80m。

7.3公共空间

7.3.1出入口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应按照无障碍出入口改造设计,宜采用平坡出入口;

2出入口应留有轮椅回转空间;

3出入口上方宜增设雨篷;

4出入口宜设置推拉门或平开门,设置平开门时应设闭门

器;

5出入口的地面、台阶、踏步和轮椅坡道均应选用防滑、平

整的铺装材料,妥善组织排水,防止表面积水。

7.3.2公用走廊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公用走廊内部以及与相邻空间的地面应平整无高差,不应

设置门槛;当高差不可避免时,可改造为无障碍坡道并同时设置

警示标识,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2;

2走廊地面应选择耐磨、防滑、防反射的材料;

3墙面1.80m以下不宜有影响通行及疏散的突出物。

22

7.3.3楼梯、扶手适老化改造宜符合下列规定:

1楼梯踏步前缘突出物应铲除。楼梯踏步宜采用防滑材料,

当踏步面层设置防滑、示警条时,防滑、示警条不应突出踏面;

2出入口台阶及坡道两侧应增设连续扶手,扶手宜选用防

滑、热惰性指标好的材料;

3扶手高度应为0.85m~0.90m,扶手直径宜为40mm,扶

手端部宜水平延伸不小于0.30m,末端宜向内拐到墙面,或向下

延伸不小于0.10m。

7.4加装电梯

Ⅰ建筑

7.4.1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后,建筑间距、建筑日照、建筑使

用功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的要求,不应影响周边有日照

要求的建筑。

7.4.2加装电梯应合理避让地下管线;当不能避让时,应按相关

规范规定挪移管线或采取电梯基础跨接等措施保证地下管线的正

常使用。

7.4.3加装电梯宜优先选用无障碍电梯,有条件时宜选用可容纳

担架的电梯。

7.4.4加装电梯的额定速度、额定载重等应根据既有建筑条件、

使用要求、安装位置等情况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合理选择。

7.4.5电梯井道和电梯控制柜不应紧邻卧室,无法避免时应采取

23

隔声、减震的构造措施。

7.4.6既有住宅建筑外部加装电梯时应处理好加建部分与既有建

筑之间的防水构造,避免屋顶及外墙渗水;电梯井道底坑及首层

电梯入口,应采取可靠的挡水防水措施。

7.4.7当加装电梯与公共楼梯间外墙连接时,疏散楼梯、疏散走

道的净宽不应降低原楼梯间疏散条件。

7.4.8加装的电梯井道围护结构及连接部分应为不燃材料,并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规定。

7.4.9加装电梯的运行速度不宜大于1.5m/s,电梯门应采用缓慢

关闭程序设定或加装感应装置。

Ⅱ结构

7.4.10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电梯应结合使用要求和原有建筑的既

有条件,在尽量不改变原有建筑的结构形式和不破坏原建筑基础

的原则下进行。

7.4.11加装电梯的结构形式原则上宜选用质量轻、施工便捷的结

构,可采用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等。

7.4.12当加装电梯位于既有建筑外部时,增设部分结构与主体结

构的连接应考虑与主体结构的变形协调及对主体结构的影响,选

择合理的连接方式。

7.4.13当加装电梯位于既有住宅建筑外部且与主体结构无连接

时,对于高度大于24m的住宅建筑,外加电梯不应采用单跨框架

结构;对于高度不大于24m的住宅建筑,外加电梯不宜采用单跨

框架结构。

24

7.4.14当加装电梯位于既有住宅建筑外部时,宜单独设置基础。

如需将电梯的基础置于原有基础上,应考虑对原有基础的影响;

当增设电梯位于既有住宅建筑内部时,电梯基坑的设置不宜破坏

原有基础的防水层,不得损坏原有基础。

7.4.15加装电梯需对原结构墙体作局部开洞处理时,应对原结构

的相关部位进行局部承载能力验算,并采取相应的补强加固措施。

Ⅲ设备

7.4.16加装电梯需核实小区变压器供电能力。

7.4.17当加装电梯影响楼梯平台水表、电表、燃气表、消防箱、

弱电分线箱等既有设备的设置和使用时,应对受影响的既有设备

和管线进行改造。

7.4.18当既有住宅建筑内部配电系统不能满足电梯用电要求时,

电梯可采用外部专用回路供电。

7.4.19既有住宅建筑加装的电梯配电箱应安装在靠近电梯附近

的公共区域,并设置独立的电能计量表。

7.4.20加装电梯的供电线路不得敷设在电梯井道内,不得沿外墙

明敷设。除电梯专用的线路外,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

备、电缆等。

7.4.21电梯井道内应设置检修照明设备。

7.4.22电梯轿厢内应设置可与住宅小区值班场所通讯的应急呼

叫设备。

7.4.23加装电梯应进行防雷接地设计,宜与原建筑防雷接地系统

连接。

25

7.4.24电梯的基本要求、正常使用条件、各机构和电气设备工作

时产生的噪音应满足《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8的要求。

7.4.25电梯的安全要求及保护措施应满足《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

规范》GB7588或《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

全规范》GB28621的要求。

26

8设施改造

8.1一般规定

8.1.1既有住宅建筑配建设施的配建水平应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

应。

8.1.2建筑外立面改造,应注重建筑形式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

不宜增加无实际功能的纯装饰性构件。

8.2室内设施改造

8.2.1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前,宜先进行建筑物外立面的管线

保护和改造。

8.2.2机电设备管线的改造设计应相对集中、布置紧凑、合理使

用空间;每套住宅宜设置家居配线箱,有限电视、电话、信息网

络等线路宜集中布线。

8.2.3既有住宅建筑的楼梯间、走道等室内公共空间的照明宜采

取高效节能照明装置和节能控制措施。

8.2.4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应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或剩余电流

动作报警装置。除壁挂分体式空调电源插座外,其他套内电源插

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

8.2.5既有住宅建筑内应采用TN-S配电系统。

8.2.6既有住宅建筑套内总进线开关应能同时断开N线。

8.2.7既有住宅建筑套内1.8m及以下插座应采用安全插座。

27

8.2.8既有住宅建筑室内公共空间应采用防滑、耐磨损、易清洁

的装修材料。

8.2.9既有住宅建筑单元入口处宜增设信报箱,单元入口无条件

设置信报箱时,可集中设置信报箱亭。

8.2.10既有住宅建筑室内设施经诊断评估后,存在严重老化或损

坏、跑漏破损、不符合现行国家规定等情况,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及河北省相关标准进行改造。

8.3室外设施改造

8.3.1既有住宅建筑室外设施改造,应符合国家标准《城市居住

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的规定。

8.3.2既有住宅建筑室外设施改造,宜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安全可

靠的安防系统。

8.3.3既有住宅建筑室外设施改造,宜根据实际情况规划设置使

用方便、经济合理的停车设施。

8.3.4增设的充电设施应便于使用、管理、维护及车辆进出,充

电设施的布置应保障人员及设施的安全,符合防火、安全方面的

要求。

8.3.5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采取有效的电能质量治理措施,减小

对建筑配电系统和公用电网的影响。

8.3.6既有住宅建筑室外设施改造,宜按照“先地下、后地上”

的改造顺序原则,对管道、电气线路、绿地、道路等进行基础设

28

施及环境设施的改造。

8.3.7既有住宅建筑道路交通设计宜通过统筹规划,达到路线清

晰合理、使用方便、满足交通和消防需求的要求。

8.3.8既有住宅建筑室外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时,应进行无障碍改

造,人行道、绿地、停车场、建筑出入口改造后应满足国家标准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

8.3.9既有住宅建筑室外公共服务设施应满足生活配套及居民室

外活动的需要,合理集中设置,可利用原小区内架空层或其他不

适宜居住的建筑空间。

29

9施工与验收

9.1一般规定

9.1.1改造施工的全过程应有可靠的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单位应

对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危害、灾害与突发生事件制定应急预案。

9.1.2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施工前应对既有建筑本身、周围场

地环境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进行调研,对既有重要设施做好防护

或者迁置,对影响改造的管线由专业单位事先完成切改。

9.1.3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施工宜按照绿色施工的相关规定执

行。

9.2工程施工

Ⅰ施工准备

9.2.1施工前应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对

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会审。

9.2.2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按有关规定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并组织进行技术交底。

9.2.3燃气、电气工程拆除前,应编制拆除方案,并经相关部门

及监理工程师审批。

9.2.4在施工中发现原结构有严重缺陷或电气、燃气设施危及施

工安全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报告,在采

30

取有效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9.2.5对可能导致的倾斜、开裂和局部倒塌等现象,应预先采取

安全措施。

9.2.6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改造施工时,应对自身其他部分或者邻

近的正常使用建筑及公共设施采取有效的隔离、防护措施。

9.2.7当居民不撤离施工现场时,施工单位应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改造施工期间应为居民设置安全通道,施工区域与居民住行区域

应进行隔离。

9.2.8脚手架和支撑架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

术统一标准》GB51210的要求,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相拉结时,应

保证主体结构能承受相关荷载。

Ⅱ施工

9.2.9施工时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监控措施。加固过程中,若发

现结构、构件突然出现变形增大、裂缝扩展或条数增多等异常情

况,应立即停工、支顶并及时向安全管理单位或安全负责人书面

通知。

9.2.10既有住宅建筑改造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对建筑物的沉降

变化进行监测。

9.2.11施工期间的堆放荷载应严格控制,不得大于原设计承载能

力;有出现结构性损伤的部位,在修复加固前不得进行施工堆载。

9.2.12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宜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方案。

预制构件制作、运输与安装应编制施工专项方案。预制件吊装时

31

应采取措施避免与既有结构发生碰撞;应复核预制件就位时的临

时固定对主体结构承载的影响。

Ⅲ安全、环保

9.2.13施工过程应制定相应的降噪制度和措施,施工现场噪声排

放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的规定。

9.2.14施工现场应采取抑制扬尘及防止有害气体扩散等措施,控

制施工现场周围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地方政府

的有关规定。

9.2.15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废水、废弃涂料和

胶料排入下水管道前进行统一处理。

9.2.16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夜间施工。

9.2.17宜制定施工废弃物减量化计划及措施,优先选用可拆卸、

可循环利用、可回收材料,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拆除工作量及固

体废弃物的产生。

9.2.18施工单位应结合既有住宅建筑改造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有

效的防火措施和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9.3施工质量验收

9.3.1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工程验收时,单位工程、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

准》GB50300及各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32

9.3.2各分部和分项工程的验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执行。隐蔽工

程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工序施工。

9.3.3设备、材料进场验收和复验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要求。

9.3.4当专业验收规范对工程中的验收项目未做出相应规定时,

应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制定专项验收要

求。

9.3.5对涉及结构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

程应在验收前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

9.3.6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应齐全完整,当部分资料缺失时,应委

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按有关标准进行相应的实体检验或抽样试

验。

33

本规程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规程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

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

34

引用标准名录

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

2《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

3《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

4《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GB/T50893

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标准》GB50364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8《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8

9《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

10《安装于现有建筑物中的新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28621

1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

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1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

1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

15《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

1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

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18《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

1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

35

20《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

2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2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

23《散热器恒温控制阀》GB/T29414

24《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

2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26《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273

36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

DB13(J)/T295-2019

条文说明

制定说明

《既有住宅建筑综合改造技术规程》DB13(J)/T295-2019,

经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年3月14日以第10号公告批准、

发布。

为便于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

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

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

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

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条文规定的参考。

38

目次

1总则······································································41

3基本规定································································42

4诊断评估································································43

4.1一般规定······························································43

4.2改造前评估···························································44

4.3评估报告······························································45

5结构加固改造··························································46

5.1一般规定······························································46

5.3上部结构加固·························································46

5.4增层改造······························································47

6节能改造································································49

6.1一般规定······························································49

6.2围护结构节能改造···················································50

6.3供暖系统节能改造···················································52

6.4可再生能源利用······················································53

7适老化改造·····························································54

7.1一般规定······························································54

7.2套内空间······························································54

7.3公共空间······························································55

7.4加装电梯······························································56

8设施改造································································58

39

8.1一般规定······························································58

8.2室内设施改造·························································58

8.3室外设施改造·························································59

9施工与验收·····························································61

9.1一般规定······························································61

9.2工程施工······························································61

9.3施工质量验收·························································62

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