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说“木叶”》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9.《说“木叶”》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9.《说“木叶”》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9.《说“木叶”》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9.《说“木叶”》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哪种树叶更能代表秋天?树叶木叶

说“木叶”

林庚秋壹知人论世作者简介林庚(1910——2006),著名学者,诗人。早期以诗闻名于世,与戏剧家曹禺、小说家吴组缃xiāng并称“清华三才子”,专于中国文学史,尤长于楚辞、唐诗研究。林庚对陈子昂、李白等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初唐诗人及中国古典艺术巅峰——盛唐诗歌情有独钟,其研究成果汇集在《唐诗综论》里。秋贰文本研讨袅袅(niǎo)照浦(pǔ)褒(bāo)扬

灼灼(zhuó)亭皋(ɡāo)寒砧(zhēn)涔(cén)阳

万能锭(dìnɡ)言筌(quán)

正字音宁缺毋滥:宁可缺少一些,不要不顾质量一味求多。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含情脉脉:指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慨(kǎi)慷解囊:形容毫不吝惜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成语积累信手拈(niān)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得鱼忘筌(quán):筌是用来捕鱼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了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灼(zhuó)灼其华:指花开灿烂如红霞,美丽动人的样子。一言难尽:用一句话难以说清楚,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成语积累文本探究通读课文,概括每段段落大意。段落大意第1段:引出话题:“木叶”是历代诗人钟爱的形象。第2段:古代诗歌中用“树叶”的十分少,“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第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之间的关键在于“木”字。第4段:“木”的第一特征: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第5段:“木”有第一特征的原因:有暗示性。第6段:“木”第二特征:暗示微黄与干燥,有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第7段:总结——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摆现象(1—3)揭本质(4—6)说明“木叶”的两个艺术特征总结全文

(7)概念上:相去无几艺术领域:一字千金“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全文思路1、阅读1-3段,思考:

作者如何发现这个文学现象?

细读,思考(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湘夫人》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谢庄《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湘夫人》是写湘君与湘夫人相约但最终未能相见的故事。这一句,描绘出一幅秋风微吹、湖泊清泛、万木叶落的秋天图画,有着美丽凄婉、如梦如幻的意境。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诗的开端即以“木叶”、“江波”、“云山”等景物组成一幅气象开阔、气韵凄清的秋景图。诗歌的前半段着意渲染出由秋景而生发的浓重秋思,笔调明净,气氛凄冷。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王褒《渡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羁旅他乡的感慨。诗歌开头两句用“因物兴感”的手法来引出对江南故国的悠远思念。(二)“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木叶”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落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屈原《橘颂》

屈原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借物抒志,以物写人,既沟通物我,又融汇古今,由此造出了清人林云铭所赞扬的“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南朝梁·柳恽《捣衣》

看似单纯写景,而写思妇悲秋叹逝、怀念远人的感情即寓其中,意绪虽略带悲凉,而意境疏朗阔远。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玷催木叶,十年征戌忆辽阳。

-----沈佺期《古意》诗写的是一位少妇思念久戍边塞未归的丈夫。深秋九月的捣衣声,催落树上枯叶;丈夫守边十年,她日夜怀想着辽阳。绘景抒情,情景相生(三)段“树叶”却无人过问,“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2、筛选信息:阅读4、5、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___的问题。暗示性“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其一,“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其二,“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研读课文、分析探究木和树研读第二部分(4—6段)树木满树的叶浓阴、水分充足、浓绿木头、木料、木板落叶、秋天、微黄、干燥研读课文、分析探究根据以上认识,结合课文内容,筛选关键信息,从特征、意味和适用场合等方面,找出“树”与“木”的不同。研读第二部分(4—6段)意象场合外形颜色质感意味联想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爽朗的晴空秋风叶落脱尽叶子黄色微黄干燥空阔疏朗落木木叶树树叶春夏之交枝叶繁茂叶碧绿干褐绿柔软饱满绵密密密层层、浓荫满地思考探究1.引出议论的话题。2.举例论证,使得对道理的分析有根有据。3.增强文气。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文章引用诗句对阐释道理起了什么作用?课堂小结本文从“木叶”入手,分析了“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的艺术差别,从而得出“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结论。文章语言浅显易懂,把深奥的诗歌规律巧妙地诠释了出来。拓展练习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示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常见意象云:飘忽不定。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篱笆:山村所用。以“东篱”表现隐逸生活“采菊东篱下”或者表现词人闲雅的情致,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鸿鹄:飞得高远。以“鸿浩”寄托高远志向,如“矫首看鸿浩,远举高飞”等。拓展探究:

只要提到“木”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阅读下列诗句,说说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比如: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月酒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反传统,反“套板”,从传统中翻出新意来。练习一:梅关于“梅”的意象讨论: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表现了梅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豪放乐观,振奋人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忧愁情绪离别之情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怨恨之情思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