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规律-搭配问题_第1页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_第2页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_第3页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_第4页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探索规律——搭配问题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70页聪明小屋,新课堂69-70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学具操作、画图、连线等具体活动中,学会对两种或多种事物间进行有序组合与搭配的方法,知道搭配和乘法、加法之间的关联.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过程,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体会数学的简洁性。3.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及比拟(类比和比照)等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本身逻辑之美的感受,强化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学会有序组合与搭配的方法,能利用搭配规律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并应用搭配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衣服图片模型,衣服分类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前播放一段《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大家喜欢看喜羊羊吗?那对美羊羊一定很熟悉吧,美羊羊不仅漂亮,而且多才多艺。这不,美羊羊最近要参加一个才艺大赛,正在准备服装。你能不能给她出个主意,让她在才艺大赛中更漂亮!〔课件出示〕找生说一说怎样穿,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穿?〔应选择上衣和下衣配成一套衣服〕师解释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衣才能搭配成一套衣服。我们一般把裙子和裤子都叫做下衣。这里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搭配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搭配问题。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猜一猜: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预设:2种、3种、4种、6种……,并让学生说出猜的理由。引导学生要先帮美羊羊把这5件衣服分分类,再进行搭配。课件出示分类的结果上衣:上衣:下衣:2.小组活动,实践操作:2件上衣和3件下衣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刚刚是同学们的猜测,现在就请你们想方法来验证吧。可以用提供的材料来摆一摆,也可以自己画一画,再想方法把它记录下来,也可以连一连、算一算〔课件出示: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算一算〕教师巡视,并参与小组讨论,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使学生明白搭配衣服需要有序的进行。通过给衣服分类,使学生理解解决搭配问题时,需要把物体先分类再进行搭配。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学生汇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不同表示方法。老师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展示的学生说一说想法。〔1〕预设一:随意搭配〔可能有2种、6种、8种等不同情况〕分别让学生进行评价。板书:遗漏、重复那怎么样才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找出所有的穿法呢?〔让学生说一说〕〔2〕预设二:用模型摆〔上衣不动下衣动〕生汇报并边摆边说:先固定第一件上衣不动,可以搭配三种下衣;再固定第二件上衣不动,也可以搭配三种下衣,一共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师课件演示:小结:可见,要像这个同学一样,先选一件上衣,和下衣分别搭配,再选另一件上衣,和下衣搭配,这样有序地进行,才不会出现重复,或遗漏了。刚刚我们先固定上衣不动再搭配下衣,还可以先固定什么再搭配什么?预设:还可以先固定第一件下衣不动,可以搭配2种上衣;然后固定第二件下衣不动,可以搭配2种上衣;再固定第三件下衣不动,还可以搭配2种上衣,还是一共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方法优化:〔课件演示〕①第一件上衣分别与三件下衣搭配。②第二件上衣分别与三件下衣搭配。或者:①第一件裙子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②第二件裤子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③第三件裙子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小结:无论是用上装搭配下装,还是用下装搭配上装,只要做到有序的搭配,就可以不遗漏、不重复。〔3〕预设三:图形连线法上衣:上衣:下衣:生介绍:在连线时,先确定一件上衣,再连下衣,有三种不同的搭配;然后再确定第二件上衣,再连下衣,也有三种不同的搭配,一共有六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注意:在连线时,也要先确定上衣再连下衣,或者先确定下衣,再连上衣,只有这样有序地进行,才不会出现重复,或遗漏。为了简洁,图中的衣服也可以用符号代替。〔5〕预设五:文字记录法第一件上衣可以搭配三种下衣,第二件上衣可以搭配三件下衣,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6〕预设六:算式记录法①每件上衣和三件下装搭配,就有3种不同穿法,那么两件上衣就有2个3,就是6种不同穿法。我们可以用算式表示:3×2=6〔种〕或3+3=6〔种〕②每件下装和两件上衣搭配,就有2种不同穿法,那么三件下装就有3个2,就有6种不同穿法。我们也可以用算式表示:2×3=6〔种〕或2+2+2=6〔种〕2.提炼方法名称并板书:文字陈述法、图形连线法、符号连线法、算式记录法等分析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他们的方法可以吗?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3.比拟优化:比拟各种搭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说出你的理由。学生比拟后做出选择4.小结:同学们真棒!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搭配的方法,除了用文字表示,我们还可以用更简洁的图形、字母、数字这些符号来表示,会更加简洁明了。像我们同学用的连线法就能很简洁地表示出搭配的种类。5.猜测验证。如果有4件上衣2件下衣,会有几种搭配方法?出示聪明小屋〔1〕引导学生对搭配方法进行猜测,你认为会有几种搭配方法。〔2〕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动手试一试,小组内交流一下,验证一下到底有几种搭配方法。【设计意图】通过汇报、猜测和验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初步感受搭配规律与乘法的关系,培养初步的推测能力。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1.讨论:通过刚刚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搭配的种类和上衣的件数、下衣的件数有什么关系?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上衣的件数×下衣的件数=搭配种类〔板书〕推想:如果有a件上衣、b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总结字母公式:搭配规律就是研究“几个几”,用乘法计算。a×b=搭配种类2.提问:怎么样才能做到有规律的搭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在搭配的时候一定要先固定一种物体,再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的思考,〔板书:有序思考〕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在搭配过程中探索出规律用乘法计算达成共识。〔1〕在搭配过程中,要突出先固定一种物体,要有序、有条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有序、不遗漏、不重复〔2〕探索归纳出搭配中的规律,优化出最正确方法;〔3〕运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有序地排列和组合,我们研究出了搭配的方法,并利用我们的智慧,用了非常简洁的符号和计算方法来表示搭配的规律,这就是我们数学的魅力,数学的简洁美!〔板书:简洁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回忆与总结,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向学生渗透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落实了教学目标中的具体内容。五、稳固应用,拓展提高谈话:穿衣问题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搭配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吃饭、行路、比赛等等,都能碰到类似的搭配问题。1.交通问题(新课堂70页〕。〔课件出示图片〕笑笑从学校经少年宫到动物园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呢? 学生独立练习。汇报解题情况。列举法:AC、AD、AE、BC、BD、BE算式法:2×3=6〔种〕小结:在生活中,面对这么多走法的时候,我们一般会选择较短而且比拟平安的路线。【设计意图】从生活出发再回归生活,“交通问题”就是简单的模仿训练。2.就餐问题〔荤素搭配〕。小朋友吃饭时要荤素搭配。如果让你来配菜,那么你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呢?先连一连再算一算!荤菜:牛排猪肉丸子宫保鸡丁素菜:豆腐冬瓜土豆菜心学生独立思考。班内汇报交流:跟刚刚的服装搭配有什么相似之处?小结:荤菜就相当于上衣,素菜就相当于下衣,搭配的方法=3×4。如果再参加餐后水果,苹果、香蕉任选其一,又该怎么解决呢?小组交流后反应:3×4×2=24种或12×2=24〔5〕引导学生比拟后概括:每增加一种新的搭配品种,就会多出一个乘数。【设计意图】“荤素搭配问题”没有进行简单机械的模仿练习,而是通过数量变化的方式对搭配的规律进行稳固和延伸,抓住搭配问题和乘法的关联,向连乘发散思维。3.体育比赛。学校运动队最近也遇到了搭配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学校要选一男一女两名同学参加乒乓球混合双打,只知道一共有12种不同的挑选方法,你知道参选的有几名男生和女生吗?〔1〕课件出示:选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参加比赛,一共有12种搭配方法。你知道有多少男同学和多少名女同学参选吗?〔2〕学生小组交流后班内汇报,思考:为什么想到积是12的乘法口诀就行?【设计意图】开放的反向思维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感悟数学学习的根本方法。4.握手问题。每两个人握手1次,他们三个人一共要握手〔〕。〔1〕先让学生估一估,再找三名同学到讲台演示握手。〔2〕为什么他们三个人握手只握了三次呢?和衣服的搭配问题有什么不同?小组同学通过讨论交流,明白两个人握手即使位置发生变化,但还是两个人,只握三次手,与位置的变化没有关系。5.课后总结: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学习数学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去进行有序地思考,这样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惊喜!【设计意图】将整节课的重点内容充分展现,再一次帮助学生实现整体建构。板书设计:探索规律——搭配问题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上衣:上衣:下衣:2×3=6〔种〕上衣的件数×下衣的件数=搭配种类a×b=搭配种类 有序搭配不遗漏不重复〔有序思考〕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教学设计数学味浓厚。虽然整节课的教学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表达了数学的思想与策略方法。如引导学生在进行排列组合的过程中,渗透有序思考的思想方法,并在方法的优化中表达数学的简洁美。〔2〕教学环节严谨有序。本节课以“衣服搭配——交通问题——就餐问题——体育比赛——握手问题”这一系列活动为教学主线,通过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思路,逐步抽象出搭配规律及其背后的数量关系。这样的教学,简练、流畅。从直观操作到符号表达,再到“几个几”的内在关联的解释,使得课堂教学在简约中呈现出深刻性。〔3〕练习题目设计紧扣生活主题,层层递进。在练习环节,共设计了4个练习题目,前三个练习题目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第一个练习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种简单的模仿训练;第二个练习就没有进行简单机械的模仿练习,而是通过数量变化的方式对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