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北师大版学校数学《中位数和众数》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版学校数学五班级下册第8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实例,理解中位数、众数以及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依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2、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对数据的分析计算过程中,提高观看力量,数据分析力量,以及多种角度看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中位数和众数的含义,能够运用适合的统计量分析刻画一组数据;把握中位数和众数的一般求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含义及差别,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恰当的统计量对数据做出合理评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制造认知冲突。

1、回顾平均数的含义。

呈现姚明的一张照片。一美国女孩是姚明的球迷,看了姚明的竞赛后感叹道:“噢,原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高的人。”接着引导孩子们就美国女孩的话,发表看法。

生:这只能说姚明是打篮球中最高的,未能那样说

生:姚明是很高,但是姚明只能代表他自己,未能代表我们全部的中国人。

师:哦,未能用这样极端的数据来代表全部人中国人的身高,也就是说姚明身高不具有我们中国人身高的代表性。那究竟哪个数才能代表中国人的身高呢?

生:平均数。中国人身高的平均数。

师:是的,平均数能比较好的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特殊多,作用很大。

师:这个平均数应当怎样求?你会求吗?试试看。出两道求平均数的题让同学做做。

2、感受认知冲突。

创设情景:再过十几年,大家都要高校毕业了,会面临找工作,那你们找工作时最关怀什么呢?

全班齐答:工资。

我们班xx同学也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他对这样两个聘请信息造成或产生了爱好,出示两个公司的聘请广告:苹果电脑公司:现有职工或员工9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欲招一名高校生。粽子电脑公司:现有职工或员工9人,人均月工资2500元,欲招一名高校生。

师:xx同学拿不定方法,请同学们帮他作出一个选择,假如仅从工资方面考虑,他应当去哪家公司呢?请说明理由。

生:当然是去苹果电脑公司,因为苹果电脑公司的工资高。这个孩子的发言引来一片附和,大多数孩子都认可去苹果电脑公司。

师:噢,看来同学们的建议或意见很全都。有没有不同建议或意见?

生:我觉得只看平均数还不行,(接下来说不清晰,只是一种学习的直觉,也未能忽视)

师:你的意思是说只看平均数还不成?刚才我们说姚明身高的时候,平均数有那么多的优点,怎么现在又说只看平均数还不成了呢?

生:平均数也有不行的时候,假如说有的人工资特殊高,而其他的人特殊低的话,也有可能。

师:他刚才说的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了?

生:老师,我好像明白她的意思了,有可能苹果公司工作人员的工资差距拉得很大。我举个例子说明吧(许多孩子似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师:有道理么?谁能重复一遍?

生: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具体工资吧,看是不是像他们所说的那样。

出示具体工资的幻灯片。

3、深化认知冲突。

出示两个公司职工或员工的具体工资:

师:看了这两个公司职工或员工的工资状况,现在大家建议这位同学应当去哪个公司?

孩子们纷纷表示去粽子电脑公司。有几个孩子甚至开玩笑说假如xx想当经理的话,还是去苹果电脑公司的好。

师:为什么变方法了?怎么想的呢?

生:因为作为一般职工或员工,粽子电脑公司的工资高。

生:苹果电脑公司只是经理和副经理的工资高,其他职工或员工少的可怜。

生:苹果电脑公司当官的和职工或员工的工资差距太大,而粽子电脑公司比较平均。

分页代码

师:为什么会消逝这种状况呢?这里用平均数3000元表示苹果公司全部职工或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合适么?

生:不合适。

生:不恰当,有点忽悠人。

师:为什么不合适呢?

生:因为有太大的数。

师:“太大的数”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比较特殊的数,比其他的要大。

师:也就是说有极端数据消逝时,平均数就未能很好的代表这组数的整体水平。

(二)初步感受中位数、众数的含义

1、寻求新概念。

师:因为有极端数据消逝,平均数3000元未能很好地代表苹果公司的整体水平,那究竟用什么数表示合适呢,我们能未能找一个合适的数?(同学独立探究,小组汇报)

2、揭示概念。

师:同学们的方法特殊好,都有道理。在数学上我们一般采纳这三种方式来描述、分析和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首先当然是平均数,平均数在生活中用途很广泛。通过刚才的分析,平均数有时也会受到一些极端数据的影响,我们这个时候一般会用中位数和众数去描述一组数据的特征。(板书课题)

师:什么是中位数?

生:就是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那个数。

师:对,特殊好。那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呢?怎么求的呢?在求中位数时还要留意什么?

生:要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挨次排列。

师:还有第三种就是众数。什么是众数呢?(一组数据中消逝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怎么求呢?(比较次数多少)

(三)深化体会平均数、中为数、众数的作用和含义

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中位数

13、15、19、23、5

2、5、13、15、19、23、总结求中位数的方法

2、求下列各组数据的众数

12,15,30,18,30

40,35,62,40,99,62

1,2,3,4,5,6,7总结求众数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五)小结。有什么感想或者有什么收获?(略)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概念课,也是一节体会统计思想的活动课。所以,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有现实背景的素材,让同学感受和体验,以丰富熟悉。因此,此课的教学,更应注意过程。特殊是对理解概念的活动设计,活动过程的体验感受等方面,更需要细心设计。

因此,我把课的难点定位为: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即学习中位数的必要性;教学的重点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把握求中位数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问题才可以引发同学熟悉上的冲突。一开课就从同学感爱好的问题动身。

二、在分析争论中促进同学对概念的理解。

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我没有直接给出,主要让同学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沟通争论,熟悉到不按挨次排列,处于中间的数是不确定,而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中位数是确定,从而理解求中位数时,数据应当排序。

通过同学观看、分析、争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出这两个概念,这样做使同学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是描述的角度并不同,这样可以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所学学问。在教学中,对同学的各种回答赐予确定,各人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得到不同的结论。然后通过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