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14酸碱盐实验-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微专题_第1页
专练14酸碱盐实验-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微专题_第2页
专练14酸碱盐实验-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微专题_第3页
专练14酸碱盐实验-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微专题_第4页
专练14酸碱盐实验-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实验微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突破】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微专题专练14酸碱盐实验探究1.(2021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二模)下列有关盐酸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B.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C.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D.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H+【答案】D【解析】A.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溶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细小的液滴,形成白雾,故甲中试剂瓶口出现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正确;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乙中铁锈溶解且溶液变黄色,说明盐酸可用于除铁锈,正确;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丙中白色固体溶解消失,说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正确;D.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和硝酸,丁中出现白色沉淀,由此可证明盐酸中存在Cl-,而不是H+,错误。故选D。2.(2021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探究金属活动性实验及其废液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FE.Cu、AgB.废液缸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固体B中一定含有Ag,一定不含FeD.溶液A不含Ag+,可以直接倒入下水道【答案】C【解析】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银,则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Ag、Cu、Fe,故A不正确;B.如果①号试管中有铁粉剩余,则会在废液缸中继续发生置换反应,废液缸中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故B不正确;C.分离出体B不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铁粉无剩余,又因为铜比银活泼,所以铜会置换出银,因此固体B中一定含有银,一定不含Fe,故C正确;D.溶液A中是否含有银离子是不确定的,因为不知道加入铜粉的量是否足量,而且A中可能有重金属铜离子,有毒,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故D不正确。故选C。3.(2021青岛市市北区九年级化学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题)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实验过程与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发生反应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铵发生反应氢氧化钠不能与硫酸发生反应(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反思与拓展】(3)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硫酸确实发生了反应。(4)由实验三联想到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本实验中忽略CO2溶于水)①甲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实验方案,当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②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CO2,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①.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②.溶液中有气泡产生③.酚酞溶液④.气球膨胀⑤.足量稀盐酸⑥.有气泡产生【解析】【实验过程与分析】(1)实验一将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混合,二者能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实验二是将氢氧化钠和氯化铵混合并加热,二者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所以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故答案为: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实验反思与拓展】(3)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验证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可选用酸碱指示剂,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4)①滴入氢氧化钠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则气体减少,锥形瓶内的压强也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大于内部大气压,则此时气球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断膨胀。所以当观察到气球膨胀,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故答案为:气球膨胀;②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滴入盐酸。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是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而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后,可以滴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能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过程中,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当观察到滴入稀盐酸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可以证明有碳酸钠,即可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故答案为: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4.(山东临沂市临沭县2020-2021学年度下学期二轮复习验收考试)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变化而变质:,上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HCO3俗称_______。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师生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NaOH是否完全变质?【做出猜想】猜想1:NaOH全部变质。猜想2:_______。【制定计划】老师探究是否产生了NaHCO3,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老师实验略略没有产生NaHCO3学生实验a.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原待测液中含有____【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a中的CaCl2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实验结论】上述猜想2成立。【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答案】①.小苏打②.NaOH部分变质③.Na2CO3+CaCl2=CaCO3↓+2NaCl④.NaOH(或氢氧化钠)⑤.不同意【解析】NaHCO3俗称小苏打,故填:小苏打;做出猜想:氢氧化钠容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可能部分变质,也可能全部变质,故填:NaOH部分变质;进行实验:A.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B.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实验现象为:溶液变红,由于a中已经将碳酸钠除尽,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原待测液中含有NaOH,故填:NaOH(或氢氧化钠);表达交流:不同意,理由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会影响氢氧化钠的检验,故填:不同意。5.(2021山东聊城市临清市中考三模检测)为了探究碱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操作】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注入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底部有白色沉淀生成。【废液处理】(1)将反应后锥形瓶内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B中,然后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烧杯内的液体为_____色。(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3)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能否直接排放,请阐述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反思交流】上述实验活动验证了碱可以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1).2NaOH+CO2=Na2CO3+H2O(2).烧杯中的石灰水进入锥形瓶内(3).红(4).氯化钙和氯化钠(5).NaOH+HCl=NaCl+H2O[或Ca(OH)2+2HCl=CaCl2+H2O](6).不能,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会产生污染【解析】[实验操作]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减少,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石灰水进入锥形瓶内;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废液处理](1)因为烧杯内的液体显碱性,所以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混合后液体显红色;(2)再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烧杯内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其中的反应可能有: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则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钠;该烧杯内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NaOH+HCl=NaCl+H2O[或Ca(OH)2+2HCl=CaCl2+H2O];(3)溶液不中性的时候不能直接排放可能会污染水源。所以最后烧杯内的无色溶液不能直接排放,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会产生污染。6.(2021年山东聊城市茌平区、临清市中考二模中考模拟检测)小明想探究家中厨房用某种洗涤剂的成分,他将洗涤剂的粉末带到学校寻求老师的帮助。在老师指导下,小明进行了大胆的猜想与实验:【提出问题】洗涤剂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做出猜想】小明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做出以下猜想:猜想一:可能含有CO,猜想二:可能含有_________,猜想三:可能含有CO和OH-。【进行实验】实验一: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_________色,说明洗涤剂的溶液显碱性。实验二:取少量粉末,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实洗涤剂中含有CO。【查阅资料】小明查阅资料得知(1)该洗涤剂中含有Na2CO3.NaOH等;(2)Na2CO3溶液显碱性。【小结反思】实验二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验证】该洗涤剂中还含有NaOH。实验三中可选试剂:ABaCl2溶液BBa(OH)2溶液CNaCl溶液D稀盐酸E石蕊溶液F酚酞溶液实验三:取少量粉末,加水配成溶液,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下同),产生了白色沉淀,再加几滴____________,溶液变为红色,证实洗涤剂中还含有NaOH。【实验结论】该洗涤剂中含有Na2CO3和NaOH。【答案】(1).OH-(2).蓝(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5).A(6).F【解析】根据猜想三,可能含有CO和OH-,因此猜想二是可能含有OH-;紫色石蕊溶液遇碱性变蓝色,因此填蓝;证实洗涤剂中含有CO,而CO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二中产生气体反应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水,其化学方程式为;为了验证洗涤剂中有氢氧化钠就要先加氯化钡除去碳酸钠的影响,再加酚酞检验是否有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钡,再加入酚酞,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有氢氧化钠,因此应该选A氯化钡和F酚酞。7.(2021年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地区中考)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________________。猜想一不正确步骤2: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___________,过一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1)实验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写一条)。(3)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一种物质,该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答案】①.Ca(OH)2+2HCl=CaCl2+2H2O②.可能是CaCl2和HCl③.溶液不变红色④.先有气泡产生⑤.CaCl2+Na2CO3=CaCO3↓+2NaCl⑥.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⑦.CaCO3【解析】Ⅰ、该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填:Ca(OH)2+2HCl=CaCl2+2H2O;Ⅱ、反应后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有三种可能,一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aCl2,反应物只有氯化钙,这就是猜想二;还有就是反应物有一种剩余,猜想一是氢氧化钙剩余,猜想三应该是盐酸剩余,故填:CaCl2和HCl;步骤1中入几滴酚酞溶液,是为了验证氢氧化钙的有无,根据猜想一不正确,可知不含氢氧化钙,故填酚酞溶液不变红;步骤2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是为了验证HCl的有无,先发生的反应是HCl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后发生的反应是CaCl2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填:先有气泡产生;实验步骤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填:CaCl2+Na2CO3=CaCO3↓+2NaCl;烧杯中的溶液含有盐酸,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故填:腐蚀铁质下水管或污染水源;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就是除去盐酸,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碳酸钙,把盐酸转化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过量的碳酸钙过滤即可除去,故填:CaCO3。8.(2021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绘制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同学们选取四种碱来验证碱的化学性质,设计实验如下:(1)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色;(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______反应;(3)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实验四产生白色沉淀,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并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经分析,滤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滤液一定显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除了氢氧化钠还有什么呢?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猜想和实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只有NaOH;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______;猜想三:溶质为NaOH和Ba(OH)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由a,b两个实验的现象,得出猜想一正确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______【实验探究】【反思与评价】Ⅰ、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如果只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一种试剂,也能得出猜想一正确的结论,该试剂为______;Ⅱ、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环境污染,需将废液处理后再排放。【答案】①.红②.某些非金属氧化物③.④.碱性⑤.Na2CO3⑥.无明显现象⑦.稀硫酸【解析】(1)氢氧化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实验一能够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实验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验证了上述知识网络图中碱能够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3)实验三发生反应为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滤液中一定含氢氧化钠,一定显碱性;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完全反应,则溶质为氢氧化钠,如果氢氧化钡过量,则溶质为氢氧化钡、氢氧化钠,如果碳酸钠过量,则溶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故猜想二:溶质为NaOH和Na2CO3;实验结论为猜想一正确,故溶质为氢氧化钠,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B.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故实验现象为: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氢氧化钡;反思与评价:Ⅰ、可加入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如果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可得出猜想一正确。9.(2021宁夏中考)(10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碱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时,将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但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了。于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乙同学: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丙同学:与NaOH溶液浓度大小有关;你的猜想(写一条)。【设计与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1)甲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实验中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再加热煮沸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②将①中的溶液冷却后滴入酚酞溶液,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2)乙同学设计图7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丁同学为了进一步探究试管中的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3)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使用色度传感器测量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传感器测得的数值为100%)。他在三个专用容器中分别加入等量的5%、10%、20%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同时放入色度传感器进行测量,测出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由此判断自己的猜想正确。你能从变化曲线中总结出的规律有(写一条)。【实验结论】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与NaOH溶液的浓度有关。【答案】【猜想与假设】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设计与实验】(1)①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氧气②隔绝氧气不正确(2)2NaOH+CO2=Na2CO3+H2O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与氢氧化钠中和(3)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起始颜色越深)【解析】【猜想与假设】对照三位同学的猜想,我的猜想可能是所用的酚酞溶液变质了;【设计与实验】(1)①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可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氧气;②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可隔绝氧气;加热排出氧气后,酚酞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2)乙同学实验中,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他认为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丁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浓盐酸有强烈的挥发性,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丁同学用pH试纸测量试管中的溶液,结果pH<7,说明溶液显酸性,造成试管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中和氢氧化钠,试管中溶液的红色也能褪去;(3)认真分析题中图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起始颜色越深。10.[2021呼和浩特中考]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观察到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提出问题】试管②中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现象),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还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填字母)。A.

ZnB.Fe(OH)3C.FeCl3D.AgNO3(2)化学兴趣小组又利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实验中,乙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溶质成分___________(填化学式);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难溶性固体溶解(1)溶液未变红色AB(2)①稀盐酸②HCl和NaCl③pH由小变大至≥7[解析]试管①,向Cu(OH)2固体中加入稀硫酸,Cu(OH)2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试管③,向Mg(OH)2固体中加入稀盐酸,Mg(OH)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试管①③中共同的明显现象是难溶性固体溶解。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取少量实验后试管②中的溶液,分别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故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NaCl,可能还含有HCl,为进一步探究试管②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可以向试管b中加入Zn,有气泡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反之则无;加入Fe(OH)3,溶液变成黄色,说明溶液中还含有HCl,反之则无;加入FeCl3,无明显现象,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HCl;加入AgNO3,因为NaCl与AgNO3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HCl。①由图像可知,加入甲溶液前,乙溶液的pH小于7,说明乙溶液是稀盐酸。②加入甲溶液6mL时,烧瓶中的溶液的pH小于7,说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量不足,盐酸过量,故烧瓶中的溶液的溶质成分是NaCl和HCl。③根据该实验测定结果,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烧瓶内溶液的pH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或等于7。11.(2021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展开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加学习并填写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某同学提出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猜憲与假设】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岀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补上猜想二、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_______猜想三:NaC1和HC1猜想四:NaC1.NaOH和HC1乙组同学认为有一种猜想不合理,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Cl2溶液,_______(填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浇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K2CO3溶液、AgN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的pH滴加K2CO3溶液滴加AgNO3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溶液中有HC1【得到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猜想_______正确。【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的活动过程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以下两处错误;①实验操作中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NaCl和NaOH②.猜想四③.NaOH和HCl在溶液中不能共存④.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⑤.产生气泡⑥.三⑦.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⑧.AgNO3和NaCl也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有HCl【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如果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NaCl,如果氢氧化钠过量,则溶质为:NaOH、NaCl,如果稀盐酸过量,则溶质为:NaCl、HCl,故猜想二:NaCl、NaOH;猜想四不合理,因为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能共存;实验探究:(1)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故滴入氯化铜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氢氧化钠;(2)结论为:溶液中有HCl,碳酸钾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二氧化碳和水,现象为:产生气泡;得到结论:溶液pH<7,加入碳酸钾,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HCl,故溶质为:NaCl、HCl,故猜想三成立;评价反思:①测定溶液的pH值,应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观察颜色的变化,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不能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故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②硝酸银和氯化钠、氯化氢均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故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HCl。12.(江西景德镇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考试)实验小组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一: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内容NaHCO3溶液Na2CO3溶液(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溶液变红(2)加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现象Ⅰ(3)加入5%的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4)加入稀盐酸现象Ⅱ有气泡产生(5)加热溶液,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无明显变化(1)表中的现象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鉴别实验中用到的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实验一中提供了_____种方法。实验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各自实验一中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2)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不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丙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塞紧胶塞,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加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反思与评价】(1)根据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2)甲同学进一步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其实验方案是_____。【答案】①.产生白色沉淀②.NaHCO3+HCl=NaCl+H2O+CO2↑③.2④.NaOH和Ca(OH)2⑤.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⑥.取甲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5%CaCl2溶液,直至没有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解析】实验一:(1)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中加入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2)要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那么加入某种物质要能产生两种不同现象,通过表格实验现象可知,实验3和实验5能将这两种物质鉴别出来;实验二:由于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乙同学的实验中,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那么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即猜想3正确,含有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2)由于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呈碱性,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那么要把碳酸钠除去以排除干扰,故方法是:取甲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5%CaCl2溶液,没有气泡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13.同学们尝试获取含有色素的“紫甘蓝提取液”,并探究该提取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将撕碎的紫甘蓝叶片用纯净水浸泡,过滤后即可得到蓝色的提取液。实验1——探究紫甘蓝提取液颜色随溶液pH的变化。用盐酸、NaOH、水配制一定pH的溶液,分别向其中加入10滴紫甘蓝提取液,溶液的颜色如下。溶液pH2471012溶液颜色红红蓝绿绿实验2——用紫甘蓝提取液检测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解释与结论】(1)紫甘蓝中的色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2)依据实验现象判断,Na2CO3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3)若白醋的pH为3,则白醋中滴加紫甘蓝提取液后,混合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4)根据目前的实验现象,不能断定NaHCO3溶液呈中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5)同学们查阅资料知AlCl3溶液的pH通常在3~4之间,由此判断实验2中,溶液④呈蓝色不是溶液酸碱性导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6)同学们认为紫甘蓝提取液不是良好的酸碱指示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济南市历下区2021年初三年级学业水平第三次模拟考试)(1)实验室现有一瓶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小路同学想探究该废液中是否有残留的稀盐酸存在。①小路同学在下列试剂中选择检验试剂时,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填序号)。A.pH试纸B.铁粉C.碳酸钠溶液D.硝酸银溶液②请你从上述试剂中选择合适的一种______(填序号),若观察到______的现象,则证明该废液中一定存在稀盐酸。(2)实验室现有一份固体混合物A,它可能是CuO、Na2SO4.Ba(NO3)2.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小路同学想探究其组成,她按下图所示进行了实验探究,出现的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实验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和分析推理,试回答下列问题: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②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可以判断:溶液C中,一定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③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固体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____,可取用溶液G再进行探究实验,请你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对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D②.A或B或C③.pH<7(选择B.C,均产生气泡)④.BaSO4⑤.Cu2+、Na+⑥.NaNO3⑦.⑧.BaCl2.Ba(NO3)2⑨.取用少量溶液G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氯化钡,不确定是否含硝酸钡,无明显现象,说明一定含硝酸钡,不含氯化钡。【解析】(1)①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如果稀盐酸存在,溶液显酸性,pH<7,可用pH试纸检验,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不符合题意;D.硝酸银和氯化钙、稀盐酸均能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用硝酸银溶液无法区分,符合题意。故选D;②选择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pH<7,说明含稀盐酸;选择B,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选择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含稀盐酸;(2)实验室现有一份固体混合物A,它可能是CuO、Na2SO4.Ba(NO3)2.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向固体混合物A中加入适量稀硝酸,产生沉淀B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