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老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老王第2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的行为逻辑或心理活动轨迹。(重点)2.体味作者平实朴素的文字背后的善良与博大,学会关爱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老王》这篇课文,解决了文中的重点字词,梳理了文章的脉络结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深入学习作者选取典型的日常小事、有详有略地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培养探究感悟能力。二、品味语言(一)重点段落1.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老王临死前还要送鸡蛋、香油。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简短的话语透露出老王的朴实、憨厚,读来让人心酸。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爬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运用肖像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老王因受病痛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更加突出了老王知恩图报的善良品行。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老王不是为钱,只为答谢。“攥”“滞笨”“直着脚”写出了老王离开时的情形,为第二天老王的去世埋下伏笔。2.第8段“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的“镶嵌”能否改为“站立”?为什么?不能。“镶嵌”一词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老王消瘦体弱、身体僵直的状态,暗示他命不久矣。而用“站立”并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王的身体状况。3.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体现出老王的什么性格特点?老王受过“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体现出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的性格特点。(二)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1.“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当然”用在这里,流露出“我们”怎样的心理?顺理成章的情况说“当然”。这里表明作者一家之前帮助老王是诚心诚意的,并不要求老王回报,作者一家也很同情老王的贫苦生活,从来没有占便宜的念头。2.“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从”和“压根儿”强调的是什么?“大概”同“压根儿”是否矛盾?“从”强调以前从未发生过,“压根儿”强调一点儿也没有过,“大概”表明这是作者的推测,而“压根儿”表明作者坚信老王的诚实和善良,他绝不会有欺负主顾的念头。3.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我”为什么这么说?“我知道”重复两次,表示作者对老王的尊重,因为老王强调“我不是要钱”。“不过……既然……就”的句式,强化了委婉的语气,表明作者怕老王不好意思收钱,以此方式让老王体面地收钱。(三)比较下边每组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每组的第一句在表达上的好处。1.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简练、风趣。2.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含蓄,心中有悲酸、感动。(四)体会语气、含义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语言平淡“呀,他什么时候……”——惊讶和意外“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我没再多问。老王走了十多天,“我”才听说,也足见老王的孤苦无依。2.第3段最后一句中的两个“也许”和“更深”有何含义?两个“也许”是不确定的意思,表明是作者的猜测,从中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无人知晓,他从不被人重视。“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从侧面再现了老王生活的艰辛,有病没钱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我”在这样的条件下仍坐他的车,则是对他的关照,体现了“我”的善良。三、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文中老王送香油和鸡蛋的行为?当时的情况:老王的生机陷入难以维持的窘境。作者一家也在落难之中,双方互施援手。作者一家和老王在对方困顿时互施援手,老王十分珍重与这家人的情谊,加之作者一家对老王一贯的尊重、关心、同情、照顾,孤苦无依的老王临终前送香油和鸡蛋,不仅是在表达谢意,也是在表达他对这个世界最温情的留恋。2.作者为什么“愧怍”?这种“愧怍”感人在哪里?作者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是不够的,所以“愧怍”。这种“愧怍”的感人之处在于作者敢于解剖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把对老王的“愧怍”上升到社会的高度,呼吁人们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不幸者。老王是个“不幸”的人,一是他“不仅老”,他还贫(物质上),他还病(身体上),他还孤(精神上),可以说是“不该有的全都有”。老王在经济与社会地位上并未“翻身”,作为标准的劳动人民贫穷、病痛、孤独依旧,也就是“本该有的却没有”,这是老王更深的“不幸”。幸和不幸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作者与老王比起来是幸运的。原因有二:一是同为老年的“我”和老王,与老王的“老、贫、病、孤”对比,“我”自是“幸运的人”;二是虽然“我”在“文化大革命”中也承受了不少非人的折磨,但与老王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贫病致死相比,“我”的活下来让自己成为“幸运的人”。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为一个幸运者,作者回想起来,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再从深层次上说,作者的这种“愧怍”并不仅仅是出于她的善良,或者是对不幸者的同情,而是在严厉地自我审视和剖析后,清楚地看到双方情感付出的不对等而产生的。如果说以前作者对于老王多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怜悯,那么此时此刻,她已经开始仰视老王那纯净的心灵。作者的这种自我审视与自省,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坦荡而真实的灵魂。3.文中多次提到“我”付钱给老王,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钱起到了什么作用?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老王给“我”提供了帮助,不肯拿钱,说明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我”执意付钱给他,体现了“我”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钱在“我”和老王的交往中成了传递爱心的载体,同时,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从文章内容来看,首先要有平等观念。在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只有有平等意识,才能平等对话。其次,还需要有人道主义精神。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作者的女儿就送了他大瓶的鱼肝油。为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儿钱。老王收钱常常客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四、课堂小结(一)写作特色1.语言朴实,情真意切。课文运用了大量饱含感情的笔墨来刻画老王的语言、动作、神情,描写细腻而真实,感情真挚。如“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你还有钱吗”“我不吃”“我不是要钱”,简短的话语却凝聚着老王的真诚与善良。作者是在不经意的叙述中让人物形象显得越来越清晰。2.叙事材料组织有序,线索明晰。文章是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来行文叙事的。文章先写作者常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着闲话;接着写老王的身世;再写老王有眼疾,女儿送他鱼肝油,可见作者一家人对老王都很照顾。正因为作者一家对老王的照顾,老王对作者一家也相当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载客三轮被取缔后,作者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正因为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心,老王在离世前带病给作者送来了香油和鸡蛋。全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将几个具体事例有序地串联起来,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3.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刻画描写细致入微。文章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老王这一形象。如文中叙述老王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时对老王的外貌描写“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又如对老王的动作描写“直着脚往里走”“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垂死的病人憔悴的面容、枯瘦的身躯和僵直的动作,这些描写也突出了老王病情的严重。(二)归纳主题作者通过回忆老王窘迫的生活状况以及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展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老王与作者一家珍贵的友情,凸显了孤苦、微寒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对“不幸者”的关怀、对自身的反省以及对命运的慨叹。五、课后作业请依据你对老王临终赠送香油和鸡蛋的理解,揣摩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的心理,以第一人称口吻,写一段作者听到老王死讯后回家沉思的内心独白。示例:老王,对不起。我没想到你走得这么快,在你临走之前我也没能好好见你一面。你给的香油和鸡蛋还没吃完,你竟然先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