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青衣(节选)
毕飞宇
一部戏总是从唱腔戏开始。说唱腔俗称说戏,你先得把预设中一部戏打烂了,变成无数的局部、细节,把一部戏中戏剧人物的一恨、一怒、一喜、一悲、一伤、一哀、一枯、一荣,变成一字、一音、一腔、一调、一颦、一笑、一个回眸、一个亮相、一个水袖、一句话,变成一个又一个说、唱、念、打,然后,再把它组装起来,磨合起来,还原成一段念白,一段唱腔。说戏过后,排练阶段才算真正开始。首先是连排。一个人成不了一台戏,“戏”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多的演员挤在一个戏台上,演员与演员之间就必须沟通、配合、交流、照应,这样的完善过程也就是连排。连排完了还不行。演员的唱腔、造型还得与乐队、锣鼓家伙形成默契,没有吹、拉、弹、奏、打,那还叫什么戏?把吹、拉、弹、奏、打一同糅合进去,这就是所谓的响排了。响排过了还得排,也就是彩排。彩排接近于实弹演习,是面对着虚拟中的观众进行的一次公演,该包头的得包头,该勾脸的得勾脸,一切都得按实地演出的模样细细地走场。彩排过去了,一出大戏的大幕才能拉得开。
几乎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了,从说唱腔的第一天开始,筱燕秋就流露出了过于刻苦、过于卖命的迹象。筱燕秋的戏虽说没有丢,但毕竟是四十岁的人了,毕竟是二十年不登台了,她的那种卖命就和年轻人的莽撞有所不同,仿佛东流的一江春水,在入海口的前沿拼命地迂回、盘旋,①巨大的漩涡显示出无力回天的笨拙、凝重。那是一种吃力的挣扎、虚假的反溯,说到底那只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下滑、流淌。
截至说戏阶段,筱燕秋已经从自己的身上成功地减去了4.5公斤的体重。筱燕秋不是在“减”肥,说得准确一些,是抠。筱燕秋热切而又痛楚地用自己的指甲一点一点地把体重往外抠,往外挖。这是一场战争,一场隐蔽的、没有硝烟的、只有杀伤的战争。筱燕秋的身体现在就是筱燕秋的敌人,她以一种复仇的疯狂针对着自己的身体进行地毯式轰炸,一边轰炸一边监控。②减肥的日子里头筱燕秋不仅仅是一架轰炸机,还是一个出色的狙击手。筱燕秋端着她的狙击步枪,全神贯注,密切注视着自己的身体。身体现在成了她的终极标靶,一有风吹草动筱燕秋就会毫不犹豫地扣动她的扳机。筱燕秋每天晚上都要站到磅秤上去,她对每一天的要求都是具体而又严格的:好好减肥,天天向下。筱燕秋一定要从自己的身上抠去十公斤——那是她二十年前的体重。筱燕秋坚信,只要减去十公斤,生活就会回到二十年前,她就会站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曙光一定会把她的身影重新投射在大地上,颀长、婀娜、娉婷世无双。
这是一场残酷的持久战。汤、糖、躺、烫是体重的四大忌,也就是说,吃和睡是减肥的两大法门。筱燕秋首先控制的就是自己的睡。她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固定在五个小时,五个小时之外,她不仅不允许自己躺,甚至不允许自己坐。接下来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嘴了。筱燕秋不允许自己吃饭,不允许自己喝水,更不用说热水了。她每天只进一些瓜果、蔬菜。在瓜果与蔬菜之外,③筱燕秋像贪婪的嫦娥那样,就知道大口大口地吞药。
减肥的前期是立竿见影的,她的体重如同股票的熊市一样,一路狂跌。身上的肉少了,然而,皮肤却意外地多了出来。多皮的皮肤挂在筱燕秋的身上,宛如捡来的钱包,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个存放的地方。多出来的皮肤使筱燕秋对自己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整个人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最要命的还在脸上,多出来的皮肤使筱燕秋的脸庞活脱脱地变成了一张寡妇脸。筱燕秋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寡妇一样沮丧,寡妇一样绝望。
真正的绝望还在后头。减肥见了成效之后筱燕秋整日便有些恍惚,这是营养不良的具体反应。精力越来越不济了。头晕、乏力、心慌、恶心,总是犯困,贪睡,而说话的气息也越来越细。说戏阶段过去了,《奔月》就此进入了艰苦的排练阶段,体力消耗逐渐加大,筱燕秋的声音就不那么有根,不那么稳,有点飘。气息跟不上,筱燕秋只好在嗓子里头发力,声带收紧了,唱腔就越来越不像筱燕秋的了。
筱燕秋再也没有料到自己会出那么大的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在给春来示范一段唱腔的时候居然“刺花儿”了。“刺花儿”俗称“唱破”了,是任何一个靠嗓子吃饭的人最丢脸的事。那声音不像是人的嗓子发出来的,像玻璃剐在了玻璃上,像发情期的公猪趴在了母猪的背脊上。其实“刺花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每一个演员都会碰上的,然而,筱燕秋到底又不是别人,她不能忍受一起集中过来的目光。④那些目光不是刀子,而是毒药,活生生地就要了你的命。筱燕秋强作镇定,示意再来。连续两次,嗓子就是不肯给筱燕秋下这个台。坐在一边的炳璋端来了一杯水,递到筱燕秋的面前,故意轻松地对大伙儿说:“歇会儿,歇会儿了哈。”筱燕秋没有接炳璋的杯子,接杯子这个动作筱燕秋无论如何是不肯做的。
筱燕秋看着演后羿的男演员,说:“我们再来一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筱燕秋为了演好《奔月》,不甘向年龄屈服,在明显吃力的情况下,依然对自己要求严格,突显了她高尚的职业道德。
B.筱燕秋想通过各种努力回到二十年前,可以想象当年的筱燕秋正处在巅峰状态,无论身段、唱腔还是容貌都很出众。
C.筱燕秋为了塑造好嫦娥这个角色,除了注重外在条件如体重外,更注重唱腔,一旦“唱破”永远都不能恢复到从前。
D.炳璋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他故意轻松地让大家歇一会,才使得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7.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无力回天的笨拙、凝重”形象地表现了筱燕秋试图通过努力回到从前,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
B.句子②中“轰炸机和狙击手”生动地表现了筱燕秋对自身肥胖的敌视,既要全面减肥,又要各个击破。
C.句子③借嫦娥服药奔月的神话传说,生动地传达出筱燕秋渴望迅速减肥的急切心理,饶有趣味。
D.句子④充分体现了筱燕秋对艺术的完美追求,表现了她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心理以及对艺术和观众的热爱。
8.小说第一自然段用大量笔墨介绍一部戏的排练过程,有什么作用?(4分)
9.本文情节并不复杂,却给人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感觉。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休息
王愿坚
一个星期以前,将军带病来到了医院。他很想找点工作做做,可这里啥事也没有……想了好久,才想到写稿子的事。一年前,政治部约请他写一篇关于红军时期斗争生活的回忆录,可一直没有时间动笔。
“可是,写哪一段好呢?”
他想到了任局长。这位老战友,因为患着下肢麻痹,已经在这里休养好几个月了……“依我说,写我们那次休息倒挺有意思。就是你踢了我两脚的那一次。”
“踢你?”将军觉得茫然了。
“嘿,看你,打了人还不认账。1935年,在锁蛟岭,记得不?”他伸手摩挲着大腿,故意苦着脸说,“那两脚真够呛。呶,就是这里!”好像那地方至今还在痛似的。
1935年、锁蛟岭,这熟悉的年代、熟悉的地名,把将军引进一个深深的回忆里……这天,秘密交通员送来命令:要他们立即动身赶往武功山区,和大队会合。命令像钢
钉砸在铁板上似的:必须在五天内到达!
但是,他们一离开根据地,就被敌人盯上了。和敌人纠缠是不行的,他们只得钻进山林,兼程前进。
最难耐的还是困倦。一连三四个日夜没有合眼,战士们像喝醉了酒,东摇西摆地走;稍微一停步,队伍里就响起了鼾声。
第四天,走上一道崖边时,一个战士因为睡得太沉,一失脚,掉下山沟去了。他不得不组织了一次阻击战,又伤了两个同志,才堵住敌人,派人下到山沟里,把这个战士找到,但他已经牺牲了……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不但有战斗的英雄,也有累死的烈士呢!”想着,将军不由得激动起来,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材料,而且有充分的信心能具体地写下来。
但是,当时为什么决定休息的?什么时候打过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想着,他不由得说出了声,“我干吗打你嘛?”“嘿,不就是为了睡那二指嘛!”
噢,对了,这都是睡那二指的过。
那天下午,他们抬着战友的尸体,在树林里一阵疾走,暂时甩开了敌人,他们挖开碎石,把战友埋葬了。
当一切安排好,他喊了一声:“快走哇!”但是走出几步以后,却发现队伍没有跟上来。——刚才子弹在头上咝咝地飞着,他们还可以拼死战斗,这会儿一停下来,疲困却更强烈地袭击了整个队伍,人们有的已经睡熟了。
这里面就有副支队长任丕祥。他吃力地扶住一棵小杉树,焦躁地喊道:“老范,给我半个班吧!我去给大家争取点时间睡一睡!”
“不!”他和任丕祥一样焦躁。可为了睡觉而打仗,这不成;而且前面还有七八十里路呢。
“要不,就让大家稍微打个盹,只睡……睡二指就行……”任丕祥的话越说越低,眼睛合上了,腿像被抽掉了骨头,身子沿着树干慢慢地滑下来,蓦地,咕咚一声栽倒在地上,脸被石尖扎破了,殷红的血一滴滴地落到草梢上。口里还在喃喃着:“稍微……二指……”他睡得那么香,长长地打着鼾,脸上泛起满足的笑容。
他的心一阵紧缩:任丕祥是数得着的硬汉子,他都撑不住了,那……就在这一刹那,他大声地喊道:
“休息!”
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将军却仍然能够回忆起当时复杂的心情。谁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到来?这每一分钟的睡眠是要用同志们的血来换哪!他应该为这一百多人,为明天的战斗负责,可是……
想着,他不由得瞥了任局长一眼。这会儿,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文件,不时地在文件上批写着什么。
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清晰地记起来了:
他抽出一根枪探条,来到一个高高的山包上,把探条笔直地插进土里。一条影子斜斜地映在地面上。他伸出两指头按住地面,在阴影转移的方向二指远处画一条细线,凭经验,这是半个多钟头。
这时,他才觉得眼皮是那么沉重。
“就是困死也不能睡着了呀!”他找来了一节竹筒,接了一筒泉水,含上口水,朝天一喷,冷水像小雨似的洒下来,人清醒些了。可不久,眼前又变得云遮雾罩了。
就在这时,感觉有一簇黑点在晃动,他蓦地一惊,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远处出现了一群人的影子。回头望了望那根枪探条,影子距离他画的线还有一指多。
“狗东西,来得这样快!”他咒骂着,一面端起竹筒,撩起水湿着眼睛,一面向睡觉的同志们跑去。
他焦急地来到任丕祥身边,使劲晃着他的肩膀。他哼了声,翻了个身,咂咂嘴巴又睡着了。没有时间磨蹭了,他抬起脚向着任丕祥的腿上踹了两下,把手里的一筒水猛地泼到他的脸上。
冷不丁打一个寒战,任丕祥醒来了。
“老任,赶快想办法把同志们弄醒,向苏家墟转移!”说完,他带着三个战士,迎着敌人跑去。
当他向敌人打出了第一枪以后,好大一会儿,他才看见队伍躜上背后那一道山岭……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把他从紧张的回忆里拉回来。任局长正伸手抓着电话听筒:“喂,噢,王部长,我是任丕祥……”
将军望着任局长那兴奋的神情。这一瞬间,想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的愿望强烈地激动着他。他做了个要走的表示,便离开了庭院。
在走出大门的时候,他还听见任局长在大声地吵着:“……啥都不缺,就是缺点事干,给点工作!工作……”
回到宿舍,将军扭亮了台灯,拿出了纸,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两个字:休息。随即头也不抬地写下去:
“我们常说:永不休息。这话并不确切。人是需要休息的。但这事对于战士说来,却有他们自己的方式!……”
一九五八年十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局长是将军红军时期的老战友,对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所以将军写回忆录就想到找他帮忙。
B.任局长建议写踢了他两脚的那件事,又做着苦脸,表明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对将军有些不满但还是能够理解。
C.将军记不起什么时候踢过人,主要是时间太久远让他的记忆有些模糊,并且当时情况紧急,他的注意力并不在此。
D.在任局长的帮助下,将军回忆起事件的详细过程,其中“睡二指”的情节让将军做出写“休息”这个材料的决定。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从将军想找点事做写起,现在清闲的休养生活与过去紧张的战斗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将军无事可做的失落。
B.“命令像钢钉砸在铁板上似的”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突出命令的严肃、有力,为后文紧张的急行军做了铺垫。
C.本文详细描写任丕祥的睡态,以点带面,凸显了整个行军队伍的疲惫状态,这促使将军决心让战士们“睡二指”。
D.本文以将军视角记述了一次战略转移的艰难过程,中间穿插了将军的心理活动,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
8.王愿坚的小说虽写的是残酷艰苦的战争,但也充满了人情味。请简要分析本文蕴含的“人情味”。(4分)
9.本文在写将军的回忆时,几次插入了对现实中任局长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宝玉回至园中,袭人正惦记他去见贾政,不知是祸是福。只见宝玉醉醺醺回来,问其原故,宝玉一一向她说了。袭人道:“人家牵肠挂肚地等着,你且高乐去,也到底打发人来给个信儿!”宝玉道:“我何尝不要送信儿,只因冯世兄来了,就混忘了。”
正说着,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①宝钗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倒特特地请我吃,我不吃,我叫他留着请
人送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说着,丫鬟倒了茶来,吃茶说闲话儿。
却说那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得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闪灼,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儿。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他们彼此玩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见是她的声音,只当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
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她,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真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不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而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正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
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那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采地卸了残妆。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她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她,由她闷坐,只管外间自便去了。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①前文情节;宝钗之兄薛蟠带着美食来请宝玉吃。②前文情节;林黛玉因为贾宝玉对
自己说了《西厢记》中的曲词,曾说要去告诉宝玉之父贾政。
文本二: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小说故事的主体。这些“家庭琐事,阖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个眼色,林黛玉马上就能会意,表现了他们两人不同一般的默契(42回);因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55回)。当我们读到这些既琐碎,又显然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细节时,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的阅读快感便油然而生。
(节选自《〈红楼梦〉名著导读》)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人惦记宝玉去见贾政,熊玉“心中也替他忧虑”,从中可以看出她们与宝玉的密切
关系,也可以看出宝玉的所作所为并不合乎贾政的要求。
B.宝钗到宝玉处说话的情节,至少有三层作用:照应前文的情节,引出黛玉在门外哭泣
的情节,表现宝钗炫耀家庭、想和宝玉加深关系的心理。
C.文中写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听到黛玉哭声飞起远离的情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鸟不忍再听突出了黛玉哭声之悲,衬托了黛玉之美。
D.倚床栏、手抱膝、眼含泪等描述,以及“好似木雕泥塑”的比喻,把黛玉描绘得生动
形象,如在目前。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晴雯,是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在宝钗来到宝玉处之后,不敢把怒气撒向宝钗,
却撒向了黛玉,很自然地促进了情节发展。
B.“颦儿才貌世应稀”等四句诗,是对黛玉去寻宝玉不果而哭泣并惊走鸟儿一事的概括,
它充分表现出《红楼梦》真实的生活镜像。
C.魏晋小说总是“粗陈梗概”,缺少细节描写,宋元说书虽有细节描写却简陋、夸张,
而且矜奇尚异,《红楼梦》与它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D.《西厢》即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宝玉曾以其中的曲词调笑黛
玉,受到了黛玉斥责,因而对其有所怠慢。
8.请简要概括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戚呜咽的原因。(4分)
9.请依据文本二,简要分析文本一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6分)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的文字,完成6~9题。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①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②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姐只看着众媳妇们。
周瑞家的便道:“既是女孩子的东西全在这里,奶奶且请到别处去罢,也让姑娘好安寝。”凤姐便起身告辞。探春道:“可细细的搜明白了若明日再来,我就不依了。”凤姐笑道:“既然丫头们的东西都在这里,就不必搜了。”探春冷笑道:“你果然倒乖。连我的包袱都打开了,还说没翻。明日敢说我护着丫头们,不许你们翻了。③你趁早说明,若还要翻,不妨再翻一遍。”凤姐知道探春素日与众不同的,只得陪笑道:“我已经连你的东西都搜查明白了。”周瑞家的等都陪笑说:“都翻明白了。”
那王善保家的本是个心内没成算的人,素日虽闻探春的名,那是为众人没眼力没胆量罢了,那里一个姑娘家就这样起来,况且又是庶出,他敢怎么。他自恃是邢夫人陪房,连王夫人尚另眼相看,何况别个。今见探春如此,他只当是探春认真单恼凤姐,与他们无干。他便要趁势作脸献好,因越众向前拉起探春的衣襟,故意一掀,嘻嘻笑道:“连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没有什么。”凤姐见他这样,忙说:“妈妈走罢,别疯疯颠颠的。”一语未了,只听“啪”的一声,王善保家的脸上早着了探春一掌。
探春登时大怒,指着王善保家的问道:“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拉扯我的衣裳!我不过看着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如今越性了不得了。你打谅我是同你们姑娘那样好性儿,由着你们欺负他,就错了主意!你搜检东西我不恼,你不该拿我取笑。”说着,便亲自解衣卸裙,拉着凤姐儿细细的翻。又说:“省得叫奴才来翻我身上。”
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口内喝着王善保家的说:“妈妈吃两口酒就疯疯颠颠起来。前儿把太太也冲撞了。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又劝探春休得生气。探春冷笑道:“我但凡有气性,早一头碰死了!不然岂许奴才来我身上翻贼赃了。明儿一早,我先回过老太太、太太,然后过去给大娘陪礼,该怎么,我就领。”
那王善保家的讨了个没意思,在窗外只说:“罢了,罢了,这也是头一遭挨打。我明儿回了太太,仍回老娘家去罢。这个老命还要他做什么!”探春喝命丫鬟道:“④你们听他说的这话,还等我和他对嘴去不成。”待书等听说,便出去说道:“你果然回老娘家去,倒是我]的造化了。只怕舍不得去。”凤姐笑道:“好丫头,真是有其主必有其仆。”探春冷笑道:我们作贼的人,嘴里都有三言两语的。这还算笨的,背地里就只不会调唆主子。”平儿忙也陪笑解劝,一面又拉了待书进来。周瑞家的等人劝了一番。凤姐直待伏侍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往对过暖香坞来。
(有删改)
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探春看来,采用抄检大观园的方式来管理自己家的人,这就是一件丑事。她命丫鬟们“秉烛而待”,既不害怕也不躲避。
B.探春竭力维护自己的威信与尊严,而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为完成任务揆情度理、随机应变,但是当场挨了一巴掌。
C.从“凤姐平儿等忙与探春束裙整袂”,并呵斥着王善保家的“快出去,不要提起了”可以看出,王熙凤能够见机行事。
D.通过抄检大观园一事,曹雪芹描写了众人不同的反应,内容细腻,既刻画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又体现了他高妙的创作技巧。
7.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言外之意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处表明探春不让搜查自己丫鬟们的物品,这是她对丫鬟们的保护。
B.②处表明探春警觉到家族的败落毁灭,表述对抄检大观园的愤怒之意。
C.③处是探春对王熙凤的痛斥,表明她与凤姐二人矛盾尖锐、势不两立。
D.④处探春不仅自己责骂王善保家的,也意在激起丫鬟们对她的回怼。
8.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贾探春的形象特点。(6分)
9.有人说“抄检大观园是毁灭的开始,预示着贾府的衰落”。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钓
邓力
几年前,麻老师大学毕业,去了一所远离城市的农村中学任教,心却安定不下来。学校在山的半腰,坡下有个水库,麻时常去钓鱼,越钓兴致越高,同仁开玩笑,说麻除了在课堂,要么在水库,要么在去水库的路上。
玩笑含讥带讽,麻却一点不在乎。
年底,天冷,鱼儿不咋咬钩,麻想到水库的尾部去试试运气。
水库环山而卧,尾入深沟,蛇行斗折,止于竹笼烟罩的山脚。
麻绕行数里,到了水库尾部的一处深潭,撒窝,调漂,拉饵,下钩……
运气还好,小半天,钓了几尾白鲫。面对湖光山色,麻陡生感慨:白天有鱼钓,晚上有酒喝,身在即是福地,人生到处恰好,哎,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来了个老者,用不带痰的咳嗽提醒麻他的到来。
老者七十来岁的样于,用方言问麻:“教细娃儿的?”嘴巴呶向半山腰的学校。
麻点头,眼神在鱼漂,问老者:“本地人?”
老者说:“原本不是,现在是了。”
何谓原本不是,现在是了。麻心思在鱼,没去细究。
老者安静一旁,身影让香烟模糊。
冬天水冷,鱼儿久不咬钩。老者香烟吸完一支,烟屁股滋一声入水,忍不住摇起头来:“我说你呀,钓鱼不行,比起人家麻老师你差远了,”
麻一愣:“哪个麻老师?”
老者说:“芝麻的麻,单名一个利”
麻差点说就是我呀!
老者递烟给麻。
麻说:“谢谢,不抽!”
老者说:“好习惯!”香烟自己点了,边吸,边自顾自说,“那个麻老师,常来水库钓,天热
钓浅,寒露后钓潭,好厉害哟!鱼线比蛛丝还细,能钓起来三五斤的大鱼,每次来约,想钓多少钓多少,钓到太阳下山,抓大放小,拎了中意的鱼,才嘘着口哨回家,”
麻心里一乐,老者口中的他好像东城笔下的汝州笔仙,笔仙风度于他也有?不禁暗中欢喜。又听老者言:“这麻老师是真能钓,钓出名声,还钓出了绰号,人们悄悄叫他‘钓麻了’。”
钓麻了,当地土话,有钓鱼成瘾了的意思,双关了“麻”的姓。
我还有这等掉号!
麻脸微红,情呢睃老者,老者正好斜眼瞟他,两人之间牵一根尴尬的眼线。麻慌慌断开。正好七星漂下沉,麻竿稍一昂,出水一条白鲫。
老者深吸一口香烟,继续:“这麻老师不光钓鱼行,教书也行。听他们的校长说,麻老师呀,要是有一半心思用在课堂,就会是最好的老师,可惜人家心思不在教学。唉,学生急,家
长急,校长也急呀,农村娃儿的未来是穿皮鞋还是草鞋,都在指望老师呀。麻老师这个样子,如何是好!听说家长们正在商议,要凑钱包口堰塘养鱼,请麻老师钓,让他一钓就起鱼,钓一会儿就收竿,既省了时间,又过了钓鱼的瘾,钓麻了不就有更多心思花在教学上了。”
老者还说:“堰塘还不能太远,最好就在学校附近,你说是不是?”
七星漂又在下沉,麻装作没看见。老者喊:“拉呀,拉呀!”
稍一迟钝,拉了空竿
老者哎砹摇头:“你比人家‘钓麻了’差远了!”
麻悄然慢慢收竿,将桶里的鱼儿一一放了,对老者说:“凑钱包塘养鱼就不必了,听说那位麻老师已经不爱钓鱼了,”
又两年,麻去市里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在关工委代表席上见到了老者,麻有点意外,老者却似早有预料,喊他“钓麻了”。
麻说:“你早就知道我就是麻老师?”
老者哈哈一笑:“你钓鱼,我钓你,并非偶然!”
原来老者也曾在麻所在的学校教书,几年前去了关工委,某天听人谈起学校有个“钓麻了”,遂萌生了要与麻“邂逅”的念头。
为了那天的“邂逅”,老者悄情尾随跟踪了好远好久。
麻问:“家长凑钱包塘养鱼请我钓,当真?
老者说:“说是真的,也未必不可,”
又说:“不过,说它是真的也未必不可,”
老者讲了他的故事.
老者是第一个来此任教的名牌大学生,情绪低落的他,疯狂地爱上了钓鱼。当时学校坡下还没有修水库,他要钓鱼,得走很运的路,下很深的沟。家长们知道后,将学校附近一处废弃的采石坑关水养鱼,供他免费钓,只为了他能扎根此地,安心教书,他知道后,内心五味杂陈,从此反而不再钓鱼了,
麻说:“要问哪个会钓鱼,还要数先生您啦,您把我这位钓鱼高手钓了。”
老者又是一陈哈哈:④“我‘钓’你,不过鱼饵一却是你自带。”老者扪了扪心窝。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钓”为题,一语双关,既指麻老师“钓”鱼,也指老者“钓”麻老师,暗喻老者引导并唤醒麻老师重拾工作热情。
B.文中对水库的描写寥寥数笔却富有诗意,既写出了水库的优美静谧,也自然地引出了下文麻老师的感慨。
C.老者说麻老师“教书也行”,是对他教学能力的肯定,接着又借用校长的话,对他不端正的工作态度进行批评。
D..家长们为老者当年关水养鱼是真的,家长们凑钱为麻老师包塘养鱼是假的,这真与假两件事,都起到了让人觉醒的作用。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麻老师的不在乎,表明了他对同事误解的不屑和面对现实的无奈。
B.句子②老者的回答看似不经意,却话中有话,既暗示了自己的经历,又有对麻老师的点拨。
C.句子③中老者为这次“邂逅”,精心设计,煞费苦心,表现他对山村教育的热忱和担当。
D.句子④中“鱼饵”是指为人师者潜在良心和责任感,也是得以唤醒麻老师的关键因素。
7.与老者在水库的交谈中,麻老师的内心在逐渐变化。请概括这个变化过程并做出简要分析。(6分)
8.小说家是“会讲故事的人”,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得他们笔下的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本篇小说也不例外,请谈谈它在叙事技巧方面的独特之处,(8分)
山东省烟台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郭宝昌
①北京人有句俗话:.“仰头老婆低头汉。”王师父就是“低头汉”那种。个头儿不高,剃一大光头,脑瓜顶儿永远都锃光瓦亮,永远是乡下人的短打扮,永远贴着墙根几走,永远只低头看眼巴前的路;走起路来腰板直溜背却有些驼,微有点儿外八字;眯着跟似笑非笑,一脸平和谋恭,好像是对不起谁似的,见了熟人只打招呼,从不主动搭话也不看你,那感觉一拳就能把他打一跟头,真看不出有什么功夫。
②他教我功夫时已七十二岁高龄,我学了一年。据说他走镖二十年间,遇敌无数,但从来没伤过人,没杀过人,还没丢过镖,自己也没受过伤,简直不可思议。他有个原则: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能不伤人则不伤人。有一次遇到一伙悍匪,死说活说也不让路,王师父也不急,说行,等我脱了汗褟儿再动手。王师父脱下汗褟儿四下望了望,连棵树都没有,没地儿挂,只见路边有块巨石,他举了举衣服说别叫风刮跑了,走到巨石前伸出右手,用食指和中指两个手指头抠住石头缝隙一用力,竟把足有千斤重的巨石掀了起来,然后把衣服往石下一塞,又轻轻放下巨石压住,起身说道:“哪住先来”那帮悍匪一见,知道遇见武林高手了,一哄而散。超然客公众号
③民国二十年左右,他在路上遇到一彪人马,为首的居然是个老道士,说久闻王金山大名,一定要比个高下,王师父万般无奈只能交手了,最后竟然败下阵来。这老道士也不动镖,率众匪扬长而去,自此王师父隐退江湖,回京城西山老家务农去了。至于后来怎么到了宅门儿里看家护院,未闻其详。
④一九六四年初的一天,我路过六郎庄,在六郎庄武术社,听几个大汉正在聊武术界的-些事儿,居然两三次提到了王师父。我就上前问:你们说的是王金山吧几个大汉都愣住了,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我。我简单说明来历,几个汉子招手让我过去,我坐到席棚下的长凳上,说超师父王金山,那可说的就多了。
⑥虽说王师父在府上看家护院。但府中人从未拿他当下人,老爷子也始终称他“王师父”,还帮他抚养他的孙子,直到大学毕业。王师父除了教教孩子们练武以外,就是每天夜里十二点跟着老爷子巡查宅院,十几年来没出过差错。头厅里有一张窄床。是王师父的,可从没见他在床上躺着睡觉。他只在一张很古旧的太师椅上“五心(脚心、手心、脑门心)朝天”地盘腿而坐,上了床也是这般,似乎睡着了,可院子内外发生什么事,他永远一清二楚。
⑥一九五二牛年天,王师父没吃年饭,一直盘腿坐在大师椅上。像是僧人在打坐,我们一帮孩子出来进去打闹喊叫,他照睡不误,一动不动一个下午,谁也没当回事。到了吃晚饭时才发现,老人家就那么坐着归天了,七十九岁。
⑦我得别伤心,因为几年来王师父对我特好。他看出来了,宅门里的少爷小姐都看不起我,玩儿不到一块儿,我只和他的孙子合得来,他就经常带我们去逛街,买大刀,逛天桥、喝面茶、剃头、洗澡。当年鲜鱼口西口把口不远有个“大香园”澡堂子,王师父每个月都带着我和他孙子去洗一两次澡。王全山一进去,正泡在池子里洗澡的老少爷们儿便都起身慢慢围拢来,请安问好之后就开始七嘴八舌地撺掇起哄:“王师父,露一手!”经常盛情难却,只好露一手,洗澡堂水池子旁常年摆着一条长凳,被水泡透了,两米多长,两三寸厚,上面盖着一层又厚又糙的麻袋片,足有两三百斤重。只见王师父上前躬下腰伸出右手把住长凳的一头,卡在拇指和四指之间,然后伸直臂膀不打弯儿,竟把长凳端了起来,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当年镖路上手抠巨石的景象。澡堂里围观的众人喝彩叫好,武术社的汉子们听我讲这事也叫好。那天我要走了他们还送我一大兜荸荠,几个大汉还抱拳拱手说:“师叔慢走!”
⑧一九四八年,国民党快完蛋了,各路清退的残兵败将龟缩到北平城里,学校、寺庙,会馆全被他们占了,好多门窗被卸下未烧火取暖,整个北平人心惶惶,盗贼丛生防不胜防。王师父就夜夜不得安生了,每天十二点拉掉电闸就开始巡视。那天我们忽然被一阵闹声惊醒,院子里一片通明,出事了。我爬起来刚要往外跑,只听一声断吗喝:都不许出来!关上门!我忙又缩了回来趴到窗户上向外看。院当中站着老爷子和王师父,两人手中都提着一把鬼头刀,旁边四五个仆人手里也都抄了棍棒,狼狗大青儿“汪、汪”地吼叫着,隐约听到“当啷当啷”的小铜铃声,越来越近,所有人都抬头望,只见一个黑影哈着腰快步走,一跃上了北屋脊,铃铛声也大了:黑影窜到西北角,稍微一停,向院子里微微一鞠躬,突然老爷子大喊一声:“赏!”一个仆人立刻把一个装着大洋的小兜包递给王师父,只见王师父将那小兜包挂在鬼头刀的刀尖儿上,向上用力一儿,那兜包飞了过去,不偏不倚落在黑影举起的手上,黑影一矮身顺势在屋脊上磕了一个头,一缩身不见了,铃铛声隐隐远去。老爷子喊大家:“好了好了没事儿了,拉闸睡觉。”
(节选自《收获》2021年第2期(非虚构·老岁月里的大人物》)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欲扬先抑,开头着力渲染王师父貌不惊人、普通平常,为下文他的传奇经历蓄势铺垫,增强了表述效果。
B.第④段中六郎庄闲谈颇具匠心,侧面表现了王师父的影响力之大,也自然地完成了由写传闻到写亲历的过渡。
C.第⑦段讲述王师父端起长凳的细节,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表述出“我”发自内心的自豪和对王师父的怀念。
D.平常休息“五心朝天”盘腿打坐,离世时仍保持这个姿势。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王师父面对生死的豁达超脱。
7.关于文中“夜半御贼”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盗贼扯挂铃而来,先鞠躬后磕头再离去,侧面说明了王师父的声名远扬。
B.王师父“一甩”的劲道准头显示了功夫的不凡,在客观上震慑了盗贼。
C.王师父未阻止老爷子对盗贼的“赏”钱之,是出于对老爷子的尊重。
D.王师父身负看家护院的职责而并没有主动出击,这符合他的行事原则。
8.王师父是普通镖师,却被认为是“大人物”,请简要概括其“大”在何处。(4分)
9.著名学者吴宓认为,优秀的写实小说,“绝非原来之实境”,而是“幻境之最真者”,同时,要讲究“剪裁之法”。本文作为“非虚构”作品,对吴宓的如上观点也有所体现,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6分)
文本一:
北上①·1900年—1934年,沉默者说
徐则臣
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事。我从城里回来,半道上遇到蕙嫂的孙子二蛋。十五岁的二蛋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哑巴爷爷哑巴爷爷,每一个字都噎得伸长脖子,出——出事了!我问什么事。二蛋说,如——如——如玉奶奶被日本人的狗咬——咬——咬死了!我头脑嗡地响起来,右腿被坏掉的左腿绊了一跤,摔到地上。二蛋把我扶起来,终于理顺了舌头,哑巴爷爷,咱们先回家再说。我把毛驴和褡裢扔给二蛋,撒开腿就往家里跑。
院子里站满了街坊邻居。如玉的尸体停在院子里的一领草席上,盖着我们家最白的一块白布。儿子、儿媳妇、两个孙子跪在尸体旁边,小孙女被儿媳妇揽在怀里,她不知道哥哥和大人们在干什么,只是惊恐地看着白布呈现出的奶奶的身形。血渗透白布,变成紫黑色,触目惊心。邻居们给我闪开一条路,我两腿一软,跌倒在地上。如玉。我沙哑的嗓子里这辈子都没喊出过如此结实粗壮的声音,我把嗓子都喊破了。如玉。
白布,我只掀开了一个角,惨不忍睹。如玉脸上和身上已经没有一块好皮肉,全被那条狼狗撕烂了。狼狗被放开来去抓小孙女的,如玉拦在中间,狼狗一个跃起扑上来,如玉抓住狼狗两只前腿,同时被撞倒在地上,无论狗怎么咬怎么抓,她始终都没松手。如玉的两手像两把钳子死死地固定在狗腿上,直到她被狗撕烂并抓破内脏,直到死。因为如玉拖住了狼狗,小孙女才得以逃脱,被八岁的小孙子背着跑回了家。
三个日本兵从东岳庙回来,还要渡河到对岸。翻译问村民河工家住哪儿,直接找到我家门上。如玉正带小孙女玩沙包。隔壁儿子家的门开着半扇,儿媳妇当时在堂屋做刺绣。防止节外生枝的最好办法,就是尽快把日本人打发走,如玉决定去给他们摆渡。水不凶猛的时候,如玉经常帮我摆渡,她的两只手因此骨节粗大,东西抓得牢靠。她把小孙女抱进儿子家的院门,然后关上门,跟着日本人和翻译去了渡口。快到码头,小孙女追过来了,身后跟着小孙子,他被他娘派出来看着妹妹。儿媳妇根本不知道日本人找上门要摆渡。
日本人走得快,已经上了船。如玉让小孙子赶快带妹妹回家,她要往船上走;船动了,事就没了。小孙子背上妹妹往回走,这时候牵狗的日本兵松开了狗绳,狼狗迅速跳上岸要去追小孙女。如玉一闪身堵住狼狗的路,狼狗受了刺激,一跃而起向如玉扑来。
蛮子营最靠边的住家离河边还有一段距离,邻居们听见有人叫了几声又没了声息,就没当回事。等两个孩子回到家词不达意地叫来我儿子,如玉已经仰面朝天死在荒草里,衣不蔽体,整个人被狼狗撕得稀烂。为了从狗腿上掰下她的手,如玉的十指的骨节被日本人生生折断。日本人自己把船渡到对岸,缆绳都没系,跳上岸就跑。船顺水漂流,搁浅在一个弧形的拐弯处。
我守了如玉两天,白天黑夜地坐在她身边。天热了,不能再不入土。我让儿子、孙子和二蛋把河滩上所有的野花都采回来,放进如玉的墓穴里。她的身底下铺满了花,她的身上盖满了花。我要让她像我第一次闻见她时那样香,让她带着一身的香味离开这个世界。我和儿子在她的墓穴旁边又挖了一个坑。儿子问,挖这个干吗?我说,死了埋我。
葬完如玉,我这一生也可以结束了。马可·波罗说,中国是世界的尽头。我去日本兵小分队驻扎的营地附近仔细转了一圈,回来把如玉埋的坛子从院子里的银杏树下挖出来。左轮手枪还在,三十三年不用还跟新的一样;子弹也一颗颗精神饱满,一点锈迹都没生。吃过晚饭,我把小孙女抱在怀里,跟儿子、儿媳妇和两个孙子说,我去看看你们的娘和你们奶奶。我让儿子、儿媳看好三个孩子,让两个孙子看好妹妹。天太黑,他们以为我去如玉的坟边坐坐。
我的确去了如玉的坟边。我坐在她身旁抽了一袋烟,跟她说了几句话。到头来我竟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了。站起身时我说,如玉,等等我,到那边我还要对你好。我摸摸腰后和裤兜,枪硬邦邦的,子弹哗哗地响。
(有删改)
文本二:
北上·2014年,在门外等你
徐则臣
马思艺三岁那年,日本鬼子越过山海关进犯通州,放狼狗咬死了马思艺的奶奶,她爷爷不干了。他要为老婆报仇。孤身一人夜闯日本鬼子小分队的驻地,一口气灭了十几个小日本,那条狼狗更是被他活活撕成两半。那天夜里,如果不是有个小日本好东西吃得太多,消化不了拉肚子,一个活口都不会留下。那小日本在背后给了马福德两枪。蛮子营的老少爷们儿去收尸时,马福德的两只眼还大睁着。那真是个纯爷们儿。蛮子营的男丁从那时候起,就被家人教育,做男人要向马福德学,一定要对老婆好,不惜拿出命来对她好。二蛋就牢记了这个教导,后来二蛋娶了马福德的孙女。
(有删改)
[注]①2019年,徐则臣的《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小说叙写了1901年—2014年这个时间段关于京杭大运河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现代中国史。
2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一段通过几处破折号的巧妙运用,形象地写出事发突然,二蛋因报信跑得急促,
气息断断续续的情景,也使故事趋于紧张。
B.小说描写了如玉为了保护小孙女马思艺,与日本人的狼狗殊死搏斗的悲壮而惨烈的情
景,令人震撼,表现了如玉英勇无畏、爱家护亲之情。
C.文本一“我”让孩子们把河滩上的野花都采回来,放进如玉的墓穴里,为小说增添了唯
美浪漫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悲剧性。
D.“葬完如玉,我这一生也可以结束了”“如玉,等等我,到那边我还要对你好”等句语
意丰富,表述了马福德为妻报仇的决心和对妻子的挚爱。
2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善用细节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如面对妻子的惨死,“我”“两腿一软,跌倒在地上”,
哭喊如玉“把嗓子都喊破了”等细节,写出其失去亲人的悲痛。
B.文本一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手法正面塑造马福德的形象,文本二“那真是
个纯爷们儿”则通过他人的评价侧面烘托,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C.小说语言富有表现力,“我摸摸腰后和裤兜,枪硬邦邦的,子弹哗哗地响”,枪的质感
和子弹的声响,有力地表现了马福德为妻复仇的坚定和果敢。
D.叙述视角的巧妙转化,让两则文本所在章节的内容紧密联结,使马福德报仇故事更完整,
也便于读者了解马家后人在当下的生活。
23.小说中常常以第一人称“我”来进行叙述。文本一即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24.有人认为小说主人公是马福德,也有人认为主人公是如玉,你怎么看?请结合文本谈谈
你的看法。(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青衣(节选)
毕飞宇
一部戏总是从唱腔戏开始。说唱腔俗称说戏,你先得把预设中一部戏打烂了,变成无数的局部、细节,把一部戏中戏剧人物的一恨、一怒、一喜、一悲、一伤、一哀、一枯、一荣,变成一字、一音、一腔、一调、一颦、一笑、一个回眸、一个亮相、一个水袖、一句话,变成一个又一个说、唱、念、打,然后,再把它组装起来,磨合起来,还原成一段念白,一段唱腔。说戏过后,排练阶段才算真正开始。首先是连排。一个人成不了一台戏,“戏”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多的演员挤在一个戏台上,演员与演员之间就必须沟通、配合、交流、照应,这样的完善过程也就是连排。连排完了还不行。演员的唱腔、造型还得与乐队、锣鼓家伙形成默契,没有吹、拉、弹、奏、打,那还叫什么戏?把吹、拉、弹、奏、打一同糅合进去,这就是所谓的响排了。响排过了还得排,也就是彩排。彩排接近于实弹演习,是面对着虚拟中的观众进行的一次公演,该包头的得包头,该勾脸的得勾脸,一切都得按实地演出的模样细细地走场。彩排过去了,一出大戏的大幕才能拉得开。
几乎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了,从说唱腔的第一天开始,筱燕秋就流露出了过于刻苦、过于卖命的迹象。筱燕秋的戏虽说没有丢,但毕竟是四十岁的人了,毕竟是二十年不登台了,她的那种卖命就和年轻人的莽撞有所不同,仿佛东流的一江春水,在入海口的前沿拼命地迂回、盘旋,①巨大的漩涡显示出无力回天的笨拙、凝重。那是一种吃力的挣扎、虚假的反溯,说到底那只是一种身不由己的下滑、流淌。
截至说戏阶段,筱燕秋已经从自己的身上成功地减去了4.5公斤的体重。筱燕秋不是在“减”肥,说得准确一些,是抠。筱燕秋热切而又痛楚地用自己的指甲一点一点地把体重往外抠,往外挖。这是一场战争,一场隐蔽的、没有硝烟的、只有杀伤的战争。筱燕秋的身体现在就是筱燕秋的敌人,她以一种复仇的疯狂针对着自己的身体进行地毯式轰炸,一边轰炸一边监控。②减肥的日子里头筱燕秋不仅仅是一架轰炸机,还是一个出色的狙击手。筱燕秋端着她的狙击步枪,全神贯注,密切注视着自己的身体。身体现在成了她的终极标靶,一有风吹草动筱燕秋就会毫不犹豫地扣动她的扳机。筱燕秋每天晚上都要站到磅秤上去,她对每一天的要求都是具体而又严格的:好好减肥,天天向下。筱燕秋一定要从自己的身上抠去十公斤——那是她二十年前的体重。筱燕秋坚信,只要减去十公斤,生活就会回到二十年前,她就会站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前的曙光一定会把她的身影重新投射在大地上,颀长、婀娜、娉婷世无双。
这是一场残酷的持久战。汤、糖、躺、烫是体重的四大忌,也就是说,吃和睡是减肥的两大法门。筱燕秋首先控制的就是自己的睡。她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固定在五个小时,五个小时之外,她不仅不允许自己躺,甚至不允许自己坐。接下来控制的就是自己的嘴了。筱燕秋不允许自己吃饭,不允许自己喝水,更不用说热水了。她每天只进一些瓜果、蔬菜。在瓜果与蔬菜之外,③筱燕秋像贪婪的嫦娥那样,就知道大口大口地吞药。
减肥的前期是立竿见影的,她的体重如同股票的熊市一样,一路狂跌。身上的肉少了,然而,皮肤却意外地多了出来。多皮的皮肤挂在筱燕秋的身上,宛如捡来的钱包,浑身上下找不到一个存放的地方。多出来的皮肤使筱燕秋对自己产生了这样一种错觉:整个人都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最要命的还在脸上,多出来的皮肤使筱燕秋的脸庞活脱脱地变成了一张寡妇脸。筱燕秋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寡妇一样沮丧,寡妇一样绝望。
真正的绝望还在后头。减肥见了成效之后筱燕秋整日便有些恍惚,这是营养不良的具体反应。精力越来越不济了。头晕、乏力、心慌、恶心,总是犯困,贪睡,而说话的气息也越来越细。说戏阶段过去了,《奔月》就此进入了艰苦的排练阶段,体力消耗逐渐加大,筱燕秋的声音就不那么有根,不那么稳,有点飘。气息跟不上,筱燕秋只好在嗓子里头发力,声带收紧了,唱腔就越来越不像筱燕秋的了。
筱燕秋再也没有料到自己会出那么大的丑,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她在给春来示范一段唱腔的时候居然“刺花儿”了。“刺花儿”俗称“唱破”了,是任何一个靠嗓子吃饭的人最丢脸的事。那声音不像是人的嗓子发出来的,像玻璃剐在了玻璃上,像发情期的公猪趴在了母猪的背脊上。其实“刺花儿”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每一个演员都会碰上的,然而,筱燕秋到底又不是别人,她不能忍受一起集中过来的目光。④那些目光不是刀子,而是毒药,活生生地就要了你的命。筱燕秋强作镇定,示意再来。连续两次,嗓子就是不肯给筱燕秋下这个台。坐在一边的炳璋端来了一杯水,递到筱燕秋的面前,故意轻松地对大伙儿说:“歇会儿,歇会儿了哈。”筱燕秋没有接炳璋的杯子,接杯子这个动作筱燕秋无论如何是不肯做的。
筱燕秋看着演后羿的男演员,说:“我们再来一遍。”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筱燕秋为了演好《奔月》,不甘向年龄屈服,在明显吃力的情况下,依然对自己要求严格,突显了她高尚的职业道德。
B.筱燕秋想通过各种努力回到二十年前,可以想象当年的筱燕秋正处在巅峰状态,无论身段、唱腔还是容貌都很出众。
C.筱燕秋为了塑造好嫦娥这个角色,除了注重外在条件如体重外,更注重唱腔,一旦“唱破”永远都不能恢复到从前。
D.炳璋是小说的次要人物,他故意轻松地让大家歇一会,才使得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7.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中“无力回天的笨拙、凝重”形象地表现了筱燕秋试图通过努力回到从前,却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
B.句子②中“轰炸机和狙击手”生动地表现了筱燕秋对自身肥胖的敌视,既要全面减肥,又要各个击破。
C.句子③借嫦娥服药奔月的神话传说,生动地传达出筱燕秋渴望迅速减肥的急切心理,饶有趣味。
D.句子④充分体现了筱燕秋对艺术的完美追求,表现了她不允许自己失败的心理以及对艺术和观众的热爱。
8.小说第一自然段用大量笔墨介绍一部戏的排练过程,有什么作用?(4分)
9.本文情节并不复杂,却给人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感觉。请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6.B(A项“高尚的职业道德”文中并未体现,C项“永远不能回到最初”于文无据,D项炳璋的话没有推动情节的发展)
7.D(D项过度解读,筱燕秋努力排练并非表现出为观众的热爱。)
8.①突出了排练戏剧的艰辛,为后文筱燕秋的训练和减肥做了铺垫。②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增强了小说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4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
9.①本文记述了筱燕秋为演戏而排练和减肥的过程,情节相对简单;但将这一过程细分为若干阶段,分别进行了详细生动的描述。②筱燕秋先是拚命训练、减肥,后来发现肉虽减少皮肤却增多,更绝望的是变得精神不济、唱腔走样,最后甚至因“唱破”而出了大丑。③整个过程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步步推进,跌宕起伏,妙趣横生。(6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有其他言之成理的解析也可酌情给分)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休息
王愿坚
一个星期以前,将军带病来到了医院。他很想找点工作做做,可这里啥事也没有……想了好久,才想到写稿子的事。一年前,政治部约请他写一篇关于红军时期斗争生活
的回忆录,可一直没有时间动笔。
“可是,写哪一段好呢?”
他想到了任局长。这位老战友,因为患着下肢麻痹,已经在这里休养好几个月了……“依我说,写我们那次休息倒挺有意思。就是你踢了我两脚的那一次。”
“踢你?”将军觉得茫然了。
“嘿,看你,打了人还不认账。1935年,在锁蛟岭,记得不?”他伸手摩挲着大腿,故意苦着脸说,“那两脚真够呛。呶,就是这里!”好像那地方至今还在痛似的。
1935年、锁蛟岭,这熟悉的年代、熟悉的地名,把将军引进一个深深的回忆里……这天,秘密交通员送来命令:要他们立即动身赶往武功山区,和大队会合。命令像钢
钉砸在铁板上似的:必须在五天内到达!
但是,他们一离开根据地,就被敌人盯上了。和敌人纠缠是不行的,他们只得钻进山林,兼程前进。
最难耐的还是困倦。一连三四个日夜没有合眼,战士们像喝醉了酒,东摇西摆地走;稍微一停步,队伍里就响起了鼾声。
第四天,走上一道崖边时,一个战士因为睡得太沉,一失脚,掉下山沟去了。他不得不组织了一次阻击战,又伤了两个同志,才堵住敌人,派人下到山沟里,把这个战士找到,但他已经牺牲了……
“在那些日子里,我们不但有战斗的英雄,也有累死的烈士呢!”想着,将军不由得激动起来,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材料,而且有充分的信心能具体地写下来。
但是,当时为什么决定休息的?什么时候打过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想着,他不由得说出了声,“我干吗打你嘛?”“嘿,不就是为了睡那二指嘛!”
噢,对了,这都是睡那二指的过。
那天下午,他们抬着战友的尸体,在树林里一阵疾走,暂时甩开了敌人,他们挖开碎石,把战友埋葬了。
当一切安排好,他喊了一声:“快走哇!”但是走出几步以后,却发现队伍没有跟上来。——刚才子弹在头上咝咝地飞着,他们还可以拼死战斗,这会儿一停下来,疲困却更强烈地袭击了整个队伍,人们有的已经睡熟了。
这里面就有副支队长任丕祥。他吃力地扶住一棵小杉树,焦躁地喊道:“老范,给我半个班吧!我去给大家争取点时间睡一睡!”
“不!”他和任丕祥一样焦躁。可为了睡觉而打仗,这不成;而且前面还有七八十里路呢。
“要不,就让大家稍微打个盹,只睡……睡二指就行……”任丕祥的话越说越低,眼睛合上了,腿像被抽掉了骨头,身子沿着树干慢慢地滑下来,蓦地,咕咚一声栽倒在地上,脸被石尖扎破了,殷红的血一滴滴地落到草梢上。口里还在喃喃着:“稍微……二指……”他睡得那么香,长长地打着鼾,脸上泛起满足的笑容。
他的心一阵紧缩:任丕祥是数得着的硬汉子,他都撑不住了,那……就在这一刹那,他大声地喊道:
“休息!”
事情已经过去了二十三年,将军却仍然能够回忆起当时复杂的心情。谁知道敌人什么时候到来?这每一分钟的睡眠是要用同志们的血来换哪!他应该为这一百多人,为明天的战斗负责,可是……
想着,他不由得瞥了任局长一眼。这会儿,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文件,不时地在文件上批写着什么。
后来发生的一切都清晰地记起来了:
他抽出一根枪探条,来到一个高高的山包上,把探条笔直地插进土里。一条影子斜斜地映在地面上。他伸出两指头按住地面,在阴影转移的方向二指远处画一条细线,凭经验,这是半个多钟头。
这时,他才觉得眼皮是那么沉重。
“就是困死也不能睡着了呀!”他找来了一节竹筒,接了一筒泉水,含上口水,朝天一喷,冷水像小雨似的洒下来,人清醒些了。可不久,眼前又变得云遮雾罩了。
就在这时,感觉有一簇黑点在晃动,他蓦地一惊,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远处出现了一群人的影子。回头望了望那根枪探条,影子距离他画的线还有一指多。
“狗东西,来得这样快!”他咒骂着,一面端起竹筒,撩起水湿着眼睛,一面向睡觉的同志们跑去。
他焦急地来到任丕祥身边,使劲晃着他的肩膀。他哼了声,翻了个身,咂咂嘴巴又睡着了。没有时间磨蹭了,他抬起脚向着任丕祥的腿上踹了两下,把手里的一筒水猛地泼到他的脸上。
冷不丁打一个寒战,任丕祥醒来了。
“老任,赶快想办法把同志们弄醒,向苏家墟转移!”说完,他带着三个战士,迎着敌人跑去。
当他向敌人打出了第一枪以后,好大一会儿,他才看见队伍躜上背后那一道山岭……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把他从紧张的回忆里拉回来。任局长正伸手抓着电话听筒:“喂,噢,王部长,我是任丕祥……”
将军望着任局长那兴奋的神情。这一瞬间,想把这件事情写下来的愿望强烈地激动着他。他做了个要走的表示,便离开了庭院。
在走出大门的时候,他还听见任局长在大声地吵着:“……啥都不缺,就是缺点事干,给点工作!工作……”
回到宿舍,将军扭亮了台灯,拿出了纸,端端正正地写上了两个字:休息。随即头也不抬地写下去:
“我们常说:永不休息。这话并不确切。人是需要休息的。但这事对于战士说来,却有他们自己的方式!……”
一九五八年十月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局长是将军红军时期的老战友,对那段艰苦的革命岁月有着更深刻的体会,所以将军写回忆录就想到找他帮忙。
B.任局长建议写踢了他两脚的那件事,又做着苦脸,表明他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对将军有些不满但还是能够理解。
C.将军记不起什么时候踢过人,主要是时间太久远让他的记忆有些模糊,并且当时情况紧急,他的注意力并不在此。
D.在任局长的帮助下,将军回忆起事件的详细过程,其中“睡二指”的情节让将军做出写“休息”这个材料的决定。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从将军想找点事做写起,现在清闲的休养生活与过去紧张的战斗生活形成对比,突出将军无事可做的失落。
B.“命令像钢钉砸在铁板上似的”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突出命令的严肃、有力,为后文紧张的急行军做了铺垫。
C.本文详细描写任丕祥的睡态,以点带面,凸显了整个行军队伍的疲惫状态,这促使将军决心让战士们“睡二指”。
D.本文以将军视角记述了一次战略转移的艰难过程,中间穿插了将军的心理活动,富有感染力,让读者身临其境。
8.王愿坚的小说虽写的是残酷艰苦的战争,但也充满了人情味。请简要分析本文蕴含的“人情味”。(4分)
9.本文在写将军的回忆时,几次插入了对现实中任局长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6.C[解答]A项,“有着更深刻的体会”错。B项,“耿耿于怀”“有些不满”错。D项,“‘睡二指’的情节让将军做出写‘休息’这个材料的决定”不当。
7.A[解答]“意在突出将军无事可做的失落”错。
8.①将军和任局长在战争时期结下深厚的友情,笑谈“踢两脚”,充满革命友谊的人情味。②打阻击战寻找掉下山沟的战友并将他安葬,充满互相救助、尊重生命的人情味。③将军决心让战士们“睡二指”,自己忍着困倦为战士们警戒,体现将军关爱士兵的人情味。
4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9.①在任局长的帮助下,将军的回忆逐步展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任局长休养期间依然渴望工作,凸显老一辈革命家不懈奋斗的精神。③将战争时期的不准休息与现在的不想休息对照来写,丰富了标题的内涵,深化了文章主旨。④延缓了紧张的叙事节奏,增加读者的阅读期待。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东营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宝玉回至园中,袭人正惦记他去见贾政,不知是祸是福。只见宝玉醉醺醺回来,问其原故,宝玉一一向她说了。袭人道:“人家牵肠挂肚地等着,你且高乐去,也到底打发人来给个信儿!”宝玉道:“我何尝不要送信儿,只因冯世兄来了,就混忘了。”
正说着,只见宝钗走进来笑道:“偏了我们新鲜东西了。”宝玉笑道:“姐姐家的东西,自然先偏了我们了。”①宝钗摇头笑道:“昨儿哥哥倒特特地请我吃,我不吃,我叫他留着请
人送人罢。我知道我的命小福薄,不配吃那个。”说着,丫鬟倒了茶来,吃茶说闲话儿。
却说那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得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院内去了,自己也便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闪灼,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会儿。再往怡红院来,只见院门关着,黛玉便以手扣门。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情性,他们彼此玩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见是她的声音,只当别的丫头们来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便使性子说道:“凭
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
黛玉听了,不觉气怔在门外,待要高声问她,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淘气,也觉没趣。”一面想,一面又滚下泪珠来。真是回去不是,站着不是。正没主意,只听里面一阵笑语之声,细听一听,竟是宝玉宝钗二人。黛玉心中益发动了气,左思右想,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必竟是宝玉恼我告他的原故“。但只我何尝告你了,你也不打听打听,就恼我到这步田地。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而了”越想越伤感起来,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戚戚呜咽起来。
原来这黛玉秉绝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正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
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稀,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那黛玉正自啼哭,忽听“吱喽”一声,院门响处,只见宝钗出来了,宝玉袭人一群人都送出来。待要上去问着宝玉,又恐当着众人问羞了宝玉不便,因而闪过一旁,让宝钗去了,宝玉等进去关了门,方转过来,尚望着门洒了几点泪。自觉无味,转身回来,无精打采地卸了残妆。
紫鹃、雪雁素日知道黛玉的情性: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且好端端的不知为着什么,常常的便自泪不干的。先时还有人解劝,或怕她思父母、想家乡、受委屈,用话来宽慰。谁知后来一年一月的,竟是常常如此,把这个样儿看惯了,也都不理论了。所以也没人去理她,由她闷坐,只管外间自便去了。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①前文情节;宝钗之兄薛蟠带着美食来请宝玉吃。②前文情节;林黛玉因为贾宝玉对
自己说了《西厢记》中的曲词,曾说要去告诉宝玉之父贾政。
文本二:
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因为中国古代小说从魏晋小说的“粗陈梗概”,到宋元说书的矜奇尚异,细节描写往往失之简陋、夸张,而《红楼梦》则不然,它完全是以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小说故事的主体。这些“家庭琐事,阖阁闲情”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内涵深刻,具有以小见大的艺术容量,充分显示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比如贾宝玉在姐妹们都在场时向林黛玉使个眼色,林黛玉马上就能会意,表现了他们两人不同一般的默契(42回);因是小老婆所生而倍感委屈的探春,洗一次脸也很讲礼数,其实是要摆小姐的谱以显示自己的身份(55回)。当我们读到这些既琐碎,又显然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细节时,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领悟人生真谛的阅读快感便油然而生。
(节选自《〈红楼梦〉名著导读》)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袭人惦记宝玉去见贾政,熊玉“心中也替他忧虑”,从中可以看出她们与宝玉的密切
关系,也可以看出宝玉的所作所为并不合乎贾政的要求。
B.宝钗到宝玉处说话的情节,至少有三层作用:照应前文的情节,引出黛玉在门外哭泣
的情节,表现宝钗炫耀家庭、想和宝玉加深关系的心理。
C.文中写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听到黛玉哭声飞起远离的情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以鸟不忍再听突出了黛玉哭声之悲,衬托了黛玉之美。
D.倚床栏、手抱膝、眼含泪等描述,以及“好似木雕泥塑”的比喻,把黛玉描绘得生动
形象,如在目前。
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晴雯,是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她在宝钗来到宝玉处之后,不敢把怒气撒向宝钗,
却撒向了黛玉,很自然地促进了情节发展。
B.“颦儿才貌世应稀”等四句诗,是对黛玉去寻宝玉不果而哭泣并惊走鸟儿一事的概括,
它充分表现出《红楼梦》真实的生活镜像。
C.魏晋小说总是“粗陈梗概”,缺少细节描写,宋元说书虽有细节描写却简陋、夸张,
而且矜奇尚异,《红楼梦》与它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D.《西厢》即元代戏曲家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宝玉曾以其中的曲词调笑黛
玉,受到了黛玉斥责,因而对其有所怠慢。
8.请简要概括黛玉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戚呜咽的原因。(4分)
9.请依据文本二,简要分析文本一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有哪些。(6分)
6.B.“引出黛玉在门外哭泣的情节”错。虽然宝钗与宝玉的闲谈是黛玉哭泣的一个原因,但宝钗到宝玉处闲谈,不是推动黛玉来到宝玉门外这一情节的因素。“表现宝钗炫耀家庭”过度解读。
7.BA错在“却撒向了黛玉”,依据文本一“晴雯偏生还没听出来”,晴雯不为黛玉开门,是因为没有听出是黛玉,并非把气撒向黛玉。C错在“缺少细节描写”,不是“缺少”。D错在“受到了黛玉斥责,因而对其有所怠慢”,从小说看,黛玉并未斥责宝玉,宝玉也并未怠慢黛玉。
8.①晴雯不肯开门。②自感寄人篱下,受人慢待。③听到宝玉、宝钗说笑,更感孤寂,心生嫉妒。④认为宝玉恼了自己,不理解自己。(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9.①丰富的生活细节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袭人与宝玉的对话、宝钗前来闲谈、黛玉寻宝玉、晴雯因为怄气不开门等,都是生活细节,它们构成了故事情节。②真实而丰满。文本一中的细节源自生活,真实自然,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且写得特别细致,让人如临其境。③内涵深刻,能够凸显人物个性。如黛玉扣门不开而哭的细节,就凸显了她忧郁哀婉的个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山东省泰安市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红楼梦》节选的文字,完成6~9题。
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
一时众人来了,探春故问何事。凤姐笑道:“因丢了一件东西,连日访察不出人来,恐怕旁人赖这些女孩子们,所以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探春冷笑道:“①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既如此,先来搜我的箱柜,他们所有偷了来的都交给我藏着呢。”说着便命丫头们把箱柜一齐打开,将镜奁、妆盒、衾袱、衣包若大若小之物一齐打开,请凤姐去抄阅。凤姐陪笑道:“我不过是奉太太的命来,妹妹别错怪我。何必生气。”因命丫鬟们快快关上。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②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900-2024超重力强化氟化反应流程再造技术规范
- 《应用语言学》(1-15章节)笔记
- 抗体偶联药物分段生产试点注册申报技术要求
- 2024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一)(知识清单)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
- 2024年营养强化剂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班子建设-打造和谐工商
- 冷喷烯锌涂料中石墨烯材料的测试与判定 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法-编制说明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 ch12 实验8 字典与集合
- 幼儿园语言领域听课心得(3篇)
- 期中试卷(第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 急救小知识科普讲座
- 2024年高等教育法学类自考-00262法律文书写作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万达入职在线测评题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JTGT F20-201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一)
- 公园绿化养护服务投标方案
- BS EN ISO 15848-1-2015 工业阀-逸散性排放的测量、试验和鉴定程序(中文)
- 企业档案分类方案及编号办法(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