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琵琶行》公开课导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11/wKhkGWXb2R6AHCmFAADssy-tfcc353.jpg)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琵琶行》公开课导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11/wKhkGWXb2R6AHCmFAADssy-tfcc3532.jpg)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琵琶行》公开课导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11/wKhkGWXb2R6AHCmFAADssy-tfcc3533.jpg)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琵琶行》公开课导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11/wKhkGWXb2R6AHCmFAADssy-tfcc3534.jpg)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琵琶行》公开课导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F/11/wKhkGWXb2R6AHCmFAADssy-tfcc3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琵琶行》公开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明确内容,理清结构。
2.感知诗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美;
3.作品中人物的身世命运,解读诗人思想情感,深入体会主旨句的丰富内涵。
【学习重点】
分析比较作品中人物的身世命运,解读诗人思想情感,深入体会主旨句的丰富内涵。
【学习难点】
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课时】3课时
【学习过程】
1.走近作者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阅读诗前小序,了解创作背景。
补充:《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其创作背景作者在诗序中已经大体说明,需要补充的是作者被贬的原因。元和十年,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派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捕罪犯,以雪国耻。没想到一些朝臣说他越职言事,并诬称他写过“新井”和“赏花”的诗,不顾忌他母亲是看花坠井而死,大逆不道。其真实原因是,白居易在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权贵。这一次政治打击在白居易的一生中是最为沉重的。从此,他虽然也不失关心国计民生的赤子之心,但干预朝政的热情却大大减退。只有了解了这一政治背景,才能理解这首诗中诗人所表现出的压抑和苦闷。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3.参考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诗意,完成基础知识积累。
课堂研讨
一、理清课文结构(学习目标1)
示例:第一段:江头送客景凄凄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二、细节探讨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
2.“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明确:
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学习目标2)
诗人自叙迁谪意
三、合作探究
1.、参照示例填空也可自行绘制表格,概括琵琶女和诗人的遭遇。
(过程建议:尽量选用四字词语)
琵琶女昔时艺压京城,如今沦落江湖;
昔时,如今;
昔时,如今,历尽繁华,美人迟暮。
诗人昔时丝竹不绝,如今有酒无乐;
昔时,如今;
昔时,如今,被贬江城,孤独苦闷。
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写出了诗人怎樣的感慨?賞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诗人为什么要“为君翻作《琵琶行》”呢?
重闻琵琶青衫湿(学习难点)
1.“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三闻琵琶,为何在一个素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续订
- 热水器购销合同年
- 能源供应及环保技术应用合同
- 园林公司劳动合同
- 篮球培训合作协议书
- 房地产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书模板
- 旅游景区合作经营权协议
- 中国农业大学《常微分方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立体车库租赁销售合同范本年
- 抵押担保合同协议书
- 血液透析器课件
- 吊车司机雇佣合同协议书
- 新华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全册课时练(课后作业设计)
- 致命性大出血急救专家共识
- 住院成人高血糖患者血糖监测医护协议处方共识
- JTS-169-2017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
- DL-T5816-2020分布式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
- 2024年4月自考00832英语词汇学试题
- 竞赛试卷(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电力用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远程充放电技术规范》
- 2024年中考语文 (湖北专用)专题一 字音、字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