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导入新课余秋雨在《人生风景》中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千百年来,金陵就是这样一座被无数文人墨客寄托“怀古之情、兴亡之叹”的历史名都。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座名城的神秘面纱,感受诗人那延绵千年的家国情怀。
课文讲解一、作者简介二、背景介绍传说起笔,感慨盛世不在时移境迁,且看千古兴亡
重回现实,感受自然力量关注现实,吟唱幽情离恨激扬回荡的浑厚之气四、艺术特色时空观念的完美表达别致自然的遣词造句三、课文解析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李白诗以抒情为主,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焕发出瑰丽绚烂的色彩。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当时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流传至今的诗歌作品有九百多首,如《蜀道难》《静夜思》《月下独酌》《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将进酒》等。二、背景介绍此诗一说是天宝(742—756年)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时所作。“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三、课文解析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注释[1]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2]晋代:指东晋,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3]衣冠:指当时的名门世族。[4]成古丘:意即这些人物如今只剩下一堆古墓了。[5]三山:山名,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名。[6]半落青天外:形容距离远,看不大清楚。[7]二水:也作“一水”。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白鹭洲横亘其间,将其分为二支。[8]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江东门外。[9]浮云蔽日:指奸邪障蔽贤良,比喻谗臣当道。[10]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2.译文古老的凤凰台曾有凤凰翔集遨游;风去台空唯有长江流水日日依旧。东吴时代的宫苑杂草埋没了幽径;晋代的名门望族也都成古墓荒丘。高耸的三山有半截露出青天之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只因为那些浮云遮蔽光辉的白日;登高不见长安城怎么不使人发愁?3.解析此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结合起来,用以表达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气韵高古,格调悠远。(1)传说起笔,感慨盛世不在
诗歌以凤凰台的传说起笔落墨,十四字中连用三个“凤”字,却丝毫不使人嫌其重复,更没有常见咏史诗的刻板、生硬,其音节流转明快,优美自然。李白借用“凤凰台”,可谓别出机杼:从远古时代开始,凤凰便象征着祥瑞。“凤去台空江自流”,意指引来凤凰的元嘉时代已经消逝了,繁华的六朝也一去不复返了,惟有浩瀚的长江之水与巍峨的凤凰之山依旧生生不息。诗人由繁华易逝,盛世不在,惟有山水长存的眼前之景,生发出内心无限的伤感。(2)时移境迁,且看千古兴亡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人从“凤去台空”的时空变化入手,继续深入开掘其中的意蕴。“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吴大帝,风流倜傥的六朝名士,指点江山的统治者,他们都已经被埋入坟墓,成为历史的陈迹;就连那巍峨的宫殿也成了断壁残垣,荒芜破败。煊赫与繁华并没有留给历史可以值得纪念的东西。敢于藐视封建秩序,打破传统偶像精神束缚,以至于“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的李白,对帝王消逝,王朝的更迭,并无丝毫惋惜。在诗人看来,花草蓬勃,天地依旧,一切都按照自然规律变化发展着。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千古的兴亡。(3)重回现实,感受自然力量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并没有让自己完全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当中,而是把深邃的目光投向广袤的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李白把“三山”那若隐若现、朦胧曼妙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再看江中的“白鹭洲”,竟把长江分割成两半。恢弘、强大的自然之力,不仅能赋予人以强健的气势,宽广的胸怀,还把诗人从历史的遐想中拉回现实,重新感受大自然的永恒。(4)关注现实,吟唱幽情离恨
李白虽然具有超脱尘俗的理想愿望,但内心却始终关切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回望历史,亲近自然后,他把殷切的目光转向了社会现实。他极目远眺,试图从六朝的帝都放眼到当时的权力中心,即自己的心之所向——长安。可奈何“浮云蔽日”,“长安不见”。“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既与题目遥相呼应,更把无限的情思寄托到水天一色的大江、巍峨峥嵘的青山与澄澈无际的天空中。心中情与眼中景茫茫然交织在一起,山光水色,发思古之幽情,思接千载;江水滔滔,吟伤今之离恨,流韵无穷。
四、艺术特色李白诗作多激昂慷慨之歌,少悲凄愁怨之曲,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恣肆汪洋,潇洒奔放,极富浓郁的浪漫色彩与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登金陵凤凰台》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激扬回荡的浑厚之气李白观古阅今,统揽四海于一瞬,超然物外,挥洒自如。其渊深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宽广的胸襟,成为编织高妙艺术境界的核心与精神内含。《登金陵凤凰台》不仅让我们见证了李白的诗仙风范,更让我们领略到充溢其中的浑厚博大之气。
透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脉动与诗人的呼吸。诗人的举重若轻、从容自在,浑厚的浩然雄大之气,无不充塞着整首诗歌,营造出高远、雄浑的艺术境界,其以气夺人的艺术特点表露无遗。(二)时空观念的生动表达这既体现在对历史与自然的认识上,也体现在诗人构造时空艺术境界的表达方法上。李白强调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其“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尽管几乎所有的统治者都宣扬自己的世代永存与精神不灭,但诗人认为,即使如秦始皇般强有力的统治者,可以“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也终归要“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古风·秦王扫六合》)。所以,在李白看来,一切盛世繁华与骄奢淫逸都会烟消云散,能够获得永恒存在的只有自然。(三)别致自然的遣词造句
诗歌以寓目山河为线索,追求情随景生,意象谐成。“凤凰”的高飞与“凤凰台”的“空”、洁净、疏朗,与诗人潇洒的气质和略带感伤的情怀相一致,意到笔到,词义契合,内外呼应。
另外,整首诗“登临”的内在精神,与“埋幽径”“成古丘”的冷落清凉,与“三山”“二水”的自然境界,忧谗畏讥的“浮云”惆怅和不见“长安”的无奈凄凉,都被恰切的语词链条紧紧地勾连在一起,当真不负“古今题咏,惟谪仙为绝唱”的赞誉。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以其旷达高远与略带黯淡色彩的吟咏,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成为文学史上独特的凤凰咏叹调。谢谢!阁夜杜甫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上一课,我们与“诗仙”李白一路相伴,“登临凤凰台”,回望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倾听悠远飘忽的传说故事,体会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喟与清醒的现实思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阁夜》,跟随唐代另一位伟大诗人——“诗圣”杜甫,去遥望壮丽的峡江夜景,聆听悲壮的号角鼓声,细品悲凉哀伤的人生感慨。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诗歌赏析
意象品读
诵读欣赏教学设计一、作者简介二、背景介绍
借景抒情,慨叹人生凄苦之境寓情于景,传达沉郁悲慨之情三、诗歌赏析感时伤事,表露忧国忧民之心感怀名士,倾诉无边寂寥之苦四、意象品读课文讲解一、作者简介(一)人物生平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世称杜少陵。天宝年间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时,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他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二)诗歌创作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的黑暗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甘愿为解救人民苦难而自我牺牲。杜甫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被称为一代“诗史”。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语言讲求炼字炼句。杜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三)艺术成就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作为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其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古、七古长篇,亦诗亦史,铺叙的同时,又着力于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律、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成熟的阶段。
杜甫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摆脱乐府古题的束缚,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死后受到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阁夜”,即西阁之夜。该诗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是诗人感时、伤乱、忆旧、思乡心情的真实写照。当时蜀中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致使蜀中大乱。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又恰逢其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诗人感时忆旧,写下了这首诗。二、创作背景阁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三、诗歌赏析1.注释[1]阴阳:指日月。[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3]霁:雪停。[4]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5]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6]战伐:崔旰之乱。[7]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8]卧龙:指诸葛亮。跃马:指公孙述。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提到。[9]人事:指交游。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漫:徒然、白白的。2.
译文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战乱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人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又算得了什么呢。
《阁夜》是杜甫律诗中的典范,诗人流寓于荒僻的山城,面对峡江壮丽的夜景,听到悲壮的鼓角声,因而感慨万千。他由眼前的情景想到国家的战乱,由历史人物想到自己的境遇,并力图在内心超越这些人生的感慨。诗中虽有悲凉哀伤之情,亦有豪气和超然之意。(一)借景抒情,慨叹人生凄苦之境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岁暮时节,冬日傍晚,刚刚放晴的太阳好像被催促着似的匆匆收敛了最后一抹余晖,夜晚来临了。这是一个霜雪初停的寒夜,无边无际的霜雪好像蔓延到天边,银白色的雪光散发出阵阵寒意,衬托得这个夜晚越发冷寂了。“催”和“寒”两个字既是写景,又有作者的人生感受。光阴催促着每一天的日升日落,而作者自己也被光阴催促着到了暮年,国事家事天下事,忧心的事情很多,可是时光的流逝让人不得不产生一种来日无多的紧迫感。冰天雪地固然寒冷,对于贫病交加、飘泊天涯的杜甫来说,心境的寒冷也和这个冰天雪地的寒宵融为一体了。
(二)寓情于景,
传达沉郁悲慨之情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诗人冬夜闻见之景。黎明前的长夜,远处的声声鼓角,在辗转难眠的诗人听来更显悲壮;俯仰天地,三峡水流湍急,天上的繁星和银河倒映其中,随江水摇曳不定。诗句音律铿锵,形象鲜明,寓情于景,借眼前雄浑伟丽之景传达出诗人沉郁悲慨的心情。(三)感时伤事,表露忧国忧民之心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此处由景物转到了人事。听到“五更鼓角”,作者生发出无限联想。当战争的消息传来,他在夜晚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听到过有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这两句写得异常凄凉悲怆,作者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溢于言表。(四)感怀名士,倾诉无边寂寥之苦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诸葛亮和公孙述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最终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好友相继离世,亲朋也无一字书信问候,人生多么寂寞苦闷!这寂寞苦闷也终将化为虚无,那就随它去吧。此句把全诗的意象都贯穿起来,使其具有一种深邃的历史时空感。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忧愤感伤的情绪和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一)时空交错,丰富表达
该诗有丰富的时空意象,如“岁暮”“天涯”“五更”“三峡”“千家”“数处”等。“岁暮”“五更”是时间意象,其他为空间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品牌推广服务费用协议范例大全版B版
- 2024年度企业咨询服务与业绩改进合同2篇
- 2024年大型企业定制版劳动协议样本版
- 2024专业印刷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参考文本版B版
- 2024年度企业品牌推广与营销策划合同带眉脚
-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 2024年典当物品交易合同标准文本版
- 2024定制生产加工代理协议版
- 2024年全面安全防控合同标准格式版B版
- 小学英语语法介词to和of与for的用法及练习
- 2023-建设项目设计概算编审规程
- 问题及措施清单(质量)
- 电梯设备故障记录表
- 科学素养全稿ppt课件(完整版)
- 地基处理1-地基处理绪论课件
- i第六章-宋代美学-图文课件
- 过敏性紫癜的护理PPT课件(PPT 33页)
- 《古人计数》
-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实录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通风空调工程概况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