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4届河北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10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复习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曾经,石家庄被调侃为“摇滚之城”,因为拆开石家庄三个字的直译英文rock、home、town,合在一起,就是“摇滚的故乡”;更重要的是,从中国药城到魔幻“国际庄”,这座华北平原上被称作“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却用它独特的荒芜气质,诞生了中国摇滚第一刊《通俗歌曲》和《我爱摇滚乐》,还有以“万能青年旅店”为代表的乐队。

摇滚,能成为石家庄的新名片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家庄总是和“土味”与“魔幻”联系在一起,石家庄人自称“庄里人”,调侃石家庄是“国际庄”,自嘲“鬼畜素材很多”。但回过头看,这或许是被称作“没存在感”的石家庄,寻找自身定位的一种尝试。

石家庄也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的代表之一:大型棉纺厂从“棉一”开到“棉七”;被称为“共和国医药长子”的华北制药坐落在这里,中国第一批青霉素从这里问世。那个年代的工厂子女,被体制安排好了既定的路线,在“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面前,他们开始追求新的选择,摇滚乐成为选择的出口之一。

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留守传统产业的石家庄成了时代的背面,如同歌中唱的“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改革的阵痛持续至今。

在迅速扩张的城市化面前,对城市生活与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表述,让中国摇滚乐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更多的地域性。不一样的石家庄,带着野生、不甘、迷茫与无因的反叛,成为孕育摇滚乐的土壤。

城市化发展至今,在越来越雷同的高楼商圈、网红打卡点、美食小吃之下,鲜明而独特的城市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光是今年上半年,就火了不少城市。大理是躺平胜地、有风的地方,淄博是烧烤之城、好客之都……一张名片,带火一座城,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和就业。

市场经济沉寂一段时间后的“报复性消费”,让演出市场在今年井喷。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就能带动当地众多产业;附带音乐体验的旅行,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与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石家庄想要发展“摇滚之城”的真正原因。起码仅仅是官宣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就已经在好奇为什么石家庄与摇滚搭边的时候,不知不觉了解了它不算悠久却足够厚重的历史,理解它失落中的奋起、温和里的反叛。

其实早在石家庄官宣之前,就有乐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石家庄摇滚citywalk路线,进行“圣地巡礼”。华北制药、河北师大附中、新百广场……摇滚曲目里的石家庄,自成一派。

摇滚,对于石家庄来说,也多了一种选择。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曾经在车轮与大地的碰撞声中发出剧烈的心跳,这一次,或许会因为摇滚,再度颤动。

(摘编自坚果《摇滚30年,杀不死的石家庄》)

材料二:

2010年11月,来自石家庄本地的一支乐队独立发行了一张专辑,是他们的同名首专——《万能青年旅店》。回到十多年前,没有人知道,这张专辑能对中国摇滚的整个面貌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可以说几乎每个中国摇滚乐迷都一定听过这张专辑,它甚至在广泛的华语文化圈都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大部分人都承认《万能青年旅店》是一张优秀的专辑。在摇滚天堂评选的《中国摇滚五十大专辑(1989~2019)》榜单里,“万能青年旅店”的这张专辑与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并列第一,各自获得了满分的评价。

过去,人们可以接受一支乐队的音乐不那么“好听”,但是如果他们的歌词没有涉及点儿反抗、反对什么的主题,在2010年之前,这样的乐队几乎一定会招致口诛笔伐。“万能青年旅店”让中国摇滚乐迷不再唯“摇滚精神”是重,“万能青年旅店”让人们意识到,所谓的摇滚精神并不一定只意味着举起的拳头和舞台底下的互相冲撞——“万能青年旅店”用诗意的歌词和让人如痴如醉的旋律,把现实主义的芒刺包裹在一切美好的背后,这种处理方式的高级足以让人醍醐灌顶。

如果说崔健的《一无所有》定义了中国摇滚前一半历史的审美,那么“万能青年旅店”的同名专辑大概就奠定了中国摇滚后一半历史的审美。如今你或许能找到一支新乐队是没听过崔健的,但你很难想象他们会从未听过“万能青年旅店”。

“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成功,也向人们证明,如果你的音乐真的足够好,在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好的音乐真的很难再被埋没。在那之后,“声音玩具”回到了成都,“腰乐队”甚至来自云南小城昭通

当我们站在又一个十年的门槛上,这个时代的中国摇滚仍然没有诞生一张足以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专辑,而《万能青年旅店》这张专辑,则几乎已经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摘编自杨子虚《为什么堪称伟大》)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家庄被称为“摇滚之城”既跟它的英文直译有关,也跟它诞生了著名摇滚杂志和“万能青年旅店”乐队有关。

B.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家庄总是和“土味”“魔幻”这类标签联系在一起,这是石家庄寻找自身定位失败的结果

C.“声音玩具”“腰乐队”,这些乐队不管身处哪个城市,都可以凭借好的音乐获得被大众认可的空间。

D.作为一张优秀的摇滚乐专辑,《万能青年旅店》尽管诞生于十多年前,但在今天,它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中,石家庄成为时代的背面,这跟石家庄是留守传统产业的工业城市有很大关系。

B.来石家庄探寻摇滚路线进行“圣地巡礼”,乐迷是为了追求年轻人的潮流与生活方式,也为更好地理解石家庄。

C.“万能青年旅店”打破了中国摇滚乐迷过去唯“摇滚精神”是重的认知,可见“万能青年旅店”对中国摇滚的改变是重大的。

D.“万能青年旅店”这样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和日益发达的社交媒体,都为石家庄提供了打造“摇滚之城”的契机。

3.下列来自“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歌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喜欢养狗,不爱洗头,不事劳作,一无所获。

B.乌云阻拦明月涌河湾,他起身独立向荒原。

C.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D.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4.两则材料均围绕“石家庄摇滚”这一话题展开,但谈论的焦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3年的夏天,石家庄开展了“周末草坪”等一系列摇滚音乐演出活动。石家庄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活动?请结合材料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中国科学家精神必然会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形成科技界独有的气质和传统特征。中国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科技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色,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科技界秉持科技向善这一基本立场,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界的自身文化传承;在全社会是以科学家精神涵养社会大众文化,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科学共同体可以归为精神层面的价值共同体。中国科技界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代际传承和内部交流扬弃,这是科技界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科协2020年科技界作风学风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工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倡导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明确科技工的科研行为和道德底线,并对两者进行区分。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

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因科学绝对的特殊性,其文化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内在的规律,对于普通公众的影响和作用力远没有其他现代文化显在。科学家精神被公众接受的过程需要依靠各类传播活动实现,只有依靠传播才能让静态的、抽象的科学家精神真正流动起来,产生实际的效用。

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

(摘编自刘萱、张旸《科学家精神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机理与策略》)

材料二: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面对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各国科学家都期盼着能尽早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时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从来就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从提出想法到项目落成的23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

设计建造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工多少年的梦想。凭借当时新中国科技工业水平,要实现这一梦想是十分艰难的。但新中国的科技工敢想敢做,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2.16米口径望远镜产生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特别是超新星光谱的观测使它声名大振。

为了提高观测效率和质量,中国天文学家在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建造一个专门用于拍摄光谱的光学望远镜。2008年建成,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名字为其命名。郭守敬望远镜至今仍是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

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新中国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首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有人问:“‘天文馆’怎么译成英语呢?”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促成了2.16米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

(摘编自齐千里《中国天眼:巡天遥看一千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中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有着独特的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

B.秉持科技向善是中国科技界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的基本立场,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

C.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并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D.中国天文工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天文望远镜,在使用中都取得显著的成效,有的成效至今仍领先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精神只有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其传播才能做到以底线为原则,以榜样为引领。

B.由于几代天文科技工艰辛奋斗的积蓄,以及代际的传承和内部交流的扬弃,我国天文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

C.如果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那么中国科学家就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

D.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仁东带领科研团队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担当。

B.天文工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先从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开始,这是弥合知行差距的体现。

C.陈遵妫极力主张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D.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可以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内容安排顺序上的特点及其好处。(4分)

5.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天文科学家故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文学奖颁发给“文学家,他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无法脱离政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其最突出的偏向恰恰是其政治趣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身不由己地奉行了一种-中立国”的政策。文学奖获得者大多来自北欧和一些较小的民族国家,他们在政治立场上保控中立,文学成就显得平庸,缺乏独树一帜的创新和探索。在对待苏联作家时,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咏显得更为褊狭。五名获奖者为蒲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布罗斯基,除了因文学性而获奖的肖洛霍夫之外,要么是“流亡者”,要么是“叛徒”,要么是持不同政见者、三人流亡异国,一位拒绝流亡却选择了自我放逐。1964年,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批评诺贝尔文学奖在冷战中偏向西方阵营,或对东方阵营的叛逆者或“理想主义者”青睐有加。

(摘编自黄发有《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

材料二: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的《吉檀迦利》是一部献给神的颂歌集。他无限崇敬的神,是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泰戈尔一生都在思考神、自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正是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自由、平等、博爱——来包装印度传统宗教的神,其实质是他的以人为本的宗教。这里面包含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感和与万物的亲近感。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泰戈尔诗歌里"充满了为全人类所理解的真正的人性”。“这位诗人的动机之一是在努力调和人类文明的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乃是我们当今世界的特征。”众所周知,泰戈尔获奖时,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而时代的语境正是寻找救世良方、解除欲来之危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是特殊的。他是印度高种姓姿罗门的后裔,却远离了印度文化的大氛围:他出生在特立尼达,但对这个曾被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殖民过的岛国的贫瘀的历史文化并不认同:他接受了英国教育并定居此地,但又无时不在一种“中心”(殖民地)和“边缘”(宗主国)感觉之间徘徊。基于此,杂保尔的作品一方而关注后殖民社会边缘人的根基丧失、家园失却、归属不定的虚无感和无根感,另一方而也反映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被瑞典文学院誉为杰作的《抵达之谜》中,叙述者最终拥有的“房子”是奈保尔生存在这个急遽变化、动荡不安的世界中,重新发现和创造出的自我栖居之所。奈保尔苦苦追寻后殖民时代的“诗意的栖居”,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奈保尔的获奖,明显地体现出时代语境对于文学审美的制约和影响。

(摘编自尹锡南《泰戈尔与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光晕”与印度书写》)

材料三:

在诺贝尔的遗嘱及由此而制定的诺贝尔奖颁奖规章中,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不论国籍,但求对全人类有伟大贡献,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不难看出,这个标准太过笼统,也太死板。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评委会会在不同的时期将标准作出相应的变通,以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如瑞典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埃斯普马克曾于1987年说过:“三十年代,得文学奖的人是高尔斯华绥、辛克菜·路易斯、赛珍珠等,因为他们是世界公认的作家.文学奖是奖给对全人类有益的人。当时许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作品。二战以后发生了变化,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艾略特、福克纳等被推上来了,他们作品的质量是上乘的——虽然读者范围在当时还不大。采取这样的标准完全是一种新的做法。”

同样,当大江健三郎得知他继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人之后,成为第七位获得话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时,他也感到很偶然。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大江健三郎始终怀抱并坚持不懈地在作品中表述人道主义的理想。他的创作方法熔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交异怪诞风格为一炉,独创性地将这三大要素整合成为“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先后得到国内外的多项大奖。他的作品已被译为世界上的86种文字出版。到1994年,瑞典文学院对大江的评价已经非常之高,其投奖理由为:“大江凭着诗的想象力,创造了使现实与神话紧密地凝缩在一起的想象的世界;在他自己创造的想象的世界里,他努力发掘个人的体验,成功地描绘出人类共同的追求。这在他成了残疾儿的父亲之后的作品里有更充分的体现。”

(摘编自魏善浩《世纪之交的“东方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大江健三郎获奖的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联某些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如蒲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肖洛霍夫。

B.印度传统宗教的神被泰戈尔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包装,成为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

C.埃斯普马克认为,基于二战后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这一变化,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

D.大江健三郎坚持在作品中表述人道主义的理想,这是其创作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必要前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北欧的某些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文学成就并不一定十分出色。

B.奈保尔的作品反映出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这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有一定关系。

C.为了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

D.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将“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熔为一炉,这可以给一些作家带来启发。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在提出观点后,列举不同的事例加以论证,如苏联作家获奖的情况,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

B.材料二提及泰戈尔和奈保尔的具体作品,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

C.材料三引用埃斯普马克的话,是为了证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会去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

D.三则材料都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展开论述,但在论述的侧重点上并不相同,呈现出

一定的差异性

4.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因素有哪些。(4分)

5.材料三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诗人的活动和观念时常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那么对生死存亡的思考就不可能出现。

B.东汉末至魏晋诗歌中突出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悲伤,这是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领域的表现。

C.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体是乱世,在这样的历史时期文学创作上出现生死主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D.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中,诗人的第四种态度无疑与同时代其他诗人不同,因此这一类作品便有了新的风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3分)

A.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B.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6分)

河北省保定市唐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两大部类,它们分别发展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科学技术作为最富革命性格的生产力,改造着世界,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为人类提供日益增多的方便与享受,使人类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盲目崇拜。19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相当多的人把科学技术视作全知、全能、全在的救世主,以为所有难题,包括精神、价值、自由都可以经由科学技术获得完满解决。

但由于科学技术是从研究自然界(尤其是物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一种“物质化”方法,或“非人格化”方法,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用池田大作的语言来说,“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因为“科学的思维法产生了轻视生命的倾向,容易忽视活生生的人的真实风貌”,因而有赖人文的思想及方法的补充与矫正。

这首先表现在,对人类的生命意义而言,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诚然,科技是“价值中立”的,但是作为社会人的科学家却不应是价值中立的。二战期间,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联袂反对使用原子弹,便是从人类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出发的。

科技需要人文文化弥补的又一理由是:科学技术可以提供日益强大、有效的工具理性,却不能满足人类对于政治理念、伦理规范和终极关怀等层面的需求,总之,无法提供人类区别于禽兽的“价值理性”。而现代人类所面临的诸多困扰,往往发生在“价值理性”管辖的领地,发生在“意义危机”烦频袭来之际。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尤其是在道德层面,有若干超越性的意义,可以成为文明人类公认的生活准则。诸如不忍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仁爱之心,都是贯通古今、中外认可的。“人无信不立”,何尝不是成熟的现代市场交易所应遵循的经济伦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须臾不可脱离的黄金法则。

人文文化的不可或缺,还在于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心向往之的审美情趣,这便是中国人将其与“礼”并称的“乐”。这种功能并不能用现金额度核算,但对于人类而言是绝对需要的。从人类整体而论,必须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对立,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产物,但二者间达成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关系又是完全可能的。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研究,便是人文学者借鉴科学实证原则的成功一例。二者之中,人文文化发展尤其需要关注。科学将继续长足进步,这是可以预期的,因为人类创造的“工具理性”已经赢得了无可阻遏的前行势能;而人类的“价值理性”还较为脆弱,我们并未寻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便是古人所云“礼乐所由起,百年积德而后可兴也”,而今天的中国人应当有此“百年积德”的自觉。

(摘编自冯天瑜《两种文化协调发展的随想》)

材料二:

半个世纪前,斯诺《两种文化》一书指出,人文科学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以及各自代表的文化正日益分化,彼此逐渐疏远,有无法沟通之势。今天,这一隔膜却似乎变薄了。相伴科学而发展的技术已渐渐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似乎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深研究。与此同时,人文学界开始从哲学、文学、史学各个角度,仔细审察科学在人类世界的角色。库恩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指陈一代又一代的科学研究经常受当时一些主题的约束。在主题转变时,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甚至表述思维的语言,也跟着转变了。于是,表面上看来是纯粹独立的科学研究,其实往往不能避免受社会的制约。

相对地说,人文与科学两个文化之间樊篱必须拆除。将来的世界,文化既是多元,而文化体系与社会体系中的各个部分又会有更多的互依与纠缠。有些学者,尝试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以了解不同学科的语言观念。另一方面,科学家也正在从人文的角度,尝试说明数理科学的内容。杨振宁先生在《美与物理学》中借用诗人布莱克的诗句,形容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

把无穷无尽握在手掌,

永恒宁非是刹那时光。

他认为,数学与物理的关系就像是在茎处重叠的两片叶片,重叠的地方同时是二者之根,二者之源。人文与科学之间又何尝不是人类心智中分离而又叠合的两个园地呢

我们注意科学各部门间的对话,也在尝试使不同学科中已经发展的一些观念彼此对比,找出跨越学科的若干观念。我们的目的,只在提示同学们,学科的界限其实是暂设的,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

(摘编自许倬云《人文与科学之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技术因具有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而让人们盲目崇拜,在较长时间内被许多人认为是能解决所有难题的有效途径。

B.与科学技术相比,仁爱、诚信等中国古代优秀的人文传统,能够为解决现代人类的“意义危机”提供更大的帮助。

C.科学技术渐渐从实验室深入一般人的世界,科学研究往往受到时代主题的影响和制约,这都说明科学越来越依赖人文。

D.人文学者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审视科学发展与社会的关系,而科学家也可以从人文的角度来说明科学的某些内容。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细密的社会分工造成科学与人文相对立,但文化的多元发展以及将来文化体系和社会体系之间的紧密互动,要求人们设法减少这种对立。

B.人类的“工具理性”发展迅速,“价值理性”发展则相对滞后,要求人们的关注点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

C.人们只要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或广泛运用人文的方法来开展科研,就能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

D.我们要注意科学各部门之间的对话,努力找出跨越学科的观念。想更好地求取知识,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术语。

3.关于材料中所引用的论据,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池田大作关于“科学之眼”的论述,是为了证明科学思维法不如人文的思想方法好。

B.叙述爱因斯坦与奥本海默反对使用原子弹的事例,是为了证明科学家无法保持价值中立。

C.举费孝通借鉴科学实证主义方法开展人类学实地调査和研究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科学和人文完全可能实现良性互动。

D.杨振宁在著作中借用布莱克的诗句,是为了证明人文和科学在人类心智上是同根同源的关系。

4.同是讨论两种文化的关系,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却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科学崇拜”主要体现为:相信科学的完美,视科学为万能,只关注科学自身的发展。请结合材料,分析“科学崇拜”的危害。(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复习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曾经,石家庄被调侃为“摇滚之城”,因为拆开石家庄三个字的直译英文rock、home、town,合在一起,就是“摇滚的故乡”;更重要的是,从中国药城到魔幻“国际庄”,这座华北平原上被称作“最没存在感的省会城市”,却用它独特的荒芜气质,诞生了中国摇滚第一刊《通俗歌曲》和《我爱摇滚乐》,还有以“万能青年旅店”为代表的乐队。

摇滚,能成为石家庄的新名片吗?

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家庄总是和“土味”与“魔幻”联系在一起,石家庄人自称“庄里人”,调侃石家庄是“国际庄”,自嘲“鬼畜素材很多”。但回过头看,这或许是被称作“没存在感”的石家庄,寻找自身定位的一种尝试。

石家庄也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的代表之一:大型棉纺厂从“棉一”开到“棉七”;被称为“共和国医药长子”的华北制药坐落在这里,中国第一批青霉素从这里问世。那个年代的工厂子女,被体制安排好了既定的路线,在“一眼望得到头的人生”面前,他们开始追求新的选择,摇滚乐成为选择的出口之一。

随着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留守传统产业的石家庄成了时代的背面,如同歌中唱的“夜幕覆盖华北平原,忧伤浸透她的脸”,改革的阵痛持续至今。

在迅速扩张的城市化面前,对城市生活与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表述,让中国摇滚乐也在这一阶段出现了更多的地域性。不一样的石家庄,带着野生、不甘、迷茫与无因的反叛,成为孕育摇滚乐的土壤。

城市化发展至今,在越来越雷同的高楼商圈、网红打卡点、美食小吃之下,鲜明而独特的城市标签变得越来越重要。光是今年上半年,就火了不少城市。大理是躺平胜地、有风的地方,淄博是烧烤之城、好客之都……一张名片,带火一座城,也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和就业。

市场经济沉寂一段时间后的“报复性消费”,让演出市场在今年井喷。一场演唱会或音乐节,就能带动当地众多产业;附带音乐体验的旅行,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与生活方式。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石家庄想要发展“摇滚之城”的真正原因。起码仅仅是官宣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就已经在好奇为什么石家庄与摇滚搭边的时候,不知不觉了解了它不算悠久却足够厚重的历史,理解它失落中的奋起、温和里的反叛。

其实早在石家庄官宣之前,就有乐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石家庄摇滚citywalk路线,进行“圣地巡礼”。华北制药、河北师大附中、新百广场……摇滚曲目里的石家庄,自成一派。

摇滚,对于石家庄来说,也多了一种选择。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曾经在车轮与大地的碰撞声中发出剧烈的心跳,这一次,或许会因为摇滚,再度颤动。

(摘编自坚果《摇滚30年,杀不死的石家庄》)

材料二:

2010年11月,来自石家庄本地的一支乐队独立发行了一张专辑,是他们的同名首专——《万能青年旅店》。回到十多年前,没有人知道,这张专辑能对中国摇滚的整个面貌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可以说几乎每个中国摇滚乐迷都一定听过这张专辑,它甚至在广泛的华语文化圈都激起了不小的反响,大部分人都承认《万能青年旅店》是一张优秀的专辑。在摇滚天堂评选的《中国摇滚五十大专辑(1989~2019)》榜单里,“万能青年旅店”的这张专辑与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并列第一,各自获得了满分的评价。

过去,人们可以接受一支乐队的音乐不那么“好听”,但是如果他们的歌词没有涉及点儿反抗、反对什么的主题,在2010年之前,这样的乐队几乎一定会招致口诛笔伐。“万能青年旅店”让中国摇滚乐迷不再唯“摇滚精神”是重,“万能青年旅店”让人们意识到,所谓的摇滚精神并不一定只意味着举起的拳头和舞台底下的互相冲撞——“万能青年旅店”用诗意的歌词和让人如痴如醉的旋律,把现实主义的芒刺包裹在一切美好的背后,这种处理方式的高级足以让人醍醐灌顶。

如果说崔健的《一无所有》定义了中国摇滚前一半历史的审美,那么“万能青年旅店”的同名专辑大概就奠定了中国摇滚后一半历史的审美。如今你或许能找到一支新乐队是没听过崔健的,但你很难想象他们会从未听过“万能青年旅店”。

“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成功,也向人们证明,如果你的音乐真的足够好,在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好的音乐真的很难再被埋没。在那之后,“声音玩具”回到了成都,“腰乐队”甚至来自云南小城昭通

当我们站在又一个十年的门槛上,这个时代的中国摇滚仍然没有诞生一张足以定义下一个十年的专辑,而《万能青年旅店》这张专辑,则几乎已经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摘编自杨子虚《为什么堪称伟大》)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家庄被称为“摇滚之城”既跟它的英文直译有关,也跟它诞生了著名摇滚杂志和“万能青年旅店”乐队有关。

B.很长一段时间里,石家庄总是和“土味”“魔幻”这类标签联系在一起,这是石家庄寻找自身定位失败的结果

C.“声音玩具”“腰乐队”,这些乐队不管身处哪个城市,都可以凭借好的音乐获得被大众认可的空间。

D.作为一张优秀的摇滚乐专辑,《万能青年旅店》尽管诞生于十多年前,但在今天,它依然是神一般的存在。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改革中,石家庄成为时代的背面,这跟石家庄是留守传统产业的工业城市有很大关系。

B.来石家庄探寻摇滚路线进行“圣地巡礼”,乐迷是为了追求年轻人的潮流与生活方式,也为更好地理解石家庄。

C.“万能青年旅店”打破了中国摇滚乐迷过去唯“摇滚精神”是重的认知,可见“万能青年旅店”对中国摇滚的改变是重大的。

D.“万能青年旅店”这样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和日益发达的社交媒体,都为石家庄提供了打造“摇滚之城”的契机。

3.下列来自“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歌词,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喜欢养狗,不爱洗头,不事劳作,一无所获。

B.乌云阻拦明月涌河湾,他起身独立向荒原。

C.生活在经验里,直到大厦崩塌,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D.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4.两则材料均围绕“石家庄摇滚”这一话题展开,但谈论的焦点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3年的夏天,石家庄开展了“周末草坪”等一系列摇滚音乐演出活动。石家庄为什么要设计这些活动?请结合材料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加以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分析信息性文本阅读选取的是两篇有关“摇滚之城”石家庄的文章,一篇谈石家庄借摇滚之势变革图新,一篇谈从石家庄走出的“万能青年旅店”乐队及其音乐专辑。两篇文章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借助考题,让学生熟悉自己的省会城市及其独特的摇滚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热爱本土文化的思想意识。借助命题,训练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1.B解答:“这是石家庄寻找自身定位失败的结果”理解有误,原文并未认定这种对自身定位的寻找是失败的。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概括和分析能力。

2.B解答:“也为更好地理解石家庄”理解有误,原文并无此意。

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3.A解答:材料二画线句评价了“万能青年旅店”乐队的艺术特色:歌词诗意美好,包含了对现实的批判审视。A项只有批判,缺乏诗意美好。

本题考查对文本观点与论据关系的判断能力。

4.解析:①材料一谈论的焦点是石家庄摇滚与石家庄这座城市的伴生发展,致力于探讨“摇滚之城”能否成为石家庄的新名片。②材料二谈论的焦点是石家庄本地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及其同名专辑对中国摇滚的影响和意义。(每点2分)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不同材料的侧重点。

5.解析:①留守传统产业的石家庄急需寻找到新的自身定位,借助摇滚演出活动拉动城市发展。②发掘城市文化,石家庄有孕育摇滚的土壤和优秀的摇滚文化,借助摇滚演出活动打造鲜明而独特的城市标签。③迎合演出市场火爆的经济形势,借助摇滚演出活动迎合年轻人的潮流与生活方式,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每点2分。如有其他符合材料观点的解析也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本观点并以之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材料分析文学性文本选取了罗隆翔的《村庄里的高塔》,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的科幻类作品,文中清新辽阔的地球农耕时期的场景和未来世界人机相争的场景交织,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且小说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展现上都有可圈点的匠心巧思。借助此文,让学生感受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体味人性的复杂与美好;同时借助试题,训练学生细读文本、感受形象、理清脉络、体味心理和情感、品鉴艺术技巧等能力。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差异以及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科学家群体在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显著的独特性,中国科学家精神必然会吸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形成科技界独有的气质和传统特征。中国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科技界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色,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科技界秉持科技向善这一基本立场,既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在科学共同体内部是以科学家精神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界的自身文化传承;在全社会是以科学家精神涵养社会大众文化,让科学家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科学共同体可以归为精神层面的价值共同体。中国科技界长久以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思想和行为习惯,经历了代际传承和内部交流扬弃,这是科技界自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科协2020年科技界作风学风调查显示,中国科技工对科学家精神的认知和践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在倡导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科学家精神的同时,也要明确科技工的科研行为和道德底线,并对两者进行区分。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

现代科学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但因科学绝对的特殊性,其文化依然保持着自身的独立和内在的规律,对于普通公众的影响和作用力远没有其他现代文化显在。科学家精神被公众接受的过程需要依靠各类传播活动实现,只有依靠传播才能让静态的、抽象的科学家精神真正流动起来,产生实际的效用。

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

(摘编自刘萱、张旸《科学家精神传播促进科学文化建设的机理与策略》)

材料二: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开创了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的新模式,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设备的世界领先地位。1993年,在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面对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各国科学家都期盼着能尽早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时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的南仁东从来就不缺乏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强烈的使命感。从提出想法到项目落成的23年时间里,南仁东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2016年9月2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

设计建造自己的天文望远镜,是中国天文工多少年的梦想。凭借当时新中国科技工业水平,要实现这一梦想是十分艰难的。但新中国的科技工敢想敢做,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2.16米口径望远镜产生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成果,特别是超新星光谱的观测使它声名大振。

为了提高观测效率和质量,中国天文学家在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基础上,开始设计建造一个专门用于拍摄光谱的光学望远镜。2008年建成,中国国家天文台以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名字为其命名。郭守敬望远镜至今仍是世界上光谱获取效率最高的望远镜。

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新中国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开创了中国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1980年,年近八旬的张钰哲登上海拔4800米的昆仑山口,为中国首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有人问:“‘天文馆’怎么译成英语呢?”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促成了2.16米望远镜的研制工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

(摘编自齐千里《中国天眼:巡天遥看一千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中国社会文化和科学发展历史背景的影响下,有着独特的责任、使命以及精神、价值观。

B.秉持科技向善是中国科技界在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伦理主张中的基本立场,是中国文化的精华凝练。

C.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并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

D.中国天文工在不同历史时期建造的天文望远镜,在使用中都取得显著的成效,有的成效至今仍领先世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学家精神只有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其传播才能做到以底线为原则,以榜样为引领。

B.由于几代天文科技工艰辛奋斗的积蓄,以及代际的传承和内部交流的扬弃,我国天文学事业得以不断发展。

C.如果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那么中国科学家就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

D.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南仁东带领科研团队建成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参与国际科技治理的责任担当。

B.天文工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先从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开始,这是弥合知行差距的体现。

C.陈遵妫极力主张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

D.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可以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

4.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内容安排顺序上的特点及其好处。(4分)

5.如何更好地讲述中国天文科学家故事?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1.C2.B3.A4.①由今溯昔,引发读者探究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的兴趣;

②由侧重叙事到侧重写人,使读者更能真切具体地感受科学家精神。5.①挖掘中国天文科学家勇于创新、艰辛奋斗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精神,塑造他们立体丰满的形象;

②加强中国天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并创新传播方式,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让中国天文科学家与公众有效互动。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并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错误。由原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文化的传播,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渗透”可知,原文说的是“不应停留在”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说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只是“不应停留在”,而不是“不是”科学信息的传达和科学知识的分发。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只有……才能……”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双管齐下弥合知行差距,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可知,原文只是说“传播科学家精神要以底线为原则和基石,也要以榜样为引领和目标,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成为科技界可践行的理想和可追随的旗帜”,并不是“只有……才能……”。

C.“如果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错误。由原文“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新中国的天文学在‘沉默的时光’里,就有这样一大批仰望星空而又脚踏实地‘扎根’的人”可知,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所以中国科学家难免还要处在一段“沉默的时光”里并不是因为“没有增强科学文化在普通公众中的影响和作用力”,

D.“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错误。由原文“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可知,原文说的是“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而不是“只要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科学家精神就可以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天文工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的计划”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他们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通过使用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至今,60厘米的望远镜仍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着”可知,原文并没有说建造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是为了实现建造2.16米口径望远镜。

C.“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错误。由原文“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一心想要打造一个超越西方的天象馆,为此,他极力主张用天文馆这个名字,……他坚定地说:‘咱们先干起来,干好了,让他们作为中国的外来语再翻译过去吧!’”可知,原文并没有说“把想要打造的超越西方的天象馆命名为‘天文馆’,彰显了注重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只是说“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

D.“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错误。从国家天文台奠基者程茂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并不能看出我国天文学界一直把育人这一科学家精神放在首位,只是想说明我国天文学事业的发展积蓄了几代人的艰辛奋斗。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二第1段写了2016年9月25日,我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正式启用;第2段写了1958年高标准地提出自主建造一架2.16米口径望远镜的宏伟计划,并大胆探索,先建造出60厘米的小型望远镜;第3段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前夕,中国科学家终于自主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2.16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第4段写了2008年建成郭守敬望远镜。可见由今溯昔,引发读者探究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的兴趣。

材料二第1~4自然段介绍了我国天文望远镜建造历程,主要是叙事,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首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普及大众天文知识的第一人陈遵妫和国家天文台的奠基者程茂兰,主要是写人。可见由侧重叙事到侧重写人,使读者更能真切具体地感受科学家精神。

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公众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存在距离感。科学家群体形象缺乏立体丰满的塑造,传统的事迹展览和专题宣讲,形式化的广播电视和图书杂志宣传,使得公众对接受科学家精神传播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所以,科学家精神要实现体系化的科学文化传播,让公众能够最大限度被科学家精神感染并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达成推动科学文化建设的目标,首先要讲好科学家故事”可知,挖掘中国天文科学家勇于创新、艰辛奋斗的感人事迹和先进精神,塑造他们立体丰满的形象;

结合材料“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处在媒介生态被新技术重构的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传播需要顺应时代需求,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固化的单线传播方式。对话对于科学家精神的传播而言是综合载体,因而需要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形成有效互动的对话机制”可知,加强中国天文科学家精神的传播力度并创新传播方式,搭建系统性的对话平台让中国天文科学家与公众有效互动。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文学奖颁发给“文学家,他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无法脱离政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其最突出的偏向恰恰是其政治趣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身不由己地奉行了一种-中立国”的政策。文学奖获得者大多来自北欧和一些较小的民族国家,他们在政治立场上保控中立,文学成就显得平庸,缺乏独树一帜的创新和探索。在对待苏联作家时,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咏显得更为褊狭。五名获奖者为蒲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布罗斯基,除了因文学性而获奖的肖洛霍夫之外,要么是“流亡者”,要么是“叛徒”,要么是持不同政见者、三人流亡异国,一位拒绝流亡却选择了自我放逐。1964年,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批评诺贝尔文学奖在冷战中偏向西方阵营,或对东方阵营的叛逆者或“理想主义者”青睐有加。

(摘编自黄发有《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

材料二:

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的《吉檀迦利》是一部献给神的颂歌集。他无限崇敬的神,是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泰戈尔一生都在思考神、自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正是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自由、平等、博爱——来包装印度传统宗教的神,其实质是他的以人为本的宗教。这里面包含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感和与万物的亲近感。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泰戈尔诗歌里"充满了为全人类所理解的真正的人性”。“这位诗人的动机之一是在努力调和人类文明的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乃是我们当今世界的特征。”众所周知,泰戈尔获奖时,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而时代的语境正是寻找救世良方、解除欲来之危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这一点的。

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是特殊的。他是印度高种姓姿罗门的后裔,却远离了印度文化的大氛围:他出生在特立尼达,但对这个曾被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殖民过的岛国的贫瘀的历史文化并不认同:他接受了英国教育并定居此地,但又无时不在一种“中心”(殖民地)和“边缘”(宗主国)感觉之间徘徊。基于此,杂保尔的作品一方而关注后殖民社会边缘人的根基丧失、家园失却、归属不定的虚无感和无根感,另一方而也反映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被瑞典文学院誉为杰作的《抵达之谜》中,叙述者最终拥有的“房子”是奈保尔生存在这个急遽变化、动荡不安的世界中,重新发现和创造出的自我栖居之所。奈保尔苦苦追寻后殖民时代的“诗意的栖居”,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奈保尔的获奖,明显地体现出时代语境对于文学审美的制约和影响。

(摘编自尹锡南《泰戈尔与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光晕”与印度书写》)

材料三:

在诺贝尔的遗嘱及由此而制定的诺贝尔奖颁奖规章中,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不论国籍,但求对全人类有伟大贡献,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不难看出,这个标准太过笼统,也太死板。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评委会会在不同的时期将标准作出相应的变通,以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如瑞典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埃斯普马克曾于1987年说过:“三十年代,得文学奖的人是高尔斯华绥、辛克菜·路易斯、赛珍珠等,因为他们是世界公认的作家.文学奖是奖给对全人类有益的人。当时许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作品。二战以后发生了变化,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艾略特、福克纳等被推上来了,他们作品的质量是上乘的——虽然读者范围在当时还不大。采取这样的标准完全是一种新的做法。”

同样,当大江健三郎得知他继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人之后,成为第七位获得话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时,他也感到很偶然。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大江健三郎始终怀抱并坚持不懈地在作品中表述人道主义的理想。他的创作方法熔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交异怪诞风格为一炉,独创性地将这三大要素整合成为“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先后得到国内外的多项大奖。他的作品已被译为世界上的86种文字出版。到1994年,瑞典文学院对大江的评价已经非常之高,其投奖理由为:“大江凭着诗的想象力,创造了使现实与神话紧密地凝缩在一起的想象的世界;在他自己创造的想象的世界里,他努力发掘个人的体验,成功地描绘出人类共同的追求。这在他成了残疾儿的父亲之后的作品里有更充分的体现。”

(摘编自魏善浩《世纪之交的“东方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大江健三郎获奖的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联某些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如蒲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肖洛霍夫。

B.印度传统宗教的神被泰戈尔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包装,成为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

C.埃斯普马克认为,基于二战后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这一变化,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

D.大江健三郎坚持在作品中表述人道主义的理想,这是其创作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必要前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北欧的某些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文学成就并不一定十分出色。

B.奈保尔的作品反映出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这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有一定关系。

C.为了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

D.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将“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熔为一炉,这可以给一些作家带来启发。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在提出观点后,列举不同的事例加以论证,如苏联作家获奖的情况,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

B.材料二提及泰戈尔和奈保尔的具体作品,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

C.材料三引用埃斯普马克的话,是为了证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会去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

D.三则材料都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展开论述,但在论述的侧重点上并不相同,呈现出

一定的差异性

4.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因素有哪些。(4分)

5.材料三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1.B(3分)

A项肖洛霍夫的获奖不能体现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C项由原文可知,“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们在艺术上有创新,作品质量上乘,且“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D项“必要前提”不合逻辑。

2.C(3分)

“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的目的不是“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由原文可知,“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与“探讨人的生存哲学”为并列关系,且主语都是“世界人们”。

3.B(3分)

“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错,由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是强调二人获奖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契合了时代的语境。

4.①政治偏见;②时代的语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解析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首先,要研读题干,明确答题要求;然后,找准相关要点在两则材料中的位置,并进行概括。

5.①评选委员会发现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和艺术上的创新性,授予其诺贝尔文学奖;②这种做法遵从了诺贝尔的遗嘱,把文学奖颁发给“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③同时也体现出评委会的变通,能根据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勇于对评选标准作出相应的调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解析言之成理亦可)

本题考查分析文本思想观点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审清题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简要说明,形成解析。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