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方法课件_第1页
社会调查方法课件_第2页
社会调查方法课件_第3页
社会调查方法课件_第4页
社会调查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導論社會調查概述社會調查的類型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式第一節社會調查概述一、社會調查的概念國內外学者对“社会调查”这一概念在认识上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名稱國內:“社會調查”或“社會調查研究”。”國外:“調查”(survey)或“調查研究”(survey

research)。具體定義社會調查是人們認識社會的一種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是一種資料收集的方法。社會調查僅僅是收集資料調查不僅包括收集資料,還包括分析資料。知識體系國內學者一般將社會調查分為普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國外學者所界定的社會調查往往僅指抽樣調查國內學者一般將文獻法、問卷法、觀察法、訪談法和實驗法等方法並列,共同作為社會調查中收集資料的方法國外學者在社會調查中所指的資料收集方法,僅有結構式訪問和自填問卷法

社會調查的定義與特徵社會調查指的是一種採用自填式問卷或結構式訪問的方法,系統地、直接地從一個取自總體的樣本那裏收集量化資料,並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統計分析來認識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社會研究方式。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3版,4頁,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社會调查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而非自然現象。社會调查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而非个人。社會调查是一种系统的认识活动,包括选题、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是依據調查活動本身所具有的內在規律性而形成的一種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程式性的活動。社會调查指的是抽样调查。所谓抽样调查,是指從總體(由所有調查對象所構成的集合)中按照一定的方式抽取樣本(總體中的一部分元素或個體所構成的集體),從樣本中收集資料,然後用樣本的統計結果來推斷總體。社會调查的基本特徵在研究方式上,社會調查主要採用自填式問卷和結構式訪問兩種方式收集资料;社會调查要求从调查对象那里直接收集信息,即獲取第一手资料。社會调查本质上是一种定量的研究方式,依據社会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常運用統計軟體的輔助,對所收集的量化資料進行處理和分析。因此,資料的定量化與統計分析方法的運用是社會調查的一個重要標誌。社會调查是一种既包括资料的收集工作,又包括資料的分析工作的完整的社會研究类型。這一特征也是社会调查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研究方式的基础,其實際含義是:我們可以採用社會調查的方式獨立完成對某一具體問題的探索和認識任務。社會调查的基本特徵二、社會調查的作用描述状况預測趨勢解釋原因描述某種社會現象,有利於正确认识社会現實回答“發生了什麼”“是什么”“怎麼樣”有助於探索事實或現象背後的本质回答“為什麼會發生”“為什麼是這樣”預測社會現象,有助於应对未来三、社會調查的局限方法論的角度社會调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强调社会现象的客观性和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以及與之相應的調查程式的可重複性和調查研究結果的可驗證性。社會現象在具有客觀性的同時,還具有複雜的多樣性特徵,更有其獨特的個體性特徵。社會调查仅仅是认识社会、探索社会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式。社會調查的實踐社會生活具有多樣性和复杂性,使得社會調查的各個技術性環節都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測量的有效性問題、抽樣以及樣本的代表性問題、統計方法選擇的適當性問題等。社會調查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時間、經費的限制,研究主題或研究內容的合適性問題,等等。社會調查僅僅是社會研究的四大方式之一(另外三種方式是實驗研究、實地研究和文獻研究)第二節社會調查的類型調查對象性質定義適用範圍例子普遍調查定量一種專門組織的全面調查,即對構成總體的所有個體(或元素)進行無一遺漏的逐個調查,以瞭解研究對象在某個時點或某個時期的總體狀況。全國性或者地區性調查人口普查、農業普查、工業普查、從所研究的總體中,按照一定的方式選取一部分個體(或元素)進行調查,並以調查的結論或數據來推斷總體的研究方式。抽樣調查的基本思路和邏輯是,通過對部分事物的考察達到對現象總體的認識。涉及面大、檢查和修正普查的資料結果等資源調查、企業調查、產業調查、民意調查抽樣調查一、調查對象的範圍:普查&抽查普查三個原則:統一組織:專門的組織機構負責指導整個普查工作統一步驟:嚴格遵守事先制定的調查方案同一時間:一是確定普查時點;二是規定普查登記的合適時期。三個特點:1)成本高2)資料的準確性較高

3)需要統一組織和統一安排4)調查的项目不宜太多,相關普查的專案應盡可能统一我國普遍調查的形式:1)統計報表。由普查部門(一般是國家行政部門)制定,由下級有關部門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填報。2)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組織專門的調查隊伍,根據統一的調查專案和指標,按照既定的調查方案,對調查對象直接進行調查登記,如人口普查。抽查(1)抽樣調查的特點。第一,在非普遍調查方法中,抽樣調查是可以用於推斷總體的最好的、最有科學依據的方法。第二,成本低、获取资料迅速、资料详细、应用范围广泛等。第三,抽樣調查的準確性高。(2)抽樣調查的作用。第一,對那些無法進行普遍調查但又需要進行量化研究的事物或現象,可以用抽樣調查的方法來進行研究。第二,能夠檢查和修正普遍調查的資料品質。(1)普遍調查和抽樣調查都是採用統計分析方法來呈現調查结果。(2)普遍調查和抽樣調查的目的都是一樣的:說明總體的基本情況和相關特徵。(3)普遍調查和抽樣調查的準確性都比較高,只是兩種方法提高數據準確性的途徑不同。普遍調查通過杜絕抽樣誤差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而抽樣調查則是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非抽樣誤差並對抽樣誤差進行精確估計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4)普遍調查和抽樣調查所採用的資料收集工具有諸多共同點。一般地,普遍調查的資料收集工具是各種登記表和調查表,而抽樣調查所採用的工具往往是封閉式問卷。這兩類資料收集工具都具有標準化、可量化的特點。普查與抽查的相似點二、應用領域三、歷史或內涵:傳統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調查傳統社會調查現代社會調查思想源流人文主義傳統實證主義的傳統調查方式以典型調查和個案調查為主以抽樣調查為主資料收集方式主要採用座談會、無結構的自由訪談等方式主要採取以封閉式問卷為主的自填式問卷或結構式訪問的方式處理、統計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適用的領域同質性較高、流動性較小、社會變遷速度較慢的社會異質性較高、流動性較大、社會變遷速度較快的社會四、其他分類分類依據調查類型調查目的或作用描述性調查、解釋性調查、預測性調查收集資料的方法問卷調查(自填問卷和郵寄問卷)和訪問調查(面對面訪問和電話訪問)第三節社會調查的一般程式選題階段一是確定一個調查问题二是将调查问题具体化、精确化。準備階段調查設計工作:調查思路、调查策略、调查方法等工具準備:問卷調查實施階段根據調查設計中所確定的調查思路和策略、調查的方式和方法、調查的具體技術對特定的調查對象進行資料的收集工作分析階段對調查收集到的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復核、錄入、統計、分析等工作。總結(報告)階段調查報告、評估調查品質、應用調查成果。五个阶段參考書目1.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4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3.[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8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問題1.社會調查在社會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有哪些作用?2.社會調查有哪些分類標準,其各自的類型分別是什麼?3.社會調查的程式之間有著怎樣的內在聯繫和邏輯性?

調查課題的選擇和調查設計社會调查选题社會調查設計第一節社會調查选题問題一、社會調查選題的分類1.課題關注点:理論性課題和應用性課題理論性課題:側重于产生、发展关于社会、世界的基本知识,特別是側重於建立或檢驗各種理論假设。出發點和落脚点都是理论知识。應用性课题:側重于描述、了解和探讨各种社会问题或某种具体社会现象的课题。落腳點都是现实問題。2.課題來源:自選課題和委派課題自選课题: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或实际工作的需要而自己选定的课题。委派课题:由政府機構、部門、企事業單位乃至個人根據他們的需要而確定並委託或指派給研究者進行調查的課題。有些選題介於自選課題和委派課題之間,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教育部基金课题。二、選題的標準重要性:具有理論意義或現實意義創造性:調查课题应该具有某种新的东西,具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故也被稱為創新性和獨特性可行性:研究者是否具有完成某一項社會調查的主、客觀條件合適性:調查課題必須最適合他自己的個人特點選題的最終目標是要找到一個有價值、有新意、有操作性,同時又最適合自己的研究問題。三、選題的途徑和方法1)從現有文獻中寻找:學術著作、教科书以及各种期刊和報紙:第一種方法:在閱讀文獻时带著一種主動的心態,帶著審視的、批判的眼光去閱讀。第二種方法:在閱讀文獻时进行廣泛的聯想。2)從個人經歷中寻找3)從社會生活中尋找四、調查課題的明確化課題的明確化(focustheproblem)是指通過對調查課題進行某種界定,給予明確的陳述,將最初比較含混的想法變成明確而清晰的調查主題,將最初比較籠統、比較寬泛的研究範圍和研究領域變成特定領域中的特定現象和特定問題。步驟:1)“縮小問題的內容範圍”2)用變數的方式來進一步明確調查課題,即突出一些基本變數或關鍵變數,並用變數的語言來對調查課題進行陳述,“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研究大背景中的小问题。五、文獻查閱與選題文獻查閱(literaturereview)也稱為文獻回顧或文獻評論,是指對與某一研究問題相關的各種文獻進行系統查閱和分析,以瞭解這個領域的整體研究狀況。作用:第一,瞭解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有助於研究者了解自己即将进行的调查课题在该领域的位置,以及這個調查可能具有的意義和作用。第二,為研究者提供一些可行的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總結分析前人的研究视角、研究策略和具体的研究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從而借鑒其經驗,避免其不足或缺陷;文獻中的实证研究还可能有某些关键变量的操作化方法和具体的测量指标,研究者可以進行借鑒和利用。文獻查閱的方法文獻查閱通常包括三項工作:文獻的檢索、文獻的篩選、文獻的閱讀和分析。(1)檢索文獻。文獻的檢索主要包括三個方面:著作、相關的統計資料和檔案材料、论文:圖書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維普資訊、萬方數據等資料庫、JASTOR、Blackwell等檢索工具、Google學術)滾雪球法,即先找一篇相關文獻,最好是一篇有關這個專題的綜述性文獻。然後根據這篇文獻提供的參考文獻目錄,去檢索相關的幾篇文獻,再根據這幾篇文獻提供的參考文獻目錄進一步查找新的文獻。(2)筛选文献篩選標準和因素:第一,文獻的相似性一般而言,文獻中所採用的理論框架,所涉及的研究內容、研究對象乃至研究變數與研究者的調查課題越相似越好,相似之處越多越好。第二,文獻發表的时间第三,文獻作者的權威性和影响力文獻查閱的方法

(3)閱讀和分析文獻第一,每項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框架、研究的出發點和研究目標;第二,每項研究的具體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方式、抽樣方法、樣本特徵、資料收集和處理方法等;第三,每項研究的研究結果和研究結論。(做標記并进行简要的评论;對於特別重要的內容,可以做一些摘錄;最好注明出处和页码。)第二節社會調查设计問題1.調查目的探索性調查:對所研究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初步了解,以獲得初步印象和感性认识:在一项大型调查正式开始之前进行试調查;當研究者本人对其所研究的问题和现象不太了解或了解较少时,可先進行探索性调查;當调查所涉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不太为人所知时,可先進行探索性調查,抽樣方式:非概率抽樣(如偶遇抽樣、判斷抽樣等),樣本規模也比較小。資料收集:無結構式访问。從資料中得出的結果既不用於推斷總體,也不用於驗證某些研究假設。1.調查目的“也許社會中有多少種調查,就會有多少種具體的調查目的。”——美國社會學家艾爾·巴比描述性調查:對某些总体或社会现象进行描述的调查,其目的就是揭示總體在某些特徵上的分佈状况(人口普查)調查方法:抽樣調查,描述性調查的樣本規模也比較大。資料收集方式:以封閉式問題為主,採用自填式問卷、郵寄問卷或結構式訪問的方式進行,所收集的資料需要進行統計處理(通常需要借助各種統計軟體來進行),從而得出各種以數字形式呈現的結果,並且,這些結果或結論可以推論到調查對象所在的總體。1.調查目的1.調查目的3.解釋性調查發現和说明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原因、揭示社会现象之间关系的社会调查。焦點是说明现象(或變數)之間的關係或解釋原因。研究思路:往往从一定的理论出发,演繹出一系列研究假設,然後用定量調查來收集資料,並通過對資料的分析來驗證研究假設,從而達到對社會現象進行理論解釋的目的。研究設計:解釋性调查的抽样方式、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等与描述性调查一样,但它的研究設計比描述性調查更嚴密,也更有針對性,其調查內容僅僅圍繞所要驗證的研究假設,而非像描述性調查那樣要求面面俱到。二、分析單位1.分析单位的概念1)社會调查中的分析单位主要有以下类型:個人、群體、組織、社區和社會產品。2)共同的特点:第一,社會調查所收集的資料描述的是分析單位中的每個個體。第二,將這些對個體的描述匯總起來,就可以去描述這些個體所組成的群體(調查的樣本),並用樣本的統計結果去推斷樣本所在的總體。3)分析单位与调查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主題首先,從分析單位和調查對象的關係看,分析單位是一項社會調查所研究的對象,調查對象是研究者收集資料時直接詢問的對象。其次,從分析單位和研究主題或研究內容的關係看,研究主題或研究內容是分析單位的屬性或特徵,有時,分析單位和調查對象可能是由同一個對象承擔的2.分析單位的類型(1)個人。個人是社會調查中用得最多的分析單位類型,通過對這些個人的描述及其匯總、推論,不僅可以描述這些個人所組成的群體,而且可以描述和解釋由這些群體的行為或態度所構成的紛繁複雜的各種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有時候,作為分析單位的個人可以用其所在的社會群體來表明其特徵。(2)群體。社會群體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之一,是指通過一定的社會互動和社會關係結合起來並共同活動的人群集合體。當我們以社會群體作為分析單位時,該群體就是資料集合中的最小單位,我們的所有分析和描述都必須是針對群體的,而不能下滑到群體中的個人。(3)組織。組織是正式群體中的一種,其成員的地位、角色、行為規範,以及權利、責任和義務都有明確的規定,並有相對固定的成員身份,如企業、機關、學校、醫院等。這些正式組織同樣可以成為社會調查中的分析單位。(4)社區。社區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理區域內、具有共同意識和共同利益的人們的生活共同体。(5)社會產品。在上述四種分析單位的類型之外,涉及人類行為及其結果的各個方面,我們將之統稱為社會產品。2.分析單位的類型由於分析单位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而我們對同一現象的研究,會根據調查側重點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分析單位。研究側重點的多樣性既增加了分析单位的复杂性,也易导致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1)層次謬誤。層次謬誤(ecologicalfallacy)又稱區群謬誤、生態謬誤或體系錯誤,它是指在社會調查中,研究者用一種比較大的集群分析單位做研究,但用另外一種比較小的或者非集群的分析單位做結論的現象。例如,調查發現流動人口多的城市的犯罪率大大高於流動人口少的城市,我們並不能因此而得出流動人口的犯罪率高的結論,因為也許是流動人口多的城市中的本地人犯罪多,而使得整個城市的犯罪率增高。3.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2)簡化论簡化論(reductionism)又稱簡約論、還原論,它是指研究者用個體層次的資料和結論來解釋宏觀層次的現象。例如,研究者收集的是關於個人的資料,得出的卻是關於群體、組織或更加宏觀層次的單位如何運行的結論,這樣就容易發生這種錯誤。發生簡化論的最大原因在於,社會調查很容易獲得有關個人的具體資料,而宏觀層次的單位的運行則往往比較抽象和模糊,資料也不易獲得。避免這兩種錯誤的關鍵在於,要保證做出結論時所使用的分析單位與收集、分析資料時所使用的分析單位一致。3.與分析單位有關的兩種錯誤三、時間維度1.橫向調查橫向調查(crosssectionalstudies)也稱為橫剖調查,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點上收集資料,並對該時間點上的現象進行研究,或者探討該時間點上不同變數之間的關係。這裏所說的“時間點”指的是相對比較短的一段(連續的)時間,比如說一個星期、一個月甚至幾個月。2.縱向調查縱向調查(longitudinalstudies)也稱為縱貫調查,是指在若干個不同的時間點上收集資料,用以描述所研究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的變化狀況,並用以解釋不同現象前後之間的聯繫。(1)趨勢研究。趨勢研究(trendstudies)是指對一般總體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所進行的研究。趨勢研究旨在通過對一般總體在不同時期的狀況進行比較,以期揭示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的變化趨勢和規律。就其实质来说,趨勢研究就相當於利用對某一總體所進行的若干次橫向研究的結果,來對相關問題進行研究。(2)同期群研究。同期群研究(cohortstudies)又稱為人口特徵組研究,它是指對某個特殊人群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所進行的研究。每次研究的具体对象可以不一样,但他們必須都屬於某一特殊人群。一般而言,同期群研究中的特殊人群通常與時間或年代相關。3.1縱向調查的類型(3)同組研究。同組研究(panelstudies)又稱為追蹤研究、定組研究,它是指對同一批研究對象進行追蹤,研究他們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的變化。同组研究与同期群研究:第一,在同組研究中,每次調查所用的都是同一個樣本。同期群研究僅僅要求樣本代表的是同一個特殊群體,樣本可以完全不同。第二:同組研究的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樣本逐次減少的問題,特別是當調查對象為老人時,這個狀況會更加嚴重,甚至可能會影響後續若干次調查的資料的可信度。3.1縱向調查的類型四、具體方案1.說明調查課題的目的和意義(1)理論意義。(2)實際應用意義。2.說明調查的內容調查內容是對調查目的的細化和具體分解。3.說明調查的理論假設理論假設也叫理論預設,可以从已有的文献资料和理论中推导、演绎出来,也可以從以往的調查中獲得。研究假设能为整个社会调查提供理论指引:一方面,它在分析階段是進行分析、判斷、下結論的重要依據;另一方面,它也是形成新理論或對既有理論進行修正的重要途徑。四、具體方案4.說明調查的分析單位和抽样方案(1)界定社會調查的總體,即對調查對象所取自的總體進行界定;(2)說明具體的抽樣方法和抽樣程序;(3)界定樣本規模,即說明樣本規模的大小以及抽樣的置信度(準確性程度)等。5.說明研究資料的收集方法與分析方法6.說明調查人員的組成、組織結構及培訓安排7.確定研究的時間進度和經費使用計畫1.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4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2.[美]肯尼斯·D·貝利.現代社會研究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仇立平.社會研究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4.張彥,吳淑鳳.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5.李強.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的變遷.北京社會科學,2008(5)參考書目1.在本專業的學術期刊中,選取若干實證研究的文章或研究報告,用本章所介紹的選題標準對它們進行評析。2.什麼是課題明確化?為什麼要對課題進行明確化?3.試著自己來選擇一個調查課題,寫出一個完整的調查設計方案。4.熟悉並練習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和技能。思考

抽樣抽樣的概念概率抽樣方法非概率抽樣方法樣本規模的確定第一節抽樣的概述一、抽樣的概念1.總體、樣本和抽样總體(population或universe),又稱母體(parentpopulation或parentuniverse),是指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確定的研究事物的全體,它是由客觀存在的、具有某種共同性質的許多個別事物構成的整體。元素(element):構成总体的最基本单位一般而言,總體具有同質性、大量性和差異性三個特徵。同質性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必须具有某一方面的共性大量性是指总体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而不是只有個別元素。差異性是指总体元素之间,除了必須在某一方面有共性之外,在其他方面必然存在差異。樣本就是從總體中按一定方式所抽取出的部分元素的集合。抽樣(sampling),又稱取樣,就是從組成某個總體的所有元素的集合中按一定方式選擇或抽取樣本的過程。一、抽樣的概念2.抽樣單位和抽樣框抽樣單位(samplingunit),是指一次直接的抽樣所使用的基本單位。抽樣框(samplingframe),又稱抽樣範圍,指的是一次直接抽樣時總體內的所有抽樣單位(而非所有元素)的名單。3.參數值和統計值參數值(parameter),又稱總體值,指的是關於總體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或者說是總體中所有元素的某種特徵的綜合數量表現。統計值(statistics),又稱樣本值,指的是關於樣本中某一變數的綜合描述,或者說是樣本中所有元素的某種特徵的綜合數量表現。樣本值是根據樣本的所有元素計算出來的,它是相應的總體值的估計量。二、抽样的作用抽樣的目的:科學地选取总体的部分作为总体的代表,以便通過對局部的研究,取得能說明總體的足夠可靠的資料,準確地推斷總體的情況,從而認識總體的特徵或規律性。抽樣的基本作用:向人們提供一種實現“由部分認識總體”目標的途徑和手段。首先,可節省人力、財力和時間。其次,可對所抽取樣本進行深入研究。再次,可避免影響甚至損害總體中更多的個體。最後,好的抽樣方法可以減少人為誤差。需要注意的是,抽樣方法的可靠性是建立在樣本能夠真正代表總體的假定基礎之上的,為了使統計推斷正確可靠,必須注意適當的抽樣方法和適當的樣本數。三、抽樣的類型抽取對象的方式概率抽樣(隨機抽樣)非概率抽樣(非隨機抽樣)定義遵循隨機化原則的抽樣。主要根據研究者的主觀意願、判斷或是否方便等因素來抽取樣本。特點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樣本較為客觀且具有代表性。被抽中的可能性不同;難以保證樣本的代表性類型簡單隨機抽樣、系統抽樣、分層抽樣、整群抽樣、多階段抽樣偶遇抽樣、判斷抽樣、定額抽樣、滾雪球抽樣區別概率抽樣時,我們能夠比較精確地給出樣本的抽樣誤差,能夠在相當的程度上確定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非概率抽樣具有操作方便、省錢省力、統計上也遠較概率抽樣簡單等優點,對於幫助瞭解總體是有益的。第二節概率抽樣方法一、簡單隨機抽樣簡單隨機抽樣(simplerandomsampling),又稱作純隨機抽樣,直接从含有N個元素的總體中隨機抽取n個元素組成樣本(N>n)。簡單隨機抽樣分為重複抽樣(回置抽樣)和不重複抽樣(不回置抽樣)重複抽樣:已被選中的個體仍放回總體中,因此在同一樣本中,某一個體理論上可能不止一次地出現。不重复抽樣:已被選中的個體不再放回總體中,因此在同一樣本中,某一個體只能出現一次。重複抽樣比較完善。在大規模社會研究中,通常使用不重複抽樣。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第一,抽籤法。第二,查亂數表法。又稱作亂數表,依照概率理論的隨機原則,將0~9這十個數值重複連續地以隨機方式抽出,並按其先後順序編制而成。利用随机数表进行抽样的具体步骤为:(1)先取得一份包含總體所有元素的名單(即抽樣框);(2)將總體中所有元素一一按順序編號;(3)根據總體規模是幾位數來確定從亂數表中選幾位數碼,如總體規模是4位數,則在亂數表中選取4位數碼;(4)以總體規模為標準,從亂數表的任一地方開始,按任一方向(橫向或豎向)對亂數表中的數碼逐一進行衡量並決定取捨(選取比樣本規模小的那些數碼);(5)根據樣本規模的要求選擇出足夠的數碼個數;(6)依據從亂數表中選出的數碼,到抽樣框中找出它所對應的元素。二、系統抽樣系統抽樣,又稱機械抽樣或等距抽樣,即先將總體的每個單位(元素)按某一順序進行編號,再計算出某種間隔,然後按照固定的間隔抽取一個單位(元素)並組成樣本的方法。抽樣间距的大小視總體規模與樣本容量的比率而定,起始數字必須是隨機決定的。抽樣比率则是樣本容量與總體規模之間的比率。系統抽樣具體步驟如下:(1)先將總體的N個單位按與總體特徵標誌無關的標誌進行排序;(2)確定抽樣間距,將N劃分為n個單位相等的部分,每部分間隔為R=N/n;(3)隨機決定起點K;(4)在抽樣框中,自K開始,依次抽取樣本號碼分別為K,K+R,K+2R,K+3R,…,K+(n-1)R;(5)將n個個體集合起來,就構成該總體的一個樣本。三、分層抽樣分層抽樣,又稱分類抽樣或分組抽樣,即先按對觀察指標影響較大的某種特徵,將總體分為若干個類型或層次(stratum),再從各個類型或層次內隨機抽取(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一定數量的觀察單位,合起來組成樣本。設总体由N個單位組成,現在需要抽取一組容量為n的樣本,其分層抽樣步驟如下:(1)把總體按主要標誌劃分為m組,使N=N1+N2+…+Nm;(2)從各組中用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方法抽取ni個單位構成樣本,使得n=n1+n2+…+nm;(3)採用按比例分層法,並要保證實現如下關係:n1N1=n2N2=n3N3=…=nmNm=nN分層抽樣的注意點注意分层的标准問題:優先考慮所要分析和研究的主要變數或相關变量考慮将那些能保证各层内部同质性强、各层之间异质性强、突出总体内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已有明显层次划分的变量可作为分层变量,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年級、職業、政治面貌等。分層的比例問題:採用分层抽样,各層中抽取樣本數所占全部樣本數的比例一般應與每一層個體數所占全部個體數的比例相同,以保證樣本的結構與總體結構完全一致。這就是按比例分層法。分層抽樣原理:“從異質總體中抽取樣本所產生的抽樣誤差要小”的分層抽樣的優勢:在不增加样本规模的前提下降低了抽样误差。加強了解总体内不同层次的情况,便於對總體中不同層次的差異進行比較研究。四、整群抽樣整群抽樣又稱作集體抽样,即從總體中隨機抽取(簡單隨機抽樣或系統抽樣)一些小的群體,然後由所抽出的若干個小群體內(如家庭、班級、車間、居委會、社區等)的所有元素構成樣本。整群抽樣的優點:節省时间、人力与財力;簡單易行。整群抽樣的缺點:整群抽樣的樣本的代表性不足,尤其是當總體中各群組之間的異質性比較強時更是如此;無法精確控制樣本规模當总体中不同子群组相互之间差别很大,而每個子群組內部差異不大時,適合分層抽樣方法;而當總體中不同子群組相互之間差別不大,而每個子群組內部差異較大時,適合整群抽樣方法。五、多階段抽樣多階段抽樣又稱多級抽樣或分段抽樣,即按抽樣元素的隸屬關係或層次關係,把抽樣過程分為幾個階段進行。基本做法:先從總體中隨機抽取若干大群(組),然後再從這幾個大群(組)內抽取幾個小群(組),這樣層層抽下來,直至抽到最基本的元素構成樣本為止。減少誤差的途徑:相對增加開頭階段的樣本數而適當減少最後階段的樣本數,這樣可以將開頭階段群(組)中個體單位的異質性包括在樣本內。第三節非概率抽樣方法一、偶遇抽樣偶遇抽樣(accidentalsampling),又稱方便抽樣或自然抽樣,是指調查者根據現實情況,在一定時間、一定環境裏將所能遇見到或接觸到的人作為樣本的方法,具體地說,就是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方便,任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或者選擇那些離自己最近的、最容易找到的人作為樣本。偶遇抽樣的优点:方便省力,常用於探索性研究中的試調查二、判斷抽樣判斷抽樣(judgmentalsampling),又稱主觀抽樣或立意抽樣,是指調查者根據研究的目標和自己的主觀分析來選擇和確定樣本的方法。判斷抽样的运用效果往往取决于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实际经验以及研究者对总体的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三、定額抽樣定額抽樣,又稱配額抽樣,是指調查者首先確定所要抽取樣本的數量,再按照一定的標準和比例分配樣本,然後從符合標準的對象中任意地抽取樣本。定額抽樣實施難點:分層不可能窮盡總體的所有屬性(屬性越多、分類越細,則符合複雜特徵的樣本越難以尋找);總體的结构特征信息并不容易得到,因此造成難以實施。一般來說,將定額抽樣法與隨機抽樣法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好。定額抽樣與分成抽樣的區別分層的目的不同定額抽樣注重的是样本与总体在结构比例上的表面一致性;分成抽樣一方面要提高各层间的异质性与层内的同质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照顧到某些比例小的層次,使得所抽樣本的代表性進一步提高,誤差進一步減小。抽樣概率不同前者是按照事先规定的条件,有目的地尋找符合特徵的樣本;後者是客觀地、等概率地到各層中進行抽樣。四、滾雪球抽樣滾雪球抽樣(snowballsampling),是指先找少量的甚至個別的調查對象進行訪問,然後通過它們再去尋找新的調查對象,依此類推,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至達到調查目的為止。適用情況:總體的个体信息不充分或难以获得,不能使用其他抽樣方法抽取樣本的調查研究。缺點:缺乏代表性。第四節樣本規模的確定一、樣本規模樣本規模(samplesize),又稱為“樣本數”或“樣本容量”,指的是一個樣本的必要抽樣單位數目。樣本越大,樣本的代表性越強;樣本越小,樣本的代表性越差。樣本規模不僅影響樣本自身的代表性,還直接影響到調查的費用和花費的人力。樣本規模的計算公式1)簡單隨機抽樣中,推論總體均值的樣本規模計算公式為:

n=t2×σ2e2t為置信度所對應的臨界值;σ為總體的標準差;e為抽樣誤差。2)推論总体百分比的样本规模计算公式为:

n=t2×ρ(1-ρ)e2

t為置信度所對應的臨界值;ρ為總體的百分比;e為抽樣誤差。樣本規模的計算公式在既定的置信度下,臨界值t可從標準正態分佈表中查出;e也是研究者根據需要事先確定的,但總體的標準差、百分比往往是未知的。一般采用变通后的公式得出推论总体的样本规模,即:n=t24e2二、影響樣本規模缺點的因素樣本規模的確定受到以下五個方面因素的影響:總體規模,總體的異質性程度,推斷的把握性與精確性要求,抽樣誤差,研究者所擁有的經費、人力和時間等。1.總體規模一般而言,在一定精確度的要求下,樣本規模與總體規模成正比。二、影響樣本規模缺點的因素2.總體的異質性程度總體中元素同質性越高,表明總體在各種變數上的分佈越集中,波動性越小,同樣規模的樣本對總體的反映就越準確,所需樣本規模就越小。總體中元素异质性越高,表明總體在各種變數上的分佈越分散,波動性越強,同樣規模的樣本對總體的反映就越差,所需樣本規模就越大。在概率随机抽样中可以通过分层抽样增强各层间异质性和层内同质性,從而在不增加樣本規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樣误差二、影響樣本規模缺點的因素3.推斷的把握性與精確性要求推斷的把握性,即置信度或置信水準(confidencelevel),指的是總體參數值落在樣本統計值某一區間的概率(把握性程度)。一般來說,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置信度越高,即推論的把握性越大,則所要求的樣本規模越大;反之,則越小。推斷的精確性,即置信區間(confidenceinterval),指的是在一定的置信度下,樣本值與總體值之間的誤差範圍。置信區間越大,精確性程度越低;置信區間越小,精確性程度越高。在其他條件一定的情況下,置信區間越小,即推斷的精確性越高,則所要求的樣本規模越大;反之,則越小。二、影響樣本規模缺點的因素4.抽樣誤差抽樣誤差指的是樣本統計值與總體參數值之間存在的偏差。重複簡單隨機抽樣下,抽樣误差的计算公式为:SE=σnσ为总体标准差;n為樣本規模;SE為抽樣誤差。當樣本規模增加時,樣本統計量的隨機波動程度就會降低,從而抽樣誤差也降低。假設總體標準差一定,那麼所允許的抽樣誤差越大,所需要的樣本規模越小;反之,則越大。5.影響样本规模的因素还有研究者所拥有的经费、人力和时间等现实因素。參考書目1.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3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2.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4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3.[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8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4.袁方等主編.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5.楊國樞等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13版.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問題1.抽樣的基本作用是什麼?2.為什麼概率抽樣的方法能夠保證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3.分層抽樣與整群抽樣各自在什麼情況下適用?4.分層抽樣與定額抽樣的區別在什麼地方?5.多階段抽樣中為什麼要保證開始階段的樣本規模?6.影響樣本規模的確定的因素有哪些?

測量測量的概率與特徵測量的層次操作化量表信度與效度第一節測量的概念與特徵測量的概念和特徵一)什麼是測量测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事物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表示出來的過程。二)測量的四个要素测量客体:測量的对象,它是客觀世界中存在的事物或現象,是我們要用數字或符號來進行表達、解釋和說明的对象

測量誰測量内容:測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測量什麼測量法則(規則):用數字或符號表達事物各種屬性或特徵的統一標準。

怎么测數字或符號,即用來表示測量結果的工具。

如何表示一、抽樣的概念三)社會测量的特征

1.社会测量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一定的主觀性人具有主观意识、思想情感、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念,會對測量的過程和方式做出能動的反應。2.社會測量對同一對象的同一測量內容可能有不同的測量法則,缺乏標準化和统一性3.社會測量有一定的模糊性,難以達到自然科學那樣高的量化和精確化程度第二節測量的層次1)定類測量(nominalmeasurement)也稱為類別測量或定名測量,它是測量層次中最低的一種。定類測量在本質上是一種分類體系,即將研究對象的不同屬性或特徵加以區分,標以不同的名稱或符號,確定其類別。定類測量的數學特徵主要是等於和不等於(或者屬於和不屬於)。例:性別、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等2)定類測量實質上是一種分類體系,因而必須注意所分的類別既要具有窮盡性,又要具有互斥性3)定類測量有兩種屬性——對稱性和傳遞性。对称性,是指甲對乙的關係也就是乙對甲的關係。傳遞性,指的是如果甲與乙同類,而乙與丙同類,那麼,甲一定與丙也同類。4)分類更是最基本的目标和最经常性的操作。一、定類測量二、定序測量1)定序測量(ordinalmeasurement)也稱為等級測量或順序測量。定序測量可以按照某種邏輯順序將研究對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確定其等級及次序,或者說,定序測量可以按某種特徵或標準將對象區分為強度、程度或等級不同的序列。例:文化程度2)數學特征是大于或小於,比定類測量的數學特徵高一個層次。3)特性對稱性,是指甲對乙的關係也就是乙對甲的關係。傳遞性,指的是如果甲與乙同類,而乙與丙同類,那麼,甲一定與丙也同類。不對稱性。這種不對稱性指的是甲對乙具有某種關係,並不等於乙對甲也具有這種關係。三、定距測量1)定距測量(intervalmeasurement)也稱為等距測量或區間測量。它不僅能夠將社會現象或事物區分為不同的類別和等級,而且可以確定它們相互之間不同等級的間隔距離和數量差別例:智商、血压2)定距測量的結果相互之間可以進行加減運算。3)定距測量的值雖然可以為0,但這個0卻不具備數學中我們所熟悉的0的含義。從測量的角度看,此時的0只不過是一個特定的數字而已,它是人們主觀認定和選取的。四、定比測量1)定比测量也稱為等比測量或比例測量。2)定比測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種測量的全部性質之外,還具有一個絕對的零點(有實際意義的零點)。所以,它測量所得到的數據既能進行加減運算,又能進行乘除運算。3)是否具有实际意义的零点(絕對零點)存在,是定比測量與定距測量的唯一區別。4)與定距測量相比,定比測量更有利於反映變數(社會現象)之間的比率關係。五、測量層次小結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层次的测量具有低层次测量的所有功能,即它既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可以測量的內容,也可以測量低層次測量所無法測量的內容,同時,高層次的測量還可以作為低層次測量使用。在對社會現象進行測量時,有一個重要的規則:盡可能對它們進行高層次的测量(1)要“量體裁衣”,根據測量對象的特徵選擇測量層次。(2)要根據研究條件選擇適當的測量層次。(3)要根據調查研究對準確度的要求和實現它的可能性來選擇測量層次。從測量結果的量化程度看,測量還可以區分為離散測量和連續測量。離散是從一個整數到下一個整數,而連續則是兩個整數之間大量的可能值。離散測量沒有小數或者說只有整數,而連續測量則包含小數。根據測量的這一分類,社會調查研究的變數也相應劃分為離散變數和連續變數。第三節操作化一、操作化的幾個相關概念及其關係1.概念概念就是對事物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是構建理論的基本要件。人們通過對經驗世界的重複觀察,然後從一組相似的事物中總結歸納出某種共同屬性,這樣一種抽象出“共同屬性”並給予命名的過程就是人們對具體事物發展出相對一致認識的過程。依抽象程度不同:概念定义(conceptualdefinition)和操作定義(operationaldefinition)。邏輯學:唯名定義(nominaldefinition)、實在定義(realdefinition)和操作定義(operationaldefinition)。在某种程度上,操作定義就是一種從理論到經驗的測量方式。一、操作化的幾個相關概念及其關係2.變數概念是對事物本質屬性的抽象概括,它是反映對象本質的思維形式,是科學研究的基本工具。變數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取值或范畴時的概念。常量僅有單一的、不變的取值或範疇的概念。變數和常量是相對的,只有在一定的時空條件下我們才能確定某一概念是變數還是常量。劃分依據變數類型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1)引數是引起其他變數發生變化的原因,X2)因變數是因其他變數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的結果,Y3)控制變數變數取值的分佈狀態1)連續變數是指某一區間內有無限多數值的變數2)離散變數的取值只有有限的類別測量的層次定類變數、定序變數、定距變數和定比變數變數和測量之間的關係(1)可用原始測量方法可靠地測量的變數;(2)可進行可靠的操作化,從而可用操作測量方法可靠地測量的變數;(3)由操作定義的,可使用操作測量方法可靠地測出的變數;(4)無法可靠地測出的變數。不是所有的變數乃至概念都是可以測量的,或者至少不能可靠地測量。一、操作化的幾個相關概念及其關係3.指標和量表對概念的複合測量主要有兩種方式:指標(indexes)和量表(scales)指標就是對一個抽象概念在經驗上的具體說明,是用一組可以觀察到的經驗現象來“指示和標誌”一個抽象概念。量表一般包含著對主觀判斷的測量,由多項測量內容綜合而成。指數:指標分別對一個概念的不同方面進行測量,然後對這組指標的數值進行累加或其他運算就可綜合為一個指數。變數是概念的具体表述方式,概念必須用變數的形式反映。指標和量表是相對於抽象程度較高的概念來說的,一旦某個抽象概念通過一套指標或量表得到測量,這個概念就取得了變數的形式。一般而言,量表優於指標,量表分值所表達的資訊遠比指標多。二、操作化的含義與作用1.操作化的含義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明確界定概念,分清概念的層次,並將抽象概念一步步化解為具體的、可操作的指標,而且最理想的目標是將概念化解為可測量的指標,以實現社會調查研究的定量化的過程。操作化就是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可觀察的具體指標的過程,它是對那些抽象層次較高的概念進行具體測量所採用的程式、步驟、方法、手段的詳細說明。2.操作化的作用(1)有助於提高社會調查研究的客觀性。(2)可促進形成對研究問題的統一性認識。

(3)有利於增進社會調查研究的可比性。三、操作化的過程與方法一般來說,操作化的過程可以分為兩個環節:第一,概念的澄清和界定;第二,發展測量指標。1.概念的澄清和界定對概念本身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建立概念的操作化定义。操作性定義,就是建立一些具體的程式或指標(標準)來說明如何測量一個概念(變數)。三、操作化的過程與方法2.發展測量指標概念的澄清和界定只是解決了概念名義定義的內涵問題,即相當於給我們劃定了概念內涵的具體範圍。對於社會調查研究來說,還需要對概念進行操作化,使其轉化成能具體觀察和測量的事物。(1)列出概念的維度(dimensions)。維度,是指概念的具體方面或層面。(2)建立測量指標(indexes)。第一種方式是尋找和利用前人已有的量表或指標第二種方式是研究者先進行一段時間的探索性工作,採用實地觀察和無結構式訪問等方式,進行開放式的資料收集,尤其是與被研究者中的關鍵人物進行多次深入的訪談,從而獲得符合實際的答案。四、指標選擇的多樣性指標選擇的多樣性和相對性至少有以下幾種情況:1.對相同的概念存在不同的界定方法2.對一個概念的相同界定存在不同的操作化維度和指標體系3.對不同概念的測量存在相同的或相似的操作化維度和指標體系五、操作化事例婚姻品質的測量按國內學者徐安琪等對西方婚姻品質經典文獻的梳理,西方比較著名的婚姻品質度量設計有6個,即婚姻調適測試、雙方調適量表、婚姻滿意度量表、婚姻品質指標、堪薩斯婚姻滿意量表、OLSON婚姻品質量表。參見徐安琪:《中國婚姻品質研究》,69~92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第四節量表一、總加量表總加量表(summatedratingscales)也稱為總和量表或總全評量,它由一組反映人們對事物態度或行為的陳述專案構成,回答者分別對這些陳述發表意見,根據他們的答案(同意或不同意、是或不是)分別計分,然後將回答者在全部專案上的得分加起來,以此表示回答者對這一現象的態度或行為得分。這個分數是其態度、行為的數量化結果,它的高低代表了個人在態度、行為量表上的位置。

每個陈述项目所表示的态度或行为方向是一致的;

每一個專案都具有同等的測量效度優點:使用比较简便,適用比較廣泛。缺點:製作比较麻烦,單純以總分評價人們的態度和行為狀態,往往在總分相同的情況下掩蓋了實際內容的不同。二、李克特量表李克特量表由一組對某事物的態度或看法的陳述組成,:“非常同意、同意、不知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類,。基本程式:(1)提出測量問題,規定評分標準。圍繞要測量的態度或主題,以贊成或反對的方式寫出與之相關的看法或陳述若干條(一般為20~30條)。對每一條陳述都給出5個答案:非常同意、同意、無所謂、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並根據贊成或反對的方向分別賦以1、2、3、4、5分。(2)進行測量試驗。在所要測量的總體中,選擇一部分對象(一般不能少於20人)進行試測。(3)統計總分。統計每位受測者在每條陈述及每人在全部陳述上的總分。(4)評估試驗結果,制定正式量表。計算每一條陳述的分辨力,刪除分辨力不高的陳述,保留分辨力高的陳述,形成正式的量表。二、李克特量表分辨力的計算方法是:先根據受測對象全體的總分排序;然後取出總分最高的25%的人和總分最低的25%的人,並計算這兩部分人在每一條陳述上的平均分;將這兩個平均分相減,所得出的就是這一條陳述的分辨力係數。該系數的絕對值越大,說明這一陳述的分辨力越高。陳述的分辨力很小,在製作正式的量表時,應將該陳述刪除。李克特量表的測量內容除了態度量表外,常用的還有頻率量表和真實性量表,它們的答案通常是:5=總是,4=經常,3=有時,2=偶爾,1=從不;5=完全符合,4=大部分符合,3=有點符合,2=不太符合,1=完全不符合。參見[美]米勒、薩爾金德:《研究設計與社會測量導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三、語義差異量表語義差異量表(semanticdifferential)也稱為語義分化量表,主要用來研究概念對於不同的人所具有的不同含义。形式由處於兩端的兩組意義相反的形容詞構成,每一對反義形容詞間又分為7~11個等級區間。記分方法有兩種(以7個等級為例),一種是將每一等級的分數從左至右分別記為7、6、5、4、3、2、1,另一種則是記為+3、+2、+1、0、-1、-2、-3。注:每一对陈述的记分方向要依据整个量表的方向来决定。被测量的概念或事物放在量表的顶端,調查時要求被調查者根據自己的感覺在每一對反義形容詞構成的量尺中的適當位置畫記號,比如畫“×”。語義差異量表所採用的數對形容詞要能夠考察被調查者對研究對象的感受、態度和看法的各種要素或各種維度。形容詞中通常包括三个一般的维度,即評價、力量和行動。第五節信度和效度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說測量工具能穩定地測量到它要測量的事項的程度。在统计上,這種一致性或穩定,主要通过计算不同测量结果的相关程度(相關係數r)來表示。信度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1.再測信度(test

retestreliability)對相同的測量對象運用同一套測量工具在不同的時間點先後測量兩次,根據兩次測量的結果計算出相關係數,這種相關係數即再測信度。注意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恰當。一、信度2.複本信度(parallel

formsreliability)設計两份调查问卷,每份問卷使用不同的專案,但都用來測量同一個概念或事物對同一群对象同时用这两套问卷进行測量根據两份问卷所得的结果计算其相关系数,就得到複本信度。3.折半信度(split

halfreliability)通常在無複本且不准備重測的情況下,我們就用折半信度來計算信度係數。舉例來說,如果有一份問卷,其中有十個問題涉及女性歧視現象。利用折半信度時,可將十個問題隨機分成兩組,每組有五個問題,然後根據每組的測量結果來計算兩組的相關係數。一、信度二、效度測量的效度就是測量的準確度或者有效度,即測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們想要測量的概念的真實含義。1.表面效度(facevalidity)表面效度也稱為內容效度或邏輯效度,旨在系統地檢查測量內容的適當性,並根據我們對所研究的概念的瞭解去鑒別測量內容是否反映了這一概念的基本內容。檢驗内容效度就是檢驗由概念到指標的經驗推演是否符合邏輯,是否有效。內容效度實質上是一個判斷問題。二、效度K.D.貝利在《社會研究方法》中指出,內容效度必須考慮兩個主要問題:(1)測量工具所測量的是否正是調查人員所想要測量的那種行為;(2)測量工具是否提供了有關的那種行為的適當樣品。評估一种测量是否有表面效度,首先必須對測量的概念進行清晰的界定,其次要判斷這種測量所收集的資訊是否和該概念密切相關。二、效度2.準則效度(criterionvalidity)準則效度也稱為實用效度、預測效度或共變效度。如果将某一种测量方法或指标作为准则,當採用另外一種新的測量方法或指標時,將得到的測量結果與原有準則的測量結果相比較,如果新的測量方法或指標與作為準則的測量方法或指標具有相同的效果,則可以說,這種新的測量方法或指標具有準則效度。前提:即原有的測量方法是有效的。3.建構效度(constructvalidity)考察建構效度就是要瞭解測量工具是否反映了概念和命題的內部结构。由於它是通過與理論假設相比較來檢驗的,因此建構效度也被稱為理論效度。三、信度與效度的關係測量的信度与效度都是一种相对量,而不是一種絕對量。評價和選擇的標準是:越是在準確性和一致性上程度更高的方法和指標,就越是好的測量方法,就越是高質量的測量指標。測量的信度與效度之間既有明顯的區別,又相互聯繫、相互制約。信度主要回答調查結果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靠性問題;效度主要回答調查結果的有效性和正確性問題。三、信度與效度的關係信度和效度之间的关系有四种類型:(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3)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4)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信度是效度的基础,是效度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效度則是信度的目的和歸屬,沒有效度的信度就失去了其本來的意義。任何社會測量,只有做到信度和效度的統一,才是可信且有效的。但是,在實際的測量中,信度和效度有時候往往難以同時兼顧。參考書目1.風笑天.現代社會調查方法.4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2.風笑天.社會調查中不同收入測量方法的特點及其應用.社會科學研究,2006(3)3.袁方.社會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4.[美]艾爾·巴比.社會研究方法.11版.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5.郝大海.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6.董海軍.社會調查與統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7.張彥,吳淑鳳.社會調查研究方法.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8.範克新.社會學定量方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9.仇立平.社會研究方法.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10.[美]阿爾瑞克等.調查研究手冊.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11.[美]羅伯特·F·德威利斯.量表編制:理論與應用.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12.周璐.社會研究方法實用教程.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問題1.請對下列問卷中的題目進行測量層次的判斷A1你出生在哪一年?年

A2你今年多大了?歲

B1你的月均收入水準屬於下列哪種情況?(1)非常低(2)比較低(3)中等(4)中等偏上(5)非常高B2你的月均收入屬於下列哪個範圍內?(1)1000元以下(2)1001~2000元(3)2001~4000元(4)4001~6000元(5)6001~10000元(6)10000元以上B3你的月均收入大約有元人民幣。

問題2.對“婚姻狀況”“受教育年限”“所在年級”的測量分別屬於什麼層次的測量?3.量表主要用來測量什麼?請設計關於網路成癮的量表,並檢驗其信度和效度。4.請將“網路態度”操作化為一組測量指標。5.找幾篇調查報告,分析其基本變數及其操作化方法,看看你對其能否做進一步改進和補充。

問卷設計問卷的概念及其結構問卷設計的原則與步驟問卷的設計問卷評估與修改第一節問卷的概念及其結構一、什麼是問卷問卷(questionnaire)是社會調查的資料收集工具,是一套有目的、有系統及有順序的問題表格設計。有目的:研究者围绕研究问题,以研究假設和概念操作化為基礎;有系統:問卷设计不是孤立的、零散的,而是整個調查研究中有機的一环有順序:問卷的问题编排有一定的内在顺序。依據類別資料收集方式自填問卷訪問問卷(訪問員指導)訪問問卷則由訪問員通過面對面或者電話、網路等訪談方式,把被訪者的回答記錄填寫在問卷或者數據系統中。問卷的形式印刷的紙質文字型問卷電子化的網路問卷電子化的網路問卷既包括依據電腦輔助個人訪談(CAPI)或電腦輔助電話調查(CATI)等資料收集方法而設計的電腦程式化問卷,也包括採用網路調查方法而設計的網頁式問卷等二、問卷的基本結構1.標題問卷標題就是用一句話簡明扼要地概括調查的主題和問卷內容。2.封面信封面信是調查者寫給被訪者的一封簡單的信,用以簡要說明關於調查的一些基本情況,以獲得被訪者的信任和合作。封面信的內容主要包括:(1)我們是誰?(2)我們要調查什麼?(3)我們為什麼要調查,有什麼用?(4)我們為什麼選你調查?(5)我們的調查對你有何影響?封面信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使被訪者同意填答問卷。封面信应该言简意赅,將調查的基本情況和意圖解釋清楚即可。3.指導語指導語是用來指導被調查者填答問卷的各種解釋和說明。4.問題和答案(1)從問題和答案的關係角度看,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封閉式问题,提出問題,並給出有限的、確定的答案。第二,開放式问题,只給出問題,不列答案。第三,半開放半封閉式问题,既有問題,也有答案,也可以自由填寫。二、問卷的基本結構(2)按問題的內容劃分,調查問卷的問題主要分為:第一,事實型問題,目的在於瞭解調查對象的背景資料,如性別、年齡、受教育程度等。第二,行為型問題,目的在於瞭解調查對象過去或現在的行為表現。第三,意見型問題,目的在於探知調查對象對某一社會事物(包含事件、物品、人等)所持的態度。(3)按題型劃分,主要分為填空題、選擇題等。填空题由被访者直接填写;選擇題则是在列出的答案中进行选择。二、問卷的基本結構二、問卷的基本結構5.編碼和其他資料1)編碼就是赋予每一个问题及其答案一个数字作为它的代码。編碼的方式有預編碼和後編碼。預編码是在问卷设计的同时就设计好;後編碼則是在問卷回收後進行設計。預編碼可以事先統一編碼原則,方便數據的收集整理。后編碼更能與調查的實際結果相結合。2)訪問情况表和访问意见表訪問情況表主要包括被訪者的聯繫方式、訪問員的姓名或代碼以及訪問時間、次數和拒訪情況等;訪問意見表則用來瞭解調查結束後訪問員對問卷填寫品質做出的大致評價、發現的問題和處理方式等。第二節問卷設計的原則與步驟一、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1.出發點——為被調查者著想站在被調查者的角度考慮問題,為被調查者著想,是問卷設計的出發點。兩个标准第一,被調查者要能夠回答。(1)被訪者能夠理解嗎?(2)被訪者能夠記住嗎?(3)被訪者能夠清晰表達嗎?第二,被調查者願意回答。一、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2.立足點——研究假設的驗證

“前思後想”:“前思”就是說在問卷設計的前面有與之緊密相連的概念測量和操作化,我們必須在概念操作化的基礎上設計問卷,否則就只是盲目的想像;“後想”則是說在設計問卷的時候要考慮到後期的資料統計分析,每一個問題在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好下列因素,如這個題目在撰寫研究報告的時候將用於說明什麼,它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統計,等等。宋體一、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3.根本點——保證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在相同的條件下,不同的回應者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回答問題,即測量的一致性。確保测量一致性的一个方法就是让每个人都回答相同的问题,並在有限的答案中加以“被迫式”的选择問卷中90%以上的問題都是封閉式的。效度則是表明問卷中設計的問題和對概念的操作化與研究問題之間的對應程度。二、問卷設計的步驟1.探索性工作一是實踐上的探索性訪談工作,用於瞭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和調查的基本內容;二是理论上相关文献的查阅,主要包括已有的操作化和量表等進行探索性訪談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1)避免設計出不符合實際的問題或答案。(2)可以從被訪者那裏總結出基本的答案。(3)可以使問題更具體。二、問卷設計的步驟2.設計問卷初稿設計問卷初稿,即根據操作化框架列出問題和答案等。(1)卡片法。卡片法是一種先分後總的設計思路:1)將探索性工作得到的問題及答案逐一寫在卡片上,每張卡片寫一個問題和答案。2)把卡片分為幾個不同的主題內容。3)按一定的邏輯結構,將每類卡片分別排序。4)排列各類卡片之間的順序。5)復查、審核。6)列印初稿。優勢:不受約束,激發靈感,;不足:比較零散,缺乏邏輯結構或者脫離操作化框架。二、問卷設計的步驟(2)框圖法。1)根據研究設計和所需資料的結構,在一張紙上畫出整個問卷的各個組成部分及前後順序的草圖。2)從回答者回答是否方便、是否形成心理壓力等方面考慮各個部分之間的連接及前後順序並進行排列。3)根據探索性工作的結果寫出每一部分的問題及答案。4)從總體上對問題及答案的形式、前後順序等進行檢查和調整。5)列印初稿。

有點:條理比较清晰,邏輯結構更加合理;不足:不能激发设计的灵感。二、問卷設計的步驟卡片法+框圖法相結合:首先,根據研究假設和研究變數的邏輯結構,列出問卷各部分的內容並初步安排順序;其次,分別在卡片上寫出每一部分的具體問題;再次,在每一部分中安排卡片的結構並調整前後順序,按總的結構將各部分連接;最後,复查问卷,調整順序、措辭等,並列印初稿。二、問卷設計的步驟3.試用在做试调查时需要和正式的调查区别开,要明確告知被訪者這是試調查,說明除填答問卷外,還請求被訪者對問卷所有方面都給予批評分析,如問題措辭、問題次序、多餘問題(試調查往往特別有助於鑒別出多餘問題)、遺漏問題,不適當的、不充分的、多餘的或混亂的回答選項,以及他們發現的問卷中存在的任何其他不恰當方面等。

二、問卷設計的步驟4.修改問卷,排版定稿並印刷(1)問題的設計:包括問題是否必要,有無傾向性,是否有雙重含義,是否能保證被訪者比較一致的理解等。(2)答案的設計:答案是否完备,是否互斥等。(3)語言的表達:是否足夠簡練、清晰、通俗易懂等。(4)形式與佈局:佈局是否合理,排版是否美觀大方,是否過分擁擠、看不清楚等。(5)順序的調整:問題的順序是否符合邏輯,是否能引起被訪者興趣等。(6)文字校對:即檢查是否有文字錯誤。第三節問卷的設計一、問卷的設計一、問題的设计

(一)題目的基本形式1.填空題2.選擇題(1)二項單選。(2)多項單選。(3)多項多選。多項多選的优点:比多項單選更能反映被訪者的实际情况一、問卷的設計(4)多項排序。區分被访者所选择答案在先后顺序或重要性程度上的差别。(5)矩陣式(表格式)。將有相同答案的问题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问题。它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矩陣的形式。(6)相倚問題。問題的答案选择决定了是否继续回答后面的问题以及回答哪些问题。一、問卷的設計(二)問題的设计問題的設計要遵循下列基本原則:1.清楚、明確、具體2.一次只問一個問題3.客觀中立客觀中立是指提問不能帶有傾向性,不能誘導被訪者做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