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第六章
中国传统教育教学目标本章教学课时设定为2课时。旨在使学生者了解到中国传统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基础。古代中国官学与私学相辅互补的教育体制、以道义人生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对于中华民族礼制类型的文明传统的形成、温良恭俭让的文化性格的塑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培养、内聚趋同的凝聚伟力的积聚,具有决定性的深远影响。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大风大浪和兴衰变化而一直稳固地凝聚在一起,并一直保持着伟大民族的生机和活力,这一现象与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分不开的。重点难点1、中国传统官学及其课程体系2、私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作用3、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宗旨4、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课上互动与课堂讨论简述中国传统教育基本宗旨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与考试制度第三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第一节 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一、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二、中国传统官学三、中国传统私学四、中国传统书院一、中国传统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教”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作
,又作
,篆书作
,象手持器械以施教之形。《释名》卷二《释言语》:“教,效也,下所法效也。”《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也。”关于“育”,《说文》的解释是“养子使作善也”。这里所说的上施下效,强调的是口耳相传的直接行为模仿,而不是通过文字记述的间接经验传递,其中暗示出教育的发生远在文字出现与使用之前。而“养子使作善”,则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传统教育注重道德修养、强调理想人生的生命关怀取向。教育行为的起点源于远古人类的社会实践。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没有固定的场所和特定的对象,因此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随机性。(一)三代的学在官府夏商周三代之际,是中国传统官学教育的奠基时期。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礼制的规定和影响,当时的教育也从属于礼,由官方直接组织,教育教学场所都设在官府,为贵族阶层所垄断,所谓“学在官府”,又曰“学术官守”。其显著特点是官师不分,政教合一。居官之人,亦是教民之人,学校既是施教的场所,也是养老、祭祀、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相传中国早期的学校有“庠”“序”“学”“校”等名目,关于其具体的功能性质,历来说法不一。二、中国传统官学商代的学校教育,已经获得出土的甲骨文的佐证。据殷墟卜辞,商朝学校的名称除了文献记载的“庠”“序”“学”“校”“左学”“右学”之外,还见有“大学”“瞽宗”等,均由商王朝直接掌管。接受教育的对象主要为贵族子弟,执教者有教授礼乐的“瞽”与“万”、教授射御的“师”与“亚”等。西周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个系统。国学设在城里的西周王都和各诸侯国的都城,有“大学”和“小学”两级。其中,大学设在王城之中者曰“辟雍”,或称“学宫”,设在诸侯国都之中者曰“泮宫”,所谓“天子曰辟雍。诸侯曰頖(泮)宫”。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即“礼、乐、射、御、书、数”。春秋以来,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三代之际“学在官府”的官学体系趋于解体。“天子失官”,私学兴起,已是大势所趋,成为新的时代潮流。二、中国传统官学二、中国传统官学(二)两汉的太学及至汉兴,汉武帝接受儒学大师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京师长安西冯城郊设立“太学”,专门研究学问、传授知识。太学作为当时的最高学府,为后世历代所沿用,官学于是再度复兴。
河南南阳汉代画像石所见讲经图二、中国传统官学西汉太学以学优德劭的五经博士(汉平帝时改称博士师)为教官,博士中的领袖叫博士仆射,东汉时改称博士祭酒。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东汉时也称为太学生或诸生。太学创建时置弟子50人,后来名额逐渐增加,汉成帝时增至3000人,平帝时达到10800人,到东汉末年多至30000人。汉代的太学,是两汉政府选拔官吏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来源不限于贵戚和官僚,平民子弟中“德、貌、才佳者”也可被推荐入学。为博士官置弟子是汉武帝的创制,这一制度进一步推进了中国古代学校制度的建设。汉代画像砖所见经师授业图二、中国传统官学(三)国子学与国子监国子学,始创于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是西晋在传统的中央官学太学基础上,取法《周礼》“国之贵游子弟学焉”而专门为贵胄子弟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汉魏以后历代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唐承隋制,国子监掌管中央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后为两宋所承袭。元代设国子学,有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等,也称国子监。至明,国子学并入国子监,在北京和南京分别设立国子监,称“北雍”和“南雍”,规模宏大。清代国子监,长官祭酒、副长官司业,皆选拔自翰林。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国子监,设学部。清朝国子监旧址二、中国传统官学(四)府州县学与乡学府州县学是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官学,因周代地方学校叫乡学,故后来的地方官学也称乡学。西汉初年,郡国官学不受重视。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率先在益州(今成都)开办地方学校,为开发蜀地广育人才。后来汉武帝诏令在全国推广。四川出土汉代画像砖所见乡学讲学图魏晋时期地方设有学官,负责具体的教育事务。唐代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地方学校分为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和乡学。宋元时期,州县学校建立有“学田”制度。元朝创建了“社学”体制。明承元制,各府、州、县皆立社学,以教化为主要任务,教育15岁以下之幼童。清代地方学校设置与明代基本相同。且在“穷乡僻壤,皆立义学”以教育孤寒幼童。三、中国传统私学(一)私学的产生与流变中国传统私学出现于春秋时期,最早创办私学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破除了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官学弊端,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广大平民中间。由于私学的兴起,导致春秋战国之际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学派林立,自由辩争局面的出现。及至秦立,焚书坑儒,恢复以吏为师,私学一度沦入低谷。秦亡汉兴,由各派经师大儒自行创办的“精舍”“经庐”等各种类型的私学相继涌现,生徒数量超过官学的太学生,从而使私学成为与官学并驾齐驱的重要教育园地。三、中国传统私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迭起,官学废驰,私学相沿不衰。到了唐代,在国家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下,私学一度衰微。宋代私学再度兴起,宋代的学馆,继承了两汉、南北朝时期私人讲学的传统,“乡党之学”盛行。南宋时私学教育有了明显的分化,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授日常基本知识的小学和蒙学,第二类则是为年龄较长、程度较高的学子设立的研究学问或准备科举的书院和学馆。私学在明清时期,发展到我国传统教育最完备的状态,当时的私塾,达到鼎盛阶段。中国古代教育中,每当国家政治动荡、官学衰败之时,中国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私学。私学在蒙养教育、普及教育、文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三、中国传统私学(二)私学的历史地位私学在中国传统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第一,私学几乎完全承担了蒙养教育的任务。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其子女的蒙养教育都要由私学来承担。第二,私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使教育对象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私学在学费的征收上也没有强制的统一的规定,带有普及教育意义的教育形式。第三,私学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贡献。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如墨家学说、儒家学说、汉代经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四、中国传统书院(一)书院的发展历程书院之名,最早见于唐代。《新唐书》卷四十七《百官志二》载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乾元殿写四部书,置乾元院使。开元六年(公元718年),乾元院更号丽正修书院,十三年(公元725年),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唐代书院性质为国家藏书、校书和修书机构,并非学子受业之地。宋代书院的规模和数量均有大幅度的扩展,其中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影响最大,号称“四大书院”。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一是由于五代宋初学校荒废,而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士病无所于学”;二是有些士大夫和学者要求发表自已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三是一些学者受禅林的影响,愿选择山林名胜施教。四是朝廷崇尚儒术,通过赐书、赐匾额、赐学田等形式鼓励民间办学。四、中国传统书院白鹿洞书院,原为唐李渤与其兄李涉隐居读书之处,南唐升元年间,因洞建学馆,以李善道为洞主,当时称“白鹿洞国庠”。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皇帝赐九经。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孙琛就故址建学馆10间,榜曰:白鹿洞之书堂。南宋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知南康军朱熹重建。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理宗赵昀亲书《白鹿洞书院教规》,“颁之学宫”。从南宋到清朝,这一学规为大多数书院和官学所共同遵守。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四、中国传统书院元代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出现了官学化倾向。明代书院规模、数量都超过元代,官学化倾向比元代更形明显。清代书院的数量显著增加,完全实现了官学化。鸦片战争以后,教会书院在中国的设立,西方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和学制管理对传统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人变革学制的要求下,清政府于1898年下令改书院为学堂,中国传统书院遂归于终结。北京大学前身清京师大学堂旧影四、中国传统书院(二)书院的办学特色书院是教学的场所,又是学术研究的基地。在几百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诸多优良的学风:第一,刻苦学习、深入钻研的学风。第二,注重创发、提倡求真的学风。第三,师友讲习、自由讨论的学风。第四,修身养性、重在做人的学风。第五,尊师爱生的学风。第六,关心时事、学政兼论的学风。第二节 中国传统教育内容与考试制度一、人伦本位的课程体系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一、人伦本位的课程体系(一)夏商周三代的课程结构殷商学校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习礼和习武,习礼主要是学习祭祀和乐歌,习武主要是习射。《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大司徒所负责的“教万民”的内容有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说法。其所属的师氏教国子以“三德”、“三行”;保氏“乃教之以六艺”、“六仪”。以上所载尽管不一定出于当时的实录,但其中所反映出的西周“学在官府”语境下,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学礼习乐、突出人伦教化为核心的教学宗旨,应属可信。一、人伦本位的课程体系(二)春秋以后的课程结构首创私学的孔子,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为教育目标,以自己亲自删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作为基本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以礼乐仁义为根本信条的伦理道德教育。墨子则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悲天悯人,体恤民生,以培养道德高尚、明辨是非、富有兼爱情怀、胜任治国利民的“贤士”和“兼士”为教育目标。西汉时期,经孔子整理的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遂被列为官学,奉为必读的经典,号称“五经”。至唐宋时期,由汉武帝时的“五经”,逐渐扩展为“十三经”。两宋之际,理学大师朱熹把《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析出,与《论语》《孟子》统一章句,阐发义理,题名《四书集注》。元明清之际,“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必修课程。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一)隋代科举制的创制隋朝统一全国后,令京官五品以上和地方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有德)、清平干济(有才)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置进士科,用考试的办法选取进士,主要考时务策即政治论文,叫策试。进士科的创制,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创始。隋代除进士科外,还有秀才、明经两科。隋代科举所创始的通过公开考试来甄别人才高下、量才录用制度,是中国古代考校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二)唐代科举制的定型唐代完备了科举制度。其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多种。学馆生徒可直接报考,不在学的自行向州县报考,合格者再由州县送中央参加考试,考取者曰“及第”。秀才科后来停止,明法、明书、明算为专门科目,应试者以进士、明经两科最多。考试内容初为经义和时务,后虽有变化,但基本上是进士重时务策和诗赋,明经重经义。古代科举考试分级取士图示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古代雁塔题名拓本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祝宴会,宴会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荣耀,故中进士又称雁塔题名。唐代进士只是取得了一种做官的身份,正式授官还须经吏部复试,叫选试,或者先在下面当幕僚,经地方长官推荐后才能正式为朝廷命官。制科由皇帝临时定立名目。此外,唐代还设有童子举,由10岁以下儿童应试。武则天时还设武举,由兵部主持。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三)宋代科举制的发展两宋科举制基本上因袭唐制,进士、诸科、武举为常科,常科之外有制科、童子举等。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表现在:第一是实行殿试。宋太祖为避免贡举一考定终身、科名为权势者子弟独揽和考官办事不公,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亲自主持复试,是为殿试。第二是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第三是实行糊名(又称弥封或封弥)和誊录制度。第四是扩大录取名额。唐代录取进士,每次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屡考不中者,朝廷也给予特殊照顾,赐以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元仁宗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议定科举程式,就四书出题,以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准。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明清时期,科举仅设进士一科,趋向单一化,其特点是:第一,科举与学校紧密结合。第二,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第三,八股取士。清代江南贡院遗址(四)明清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二、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五)科举制的弊端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对官位的垄断,人才的选拔归于中央,政治上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科举制以公开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为广大庶族地主敞开了入仕之门,使专制政权有了更广阔的统治基础。科举制为历代王朝网罗了大批知识分子,对于巩固专制统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科举制以功名利禄为诱饵来笼络士人,使大多数读书人把精力消磨在儒家经典章句之中,特别是明清两代以八股文取士,把知识分子的思想完全束缚在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之中,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大大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第三节 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一、基本教育宗旨二、主要教学理念三、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一、基本教育宗旨中国传统教育是人文主义的入世教育,向以修身做人、治国平天下为教育的基本宗旨。上起孔孟老庄,中经汉唐经学,下迄宋明理学,中国传统教育始终注重人伦道德修为和崇高精神培养,强调人生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弘扬立志有恒、克已自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以天下为已任的内在气节与精神操守,推崇社会责任的个人担当与人格修养的自我完善。使受教育者明白做人的根本道理,被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论语·里仁》载孔子语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就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以求修身自立,有为于当世。所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一、基本教育宗旨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的基本宗旨在曾子所著的儒家经典《大学》中,被高度概括为三大纲领、八大条目,简称“三纲”“八目”。“三纲”,一是明明德,二是亲民,三是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两千年多年来,儒家的这一教育宗旨和教育目标,在中国传统教育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春秋教育家、思想家曾子画像二、主要教学理念(一)因材施教根据学习者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地组织教学和教育工作。源于孔子,所谓“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孟子曾具体论述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唐代韩愈认为: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就像树木的材质不同一样,有的能做栋梁,有的能做房屋的户枢、门限、户牡和门旁的木柱,如果教师能像工匠一样因其材而教之、用之,就能造就各式各样的人才。宋代张载提出:教人“必尽人之材”,“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二、主要教学理念(二)温故知新孔子《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何晏注释为:“温,寻也。寻绎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也。”《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后来的历代教育家对孔子“时习”、“温故”、“学而思”的教学思想都有阐发,要求教学注重学习过程中复习、练习,在温习中获取新的理解和体会,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去探求新知识。二、主要教学理念(三)由博返约博是宽广,约是简要。由博返约就是在博学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得其要领,取其精萃。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第一次提出了由博返约的问题。孟子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返说约也”,又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王夫之:“约者博之约,而博者约之博,故将以反说夫约,于是乎博学而详说之,凡其为博且详者,皆为约致其功也。若不以说约故博学而详说之,则其博其详,假道谬途而深劳反复,果何为哉!”二、主要教学理念(四)教学相长教之中必含有学,学之中必含有教,教与学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生“知不足”,反而求诸已,更感到有赖于教师的指导;教师“知困”,必然加强进修,努力钻研,以提高教学质量。这样又引起学生的“知不足”,师生双方都在获得新的或矫正性的信息提示下,来调整自已的教与学活动,学因教而长进,教因学而得益,教学双方在相互作用中彼此相长。二、主要教学理念(五)启发诱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指导他们有所领悟,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孔子《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礼记·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曲阜尼山圣境孔子像三、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一)伦理道德与教育的统一指的是教育以道义人生为目标,把功利排斥在外。《礼记·儒行》曰:“苟利国家,不求富贵。”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这种教育以道义为目标的观点为历代教育家所尊奉,从而决定了中国古代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具体表现在:第一,重整体关系轻个体发展。第二,强调知识教学道德化。第三,重义轻利、忽视教育的实用价值。三、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二)教学过程的辩证统一中国古代教育家视教学为一个整体过程,每一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完整的身心修养过程的一个环节,学、问、思、行是彼此连贯的统一整体。《学记》说:“学(同敩字、音xiào)学半”“教学相长”。《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代教育家重视教学过程中学、问、思、行的统一,并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学与思、学与问、学与行的关系。三、教育思想的总体特征(三)注重内省与内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是注重内省与内求,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孔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孔子的学生曾参尝言:“吾日三省吾身。”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在别人,而在自已。孟子认为,知识与修养的提高,在于内在的动机和自觉性,强调学习要“自求自得”。《二程遗书》卷二十五载程颐语曰:“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学也。”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三版)第七章中国传统科技教学目标本章教学课时设定为2课时,课堂讲授过程辅之以课上互动。旨在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曾经有着辉煌的传统科技成就。古代中国在天文、地理、算术、医药等科学领域以及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等项发明创造上,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由于种种原因,近代科技革命却未能在中国发生。当西方世界的近现代科学技术获得迅猛发展之际,中国传统科技却行步迟缓。在此认识基础上,启发学生关于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和教训等方面的思考。
重点难点1.中国传统科学的主要成就。2.中国传统技术的主要成就。3.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课上互动请谈谈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迟缓主要原因的看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主要的科学成就第二节
主要的技术成就第三节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与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第一节 主要的科学成就一、天文学二、地理学三、算术学四、医药学第一节 主要的科学成就中国有着悠久的农业传统,由于古老的农业对日月递昭、四时交替的自然节律有着天然的关联性,因此,历代官方皆十分重视对天文的研究,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早熟和辉煌。屡有革新的历法编订、长期系统的天象观测、精准实用的仪器创制等,无不在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天文学(一)历法编订中国古代天文学以“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为目的去观测物候、天象,制定历法,排定节气。中国古代现存最早的历法是《夏小正》,相传为夏代的星象物候历,故也称为“夏历”。春秋战国时期,“四分历”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历法已经进入了相当成熟的时期。此间出现的重要天文学著作是举世闻名的《甘石星经》。清初《通志堂经解》版《夏小正》书影一、天文学秦汉时期,天文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西汉落下闳等创制的《太初历》,规定以孟春正月为岁首,从此有了现在的春节;还将我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第一次编入历法,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太初历》自正式颁行至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一共实施了189年,这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对后世影响长达两千年之久。汉代木质棺椁刻纹上所见星象图一、天文学唐朝时期,僧一行编制的《大衍历》,测出了四季日行规律,历法系统周密整齐,为后世所效法。南宋杨忠辅制定的《统天历》,采取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与现今国际通用的公历值相同。元代的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明代的《大统历》,基本沿袭其制,行用长达364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河北宣化辽墓壁画所见中西合璧彩绘天文图一、天文学“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根据自然季节循环的节律,以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划分农耕周期、安排农事劳作的时间制度。《尚书·尧典》记载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就是四季的概念。西汉初年,《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其名称与顺序已与当今使用的完全一致。“干支纪年法”,是中国科技的又一独创文化。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所有年代和日月皆可用“干支纪年法”准确地记录或推算出来。“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取意于树木的幹(干)枝(支)分布有序。“十二生肖”纪年法将12种动物与12地支相配,同人的生年联系在一起,形成“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一、天文学(二)仪器创制天文观测是古代天文历法发展的基础。圭表是中国古代最原始、最简单的测量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陶寺遗址中期城址王级墓葬出土的距今4000多年的漆杆、玉景符、玉垂悬,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用于测量日影长度的组合工具。较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河南登封告城的周公测景台一、天文学浑仪是中国古代天文学者观测天体位置的重要仪器。东汉时,贾逵在浑仪上附加黄道环,改称“黄道铜仪”,用以测定二十八宿的黄道经度等。同时期的张衡又增加地平环和子午环,并成功利用水力使环圈运转,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浑仪。此后,浑仪历经唐代李淳风、宋代沈括等改进发展,结构日趋完善。到元代,郭守敬把原有的浑仪分为两个独立的仪器,即“简仪”和“立运仪”,从而使除了北极天附近外,全部天区一望无余。中国古代“浑仪”采用的是赤道坐标系统,比西方采用的黄道坐标系统要先进得多,今天已为各国天文台广泛采用。一、天文学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上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中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制造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陈列的浑天仪一、天文学(三)天象观测战国初期,人们就已为肉眼可见的星辰、星座确定了名称,并将地球赤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28个星座,称“二十八宿”。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五星占》中,测量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日,比现今测值仅多0.48日。到南北朝时,祖冲之的《大明历》所测火星会合周期与现代测值误差小于0.01日,至于隋代张胄玄的《大业历》所测水星误差仅为0.001日。长沙马王堆出土《五星占》局部残影一、天文学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食、彗星及太阳黑子现象的国家,同时还最早绘制星图并载星数目最多的国家。据统计,自春秋至清末,流传至今的日食记录就多达961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观测,早在《淮南子·兵略训》中就有记载:“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据推算其年份为公元前1057年。据统计,自上古迄于清宣统二年的2000多年间,我国记录的彗星活动达640次之多。现存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代敦煌星图,绘于公元840年,标有1350多颗星。早在周代就有了太阳黑子的观测记录,《周易·丰卦·象传》:“日中见斗”“日中见昧”。从汉武帝以后到明朝末期,记录多达265条。而且在东汉时期我国先贤就已经认识到太阳黑子是太阳自身的一种现象。二、地理学(一)地图绘制中国古代地图学起源很早,相传夏禹铸九鼎,鼎上铸有山川、道路、鸟兽、草木等图案。据西周《宜侯夨簋铭文》可知在早在商末周初之时便已有地图。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在军事上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数理基础。西周宜侯夨簋西周宜侯夨簋上的铭文拓片二、地理学西汉时期地图学已初具雏形,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的精确度已经相当高。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为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提出了系统的制图学理论,即“制图六体”。唐代贾耽绘制的《海内华夷图》代表了当时制图的最高水平。清代雍正年间的《皇舆全览图》是我国首次引入经纬线绘制的地图,为近代地图学发展的开端。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地形图二、地理学(二)地学勘察地理学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王士性(1547—1598),字恒叔,号太初,浙江临海城关人,著有《五岳游草》《广游志》《广志绎》等,被后人誉为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开山鼻祖。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市)人。他耗时30多年前后出游16次,撰写的《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徐霞客出游线路图王士性著的《广志绎》书影二、地理学(三)地震观测与记录中国古代先民在与地震灾害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地震记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今天的地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目前最早的地震记录见于《竹书纪年》:尧舜期间“地坼及泉”。《后汉书·五行志》中首次专设“地震”栏,记述地震时间、破坏程度、死伤人数、地域范围、余震等。东汉阳嘉元年(132年),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的候风地动仪,赢得了世界地震学鼻祖的美誉。三、算术学(一)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中国古代数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发明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十进位值制是现在世界通用的记数方式,相关考古学资料表明,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十进制记数法已经在中国史前社会使用。商代甲骨文已经出现一至九,十、百、千、万等数字,并可表示十万以内的任意自然数。甲骨文中出现的基本数字三、算术学(一)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算筹是中国古代数学家长期使用的一种长条形计算工具,一般由竹制成,也有采用铁、骨或象牙等材质制作的。算筹产生的年代尚无定论,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成为非常普遍的计数工具。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的骨算筹算筹是用来记数,而筹算是利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技术,筹算的方法是从高位向低位逐一进行,同珠算基本相同。三、算术学(一)十进位值制、筹算和珠算珠算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具体的起源时间尚无定论。元代时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乾坤一担图》中货郎后筐内的算盘十六世纪后期珠算著作大量涌现,算法也得空前发展,《算法统宗》是珠算算法的大成之作,书中确立了算盘的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诀,并收录近600道应用题,有些练习题直至今日还在使用。三、算术学(二)圆周率的精确值我国古代圆周率计算精度早期相对落后,南北朝以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南北朝时期,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有效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并用“盈朒二限”的方法表示出来,即3.1415926<π<3.1415927。祖冲之又算得分数值,即:22/7(约等于3.14)和355/113(约等于3.1415927),前者称为“约率”,后者称为“密率”。这比德国奥托、荷兰安托尼斯早了1000多年,后人称为“祖率”。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画像三、算术学(三)数学著作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数学家,撰写了大量的数学著作。其中,《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缉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和《孙子算经》合称《算经十书》,是汉至唐一千多年间最重要的十部数学著作,尤其是前两部对我国传统数学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髀算经》最晚在公元前1世纪定本,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记述了勾股、方圆的基本知识,以及数学在测量天地、制定历法中的作用。《九章算术》经历代各家增补修订,最终在两汉之际定本,是中国古代数学家的大成之作。四、医药学(一)医学理论中医药学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唯物论、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指导,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在医学理论方面,中医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之间,其生理功能是相互协调、制约和互为所用的统一整体活动。非常重视疾病与人体自身精神状态、生活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中医反对单纯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强调整体而观、全面诊断、辩证施治。四、医药学(二)诊断方法中医诊断注重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结合望、闻、问、切收集病症信息,通过辩证求因的指导思想寻找出病因的“本原”。望、闻、问、切也被称为四诊。其中望诊、闻诊、切诊是医者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对病人进行诊察,而问诊涉及较广通常是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和现在的症状等。四诊所得结果相互补充,再结合辩证方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中确定病因。四、医药学(二)诊断方法根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战国时扁鹊已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精湛,相传著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他所著,书中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指出了气口部位寸、关、尺三部的阴阳属性以及论述脏腑生理功能、五脏六腑的形态、奇经八脉的内容等等。被后代医家奉为“脉学之宗”“中医学的开山鼻祖”。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画像四、医药学(三)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和中药方剂。针灸是指以针刺、艾灸治疗病症的方法,两者均以经络学说、腧穴学说为理论基础。针剌法是以针剌入人体的穴位,运用相应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艾灸是用艾绒搓成艾条或制成艾炷,点燃以温灼穴位处,以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作用。灸疗法最早源于人类对火的认识,由于寒冷会使人发生寒痹、疼痛等,而火的热度可使人血脉通畅,解除疼痛的症状。四、医药学(三)治疗方法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其加工品,由于以植物药居多,故又称“本草”。商代伊尹创制了汤液,即将药物放在水中煎煮使药性进入汤液中,这样能够有效降低药物的副作用,还催生了中药炮制法的诞生。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用药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选择适宜的药物,并明确其用量、用法的药物配方。早期先民们只是用单味药治病,但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汤液法的出现,发现多味药配合起来治病效果更好,于是便形成了方剂。第二节 主要的技术成就一、火药二、指南针三、造纸术四、印刷术五、丝绸织造一、火药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也是最早将火药应用到军事上的国家。中国古代发明的火药是由硝石、硫黄、木炭三者按比例混合而成。火药的主要成分最早见于医药学著作,它们都有治疗疾病的功效,古代炼丹家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时,将三者混合后引起爆燃,无意间发明了火药。火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开创了人类由冷兵器向火器过渡的全新时代。唐代炼丹家撰写的《伏火硫黄法》书影二、指南针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战国时期,中国古人根据磁铁的指向性发明的指向仪器司南,《韩非子·有度》载:“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北宋时期,《茔原总录》载:“客主的取,宜匡四正以无差,当取丙午针。于其正处,中而格之,取方直之正也。”这里所说的“针”就是带有磁性的针,此时磁针已与罗经盘配套使用,还发现地球的磁偏角为正南偏东。中国的磁针和罗盘先后经由陆水两路西传,给人类文明的进程带来重大的影响。指南针在中国古代航海中的使用,打破了先人们狭隘的地理观念,创下了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壮举。三、造纸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纸是西汉文、景时期制造的麻纸。东汉时期,负责监制宫廷御用器物的宦官蔡伦,集中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鱼网等为原料,造出了价格低廉、质地较细、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东汉造纸术的改进为纸张的普及做出重大贡献,大大加速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积淀、传播与发展。汉代造纸工艺流程示意图《说文解字》中对纸的定义是“纸,絮一苫也”,意思是漂洗丝帛时沉落在池底竹筛上的一层杂丝(纤维),将杂丝用细帘模捞起把水滤净,并加已干燥处理便形成纸。四、印刷术古代印刷技术分为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种,其中雕版印刷术应来源于印章、石刻和传拓等领域,但具体的发明时间还无确切定论。由于雕版印刷术的普及,唐代时不仅印刷了大量的佛经、历法,还印有占星术和字典类图书。五代时官方开始刻印儒家经典进行出售,这是古代官方出售图书的开端。敦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南平市塔前中学2020年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
- 11《一块奶酪》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2024机关单位食堂承包合同
- 商务会议礼仪解析
- 解读现代艺术
- 旅游业财务全解析
- 2024正规婚姻解除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12篇
- 2024版个人向企业租车合同
- 专项给排水施工分包协议(2024修订版)版B版
- 3《百合花》《哦香雪》比较阅读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北京昌平初二(上)期末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西式面点师试题与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 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制度
- 【8物(科)期末】合肥市蜀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 GB/T 44990-2024激光熔覆修复层界面结合强度试验方法
- ps经典课程-海报设计(第六讲)
- 钢结构连廊专项吊装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 50MW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锤桩施工方案
- 2025免疫规划工作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