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_第1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_第2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_第3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_第4页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备考之语言文字运用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情分析标点符号用法繁杂,考查形式也多样,2022年全国甲卷、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2020年全国Ⅰ卷、2019年全国Ⅱ卷打破了以往判断使用正误的考查形式,着重考查标点的用法。高考无论怎样考查,都要求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前导入世界上最短的信: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将《悲惨世界》手稿寄给出版社后,过了一段时间不见回音,就给出版社去了一封信。信中只写了一个“?”。很快雨果就收到了编辑室的回信,信上只有一个“!”。不久,轰动文坛的《悲惨世界》便与读者见面了。这封信被称为世界上最短的信。两个标点符号,把他们之间要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了出来。一、了解常见的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分为标号与点号◎点号是点断,表示语言中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名称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形式、,;。?!:名称破折号括号书名号引号省略号形式——()《》“”……备注占两格分别占一格分别占一格右左上角占两格◎标号具有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一)问号1、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2、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3、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4、亲爱的,我能不爱你吗,我怎么能不爱你呢?5、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应为: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选择问应为: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倒装问应为: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追问应为:亲爱的,我能不爱你吗?我怎么能不爱你呢?反问应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有疑问词非疑问句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一)问号用法总结: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二)顿号1、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

2、中、小学生

省、市领导

城、乡交流

工、农、兵

调查、研究

3、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这个小孩有四、五岁应为: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应为: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应为: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这个小孩有四五岁小并列集合性词语概约数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二)顿号用法总结:1、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2、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3、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4、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5、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6、并列词语中用“和”“及”“或”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7、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三)冒号1、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2、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3、“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应为: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提示下文要用冒号应为: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这些。应为:“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总结上文要用冒号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三)冒号4、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5、“某某说”“某某叫嚷”“某某想”“切切地说”“斥责我”等词后面视情况定符号。应为: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应为:“某某说”在句首用冒号,在句中用逗号,在句末用句号

某某说:“XXXX。”(句首)“XXXX,”某某说,“XXXX。”(句中)“XXXX。”某某说。(句末)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三)冒号用法总结:1.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要平衡。2.一句不两冒。3.小停顿不冒。4.不与“即”“就是”套用。5.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四)双引号1、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3、“如坐春风”,唔,让人开怀令人奋发的春风呵!4、“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光大”。突出强调特定称谓引用讽刺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四)双引号5、转述不用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6、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是直接、完全引用,引号前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7、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例:他说过,没人的时候关好门。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例:唐代大诗人杜甫,写下了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社会现实。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四)双引号用法总结:1、表示突出强调2、表示特定称谓3、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4、讽刺5、引中有引,外双里单6、转述不用引号,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不用引号。7、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间接、不完全引用,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用点号。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五)破折号1、“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2、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3、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4、“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5、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6、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声音延长声音中断意思递进话题转换解释说明,说明的内容在句尾,用一个破折号即可。解释说明,说明内容在中间,就要用两个破折号来表示。二、掌握常考的标点符号(五)破折号用法总结:1、声音延长或中断2、意思递进与转换3、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边练边悟】·标点作用题1.(2022·全国甲卷)

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B.去那些原本“去不了”的地方C.带领观众“回到”妇好墓的考古发掘现场D.将静置于展柜中、封存进仓库里、消散在过往中的历史“托在手上”B【边练边悟】·标点作用题2.(2020·全国卷Ⅰ卷)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B.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回报——我的作文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C.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变——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D.你永远那么青翠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革命精神。B【边练边悟】·标点作用题3.(2019·全国卷Ⅱ)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长跪不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作为中华文化的传统瑰宝,中国画的笔墨纸砚等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有着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特殊性,为历代画家崇尚与传承。其伟大而完整的绘画体系,成就了一代代宗师。然而,也正是这千百年来逐渐趋于完美的绘画准则,让一些画家“长跪不起”,不敢轻易逾越雷池,仍在使用今日的笔墨纸张道说古人程式化的话语。A.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C.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D.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B【边练边悟】·标点作用题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睡眠行为最核心的特征就是睡眠稳态调控。我们之所以会觉得很困,是因为随着清醒时间的延长,睡眠压力逐渐增加;在睡眠过程中,这种压力则被逐渐清除。睡眠稳态调节系统会在睡眠受到干扰时发挥作用,比如,熬夜之后睡得更“香”,并且睡眠时间更长。睡眠调控的神经机制非常复杂,科学团队需要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睡眠调控机制的普适性。这将有助于最终找到“睡眠质量谁做主”这一睡眠领域终极问题的答案。A.孔子认为,对人的教化,主要有三个步骤:“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B.考古,为我们揭示了文明的来处,为我们寻回华夏文明根脉的一块块“拼图”。C.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的冰上比赛,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D.在中国诗词中,最忌“浅、白、直、露”,而以含蓄内敛为核心审美准则。D【边练边悟】·标点作用题5.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赣南脐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土特产,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就是地理名称加上商品名称,强调的是产品的原产地。”法律工作者告诉记者,“地理标志是促进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A.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B.老乡!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见识一下啊!——做满三年,以后赚的钱就归你啦。C.“真的?哈哈哈……我终于考上大学啦!我终于考上啦——!”金石开简直兴奋得快要晕过去了。D.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万人空巷,都来一睹其真容。D【边练边悟】·标点作用题6.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我们身边不少人有过失眠的经历。如果只是偶尔晚上睡不着并无大碍,但如果长期失眠,就会危害身体健康了。导致失眠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理压力。可能因为临近考试,你担心没有复习充分;也可能因为你的生活太忙碌,比如放学之后加体育训练,然后又赶去上音乐课,却没有时间充分休息;还可能你刚跟朋友吵,心情很不平静: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失眠。A.有句农谚说得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B.各位游客,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到杜甫草堂!C.行动靠思想指导,思想靠行动证明:思想和行动是紧密相连的。D.小儿狂犬病患者有三怕:怕水声,怕光,怕风。C【边练边悟】·标点正误判断题(2020·浙江高考)

下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而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A.甲B.乙C.丙B主观题

试题分析【参考答案】

(1)逗号使句子成为了独立语句(小句、分句、短句、断开、隔开、分开),对三个动作起到强调作用(突出),逗号表示停顿,使三个动作不再流畅,表现出前行的艰难(艰辛、吃力)。(强调语气不给分)(2)逗号使句子成为了独立语句(小句、分句、短句、断开、隔开、分开),强调闭住口打嗝时间长,让透不过气的感觉更强烈,打嗝不顺畅。

(2023·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