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史料3: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史料4:自武王至幽王,传十二世十三王,基本上行嫡长子世袭制。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结合所学,说出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一种政治制度?史料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史料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礼记·礼运》
禅让制世袭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一)夏朝——王位世袭制(开创性)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2、方式: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对立的必然趋势。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一、早期政治制度1、特点:兄终弟及、父子相传(史料辨析)3、结果: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家天下”取代“公天下”。4、认识:这是谁,拿的什么?(二)商朝——内外服制(区分,特殊的外服)史料:在夏商时代的方国、部落联盟里,附属国和夏商王朝之间基本上处于平等的联合状态。附属国是对旧有的方国氏族原地认定,并把它们纳入商王朝的统治之下。这些附属国它们有自己的国君、官吏、疆域。
——摘自晁福林《夏商西周社会史》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朝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认识?①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②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三)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1、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1)目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旧贵族(2)对象:①分封对象多元化,同姓是主体(血缘);②形成森严等级,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③权利与义务相结合;④诸侯国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诸侯义务:政治上:听命天子,朝觐述职军事上: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经济上:交纳贡赋诸侯权利:世袭领有封土,在封土内再分封,高度自主的行政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3)特点:(三)西周思考商朝内外服和西周分封制的异同:(目的、关系、范围、强弱)相同:目的的一致性,都是为了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都是一种国家治理方式。不同:内外服制度下,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较为平等;分封制下具有亲缘关系,呈隶属状态。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控制范围局限王畿,对附属国控制力较弱;分封制下周王室管理范围扩大,地方管理强于商朝,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2、宗法制(四个特点)(三)西周嫡长子继承制(1)核心: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2)概念:①按照血缘关系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利;②将血缘同政治结合起来,是“家”和“国”的统一。(3)特点:(4)影响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促进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分封制。③形成了家国同构的传统社会结构,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祖先、重视传统、重视统一的民族精神3、礼乐制(三)西周《礼记·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1)概念:(3)实质:(4)瓦解:礼乐制度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的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规矩——区别等级——规范社会秩序)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2)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局面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三)西周一、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权力的分配: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的继承: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的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四)东周史料1:天子适诸候曰巡狩,诸候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同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移之。——《孟子·告子》史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候伐郑,郑伯御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材料1与材料2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有哪些具体表现?原因是什么礼崩乐坏问题:表现:②诸候不尊天子;出现春秋诸候争霸,战国兼并局面。①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③各国变法,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②王室衰微,诸侯实力增强;③百家争鸣提供思想基础。——社会大变革(旧制度逐步解体,中央集权制度开始产生)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总结归纳】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等级森严。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迷信色彩浓厚。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原始民主:当时生产水平底下,生产资料公有,氏族成员处于平等地位,重大事物由氏族成员的全体会议决议,社会秩序依据氏族组织的权威和全体成员的习惯来维持,它是原始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为处理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以及由于部落之间的矛盾需要选举出好的领头人。于是人们在氏族议事会上,选举出自己满意的首领,以便负责管理氏族中的一切事务。氏族首领就是全氏族的元首。尧舜时代原始民主发展得更加充分,史称“军事民主制”。这也在事实上产生原始的共议制、代议制和选举制,以及原始民主机构各个部分的责任制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和制度。皇权至上——“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独尊——“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皇帝有一系列专用称号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1、皇帝制度本质:是君主专制二、秦朝的政治制度2、三公九卿制1.三公九卿都由皇帝任命,概不世袭(官僚政治);2.分工、制约,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3.廷议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决策失误。(秦廷议制、唐封驳制、明批红权是否威胁专制主义)4.家天下(家国同治)3.郡县制导致的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官员世袭到官员任命;从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从间接管理到垂直管理;史料1: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史料2:“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料3:“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东汉王充在《论衡》◎睡虎地秦墓竹简4、文书制度根据材料分析秦朝文书制度有哪些影响?①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③为汉承秦制提供条件,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后世两千多年。(中国古代政治史核心线索,务必懂得辨析)与民主政体相对立。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君主专制(专制主义)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史料1: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汉书·刘辅传》史料2: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一)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西汉—中朝方式:任用身边亲近的人方式: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东汉—尚书台史料3: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
──欧阳修《新唐书》隋唐—三省六部制方式:分化宰相权力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史料4:“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又别置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悉隶三司。”——《宋史·职官志》史料5:元初侍御史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史·高鸣传》宋朝—二府三司制方式:分化事权以强化君权元朝—中书省原因:分权导致低效率。结果:相权反弹史料6: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明神宗实录》明朝—废相,设内阁影响:宰相制度退出历史舞台,内阁没有决策权,无法制约皇权史料7: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清史稿》清朝—设立军机处影响: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为什么达到顶峰?军机处特点)(一)君主专制的发展演变判断材料所涉及的制度,并说明削弱相权的方式有哪些?演变趋势:专制措施:①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分相权;设机构;用亲近;借人伦;重思想。②承袭前朝制度,有所损益。(二)中央集权发展演变(地方行政制度)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汉书》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推恩令”分十三州,设刺史1、西汉(为何从西汉开始讨论?“惩亡秦之弊”)州刺史权力增强,危及中央集权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藩镇割据,危及中央集权①设路监督州县各级官吏②派文臣出任地方长官③设诸路转运使统管地方财政④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强干弱枝”削弱地方实力,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各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省制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行省权力)清朝派巡抚、巡按、总督(清朝)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则:山川形便、犬牙交错深度探究1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1.皇权不断压制相权,逐渐强化君权。2.内朝官逐渐向外朝官转化。3.宰相职位逐渐从实位转向虚位。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从一到二,再到三和多)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汽车买卖合同正规版本范文
- 鱼菜共生系统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宁夏大学
- 202x手绘毕业答辩模板
- 2025《合同管理规程》联合签署
- 2025街头小吃摊位租赁合同
- 2025汽车销售代理合同示范文本格式
- 2024年清远市公安局选调事业编制人员真题
- 女方非婚生子抚养协议(2025年版)
- 深圳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2024年福建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1到六年级古诗全部打印
-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
- 处方书写调剂发药服务质量督导检查记录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花艺赛项)备考试题库(汇总)
- 部编小学语文(6年级下册第6单元)作业设计
- 斜拉桥索塔钢锚箱安装施工工法
- (167)-晴雯课件1红楼梦人物艺术鉴赏
- (新版)艺术素养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
- 2020年青海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真卷答案解析版
- 遥感科学与技术及其在国土资源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