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

中共濮阳县委党校乔丽华子贡问政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平稳,需要哪几条呢?孔子的答复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一、信仰的内涵及历史考察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诞生及内涵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四、坚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探析3主要问题一、信仰的内涵〔一〕信仰的含义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是人们对于某种认定为最高价值的对象的坚信不移和自觉追求。

“就像人的身体需要盐一样,人类的心灵从记忆难及的洪荒年代起就感觉到了信仰的需要。〞------荣格〔二〕信仰的构成信仰的主体:信仰的客体:个人社会组织、政党命题思想观念、道德律令、人生信条

物像某种自然物、图腾、神灵或特定的符号等

〔三〕信仰系统的层次普通的生活信仰对某种人生信条的坚信和追求

道德信仰对认定为某种人类至善的道德律令的坚信和追求政治信仰人们对某种政治理想的坚信和追求

最高信仰对认定为人类的某种终极价值的坚信和追求

1.信仰的初始状态时期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马克思〔四〕信仰的历史考察10在人类文明的初始时期,人类受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把左右世界开展、主宰人类命运的力量神秘化,因而出现了对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形成了有神论的信仰,出现了对自然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等形式。大自然崇拜

天体崇拜:太阳——古埃及的拜日教、希腊的日神阿波罗、中国有羲和浴日的传说。月亮星辰也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印度洋安达曼岛的小黑人说月亮是太阳的妻子,星辰那么是其子女。土地山川:地母信仰——云南巍山县的彝族,农历正月初一祭地母“本斯〞。山神信仰——各国神话中,山是神的住所,在中国是昆仑山,希腊神话中是阿尔卑斯山。《山海经》一书中的神都是住在山上的。动植物崇拜蛇——印第安人把蛇与精灵是同一个名词、台湾的排湾人以蛇为祖先化身、中国传说中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农作物植物:传说粟的种植者稷被奉为农业神。树神——希腊“突里押〞、福建台湾“大树公〞。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源于美洲印第安人鄂古布瓦人的方言。意为他的族类、他的亲属、他的氏族标志。在原始社会里,以血缘为纽带的各个氏族集团在追溯自己的远祖时,往往把他们想象为某一类植物或动物--就是他们的图腾。图腾是他们氏族的标志,图腾盛衰代表着本氏族的盛衰。因此要保护图腾、崇拜图腾。

印第安人的图腾柱灵物崇拜灵物崇拜指崇拜有灵力的小东西〔法物〕,以获得吉利或避去灾祸。小石头、木头、旧帽子、破布都可成为崇拜对象。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往往和英雄崇拜联系在一起。一些对氏族部落有功之人、首领、英雄或创造生产生活工具等人,活着时受人尊敬,死后的鬼魂也受崇拜,年月经久,他们便成为本民族的守护神,被奉为本民族的始祖而加以崇拜。2.宗教信仰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宗教信仰在形式和内在的思想内容上都更加完善,更加明确地表达出人类的最高价值追求。它把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灵和来世看作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并仍以神秘主义的方式虚幻地、颠倒地反映着客观世界。查理大帝加冕仪式拿破仑一世在卢浮宫加冕大典3.无神论信仰的兴起

文艺复兴以来,兴起了人文主义运动,他们主张以对人的崇拜取代对神的崇拜,提出要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争取人的权利和自由,用人权来反对神权,矛头直指宗教神学,从而动摇了宗教信仰在人们思想中的统治地位。地心说日心说“日心说〞战胜“地心说〞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开展。英国的无神论者培根在他的惊世之作《伟大的复兴》中指出:自然中存在着不依赖“造物主〞的东西,否认了上帝的功能。倡导从物质到人事的思维路线,这与基督教上帝凭意念创造万物的原那么对立。22法国的战斗无神论者狄德罗(1713一1784)主编《百科全书》以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经院哲学为己任。23德国的古典哲学康德以自己的三部巨著—《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推翻了宗教信仰的统治地位。但是到后来,他还是为人类信仰留下了唯心主义的地盘—一个人的认识所不可及的“此岸世界〞。24康德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梦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5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十九世纪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诞生及内涵27〔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列宁:首次公开使用“马克思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理想〞毛泽东:“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没有动摇过〞。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28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信仰从本质上讲,二者之间的根本内涵是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就是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目标。人们信仰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也就是对共产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它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信,更加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而共产主义信仰那么不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标,共产主义信仰更加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目标和奋斗方向。29〔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1.从信仰主体的角度分析,它是指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它本身并不能自然地构成一种信仰,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主体充分理解、接受并且信奉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和对现实世界的科学分析,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展方向的科学预测以后,它才转化为一种信仰。30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阶级根底:普通的信仰主体:广阔人民群众信仰的核心力量和组织:共产党312.从信仰客体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指信仰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一是表达在理论层面,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没有作为信仰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没有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二是表达在现实层面,它是指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及其结果。正是由于这种现实的实践证明,才“真正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内容,才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真正的科学信仰,与虚幻的宗教信仰有了本质的区别〞。32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源泉,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实践活动及其结果那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实证明和外在表现。333.从信仰的内在机制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信仰主体与信仰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知、情、意的内在统一。它同时也实现了理性与信仰的内在统一。一种科学的知识体系一种情感体验和情感追求一种的坚强的意志34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世界自足,不谈鬼神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社会开展,人类解放为人民效劳的根本宗旨:人民至上,效劳群众自由而全面的人生追求:人生自由,全面开展354.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是对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科学反思,实现共产主义是完全符合社会开展客观规律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人类自身彻底解放而奋斗是每个人最高的价值追求。这样,也就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表达出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信仰才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信仰。36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原因分析37新中国成立:信仰的胜利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展:信仰的鼓励作用“文化大革命〞:信仰的盲目追随和信仰狂热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1〕信仰主体性倾向增强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理性思考的深入随着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人的主体意识、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信仰方面,人们的信仰需求已经开始苏醒。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人们也不再进行盲目追随,而是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进一步探寻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思考这一信仰的真理性和价值性。38〔2〕信仰多元化趋势明朗与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主导地位的冲击第一、金钱崇拜、偶像崇拜、权力崇拜等对某种现实力量信仰的滋生。第二、个人主义信仰日趋活泼。第三、宗教信仰的复苏与蔓延。第四、一局部社会成员出现了信仰的虚无。39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3〕信仰务实化倾向增加与共产主义理想的冷淡人们更多地满足于对金钱、权力等现实物质力量的追求,更多地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马克思主义信仰虽然科学而崇高,但共产主义这一理想却过于遥远,它目前还只是马克思的一种抽象的描述,它不能给现在的人带来现实的物质利益,从而产生了共产主义理想的冷淡。40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1〕从国际环境上看其一,苏东剧变的思想震撼。困惑不解疑心渺茫其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趋同论全球力量比照西方的“和平演变〞412.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2〕从国内环境上看其一,“文化大革命〞的振荡。盲目崇拜全部否认信仰的动乱其二,社会转型期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金钱—权力—腐败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个人利益—贫富分化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竞争残酷—超自然力量—宗教其三,舆论导向和思想教育工作的失误。舆论导向低俗化教育内容教条化、教育过程的形式化、教育方法的简单化422.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四、坚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路径探析43(一)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架构任何一种持久而又影响深远的信仰,都有一套完整的信仰理论(或教义)。根本内容一般来说包括最高价值或终极目标,以及实现这一最高价值或目标的根本原那么和具体方法。“正本清原〔源〕〞“固本创新〞44(二)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夯实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社会载体一是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信仰实践中充分表达党的信仰品质。一方面表达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要表达在每个党员的具体行动中。《党章》二是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信仰实践中充分表达出党的信仰能力。(三)创新信仰方式,努力使信仰的主体意志自觉地适应马克思主义信仰客体的内在要求

从精神层面看,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坚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前提或根底。除了入党仪式外,还必须要强化必要的信仰仪式。要培养科学合理的敬畏感。从实践层面看,在信仰方式上要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