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_第1页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_第2页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_第3页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_第4页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诗词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

(共17题)

一、复合题(共17题)

阅读《木兰诗》,完成下列小题。

(1)翻译下面句子。

i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ii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3)阅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联系全诗简要评价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浪淘沙》(其一)的是朝诗人,他曾回赠白居易一首诗作,叫作《》,以表述自己豁达的胸襟。《江南春》的也是代的诗人,与“无题”诗人李商隐并称“”。《书湖阴先生壁》(其一)是代宰相的诗作,他与同时代及唐代古文运动的先驱及代表人物合称为“”。

(2)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解释诗句。

i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ii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iii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3)下面对《浪淘沙》(其一)后两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从前面的“实”幻化成“虚”,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B.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畏艰险的豪迈。

D.这句诗既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又借用了典故。

(4)《江南春》开头“千里莺啼”,又作“十里莺啼”。明朝的杨慎在《升庵诗话》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

(5)读《书湖阴先生壁》(其一),回答以下问题。

i从诗中描写来看,诗人的居家环境有怎样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

ii“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运用、的手法,写活了的水与远处的,也体现了诗人对此景的与之情。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读了这首诗后,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曹操?

(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四小题。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2)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3)木兰恢复女儿装时,“火伴皆惊忙”。请展开想象,描述一下火伴们见到木兰时的情景。

(4)第②段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是以谁的语气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无题①

陈毅

生为革命死不哭,莽莽神州叹沉陆。

魂兮归来大地红,小住人间三十六②。

①此诗为陈毅同志在梅山所作。②三十六:指36年(即36岁),因为陈毅1901年生,1936年被围梅山,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1)联系全诗,解释“大地红”的意思。

(2)这首诗表现出陈毅同志怎样的革命精神?

(3)这首诗与《梅岭三章》中哪首诗所表述的信念一致?是什么信念?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由“望”入诗: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衰草遍地,林木苍苍。

B.颈联中“抵万金”是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表现家书的珍贵,表述了诗人思念家人的强烈情感。

C.尾联中刻画了一位忧愁万分、苍老颓唐的诗人形象:白发越来越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了。

D.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这首诗是诗人中年所写,充分体现了诗作“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2)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技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1)诗的第二部分写道“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什么?

(2)诗的第三部分主要写与延安亲人相见,从字里行间你看出延安人的哪些可贵的品质?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诗歌第四部分写道“母亲延安换新衣”,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延安的具体变化以及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4)从修辞的角度欣赏下面的句子。

i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ii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阅读下面的诗和文,完成问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以上诗、文都与战争有关,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文《周亚夫军细柳》的是西汉历史学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3)以下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实录真实事件,是首激荡人心的英雄战歌。

B.诗表现我军将士攻占敌人城池时的勇敢无畏。

C.文表现细柳营将士们以国事为重,军纪严明。

D.文表现周亚夫治理军队严酷刻板,不近人情。

(4)从选文看,诗描绘战争场面,文描绘场面;诗中的将士们和文中的将军亚夫都表现出了的可贵品质。

古诗词阅读

夜坐(其一)

(清)龚自珍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坐①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

平生不蓄湘累②问,唤出姮娥诗与听。

夜坐(其二)

(清)龚自珍

沈沈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老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奔突之篇章。①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②湘累:指屈原。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1)乙诗中“一睨”二字活画出一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形象,与甲诗中“”(四字短语)表现的人格风范相呼应。

(2)两首同题诗抒发了怎样相同的情感?请选择其中一首(抓关键词句)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表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及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2)下列对诗歌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托物起兴的手法,也就是起兴手法。

B.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

C.写出了主人公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的执着。

D.能够营造缥缈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茂盛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协调,但与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不相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五小题。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读一读下面两个句子,将应该重读的词填写在横线上。

i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ii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2)结合语境体会下面两个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妈妈”怎样的心情?

i孩子,你在哪里呀?

ii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4)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选文是一首散文诗,写的是“和母亲捉迷藏”,是用哪几个画面来表现这一内容的?请分别概括这几个画面的内容。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风暴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藍;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普希金在年轻时结交了一些后来成为“十二月党人”的朋友。虽然“十二月革命”最终遭到反动政府的残酷镇压,但他们的进步思想深深地震撼了普希佥。这时期他的作品歌颂自由、进步,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反对封建农奴制,抨击暴君专制。

(1)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2)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3)诗中“风暴”和“少女”各象征着什么?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普希金的生活时代背景思考,普希金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922年7月21日

(1)文章展示了的心情变化,请写出变化过程。

→→→

(2)看到“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而深受感动,这是为什么?

(3)从文章中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把文章的点睛之笔认真钞写下来,并谈谈此句表述了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以下各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2)这首诗表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课文《木兰诗》从“万里赴戎机”至结尾,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策勋十二转

ii当户理红妆

(2)选文第二段突出了木兰的高尚品格。

(3)由课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4)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时,诗中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

(5)从选文看,课文是怎样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陇西行①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②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③边骨,犹是春闽④梦里人。

(选自《唐五代诗鉴赏》,上海古籍出版社)

①陇西:指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②貂锦:这里指战士。③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④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1)首句中“扫”字,刻画了将士们怎样的形象?

(2)最后两句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有什么作用?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节选自《木兰诗》)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

(选自《明史秦良玉传》,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加点字用法和意义相同

A.唯闻女叹息闻之于宋君(《穿井得一人》)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微颔之(《卖油翁》)

C.而驭下严峻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D.愿为市鞍马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2)用现代汉语翻译“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

(3)“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中的“乃”字古汉语词典中有以下解释:①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②副词,于是;③副词,才;④副词,竟然;⑤副词,是。你觉得哪种解释更符合语境?请说出理由。

(4)同是“巾帼英雄”,选文中木兰和秦良玉的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

一、复合题(共17题)

1.

(1)i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战士们的铠甲。

ii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2)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的要求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表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生活下的女子生活的喜悦心情。

(4)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表现了她孝顺、勤劳、勇敢、坚强和不贪图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爱家、爱国的崇高精神。

2.

(1)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牧;唐;小李杜;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

(2)i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波涛滚滚如被巨风吹荡,似乎自天涯奔涌而来。

ii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iii茅屋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3)C

(4)(1)错在不懂得“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写,误解了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手法。(2)既然是写江南春色,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

(5)i居家环境突出了净、静、美的特点,表现出湖阴先生朴实勤劳、富有生活情趣的性格特征。

ii对偶;拟人;近处;山;赞叹;向往

(5)ii喜爱。

3.

(1)看到了一个积极奋发、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曹操。

(2)示例一:曹操以“老骥”自比,表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示例二: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述了诗人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

(1)木兰归家的欢乐情景及对木兰的赞誉。

(2)动作描写。既表现了木兰久別归家的欣喜之情,又形象地表现了她迫不及待脱下战袍,换上女儿装的急切、喜悦心理。

(3)示例:“木兰?你是木兰吗?”“像,真像!”火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看着眼前的木兰议论起米,“啊,原来你是女扮男装!你竟然‘骗’了我们十几年。

(4)比喻、对偶、反问。是以木兰的语气来写的,是木兰对火伴的回答,既表现木兰开朗、风趣的性格和自豪的神情,又给人以亲切生动的感觉。

5.

(1)“大地红”是指革命取得胜利,反动统治被推翻,全国人民翻身得解放。

(2)表现出陈毅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看轻个人生死的伟大精神。

(3)与第三首表述的信念一致;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6.

(1)B

(2)诗人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移情于物,写花、鸟的落泪、惊心,表述了诗人感时伤世(忧伤国事)的深沉感情。

7.

(1)“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指在延安学到了种庄稼搞生产的本领,“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指在延安学到了文化知识和草命道理。

(2)延安人热情好客、纯朴真挚。第三部分的前四句环境描写烘托了延安人的热情好客,随后通过对老爷爷、长大的放羊娃的语言描写写出了延安人的淳朴真挚。

(3)街道变得又宽又平、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电灯变得又多又亮,此外绿树也又多又整齐。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使一个“新”字跃然纸上。

(4)i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和乡亲们的情投意合,彼此之间的情感之深厚。

ii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延安的变化写成母亲换新衣,既写出新延安之美、之新,也表现出对延安母亲的变化之欣喜,突出了对延安的爱。

8.

(1)雁门太守行;司马迁

(2)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3)D

(4)战前;忠于职守、报效国家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对于课本上出现的诗文,由课本知识可知,文《周亚夫军细柳》的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此句重点词语有:先驱:先行引导的人员。至:到了,不准进入。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有误,文表现周亚夫治军严谨,并非严酷刻板。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文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表现周亚夫忠于职守。以对比,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首句写景又写事,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全诗描绘出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战士们的铠甲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

号角声响彻秋夜的长空,边塞上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鼓声郁闷低沉。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驱车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接。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9.

(1)一山突起

(2)两首诗均写一己雄奇之才不为世人所认知反遭压抑的哀怨与孤愤之情。示例:《夜坐(其一)》中“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陨少微星”隐微沉郁地表现对时政,尤其是对人材问题的见解,充满指责愤激之意。“平生不蓄湘累问,唤出姮娥诗与听”则写问天无效,那就只有月中嫦娥能够听取自己的忧愤了,汹涌的失望孤独之情跃然纸上。

10.

(1)D

(2)D

(1)D项“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理解有误,诗中并没有流露出绝望之情。

(2)D项“与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不相衬”表述有误。本诗每章开头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是起兴手法,也是借助自然环境渲染。通过秋色独有的特征反复渲染深秋时悲凉空寂的氛围,抒写了诗人迷茫怅然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

11.

(1)i看

ii我

(2)i找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

ii看到孩子时的惊喜心情,虽有责怪,却体现了妈妈对孩子时时刻刻的关爱。

(3)时间顺序。从文中的“当你沐浴后”“当你吃过中饭”“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可以看出。

(4)天真活泼、可爱机灵、懂得爱妈妈。

(5)①母亲做祷告时,“我”用花瓣散发香气;②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③母亲拿灯去牛棚时,“我”跳到母亲前面,恢复原形。

12.

(1)抓住了风暴中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

(2)以疯狂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3)“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现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13.

(1)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受了感动

(2)因为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红莲,无畏地为红莲遮蔽大雨,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的内心被深深触动,感受到母亲为自己的付出,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无私地帮助自己。

(3)勇敢慈怜。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抒发了对伟大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

14.

(1)“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样子,这里形容得意忘形、骄横无理的宫使,和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宫市”的罪恶。

(2)本诗表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唐朝“宫市”罪恶的揭露与抨击。

(1)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作答时,可以从用词的角度来赏析。先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翩翩”本意是形容轻快洒脱的情状,在这句诗里则表现了宫使得意忘形,骄横无礼的样子。并与卖炭翁的穷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与罪恶。

(2)本题考查主旨理解。梳理诗歌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分析。根据“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等语句,我们可以看出,卖炭翁好不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雪,一路上满怀希望地盘算着卖炭得钱换衣食,结果却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跟着那“叱牛”声,卖炭翁在从“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辗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表述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唐朝“宫市”罪恶的揭露与抨击。

15.

(1)i记功

ii指女子的艳丽裝束

(2)不图功名利禄

(3)扑朔迷离;

原指分辨不清雄雌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