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摘抄_第1页
教育强国摘抄_第2页
教育强国摘抄_第3页
教育强国摘抄_第4页
教育强国摘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强国相关资料摘抄世界强国为何也是教育大国家简称为八国集团(G8),它们是当今世界除中国外经济最发达的大国。这些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教育的先进与发达,一个大国不一定是个强国,一个强国也未必就要是大国,而大国如果成为强国,那就叫超级大国。所以一个大国的强国之路离不开教育这一根本基础,人的素质将是强国间竞争最关键的因素。2008年,美国5至29岁的人群约占总人口的34%,这部分人被称之为需要接受普通和高等教育的人群,西方其他国家这个年龄段人均所占国家人口的比例从25%至33%不等。八个集团国家基本上实行普通教育的义务制教育,但在结束义务制教育的年龄段有所不同,德国为18岁,美国为17岁,加拿大、法国、英国为16岁,意大利、日本和俄国为15岁。与此同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成为这些国家的特点,2006年,法国和意大利几乎百分之百3至4岁的儿童都接受了教育机构提供的正规学前教育,德国为97%、英国为90%、日本为80%、美国的比例最低,为48%。在八国集团中,俄国和加拿大则没有数据。在5至14岁人口中,接受正规教育的比例法国、意大利、英国最高,为100%,接下来依次为德国(99%)、美国(98%)、俄国(82%),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主要是接受9年以下的教育,从比例上看。西方八个大国基本实现了全民的9年教育。而在15至19岁的人群中,它们主要是接受高中程度的教育,在这个年龄段接受高中程度教育比例最高的国家是德国,为89%,接下来依次为法国(86%)、意大利(81%)、美国(78%)、俄国(74%)、英国(70%)、日本和加拿大则没有数据。2006年,八国集团国家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最高的为55%,最低的为17%。俄国和加拿大的比例最高,分别为55%。加拿大这一年龄段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62%,男性为48%。俄国这一年龄段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61%,男性为49%。日本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为54%,其中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57%,男性为51%。法国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为41%,其中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46%,男性为37%。美国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为39%,其中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43%,男性为36%。英国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为37%,其中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38%,男性为36%。德国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为22%,女性和男性占同龄性别人口的比例均为22%。意大利25至34岁人口中获得大学以上教育的比例为17%,其中女性占同龄女性人口的21%,男性为14%。教育投资关乎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是否将教育摆在很重地位的问题。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是教育的投资,根据现有的数据八国集团中六个国家在2005年对教育的投资均占GDP的4%以上。美国是世界经济第一大国,而在教育投资金额也是名列西方大国之首,美国2005年,美国人均GDP为4万1700美元,高等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2万4400美元,普通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9800美元,教育总投资占GDP的6.7%。英国人均GDP为3万1600美元,高等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1万3500美元,普通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6900美元,教育总投资占GDP的5.2%。德国人均GDP为3万零500美元,高等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1万2400美元,普通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6900美元,教育总投资占GDP的4.3%。日本人均GDP为3万零300美元,高等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1万2300美元,普通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7300美元,教育总投资占GDP的4.3%。法国人均GDP为2万9600美元,高等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1万1000美元,普通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7500美元,教育总投资占GDP的5.3%。意大利人均GDP为2万7800美元,高等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8000美元,普通教育的投资平均每名学生为7300美元,教育总投资占GDP的4.2%。第二是教师的待遇。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涵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这里关键的因素之一在于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的素质就要有优秀的教师,而教师待遇会影响到人们是否选择教师职业。在八国集团中,中小学教师起薪最高的国家是德国,2006年德国小学教师的平均起薪是4万零300美元,中学教师的平均起薪是4晚5200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美国小学教师的平均起薪是3万4900美元,高中教师的平均起薪是3万3700美元。排在第三位的是英国,小学教师和高中教师的平均起薪均为2万9500美元。日本中小学教师的起薪也不低,平均为2万6300美元。意大利学教师的平均起薪是2万4200美元,高中教师的平均起薪是2万6100美元。法国小学教师的平均起薪是2万3300美元,高中教师的平均起薪是2万6000美元。应当说,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职业都不是高薪职业,但这一职业工作稳定、福利也不错,在美国也属于中产阶级中等收入阶层。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师质量的重要因素,下面我们看一下2006年主要西方大国小学四年级教师平均具备的教学年数,意大利为22年,俄国(22年)、德国(20年)、法国(15年)、英国(12年)、美国(12年)。教育关乎到一个国家民众的素质问题,这也是现代人才战争中兵家必争之地。教育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全民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面我们看一下2006年八国集团国家25至64岁人口中,接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大学毕业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俄国,达到54%,高中毕业的人口占34%,初中毕业的人口占11%。接下来是加拿大,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47%,高中毕业的人口占39%,初中毕业的人口占14%。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本,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40%,高中毕业的人口占60%,是八国集团国家最高的。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排在第四位,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39%,高中毕业的人口占48%,初中毕业的人口占12%。接下来为英国,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30%,高中毕业的人口占55%,初中毕业的人口占14%。法国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26%,高中毕业的人口占41%,初中毕业的人口占33%。德国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24%,高中毕业的人口占59%,初中毕业的人口占17%。意大利大学毕业人口比例为13%,高中毕业的人口占39%,初中毕业的人口占49%。最后看一下八国集团各国2006年每个国家宫培养出多少大学毕业生,美国为148万多人,俄国为115万多人,日本为57万多人,英国为31万多人,法国为28万多人,意大利为27万多人,德国为26万多人,加拿大为17万多人。中国教育制度终于要改革了,温家宝总理挂帅!(2)2009-01-0816:03:47来源:CHN强国网强国论坛文字大小:大中小温总理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总结为四句话:现在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教育质量急待提高;教育投入急待增加;教育体制急待改革。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可能会在今年年中推出一个方案稿,向全社会公示。1月4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题,全文刊发了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温家宝在文中表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本届政府必须着力做好的一件大事。”而在教育部1月2日公布的2009年工作重点中,也明确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制定一个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发展要求的规划纲要,对未来十二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将缓缓拉开帷幕。温家宝亲自挂帅力推对于中国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最高决策层思路清晰,制定《规划》成为头等大事。2008年底,国务委员刘延东在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对这项工作非常关心,提出明确要求。温家宝总理十分重视,并亲自担任规划纲要领导小组组长。”近期,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的一次讲话中,谈到了对中国教育的认识,总结为四句话:现在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教育质量急待提高;教育投入急待增加;教育体制急待改革。“这次《规划》的制定,重点就是解决这个‘一个不适应、三个急待’的问题。”一位参与到《规划》制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对于这个新的《规划》,温家宝本人寄予厚望,“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制定一个让人民群众满意,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规划,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意义”。2008年8月29日,作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的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召开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听取教育部关于制定《规划》工作情况的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制定工作方案。自此,围绕着《规划》的制定,新一轮教育改革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正式破局。据参与到《规划》制定中的一位专家介绍,“从目前《规划》制定的进展来看,2009年8月份很可能就会推出一个方案稿进行公示,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目前《规划》“正在进入深入调研、广集众智的阶段,国务院领导时确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见议。”责任编辑:计宝重大专题待破题“就我所知,目前纲要的调研工作总共确定了11个重大专题、36个子课题,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作为教育部聘请的课题组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说。依照计划,《规划》将主要对2009年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安排。作为指导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强调其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适应,体现“全局性、宏观性、长远性和战略性”。另一方面,可操作性也是一项改革能够得以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规划》的远近期目标相结合,总规划分规划相配套,就显得至关重要。根据《规划》制定计划,这12年也将分阶段规划,远期的目标和措施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联系起来考虑;近期可以规划细一些,将与教育“十一五”规划相衔接,保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性、连续性。对于总体规划而言,主要是以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为核心,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等提出具体要求。而分类规划,则主要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综合考虑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新特点,提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每个分类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对大学、中学、小学、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终身教育、民办教育等发展,都将分门别类地作出专题性的规划。“规划要有战略思想和宏观思路,也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增强可操作性。”温家宝强调。据杨东平介绍,本次《规划》课题组成员通常由教育系统内部的专家学者和教育部的官员组成,囊括了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各地的教育厅局以及教育部的相关人士。课题组在制定规划时间,也会召开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教育部在其中居于主导地位。渐进式改革地方先行试点至于《规划》所涉及到的教育改革的具体内容,温家宝表示,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给予明确的回答”。他提到了八个方面的问题,亦可看作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比如义务教育的问题,温家宝提出“要把义务教育办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目前社会反映义务教育中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要找准症结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温家宝表示。杨东平说,在美国,大企业的很多主张最后都变成了政府的教育决策。但在中国企业家很少投资教育,在教育问题上基本上是处于失语状态的。“希望政府能给企业家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教育事业的平台,”杨东平表示,“或许对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将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支力量不容小觑”。有教育界人士表示,政府在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是担负无限责任,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到底担负什么责任,边界一定要划清楚,给民办教育的发展留出什么空间、给予什么奖励一定要说清楚。“政府定位了,学校才好定位。政府和学校都定位了以后,整个社会支持教育的这样一个功能也才好定位,”张力表示,“要解决好从宏观体制到微观体制的一系列问题,政府的责任是必须要首先界定清楚的。”关于办学体制的改革,也将是此次《规划》中的另一个重点。目前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方针、教育体制、教育布局和教育投入,属于国家行为,应该由国家负责。具体到每个学校如何办好,还是应该由学校负责、校长负责。温家宝强调,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全社会都很关心。规划的制定要开放,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特别是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意见。每一类规划和一些重大问题,都可以拿到全社会讨论,“在争论中求得共识,得到认同”。2009年的教改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前述参与《规划》制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教育改革最好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从易到难、从能够做的地方开始做起,从有条件的地方开始试点,逐渐的总结经验,逐渐推展;而不采取动存量、突变性的改革。“我们希望形成一个以地方的经验为依托,逐渐地、有步骤地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新格局。这样的格局成本相对比较低,虽然进展可能会相对慢一点,但是我们不至于付出很大的代价,冒很大的风险。”他说。“边研究边试验,先地方试点后推广”的模式,已经得到高层共识,温家宝表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许多工作不能等规划全做好了才进行,“有些看准了的事情,可以先行试点,试验成功了立即实行,这也是我们这次制定规划的一个特点”。而刘延东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把制定规划与解决当前紧迫问题结合起来,看准了的问题就要着手解决,重大问题要坚持试点先行,试点成功、取得成熟经验后再面上推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010年11月07日09:14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字号:T|T朱宝利是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的钳工,16年前毕业于唐山机车车辆厂高级技校,如今已成为铝合金分厂预制车间工段长助理、高级技师。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需要像朱宝利这样的车辆工程专业的高技能人才。从动车组项目预制车间工段长到高级技师,从制造技术中心铝合金焊接培训师到国际焊接技师,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从朱宝利的母校走出,成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高级技工。教育关乎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回眸“十一五”期间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几个数据引人注目: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升26.5个百分点,实现了80%的预期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1%增至24.2%。这五年,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稳占高等教育一半份额,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首超普通高中,一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不断优化。这五年,教育结构调整取得了新进展。国家财政经费和政策措施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促进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加大投入和支持,财政性教育经费从5000多亿元增加到1万多亿元。这五年,教育的财政投入增长最快最多。义务教育实现新跨越义务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均衡发展又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国家决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至2010年9月,中央与地方各级财政累计下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近3000亿元。2007年初,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全部免费。2008年,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同样全免,这意味着我国已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我国还推进了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实施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我国不仅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同样在坚持教育公益性、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迈出了重大步伐。“十一五”期间,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实现深刻的变化,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两基”成绩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据统计,到2009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52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7%。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义务教育将以推进均衡发展为突破口,率先在县域内实现均衡发展,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校校舍、设备、教师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快,校长、教师流动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将继续完善。发展教育,教师为本。“十一五”期间,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提高教师待遇。2008年,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国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职业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家投入140亿元,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县级职教中心、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及高职院校,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已经和普通高中大体相当,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401所、高职(专科)院校1215所。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指导思想更加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执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助学金制度、学费减免制度、助学贷款或延期支付学费制度,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90%都能获得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同时,从2009年开始,将逐步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目前涉农专业和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已经享受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提高质量。数据显示,到“十一五”末,我国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将达到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以上。到2020年,将力争使我国高级、中级、初级技能型劳动者的比例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格局。国家资助制度日益健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只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上以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才能让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一五”期间,不仅在普通本科高校初步形成以国家奖助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其他资助措施有机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同时还完善了“绿色通道”制度,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都能顺利入学并顺利完成学业。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学校投入和国家地方贷款等各项资助经费合计每年约为500亿元,资助的学生人数达2000万人。其中,高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学生人数的20%以上,中等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以上。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6亿元,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180余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建设范围覆盖了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十一五”期间,我国推行“特岗计划”,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给农村教育带来新活力、给农村孩子们带来新希望。到2009年,“特岗计划”已在西部地区实施3年,共招聘近6万名特岗教师,覆盖西部近500个县(市、区)的6400多所学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质量作为今后10年工作的重点,让人人“有学上”;同时提高教育质量,让人人“上好学”,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基本普及之后做到基本均衡,这将是我国义务教育的又一个里程碑。\o"点击进入腾讯首页"做强高等教育,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2010年07月26日08:23山西新闻网字号:T|T——与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当今,科技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人民财富的增长和生活的改善愈来愈依赖于知识积累和科技创新。7月18日,应山西省教授协会成立十周年之邀,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教授参加了山西省第三届科教兴晋突出贡献专家表彰大会。他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了报告,谈了体会。本报记者就高等教育方面的改革进行了采访。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改革、大发展,将长期处于大提高阶段记者:《纲要》提出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您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研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了怎样的历程,对于山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周远清:作为多年来高等教育改革的见证者和部分参与者,我认为可以用大改革、大发展,现正处于大提高阶段,概括我国多年来走过并正在走的一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道路。开放一直是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高等教育战线是最早开放的一个领域,而现在正处于边收获边扩大开放的阶段。清华大学作过一项统计,仅2008年一年就有9位诺贝尔奖得主、20位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访问了清华大学,这在10年前是不可能的。开放提供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和空间,使得我国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从不可能变为可能,并且日益密切。清华大学现在在讲的境外教授有680名,每年校内本科生有近1500人左右可以去国外进行学习交流,到2012年,30%左右的本科生将有机会走出国门学习交流。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就要扩大开放。开放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一次大的改革。对于山西来说,应该借开放平台作支撑,建设一个更加开放的山西高等教育,使山西和世界的高等教育更加紧密地融合。记者:此次《纲要》在体制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理解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周远清: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教学体制、招生就业体制、经费筹集体制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5大体制改革”使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上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以缴费改革为例,一位英国学者说过,以前英国的高等教育是不收费的,考上大学的学生由政府代缴学费。在欧洲有不少高等学校以前也是不收费的,但最近几年欧洲教育领域进行改革,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也开始收费。英国的许多媒体在缴费改革后的5年之内都对此议论纷纷,我国也有相同的情况。在我国,这样的缴费改革是可行的,理论上讲,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收费,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部分人有可能负担一部分国家教育费用投入,所以我们的缴费改革理论上站得住,实践上有可能。随着缴费体制改革,有更多的青年可以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在校生数量大大增加。1996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680万人,2006年,这个数字已接近2000多万。缴费体制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有充足的资金发展壮大。我国正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但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尚待解决记者: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声音,批评高等教育的质量有所下降。您怎样理解这些说法?周远清:教学体制改革包括面向21世纪的教学质量工程、课程体系改革、专业调整、文化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我想重复一下6个问题:专业设置过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尤其是科技快速发展以后,本科生的专业设置太窄与现实需求有相当的距离。教学内容偏旧,我们的教学一直是“学书”,总体上讲不先进甚至比较落后。针对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专门编写了1000本教材,以适应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学方法偏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先进的教学方法,目前我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僵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要学习世界先进,培养我国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外语水平偏低,学生花在外语上的时间长,效率却很低。人文教育过弱,一直以来我国都重理轻文,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目前来看,教学改革的6大问题仍然存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逐年扩招,另一方面,教师队伍质量、教学质量如何保证,每年大批学生就业也面临着问题。我一直认为,教育质量在扩招的同时有所提高还是下降,在短时期内是无法争论清楚的。有提高的部分,也有不尽人意下降的部分,但中国高等教育现在发展到了2000多万在校学生数量,并且正在平稳发展,没有出现极端情况,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当然,高等教育一定要提高质量,但是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高校校长提起发展来头头是道,但是讲起提高质量就语塞词穷的情况,说明很多具体工作还没有做到位。现在形成了一种世界思潮,即建设若干所大学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应这一思潮,日本推出了卓越计划,出现了4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推出了10个顶尖大学的建设计划;俄罗斯也提出了重点建设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我国“211国家重点教育工程”也引起了世界的很多关注,并且取得了重大发展,这也属于教育改革大发展的一部分。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导记者:新《纲要》颁布不久,各行各业都在学习、领悟其精神。多年来的教育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思想和理念?周远清:我总结了4句话,开放是前提,改革是关键,质量是中心,理念是先导。中国高等教育得益于开放,开放做得好,高等教育的发展便会领先。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代价,也取得了重要的经验,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质量的重视。上一轮的改革中,国家对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越来越重视,在一场百位校长研讨会上,我曾经说过,一场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我国悄然兴起。重视理念的先导作用,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过渡。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有的校长提出来是不是意味着精英教育不重要?首先,中国语言中的“走向”往往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比如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就是否定应试教育肯定素质教育,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也很容易引起类似误解。其次,精英教育是国家发展的一种软实力,在世界教育领域一直都占据重要地位,我国也提出了要建设国家一流大学,建设“211国家重点教育工程”,可见精英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精英教育不是简单的几所学校决定的,所有大学都要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个性发展,实行人才全面发展。记者:《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个目标该怎么理解?周远清:中国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纲要》提出的“两个基本,一个进入”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有重要意义。此次颁布的《纲要》截止年限是2020年,到2020年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我国主要的材料和技术要靠自主创新来实现,这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到2020年面临的重要任务。对于《纲要》,我想谈几点自己的体会。首先,国家高度重视。此次《纲要》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个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举全国之力来制定《纲要》,也要举全国之力来贯彻《纲要》“两个基本,一个进入”的战略目标。其次,《纲要》通篇是要“做强”教育,要建立人力资源强国,要从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提高质量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第三,改革是动力。《纲要》对改革非常重视,要以体制、机制的改革为重点,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第四,质量是核心。所有阶段的教育都要把质量作为最重要的部分,这就要求所有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起来综合研究教育质量。第五,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应当更好地学习国外的优秀成果、优秀文化,构建和谐文化。最后,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国际视野,中国道路,要在学习别国的基础上逐渐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也是各民族人民群众最根本的事业。《纲要》通篇体现的是做强高等教育,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要实现这个目标是很不容易的,还有一条艰巨而长远的道路要走。中国距高等教育强国有多远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后有了巨大的发展。现如今我国进入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美国是高等教育强国,通过与美国高等教育实力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距离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实施30周年。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有了巨大腾飞,更对我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改革和跨越式发展的几个阶段。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已经算得上高等教育大国。但仅仅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无疑并不能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还必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将高等教育大国建设成高等教育强国。美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当今世界的知识生产主要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因此,选取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强国的代表,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实力与美国高等教育实力进行比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迅猛发展的同时应认清差距美国高等教育发展30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和成熟的高等教育体制,是公认的高等教育强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美国高校包括公立和私立两大类,分为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传统的四年制学院和二年制社区学院四种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高校不仅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还为提高国家科研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美国成为当今的世界超级强国。美国有很多世界级的顶尖大学,具备世界最高水平的科技研究实力,还是全球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堪称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巨大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近些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9年实行的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使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到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已经达到15%,开始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过渡。近十几年来,“211工程”与“985工程”、部省共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教育开放合作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和战略举措的实施使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肯定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尤其是美国的差距。我国与美国高等教育实力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经费、高等教育科研水平、高等教育师资以及高等教育产出和贡献率这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也基本构成了评价高等教育强国的依据。教育规模:绝对数量多但比例低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却只占很小的部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在校学生数于1999年高校扩招后有了很大增长。到2006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500万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有2300多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而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到2005年,美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接近1800万,各类高等院校共有4000多所,毛入学率高达80%以上。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绝对数上已经接近甚至超过美国,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受高等教育人数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是反映一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依据,我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不到6%,居民中的大学生比例仍然很低,这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差距是很大的。另外,我国近些年来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在没有大幅度增加投入的情况下进行的,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没能跟上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这势必会对高等教育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教育经费:增长迅速但总量不足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近些年来,国家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投入总量明显不足。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财政性经费超过1100亿元,占我国GDP的比例为2.8%,处于世界不发达国家的水平。反观美国,其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有多种渠道,主要包括政府投入、企业资助、银行贷款、基金会赞助、个人自费等等。跟中国相比,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虽然只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一少部分,但其投入经费占GDP的比例却远远高于中国。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以来实行政府集中统一管理,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又是管理者,制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并监督其实行,教育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这种情况下高校缺乏一定的自主权,对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受很大影响。我国是人口大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并且相对比较落后,国家财政需要支出的领域还有很多。因此,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造成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师资力量:学历结构、师生比均不足近些年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高校的专任教师有了一定增加,教师整体素质普遍提高,整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据统计,到2006年,我国各类高校专任教师达到120万,生师比接近18∶1。高校教师的工资基本高于全国所有行业平均工资,近些年的涨幅也略高于全国平均工资的涨幅。与美国相比,我国与其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学历结构上以及本科以上教育的生师比上。比如到1999年,美国在校教师总数已经接近290万,包括200万专任教师和90万非专任教师,生师比为14.9∶1。美国公立大学中,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到95%以上。但直至2006年,我国普通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也只占教师总数的10.09%,具有本科学位的教师占到一半以上。同一时期,美国本科以上大学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2%。可以看出,在我国的高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中,硕士以下学历的老师还是占了绝大部分,在高校中,高学历高学位的教师数量仍显不足,生师比例较高,教师队伍不稳定,高层次人才外流比较突出,在这些方面,我们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科学研究:发展迅速但经费人员紧张在我国,大部分科研都集中在高校中,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成为国家科研活动的主要力量。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奖励中,大学获奖数超过一半,在全国被SCI收录的科技论文中,由高校发表的占70%以上。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高校科研水平较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美国的科研水平因其雄厚的资金力量和庞大的研究规模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在美国,大学也是科研的主要基地,科技人员主要由大学培养。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高等院校约承担全美科技研发活动的12.4%,研发经费达350亿美元左右,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大学也成为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主要产地。跟美国相比,我国高校科研经费在2005年还不到30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国科研经费投入的9.9%。另外,我国科研人员在全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美国。这些都可以看出我国在高等教育科研水平上还离高等教育强国有较大差距。产出贡献:对经济贡献率偏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有了很大增长。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达到306.8万人,研究生毕业人数接近19万,其中博士27000多人,硕士超过16万人。而2005年美国的博士毕业人数为5万多人,硕士达到57万以上,远远高于我国。此外,美国高校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科学工业园区,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科技成果转化率已达到80%,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科技成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而我国每年都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问世,但只有15%~20%的成果转化并批量生产,只有5%的成果形成产业化。这使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落后于美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有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几年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很大进步。虽然目前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还有较大差距,但这种差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在逐渐缩小的。当今的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一些严峻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建议联邦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高等教育和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该以国家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为契机,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时机,积极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增强高等教育实力,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步伐。《科学时报》(2008-9-16视点)上个世纪初,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美国建立了以社区学院为基础的专科教育、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本科生教育及以少数研究型大学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的三级公立教育体系。二战之后,社区学院发展迅猛,按人口密度分布设立,以极其廉价的学费、几乎不考虑入学资格的方式,小班教学、教授直接授课的优良质量,接收了包括多数Partime学生(美国法律规定,国际学生必须是Fulltime)在内的各种各样的学生,提供了适合各种需求的实用实惠的教育机会。直至今日,一千多所社区学院遍布各个社区,有将近半数的美国应届毕业生选择二年制学院作为他们大学生涯的起点。社区学院为美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的迅速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年制学院设立副学士学位。除语言课程外,学院提供两类课程,一类是可以转到四年制大学继续求得学士学位的学术课程。另一类是帮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毕业后能直接找到工作的技能课程。中国学生多会选择学术课程。

因为中国不存在转学的体制,清华北大都不能互转,更不敢奢望从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带着学分转入中山大学。另外,入校后也几乎不能转专业。所有的经验源自于既定的现实,因此,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就算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还是会产生一些质疑:

质疑一、为什么能够带着低水平学校(这是中国人的理解而不是美国人的定义)的学分转入高水平学校,甚至转入名校呢?

这就一定要先来了解美国本科的学分制和课程设置了。美国大学本科的毕业要求一般是完成125个左右的学分,正常学时四年,学分拿够,即可毕业。程度高多拿课的学生三年甚至两年半毕业,程度低打工占用时间多的学生六年毕业。国际学生要求五年内毕业,否则会引致移民局不同意延时的可能,如此,就拿不到毕业证了。课程一般设有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大部分学生会将选修课程拆分为二,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各占一半。通识课程是所有的专业、所有的学校的学生必须要修的课程,一般在前两年完成,所以,可以带着学分转入另一学校。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国读大学前两年很方便转专业的原因。各学校之间专业课程的学分承认度较低,所以,三年级学生一般不再转学。

质疑二:社区学院的设施和水平如何?

美国的社区学院同样拥有适应教学的设施、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格的评估标准,否则,美国的教育体制岂不是有坍塌的危险?加利福利亚州的PasadenaCityCollege拥有过万的学生,学校对面美国顶级学府——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会兼职在此学校上课。更有意思的是,因为加州理工学院的教职有限,夫妇双方都是教授,实力相当,一个受聘于加州理工学院,另一个因为不想离家太远,两地分居,故而会选择在PCC任教,PCC由此拣了个大便宜。这样的情况在名校云集的波士顿大学园区也会发生。

质疑三,两年后,学生真的能转入四年制大学,甚至名校,继续就读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