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五”时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气象、洪水等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发生频率高;生产事故、交通事故、卫生和传染病突发事件等时有发生。统计表明:世界上约35%的7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我国因各类自然灾害的死亡人口中,地震造成的损失最大,其次是洪涝干旱等气候灾害。面对上述状况,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的防预工作。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的救援启示和北京奥运会应急预案发挥的作用,使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各界群体充分意识到了应急科普机制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39个重大选题,“我国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其中之一。灾害应急体系建设中,很重要一项措施是做好应急科普宣教工作,对于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各级组织的应急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协作为国家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力量,其核心任务是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广泛深入地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国务院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总体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应急知识的科教普及,出版科普读物及音像制品,举办科普和科技成果展览”由科技部牵头,中国科协等有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因此,建立与完善应急科普机制是中国科协“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目标和任务。本课题围绕应急科普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开展关于“十二五”期间应急科普工作的目标、任务以及机制保障等相关研究并提出建议。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立与完善应急科普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二五”期间应急科普机制建立的总目标、主要工作内容及保障措施等。二、建立与完善应急科普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重要性应急科普是应急管理的“预防文化”,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处于基础性的、关乎全局的核心地位。建立与完善应急科普机制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为应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还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应急科普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紧迫性目前,我国应急科普机制在资源整合、科普队伍建设、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应急科普机制显得尤为紧迫。1.应急科普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加强和完善目前,我国应急科普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突发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或单位通常自行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科普工作,尚未形成“统一战线”,部门或单位之间职责和分工不明确,工作内容有些重复,应急科普工作没有达到最大效益。因此,亟待完善应急科普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科普工作联盟,使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加强沟通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职责,搞好相互之间工作的衔接和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或单位在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工作方面的作用。2.应急科普资源储量丰富但较为分散,亟待对其进行统一整理与分类,促进资源共享为使公众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国务院各部门及地方政府开发了众多应急科普资源,种类十分丰富,包括地震、海啸、泥石流、洪水、雪灾等自然灾害类;交通、矿难、火灾等事故灾难类;食品安全、禽流感、手足口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类;踩踏、游行示威等社会安全类。应急科普资源形式也十分多样化,包括科普图书、手册、挂图、漫画、光盘等等。但目前这些资源都分散在各个地区或各大网站上,只供特定的人群使用,造成了众多应急科普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针对某一特定内容,如地震等,出版不同的应急知识手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因此,急需对国内现有应急科普资源进行统一整理并分类,促进应急科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共享,为应急知识宣传教育提供厚实的资源基础。3.应急科普队伍力量薄弱,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水平有待加强近年来,中国科协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志愿者已成为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普及工作的重要力量。但是,受志愿者数量和队伍整体科技素质的限制,应急科普宣传普及力度、水平仍然较低。除在“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特定活动期间开展应急科普志愿服务外,平时很少有针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因此,迫切需要完善应急科普机制,通过积极发动、组织专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应急科普服务的积极性,运用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建设一支多样化、数量庞大、整体素质较高的应急科普队伍,以加强普及力度、提高宣传教育水平。4.应急科普宣传不够深入,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频频发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或事件,大部分群众不知如何逃生或自救,生命财产遭受了重大损失。问题之一在于我国应急知识宣传不够深入,教育普及往往停留在书面上,逃生演练等难觅踪影,导致公众防灾知识和能力普遍欠缺。而像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都已建立起一套有针对性的应急科普机制。以日本为例,政府从中小学起就培养公民防灾意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防灾宣传活动,并与灾害管理机构协同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灾害演练,使公众能训练有素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因此,亟待建立一套完善且成熟的应急科普机制,深化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应急科普机制建设“十二五”期间工作规划(一)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及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应急科普机制建设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应急科普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强化法制、依靠科技,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加强基层、全民参与,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形成应急科普工作新局面,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为应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建设原则统一领导原则。由中国科协组织牵头,积极争取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外引内联,统一指挥,形成合力。兼顾效率原则。做到分级响应、分类处置,实现快速反应,各系统高效运转。节约原则。减少职能上的交叉重复,有机整合调动各方资源,使应急科普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预防原则。实现预防与处置相结合,以预防为主,把预防寓于日常管理之中。3.“十二五”目标任务中国科协“十二五”期间应急科普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建立起协调到位、职责明确、任务落实的应急科普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实行点面结合、专群结合的运作机制;健全应急科普管理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应急科普开发、集成、配送机制,搭建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全方位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应急科普人才保障体系;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宣传培训体系。(二)主要工作内容1.建立起完善的应急科普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以加强中国科协、有关部门及地方科协对应急科普工作的统筹安排为基本手段,建立起一个统一指导、分级响应、属地为主、公众动员的高效运转的基本应急科普机制。建立应急科普工作领导和指挥体制:以统一指挥、高效运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为原则,明确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分设领导小组、委员会等机构为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科普指挥机构,在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应急科普管理工作;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必须成立或启动指挥中心,负责应急处置工作。设置应急科普日常办事机构: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设立应急科普工作管理办公室,承担应急科普管理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应急科普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草拟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法律法规,整合各项应急科普资源,汇总分析信息,提供应急科普决策服务,组织、协调地方科协和相关部门参与应急科普工作等,并对日常应急科普工作的执行情况及成效、效益进行阶段性监督检查及年终检查。地方科协和有关单位必须设置应急科普日常管理机构,各重点乡镇、重要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社区应明确专兼职应急科普工作人员,协调办理日常工作。组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响应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中国科协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科协成立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应急科普响应机制。组建专家、志愿者在内的应急科普救援队伍,调动各方面应急科普资源,在现场指挥中心的统一领导下,开展现场应急科普救援工作。2.建立应急科普开发、集成、配送机制,搭建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平台针对现有应急科普资源的分类、存量及分布情况等开展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科普资源的开发、集成、配送等机制,积极动员科协系统和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应急科普资源开发、集成及配送等机构,丰富应急科普资源总量,搭建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全社会范围内应急科普资源的共享。力争到“十二五”末,开发、集成应急科普挂图50种,编辑出版应急科普图书100余种、科普展览20个、音像节目100小时,科普活动资源包10种等;配送应急科普挂图50万套、图书1万册。(1)建立应急科普资源的开发机制在应急科普资源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动员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其他社会力量,与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批专业化的应急科普资源开发机构,共同策划、制作、出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科普挂图、图书、音像制品等应急科普资源,尤其是目前涉及较少的生化、核辐射等安全防范类的科普知识读物;创新应急科普活动形式,开发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优质应急科普活动资源;开发一批基础性的、适用面广的科普展览及展品资源用于展出;通过招标、联合制作等方式开发数字化资源,最终形成一套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的科普资源,丰富我国应急科普资源的总量。(2)建立应急科普资源的集成机制对于全社会已有的应急科普资源,各科普资源集成机构采用购买、资源互换等方式集成各类纸质、数字化资源;引进国外优质应急科普资源,在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和创作研究,提高我国应急科普资源开发水平。将科协系统自身开发的、引进的、集成的应急科普资源按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等类别,按图书、挂图、音像、数字等形式分类,最终实现共享,减少重复开发,为社会公众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科普资源服务。(3)建立应急科普资源的配送机制首先,应急科普资源配送机构及时了解有关部门、地方科协、科普组织、社会公众,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和民族地区对应急科普资源的需求,针对需求,为资源使用者量身定做,提供有针对性地应急科普资源服务。其次,结合中国科协系统内外优势力量,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科普资源物流网,做好资源配送服务工作,确保各类应急科普资源信息沟通方便、物流快捷。(4)搭建并完善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在整合、开发应急科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中国数字科技馆为应急科普资源共享的互联网信息发布主体和数字化资源集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的作用,与科普资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等形成信息发布和资源建设的整合机制,建立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合作共享的模式,推动网络应急科普资源的共享。3.构建全方位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应急科普人才保障体系中国科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科协、学会等积极发动、组织专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应急科普服务的积极性,运用社会各方面的人力资源,构建多样化、数量庞大、整体素质较高,遍布全国各省、市、县、乡镇的应急科普人才保障体系,努力将科普工作融入社会和深入基层,更好地提高应急科普工作的实效,主动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求。(1)成立应急科普专家咨询组织积极发动、组织各行各业的专家加入应急科普队伍,成立应急科普专家咨询组织,建立专家信息库,发挥各类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信息研究判断、决策咨询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进行专业指导、专业防范;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进行专业支持、专业救援;在突发公共事件结束后,进行专业鉴定、专业评估,不断提高应急科普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要运用现代应急管理理念,选择国内外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尤其是危害性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突发事件,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进行应急科普的理论探索、技术开发等,形成研究报告,通过网络或媒体面向社会广泛宣传,以快捷的方式指导和警惕公众如何面对和处理该类突发事件。(2)建设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对科协现有的科普志愿者队伍进行应急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加强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形成覆盖城乡的应急科普志愿者服务体系。首先要组织应急科普志愿者报名、审核和登记工作,大力发展大学生志愿者、企业志愿者及离退休志愿者队伍,建设各级各类应急科普志愿者协会、应急科普志愿者服务站等组织;培养农村及中西部应急科普员及应急科普带头人,负责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及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壮大城镇社区应急科普人才队伍,在社区中建立应急科普人才共享机制,培养出一批应急科普人才,健全科普协会、街道科协、科普小组等社区应急科普组织。其次,征集、研究并反映志愿者的意见或建议;组织、指导和协助志愿者进行应急科普服务工作,并对本地区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或奖励等。4.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科普宣传培训体系中国科协及有关部门要注重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及培训工作:一方面,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应急科普管理知识培训,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提高其应急科普工作的管理和指挥水平。(1)开展针对广大社会公众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①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载体,针对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的不同情况,分类开展经常性的应急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向社会公众介绍传授突发公共事件的自救、互救、预防、逃生、避险等基本技能和防护措施等。②举办形式多样的应急科普宣传活动:安排多组应急科普工作队,利用科普大篷车,邀请专家一起深入基层开展应急科普现场咨询、救灾培训活动、义诊活动;在“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特定活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公众掌握自救、互救、预防、逃生等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从不同层面多样化地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③在公共场所设置安全标识: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编印发放公共安全手册,制作张贴宣传海报、投放公益广告,在社区、高危企业、建筑群和车站、机场、码头、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设置应急标识等,时刻提高公众的应急科普意识。(2)开展针对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及科普志愿者的应急科普培训工作通过举办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培训班,邀请应急科普、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应急科普领导机构、日常办事机构、现场指挥中心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以及应急科普志愿者开展有针对性地培训。领导干部培训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科普管理工作的能力;加强工作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技术通信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提高志愿者的应急科技素质和业务水平,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应急科普志愿者队伍,力争做到“一队多用、一专多能”。(三)经费预算“十二五”期间中国科协应急科普机制建设的总经费预算为2000万元。具体测算如下:1.机制建设基础性研究和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工作,经费预算400万元。①开展应急科普机制建设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经费预算375万元:每年确定应急科普机制建设的5项课题,并聘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研究,如应急科普资源分类、存量及分布情况研究,应急科普的理论探索和技术开发等,每项课题经费约15万元。②开展应急科普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经费预算25万元:主要用于研究并制定应急科普工作的制度规章、法律法规体系。2.应急科普资源开发和集成,经费预算500万元。主要用于开发、集成应急科普资源,实施应急科普资源开发、集成机构资助计划,奖励在应急科普资源创作中贡献突出的开发、集成机构。3.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经费预算100万元。主要用于与科普资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公众科技网等联合形成信息发布和资源建设的整合机制,建立网络应急科普资源合作共享的模式。4.应急科普队伍建设,经费预算100万元。①组建应急科普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立应急科普工作人才库。②对于贡献突出的专家或志愿者给予奖励。5.应急科普日常宣传活动,经费预算500万元。主要用于应急科普日常的宣传活动,举办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和专题文艺晚会等,以及在“防灾减灾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全国消防日”等特定活动期间发生的活动经费。6.应急科普预备金400万元。主要用于突发事件发生后,调动资源开展的一系列现场应急科普工作。(四)保障措施为确保落实“十二五”期间应急科普机制的战略部署,实现总体目标,在中国科协开展科普工作已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同学聚会策划》课件
- 医疗设备质量分析会
-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课件
- 《汽车文化汽车名人》课件
- 办公室5S管理内容
-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课件
- 公考培训机构年终总结
- 512护士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0题
- 国网技术学院培训
- 培训机构前台接待流程
- 室内装修施工安全方案
- 直播电商代运营服务协议(GMV计费模式)
- 工程询价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国瓦楞包装纸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无锡风机吊装施工方案
- 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课件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 (新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 《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 教师个人业务学习笔记(41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