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2月质监)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弥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考古学家认为,蛋壳陶杯属于礼器,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由此可推知,当时()A.该地区部落中已出现权贵阶层 B.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C.各地氏族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D.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仍比较粗糙〖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晚期,这种有代表性的且掌握在特殊身份人手中的黑陶礼器的出现说明龙山文化时期部落中已经出现贫富(阶级)分化与不平等,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龙山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遗存,排除B项;这一时期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排除C项;材料中由祭祀礼器不能推知当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否粗糙,排除D项。故选A项。2.荀子充分肯定秦国政治上“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同时指出,秦国“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据此可知,荀子()A.否定了秦国治国的法理依据 B.主张治理国家需要礼法并用C.倡导人们对秦国文化的认同 D.肯定了儒学对秦政治的作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看到了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所带来的秦国社会的有序、国力的强大,但同时看到了秦国统治者信奉法家思想而漠视儒家思想的严重危害,因此他认为“无一焉而亡”,即他认为治国“纯粹地崇尚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这两者一样也做不到的就灭亡”,由此看出荀子主张治国需礼法并用,B项正确;秦治国的法理依据是法家思想,材料中荀子并未否定,相反他肯定了法家思想给秦国社会所带来的有序、国力的增强,排除A项;材料中荀子并未强化对秦国文化的认同,也看到了秦非儒奉法所带来的长远危害,排除CD两项。故选B项。3.西晋太康时(280~289年),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而荆州还包括江北十余郡,扬州还包括江北二个郡。这说明当时()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的开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答案〗C〖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根据所学知识,从上述各州的户数和辖境来看,大多数地方还是地广人稀。实际上,当时江南土地垦辟较多,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多呈点线式布局,分布于各江、各湖流域平原及其附近,广大的丘陵山地仍然相当落后,这说明当时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当不平衡,C项正确;江南普遍开放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当时北民大量南迁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南方经济发展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4.下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计情况。这反映出宋代()时期登科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唐朝660312322宋朝45640135111A.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B.考试程序及录用更趋公平C.国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得以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较之于唐代,科举取士的数量大增,由科举入相的进士人数也大增。由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科举录取的进士数量大增,提拔速度加快,使中央相职很快被新进士所充任,由此可反映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D项正确;取士的规模日渐扩大不能反映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排除A项;考试程序及录用更趋公平反映出宋代科举制度相较于唐代有所进步,但不能反映出宋代科举的实质问题,排除B项;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夸大了宋代科举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代的杨镛知山东文登时申明乡约,令“本里内,推选有齿德者一人为约正,有德行者二人副之。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籍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约正、约副“其举之有迟缓,行之有勤惰,而有司之贤否,于此见焉。定行分别劝惩,决不虚示。”这体现出明代()A.基层行政人员职责具有广泛性 B.乡约与保甲制度的相互统一C.乡约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征 D.地方治理注重渗入法家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照依乡约事宜”“每月朔一会”“约正、约副”“举之有迟缓……定行分别劝惩”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山东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乡约教化百姓,对于乡约无论是开会时间的固定,还是乡约内容、执行力度、组织架构、奖惩约规等方面都呈现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基层行政人员职责是单一还是广泛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保甲制度及其与乡约关系的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约的倡行,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文化事象,它滥觞于程朱理学倡明的宋代,排除D项。故选C项。6.从1861年至1910年,上海对外贸易值从0.74亿海关两增长到3.78亿海关两,但其占全国外贸总值的比重却从60%下降至45%左右。这一变化折射出()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B.时局变化冲击了上海的对外贸易C.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所放缓 D.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日益密切〖答案〗D〖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在全国外贸的占比下降,但上海外贸额却增加,这说明除上海,中国其他地方也参与到对外贸易中,这也折射出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更加密切,D项正确;“长足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时局变化冲击了上海贸易与材料中上海外贸额不断增长相悖,排除B项;列强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故排除C项。故选D项。7.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在学校开设体操课,其内容主要是日本兵式体操和瑞典、德国的普通体操。1912年颁布的《壬癸学制》正式将军国民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学校体育主要内容包括兵式体操和军事技能训练。近代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立()A.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河 B.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答案〗D〖解析〗军国民体育思想是我国近代以来在学校体育中正式确立的第一种指导思想,一开始就被赋予“强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使命,其工具性和社会性十分突出,符合当时国家政治和社会的需要,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教育近代化已经起步,排除A项;单纯从材料中不能得出体现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这一结论,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是中共广东省中山党史《农讲所(1924~1926年):农民革命大本营》系列漫画中的一幅。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B.中共意在唤醒农民的革命觉悟C.国共两党确立工农联盟方针 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热情〖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内容,“农讲所”“1924~1926年”及“体贴农民”、“并深深打动了农民”,这体现出中共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唤醒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国民革命运动的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中共及农民并未涉及工人,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信息,事实上国民党一大只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没有确立工农联盟的方针,且中共首次提出工农联盟是在1925年的中共四大上,排除C项;这一时期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尚未领导农民开始土地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着力发展生产合作社,包括生产煤铁、代用汽油、各种布匹、纱布药棉等;另一方面又发展消费合作社,承担着粮食、食盐、火柴等物品和日用品的专卖任务,用比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据统计,1937'年生产和消费合作社占全部合作社的5.7%和0.4%,到1945年已经分别上升到22.9%和14%。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A.促进了中国民族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B.扭转了中国抗战的不利局面C.改变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D.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抗日战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一方面建设和发展生产合作社,从事着种类繁多的抗战急需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大量的消费合作社以低廉的价格承担着各种民生消费的任务,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抗战,有利于稳定战争时期的民生,D项正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抗战时期,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是曲折,而不是有序的,排除A项;扭转了中国抗战的不利局面不符合史实,也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中国城乡的对比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0.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与英国的建交谈判经历曲折。1954年,英国“承认新中国,同蒋介石断绝了外交关系,但在联合国又支持蒋介石,不承认新中国的地位。”周恩来说:“英国只同意我们建交原则的一半,我们就同它建立‘半建交关系’。”即相互建立代办处,不设大使馆。新中国的这一做法()A.使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热潮 B.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境地C.体现了外交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D.展现了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只同意我们建交原则的一半,我们就同它建立‘半建交关系’”可知,新中国初期坚持建交原则并灵活运用策略,C项正确;第二次建交热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使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境地的是“一边倒”方针,排除B项;新中国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排除D项。故选C项。11.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这些可用来证明,人类文明()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B.因社会的不同分工而产生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 D.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这些说明了人类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非强调因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人类文明,排除B项;人类文明在交融中创新发展,但仍保留各自文明的特色,而非趋同,排除C项;文字的产生成为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人类文明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据此可知,这些主张()人物主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莎士比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丁·路德“藉着上帝的恩典因信称义”伏尔泰“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康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理智”A.否定传统权威并宣扬理性精神 B.表明社会生活应摆脱神学束缚C.展现了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 D.对世界文明起源有深刻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真理与个性,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宗教改革时期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追求自由平等,强调理性思维和判断,这些表明人文主义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C项正确;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张是强调人,并未宣扬理性精神,排除A项;欧洲中世纪时期人文主义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束缚,并未提出要摆脱神学束缚,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欧洲人文主义思想与世界文明起源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一开始实行的是入门摸底考试,这是在招聘某个职位时单独设置的一个水平测试,只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应试者是具有赐官权的议员或官员推荐来的,然后他们竞争某一岗位,表现最优异者会被录取。这种考试()A.杜绝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B.折射了英国政党之间的尖锐斗争C.代表了考试形式的科学化 D.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恩赐官职制〖答案〗D〖解析〗考查西方的文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入门摸底考试是近代英国文官考试制度起步的开始,因而仍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科学的地方。因为考试资格的获取是以对党派或推荐人的忠心换取的,所以其实质仍是一种变相的赐官制,是政党分肥制的延续,D项正确;结合题干材料“应试者是具有赐官权的议员或官员推荐来的,然后他们竞争某一岗位,表现最优异者会被录取。”可知,这种考试依然具有倾向性,不能杜绝政党分肥制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尖锐斗争,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通过考试这种形式选拔文官,未涉及考试形式是否科学这个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4.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 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甘地决定通过抗议缴纳盐税,并通过传媒宣传其非暴力抵抗理念,将印度教徒、穆斯林等印度各阶层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英属印度政府的统治,B项正确;甘地的食盐进军具有反帝的性质,因为此时印度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但没有涉及反封建,排除A项;抗议缴纳盐税,发起食盐进军号召只不过是甘地争取独立的手段,印度也没有回到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三阶段,甘地发动的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激怒了英国殖民当局,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都遭到逮捕,排除D项。故选B项。15.1946~1950年杜鲁门执政期间,美联储实行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美国失业率由1948年的3.8%上升到1949年的5.9%,股市体现出熊市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迅速命令美军介入,并再次通过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争景气”。由此可知,美国迅速介入朝鲜战争()A.原因之一是克服国内经济危机 B.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C.有力维护了雅尔塔体系的稳定 D.目的在与苏联争夺东北亚霸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庞大的国民军工体系因战争的结束而大规模的减少、裁员,美国出现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美国杜鲁门政府借口,美国趁机停止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并通过了新的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从而刺激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战争景气”,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美国为克服经济危机而加入朝鲜战争,并未反映出美国介入战争与中国政权稳定的关系,排除B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以军事上的战败而告终,并没有达到维护雅尔塔体系稳定之目的,排除C项;此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真正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吴国,曾长期被华夏视为夷狄,但《左传》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载:“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自春秋之后,西周内部出现了王室实力削弱、贵族力量壮大,以致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过,现实政治的改变并非意味原有观念的丧失,原有的历史意识在此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即使在战国时期,当周王室权威尽失,诸侯国之间兼并之时,存在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仍然被华夏所认可,并逐渐为夷狄所接受。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摘编自李渊《论先秦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材料二自辽景宗开始,辽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包括整饬吏治、重用汉族官员、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等。辽景宗注重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政治经验和教训。保宁八年(976年)“实行科举,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通路”。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和战乱中被俘的汉人,这些汉人长期生活在辽朝,并且其中一些还担任官职,受到重用。随着汉人在辽长期的生活居住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族士人的思想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汉官不思归”。但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辽已经“习汉风”,或者说是原来的“华夷之辨”此时已发生了变化。其后的辽圣宗心慕华风,崇尚儒学,更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步步向汉族靠近。辽朝的“尽习汉风”让原本意义上的华夷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摘编自常虹《从宋辽民族关系的演变看华夏民族认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的主要原因。〖答案〗(1)表现:在血缘上以华夏人自居;在政治上接受天下共主的观念;在文化上认同以宗法分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2)原因:北宋逐渐出现积贫积弱和辽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宋辽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辽进行改革并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统治经验;辽实行科举制度,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了通道;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度,“汉官不思归”;辽统治者心慕华风,崇尚儒学。(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表现:根据材料“于周室,我为长”可以得出在血缘上以华夏人自居;“天下共主”反映出在政治上接受天下共主的观念;“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反映了在文化上认同以宗法分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小问2详析〗原因:可以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在和辽朝竞争中,北宋逐渐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辽朝的军事实力则愈发强大,导致辽朝有信心和北宋竞争;宋辽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辽进行改革并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统治经验,实力大增;辽实行科举制度,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了通道;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度,“汉官不思归”;辽统治者心慕华风,崇尚儒学。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更为重要的经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要求“现在通商交涉,事愈繁多,逐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谢冬慧《理念与习惯:民国民法典编纂的两个要素》材料二新中国历史上曾经三次起草民法典,前两次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从1979年开始,至1982年暂停,改为先制定单行法。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第二步,从1998年起,用4~5年的时间制定物权法,实现财产归属关系基本规则的完善、统一和与国际接轨;第三步,在2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至2002年12月,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会后,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次审议,然后发布征求意见。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编纂民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答案〗(1)背景: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增长;清末新政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逐步修订和完善;具有“汇编式”特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可分析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更为重要的经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可分析得出中外贸易的增长;根据材料“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可分析得出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根据材料“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可分析得出清末新政的影响;根据材料“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出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
(2)特点:根据材料“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可分析得出阶段性和渐进性;根据材料“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可分析得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根据材料“在2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可分析得出逐步修订和完善;根据材料“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可分析得出具有“汇编式”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工业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辉煌的财富创造时期,对于人类伟大的贡献,是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它决定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之前人类历史所创造的全部劳动成果。工业具有强大的创造力,工业革命可以使工业因素渗透到几乎一切领域,使人类生话的各个领域都“工业化”。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至于人类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实现,都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工业革命也是人类伟大的民生事业。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进入有史以来安全、清洁、长寿的时代。当然,工业革命也具有毁灭性,不仅是熊彼特所说的技术创新的“创造性毁灭”,而且可能是战争的毁灭和环境生态的毁灭,即战争工业化和环境工业化。总之,工业革命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展现的伟大的历史成就和影响深远的发展飞跃。——摘编自金碚《世界工业革命的缘起、历程与趋势》根据材料,围绕“工业革命”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逻辑严密。)〖答案〗示例:观点: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论证:工业革命自英国发源以来,以机器代替人工,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蒸汽机代替人力、畜力等,体现了技术进步方向,工业生产成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主要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性工业技术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石油时代”和“汽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进入20世纪中叶,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开始了世界性的工业革命浪潮:一方面,众多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加速工业化进程,成为新兴工业国;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先进工业国开始了以高科技革命为基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推动这一切实现的都是工业,是工业使发展中国家实现了工业强国梦,也是工业推动发达国家把科技创新社会化和商业化,从而使科技更广泛地为人类服务。〖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以至于人类任何杰出想象力的实现,都要以工业为基础和手段”可拟定论点为工业革命使工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实现载体和必备工具。关于阐释可从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对国家发展的助推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若其它角度言之成理也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柏拉图所反对的是政治权力分配领域中的平等,也就是人人可以平等地成为统治者,这正与要求智慧者对非智慧者的统治的国家正义相违背。依据国家正义标准,哲学王统治是最好的政制,因为哲学家富有高度智慧,最适合担任统治者。在柏拉图看来,民主制正好是哲学王统治的反面。如果说哲学王统治最能体现国家正义的要求,民主制则是对国家正义的严重偏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批评的自由不是共同体的政治自由,而是在共同体政治自由的前提下个人行为的自由。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正义要求公民各司其职,但民主制却赋予个人无限的行为自由,使他们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摘编自申林《论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评》材料二进入近代,洛克提出了议会至上原则和人民委托权力的思想;潘恩把民主制和代议制明确结合起来;密尔进一步完善了代议制民主理论,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小型的城邦国家变成大型的民族国家,其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居住分散,这给大众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城邦时期的直接民主无法再实行。因此他们必须选举出代表来行使他们的最高权力,正如潘恩所说的,把代议制和民主制结合起来,就可以获得一种能够容纳和联合一切不同利益和不同大小领土与人口数量的政府体制。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等级制度,导致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二元化,社会从等级制发展到代表制,议会成为市民社会在政治国家中的全权代表。同时,代议制从历史角度来看是在国王与议会的长期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出现了“王权、市民、诸侯”的三角均势,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才最终使代议制正式形成。——摘编自张华《论代议制民主的产生与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柏拉图反对直接民主制的理由。(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代议制民主在近代欧美社会形成的原因。〖答案〗(1)理由:直接民主制忽视政治参与者的参政能力;执政者的选举方式缺乏理性;民主制下的个人权利与自由未受到约束。(2)原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产生和成熟;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近代市民社会逐步形成。(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理由:根据材料一“柏拉图所反对的是政治权力分配领域中的平等,也就是人人可以平等地成为统治者”可得出,直接民主制忽视政治参与者的参政能力;根据材料一“因为哲学家富有高度智”“民主制正好是哲学王统治的反面”可得出,执政者的选举方式缺乏理性;根据材料一“但民主制却赋予个人无限的行为自由”可得出,民主制下的个人权利与自由未受到约束。〖小问2详析〗原因:根据材料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小型的城邦国家变成大型的民族国家”可得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不断壮大;根据材料二“潘恩把民主制和代议制明确结合起来;密尔进一步完善了代议制民主理论,使之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体系”可得出,代议制民主理论的产生和成熟;根据材料二“使小型的城邦国家变成大型的民族国家”可得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材料二“资产阶级革命彻底摧毁了封建等级制度”可得出,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根据材料二“议会成为市民社会在政治国家中的全权代表”可得出,近代市民社会逐步形成。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12月质监)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弥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蛋壳黑陶高柄杯是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考古学家认为,蛋壳陶杯属于礼器,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由此可推知,当时()A.该地区部落中已出现权贵阶层 B.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阶段C.各地氏族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 D.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仍比较粗糙〖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龙山文化处于父系氏族公社晚期,这种有代表性的且掌握在特殊身份人手中的黑陶礼器的出现说明龙山文化时期部落中已经出现贫富(阶级)分化与不平等,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龙山文化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遗存,排除B项;这一时期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排除C项;材料中由祭祀礼器不能推知当时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否粗糙,排除D项。故选A项。2.荀子充分肯定秦国政治上“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同时指出,秦国“县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是何也?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据此可知,荀子()A.否定了秦国治国的法理依据 B.主张治理国家需要礼法并用C.倡导人们对秦国文化的认同 D.肯定了儒学对秦政治的作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看到了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所带来的秦国社会的有序、国力的强大,但同时看到了秦国统治者信奉法家思想而漠视儒家思想的严重危害,因此他认为“无一焉而亡”,即他认为治国“纯粹地崇尚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这两者一样也做不到的就灭亡”,由此看出荀子主张治国需礼法并用,B项正确;秦治国的法理依据是法家思想,材料中荀子并未否定,相反他肯定了法家思想给秦国社会所带来的有序、国力的增强,排除A项;材料中荀子并未强化对秦国文化的认同,也看到了秦非儒奉法所带来的长远危害,排除CD两项。故选B项。3.西晋太康时(280~289年),江南各州户数在全国总户数中所占比重分别为:荆州15.62%,扬州12.25%,交州1.03%,广州1.72%,而荆州还包括江北十余郡,扬州还包括江北二个郡。这说明当时()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的开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南北经济趋向平衡〖答案〗C〖解析〗考查中国古代经济。根据所学知识,从上述各州的户数和辖境来看,大多数地方还是地广人稀。实际上,当时江南土地垦辟较多,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多呈点线式布局,分布于各江、各湖流域平原及其附近,广大的丘陵山地仍然相当落后,这说明当时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当不平衡,C项正确;江南普遍开放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出当时北民大量南迁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南方经济发展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4.下表为唐、宋两朝科举取士及由进士入相的人数变化统计情况。这反映出宋代()时期登科人数宰相人数进士出身的宰相人数唐朝660312322宋朝45640135111A.推行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 B.考试程序及录用更趋公平C.国民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得以加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较之于唐代,科举取士的数量大增,由科举入相的进士人数也大增。由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科举录取的进士数量大增,提拔速度加快,使中央相职很快被新进士所充任,由此可反映出宋代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D项正确;取士的规模日渐扩大不能反映外儒内法的治国理念,排除A项;考试程序及录用更趋公平反映出宋代科举制度相较于唐代有所进步,但不能反映出宋代科举的实质问题,排除B项;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夸大了宋代科举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5.明代的杨镛知山东文登时申明乡约,令“本里内,推选有齿德者一人为约正,有德行者二人副之。照依乡约事宜,置立簿籍二扇,或善或恶者各书一籍。每月朔一会,务在劝善惩恶,兴礼恤患,以厚风俗。”约正、约副“其举之有迟缓,行之有勤惰,而有司之贤否,于此见焉。定行分别劝惩,决不虚示。”这体现出明代()A.基层行政人员职责具有广泛性 B.乡约与保甲制度的相互统一C.乡约具有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征 D.地方治理注重渗入法家思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照依乡约事宜”“每月朔一会”“约正、约副”“举之有迟缓……定行分别劝惩”可知,这反映出当时山东的一些地方官员利用乡约教化百姓,对于乡约无论是开会时间的固定,还是乡约内容、执行力度、组织架构、奖惩约规等方面都呈现出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征,C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出基层行政人员职责是单一还是广泛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保甲制度及其与乡约关系的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乡约的倡行,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文化事象,它滥觞于程朱理学倡明的宋代,排除D项。故选C项。6.从1861年至1910年,上海对外贸易值从0.74亿海关两增长到3.78亿海关两,但其占全国外贸总值的比重却从60%下降至45%左右。这一变化折射出()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长足发展 B.时局变化冲击了上海的对外贸易C.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所放缓 D.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日益密切〖答案〗D〖解析〗考查近代中国经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在全国外贸的占比下降,但上海外贸额却增加,这说明除上海,中国其他地方也参与到对外贸易中,这也折射出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的更加密切,D项正确;“长足发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时局变化冲击了上海贸易与材料中上海外贸额不断增长相悖,排除B项;列强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不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故排除C项。故选D项。7.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开始在学校开设体操课,其内容主要是日本兵式体操和瑞典、德国的普通体操。1912年颁布的《壬癸学制》正式将军国民教育列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学校体育主要内容包括兵式体操和军事技能训练。近代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立()A.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河 B.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C.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D.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答案〗D〖解析〗军国民体育思想是我国近代以来在学校体育中正式确立的第一种指导思想,一开始就被赋予“强国强兵、救亡图存”的使命,其工具性和社会性十分突出,符合当时国家政治和社会的需要,D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教育近代化已经起步,排除A项;单纯从材料中不能得出体现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这一结论,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8.下图是中共广东省中山党史《农讲所(1924~1926年):农民革命大本营》系列漫画中的一幅。以下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工农运动 B.中共意在唤醒农民的革命觉悟C.国共两党确立工农联盟方针 D.土地革命调动了农民革命热情〖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漫画内容,“农讲所”“1924~1926年”及“体贴农民”、“并深深打动了农民”,这体现出中共积极发动农民群众,唤醒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国民革命运动的积极性,B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中共及农民并未涉及工人,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信息,事实上国民党一大只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没有确立工农联盟的方针,且中共首次提出工农联盟是在1925年的中共四大上,排除C项;这一时期是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共尚未领导农民开始土地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9.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一方面着力发展生产合作社,包括生产煤铁、代用汽油、各种布匹、纱布药棉等;另一方面又发展消费合作社,承担着粮食、食盐、火柴等物品和日用品的专卖任务,用比较低的价格出售商品。据统计,1937'年生产和消费合作社占全部合作社的5.7%和0.4%,到1945年已经分别上升到22.9%和14%。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A.促进了中国民族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B.扭转了中国抗战的不利局面C.改变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D.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抗日战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一方面建设和发展生产合作社,从事着种类繁多的抗战急需品的生产;另一方面,大量的消费合作社以低廉的价格承担着各种民生消费的任务,国民政府的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抗战,有利于稳定战争时期的民生,D项正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抗战时期,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是曲折,而不是有序的,排除A项;扭转了中国抗战的不利局面不符合史实,也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未涉及中国城乡的对比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0.先谈判后建交是新中国独特的建交模式。与英国的建交谈判经历曲折。1954年,英国“承认新中国,同蒋介石断绝了外交关系,但在联合国又支持蒋介石,不承认新中国的地位。”周恩来说:“英国只同意我们建交原则的一半,我们就同它建立‘半建交关系’。”即相互建立代办处,不设大使馆。新中国的这一做法()A.使新中国出现第二次建交热潮 B.使新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境地C.体现了外交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D.展现了中国外交独立自主原则〖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只同意我们建交原则的一半,我们就同它建立‘半建交关系’”可知,新中国初期坚持建交原则并灵活运用策略,C项正确;第二次建交热潮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A项;使中国不至于处于孤立境地的是“一边倒”方针,排除B项;新中国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容许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尊严和主权,排除D项。故选C项。11.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古埃及人发明了图画式象形文字;公元前三千年,两河流域的古巴伦出现了楔形文字;公元前两千年中叶,中国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出现了甲骨文,与此同时,西亚的腓尼基人充分利用巴比伦楔形文字和埃及象形文字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文字。这些可用来证明,人类文明()A.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B.因社会的不同分工而产生C.在交融中逐渐趋同 D.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不同地区的文明出现了不同的文字,这些说明了人类文明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人类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而非强调因社会分工不同而产生人类文明,排除B项;人类文明在交融中创新发展,但仍保留各自文明的特色,而非趋同,排除C项;文字的产生成为人类文明时代到来的标志,人类文明起源于国家和文字的成熟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是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据此可知,这些主张()人物主张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莎士比亚“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丁·路德“藉着上帝的恩典因信称义”伏尔泰“人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康德“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理智”A.否定传统权威并宣扬理性精神 B.表明社会生活应摆脱神学束缚C.展现了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 D.对世界文明起源有深刻影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出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追求真理与个性,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宗教改革时期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封建专制制度、追求自由平等,强调理性思维和判断,这些表明人文主义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C项正确;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张是强调人,并未宣扬理性精神,排除A项;欧洲中世纪时期人文主义受到基督教神学的束缚,并未提出要摆脱神学束缚,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出欧洲人文主义思想与世界文明起源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3.英国近代文官制度一开始实行的是入门摸底考试,这是在招聘某个职位时单独设置的一个水平测试,只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应试者是具有赐官权的议员或官员推荐来的,然后他们竞争某一岗位,表现最优异者会被录取。这种考试()A.杜绝了政党分肥制的弊端 B.折射了英国政党之间的尖锐斗争C.代表了考试形式的科学化 D.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恩赐官职制〖答案〗D〖解析〗考查西方的文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入门摸底考试是近代英国文官考试制度起步的开始,因而仍存在着诸多不公平、不科学的地方。因为考试资格的获取是以对党派或推荐人的忠心换取的,所以其实质仍是一种变相的赐官制,是政党分肥制的延续,D项正确;结合题干材料“应试者是具有赐官权的议员或官员推荐来的,然后他们竞争某一岗位,表现最优异者会被录取。”可知,这种考试依然具有倾向性,不能杜绝政党分肥制的弊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英国政党之间的尖锐斗争,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通过考试这种形式选拔文官,未涉及考试形式是否科学这个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14.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起食盐进军号召。他在一个月中步行240英里,到达印度西海岸的丹迪,并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其间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他多次谈及其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还为《民报》和《年轻的印度》口述多篇文章。甘地的这些行动()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意在团结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C.恢复了印度的传统经济 D.遭到了英国殖民当局的坚决抵制〖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在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二阶段,甘地决定通过抗议缴纳盐税,并通过传媒宣传其非暴力抵抗理念,将印度教徒、穆斯林等印度各阶层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英属印度政府的统治,B项正确;甘地的食盐进军具有反帝的性质,因为此时印度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但没有涉及反封建,排除A项;抗议缴纳盐税,发起食盐进军号召只不过是甘地争取独立的手段,印度也没有回到传统的自然经济时代,排除C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第三阶段,甘地发动的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激怒了英国殖民当局,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都遭到逮捕,排除D项。故选B项。15.1946~1950年杜鲁门执政期间,美联储实行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美国失业率由1948年的3.8%上升到1949年的5.9%,股市体现出熊市局面。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迅速命令美军介入,并再次通过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美国经济出现了“战争景气”。由此可知,美国迅速介入朝鲜战争()A.原因之一是克服国内经济危机 B.企图颠覆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权C.有力维护了雅尔塔体系的稳定 D.目的在与苏联争夺东北亚霸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二战的结束,美国庞大的国民军工体系因战争的结束而大规模的减少、裁员,美国出现了战后第一次经济危机。而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了美国杜鲁门政府借口,美国趁机停止削减军费、紧缩银根的政策,并通过了新的扩大战争需求的刺激法案,从而刺激美国经济出现了新的“战争景气”,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美国为克服经济危机而加入朝鲜战争,并未反映出美国介入战争与中国政权稳定的关系,排除B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以军事上的战败而告终,并没有达到维护雅尔塔体系稳定之目的,排除C项;此时美苏两极格局尚未真正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5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的吴国,曾长期被华夏视为夷狄,但《左传》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载:“秋,七月,辛丑,盟。吴、晋争先。吴人曰:‘于周室,我为长。’”自春秋之后,西周内部出现了王室实力削弱、贵族力量壮大,以致权力下移的现象。不过,现实政治的改变并非意味原有观念的丧失,原有的历史意识在此过程中仍被保留下来。即使在战国时期,当周王室权威尽失,诸侯国之间兼并之时,存在天下共主的政治结构仍然被华夏所认可,并逐渐为夷狄所接受。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摘编自李渊《论先秦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观念》材料二自辽景宗开始,辽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内容包括整饬吏治、重用汉族官员、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等。辽景宗注重学习汉族的统治经验,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政治经验和教训。保宁八年(976年)“实行科举,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通路”。被辽朝占领的燕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和战乱中被俘的汉人,这些汉人长期生活在辽朝,并且其中一些还担任官职,受到重用。随着汉人在辽长期的生活居住和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族士人的思想逐渐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汉官不思归”。但就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辽已经“习汉风”,或者说是原来的“华夷之辨”此时已发生了变化。其后的辽圣宗心慕华风,崇尚儒学,更是在思想文化领域一步步向汉族靠近。辽朝的“尽习汉风”让原本意义上的华夷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摘编自常虹《从宋辽民族关系的演变看华夏民族认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夷狄认同华夏的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以“华”的姿态与宋朝在当时中国竞相逐鹿的主要原因。〖答案〗(1)表现:在血缘上以华夏人自居;在政治上接受天下共主的观念;在文化上认同以宗法分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2)原因:北宋逐渐出现积贫积弱和辽朝强大的军事实力;宋辽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辽进行改革并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统治经验;辽实行科举制度,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了通道;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度,“汉官不思归”;辽统治者心慕华风,崇尚儒学。(任答四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析〗表现:根据材料“于周室,我为长”可以得出在血缘上以华夏人自居;“天下共主”反映出在政治上接受天下共主的观念;“同样被认可和接受的还有华夏文化对维系政治结构的作用”反映了在文化上认同以宗法分封为核心的礼乐文明。〖小问2详析〗原因:可以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探讨,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在和辽朝竞争中,北宋逐渐出现积贫积弱的现象,辽朝的军事实力则愈发强大,导致辽朝有信心和北宋竞争;宋辽战争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辽进行改革并寻求汉人的治国之道和统治经验,实力大增;辽实行科举制度,为汉族知识分子入仕打开了通道;辽实行蕃汉分治制度,“汉官不思归”;辽统治者心慕华风,崇尚儒学。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更为重要的经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要求“现在通商交涉,事愈繁多,逐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这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草案,对以后的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谢冬慧《理念与习惯:民国民法典编纂的两个要素》材料二新中国历史上曾经三次起草民法典,前两次均因政治运动而中断。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从1979年开始,至1982年暂停,改为先制定单行法。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第二步,从1998年起,用4~5年的时间制定物权法,实现财产归属关系基本规则的完善、统一和与国际接轨;第三步,在2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至2002年12月,法制工作委员会在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会后,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第一次审议,然后发布征求意见。期间几易其稿,历时近十年的修订、补充和完善。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编纂民法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的特点。〖答案〗(1)背景: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外贸易的增长;清末新政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阶段性和渐进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逐步修订和完善;具有“汇编式”特征;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清末,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刺激了法律的变迁”可分析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材料“更为重要的经济变化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所带来的中外贸易增长,小农经济受创”可分析得出中外贸易的增长;根据材料“1840年以后的六七十年,适应商品经济发展以及调整财产与人身关系变化的需要,产生了专门研究民法的法学家”可分析得出近代知识分子的倡导;根据材料“1902年,清政府被迫颁发‘上谕’,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可分析得出清末新政的影响;根据材料“出现了《五大洲法系比较论》等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出西方法律思想的传播。
(2)特点:根据材料“1998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恢复民法典起草,并组成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民法典草案的起草工作,议定‘三步走’的规划”可分析得出阶段性和渐进性;根据材料“第一步,制定统一合同法,实现市场交易规则的完善、统一并与国际接轨”可分析得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国际逐步接轨;根据材料“在2010年前制定民法典,最终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可分析得出逐步修订和完善;根据材料“又将现行《合同法》《婚姻法》《收养法》和《继承法》编入,形成‘汇编式’民法典草案”可分析得出具有“汇编式”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18.阅读材料,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成都办理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残损货品解决协议
- 个人简单商铺租赁合同模板2024年
- 2024年民间煤炭买卖合同示例
- 2024年简易版车位租赁合同范本
- 2024年长沙市商品房买卖合同
- 中央空调安装工程承包合同2024年
- 2024年新版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版
- 2024年工业厂房的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指定赠与合同「标准」
- 妊娠合并症 妊娠合并心脏病(妇产科护理课件)
- 35KV集电线路首次送电启动方案
- 硫系玻璃和红外玻璃的区别
- 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
- 临床流行病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方医科大学
- 2021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第七单元
- GB/T 5530-2005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 GB/T 14194-2017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
- GB 7947-200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和安全规则导体的颜色或数字标识
- 《网络工程实训》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