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1/04/wKhkGWWfTCSALUUfAAIpqhzbNTs169.jpg)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1/04/wKhkGWWfTCSALUUfAAIpqhzbNTs1692.jpg)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1/04/wKhkGWWfTCSALUUfAAIpqhzbNTs1693.jpg)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1/04/wKhkGWWfTCSALUUfAAIpqhzbNTs1694.jpg)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2/31/04/wKhkGWWfTCSALUUfAAIpqhzbNTs1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北省武汉市部分省重点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两幅图片蕴含的历史信息可用于佐证,该时期()A.冶铸技术成熟 B.原始文字萌芽C.礼乐制度完善 D.早期国家产生【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显示的信息可以看出,仰韶文化时期的刻画符号,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图画符号,都承载着一定的记事,记录的功能,为中华文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刻画符号,并不能看出技术的成熟,排除A项;礼乐制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早期国家是在阶级斗争的产物,主要标志有监狱,文字,阶级等,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管仲认为:“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这些思想A.体现了严刑峻法的必要性 B.继承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民心民意的重要性 D.奠定了齐国霸业的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人主之所以令则行、禁则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古之圣王,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非得人者,未之尝闻”可知,管仲认为,君主之所以能使令行禁止,是令能得到民之所好,古往今来的圣王,都是得到人们拥护的,才能“厚功大业,显于天下,不忘于后世”,说明民心民意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民心的重要性,没有体现严刑峻法信息,排除A项;管仲所处的时代是春秋早期,远早于孔子时代,“继承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民心民意的重要性,没有描述齐国称霸的物质基础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3.西汉前期,乡间有许多小规模经营的铁匠铺。每当农忙季节,铁匠们带着各种高质量的铁农具来到田间地头。农民用钱或者谷物换购急需的农具,铁匠们则获得了收益。上述现象有利于()A.均输平准改策的推行 B.手工业突破官府限制C.西汉经济的恢复发展 D.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在农忙季节,铁匠们带着铁农具到田间地头,农民可以用谷物或者钱换购所需要的农具,这反映了农产品生产自给的成分减少,进入市场的成分增加,D项正确;均输平准属于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物价,与材料中农民用粮食或钱换购农具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手工业受到官府的限制,排除B项;材料中农民在田间地头完成的交易与提高粮食产量、推动经济恢复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4.“(晋武帝)九年春正月壬申朔,日有蚀之。诏曰:……二千石长吏不能勤恤人隐……令内外群臣举清能,拔寒素。”这就是西晋时期“拔寒素”的开端,即不以出身、门第等“资”为限制,而是以乡论、清议的方式对侯选者进行德、才评定,中正官全程参与并主导对“寒素”的选拔。“拔寒素”的实行()A.为科举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B.实质是九品中正制的有限突破C.强化了士族对官场的垄断 D.有利于消除士族与寒门的差异【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西晋(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门第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造成士族垄断官场,而“拔寒素”是以德、才为标准,有利于寒门子弟入仕,这是对九品中正制选官方式的改进和突破,B项正确;科举制形成于隋唐时期,与本题时空信息不一致,排除A项;“拔寒素”不以出身、门第为限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对官场的垄断,排除C项;士族与寒门的差异存在于经济实力、政治地位、文化修养等方面,这种差异巨大,很难通过“拔寒素”这一单一和临时性的举措就消除,排除D项。故选B项。5.公元494年,数十万军队连同其家眷,从长城脚下一路奔袭至黄河南岸,并在洛阳及周边定居下来。这场远征的“策划人”拓跋宏感叹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崤函帝宅,河落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这次官方主导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行动A.削弱了西域的国防力量 B.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通行C.旨在实现南北朝的统一 D.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大交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这场远征的‘策划人’拓跋宏感叹”并结合所学可知,表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次官方主导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行动,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大交融,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没有涉及西域的国防力量,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是从北向南迁徙,不可能阻断了陆上丝绸之路的通行,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是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并不是为了实现南北朝的统一,排除C项。故选D项。6.永徽年间,太常乐工宋四通等人为宫人通传信物。高宗特令将他们处死,并命令将这一处分附入刑律之中。谏议大夫萧钧上疏说,此案发生在敕令未附入刑律前,按当时刑律不应被处死。随后高宗免除了宋四通等人的死罪,改为流刑。据此可知,唐朝司法实践()A.强调礼法并用 B.重视人文关怀C.重视依法判决 D.有效制约皇权【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高宗因“太常乐工宋四通等人为宫人通传信物”,命令将他们处死,并将这种情况列入刑律,但当时的谏议官员认为,这个案子发生在皇帝的诏令被写入刑律之前,这些人犯罪的时候,刑律还没有处死的规定,所以不应该被处死,最后高宗免除了这些人的死罪,体现了唐朝的司法实践注重按照刑律进行判决,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礼的应用,排除A项;材料中并非因为人文关怀,所以免除死罪,而是因为刑律规定,排除B项;在专制主义制度下的封建社会,任何制度都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权,排除D项。故选C项。7.敦煌85窟壁画(如图)描绘了佛教极乐世界,规划为方格状的一个个坊,令人想起唐朝长安城的布局。这表明唐朝()A.三教合一的出现 B.佛教的广泛传播C.文化领先于世界 D.佛教渐趋本土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敦煌85窟壁画(如图)描绘了佛教极乐世界,规划为方格状的一个个坊,令人想起唐朝长安城的布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壁画中,出现了仿照当时都城坊的布局,说明佛教在中国传教过程中,日渐本土化,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道家,没有体现三教合一,排除A项;材料信息难以得知佛教广泛传播,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其他文明进行比较,无法得知其领先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8.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A.佛道思想的世俗化 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C.社会流动性加强 D.租佃关系得到发展【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可得出宋代的职业流向呈现多元化的特征,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流动性增强,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佛、道的思想,无法得出佛道思想的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只体现职业的流向多元,但传统的社会结构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租佃关系,租佃关系是指地主和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9.元代画家倪瓒谈论自己的作品时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这说明倪瓒的绘画()A.开创了山水画派 B.风格侧重于写实C.描绘了世俗生活 D.偏重于笔墨情趣【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可知,该绘画讲求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即偏重于笔墨情趣,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人画特征,D项正确;“开创了”的说法无法从材料得出,排除A项;材料中的绘画属于文人画,重在写意,而非写实,排除B项;描绘世俗生活是风俗画的特点,材料中的绘画强调笔墨情趣,排除C项。故选D项。10.明代湖州“诸乡统力农,修蚕绩,极东乡业织、南乡业桑菱、西乡业薪竹、北乡负郭东业蔬靛、荻港业藕、湖跌断头业苇、棣溪业苎、善琏业笔、菱湖业蚕,捻棉为绸尤工”。这反映明代湖州地区()A.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白银成为法定支付货币C.新的高产农作物逐步推广 D.新的生产方式迅速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湖州地区的农业已突破传统的范畴,在向商品经济叩门,农村田野不再是一概的粮食作物,而是开始了多层次的经济作物种植,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白银的货币化说法,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经营多元化,未涉及高产作物如玉米、番薯等农作物的推广,排除C项;新的生产方式指的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A项。11.下表为古巴比伦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中承租人情况简表。这反映了该地区()承租人身份无身份法官沙马什那迪图神庙主持神庙歌手理发师将军契约数(个)344623112承租人身份校尉信使神庙房屋监护商人总监长矛队长民族长占卜师契约数(个)4112112A.社会等级秩序森严 B.制定法律规范经济行为C.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D.商业借贷现象普遍存在【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承租人身份是“无身份”的占比极其之多,说明古巴比伦西帕尔地区不动产契约非常注重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权,C项正确;在题干表格内容中仅是罗列了各种承租人的身份,但是并没有表明他们之间的等级秩序问题,排除A项;题干导入语中述及的是“不动产契约”,而不是法律,排除B项;题干导入语中述及的是“不动产契约”,而不是商业借贷,排除D项。故选C项。12.美索不达米亚的君主自称是“真正的君主”,而波斯帝国的统治者则采用了“王中王”的称号,在波斯的统治下,不同的民族继续有自己的统治者。这说明波斯的统治者()A.通过武力连接不同文明区 B.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大帝国C.承认治下各民族地位平等 D.成为各民族联合体的领导者【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波斯帝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波斯帝国统治者在其疆域内,承认原来民族自己的统治者,同时波斯统治者作为王中王,这说明波斯的统治者成为各民族联合体的领导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波斯征服其他民族的方式,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在波斯帝国的各民族区域,各民族有自己的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力不强,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排除B项;材料只体现了各民族有自己的统治者,但没有体现各民族之间地位是否平等,排除C项。故选D项。13.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前期,雅典爆发严重鼠疫,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利克里也未能幸免,雅典的政治走向明显转变;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身染疫病而亡,他一手缔造的帝国随之土崩瓦解。这从侧面反映出疫病的流行()A.促进医学进步 B.影响国家治理 C.改变战争走向 D.推动社会转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雅典鼠疫使得雅典将军伯利克里也未能幸免,雅典的政治走向明显转变,亚历山大身染疫病而亡,使其帝国随之土崩瓦解,可反映出疫病的流行,影响到国家的治理能力,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医学进步,排除A项;“死亡军民人数在一半以上,雅典将军伯利克里也未能幸免”能体现出改变战争走向,但只体现了材料前半部分的信息,不能反映出所有材料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制度的根本变化和社会转型,排除D项。故选B项。14.如果以时间和语言区域划分,印度可分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达罗毗茶文化、阿萨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别区分有婆罗门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锡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印度文化具有()A.宗教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世界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和中古时期(印度)。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印度文化可以按照时间和语言区域,以及宗教派别,划分为诸多文化种类,体现了印度文化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除了提及印度的宗教派别外,还提及不同时期和语言区域的文化类别,“宗教性”不能完整概括题干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印度文化的多样而非统一,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印度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的联系,或者印度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能体现世界性,排除D项。故选C项。15.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它们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还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它们”建立的都城位于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古代美洲。据材料“它们建造了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和宏大的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印加文明的特征,都城位于图中的③,C项正确;①是阿兹特克文明,②④是玛雅文明,这些文明中均没有建造长达数千千米的驿道,也没使用麻醉剂等,排除ABD项。故选C项。二、材料解析题16.【行政区划与中央集权】材料一材料二自五代至北宋,统治者选择在无险可守的开封建都,其原因虽不止一端,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封具有“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地理特点,其地理位置接近东南富庶之地。北宋的陆路交通网络以东京开封府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并到达全国各地。开封居于黄河与淮河之间,建立起了密集的南北水运交通网。以开封为中心的漕运诸渠,既是官方财货赋税的运输航道,亦是中外商旅来往之路。开封商业和手工业十分发达,行业门类多达三十多种,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作为都城,开封的劣势也与河道水系不无关系。北宋后期黄河频繁决口,汴河淤塞,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摘编自《南北运河见证东京城百年兴衰》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时期及其理由。(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北宋王朝建都开封。【答案】(1)图一是秦朝;图二是唐朝。理由:图一所示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图二所示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2)评价:定都开封之利在于: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接近东南富庶之地,水陆交通便利;经济上,开封商业贸易发达,行业门类众多,经济繁荣;政治上,北宋之前的多个政杈曾定都开封,具有统治基础和作为都城的历史积淀;军事上,开封的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等优势,为供养数量众多的军队提供条件。定都开封之弊在于:开封地形平坦,无险可守;北宋后期黄河频繁决口,影响开封的水陆交通。综上所述,北宋建都开封利弊兼有。【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和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朝和唐朝(中国)。据图一郡的设置,并结合所学可知,得出图一是秦朝;据图二道的设置,并结合所学可知,得出图二是唐朝。理由:据图一地方行政制度的设置分析,得出图一所示秦朝实行郡、县二级制。据图二,结合唐朝的地方行政分析,得出图二所示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北宋(中国)。评价:从利弊两方面评价北宋建都开封即可。首先,分析建都之利,从地理位置、商业经济、政治优势以及军事优势即可。其次,分析建都之弊,从地形上分析,开封地形平坦,无险可守;从黄河泛滥角度分析即可。最后,得出北宋建都开封利弊兼有。17.【史料发掘与历史认知】材料一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之墓。迄今已出土1万余件(套)文物,形象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奢华生活。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重要文物列表1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不少为失传的古代典籍2孔子徒人图漆衣镜摆放在刘贺床榻前,是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上有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孔子像3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4大量黄金货币和金银饰的车马器,仅金器就有478件,重量约115公斤;种类包括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版等,以及以金银技法(鎏金银、错金银、包金银等)加工的车马器等5具有典型北方和西北风格的银质车马器“大角羊银当卢”,是内地出土最早的“带有回首式走兽纹的马具”6作为编钟架构件的鎏金青铜钩取骆驼,是长江流域较早出现的骆驼形象的文物——摘编自王子今《海昏侯墓园考古与西汉史的新知》材料二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如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世风貌。——摘编自黄锡之《从(盛世滋生图》看乾隆时期苏州对江南社会经济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海昏侯墓出土文物所反映的西汉中晚期的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估《盛世滋生图》的史料价值。【答案】(1)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地位上升,成为西汉王朝的正统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对西汉统治上层的影响渗透到日常生活;北方和南方农耕技术的结合和西汉中后期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以及丝绸之路文明在内地影响的逐渐扩大。(2)《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描绘苏州的繁华景象,是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图像史料。该画作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有意史料),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研究该时期苏州的社会发展史时,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坚持多重论据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晚期(中国)。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以儒家典籍为主的竹简和孔子屏风,得出反映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儒学地位的上升,成为西汉王朝的正统意识形态和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对西汉统治上层的影响渗透到日常生活;从海昏侯墓中发现的可食用植物遗存和金银器,得出反映了北方和南方农耕技术的结合和西汉中后期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角羊银当卢”和鎏金青铜钩取骆驼,得出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以及丝绸之路文明在内地影响的逐渐扩大。【小问2】本题是描述类和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代(中国)。据材料“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如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结合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得出《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描绘苏州的繁华景象,是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社会经济发展的图像史料。据材料“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得出该画作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从辩证角度分析,得出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有意史料),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研究该时期苏州的社会发展史时,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坚持多重论据法。18.【中古时期西欧的发展变化】材料一中古时期西欧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阶段史实初期751年,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了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为了酬谢教会,丕平两次向与教皇为敌的伦巴德人开战,占领了意大利的中部地区,并把中部地区,连同罗马城一起献给了教皇中期961年教皇约翰十二世依赖德国皇帝奥托一世,打败了与教皇为敌的罗马贵族,次年为奥托一世举行加冕典礼,尊称为罗马帝国皇帝。1122年,罗马教皇与德国皇帝签订了沃姆斯协定,皇帝承认教会对主教选举和任命的自由;在任命主教时,世俗君主赐给主教以权力,作为世俗权力的象征后期教皇英诺森三世上台后,发表了《宇宙的创造者》,声称:宇宙的创造者设立了两大尊位;较大的那个主管灵魂,较次的那个主管内体。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1309年,腓力四世把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的阿维农城,史称“阿维农之囚”,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摘编自孙慧《中世纪的王权与教权》材料二中古时期西欧部分历史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020年首次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对西班牙城市莱昂),随后,城市逐渐兴起1088年号称“欧洲大学之母”博洛尼亚大学成立,许多学生热衷于罗马法律1167年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40多年后该校部分师生又创办了剑桥大学1215年英国贵族和骑士代表迫使国王约翰签署了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1296年曾就读于博洛尼亚大学的但丁,成为百人会议(市议会性质)的成员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宣布教皇无权干涉法国内政1305年法王腓力四世强行拥立法籍教皇克雷芒五世,并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的阿维农1348年曾就读于法国蒙特波利大学的彼特拉克,因思念死于黑死病的劳拉始撰《歌集》1497年卡伯特受英国国王亨利七世的派遣和支持,航行至北美的加拿大——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教权与王权关系的演变历程。(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1—15世纪西欧社会出现的新现象。【答案】(1)演变历程:①中世纪初期,王权与教权之间的关系是和平相处,相互利用;②中世纪中期,王权与教权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③中世纪后期,王权与教权之间,起初教权摆脱世俗王权控制,进入极盛时期;然后教权盛极而衰,并从属于王权。(2)新现象:王权逐步得到强化;城市兴起并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兴办大学,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萌生并逐渐得到传播。【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古时期西欧。演变历程:分中世纪初期、早期、后期三个阶段论述。据材料“丕平在教会的支持下当上……国王。……丕平……把(意大利)中部地区,连同罗马城一起献给了教皇”得出中世纪初期,王权与教权之间的关系是和平相处,相互利用;据材料“教皇……依赖德国皇帝……打败……罗马贵族,次年为奥托一世举行加冕典礼,……皇帝承认教会对主教选举和任命的自由”得出中世纪中期,王权与教权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勾结,又围绕主教选举和任命权利等相互斗争;据材料“教皇英诺森三世……声称:……君王的权力从教皇的权力而取得威望”得出中世纪后期,王权与教权之间,起初教权摆脱世俗王权控制,进入极盛时期。据材料“腓力四世……使教皇成为法国国王的御用工具”得出教权盛极而衰,并从属于王权。【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1—15世纪西欧。新现象:据材料“法王腓力四世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法王腓力四世强行拥立法籍教皇克雷芒五世,并将教廷迁至法国控制的阿维农”得出王权逐步得到强化;据材料“城市逐渐兴起”“颁布城市自治特许状”得出城市兴起并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据材料“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牛津大学正式成立”得出兴办大学,促进教育文化的发展;据材料“但丁”“彼特拉克……始撰《歌集》”,并结合所学可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抵押协议书
- 人工机械合同协议书
- 装修工程补充合同年
- 2025年玉树货运资格证考题
- 2025年扬州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山西货运资格考试答案
- 电商和快递合作合同(2篇)
- 西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 社区服务活动总结
- 总经理办公室工作计划
-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课件
-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2
- 2023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2年武汉协和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市级名校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完整版】防洪防汛应急(含人员避险转移)预案
- 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快速计算表(EXCEL)
- 甲基乙基酮2-丁酮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大学】挤出管材(P64)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