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的原因及未来发展_第1页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未来发展_第2页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未来发展_第3页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未来发展_第4页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未来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问题的原因及未来发展近年来,中国与南海各国在南海的主权方面时常产生争议,这其中包含了历史原因、他国干涉、经济利益、军事利益等各种因素。南海早在先秦时代就被中国人知晓,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从此以后南海始终处于中国政府管辖。直到20世纪,法国与日本的殖民侵略,南海的南沙群岛等被日本侵占,虽然后来日本战败,《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还给中国,这自然包括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人民最早开发和经营南海诸岛。公元前1世纪的《异物志》和晋朝裴渊所著《广州记》已有中国渔民在南海捕鱼的记载。明清时代,海南岛渔民到南沙群岛进行捕捞的人数逐渐增多,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形成了固定的作业路线。中国渔民还在岛上种植树木,开垦荒地,开发海岛。19世纪以来,外国航海家和侵略者根据他们目睹的事实也不得不承认是中国人民在开发、经营南沙群岛。英国海军部测绘局《中国海指南》对南沙群岛郑和群礁的描述为,“海南渔民以捕取海参、介壳为活,各岛都有其足迹,也有久居岛礁者。”中国还是最早管辖和行使南海主权的国家。明代《郑和航海图》中标绘的“万生石塘屿”即今天的南沙群岛。1716年《大清中外天下全图》、1817年《大清一统天下全图》等都将南沙群岛列入版图之内,标为“万里石塘”。1883年,德国在清政府的抗议下停止在南沙群岛的调查活动。1933年,法国侵占南沙群岛部分岛屿,遭到中国渔民的抵抗,中国政府随后向法国提出严正交涉,迫使其撤离抢占岛礁。1946年,中国政府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收复南海岛礁,分乘永兴、中建、太平和中业四艘军舰前往接收四大群岛,并在主岛上举行接收仪式,重竖主权碑。1947年,中国公布《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并把南海岛礁划入广东省政府管辖。次年2月,中国政府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此图,继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周恩来总理于1951年发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声明》,严正指出“西沙、南沙群岛和东沙、中沙群岛一向为中国领土”,不受美英对日合约草案影响。1958年,中国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明确宣布“中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的规定适用于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此后,针对外国对南沙群岛主权的侵犯,中国政府多次重申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根据现有历史依据及国际法的“发现原则”、“先占原则”和“禁止反言原则”,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众多国家承认,许多国家出版的地图明确标绘出南沙群岛归属中国,如1954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世界大地图》、1957年罗马尼亚《世界地理图集》、1970年西班牙《阿吉拉尔大地图集》和1973年日本平凡社《中国地图集》等。所谓南海问题,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南海作为中国的传统海域,在世界上并没有异议。世界上一些权威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都认为南海是属于中国的。包括越南在上世纪50年代曾多次正式地、公开地声明,承认西沙、南沙等都是中国领土。1956年,越南总理范文同曾经正式照会周恩来总理,明确表示南沙、西沙属于中国。直到70年代,在越南军方出版的地图上,还标明南沙、西沙都是中国的。甚至连越南中小学生的教科书都标明南沙、西沙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但是上世纪越南战争时期,美国的勘测船发现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此后菲律宾及越南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武力侵占南海地区岛屿。从1973年开始,南越政府已经开始抢占我国南海部分岛礁,1974年,我国经过“西沙自卫反击战”,一举收复西沙群岛的所有岛礁。75年北越灭掉南越后,立刻将目标锁定在了昔日的盟友—中国身上,前前后后抢占了南沙群岛29个岛礁,一个国家忘恩负义,这种行为注定被国际社会所反对。同时,菲律宾先后侵占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7个岛礁,马来西亚共侵占我南沙群岛中的3个岛礁。现在中国大陆只实际控制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东沙群岛由中国台湾实际控制,南沙群岛的形势最为复杂和严峻,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宣称对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拥有主权,中国大陆实际控制的只有7个岛屿和曾母暗沙,中国台湾实际控制的是太平岛,越南占有29个岛礁,菲律宾9个。(与图有差异属于地理问题,不予讨论)现如今局势越来越复杂,越南和菲律宾的行为,使得局势越来越复杂。越南通过在南海获得的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资源,获得了巨大利益,更加舍不得这块聚宝盆,几年前向俄罗斯购买4艘猎豹级护卫舰和6艘基洛级潜艇,以替换老旧的“别佳”护卫舰等舰艇,快速展开了海军的现代化,还购买了24架反舰能力较强的苏30MK2战斗机,加强海军航空兵的建设,妄图获得更大的利益。越南的海军目前还处于近海防御型阶段,大多数军舰均未装备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作战能力低下,虽然海军现代化正在加快进行,但短期内难以改变作战军事演习(2011年10月23日,美国和菲律宾的海军陆战队在南海争议地区举行联合军演),海军现代化也被提上议程(2011年9月3日,菲政府就宣布2012年将从美国购买第二艘汉米尔顿级巡逻舰),而且菲方还单方面召集东盟十国的海事专家开会,讨论该国解决南海争端问题的一个建议:将南海明确划分为无争议和有争议的区域,无争议的地区则由几个声索国合作开发——而划分讨论则不邀请中国参加,这个会议虽然无终而果,却再次让世人见识了菲律宾的小国“胆量。”参加美菲年度海上联合军演的美军“钟云”号导弹驱逐舰抵达菲律宾我认为在南海问题上,政府一定要表现强硬,领土主权的完整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核心利益,绝不容许他国侵犯。政府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做法我给予肯定,但是面对他国挑衅,我们总应该做点什么。一个大国被诸多小国欺负,只能说明这个国家不应称为大国。俄罗斯虽然经历苏联解体,上个世纪90年代还面临分裂,面对西方的巨大压力,问题颇多。尽管如此,它的对外政策却始终保持应有的强硬,迅速恢复到了以往的实力。上一年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登陆千岛群岛视察,以对日本显示强硬的做法,我认为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手段。我国领导人也应考虑类似手段,强行登陆有“争议”的岛屿,由于联合国已经承认南沙群岛为中国固有领土,我国领导人在我国领土上视察,他国绝不敢轻举妄动,以免引起较严重的冲突,只能看着我国领导人登陆。这不仅可以树立强硬的形象,还可以振奋人心。另外台湾军方在南沙第一大岛太平岛有100人驻军,且有直升机平台。台湾军方与大陆军方在南海问题上一致认为南海诸岛均属于中国的合法领土。两岸双方应该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加强在南海的交流,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共同保卫中华民族的固有领土。而且,无论是越南还是菲律宾,都积极邀请外部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介入南海争端。两国不仅与欧美公司联合开发争议地区的资源,还一度都邀请美国进行联合军演,今日且有更值得关注的新举措——越南频频示好印度,菲律宾则大幅度加深与日本的相关接触。这些使得南海问题更加复杂。世界大国美国和地区大国日本、印度等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则主要是因为担心一旦中国完全控制南海,就会扼住美日的石油命脉,扼住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通道;同时也使得他们遏制中国的战略彻底失败。所以它们不会坐视中国完全控制南海,会变着法的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然而这暴露出了美国、印度、日本的思维盲点,作为大国,一位小国只是可以任意措置的棋子,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小国有时亦会反制大国。这些大国支持南海周边国家和中国对抗,也许会被小国拉下水,不仅得不到任何的利益,还会导致自身实力的削弱,大国应该反思这种做法值不值得。因为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就对它抱有敌意,不断地打压,只会造成两败俱伤,殊不知敌人易成,朋友难得。大国与大国之间应该谨慎考虑之间的关系,不应听信他国挑衅。随着南海地区在石油资源和地缘战略中的价值不断体现,日本、印度和美国等国家的插手,以图借此分一杯羹。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实力、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使得南海各国对中国的担忧日益增加,为了维持自身利益,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然而国际力量进入南海问题一直是中国最为忌惮的事情,中国也一直在力图避免这样局面的产生。比如西藏问题、达赖问题就是因为西方势力的干扰而一直困扰到现在。中国的军事实力必尽有限,而且南海地区尤其是南沙群岛,参与的国家已经很多,甚至上升到国际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中,任何国家的任何问题一旦沾上国际这两个字就变得极为复杂了,特别是领土争端。这也说明南海问题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