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论语在历史的开展摘要《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汇编,起初被视为儒家传一记类作品。两汉以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论语》一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宋之时,《论语》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科举制盛行的明清时期,《论语》是儒学文本体系中不可替代的经典。解读往世经典时需要建构起相应的历史视域,不能单纯地就经典而阐释经典。以《论语》为例,想要更好地解读《论语》,就应领先了解《论语》的历史世界,既了解进入《论语》的历史和被《论语》影响下的历史,还要了解它是怎样被经典化的历史过程,并且还需了解它在古代中国社会诸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在经学体系崩解后的历史命运等问题。一.论语在历史各时期的地位两汉时,《论语》被看成是辅翼经书的儒家传记作品,其地位虽高于其他诸子的作品,但既不与《五经》并立,也不像《孝经》那样因有特殊的政治成效受到权力体系的格外重视,东汉末年,《论语》始立于学官,地位逐步上升,直到隋唐,《论语》的文本地位仍低于《孝经》。历代统治者都看重儒家推崇的“孝〞这一伦理范畴,《论语》有时也被看作是阐发“孝〞的传一记作品。东汉后期,今文经萎顿,郑玄等人力图开掘一条荟萃集成、简约精要的经学体系,但郑玄的学术思路也是“思整百家之齐〞《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只是整齐诸子之学的经典依据从《公羊春秋》变为《谷梁春秋》而已,在汉人的这种“不懂得别择而只懂得整齐的成绩〞‘砂的学术思路中,我们更能明确地判断出《论语》在此时确系为传一记作品,它的学术意义也往往出自对《五经》的配合与辅翼。隋唐时期是个特殊的时代,对于儒家经典地位的变迁来说,《五经》的经典地位随着今古文经学争议的停顿、官方义疏的颁行而真正确立,对于《五经》来说,隋唐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总结期,而对于《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传记作品来说,隋唐则是一个开场。总之,儒家经典体系的转替既终于隋唐,又始于隋唐。两宋以来,儒学经典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论语》从传记作品一跃而成为处于群经之首的经典文本,尽管在新儒学的学术理路中《论语》并不是最主要的经典,但新儒家们十分看重其中的修身思想,《论语》的文本形式也成为新儒家们竞相摹仿的对象。而科举制度盛行的时代,《论语》被科举士一子悬置为功名利禄世界里的“福音书〞,在他们眼里,《论语》的经典身份与其说是文本意义上的事实,还不如说它仅具有象征意义。元代士人大多服膺朱熹之学,少有创造。吴澄曾说:“‘四书’,进学之本要也。知务本要,趋向正矣。虽然,读‘四书’有法,聊为子言之:必终究其理,而有实悟,非徒诵习文句而已。〞(钊f-w川吴文正公集》卷一四《赠学录陈华瑞序》许谦也曾说:“圣贤之心,具在《四书》,而《四书》之义,备于朱子,顾其辞约义广,读者安一可以易心求之乎!〞《元史》卷一八九《儒学一》朱注《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化文本后,朱注《论语集注》也一同成为元朝统治者笼络汉族士人、稳固统治的一个工具。明一代的士人基本都奉《论语》为经典,明代前中期的士人尊奉朱熹的《论语集注》,宋儒赋予《论语》的“内圣〞、“外王〞的典范,也被统治者所收摄,成为服务皇权的修身与治国之术,士人们多遵朱熹《论语集注》,对其中篇章少有自己的创造,即使有也“非汉、唐之精专了。〞《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传一》王阳明光大心学以来,《论语》变成了心学主张的实验性文本,心学家对《论语》的解读也往往服务于他们的心学主张,还把这种解读方式当成是反对朱子之学的一个重要门径,并将禅学引入经学,空谈心性成为一种时尚。心学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后,“举业所用,无非释、老之书,〞《日知录》卷一八心性之学与八股成式相结合,与明前中期的程朱之学一样,变成一幅苍白而空洞的官学模样。和明代相比《论语》的定位问题在清代显得较为复杂,在统治者眼里,《论语》是注解权力合法性的经典之一,在官学体系中,朱熹的《论语集注》地位十分高尚;在经一世致用的学术体系中,《论语》的地位不及《五经》,它只是圣人的语录而己;崇尚宋学或以汉学为主兼采宋学的学者眼里,《论语》的经典地位又是不可置疑的;而在今文经学家的眼里,《论语》又变为辅翼《春秋》经的一个传记作品,他们以经世为名,多着力于《论语》的社会效应,而在康有为的经典视域中,《论语》又被赋予了“改制〞、“大同〞等新典范。近代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经学体系的崩解,《论语》逐步失去了维持其经典地位的政治与文化根基,《论语》所表达的儒学思想也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然而,综观近现代以来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历史过程,《论语》仍在学术、思想、政治等领域发挥着作用。思考《论语》对现代中国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既是《论语》学史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研究往世经典与现代中国之间的张力与互动关系的重要学术领域,而现当代不同学派、不同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则具体而微地表达了《论语》对现当代中国社会诸领域的作用与影响。20世纪20年代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基本成为学界主流,而现代新儒家秉持的理念曾一度边缘化。1949年以来,一些秉持唯物主义史学观的学者以阶级斗争理念角萄听和批判《论语》·20世纪80年以来,“五四〞新文化派的上述观点及其启蒙理念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新儒家的观点日益受到学者和一些政治人物的青睐。当下,在后现代思潮和文化消费与媒体介入的共同作用下,当代学者对《论语》的文本定位与思想阐释观点更为多元,而在“儒学热〞、“国学热〞背景下,大陆儒学复兴派把儒学和传统文化绑到一起,以此来稳固他们在重构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主流话语地位。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主流学术界一般把《论语》定义为一种历史事实,是人们了解和研究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文本,《论语》作为经典的神性特质基本上是被取消了的。但是,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儒学热〞渐成气候的当下,学术界又刮起了一股造动,《论语》又被抬上圣坛,《论语》似乎又成为一个信仰问题。尽管从民众的认可程度和社会反映来看,这一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是虚设的,但是如火如茶的造神运动还在持续。笔者认为即便《论语》事关中国人的信仰,也应当首先成认它是一个历史事实,毕竟这一经典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它和它的阐释史都是以历史化的存在呈现在人们面一前的,这一事实是不容回避的,任何与之有关的阐释,也必将会放到《论语》的阐释史中去确认和评价。与此同时,进入《论语》的历史和受《论语》影响的历史,以及由此形成的信仰传统都应当成为解读这一经典的历史视域。二.论语在当今社会当今社会,在全球化语境下,尊重文化的多元性业已成为一个共识,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论语》仅是地方性知识的一个组成局部,在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它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可资参照的文本资源,但是在全球背景下,《论语》的意义并不象有些现代新儒家夸张得那样,可以拯救世界性的工具理性和意义缺失,过分夸张《论语》的地位与作用除了招致新儒学本身的空虚与浮泛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一点上讲,重视《论语》本身的时代性特征是更好地解读这一往世经典的一个重要前提。在“现代性〞语境中,笔者之所以强调阐释经典的历史视域,还与这一语境下的阐释学目标及其意义设定有关,反思《论语》被悬置、被利用、被批判的历史,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仍然具有解放思想、重构理性的意义。而在现代新儒家看来,《论语》仅是一种信仰和意义的存在。总体而言,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系统往往以当下的文化形态、人文理念为依托,仍然存续于现代文化之中,其中也有一些因其符合人类智慧与道德传承的一般规律,故而应当受到人们尊重的内容,试图全面取消传统文化及其人文意义的作法是行不通的。当然,尊重并重视传统文化并不是主张复古,就儒学而言,在儒学的教育和道德形塑功能为现代教育体制和道德体系所取代,而其资政功能也为现代政治体制及其人才遴选机制所替代的当下中国,它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及其人文价值的各种功能只有在更为完善现代社会政治与文化体制下,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也能表达其真正的价值。笔者进一步认为,一个社会开展与进步的动力毕竟是当下的人们创造出来的,而不是从包含在传统文化中的某种特殊的宇宙观或方法论中得到的,传统文化的诸多表现形式在当下社会并不一定具有实践意义上的价值与可能,而解读集中表达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的古代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给我们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可以使得我们了解自身思想信念和社会政治制度安排的偶然性,从而使得我们更加宽容,更加开放。〞其次,具有现代意义的经典解释学的建构及其意义在类似的学术研究中业己显现,那就是以史学研究方法为基准,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导向的经典解释学及其方法论建构。进而言之,经典解释学当应遵循文献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因为建设在良好的文献学研究根基上的有关往世经典的知识性判断,是做出适宜、恰当的价值判断的必要前提。那些没有建设在良好文献学研究根基上的经典解读,则往往因为知识性判断的失误,进而影响到其价值判断的适宜性及其学术意义。在由《论语》的文本定位为基准形成的思想轨迹中,文本定位本身表达出的思想倾向直观而具体地反映了中国现当代学术思想中的诸多逆现代性因素。其中,以中西之争掩盖古今之争恐怕是最为突出的不良思想倾向,此外,大多数学者除了对《论语》进展符合己意或现实需要的阐释外找不到其他的阐释维度,这些现象都对《论语》文本地位的现代转型大为不利,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说明人们一开场并未把解读《论语》当作是一门发现智慧和丰富人性的学问。如假设在文献学研究的根基上,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对待往世经典,并在尊重和重视这些经典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根基上,把经典解释学的目的指向发现智慧、丰富人性等方面的话,那么我们会发现,一部经典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是特定思想家内心活动、价值观念的具体表达,其中既包含有时代的因素,也包含着思想家个人的思想兴味与价值取向。一方面,特定经典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这部经典所指涉时代的诸多历史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时代的方方面面,藉此来完善我们的历史观;从另一方面看,特定经典所表达出的思想兴味与价值取向也可以成为人们从纵的方向上了解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进而去发现更多的智慧,使人们逐步形成理解差异、尊重多元、懂得包容、潜心创造的良好的文化心态。“国学热〞之所以兴起,从大的方面讲是传统文化作用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必然结果,从具体的社会开展过程来看,是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盲目乐观的现代化进程反思与批判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大陆在经济领域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较之以90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经济领域内的乐观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在社会与文化层面上的相关判断,人们普遍认为,在经济领域内到达的各项指标也会良好地落实于社会与文化层面。然而,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国内出现了贫富分化、贪污盛行、人心大坏的现象,社会与文化层面上的现代化转型不仅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成为现实,反而出现一些逆现代化甚或是反现代化的因素。以西方经济与文化开展模式为范本的“现代性〞建构思路,也在当下中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所言:“原先,西方化和现代化密切相联……在变化的早期阶段,西方化促进了现代化。在后期阶段,现代化以两种方式促进了非西方化和外乡文化的复兴。在社会层面上,现代化提高了社会的总体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鼓励这个社会的人民具有对自己文化的信心,从而成为文化的伸张者。在个人层面上,当传统纽带和社会关系断裂时,现代化便造成了异化感和反常感,并导致了需要从宗教中寻求答案的认同危机。〞正唯如此“经济开展的乐观逻辑无法包容和决定社会文化开展的历史内涵〞的判断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大陆学者的共识,并学术界掀起一股研究“国学〞的热潮。简单地概括就是:经济开展的乐观逻辑无法包容和决定社会文化开展的历史内涵,由此引起了对现代化单线开展逻辑的普遍质疑。这种质疑的观点认为,一些我们曾经嗤之以鼻.的‘文化’要素,在经济开展逻辑的制约下不但不应该寿终正寝,而且应该发挥相对独立的作用,甚至成为经济恶性膨胀开展的解毒剂。这背后还有一个潜台词是现代经济的开展模式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支配下的产物,如果盲从于西方的经济开展公式,其后果可能会造成中国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因此,上个世纪90年代初文化界发起的所谓‘人文精神’的讨论,以及对中国文化从无情批判转向自觉认同的努力就逐渐成为摆脱这种纯粹西方式道路的一种尝试。类似的质疑在许多学科中均有反映,在哲学界的反响是所谓‘国学’研究的兴起,具体表现是‘新儒家’的复兴;文学界采取的是在‘后现代’、‘后殖民’思潮影响下对现代化的抗议姿态,以致这些人一度被贴上了所谓‘后学’的标签。〞学术思想的“现代性〞不是一个纯理论的问题,也不是罗列不同学派的主张之后去判别谁更具有“现代性〞的问题。换一言之,想要考察特定时期学术思想的“现代性〞问题,就要研究这一时期不同学派的学术主张形成的内在过程。综观中国现当代学术思想史,虽然经学体系早已崩解,但与之有关的问题仍然是学术界关心和研究的对象,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融理财选修课
- 水下舰艇人员损伤后护理
- 培训课件-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
- 港口砂石道路铺设施工合同
- 实验室瓷砖施工合同
- 铝扣板商场施工合同
- 市场调研员聘用合同样书
- 海上风电设备安装船运租赁合同
- 食品安全合同样本
- 学校门卫安全协议书
- 南方中证500ETF介绍课件
- 高中美术-美术鉴赏《人间生活》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护理质控分析整改措施(共5篇)
- 金属矿山安全教育课件
- 托盘演示教学课件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高清版)
- 2023年高考数学求定义域专题练习(附答案)
- 农产品品牌与营销课件
- 苏科版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第17节《生命更美好》教案(定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