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核酸化学NucleicAcidchemistry核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担负着生命信息的储存与传递。核酸是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基因工程操作的核心分子。核酸概述第一节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一、核酸的研究发现史1868年,F.Miescher从细胞核中分离得到一种含磷量很高酸性物质,即现在被称为核酸的物质。1928年,F.Griffith的转换转化实验
orand可分离1952年,Hershey、ChaseT2噬菌体:32P和35S分别标记核酸和蛋白1953年,Watson、CrickDNA双螺旋模型1981年,Cech核酶(Ribozyme)98%核中(染色体中)真核线粒体(mDNA)核外叶绿体(ctDNA)DNA拟核原核核外:质粒(plasmid)病毒:DNA病毒二、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核酸分为两大类: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acid(DNA)核糖核酸ribonucleicacid(RNA)组成核酸的戊糖有两种。DNA所含的糖为β-D-2-脱氧核糖;RNA所含的糖则为β-D-核糖。一、戊糖RiboseDeoxyribose二、碱基1.嘌呤碱(Purine
bases)123456978腺嘌呤AdenineA鸟嘌呤guanineG2.嘧啶碱(Pyrimidine
bases)123456尿嘧啶uracilU胞嘧啶cytosineC胸腺嘧啶thymineTCH3核酸中也存在一些不常见的稀有碱基。稀有碱基的种类很多,大部分是上述碱基的甲基化产物。三、核苷(nucleoside)核苷戊糖+碱基
(糖苷P19)
糖与碱基之间的C-N键,称为C-N糖苷键1’2’3’4’5’(OH)1’2’3’4’5’(OH)假尿苷(ψ)次黄苷(肌苷)I黄嘌呤核苷X二氢尿嘧啶核苷DHU取代核苷的表示方式7-甲基鸟苷m7G5OHAdenosineGuanosineCytidineUridine四、核苷酸(nucleotide)
核苷酸核苷+磷酸
戊糖+碱基+磷酸
HHHHHHHHH五、核苷酸衍生物1.继续磷酸化AMPADPATP2.环化磷酸化
cAMP
cGMP3.辅酶NAD、NADP、FAD六、多聚核苷酸(核酸)多聚核苷酸是通过一个核苷酸的C3’-OH与另一分子核苷酸的5’-磷酸基形成3’,5’-磷酸二酯键相连而成的链状聚合物。5’5’3’3’5′-磷酸端(常用5’-P表示);3′-羟基端(常用3’-OH表示)多聚核苷酸链具有方向性,当表示一个多聚核苷酸链时,必须注明它的方向是5′→3′或是3′→5′。
注意:核苷酸链的方向与二酯键的方向相反多聚核苷酸的表示方式:
1.竖线式:P482
2.文字式:DNARNA5′PdAPdCPdGPdTOH3′5′PAPCPGPUOH′或5′ACGTGCGT3′5′ACGUAUGU3′
ACGTGCGTACGUAUGU第三节DNA的结构一、DNA的一级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排列顺序可以用碱基排列顺序表示连接键:3’,5’-磷酸二酯键磷酸与戊糖依次相连形成主链骨架碱基形成侧链多核苷酸链均有5’-末端和3’-末端DNA的碱基顺序本身就是遗传信息存储的分子形式。生物界物种的多样性即寓于DNA分子中四种核苷酸千变万化的不同排列组合之中。2.基因与基因组基因(gene):一段有功能的DNA片段,生物细胞中DNA分子的最小功能单位(交换单位)。
蛋白质(mRNA蛋白质)产物tRNARNArRNA调节功能:调节基因无产物
作用未知结构基因基因组(genome):某生物体(完整单倍体)所含全部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拟核/核DNA)及核外(质粒DNA)bp(碱基对)
103104105106107108109101010111012人两栖类鱼类藻类酵母细菌E.Coli病毒质粒各种细胞、病毒和细菌质粒中基因组的大小3.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
重复序列少,多位编码区多为操纵子形式组织有重叠基因存在真核生物基因组特点以染色体存在重复序列多基因组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1990-2002酵母基因组计划(YGP):1989-1996大肠杆菌(E.Coli):1997negativecontrol二、DNA的二级结构(一)Chargaff规律1950年(1)所有生物的DNA中,A=T,G=C,A+C=G+T,且A+G=C+T。(2)DNA的碱基组成具有种的特异性。(3)DNA碱基组成没有组织和器官的特异性。(4)年龄、营养状况、环境等因素不影响DNA的碱基组成。(二)DNA的双螺旋模型1953年,J.Watson和F.Crick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DNA结晶的X-衍射图谱和分子模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并对模型的生物学意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和预测。在DNA分子中,嘌呤碱基的总数与嘧啶碱基的总数相等。DNA双螺旋模型要点B型结构a.两条链反向平行,右手螺旋;b.碱基在内(A=T,G≡C),碱基平面垂直于螺旋轴,戊糖环在外,平行于螺轴;c.双螺旋每转一周为10碱基对(bp),上升3.4nm;d.氢键维系两链的结合;e.碱基自由排列。2.0nm小沟大沟(1)B-DNA:典型的Watson-Crick双螺旋DNA右手双螺旋每圈螺旋10.4个碱基对螺距:3.22nm(2)
A-DNA右手双螺旋,外形粗短。RNA-RNA、RNA-DNA杂交分子具有这种结构。(3)Z-DNA左手螺旋,外形细长。天然B-DNA的局部区域可以形成Z-DNA。双螺旋DNA的结构参数类型旋转方向螺旋直径(nm)螺距(nm)每转碱基对数目碱基对间垂直距离(nm)碱基对与水平面倾角A-DNAB-DNAZ-DNA右右左2.552.371.842.533.544.561110120.2550.340.2719º0º9º稳定双螺旋的力
氢键碱基堆积力(疏水相互作用及范德华力)离子键等则:DNA变性剂(热、pH、脲/酰胺、有机溶剂)
三股螺旋DNAK.Hoogsteen1963通常是一条同型寡核苷酸与寡嘧啶核苷酸-寡嘌呤核苷酸双螺旋的大沟结合:oligo(Py):oligo(Pu)—oligo(Py/Pu)第一股是寡嘧啶,中间是寡嘌呤,第三股可以是寡嘧啶或寡嘌呤第三股与寡嘌呤之间同向平行,并按Hoogsteen配对。T=A:A,C≡G:C+T=A:TC≡G:GDNA的存在形式二、DNA的三级结构DNA三级结构:指DNA双螺旋的进一步扭曲与折叠形成的特定构象,包括三方面内容(P490)
原核双链环状DNA(dcDNA)病毒单链环状DNA(scDNA)单链线性DNA(ssDNA)负超螺旋几个参数:连环数:指双链的互绕数,L(linkingnumber)扭转数:指螺旋圈数,T(twistingnumber)超螺旋数:即缠绕数,W(writhingnumber)L=T+W拓扑异构酶:I(L0+1)、II(L0-2)真核双链线性DNA(dsDNA):P495核小体
纤丝
突环
玫瑰花环
螺旋圈
染色体第四节RNA的结构与功能一、结构特点碱基组成A、G、C、U(A=U/G≡C)稀有碱基较多,稳定性较差,易水解多为单链结构,少数局部形成螺旋分子较小分类mRNA(hnRNA
核不均一RNA)tRNA
rRNA(snRNA/asRNA)少数RNA病毒二、tRNA占RNA总量的15%一种氨基酸对应最少一种tRNA分子量25000左右,大约由70-90个核苷酸组成。分子中含有较多的修饰成分。3‘-末端都具有CpCpAOH的结构。三叶草形(二级结构):1个臂、4个环tRNA的三级结构三、rRNA占RNA总量的80%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核糖体rRNA核糖体rRNA30s70s50s16s5s、23s40s80s60s18s(17S)5s、5.8s、28s(26S)四、mRNA和hnRNA占细胞总RNA的3%~5%真核细胞mRNA的3‘-末端有一段长达200个核苷酸左右的聚腺苷酸(polyA),称为“尾结构”,5’-末端有一个甲基化的鸟苷酸,称为“帽结构”。P484五、snRNA(smallnucleicRNA核小RNA)scRNA(smallcytoplasmicRNA)asRNA(antisenseRNA)第五节核酸的性质一、一般的理化性质两性解离/一般呈酸性(在中性溶液中带负电荷),可
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线性大分子(粘度高、抗剪切力差)可用电泳或离子交换(色谱)进行分离室温条件下,DNA在碱液中变性,但不水解,RNA水解加热条件下,D-核糖+浓盐酸+苔黑酚绿色
D-2-脱氧核糖+酸+二苯胺蓝紫色二、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在核酸分子中,由于嘌呤碱和嘧啶碱具有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紫外线吸收光谱,一般在260nm左右有最大吸收峰,可以作为核酸及其组份定性和定量测定的依据。以A260/A280进行定性、定量DNA和RNA溶液中加入溴化乙锭(EB),在紫外下发出荧光三、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1.变性稳定核酸双螺旋次级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变成单链结构的过程。核酸的一级结构(碱基顺序)保持不变。变性表征生物活性部分丧失、粘度下降、浮力密度升高、紫外吸收增加(增色效应)变性因素
pH(>11.3或<5.0)变性剂(脲、甲酰胺、甲醛)低离子强度加热DNA的变性过程是突变性的,它在很窄的温度区间内完成。因此,通常将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熔解温度或熔点,用Tm表示。一般DNA的Tm值在82-95
C之间。DNA的Tm值与分子中的G和C的含量有关,也与DNA的均一性和介质中离子强度有关。G和C的含量高,Tm值高。因而测定Tm值,可反映DNA分子中G,C含量,可通过经验公式计算:(G+C)%=(Tm-69.3)X2.442.热变性和Tm3.核酸的复性变性核酸的互补链在适当的条件下,重新缔合成为双螺旋结构的过程称为复性。DNA复性后,一系列性质将得到恢复,但是生物活性一般只能得到部分的恢复,具有减色效应。将热变性的DNA骤然冷却至低温时,DNA不可能复性。变性的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任务车辆制动装置课件
- (0.4.1)“文以载道”(一)-朱松苗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课件交通工程专业群50课件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课件交通工程专业群课件
- 2024底壳宇宙全球电影市场脱殖指数报告
- 2025技术咨询委托合同样本
- 2025版新员工入职合同协议书范本示例
- 2025建筑保温工程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华胜消防工程施工合同
- 期中卷【期中测试·真题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速记·巧练(北京·中图版)(原卷版)
- 《华为干部赋能手册》值得收藏课件
- 二次函数压轴题(二)【图像与取值范围】
- 儿科学课件: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 安全事故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智能系统》第7章 自主无人系统
- 树木栽植检查记录表
- Q∕SY 1670.1-2014 投产方案编制导则 第1部分:原油、成品油管道
- WS377.4-2013 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 第4部分: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
- 刺激性气体中毒课件
- 作文素材----片段式作文
- 巧用Mapinfo软件SQL查询功能--肖201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