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随州市、恩施市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逻辑跟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没有语言也难以进行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所以说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逻辑上的“概念.”,在语言里表现为语词,逻辑上所谓“命题”在语言里表现为一个句子。②我们在教语法修辞上指出了很多写文章的毛病,表面上看,好像是语法问题,实际上也是逻辑问题。比方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主谓不合的句子。主谓不合是不是语法问题,实质上不是。因为代词“我们”充当主语是可以的,名词“国家”作为谓语也是可以的,在语法上没什么错误。错误在逻辑上。从逻辑的角度说,这句话是直言肯定判断,肯定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一般都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而这个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之间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所以,从内涵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不能恰当地反映主概念的属性,从外延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的外延更不能包含主概念的外延,犯了主宾不相应的逻辑错误。③最近,收到一位青年同志的信,他说:“现在报纸上有一句话是不合语法的。”什么话呢?就是“打扫卫生”。他说:“卫生怎么能够扫掉呢?这是不合语法的。”叫我提醒大家不要这样写了。这句话是不是不合语法的呢?不是。“打扫卫生”要不要否定,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也有人主张说是“用惯了,就不要否定它了。”比如,从前我们有句话讲起来是讲不通的,要说“救人”是对的,“救火”你怎么救呀?“晒书”是可以的,“晒太阳”就不行了吧?但是用惯了还是可以的。约定俗成嘛!因此,“打扫卫生”要说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要否定它,我看,这也不是语法问题,因为你表面上看是动宾不合,动词跟底下的宾语配不上,但是配不上并不等于语法上的错误。“打扫”是个动词,底下带着名词宾语,有什么不通?这不是语法问题,是逻辑问题。你要说“打扫街道”是可以的,但是,扫街道连卫生都扫掉了,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我说这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选自王力《逻辑与学术研究、语言、写作的关系》)材料二:①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语言就不可理解,思想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写文章不能不讲道理,道理是很明白的。②但是衡量语言是否纯洁和健康,逻辑不能算是唯一的标准。语言是调皮的孩子,他虽然一般受逻辑的管教,可是有时不守规矩.逻辑却拿他没有办法,这一点似乎也应该注意。一些夸张说法如“倒背如流”,自然不能以常理限之。③有人说,“救火”不合逻辑,这种看法值得怀疑。“救”有多方面的意思。“救生,救命”是竭力保存,务求延续;“救火,救急”是减少危害,免致恶化。不能把“救火”的“救”与“救命”的“救”混同。“谢恩”是谢,“谢罪”也是谢,但是前者陈述感激之意,后者表示愧悔之心。恐怕不能说前者同,后者不同吧?④有人说,“晒太阳”不合逻辑,我也不敢附和。“晒太阳”正如“烤火”,在物理上是人被太阳晒,被火烤,可是按说话人的心理,是人有意地利用太阳和火的光和热,或者无意地经受那光和热所起的作用,因而太阳和火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同样,“这条小河能行船”“平原不妨走马”,事实上的行为者自然是人,不是小河和平原,可是从说话人看来,小河、平原是主体,而船和马都是客体。.⑤语言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语言是历史产物。从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我们往往能看出心理的轨迹、历史的遗踪、民族文化和社会风气的趋向。语言是人们意象的反映(其中人脑起了折光作用),而不是客观事物原形的照片。因此,语言与逻辑虽然密切相关,可是逻辑不是语言的唯一主宰者。我们不能忽视语言的逻辑性,但是更不能忘掉语言的心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选自王宗炎《谈谈语言和逻辑》)1.材料一第②段判断“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逻辑的主要依据是(3分)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直言肯定判断。B.“我们”是代词,“国家”是名词。C.“我们”是主概念,“国家”是宾概念。D.“我们”和“国家”不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逻辑的“概念”就是语言的语词,“命题”就是句子。B.语法毛病只是表面的,语法问题的本质都是逻辑问题。C.语言受到逻辑的约束,但并不是完全遵循逻辑的标准。D.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折光式反映,所以可以违背逻辑。3下面是生活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语言的角度看不符合逻辑的一项是(3分)A.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有人认为“晒太阳”这种说法应该被弃用。请结合材料一或者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5.材料二对材料一的观点构成了一定的反驳,请分析材料二是怎样反驳的。(6分)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网络文艺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也要看到,网络文艺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在提升作品质量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对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网络文艺作品也不例外。文化产品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只有把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结合起来,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动更多网络文艺作品从商业上的成功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要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导向,更好地传递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要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结合起来,使之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应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摘编自张鸿声《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新论)》)材料二:迅速走红、广为传播的优质短视频都是口碑和点击率双赢。网络文艺创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有整合多工种的复杂的创作流程。尽管短视频是网络文艺中的小体量,便于创作者的灵感迸发和即兴创作,但要创作出优质的短视频仍需要细致的策划和精心的编排。从最初的创意萌生到最终的成片呈现,优质短视频创作要么一人身担数职,要么群策群力显智慧,实现跨时空的传播,获得大量的点击率。这种虚拟空间中的关系链条看似松散实则牢固,是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结盟。优质短视频体现出对世间万物的真切关注,通过举重若轻的表达技巧、诙谐冷峻的表现形式,传递敏锐的观察,展现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除了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将生活进行艺术化的“书写”与“言说”外,众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行业大咖等也在短视频中实现价值赋能。他们将自己擅长领域中原本晦涩难懂的行业内情和专业知识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进行解读再包装推出,让大众用时间和精力上的“低投入”换来见识和眼界上的“高回报”。可以说,优质短视频的创作程序丝毫不比传统文艺和长视频轻省半分,“同一标准、同一尺度”既是准则也是目标。近些年,在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开展短视频版权专项整治、加强行业自律等组合拳的出击下,短视频创作日渐规范化,违规内容大幅减少。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他们的“指尖停留时长”让那些“悬浮”“玄幻”“甜宠”内容因不接地气而面临“呼吸困难”的风险。大量专业、深入的网络文艺评论引领创作风尚,使身处品质底端、粗制滥造的短视频失去生存土壤,“圈地自萌”的孤芳自赏成为过往,真才实学见真章成为创作者们自省自察的动力。优质短视频推动大众拥抱传统文艺。文艺作品对审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短视频参与网络文艺创作是大势所趋。海量的艺术视频资源重新适配短视频传播模式,通过新的巧妙编排,达到新的质变高度。一些短视频对传统文艺作品的再加工获得认可后,会促使大众重返传统文艺进行深度阅读与欣赏,不同媒介间形成理性的双向互动,“数字原住民”与“墨香阅读者”的身份不是割裂的,而是流动与互通的。网络文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短视频再次将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中的内容进行分众传播,吸引不同群体的关注。在凝视与对望之间,优质的短视频有望打造一个生态良好的文艺创作园地。(摘编自郝静静《短视频拓展网络文艺新版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推动健康优质的作品产出是促进网络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B.注重将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与网络文艺相结合,就能推动网络文艺作品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C.优质的短视频需要细致的策划和精心的编排,一人无法完成,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跨时空传播,获得好评。D.短视频的日渐规范提升了大众审美水平,“圈地自萌”的孤芳自赏成为过往,真才实学见真章成为创作者们自省自察的动力。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碑和点击率双赢的优质短视频需要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与深厚的专业知识。B.短视频是网络文艺中的小体量,但优质的短视频对表达技巧与表现手法有高要求。C.参与网络文艺创作的优质短视频作品对大众的审美培养是大势所趋。D.短视频的文艺传播模式将进一步推进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先指出网络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其创作的原则与指导意见。B.材料二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了优质短视频的创作程序丝毫不比传统文艺和长视频轻松。C.材料一通过引用,论证了网络文艺作品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其文化意义更重要。D.材料二第三段采用总分结构,通过举例,论证短视频创作日渐规范化、违规内容大幅减少。4.评价一个优质短视频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进行概括。(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网络文艺”,但两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血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性过程,历史性是文化得以恒久传承的重要属性。“只有站在历史制高点上理性思维的民族,才能变得强大。”一定历史阶段和特定社会条件中的人总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知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文化也总是在技术的发展革新中不断充实自身内容甚至改变自身的展现形态。自古以来,文化发展与技术创新、生产力进步都休戚相关。技术和文化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推动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构筑人们现实的文化生活场景。为此,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坚持在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中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一是在深刻厘清文化发展的技术历程中汲取养分。中国农耕文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创造了持久丰盛的华夏农业文化。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伴随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思想、制度、法令、节日习俗相继产生,构成了农业生产时期的文化场景。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孕育了内涵丰富,集儒家、道家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为一体,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并持续发轫铸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滥觞,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根基。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跨界共享让悠久牢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新的载体、又面临跨界的挑战与冲击。伴随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演变,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替变奏中,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快速发生着巨大改变,文化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不同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得以借助各类型网络平台面向更广泛受众、在更为广泛的范畴传播。网络技术变革改变着社会环境、条件,耦合共生地促进影响着技术的发展,文化经历解构、重塑,最终形成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崭新网络文化形态。作为世界唯一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拥有悠久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虽在融合和征服外来文化冲击中表现出不俗的魄力和担当,但在新兴网络传播体系中却受到影响和挑战。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网络化进程,为坚定文化自信插上网络技术的翅膀,让网络文化背后的支撑根脉载体不再受制于人。二是在面向未来的网络大潮中推进中华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发展洪流。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要面向未来着眼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资源,借助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载体丰富中华文化传播的题材风格和展现形式。要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发展“互联网+文化”,以H5、VR、AR等新的呈现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样态的多样化,借助“三微一端”等新载体扩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华文化传播地域和受众范围。要结合网络碎片化、瞬时化的文化传播特点和现代社会大众倾向接受精简化信息的文化消费习惯,借助手机App、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将优秀中华文化成果融入网民网络生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传播生态。三是在激励保护创新网络文化中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无论是技术的创新发展,还是文化创意的充分涌流,都需适宜创新的环境,要从技术、制度、政策等方面激励、保护网络文化创新。要依托网络技术来创新发展中华文化,着眼网络技术发展的战略前沿,加紧突破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的研发、应用,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技术基础。要完善网络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支撑网络文化的原始技术创新,重视网络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激发网络文化人才高度的创作热情。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起步晚,集约型、规模化程度低,要加强对网络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大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激活的交互作用,激发互联网文化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助推网络文化企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型发展。要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的深度融合,挖掘其历史底蕴,拓展其历史精粹,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摘编自《试论网络空间视域下文化自信的建构与增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认知、建设与发展自己的文化时要注重其历史属性,因为文化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性过程。B.中国持久丰盛的农业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其具体表现在农业思想、制度、法令、节日习俗等文化场景。C.中华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曾融合和征服外来文化冲击,而在当下网络时代,因网络技术的不足遭遇外来文化的挑战。D.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可以从技术、制度、政策等方面,通过激励保护手段为其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的内容和展现形态并非一成不变,这些改变常常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B.悠久的中国农业发展史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形态,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源头。C.打造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传播生态要立足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同时契合大众文化消费习惯,更加注重形式上的推进。D.文章紧扣“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从网络空间文化自信如何汲取养分、如何推进、如何筑牢三方面进行阐述。3.下列选项中,能支撑文中“在激励保护创新网络文化中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观点的一项是(3分)A.某大型歌舞集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进行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再创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B.“十四五”期间,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实施“数字赋能626”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C.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凭借体量轻巧、互动性强等特征,成为古建筑、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破圈”的新型方式。D.某公司未经许可从短视频App中扒取原创视频吸引流量,法院审理并判决涉案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15万元。4.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学会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请结合材料分析在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历史性”。(4分)5.有著名学者曾说:“要学会平衡技术的物质奇迹与人性的精神需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6分)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句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䓖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被应用于卣、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一分悠久。B.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C.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D.白芷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不过,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量不能过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此后,许多文人还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B.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C.文章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先阐释了“芷”的文化属性,再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D.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3.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楚辞《七谏·沉江》中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切入,意在表明人们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B.文中列举沈从文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的例子,有力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C.文章引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来证明很多人还是早就认识到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的观点。D.文章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阐述这些内容时,作者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也注意了语言的生动形象。4.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5.白芷为什么会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儌天且闭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清初李浃《秋日闲兴》写道:“老树鸣风叶,萧萧万壑流。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凡口语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如纪昀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苏东坡有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之说。诗歌中的自然平淡首先意味着朴素的风格,具体到艺术表现,则有结构、章法的质直,又有修辞技巧的平淡。自然平淡的境界,貌似浑然天成,看不出用功之迹,但不是无所用心,乃是精心锤炼的结果。(摘编自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材料二:在文学史上,给诗人姓前冠以“老”字并不多见,固定冠之以“老”的,千载之下唯杜甫而已。那么,为什么独独以“老”冠杜呢?“老”在杜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其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530多处。杜甫为什么如此多地提到老?杜甫的人生理想,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人生理想,其中传统的东西很多,尚老就是其一。中国是尚老的国度,“老”象征着年高圣德、经验丰富、沉着稳健、充满智慧,因此,杜甫天性喜欢老者,在《壮游》中他说:“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并在不知不觉中过早“老”化了自己。杜甫频频言老,不仅仅因为尚老、结交老苍,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从大处着眼即是社会时代巨变的影响,一生失志,打击沉重;从细处着眼即是生活的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促成其老。而这两方面关系又是一脉相承的。杜甫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盛世,但不幸的是在他做好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准备之后,等待他的却是奸人当道、仕途坎坷及社会的剧变。十年困守长安,在天宝十四年他刚得一小官职时,渔阳鼙鼓却动地而来,巨大的动荡带来的是生活的苦辛与心灵的创伤,历尽了人世沧桑,美好的理想被严酷的现实击碎了,大唐帝国在受苦,人民在受苦,杜甫作为敏感的诗人,更是苦中之苦。就是从这时起,他笔下的“老”多了起来。丹纳说过:“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一分子,不能不分担集体的命运”,“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读其《北征》,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苦难,看到全体,看到精神!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生计始终拖累着他,虽有朋友接济,他还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穷和疾病缠绕着他,促使他对老异常敏感,并成为他过早衰老的催化剂。所以在诗中,他也往往是老、病一体化:“老病有孤舟”“衰疾谢知音”“拖病江天白首郎”。贫病加剧着生理的衰老,心灵的煎熬加剧着心理的衰老,以致早生华发,但更为突出的是他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杜甫的一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内心超负荷运载着,始终是沉甸甸的。对家人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邻人他是“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对朋友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对人民他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国家他是“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对一切的操心,也促进了心理的过早衰老。杜甫这种老的特色,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人们提起杜甫,就往往联想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者形象。其实杜甫的“老”中包含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阅历、特定的心理趋向赋予的独特韵味,不是随便什么人拈出个“老”字就可学来的。只有杜甫的人生风范、思想情感当得起这个“老”字,冠之以“老”符合其人格特色。“老”是对这一切的极好概括,决不是对其自称的盲从。一个“老”字,既是其人生理想的突出体现,又可提示其诗之风格特色,用之概括杜甫,实乃绝妙好字。(摘编自刘艺《漫议“老杜”》)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为诗美概念的“老”,既体现为深于世故,又表现为修辞的平淡、技巧的稳妥成熟和风格的老健苍劲。B.杜甫在自己的诗中频繁地使用“老”字,在他的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这个字出现了530多次,体现他的偏爱。C.杜甫之所以频频言“老”,有尚老、衰老、贫病交加等多种原因,其中社会时代的巨变是最主要的因素。D.杜甫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病缠绕,加之他对家人、朋友、人民和国家无不关心,加剧了他心理的衰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龚贤写出《赠剩上人系中》之所以能做到起老结深、取意深稳,与他对赠诗对象剩上人所经忧患的深刻理解是分不开的。B.文章用纪昀评陆游诗的例子说明,要想让诗歌呈现出“老”的风格,即使在个别字词上也必须追求技巧上的稳重和成熟。C.平淡自然不易得,如果没有经过经过精心锤炼、用心经营,就难以让诗歌形成自然平淡的气质,难以达到艺术的“老境”。D.杜甫的“老”包含着特定时代带来的独特韵味,如果没有对人民、国家苦难的关注分担,杜甫的“老”的风格就不会形成。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诗句最能体现作为诗美概念的“老”的风格的一项是()(3分)A.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B.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C.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D.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结合材料,用文中“老”的观点简析杜甫的《登高》。(6分)非文学类文本阅读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随州市、恩施市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逻辑跟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没有语言也难以进行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只有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所以说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逻辑上的“概念.”,在语言里表现为语词,逻辑上所谓“命题”在语言里表现为一个句子。②我们在教语法修辞上指出了很多写文章的毛病,表面上看,好像是语法问题,实际上也是逻辑问题。比方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一个主谓不合的句子。主谓不合是不是语法问题,实质上不是。因为代词“我们”充当主语是可以的,名词“国家”作为谓语也是可以的,在语法上没什么错误。错误在逻辑上。从逻辑的角度说,这句话是直言肯定判断,肯定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一般都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而这个判断的主概念与宾概念之间既不是从属关系,也不是同一关系。所以,从内涵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不能恰当地反映主概念的属性,从外延来说,这个判断的宾概念的外延更不能包含主概念的外延,犯了主宾不相应的逻辑错误。③最近,收到一位青年同志的信,他说:“现在报纸上有一句话是不合语法的。”什么话呢?就是“打扫卫生”。他说:“卫生怎么能够扫掉呢?这是不合语法的。”叫我提醒大家不要这样写了。这句话是不是不合语法的呢?不是。“打扫卫生”要不要否定,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也有人主张说是“用惯了,就不要否定它了。”比如,从前我们有句话讲起来是讲不通的,要说“救人”是对的,“救火”你怎么救呀?“晒书”是可以的,“晒太阳”就不行了吧?但是用惯了还是可以的。约定俗成嘛!因此,“打扫卫生”要说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要否定它,我看,这也不是语法问题,因为你表面上看是动宾不合,动词跟底下的宾语配不上,但是配不上并不等于语法上的错误。“打扫”是个动词,底下带着名词宾语,有什么不通?这不是语法问题,是逻辑问题。你要说“打扫街道”是可以的,但是,扫街道连卫生都扫掉了,哪里会有这样的事情?没有这个道理。所以,我说这不是语法问题,而是逻辑问题。(选自王力《逻辑与学术研究、语言、写作的关系》)材料二:①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思想不合逻辑,语言就不可理解,思想有逻辑性,语言就顺理成章。写文章不能不讲道理,道理是很明白的。②但是衡量语言是否纯洁和健康,逻辑不能算是唯一的标准。语言是调皮的孩子,他虽然一般受逻辑的管教,可是有时不守规矩.逻辑却拿他没有办法,这一点似乎也应该注意。一些夸张说法如“倒背如流”,自然不能以常理限之。③有人说,“救火”不合逻辑,这种看法值得怀疑。“救”有多方面的意思。“救生,救命”是竭力保存,务求延续;“救火,救急”是减少危害,免致恶化。不能把“救火”的“救”与“救命”的“救”混同。“谢恩”是谢,“谢罪”也是谢,但是前者陈述感激之意,后者表示愧悔之心。恐怕不能说前者同,后者不同吧?④有人说,“晒太阳”不合逻辑,我也不敢附和。“晒太阳”正如“烤火”,在物理上是人被太阳晒,被火烤,可是按说话人的心理,是人有意地利用太阳和火的光和热,或者无意地经受那光和热所起的作用,因而太阳和火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同样,“这条小河能行船”“平原不妨走马”,事实上的行为者自然是人,不是小河和平原,可是从说话人看来,小河、平原是主体,而船和马都是客体。.⑤语言是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语言是历史产物。从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我们往往能看出心理的轨迹、历史的遗踪、民族文化和社会风气的趋向。语言是人们意象的反映(其中人脑起了折光作用),而不是客观事物原形的照片。因此,语言与逻辑虽然密切相关,可是逻辑不是语言的唯一主宰者。我们不能忽视语言的逻辑性,但是更不能忘掉语言的心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选自王宗炎《谈谈语言和逻辑》)1.材料一第②段判断“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逻辑的主要依据是(3分)A.“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直言肯定判断。B.“我们”是代词,“国家”是名词。C.“我们”是主概念,“国家”是宾概念。D.“我们”和“国家”不是从属关系或同一关系。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逻辑的“概念”就是语言的语词,“命题”就是句子。B.语法毛病只是表面的,语法问题的本质都是逻辑问题。C.语言受到逻辑的约束,但并不是完全遵循逻辑的标准。D.语言是对客观事物的折光式反映,所以可以违背逻辑。3下面是生活中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从语言的角度看不符合逻辑的一项是(3分)A.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4.有人认为“晒太阳”这种说法应该被弃用。请结合材料一或者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4分)5.材料二对材料一的观点构成了一定的反驳,请分析材料二是怎样反驳的。(6分)11.D【解析】注意审题是“主要依据”。2.C【解析】A项,错在“就是”:B项,错在“都是”:D项,因果关系不成立。3.A【解析】A项表述自相矛盾。4.示例一:我认为“晒太阳”这种说法应该被弃用。(1)语言的表达要受逻辑思维的规律制约,逻辑有问题,表达会不清或有错误。(2)“晒太阳”这一说法表达的事实是“被太阳晒”(或者是“太阳晒”),犯了谓宾不相应的逻辑错误。示例二:我认为“晒太阳”这种说法不应该被弃用。(1)语言要符合逻辑,但逻辑不能算是衡量语言的唯一的标准:语言还是心理现象,是人们意象的反映。(2)“晒太阳”这种说法,在物理上是人被太阳晒;可是按说话人的心理,是人有意地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太阳是被动的,人是主动的。“晒太阳”这种表达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每点2分。)5.(1)首先肯定语言是表达思想的手段,要符合逻辑:接着提出逻辑不能算是衡量语言的唯一的标准,语言也有不遵守逻辑的反常现象。(2)然后针对有人提出的“救火”“晒太阳”等不合逻辑的说法进行分析反驳。(3)最后得出“不能忽视语言的逻辑性,更不能忘掉语言的心理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结论。(每点2分.)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网络文艺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也要看到,网络文艺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在提升作品质量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对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网络文艺作品也不例外。文化产品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只有把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结合起来,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动更多网络文艺作品从商业上的成功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要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导向,更好地传递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要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结合起来,使之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此外,应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摘编自张鸿声《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新论)》)材料二:迅速走红、广为传播的优质短视频都是口碑和点击率双赢。网络文艺创作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有整合多工种的复杂的创作流程。尽管短视频是网络文艺中的小体量,便于创作者的灵感迸发和即兴创作,但要创作出优质的短视频仍需要细致的策划和精心的编排。从最初的创意萌生到最终的成片呈现,优质短视频创作要么一人身担数职,要么群策群力显智慧,实现跨时空的传播,获得大量的点击率。这种虚拟空间中的关系链条看似松散实则牢固,是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结盟。优质短视频体现出对世间万物的真切关注,通过举重若轻的表达技巧、诙谐冷峻的表现形式,传递敏锐的观察,展现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除了深藏不露的“民间高手”将生活进行艺术化的“书写”与“言说”外,众多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行业大咖等也在短视频中实现价值赋能。他们将自己擅长领域中原本晦涩难懂的行业内情和专业知识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进行解读再包装推出,让大众用时间和精力上的“低投入”换来见识和眼界上的“高回报”。可以说,优质短视频的创作程序丝毫不比传统文艺和长视频轻省半分,“同一标准、同一尺度”既是准则也是目标。近些年,在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开展短视频版权专项整治、加强行业自律等组合拳的出击下,短视频创作日渐规范化,违规内容大幅减少。随着受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他们的“指尖停留时长”让那些“悬浮”“玄幻”“甜宠”内容因不接地气而面临“呼吸困难”的风险。大量专业、深入的网络文艺评论引领创作风尚,使身处品质底端、粗制滥造的短视频失去生存土壤,“圈地自萌”的孤芳自赏成为过往,真才实学见真章成为创作者们自省自察的动力。优质短视频推动大众拥抱传统文艺。文艺作品对审美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短视频参与网络文艺创作是大势所趋。海量的艺术视频资源重新适配短视频传播模式,通过新的巧妙编排,达到新的质变高度。一些短视频对传统文艺作品的再加工获得认可后,会促使大众重返传统文艺进行深度阅读与欣赏,不同媒介间形成理性的双向互动,“数字原住民”与“墨香阅读者”的身份不是割裂的,而是流动与互通的。网络文艺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短视频再次将传统文艺和网络文艺中的内容进行分众传播,吸引不同群体的关注。在凝视与对望之间,优质的短视频有望打造一个生态良好的文艺创作园地。(摘编自郝静静《短视频拓展网络文艺新版图》)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推动健康优质的作品产出是促进网络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B.注重将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与网络文艺相结合,就能推动网络文艺作品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C.优质的短视频需要细致的策划和精心的编排,一人无法完成,需要集体的力量,才能实现跨时空传播,获得好评。D.短视频的日渐规范提升了大众审美水平,“圈地自萌”的孤芳自赏成为过往,真才实学见真章成为创作者们自省自察的动力。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口碑和点击率双赢的优质短视频需要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与深厚的专业知识。B.短视频是网络文艺中的小体量,但优质的短视频对表达技巧与表现手法有高要求。C.参与网络文艺创作的优质短视频作品对大众的审美培养是大势所趋。D.短视频的文艺传播模式将进一步推进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先指出网络文艺作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其创作的原则与指导意见。B.材料二第二段通过举例,论证了优质短视频的创作程序丝毫不比传统文艺和长视频轻松。C.材料一通过引用,论证了网络文艺作品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其文化意义更重要。D.材料二第三段采用总分结构,通过举例,论证短视频创作日渐规范化、违规内容大幅减少。4.评价一个优质短视频的标准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进行概括。(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网络文艺”,但两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1.A【解析】B选项“注重了……就能推动网络文艺作品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错误,原文是“只有注重……才能推动……”;C选项“一人无法完成”错误,原文是说“要么一人身担数职”曲解文意;D选项“短视频的规范化”并未“提升大众审美水平”。2.C【解析】C“大势所趋”是“短视频参与网络文艺创作”,而不是“对大众的审美培养”。3.D【解析】材料二第三段并非总分结构,且举例论证的是“受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短视频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4.①口碑和点击率双赢;②体现出对世间万物的真切关注;③推动着大众拥抱传统文艺。5.①材料一以网络文艺的价值为切入点,侧重讨论了优质网络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②材料二着重讨论了优质短视频的制作要求,以及其对网络文艺传播的作用,侧重强调以优质短视频为例,探讨网络文艺的传播新路径。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血脉,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性过程,历史性是文化得以恒久传承的重要属性。“只有站在历史制高点上理性思维的民族,才能变得强大。”一定历史阶段和特定社会条件中的人总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认知和发展自己的文化,文化也总是在技术的发展革新中不断充实自身内容甚至改变自身的展现形态。自古以来,文化发展与技术创新、生产力进步都休戚相关。技术和文化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推动社会文化的历史发展,构筑人们现实的文化生活场景。为此,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坚持在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中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一是在深刻厘清文化发展的技术历程中汲取养分。中国农耕文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创造了持久丰盛的华夏农业文化。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伴随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良,农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农业思想、制度、法令、节日习俗相继产生,构成了农业生产时期的文化场景。中国悠久的农业发展史孕育了内涵丰富,集儒家、道家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为一体,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一种文化形态,并持续发轫铸就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滥觞,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根基。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的跨界共享让悠久牢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新的载体、又面临跨界的挑战与冲击。伴随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和信息经济的发展演变,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替变奏中,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快速发生着巨大改变,文化与网络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不同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得以借助各类型网络平台面向更广泛受众、在更为广泛的范畴传播。网络技术变革改变着社会环境、条件,耦合共生地促进影响着技术的发展,文化经历解构、重塑,最终形成了适应时代潮流的崭新网络文化形态。作为世界唯一未中断的古老文明,拥有悠久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虽在融合和征服外来文化冲击中表现出不俗的魄力和担当,但在新兴网络传播体系中却受到影响和挑战。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网络化进程,为坚定文化自信插上网络技术的翅膀,让网络文化背后的支撑根脉载体不再受制于人。二是在面向未来的网络大潮中推进中华文化融入网络文化发展洪流。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要面向未来着眼技术创新应用,推动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资源,借助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载体丰富中华文化传播的题材风格和展现形式。要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发展“互联网+文化”,以H5、VR、AR等新的呈现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样态的多样化,借助“三微一端”等新载体扩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中华文化传播地域和受众范围。要结合网络碎片化、瞬时化的文化传播特点和现代社会大众倾向接受精简化信息的文化消费习惯,借助手机App、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将优秀中华文化成果融入网民网络生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传播生态。三是在激励保护创新网络文化中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无论是技术的创新发展,还是文化创意的充分涌流,都需适宜创新的环境,要从技术、制度、政策等方面激励、保护网络文化创新。要依托网络技术来创新发展中华文化,着眼网络技术发展的战略前沿,加紧突破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的研发、应用,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技术基础。要完善网络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支撑网络文化的原始技术创新,重视网络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激发网络文化人才高度的创作热情。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起步晚,集约型、规模化程度低,要加强对网络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加大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激活的交互作用,激发互联网文化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助推网络文化企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型发展。要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的深度融合,挖掘其历史底蕴,拓展其历史精粹,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摘编自《试论网络空间视域下文化自信的建构与增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认知、建设与发展自己的文化时要注重其历史属性,因为文化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历史性过程。B.中国持久丰盛的农业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践,其具体表现在农业思想、制度、法令、节日习俗等文化场景。C.中华文化历史积淀深厚,曾融合和征服外来文化冲击,而在当下网络时代,因网络技术的不足遭遇外来文化的挑战。D.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我们可以从技术、制度、政策等方面,通过激励保护手段为其提供适宜的创新环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化的内容和展现形态并非一成不变,这些改变常常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B.悠久的中国农业发展史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形态,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源头。C.打造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传播生态要立足网络文化的传播特点,同时契合大众文化消费习惯,更加注重形式上的推进。D.文章紧扣“技术与文化融合发展”,从网络空间文化自信如何汲取养分、如何推进、如何筑牢三方面进行阐述。3.下列选项中,能支撑文中“在激励保护创新网络文化中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观点的一项是(3分)A.某大型歌舞集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进行重新整合,充满古朴与新意,再创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B.“十四五”期间,以数字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实施“数字赋能626”行动,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C.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凭借体量轻巧、互动性强等特征,成为古建筑、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破圈”的新型方式。D.某公司未经许可从短视频App中扒取原创视频吸引流量,法院审理并判决涉案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15万元。4.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学会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请结合材料分析在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历史性”。(4分)5.有著名学者曾说:“要学会平衡技术的物质奇迹与人性的精神需要。”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6分)1.C【解析】“因网络技术的不足遭遇外来文化挑战”有误。由文章第二段相关信息可知,文章只表明了中华文化在新兴网络传播体系中受到影响和挑战,需要我们从网络技术上不断创新发展,但并没有将其归结为中华文化遭遇外来文化挑战的唯一原因。2.C【解析】“更加注重形式上的推进”有误。由文章第三段“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资源,借助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等载体……要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发展……呈现形式……”,“借助手机App、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可知应是内容和形式并进,而非“更加注重形式上的推进”。3.D【解析】A“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进行重新整合”属于文化本身的创新,与“网络”无关,故不能支持题干观点。B“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不属于文化领域,故不能支持题干观点。C由原文第三段“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以H5、VR、AR等新的呈现形式……传播样态的多样化”可知,选项内容属于“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故不能支持题干观点。D“法院审理并判决涉案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并赔偿15万元”体现了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支持题干观点。4.①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网络化进程。②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资源的挖掘,并将其融入网民网络生活。③注重挖掘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历史精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的深度融合。(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解析】由文章第二段“文化经历解构、重塑……拥有悠久历史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华文化……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网络化进程”可知,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网络化进程。
由文章第三段“增强网络空间文化自信...要促进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资源……将优秀中华文化成果融入网民网络生活”可知,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需要促进传统文化内容上的创新和转化,将挖掘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资源融入网民网络生活。
由文章第四段“要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过程中……挖掘其历史底蕴,拓展其历史精粹”可知,推动网络空间文化自信的建构、增强,需注重对历史底蕴和历史精粹的挖掘与拓展。(抓住题干中的“历史性”,分别从网络空间文化自信如何汲取养分、如何推进、如何筑牢的具体措施中概括组织答案,分三点作答。)5.①这一论断指出如何把握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②技术的发展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丰富了文化传播形式,形成了适应时代潮流的网络文化形态。③为应对科技的发展和文化在新兴网络传播体系中的问题和挑战,文化传播应不断丰富其内容与形式,在技术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中满足人性的精神需要。(每个要点2分,答对3个要点得满分。)【解析】抓住观点中的关键词“平衡"可知,该句指出我们应如何对待“技术”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即文化)之间的关系;联系文章内容来看,由文章第三段“借助网络文学……等载体丰富中华文化传播的题材风格和展现形式”“借助手机App、互联网等传播平台将优秀中华文化成果融入网民网络生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传播生态”可知,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当代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丰富了中华文化传播的风格和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化形态;再由文章第四段“无论是技术的创新发展,还是文化创意的充分涌流,都需适宜创新的环境……要依托网络技术来创新发展中华文化”“要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的深度融合……筑牢网络文化自信的根基”可知,为应对科技的发展和文化在网络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应不断鼓励文化传播丰富其内容和形式,促进中华文化与网络的融合,满足人性的精神需要。(先解读人物观点,再联系文章阐述二者的作用和关系。)湖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句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䓖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苕,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被应用于卣、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一分悠久。B.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C.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D.白芷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不过,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量不能过多。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此后,许多文人还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B.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C.文章主体部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先阐释了“芷”的文化属性,再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D.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3.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楚辞《七谏·沉江》中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语句切入,意在表明人们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B.文中列举沈从文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的例子,有力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C.文章引用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描述来证明很多人还是早就认识到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的观点。D.文章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在阐述这些内容时,作者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同时也注意了语言的生动形象。4.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5.白芷为什么会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请根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1.D(“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属于强加因果。根据材料可知,“白芷在水边生长”属于白芷的生活环境,“其味微苦”是白芷本身的植物属性,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这里强加了因果关系)2.B(“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说法错误,“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并不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3.A(“意在表明人们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的认知是比较肤浅的”说法错误,意在“引出对白芷的相关阐述”)4.①苏轼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影响十分巨大,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增强了说服力。②引用苏轼的故事做论据丰富了文章文化内涵,使文章具有趣味性,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5.①白芷幽野馨香,被人们视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②白芷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用来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③白芷作用广泛,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是保健良品和美容中药。(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格两方面的含义。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妥帖,显出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儌天且闭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通常显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 第19课带变量的过程教学实录 北京版
-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六年级儿童节讲话稿10篇
- 银行的实习报告模板集锦五篇
- 2024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School in Canada Lesson 11 Always Do Your Homework教学实录 冀教版(三起)
- 异位妊娠说课-教学课件
- 老师道歉信范文集合五篇
- 第3课 突破封锁线(教学实录)-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粤教版(B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
- 驾驶员工作述职报告6篇
- 教师学期个人总结2021汇报【10篇】
- 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
- 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
- 酒店电梯维护保养记录表
- CB/T 615-1995船底吸入格栅
- 《互联网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以A公司为例【论文】6900字》
- 系统工程课件决策分析方法课件1
- 《环境材料》教学大纲
- 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提高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准确率课件
- 相声《老板与员工》台词
- 英语课堂观察记录表1
- 移动发布推介会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