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电磁波参量的测量_第1页
实验1-电磁波参量的测量_第2页
实验1-电磁波参量的测量_第3页
实验1-电磁波参量的测量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姓名:刘晓辰学号:3120233790日期:201地点:___东四___课程名称:__电磁场与微波实验__指导老师:王子立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单周一上午】实验名称:_实验一电磁波参量的测量__实验类型:___测量型_同组学生姓名:盛慧文【单周一上午】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学习均匀平面电磁波特性的根底上,观察电磁波传播特性。2.通过测定自由空间中电磁波的波长λ,来确定电磁波传播的相位常数k和传播速度v。3.相干波原理测量波长的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1.实验内容〔1〕了解与熟悉微波分光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2〕测量电磁波的波长λ。2.实验原理均匀平面电磁波在各项同性均匀煤质中传播时,具有以下特性:1.平面电磁波向Z防线传播时,E、H和S三者互相垂直。2.波因子中的相位常数,可见当电磁波的ω或λ时,其相位常数k就被确定。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米/秒〕,在介质内电磁波的传播速度。4.均匀平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波阻抗〔欧〕本实验利用相干波原理来测量电磁波的波长λ,再由,得到电磁波的主要参量k、v等。图1相干波测量波长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中Pr0、Pr1、Pr2、Pr3分别表示辐射喇叭天线、固定金属反射板、可动金属反射板和接收喇叭天线。图中介质板是一块30×30(cm)²玻璃板。由发射喇叭天线辐射来的电磁波一局部经介质板反射到达Pr1,再经Pr1反射和介质板的折射到达接收喇叭;另一局部能量通过介质板折射到达Pr2,再经Pr2反射和介质板的折射到达接收喇叭。这样,两局部能量在接收喇叭处形成相干波。设介质分界面上以入射角θ1斜入射一个垂直极化波,入射波电场为:那么在分界面上便产生反射波Er和折射波Et。我们用R┴表示介质板的反射系数,用T┴o和T┴ε分别表示由空气进入介质板和由介质板进入空气的折射系数,而固定的和可动的金属反射板的反射系数为-1。在一次近代的条件下,接收喇叭Pr3收到的两相干波为:两者的幅度相等。假设忽略电磁波在介质中行程Z的相位值,那么式中:Φ1=k(2Zo+Zr1)=kZ1Φ2=k(2Zr2+Zr1)=k(2Zo+2Δl+Zr1)=kZ2所以ΔZ=Z2-Z1=2Δl由于Z1=2Zo+Zr1为固定值,Z2=Z1+2Δl是可变的,所以当改变可动反射板Pr2的位置〔即改变Z2值〕就可使Er1和Er2同相叠加或者反相叠加。同相叠加时,Pr3输出指示最大;反相叠加时,Pr3输出指示为零。这样,我们通过改变Pr2的位置,即改变Δl值,使Pr3输出指示最大值与零值交替出现,从而测出电磁波的波长λ,并得到相位常数k。其数学表达式推导如下:接收喇叭Pr3的合成电场:相位差ΔΦ=Φ1-Φ2=k(Z2-Z1)=2kΔl为使测得的波长λ值较准确,通常取Pr3指示为零的点作为节点,即:那么因故得或这里n=0,1,2……表示相干波合成电场Er=0时Pr3所在的节点,记这时Pr3的位置为ln,我们可以通过相干波的节点来求得λ值。将波形图示于图2上。图2当n=0时,,得到第一个波节点的位置l0;当n=1时,,得到第二个波节点的位置l1;依次类推,可得当n=N时,,得到第〔N+1〕个波节点的位置lN。显然,当波节点总数为〔N+1〕时,Pr2移动的总距离为〔lN-l0〕,它等于N个半波长数。即2(lN-l0〕=Nλ可得从就可得被测电磁波的参量λ、k、υ值。由于得到的测试波长为平均值,从理论上讲,N值越大,得到的精度越高。实际测量中,一般取N=4,对应于5个波节点,那么所测得波长为:它表示5个波节点间距离,对应4个半波长。试验中,由于实验装置中可移动金属板的移动装置限制,可能取不到5个波节点;而且由于发射和接收天线的距离较短〔即为近区场〕,易产生各种发射和折射的干扰,因而在测量中不仅节点的均匀分布会受影响,而且节点的波谷值也会有起伏。〔注意:由于只取波节点的位置且计算时取其长度的平均值,因此节点波谷值的起伏不影响测量结果。〕三、主要仪器设备DH926A型微波分光仪一套,其中信号源为固态信号源,信号源输出加一可变衰减器,用来调节信号源输出功率的大小。发射与接收信号采用矩形喇叭天线,在接受喇叭后接警惕检波器,接收到得信号经检波后通过微安表指示。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1.首先按图1安装实验装置。图中发射喇叭应位于可动金属反射板Pr2法线方向上,接收喇叭处于固定金属反射板Pr1法线方向上,固定金属板反射板与可动金属反射板应保持互相垂直。介质板在测试中应在两金属反射板中间,并与两金属板法线各成45o角,从而使发射喇叭辐射来的电磁波经介质板反射后能入射到固定金属反射板上。2.转动可动金属反射板的手柄,使接收喇叭输出值是最大,同时调节可变衰减器,使得微安表最大读数为80uA左右。3.转动可动金属反射板的手柄,找出金属反射板Pr2的第一个波节点位置l0,然后继续转动手柄,使可动金属反射板Pr2移动到不同位置的li处,即微安表读数由最小变到最大,再变为最小,依次找到N个波节点。由l0到lN共有〔N+1〕个波节点,总间距为(lN-l0),由此可得到信号源辐射电磁波的自由空间波长平均值λ和相位常数k。〔本实验采用9375MHz工作频率〕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1、实验波节点位置波节点序号12345位置〔mm〕4.1221.1837.4753.4769.172、数据处理工作频率〔对应〕9375MHz微安表零指示次数〔N+1〕5可动板总位移65.05mm空间自由波长32.525mm波的相位常数193.18m波的相速度≈c3.049×108由频率得到的波长λ波长相对误差:λ-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比拟由频率得到的波长λ0与自由空间中测得的波长λ之间的差异,分析原因。答:二者波长的相对误差为1.64%,比拟小,说明实验做得较好。但实验中仍存在误差,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噪声干扰。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受外界环境〔如温度、介质、人〕等影响,所以计算理论值时会有一定误差。有多组实验正在进行,因而接收喇叭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不仅包括发射的电磁波,还包括其他实验组的电磁波辐射和环境中的其他介质反射的电磁波。〔2〕实验操作的影响。金属反射板的垂直状态和介质板的45度调节都是目测,存在一定的误差。存在读数误差。〔3〕理论计算中,是假设了介质板和反射板是无限大,忽略了电磁波在空间传播的泄露;而实际测量中,由于金属反射板是有限长的,会有未被反射的电磁波,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4〕发射和接收天线的距离较短,为近区场,容易产生各种反射和折射的干扰,影响节点的均匀分布。2.相干波测自由空间波长时,介质板的放置为什么必须如图1所示?如果将介质板转动90°,会产生什么现象?这样能否测准自由空间波长?试说明原因。这样防止可以抵消由于折射带来的误差。因为经Pr1反射的波的路径为反射—反射—折射,经Pr2反射的波的路径为折射—反射—反射,路径大致相同。而假设将介质板转过90度,那么到达接收喇叭的两路波路径完全不同,一条是直接由介质板反射得到,另一条那么经折射—反射—反射—折射得到,会使两者的幅度差异较大,难以测量叠加后的波节点。七、讨论、心得:通过本次实验,并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