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温跃层分布_第1页
世界海洋温跃层分布_第2页
世界海洋温跃层分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海洋温跃层分布III温度跃层,通常包括3种类型:①主温跃层;②主温跃层;③周日温跃层。前者由大洋热盐环流所维持,后两者是海面太阳辐射和海-气相互作用直接形成的。①季节性温跃层主要是中纬度海区的一种特征,在春季和夏季形成并发展,深度一般在50〜100米之间,其深度和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秋季和冬季,由于海洋表层受冷却和强风的搅拌混合作用,上层混合得相当均匀,原先在春夏两季发展起来的季节性跃层的位置下降,温度梯度也较弱,几乎变成等温水层,直到深度约为200〜300米的主温跃层的上界为止。在低纬度海区,季节性的温度差异不足以形成明显的季节性跃层,因此主温跃层较接近于海洋表层,其上界深度大致在100〜150米深处并直接成为风混合层的下界。在高纬度海区由于强烈的冬季冷却,主温跃层更深;在纬度高于60度的海域,主温跃层完全消失,然而季节性跃层仍然可以形成,特别是在表层盐度较低的水层中,往往可以形成密度铅直梯度较大的跃层。②主温跃层(永久温跃层)是大洋热力结构的重要组成。其强度在经向和纬向都有变化。在纬向上,赤道附近的主跃层较强、较薄,其上界的深度也较浅;随着纬度增高,主跃层在中纬度逐渐变弱,上界的深度变深,厚度也稍为增加;在较高的纬度,主跃层重新变浅,厚度减小,强度加大;最后,在极锋区出现于海洋表层。在经向上,沿赤道一带的主跃层有着自西向东逐渐变浅的趋势。大洋主跃层的这种水平变化,主要取决于大洋环流和局地年平均的海-气能量交换强度;大洋表面的风系和风生环流对主跃层也有重大影响。③周日温跃层这是海洋上混合层中温度周日变化所导致的一种跃层。进入海面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有90%在海面厚约10米的水层中被吸收,因此只要海洋表面在白昼有足够的热量输入,周日跃层便可在任何纬度的海域中形成。白昼形成的跃层,在午后增强并加深,其温度阶跃一般可达1〜4°C,而厚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海面风力的搅拌混合作用的强弱,一般可达10〜20米。夜间,由于海面向上辐射热量,海洋表层温度下降,密度增大,白昼形成的跃层随着被破坏而消失。特别是在晴朗而平静的夜间,海面由于辐射而冷却,往往会形成一个厚度仅约1厘米的"逆温层”。这时,海面的温度可能比其下1厘米处的温度低零点几度。周日跃层的深度阶跃,正比于海面在一天内收入的总热量,反比于周日跃层的厚度(深度)。一般来说,在春季海面得到的热

量多于失去的热量,因此,周日跃层对整个上混合层的加热和季节跃层的形成有贡献;秋季,海面的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