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原课件-_第1页
专题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原课件-_第2页
专题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原课件-_第3页
专题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原课件-_第4页
专题四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马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内容提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劳动价值论的地位价值概念的科学性商品的价值量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I)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私有制;雇佣劳动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II)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III)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这就是价值规律。劳动价值论的地位图片根据布鲁的《经济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整理关于价值概念的科学性商品的价值源自于商品的共性。亚里斯多德:“没有等同性,就不能交换,没有可通约性,就不能等同。”马克思:“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马克思:“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因为这些属性不具有同一性。”马克思:“抛开这些天然属性,或者抛开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就是劳动产品。”关于商品的价值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不是劳动时间劳动能力是同质的,决定了劳动时间可以加总、平均用劳动时间衡量价值,会带来“偷懒问题”关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是逻辑的必然等价交换并不要求价格等于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两者在均值上相等即可马克思:“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谢谢大家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赵顺社会劳动由于有社会分工的存在,生产者仅只生产一种或是几种产品,满足人们一个或是几个方面的需要。而人们的需求却是多种多样的,这样,生产的单一性和需求的多样性的存在就使得生产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互相交换各自的产品,这在客观上,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就不是直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社会劳动。私人劳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把商品生产者彼此分开,每个商品生产者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方法生产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劳动就又具有了私人的性质,是私人劳动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第一,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第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有制具体 使用劳动 价值社会分工私人劳动社会劳动抽象劳动价值商品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赵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对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用劳通动过时劳间动确二立重价性值分的析宗揭派示领了袖价值的真正源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二)资本原始积累社会形态的演进和更替,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

如威尼斯、佛罗伦萨和西北欧的尼德兰等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1.小商品经济的分化封建行会约束下的小手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最初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简单商品生产者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商品生产者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生产同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相同。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少数积累了大量财富的富裕作坊主增加帮工和学徒,使他们沦为雇佣工人,而自己脱离劳动,成为专靠剥削为生的资本家。多数手工业者则因破产而成为雇佣工人。这是一条从手工业生产领域中发展出资本的道路。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中世纪行会力图用强制的办法防止手工业师傅变成资本家,限定每个师傅可以雇佣的劳动者的人数不得超过一个极小的最高额。货币或商品所有者,只有当他在生产上的预付最低额大大超过了中世纪最高限额时,才真正成为资本家。

——马克思这种突破带来的变化是:行东本人不再是主要劳动力了或者不再劳动了,行东的收入不再具有手工劳动收入的性质。帮工学徒和行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们之间出现了矛盾和利益的对立。在西欧,从行会手工业分化出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行会分化和行业领导权转移——富裕行东对行会限制突破——永久性帮工的出现首先是对人数和规模限制的突破其次,是兼营限制的突破“就生产方式本身来说,例如初期工场手工业,除了同一资本同时雇佣的工人较多以外,和行会手工业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行会师傅的作坊只是扩大了而已”

——马克思“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协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8页。从手工作坊发展到大型的手工工场具有了资本主义性质?因为行东这时成为了经营者、监督者,他的收入主要来自雇工经营所获取的利润收入。在工场内部分工条件下,每一个雇工都成为局部工人,共同生产商品,生产资料由老板掌握,即雇工成为资本的附属物。雇工劳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2.商人和高利贷者的转化商业资本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起了重要作用

商业资本不仅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加速了小生产者的分化,而且通过直接剥削和控制家庭手工业者,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形成的另一条重要途径。西欧封建社会的农村中,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是结合在一起的。起初,主要是自给自足;集市贸易发展起来后,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市场导向日趋明显。需要原材料和市场,于是出现了包买商。包买商不仅仅控制农村家庭手工业,慢慢也浸润到城市的家庭手工业。最初控制方式:包买原料和收购产品,计件计酬。“当他雇用小织造业者来为自己服务时,他就打破了生产者只能出售自己制成的产品而不能出售别的东西这样一种对生产的传统限制。商业资本家购买了暂时还占有生产工具但已经不再有原料的劳动力。这样,他就保障了织工的经常就业,这样,他也就能够压低织工的工资,使他们完成的劳动时间的一部分得不到报酬。因此,包买商就成了超过他原来的商业利润以上的剩余价值的占有者。

”分散型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性质:包买商已经不是普通的商人,变成了分散型手工工场的投资者、组织经营者。收入不仅仅商业利润,也有了工业利润。替包买商干活的农村和城市的家庭手工业者,日益失去其自主性和独立地位后,成为变相领取计件工资的雇工。在分散型手工工场中实行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并且这种制度延长了劳动长度。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债。于是,作坊主丧失了独立的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此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地租形式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已经在农业中出现了。随着实物地租逐步变为货币地租,地主和农民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逐渐变成单纯的契约关系;同时,由于农民已经被卷入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加速了分化过程:一方面,少数富裕农民购买土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为农村中的富农;另一方面,贫困农民失去土地后被迫出卖劳动力。富农经济表明农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产生在矿业、航海业、建筑业等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开始就有两个特征:第一、它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使它和其他生产方式相区别的,不在于生产商品,而在于成为商品是它的产品的占统治地位的、决定的性质。第二、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马克思:《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93--996页。(二)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0页。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一是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二是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拥有资本的资本家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历史运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从隶属地位和行会束缚下解放出来,而另一方面,新被解放的人只有在他们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和旧封建制度给予他们的一切保障之后,才能成为他们自身的出卖者。新兴的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大家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征服、奴役、杀戮,总之,暴力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在温和的政治经济学中,从来就是田园诗占统治地位。正义和“劳动”自古以来就是唯一的致富手段,……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决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

马克思2.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本质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是以暴力强迫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是“原始”的,是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积累以剩余价值为前提,剩余价值以资本主义为前提,而资本主义生产又以商品生产者握有较大量的资本和劳动为前提。原始积累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而是它的起点。3.资本原始积累方式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主要有:(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基础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的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才告结束。羊吃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

15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使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这种情况在英、德、

法、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壕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圈地运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地主贵族用暴力圈地养羊,牟取巨额利润,变成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阶级;大批农民被赶出家园,成为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掠夺教会地产,欺骗性土地出让国有土地,盗窃共有地,用剥夺方法,用残暴的恐怖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变为现代私有财产——这就是原始积累的各种田园诗式的方法。被暴力剥夺了土地,被驱逐出来而变成了流浪者的农村居民,由于这些古怪的恐怖的法律,通过鞭打、烙印、酷刑被迫习惯于雇佣劳动制度所必需的纪律。(2)新兴资产阶级采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先是葡萄牙、西班牙(15世纪-16世纪)

,继而是荷兰(17世纪)英国(18世纪),其后是法国、德国等等。恩格斯:“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据官方缩小了的数字,

1521-1600年,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白银有1800吨,黄金200吨。16世纪一百年中,欧洲的白银增加了206%,黄金增加了107%。西方殖民者在300多年时间里,仅从中南美洲抢走的黄金250万公斤,白银1亿公斤。欧洲非洲

运奴隶到美洲贩卖从美洲运金银到欧洲美洲15世纪葡萄牙人在非洲西海岸探险的时候,就开始在非洲捕获黑人卖作奴隶。16世纪是葡萄牙人独霸非洲的时期,16世纪初他们把黑人运往美洲。1513年,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执照,允许商人把黑人奴隶运往美洲西属殖民地。从此奴隶贸易如春潮一般涌起。1563年,英国奴隶贩子霍金斯从非洲运送300名奴隶到美洲,这是英国参与奴隶贸易的开始。17世纪开始,英国与法国都成为贩卖奴隶的主要国家。按照学者们研究的结果,400年间,从非洲运抵美洲的黑人不下1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1亿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损失和牺牲的,其余是运往其他地区损失和牺牲的。奴隶贸易带来巨大的收入。英国1785年仅关税收入就达到64万英镑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皈依基督教,并接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安的列斯岛原有三百万

印第安人,1514年减至14000人,最后只剩下200人。英国议会甚至宣布:杀戮印第安人和剥头盖骨是:“上帝和自然赋予的手段”。大量屠杀的结果是,原本3000万的印第安人在全世界人口暴增的时候,几乎被屠杀到了了灭绝的边缘。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暴力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马克思指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60~861页。](3)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殖民制度,国债,重税,保护关税制度,商业战争等等---所有这些真正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嫩芽,在大工业的幼年时期都大大地成长起来。资本主义发展史表明,一部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就是用剑与火剥夺小生产者的历史,就是一部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历史。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永恒的自然规律”充分表现出来,要完成劳动者同劳动条件的分离过程,要在一极使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转化为资本,在另一极使人民群众转化为雇佣工人,转化为自由的“劳动贫民”,这一现代历史的杰作,就需要经受这种苦难。如果按照奥日埃的说法,货币“来到世间,在一边脸上带着天生的血斑”,那么,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另一面,它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或者说价值增殖过程。而且这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和根本特征。工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假定一个纺纱工人利用机器设备,花费一天4个小时,把10千克棉花纺成10千克棉纱。10千克棉花价值10元,机器设备等的磨损价值2元,工人劳动力一天的价值或者工资是4元。在生产中,棉花的价值并没有丧失,而是转移到棉纱里,构成棉纱价值的一部分。机器设备等的磨损价值2元也同样转移到棉纱里。这种价值的转移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实现的。工人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并且创造剩余价值假设工人4小时劳动创造的新价值折合4元。这样20千克棉纱的价值量就等于消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即12元加4元等于16元。但资本家没有获得剩余价值。为了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会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一天4小时以上,例如,延长到一天8小时。在8小时里,工人纺纱20千克,消耗棉花20千克,价值20元,机器设备等磨损价值4元,新创造价值8元。这样20千克棉纱总价值就是32元。而资本家投入的资本价值耗费是28元。二者之差4元就是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于是价值增殖过程就实现了。价值增殖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价值增殖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资本的本质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的定义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作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定义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一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作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首先,这种划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其次,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反映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搾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观动机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资本积累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再生产出商品,而且也再生产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不断维持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把瓜分到的剩余价值完全用于个人消费,使生产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资本家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称作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的定义资本家将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而资本积累又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引起社会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一极是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极是多数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小部分。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是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资本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即用货币购买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生产各种商品的同时,生产出剩余价值。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产业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必须具备的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资本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叫作资本的周转。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一般而言,固定资本周转慢,流动资本周转快。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两大部类的划分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在价值上实现补偿,客观上要求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实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2019-5-211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趋势被归结为这样:“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由于本身变化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它本身已经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制度的要素,它同时给社会劳动生产力和一切生产者个人的全面发展以极大的推动。“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矛盾社会化生产资料共同使用生产过程是社会行动私有制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劳动产品由集体创造资本主义生产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手段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目的手段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价值最大增值增加积累扩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产品社会价值降低利润率下降利润量增加资本贬值无偿占有剩余价值资本价值最大增值防止利润下降扩

大规

模提

高生产率节 约不变资本利润率下降提高对劳动的剥削程

度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以来,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大机器生产以后,每隔若干年必然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发生一种在过去一切时代看起来都好像是荒唐现象的社会瘟疫,即生产过剩的瘟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7页主要表现:大量商品积压,销售停滞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2019-5-217生产的东西太多了,却没人订货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非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生产过剩不是绝对过剩,并不是社会生产出来的东西,真的多得都消费不了了,一方面是商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腐烂变质;另一方面大批劳动人民流落街头,生活困难,需要救济的人数增加。2019-5-218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可能性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使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可能出现只卖不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赊购赊销,如果到期不能支付,整个信用关系可能遭到破坏2019-5-219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化的生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资本家对利润的无限追求和竞争的强大压力,促使资本家竭力革新技术,扩大生产,生产的社会化和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使得生产有无限扩大趋势;另一方面,伴随资本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造成了相对人口过剩,使劳动者限于失业和贫困的状态。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的增长始终赶不上生产的扩大,导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严重对抗。2019-5-2110个别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