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90-2012年宏观经济趋势与证券市场分析简要报告姓名:蒋乔乔学号:201113330120班级:11级经济学一班宏观经济形势基本指标国民经济总体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指数年份CPI指数19903.10%19913.40%19926.40%199314.70%199424.10%199517.10%19968.30%19972.80%1998-0.80%1999-1.40%20000.40%20010.70%2002-0.80%20031.20%20043.90%20051.80%20061.50%20074.80%20085.90%2009-0.70%20103.30%20115.40%20124.93%国内生产总值(现价)(亿元)199018667.8224199121781.4994199226923.4765199335333.9247199448197.8564199560793.7292199671176.5917199778973.035199884402.2798199989677.0548200099214.55432001109655.17062002120332.68932003135822.75612004159878.33792005184937.3692006216314.42592007265810.30582008314045.42582009340902.81262010401512.795220114731042012519322图形解析: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的GDP增长是起伏不定的,而CPI则是先变化较大,后又趋于平缓。
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城市登记失业率(万人)(%)1990383.22.51991352.22.31992363.92.31993420.12.61994476.42.81995519.62.91996552.831997576.83.119985713.119995753.120005953.120016813.62002770420038004.320048274.220058394.220068474.12007830420088864.220099214.320109084.120119224.12012-4.1图形分析:由图像可以看出,我国的失业率是逐年增长的后又有所下降并且趋于平缓。通货膨胀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通胀率14.72.8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通胀率-0.8--1.8年份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通胀率-2.8分析:有表格可知,通胀率在92年到96年较高,而后又恢复正常。宏观经济运行景气指标-PMI年份PMI200554.10%200654.50%200755.10%200844.70%200953.60%201053.80%201151.40%201250.80%分析:由上表可知,我国的PMI指数在2008年最低,其他时间均相差不大。金融指标货币供应量金融信息_货币供应量(年底余额)_货币供应量(年底余额)(1990-2012)统计年度货币和准货币(亿元)货币(亿元)其中:流通中现金(亿元)活期存款(亿元)准货币(亿元)其中:定期存款(亿元)储蓄存款(亿元)其他存款(亿元)2012974000309000550002011851590.9289847.750748.5239099.2561743.2166616352799.442329.72010725774.1266621.344628.2221993.2459152.7105858.7303302.249991.92009606225220001.538246181758.5386219.182284.9260767.343166.92008475166.6166217.134219131998.2308949.560103.1217885.430961.12007403442.2152560.130375.2122184.9250882.146932.5172534.231415.42006345603.6126035.127072.698962.5219568.538732.1161587.319249.12005298755.7107278.824031.783247.1191476.93310014105117325.9200425410795969.721468.374501.4158137.225382.2119555.413199.72003221222.884118.61974664372.6137104.320940.4103617.712546.2200218500770881.81727853603.8114125.216433.886910.710780.72001158301.959871.615688.844182.898430.314180.173762.410487.82000134610.453147.214652.738494.581463.211261.164332.45869.71999119897.945837.313455.532381.874060.69476.859621.849621998104498.538953.711204.227749.565544.98301.953407.53835.5199790995.334826.310177.624648.7561696738.546279.83150.7199676094.928514.8880219712.847580.15041.938520.84017.4199560750.523987.17885.316101.836763.43324.229662.23777199446923.520540.77288.613252.126382.81943.121518.42921.3199334879.816280.45864.710415.718599.41247.915203.52148199225402.211731.543367395.213670.7199119349.98633.33177.85455.510716.6199015293.46950.72644.44306.38342.7分析:由表可知,我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时间的增长会越来越多。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历年人民币贷款利率变动一览表单位(年利率%)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调整日期6个月(含)6个月至1年(含)1至3年(含)3至5年(含)5年以上90年04月15日7.7410.0810.9811.8813.6891年8.108.649.009.549.7293年8.829.3610.8012.0612.2493年9.0010.9812.2413.8614.0495年9.0010.9812.9614.5814.7695年10.0812.0613.5015.1215.3096年9.7210.9813.1414.9415.1296年9.6810.0810.9811.7012.4297年10月23日7.658.649.369.910.5398年7.027.929.009.7210.3598年6.576.937.117.658.0198年12月6.126.396.667.27.5699年5.585.855.946.036.2102年5.045.315.495.585.7604年10月29日5.225.585.765.856.1206年5.405.856.036.126.3906年5.586.126.306.486.8407年5.676.396.576.757.1107年5.856.576.756.937.2007年6.036.847.027.207.3807年6.217.027.207.387.5607年6.487.297.477.657.8307年12月22日6.577.477.567.747.8308年97.567.7408年10月6.126.937.027.297.4708年10月30日6.036.666.757.027.2008年11月27日5.045.585.675.946.1208年12月23日4.865.315.405.765.9410年10月20日5.105.565.605.966.1410年12月26日5.355.815.856.226.4011年5.606.066.106.456.6011年04月06日5.856.316.406.656.8011年07月07日6.106.566.656.907.0512年06月08日5.856.316.406.656.8012年07月06日5.606.006.156.406.55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单位(%)活期存款整存争取定期存款调整日期三个月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1986.307.7410.0810.9811.8813.681964.326.488.649.3610.0811.521903.245.407.567.928.289.001964.8010.8012.061956.669.0010.9811.7012.2413.861974.8010.8012.061983.335.407.477.928.289.001912.884.145.675.946.216.661912.886.216.661942.793.964.774.864.955.221942.793.333.783.964.144.501991.932.702.8820021.711.891.982.252.522.792004.10.290.721.712.072.252.703.243.6020021.802.252.523.063.694.1420021.982.432.793.333.964.4120022.072.613.063.694.414.9520012.342.883.333.964.685.2220012.613.153.604.234.955.4920012.883.423.874.505.225.7620023.333.784.144.685.405.8520023.153.513.874.415.135.582008.10.300.722.883.253.604.144.775.132008.11.270.361.982.252.523.063.603.8720061.711.982.252.793.333.602061.912.202.503.253.854.202010.12.260.362.252.502.753.554.154.552002.602.803.003.904.505.002002.853.055.252003.103.303.504.405.005.502002.853.055.102052.602.803.003.754.254.75由上表可知,我国的存贷款利率均随时间增长而有所下降。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年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19904.78319915.32319925.51519935.76219948.700019958.446219968.317419978.298419988.279619998.278920008.279520018.277420028.276620038.277020048.276720058.276520068.070220077.807320087.299620096.836720106.828120116.621520126.300120136.2897由上表可知,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先上升后下降然后又上升的。政策指标随着经济运行进入“后危机”时代,中国在宏观经济政策层面已实行了货币政策回归稳健的重大调整,而财政政策则继续保持积极框架。两大政策的搭配从“双松”搭配演变为“一紧一松”搭配。
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转为稳健,是应对新形势下通胀预期和压力所必需的总量调控措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中国CPI高企的背景下,控通胀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挑战。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在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过快上涨.
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是针对宽松货币政策而言的,稳健货币政策是目前中央银行执行的货币政策,核心内容包括:一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二是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是执行金融稳定计划,发挥货币政策保持金融稳定的作用;四是在发展货币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货币政策工具改革,实现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
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稳增长”和“调结构”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重点。为了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负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继续坚持下去。
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哪些内涵?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包括下列5个方面:
第一,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和引导居民消费。第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第三,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第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下一步的政策走向分析
2011年,在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一松一紧”的搭配体现了政策组合中的一系列具体考虑和综合性的理性追求。
下一阶段,应该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关注需求结构的调整,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促进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具体来看,当前应强调财政政策在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积极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但从财政政策总的演变趋势来看,把眼光放到“十二五”期间,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色彩将逐步淡化,宏观政策在“一紧一松”之后也将会回归财政的稳健。
宏观经济形势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投资领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对证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宏观经济的运行决定了证券市场的总体运行态势。下面我将结合我国宏观经济的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两方面论述宏观经济因素如何对证券投资市场产生影响。一.宏观经济的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30年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但是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仍然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动因。通过中国股市10余年的发展经历,我们看到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投资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1.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水准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与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时,股市上涨。利率上升时,股市下降。在08年10月9日,央行存款利率为5.58%(5年年利率),当时沪市指数为2100点左右,而后央行存款利率一调再调08年10月30日为5.13,11月27日为3.87,12月23日再次调整为3.60。那么股市中表现出明显反应,股市从最低点1600点左右涨至今天的近2900点。从这一变化,足以证明利率对股市直接的影响。究其原因,利率上升公司借贷成本增加,公司因融资能力相对减弱不得不选择缩小缩小生产规模,导致公司利润下降股票价值因此下降。同时,利率的上升使得场内资金转向银行和债券,也是导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反之,利率下降,股市上涨也是同样的道理。2.汇率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证券市场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证券市场受汇率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05年7月至今,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下调,从人民币汇率走势图来看(见图1),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汇率下调幅度最大,2007年12月的汇率为美元兑人民币7.3:1,当时的上证指数为5200点左右。一年后,2008年12月,汇率为6.83(之后汇率一致在6.83附近)而大盘在1600左右,大盘缩水3600余点。不得不承认其中汇率下调是大盘大跌的原因之一。汇率下调,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来说,本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受损,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一驾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3.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国家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非常大。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如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92号),要求人民银行系统和各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精神,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意味着一方面社会货币供给总量扩大,使更多资金进场,对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宽松,利率降低投资者成本也相对降低,上市公司运营成本也降低。自2009年3月以来,股市明显上涨近30%,可以说得益于宽松的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水平,创造更多的社会福利条件。如出口退税,家电下乡政策。这些优惠政策会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水平提高,从而增加社会总需求,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间接促进证券指数上升。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出台了庞大的4万亿投资计划,国务院批准了十个重点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这样宏伟的计划对社会总需求产生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可以直接刺激经济。从而刺激股市,4万亿计划带动水泥、钢铁、建材等行业的发展。其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市大东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模拟卷(五)生物试题含解析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农一师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2025版游戏主播专属合同
- 浙江省杭州地区达标名校2025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初三数学试题含解析
- 二手车位交易合同范文
- 采购原材料合同样本
-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合同书
- 工厂设备安装劳务分包合同26
- 美容院原材料采购合同
- 网络优化合同书
- 2024北京理工大附中高一(下)期中英语试题及答案
- 干洗店中央洗衣工厂岗位职责及管理手册
- 2024年数学新高考I卷评析及教学建议
- 玉盘二部合唱简谱
- 第十一单元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讲解-课件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版绿色甲醇交易合同示范文本3篇
-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的知晓率
- 《汽车涂装》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
- 净水机促销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