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部编本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中的第二首,这首七律写于宝历二年,当时的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白居易从苏州返回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把酒言欢。白居易在席上作《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赠予刘禹锡,刘禹锡遂写此诗作答。部编本教材将本诗编入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所选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欣赏感受之外,体会作者的忧乐情怀。本课选编的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们在人生逆境面前的乐观豁达,意在让学生感受诗人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后的精神世界和精神追求,鼓舞学生们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再读刘禹锡的诗作,应该忘不了在《陋室铭》中感受到诗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忘不了在诗作《秋词》中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状态。鉴于此,结合具体学情以及这一首的具体内容,这一节课就不仅仅让学生通过朗读、意象把握、以及想象描绘感受诗人乐观豁达的心境,还要总结乐观者的普遍思维模式,这样就结合了欣赏指向和情感指向,实现了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教法)教学目标:1.熟读诗歌并能准确默写。2.结合诗歌背景,把握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3.通过辨析“暂”字的意思,感受乐观者普遍的思维模式。教学重点:反复朗读诗歌,读懂诗歌大意,读进诗人的心中,体会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教学难点:通过对“暂”字的理解,理解乐观者的思维模式。教学方法朗读法、品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他居住陋室却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旁人悲秋,他却说“我言秋日胜春朝”,他的一生贬谪不断,但是却收获“诗豪”的美誉,他用乐观抵御生活的不易,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诗作《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再一次走进诗人乐观的精神世界中。(二)析题。(三)介绍《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2.简介刘禹锡的个人背景知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805年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连州(广东),途中加贬到朗州(湖南),贫穷偏僻,人烟稀少,言语不通,期间他的妻子去世。因《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被再贬播州,因柳宗元求情,刘禹锡被贬连州,后来到夔州,和州等地,一共二十二年。得民心的连州刺史。政绩卓著的苏州刺史。改编巴蜀民歌,形成新诗体“竹枝词”。“诗豪”之称。(四)多角度朗读诗歌,读进诗中。1.齐声朗读,读准字音。侧畔(pàn)暂(zàn)2.自读体会,读准节奏。节奏划分依音节或者意思。3.以乐天的口吻读整首诗歌。4.以诗人的口吻读整首诗歌。5.填读诗歌,强化记忆。(五)细读诗歌,把握诗人形象。1.“酬”的意思是“以诗相答”,刘禹锡在诗中说了什么?让我们细读诗歌,走进诗人的心中,体会他的情怀。用“刘禹锡是,不信你读:”的句式说说你读出的诗人情怀。难点预设:(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空吟”和“翻似”的理解,体会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怀念和逝去岁月的叹息。难点突破:换词法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苦吟闻笛赋,到乡已是烂柯人。(2)借助想象描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画面,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道理。难点突破:想象画面。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描绘画面。江水滔滔,一叶沉舟。春风习习,一段枯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事物的本质是不断运动和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你从诗歌中读到一位怎样的刘禹锡?乐观,豁达,坚强......(六)辨读诗歌,体会精神。1.诗歌的尾联“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暂”字,课本上没有给我们解释,有很多人对这个“暂”字提供了不同的解释,结合你对这首的理解,对诗人的了解,你认为以下哪一种解释更加合适?(1)暂:突然。今天听了您为我吟诵的诗篇,突然凭借这杯美酒振奋起了精神。刘禹锡在此点明了题意,表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山东临朐东城双语学校吕传文(2)暂:一下。将“暂凭杯酒长精神”的“暂”解作“一下”,表现了白居易“歌一曲”的作用之大及刘禹锡“长精神”的速度之快,点明了刘禹锡酬报白居易的题意,表达了刘禹锡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安徽宿松县第二中学夏松平(3)暂:暂且。师总结:“暂”字的不同理解,但是最终指向到:诗人将继续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已经五十五岁的刘禹锡,他的未来也许是一帆风顺,也许继续坎坷半生,但是诗人毫无衰老颓废之意,而是勉励与自己同岁的朋友,也勉励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中继续坚强乐观走过。这就是“乐观者的思维模式”。过去尽管很痛苦,未来也不可知,但是乐观者就是这样,再大的痛,再迷茫的未知,他们总是豁达的,乐观的。2.拓展迁移。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六)课堂总结。五、教后反思每一首诗都是一个凝练的故事,每一个字都是诗人心底的呐喊。在这一次的备课过程中,我看过有关这一首诗的很多资料和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案例和策略,也匆忙地读完孙琴安的《刘禹锡传》,然后才回到课本中,认真读诗,认真思考。在准备期间,我不断地追问自己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把这一首诗讲好?通过哪些有效的语言活动能够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读出诗意,读出深意,读懂文字背后的那颗有趣的灵魂?如何规避教师在诗歌教学过程中满堂讲的教学现象,而让学生在朗读中真正地感受、理解、思考和体悟诗歌本身的魅力?基于此,我把这一堂的教学设想确定为以“读”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读中知字音,明节奏,懂字义,最后读出诗意和诗情。我的整堂课以“读进诗中”、“抓住文本细处读进诗人心中”“读出诗人的精神”三个板块来串联整个的课堂。但自己本身的诗歌教学能力比较薄弱,加之对这一首诗缺少个人的深切体悟,导致整堂课的课堂生成有种隔靴搔痒的意味。在多角度朗读诗歌的环节,我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在朗读中熟悉诗歌,明确节奏,了解诗意,但我却在这一环节匆匆走过。尤其对学生的朗读没有指导,朗读环节的生成单薄而乏味。在细读文本,读进诗人心中,读出诗人精神的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些冗杂,自身的示范引领也有很多欠缺之处,同样是有想法的活动,却生成空洞,实在是令人遗憾。遗憾中我也思考很多,古诗词教学我会继续探索,不断增强自己在诗词教学方面的能力。坚持以“读”为手段,引导学生多角度朗读诗歌,并且要落到实处,让学生在诗歌中的发现,感受,思考和体悟自然真实地发生。其次要不断地构思设想有效的语言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理解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 7 汤姆 · 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三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天外来客-苏少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3)教学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5周《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水资源合理利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
- 10《古诗三首》(教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制作在线宣传手册第二节(在线协作 选素材)》教案及教学设计
- 2《学做“快乐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
- 上海市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年-学年高二体育上学期第2周 第1课教学设计
- 《第三单元 综合运用机器人 2 机器人工程日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川教版信息技术(2019)六年级下册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2025年福建省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小学生卫生知识小常识
-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校长讲话:“2574”工作实施思路!即两大抓手五项重点任务七个落实环节四个质量目标
- 清理报废渔船合同范本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基于西门子S7-1200PLC的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8900字
- 2025年江苏太仓市文化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装饰装修木工施工合同
- “轻松前行压力不再”-高中生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压力管理与情绪调节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