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高考历史模拟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依据表中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尚书•甘誓》载:夏启“恭行天之罚”,讨伐有扈氏
《诗经•商颂》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尚书•汤誓》中商汤日:“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
《尚书•召诰》认为唯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
A.民本思想是政治认同的基础B.执政者注重社会权力的来源及合法性
C.夏商时期战争具有正义性质D.夏商朝代更替体现王位世袭制的特点
25.下图是汉代牛郎织女画像石,石右举鞭牵牛者为牛郎,其上三星相连者为牛郎星
(河鼓三星)。石左下角四星相连成房子状,内有一女子跪坐,当为织女。左上角七
星相连环绕一兔者为毕宿,石中部为白虎星座。此画像石()
A.体现了汉代绘画注重写实B.凸显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
C.证实了民间传说的真实性D.反映了当时的天文学成就
26.宋代书籍种类繁多,从《千字文》《神童诗》之类的启蒙读物,到儒家经典、史
书、文集、诗歌、笔记小说、方志舆图、书算医药、天文历法,以及事关朝代兴替、
政治得失、军事成败乃至与国计民生有关的书籍,无不加以刊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
要原因是()
A.经济科技的发展B.统治危机的加深
C.社会风气的转变D.市民阶层的壮大
1
27.隋元两个朝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开通了运河航运。()
A.隋朝出于政治目的,元朝出于经济目的B.都带来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
C.都催生了沿线城市的兴起与繁荣D.开通运河都带来经济重心南移
28.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的矛头指向富庶的中华帝国和葡萄牙
人独占已久的国际商港一一澳门,使澳门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这表明澳门生存危
机主要源于()
A.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威慑B.葡萄牙推行专制独裁殖民统治
C.中国外贸出超地位的丧失D.商业资本垄断贸易已不合时宜
29.“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为全权
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量
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材料()
A.表明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
B.表明清政府业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C.说明辛亥革命发生的必要性
D.说明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停止
30.据统计,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共发动大规模“借谷”运动三次,筹集
粮食100万担以上,折合谷子约为1亿斤;共大规模发行公债三期,筹集公债400余
万元。据此可知,当时中央苏区()
A.财政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地B.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
c.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转移D.人民为根据地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1.如表是新中国农业发展部分数据。表中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
指标1950年代1978年
1958年:351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4067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
机耕面积
3%1%
机电灌溉面积1952年:占耕地面积的1.6%占耕地面积的55.4%
农村小型水电
1958年:98个水电站82387个水电站
站
A.十一届三中全会激发了生产活力B.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C.社会主义建设探索取得较大成就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生产力进步
32.1755年11月1日,号称“虔诚之都”的里斯本发生了大地震.在科学家对地震起
因展开思考与探索时,启蒙哲人则利用这一事件倡导人们反对宗教和迷信。教会关于
“上帝惩罚”的解释受到普遍质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频发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
B.天主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全方位的冲击
C.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具有偶发性特点
D.突发事件加速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传播
33.“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
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
的、贫穷的……二该观点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建立起来B.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C.资本主义列强完成对世界的瓜分D.发达国家开始剥削发展中国家
34.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
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
观点()
3
A.认为做法不符合实际B.不利于认识后来政策推行历史背景
C.否认政策是应急措施D.有助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原因
35.如图为日本不同产业从业人数变化图。它反映出战后日本
H率不同产业从物人飘的鱼化
A.生育率下降老龄化严重B.制造业初期发展后停滞
C.第三产业发展长期缺失D.劳动效率的日益增长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必考题:37分。
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末,是大西洋时代的全盛时期。当时,大西洋沿岸国
家把亚洲I、非洲和美洲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并将世界领土予以瓜分,使
它们自己成为“宗主国二英国号称“世界工厂二1820年,英国的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
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对外贸易占世界贸易的18%。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大
殖民强国。大西洋沿岸成了世界金库的所在地和世界权力的发源地。
—摘编自张发坤《大平洋时代到来的关键一
中国崛起》
材料二经济的核心是生产力,交往的组带是贸易。生产力贸易的双翼齐飞,才会有中
心的转移。近几年人们再次看到这种趋势,并预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也正
是东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诸国生产力和交往的飞速发展,使之重新由隐到显。……本
来的太平洋时代,是一个生产力,特别是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经济、文化联系十分
4
密切,以及自觉、开放型的交往新时代。它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的地中海时代和西
欧资本主义文明的大西洋时代不同,将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和平交往方式,以太平
洋地区的一体化过程,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彭树智《论世界经济贸易中心
的转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大西洋时代”和“太平洋时代”的不同之处。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21世纪以来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5分)
—摘自郭旭红《新中国GDP增长速度发展演变研究》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列出
信息,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5
材料自1900年后,北京饮水卫生事业发生了较大变化。早期,技术改良改善了北京
饮水状况。凿井技术的进步,使深水井逐步普及,很多人喝上了甜水。接着,基于现
代设备和化学化验的自来水公司建立起来。此时,现代饮水卫生的观念尚未形成,不
过,人们已从简单地以口味苦甜区分井水的好坏,发展到具备一些关于饮水的科学知
识。1925年后,北京饮水卫生进入到国家主导时期。技术进步带来的改变只是一种
附带效果,而细菌理论指导的公共卫生则是一种官方的主动作为。1920年代,北京的
西方医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开始应用科学细菌方法检验水质。1928年8月,
公共卫生成为政府职责之一,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一方面积极建设专业
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又大力普及科学饮水卫生知识。
—摘编自杜丽红《知识、权力与日常生活——近代北京饮水卫生制度与
观念擅变》
(1)根据材料,分析北京近代饮水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近代饮水卫生事业发展的影响。(7分)
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20世纪以前,一般认为国家拥有诉诸战争的权利。进入20世纪以后,国际社会
开始通过法律形式限制战争权。主要相关条款如下:
《国际联盟盟约》(1919年)第十二条第1款:“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
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联盟会员国并约定无论如
何,非俟仲裁员裁决或法庭判决或行政院报告后三个月届满以前,不得从事战争。”
《非战公约》(1928年)第一条:”缔约各方以它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它们斥
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
具。”第二条:“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
理或解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二条第4款:“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
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第四十二条:“安全
理事会……得采取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恢复国际和平及安全。”第五十一
条:“会员国受武力攻击时,……本宪章不得认为禁止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之自然权
利。”
一节选自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
(I)根据材料,归纳国际社会在限制战争权方面的阶段性变化。(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限制战争权的背景。(6分)
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
材料一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爱国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显示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
新的历史内容。首先,面对着清王朝当权派对外一味妥协迁就,而内部则腐败不堪的
状况,魏源强调不改革就不能抵制外来侵略,根绝烟毒泛滥,他在漕运、盐政、水利
等具体经济领域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次,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并提出了
著名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他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提高到能
否战胜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高度来认识。最后,人民群众和清王朝统治集团对
侵略势力的不同态度,使他看到人民群众反侵略的力量,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还进一
步提出人民群众是决定国家存亡的力量的思想。
—摘编自唐凯麟《湖湘学术开生面,睁眼世界第一人一一试析魏源的爱
国主义思想》
材料二海防之道,莫要于知夷情也。知夷情则强弱之势审,而胜败之机决矣;不知夷
情则事事乘错,变每出意之外矣。故知夷情与不知夷情,利害之相悬奚啻天渊哉!夷
情备采者,采清人魏默深《海国图志》中所辑。其余海外各国之夷情,未有此书之详
尽也。因译以刊行,任边疆之责者,熟读之得其情,则战能挫其锐,攻以制其命。国
势一张,折冲万里,虽有桀瞥之盗,彼恶能惩其伎俩哉!
——摘编自[日]大槐祯《重译〈海国图志〉叙》
(1854年)
(1)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爰国主义思想的“新”内容,并结合所学加以评析。(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重译《海国图志》的动机及时代背景。(7分)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答案BDACDCDCDBDD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2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夏启认为自己惩罚有扈氏是顺应天命,商汤认为消
灭夏朝是顺天而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执政者注重社会权力的来源及合法性,
B项正确;民本思想强调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
强调战争的性质,排除C项;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
25.【答案】D【解析】材料“其上三星相连者为牛郎星”“左上角七星相连环绕一
兔者为毕宿,石中部为白虎星座”体现的是当时人们对天文学的朴素认识,D项正确;
牛郎织女是神话中的人物,写实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
7
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牛郎织女是神话中的人物。
并不真实,排除C项。
2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代书籍种类繁多,被刊印的图书涉及范围
非常广泛,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朝经济繁荣且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
进了文化的传播,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统治危机无关,排除B项;社会风气的转变
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是宋代书籍种类繁多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
2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隋朝开通大运河,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大运
河方便了南北运输,促进了沿线人员和商贸往来,催生了沿线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如
隋朝时期的洛阳、江都,元朝的大都、临清等,C项正确;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控
制江南和便利粮食物资北运,同时有政治和经济原因,元朝开通大运河也不单纯出于
经济原因,排除A项;隋朝时经济重心在北方,都城长安和洛阳也在北方,并未出现
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分离,排除B项;元朝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排除D项。
2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的矛头指向……葡萄
牙人独占已久的国际商港一一澳门,使澳门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可知澳门生存危
机主要源于新兴工业资本,说明商业资本垄断贸易已不合时宜,D项正确;澳门生存
危机主要源于新兴工业资本,不是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威慑,排除A项;材料显示澳
门生存危机主要源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不是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排除B
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外贸,排除C项。
29.【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清政府已经非常腐朽,必须进行推翻,C项正确;材
料并不体现中外联合镇压,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沦为“洋人的
朝廷”,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并未停止,排除D项。
3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从1932年至1934年,中央苏区共发动大规
模‘借谷’运动三次,筹集粮食100万担以上,折合谷子约为1亿斤;共大规模发行
公债三期,筹集公债400余万元。”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央苏区大力开展借谷运
动、节省运动、集粮运动,很多群众卖粮不要钱、借谷不要还,主动退回政府发给的
购粮款和借谷票,有力保障了红军及各级政府机关人员的粮食供给,可见人民为根据
地建设作出重大贡献,D项正确;中央苏区财政经济并未陷入崩溃的境地,只是为革
命战争奠定物质巩固,巩固和壮大苏维埃政权,排除A项;十年内战时期,中央苏区
实行的是土地革命,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是土地改革,排除B项;当时中央苏区的工
作重心并未发生转移,排除C项。
3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1978年相比于1950年,机耕面积、机电
灌溉面积以及水电站数量都有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取得较大成就,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年底召开,与材
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这一时期生产关系调整而非根本改变,排除B项;这一时期
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开始,排除D项。
8
32.【答案】D【解析】18世纪中期,里斯本大地震后,科学家研究地震起因,启蒙
思想家倡导反对宗教和迷信,使教会关于地震的解释受到普遍质疑,这表明突发事件
加速了科学和理性思想的传播,D项正确;早在17世纪后期,随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建
立,近代自然科学已经诞生,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天主教会的权威开始受到“全
方位”的冲击,B项错误;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不是偶然,C
项错误。
3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880年时,我们所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
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
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使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加速了金融资本向全球的扩张,人类社会在世
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B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于工业
革命后,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20世纪初,资本
主义列强己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
系,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发达国家开始剥削发展中国家,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
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显著特征是,该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
两种特点,是在战争的特殊环境下,用军事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试图直接向社会主义
过渡,这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该政策的原因,D项正确;材料未明确表述
该做法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推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排除B
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是否“否认该政策是应急措施”,排除C项。
3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1953年到2000年,日本的农
业及林业的从业人数不断下降,制造业的从业人数是先增加后降低,主要是因为日本
在农业、制造业等方面实现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效率日益增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D项正确,排除C项;生育率下降是新出生婴儿越来越少,老龄化严重指的就是人均
寿命的延长加上人口生育率降低,从而导致年长人数增加而年轻人数减少,最终使得
老年人口的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多,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日本
实现了工业化,制造业处于较高水平,而不是制造业初期发展后停滞,排除B项。
二、非选择题:
41.
【答案】(1)不同之处:“大西洋时代”:以北大西洋地区为中心;主要通过战争和
殖民掠夺形成;以西欧国家为力量中心(4分)
“太平洋时代”:以环太平洋地区为中心;致力于和平交往、自觉交往;以美国、中国、
日本等国为核心力量。(6分)
9
(2)地位和作用:中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一边,站在绝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一边;以前
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
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协商合作,与时俱进;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15分,任答五点即可)
【解析】(1)不同之处:“大西洋时代”:从地区看,以北大西洋地区为中心;根
据材料“当时,大西洋沿岸国家把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广大地区变成了它们的殖民地,
并将世界领土予以瓜分,使它们自己成为‘宗主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通
过战争和殖民掠夺形成;从中心国家看,以西欧国家为力量中心。“太平洋时代”:
根据材料''正是东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诸国生产力和交往的飞速发展,使之重新由隐
到显”可知,以环太平洋地区为中心;根据材料“将以政治,经济、文化的和平交往
方式,以太平洋地区的一体化过程”可知,致力于和平交往、自觉交往;从主要国家
看,以美国、中国、日本等国为核心力量。
(2)地位和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始终站在时代潮流一边,站在绝大多数
国家共同利益一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力度参与全球治
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
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协商合作,与时俱进;中国致力
于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42.
【答案】
示例一
论题: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政治局势、经济政策、国际环境等)影响。(2分)
论述:
1954-1956年经济增速不断提升。新中国的建立是经济的发展根本前提。三大改造和
一五计划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1959-1961年,经济增速迅速下挫并出现负增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劝等左倾错
误,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都不利于我国
经济发展,尤其是左倾错误造成经济负增长局面。
1981-1984年,经济增速稳步提升。1978年以后民主法治建设逐装完善,为经济发展
提供良好政治环境;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
持续增长。80年代以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8
分)
10
总之,经济发展速度受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国际局势、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要在尊
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内外有利环境,推动经济发展。(2分)
示例二
论题:国内外环境影响经济发展。(2分)
论述:1959-1961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从国内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左倾
错误、自然灾害严重;从国际看,中苏关系恶化,西方国家孤立遏制中国。国内外
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下滑。
1981-1984年,经济快速增长。从国内看,拨乱反正措施初见成效,国内政局稳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措施逐渐推开。从国际看,国际关系走向缓和,和平与
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
内外环境。
2001年后经济增速稳定提升。从国内看,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加入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增速稳中有升。从国际看,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抓
住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信息化以及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推动了经济
稳步提升。(8分)
总之,经济发展速度受国内外环境影响。要利用有利环境,推动经济发展。(2分)
【解析】
信息论题论述
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有条理。
信息提取可从整体或局部
论题较明确,论述较充分,表达较为清晰。
论题不明确或错误,论述不充分或无论述。
首先解读图表信息可知,图中曲线是1950-2010年的GDP增长速度曲线,可针对图中
所示的几个峰值进行解读,结合所学从1953T956年三大改造、1959T961年三年经
济困难、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2001年后加入世贸等角度分析增速变动原
因。依据相关历史事件对GDP增速的影响,从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国际局势、自然环
境等角度进行论述。
(三)选考题:
45.【答案】(1)近代西方技术的传入;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政府的主动参与,设
立专门机构;现代卫生观念的不断提高。(8分)
11
(2)有利于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推动了政府管理职能向近代转型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提高了公众的卫生意识。(7分)
【解析】(1)根据材料“早期,技术改良改善了北京饮水状况。凿井技术的进步,
使深水井逐步普及,很多人喝上了甜水。接着,基于现代设备和化学化验的自来水公
司建立起来”可知,近代西方技术的传入;根据材料“1920年代,北京的西方医学教
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人们开始应用科学细菌方法检验水质”可知,近代医学教育的发
展;根据材料“1928年8月,公共卫生成为政府职责之一,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
政机构,一方面积极建设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又大力普及科学饮水卫生
知识”可知,政府的主动参与,设立专门机构;根据材料“现代饮水卫生的观念尚未
形成,不过,人们已从简单地以口味苦甜区分井水的好坏,发展到具备一些关于饮水
的科学知识”可知,现代卫生观念的不断提高。
(2)根据材料“人们已从简单地以口味苦甜区分井水的好坏,发展到具备一些关于
饮水的科学知识”“人们开始应用科学细菌方法检验水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
利于保障民众的身体健康;根据材料“1920年代,北京的西方医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
展,人们开始应用科学细菌方法检验水质。1928年8月,公共卫生成为政府职责之一,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政府管理职能向近代
转型;根据材料“一方面积极建设专业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又大力普及科学
饮水卫生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高了公众的卫生意识;根据材料“基于现代
设备和化学化验的自来水公司建立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46.
【答案】(1)《国际联盟盟约》开始限制战争;《非战公约》宣布战争非法,强调只
能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联合国宪章》禁止非法使用武力,授权安理会维护世界和
平,承认正当自卫权。(9分)
⑵世界大战的教训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 【+初中语文+】第11课《核舟记》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2023一年级数学下册 三 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 农家院-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5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2
- 4 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Unit 2 My week Part A Lets talk Lets learn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 1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 Section B第3课时(1a-1d)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12 学会赞美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大象版
- 1假期有收获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统编版
- 2024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 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4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课件
- 土建、装饰、维修改造等零星工程施工组织方案设计技术标范文
- 宫颈癌病历书写模板
- summary-writing-概要写作-优质课件
- 芭蕾基训课程课时教案
- T∕CIC 049-2021 水泥窑用固体替代燃料
-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