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_第1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_第2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_第3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_第4页
中外教育史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艺:是西周官学的根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表达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官师合一: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政教一体: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I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对象,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局部。“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种类〞即族类。不分族类就是不分庶鄙,不分贵贱。“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表现在:一方面华夷诸族为异类,华夏诸族中被统治的氏族皆同教育无缘;另一方面,居统治地位的氏族内部也有森严的等到级性。孔子冲破了这二个界线,不仅把教育及于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四端:孟子强调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性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下,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视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开展的根底与条件明人伦I: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根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虚壹而静I: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藏息相辅I:课内学习与课外自学,练习应相互兼顾,相互促进,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不仅有助于稳固深化课内学习内容,还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但应劳逸结合稷下学宫: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田齐所创设的一所著名的学府,它建立不久,当时的文化和教育中心也由鲁国转移到齐国,稷下学宫遂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它是齐国文化和教育的标本,不仅闻名于当世,促进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开展,为先秦教育史和思想史揭开了新的一页,而且对整个古代文化和教育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大都授I:由于汉代大学还处于开展初期,太学生的学习和教学似乎并无严格的制度,平时教师讲课时间并不多,授课时也多采用集体上课形式,主讲博士称为都讲。大局部是学生自由研究,加上教师少学生多,教学采取博士的高足弟子转相教授其他弟子的方法,客观上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学生讨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设科射策I:设科,即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区别学生程度与授官职位的上下;射策即如今的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阐发及门弟子与著录弟子:随着经馆私学开展,规模越来越大,弟子直接从事聆听教诲者称为及门弟子,称为及门弟子;仅将其名录于门生之列,而不必亲往受业者,称为著录弟子总明观:泰始6年,宋明帝立总明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是集藏书,研究,教学为一体的机构。察举制I: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九品中正制1:“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口。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能的功能, 影响了教育的开展。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是选士制度开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 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三次兴学:①庆历兴学,庆历四年范仲淹主持,举措是废帖经,黑义,改革科举考试;创立太学,取苏湖州学教授胡瑷创立的“苏湖教法〞以为太学法;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规定士子须入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能应举②熙宁一元丰兴学,由王安石主持,主要举措是改革科举考试制度,以《三经新义》为科考的标准教材;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恢复和开展州县地方学校;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③崇宁兴学,蔡京主持,主要是恢复开展王安石兴学的某些措施苏湖教法I: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口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口武、口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三舍法|: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口。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口内舍,内舍生则经上口口按名额升入上口。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口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升斋等第法::将国子学分为六斋三个等级,东西相向,左“游艺〞,右“依仁〞为下等;左“据德〞右“志道〞,左“时习〞右“日新〞为上等。六斋程度不同,学习内容不同,下两斋程度相当于蒙学阶段,教授《孝经》《小学》及做对子,中两斋学习《四书》和做诗律,上两斋学习《五经》。学生按程度分别进入各个斋舍学习,依据升斋考试成绩和品德行为依次递升。积分法I:汉族生员升入上两斋,蒙古色目生员升入中两斋后,坐斋满2年,并未曾犯过者,可参加每月一试的私试,实行积分法。每次考试上等者得1分,中等者得半分,全年累计8分者可充高等生员。京学是元朝在学校类型上的创新。元朝统治者1286年公布劝农立社的诏令和《社规》,每50家成为一村社,年高通晓农事者为社长,以教劝农桑为务,同时每设设一所社学。社学的设立是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教学的一种蒙学性质的学校,对于开展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事业有帮助的,管理体制上由大司农及其所管辖各地政府官员负责监生历事制|: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 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缺乏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 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 ,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 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白鹿洞书院学规》: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书院开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的学规,书院学规的一个范本,标志着宋代书院开始走向制度化。概括了儒家道德修养的根本原则,表达了古代封建教育的主要精神,不仅是南宋时期书院的学则,而且对元明清三代书院有着指导作用,还为一般官学所采用,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表达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正确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教学相长I: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开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开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纲五常: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口、礼、智、信〞 。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口臣顺民。I次相授受 血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六学二馆I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开展,口在隋的根底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口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I学田I: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口,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I口碑I: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口,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这就是有名的“卧碑〞 。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口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 (21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 、“口〞、“口〞的“栽培修养之方〞 ;(3□教学内容上,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 (4时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私学:私学是中国古代私人办理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而言。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士阶层兴起,随着文化教育的下移,私学骤兴。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来看,私学的首创者是孔子,它是由学在官府向百家之学的转折点。直接促进了文化下移和士阶层的兴起,推动了历史潮流。稍后一些大办私学的是墨子。此外,还有道、法、名、农诸家都有私学,从师成为一时的风气。各学派都有自己的信仰,以私学为中心,结成政治集团,虽未掌握政权,但活动量很大,由于这时期私学的稳固和开展,为几千年的私学打下了牢固的根底。私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别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的独立化过程。这也是学校教育和自然形态教育的第二次别离。《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它着重说明大学教育的纲领,被认为是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以其对为学过程表述的严密逻辑性和程序的一定合理性,对后人的为学、为人产生莫大影响。大学从年龄阶段来看,是15岁以上的教育;从内容来看,是在初步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教育之后的儒家经术教育和儒学思想教育。《大学》的特点首先在于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其次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性。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和公孙弘等的建议,于元朔五年置博士弟子员0人,此为汉正式成立太学之始,是汉代最主要的中央官学。太学的教官称五经博士,太学教学内容是儒家经书,包括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太学传经有遵从“师法〞、“家法〞的规定。汉武帝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太学设立以后,有了集中培养统治人才的教育机构。朝廷把握教育大权,利用教育这一手段控制着学术的开展方向,这是地主阶级在统治策略上走向成熟的表现。太学也为有德行才能的士子提供了一个平台,走向仕途,为国家社会做奉献,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该校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专门招收有写作、尺牍、辞赋能力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人当学生,均由三公推荐入学,学成之后,任官优厚。鸿都门学的招生、设置与任官均与太学不同,有着深刻的政治原因。太学是儒士官僚集团的舆论机关,而鸿都门学则是宦官集团所控制的、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科举制度: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科举考试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隋炀帝大业二年(分元年)开始设进士科,是为中国科举制度之始。经过唐代的开展,到宋明而定型,一直沿用到清末。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性即理: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是一个东西。性或理的内涵是仁义礼智。可见本质上讲,朱熹是以性为善的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急躁的心态和杂念J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心即理I:理就是心,心就是理①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来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事物的产生是由雨人心所发生的意念的活动,没有人的意念就没有客观事物,即客观真理和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吾心的存在②心就是世界,是无所不包的,即客观的真理和事物都存在于心中致良知:王守仁把人心中的天理称为“良知〞,良知是心的本质,即是非之心。有了良知便能先验的辨明是非善恶,知道天地一切事物的道理。人的良知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不会减少和增加,可能受到习俗和私欲影响被蒙蔽,因此有受教育的必要。教育的作用在于去掉后天与外物接触所生的各种昏蔽,以恢复良知,即〜I知行合一I:①知与行是齐头并进的,相互渗透。知中有行,行中有知②知行的推移是循环的,有时知在行先,有时知在行后福建船政学堂I:最早的水师学堂,1866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建船政局福州马尾船厂附近设船政学堂,又名“求是堂艺局〞,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风云直接相关的,出于遏制列强海上侵犯的目的而设立。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 1862年创立。口是 洋务派创办最早的外国语学堂,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

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 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 这是我国政府自行创立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的创立标志着中国新教育体制的肇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进入了探索创立的阶段。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 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 。大学堂中西口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叫统辖吗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 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六三三学制:1922年效法美国制定的新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开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6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10多年的“六三三制〞,说明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从效法日本转向了效法美国,由国民主义教育转向了平民主义教育。但它却并非盲从美制,而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新学制的公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确实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根本完成壬寅学制:1902年,清政府制定并公布了由张百熙拟定的我国第一个比拟系统的法定学制一一《钦定学堂章程》,由于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所以又称其为“壬寅学制〞。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由国家正式公布的学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付诸实施。将学校教育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七级,横的方面与高等小学堂平行的有简易实业学堂,与中学堂平行的有中等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与高等学堂平行的有高等实业学堂和师范馆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由于1904年为农历癸卯年,所以又称其为“癸卯学制〞。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部由国家公布的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系统,成为中国近代教育走向制度化、法制化阶段的标志。这个学制将学校教育从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六级:小学为9年,中学教育5年,高等教育6至7年;从横的方面分为普通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分别实施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壬子癸丑学制I: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学部为教育部,任命蔡元培为首任教育总长。1912年7月至8月召开全国临时教育会议,邀请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开会讨论,最后于九月由教育部向全国公布《学校系统令》,即为“壬子学制〞。次年,又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令,补充《学校系统令》,合称“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整个学程为18年,分为三段四级,三个系统。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4年。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除了有小学、中学、大学组成的学校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壬戌学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壬戌学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随着外国教育理论纷纷传入中国以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开展而产生的。因此,壬戌学制被称为现代学制。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原名“学校系统改革方案〞,因公布之年是1922年,是旧历壬戌年,故称为壬戌学制或1922年学制。该学制是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成熟的学制。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1932年。壬戌学制将整个学制系统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缩短了小学年限,设三年制初中,取消了大学预科,设三年制高中,提高了师范教育的水平,职业教育单成系统,课程的设置无男女校之别。口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 ,后列强退还局部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口兴学〞 。退还庚口的总倡导者是美国, 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 。“庚口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I学部I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1905年正式设立。口是在清末新式教育获得一定的开展,第一部近代学制公布实施的背景下设立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称尚书,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公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即“注得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口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这一宗旨表达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开展的教育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 ,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引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以此来富国强兵。 “五四〞以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了这项运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一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并通过工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黄埔军校尝试。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口校址设于广州黄埔岛上,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创立于1924年5月,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叶剑英等一批共产党员担任了学校重要教学、管理工作。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学校共办政治人才。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 6届、第7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5期,毕业生近 7000等一批共产党员担任了学校重要教学、管理工作。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学校共办政治人才。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 6届、第7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5期,毕业生近 7000人,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6届,后献。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级假设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把全国分为假设干大学区,口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实施, 没有取得预期成效。 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0000000000浙江时度试行,以后也不了了之。小先生0是陶行知0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0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年,陶行知0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0其中的儿童工0团里采用了小先生0。陶行知把“小先生0〞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1932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 “小先生0〞对解放0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0团是陶行知0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0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0团包括青年工0团、儿童工学团0妇女工0团、棉花工学团0养鱼工0团和山海木工场等。此外,工0团还修路0口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山海工0团的教0活动完全表达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0团的试验停止。0职业教育主义 I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 1925年12月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所谓0职业教育主义,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0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0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黄炎培的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个思想根底,并0口的指导下促进了职业教育实践的开展。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是1934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口:“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阔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效劳,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阔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民办公助: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口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两面小学 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外表上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中庸》》:《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则是儒家重要典籍之一。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与大学互为阐发。到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中庸》成为儒家经典。《中庸》内容包括四条:、性与教、中庸、“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对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民众Wj人修养、精神生活和为人处世之道均有深刻的影响。《学记》I《学记》是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内容:、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开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开展的良好开端。八股文取士।:明清科举考试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考试采用排偶文体即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股是对偶的意思。艺即义,指应试的经义,因多从四书五经中出题,又称四书义或四书文。八股文取士约定型于明代中期,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作文时只用对偶,每篇文章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局部组成。国子监I: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六堂三级积分法:明朝国子监分为六堂三级〔清朝沿用〕:正义、崇志、广业三堂为初级;修道、诚心二堂为中级;率性一堂为高级。监生按其程度进入各堂肄业,然后逐级递升。凡仅通《四书》而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三堂肄业。学习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入修道、诚心二堂肄业。升到率性堂,便采用积分法。方法是,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宫廷学校:最早建立的学校,产生于埃及古王国末期。是国王法老在宫廷中设立的学校,以教育皇子皇孙和朝臣子弟为宗旨,学生学习完毕后,接受锻炼,之后分别委以重任为官吏。开展到西欧中世纪时期的宫廷学校,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中,为提高王室贵族的文化素养,培养国家官吏而设立的学校。学习科目有七艺、拉丁语、希腊语,有皇子、公主、王室成员,是培养国家封建官吏的文化训练基地。寺庙学校「僧侣学校:在中王国以后设在大寺庙里的学校,是早期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级的学校,专收高级僧侣的子弟入学,主要任务是培养训练未来的高级僧侣,也称僧侣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I:文士是古代埃及所特有的一种人物,这些人大多是从寺庙学校毕业,有的有官职,有的无官职,但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最大特点是长于文墨,并具有一定科学知识。文士学校一般设在文士家里,平常也可在露天或大树下教学。暮:识字,阅读,书写和根本计算方面的知识古儒学校I:公元前世纪以后出现在印度办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通称“古儒学校〞。此类校中教师被称为“古儒〞,均系婆罗门种性。古儒是对经义有研究而专门从事青少年教育工作的人。主要进行经义的解释和各门知识的传授。儿童入学须经古儒考验。学习内容主要为六科和《吠陀》经。神庙学校:设在神庙,由僧侣担任教师。神庙学校的程度不等,即传授普通、初步的知识和神学课程,培养一般的官吏和神职人员,同时也传授一些较高深、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培养高级官吏和僧侣。楔形文字I:世界最早出现的文字之一,苏美尔人用当地盛产的芦苇和黏土作为书写材料,以削尖芦苇秆在黏土泥板上压写字符,由于压出的笔画呈楔形,因此〜。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对文明最有意义的奉献,直接导致了世界最早学校的产生和开展泥板文书:将写好字的泥板晒干或烧干后即为〜I五项竞技:五项竞技最初起源于斯巴达城邦。斯巴达人利用这种运动来训练士兵,使他们在灵巧、准确、体力、耐力和速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开展。它是古代奥运会上最令人注目、用以确定希腊最正确全能运发动的一项重要竞赛工程。五项竞技在公元前708年第18届古代奥运会上成为竞赛工程,包括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五项竞技的竞争十分剧烈,所以在比赛中设置3名裁判员。在比赛中,五项竞技的各项运动按以下次序进行:短跑、跳远、掷铁饼、投标枪、摔跤苏格拉底法I:苏格拉底法也称产婆术,它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辩论的方法。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答复,教师用反诘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答复荒唐,然后教师用种种事例启发学生,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具体步骤分为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泼。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开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S: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包括三艺和四艺,前者指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后者包括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学,两者和在一块即所谓的“七门自由艺术〞,简称“七艺〞。七艺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按照“以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原则,把学科区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类。初级科目的体育包括游戏和假设干项运动;初级科目的音乐除狭义的音乐和舞蹈外,还包括读、写、算等文化学科。高级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学、音乐理论和天文学」“理念论〞: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幻不定的,是理念世界的摹仿。理念世界是真定不变、第一性的。二个世界在人身上的表达就是人体和灵魂。灵魂能主动思考,由低到高由实物、关系、性质、数、道德、政治和蔼等内容组成。但是,当灵魂与人体结合时由于受到强烈的刺激,灵魂所具有的智慧被遗忘了。因此,人的学习是一个思考、回忆的过程。教育过程就是启发的过程。根据灵魂的原有理性、非理性构成的比例,柏拉图把人分成情欲型、铜铁质的劳动者,意志型、银质的军人和理性型、金质的哲学家三种类型,并根据社会的这三种阶层,柏拉图构建起了他培养哲学家的教育思想体系。智者派1:智者〞原是泛指有才智及某种技能专长的人。到公元前至前4世纪,才用来称那批授徒讲学,教授修辞学、论辩术和从政治知识的职业教师。在这批人中产生了不少出色的哲学家,因此称为“智者学派〞。智者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普罗塔哥拉、高尔吉亚等。智者派共同的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疑心主义。希腊危机后智者学派沦为狡辩派昆体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他出生在西班牙,其父在罗马教授雄辩术,颇有名声。昆体良少年时随父亲到罗马求学,受过雄辩术教育。他当过10年律师。公元70年被任命为一所国立拉口语修辞学校的主持人。由于在雄辩术方面的造诣以及在办学上的卓越成就,当罗马帝国在公元 78年设立由国家支付薪金的雄辩术讲座时,他成了该讲座的第一位教师。口体良在拉丁语修辞学校工作了二十年左右,大约在公元 90年左右退休。《雄辩术原理》 —:是古罗马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的昆体良所著,论述的是对一位雄辩家的培养和要求,实际上也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著作。这本书系统总结了古代罗马的教育观和教育经验,同时吸取了古希腊人在教育思想上的有益成果,当然也概括了昆体良本人的教育经验。可以说《雄辩术原理》集希腊和罗马教育思想与经验之大成,也欧洲古代教育理论开展的最高成就骑士教育:是这一川西欧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产物,也是一种特殊的家庭教育形式。主要目标是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精神技能。骑士教育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从出生到7-8岁为家庭教育阶段。儿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母亲的教育,学习的内容有宗教知识、道德教育以及身体的养护与锻炼。 7-8岁以后为礼文教育阶段,低一级的贵族将儿子送到高一级贵族的家庭中充当侍童。主要学习上层社会的礼节和行为标准,同时,还要学习一些根本的知识和技艺。这一阶段,还要进行赛跑、角力、骑马、击剑等内容的训练,以使身体强壮有力。 14-21岁为侍从教育阶段, 重点是学习“骑士七技〞, 同时还要侍奉领主和贵妇。 年满21岁时,通过授职典礼, 正式获得骑士称号。骑士七技:骑马川泳,投枪,击剑,打猎,弈棋,川先生大学与学生大学 |:前者由学生主管教务,教授的选聘,学费的数额,学期的期限和授课时数等,均由学生决定;后者由教师掌管教务,学校诸事均由教师决定 ।大教堂学校电教学校 |:设在主教所在地,学习程度类同于僧院学校,教学内容繁杂,性质同样为基督教会举办的学校,宗教性质是主要特征教区学校 I:设在村落中,由牧师充任教师,教学设备和设施十分简陋,学校规模小,学校教学生一些最简单的读写算及基督教的根本知识,学习唱赞口诗艺徒制:在手工业与商川面的专门教育主要是采川师会传授技艺给徒弟所进行的一种教育。由行会制定师徒契约,规定师傅川川练学徒掌握某种技术,并学习读写算和宗教知识。学徒期间师傅为学徒提供房舍、衣物、食品,期满出师后,学徒可自由寻找工作,并以其收的皿叫1000000报偿。城市学校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新城市在 12口14世纪不断开展壮大,市民阶层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城市学校。城市学校是一种新0以学习世俗知识和进0技能训练为主0学校形式,由城市自治机关管理,校长、教0也由自治机关选派。校舍建筑0学校经费由手工业者0商人基尔特组织担负。教学内容主要有宗教知识、口、写、口及民族语言。□向孟都亚:廷学校〕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唯多利诺在一些王公贵族0地方官员的支持下, 1423年应曼托瓦代公爵 G•贡扎加聘请在曼托瓦郊外湖滨创设□都亚宫廷学校。教育宗旨:希望孩子们在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的环境下健康活泼地成长。建筑特征:该校设在一个自然景色优美0风景区,教室等建筑按美学标准装饰。学校管理:学生自治,废除体罚。教育目标:开展学生个性。教育内容:古典语言、天文、历史、地理、数学电文0自然科学〕 ,在体育方面有骑马、射箭、游泳、角力、击剑。教育方法:听讲、观摩、示范、练习、游戏。口吐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0奠基者,出身于一磨坊主家庭。年轻时被选为捷克兄弟00牧0,并主持兄弟0学校。三十年战争〔 1618口1648〕爆发后数十年被迫流亡国外,继续从事教育活动0社0活动。他锋利地抨击中世纪0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01类0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主要著作有《母育学校》 、《大教学论》、《语言和科学口队 、《世界图解》等。泛智教育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0教育思想。 他认为学校教育0根本功能在于给人们以广泛0知识教育, 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从而使他们具有广泛0,全面0知识,智慧得到普遍开展,课程体系所包含0知识门类是相当广泛0。自然适应性原则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0普遍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0特点。宇宙万物0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秩序,即规律性。教育活动必须遵循这些自然0、普遍0“秩序〞0规律班级授课制度: 1夸美纽斯在总结 16世纪新旧各教派所兴办0学校中实行班级授课0初步经验0根底上,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口制度。他认为班级授课是提高教学效率0有力措施。因为它能提高教00兴趣热忱,对学生而言能产生伴侣0效用。具体方法:一是按年龄0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0组织单元;二是每个班级有一个固定0教室;三是每个班级有一个教0同时对全班学生进0教学;四是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 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0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洛克“白口说〞:在知识0观念0起源上,洛克认为人初生之口,心灵犹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0观念,观念0获得是从经验得来0,经验包括外部时口〕0内部经验〔心理活动如知觉、思维、疑心、推论、认识、意愿等口 口绅士教育:英国资产阶级教育家洛克倡导0一种资产阶级贵族化的教育。其教育0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德0、智慧、礼仪和学问四种品质0绅士,教育内容分为体育、智育0德育三局部。洛克0绅士教育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0开展具有重要影响。,能活泼于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J.洛克在教育代表作《教育漫话》中提出0教育理论。 绅士教育〞0主题思想为:绅士要既有贵族0,能活泼于上流社00政治舞台 ,又有事业家0进取精神,是开展资产阶级经济0实干人才;绅士应受体育、德育0智育等方面0教育。自然教育:卢梭认为,要服从自然0永恒法则,听任人0身心0自由开展。根本思想是强调对儿童进0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要求,顺口人的自然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0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0所谓教育,干预或限制儿童0自由开展自然适应性原则 I:是自然教育0根本原则。是教育者应当遵循成长中0人开展0自然进程,按照人的年龄阶段,适应人0开展水平。具体来说,要求教育者必须根据儿童0年龄特征进0教育要素教育:裴斯泰洛齐认为,任何事物叫由最根本0要素构成,儿童掌握了这些要素就是能够很好0学习。教育也应从最根本、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适合儿童0接受能力。裴斯泰洛齐详细论述了智育德育体育及劳动教育中0要素问题经院哲学:是在古代教父学0根底上开展起来01种更加理论化、系统化0基督教神学。它用哲学0形式为宗教神学作系统论证,为封建统治作辩护。由于学习这种哲学0僧侣终年圈在专门0学院里读经学道,运用极其烦锁0从概念到概念0狡辩论手法为神学教条作论证,争论一些无聊0问题,因此又被称为烦琐哲学。口有二个流派:①唯实论;□唯名论。I教育性教学原则 I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倡导01条教学根本原则。赫尔巴特认为,教育0主要目0是形成儿童0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使之成为完善0人。教学则是儿童获取系统知识、进0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有教育作用,教0应当寓教育于教学。|统觉:|一词最早由莱布尼兹提出,认为统觉是一种自发活动,口主要依赖于心灵中已有内容0影响。通过统口,人们理解、记忆0思考相互联合0观念,从而使高级0思维活动得以完成。康德继承并开展了莱布尼兹0统觉理论。认为统觉是理智0活动,统觉0能力不是建立在灵魂已有内容0根底上0,而是由一切产生于外界0经验所赋予0。 〔认识论视野〕洛克为代表0联想主义心理学:观念由感觉引起,并由于观念间0引力以某种方式产生联合,从而使简单观念成为复杂观念。统觉与课程新0观念0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0,是以原有观念0知识为根底产生0。从这里推理出,课程0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课程设计原则:相关、集中。匠达教育古希腊城邦国家斯巴达将教育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国家事业,其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以培养勇敢善战的武士为目的。教育的内容以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教育为主,重视女子教育。《九十五条论纲》:天主教会向人民出售“赎罪券〞,宗教改革运动产生。马丁路德撰写《九十五条论纲》本意不在于彻底否决教会,取缔宗教,而是想同俯首教廷的神学家进行学术论辩,主张改进宗教。4R课程:读写算和宗教。课程的主旨在于更好的服从和效劳于宗教改革的需要,而世俗性的人文课程设置代表了一种进步的趋势,以致即便是改进宗教为宗旨的学校教育也不的不顾世俗生活贝尔-兰卡斯特制:1789年,英国非国教传教士兰卡斯特在伦敦创办一所招收贫苦儿童入学的学校,由于经费紧张采取教师从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好者充任导生,导生经教师训练后再代替教师的职责,转角其他学生。同一时间贝尔也办起类似学校,两人教学方式大致相同,被称为〜昆西教学法:教育家帕克任马萨诸塞州昆西市教育局长时,大力宣传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理论,主张采用通过手工活动进行教学和实验室教学制度,同时在教学中要求贯彻赫尔巴特注重新旧知识联系的原则。帕克的实践与总结被称为〜公学:最初是因为学校是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要提高公共教学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并只限于社会上层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目的主要培养统治阶层人物,教育内容主要为古典文科知识,重视宗教教育。设备先进,学费昂贵,采用寄宿制帝国大学:19世纪拿破仑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府,教育上也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1806年成立帝国大学,掌管全国教育行政的最高权力部门教育行政机构实科中学I: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开展,传统的古典文科中学和骑士学院已经不能满足工商业对教育的需要,18世纪初德国出现了实科中学。是一种既进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又传授职业性知识的新型学校《初等教育法》:又称《福斯特法案》,是1870年公布的。规定①拨款补助教育,国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立公立学校②国家划分假设干学区,由学区学务委员会负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③对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④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学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宿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别离。该法令的公布,说明教育国家化的制度终于形成《费里法案》费里法案1: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部长费里先后提出了两个教育法案。规定①建立母育学校,免除公立“母育学校〞和初等的学费和书杂费②6-13岁为义务教育期,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和食宿③去取消公立小学里的宗教课等。该法案奠定了法国初等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化三原则《教育令》1879年,文部省次官田中不二麻吕主持制定的《教育令》,具有浓厚的美国教育色彩。主要内容:①废除学区制,由每个町村或几个町村联合设立公立小学校;取消学区监督,以公选的公务员代之②儿童的学龄期由6岁-14岁,但在8年中只要接受了一年零四个月的教育就可以结束义务教育的学习。如果不能进入正规的学校,也可通过其他的途径接受教育③精简教学内容,使之实用。小学科目只限定读书写字算术等为必须科目,其他如唱歌等为任意设置的科目,由各地各校自行决定。1880年重新公布了修改的《教育令》《学校令》1885年,日本进行管制改革,成立第一届内阁,森有礼任文部大臣。在他的主持下,1886年日本公布各种教育法令,统称《学校令》,包括《帝国大学令》《师范学校令》《中学校令》《小学校令》分别对高等教育、师范教育、根底教育作出了规定消极教育是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指在儿童开展的早期阶段,应防止不良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以保护儿童先天的善性和理智的自然开展,使儿童在无外来干扰的情况下,能够按其本性健康地成长。智德统一论I: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是基于人的正确判断,错误的行为是基于人的错误判断。因而,知识和道德是密切联系的,知识和道德是统一的。“智德统一论〞的提出,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人道德就是教人知识,教人智慧。另一方面,这个论断又是不完善的,因为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个复杂的情感上的体验和行为上的实践。健全人格./完全人格:包括个性和群性的开展。群性与个性的开展,相反而适以相成,是今日完全人格亦新教育的标准。在个性与群性之间,中国传统的观念是注意群性而无视人的个性开展的。新教育应以儿童的个性开展为出发点,成人或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了解儿童,尊重儿童,让他们自由开展。群性个性得到协调开展,是对具有“健全人格〞者提出的要求。而它的实现必须通过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来实施五育并举I:成为蔡元培为培养“健全人格〞者而制定的民国教育方针①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蔡元培也把军事体育开展为普通体育,认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重要环节②实力主义教育即智育。实力主义教育主要给人以各种普通的科学文化知识,开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及一定的职业训练。实力主义教育不仅可以使人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受到职业训练,还可以使脑力劳动反复运用,使人的思想日渐细密③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必须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力主义教育的根本。把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观念作为公民道德的全部内容,并且把它和中国儒家的道德相比附④世界观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超轶现世的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使人生变得更有价值,人格变得更加完美,这也是教育的目的所在。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倡世界观教育,并认为世界观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观点值得重视⑤美感教育即美育。工读教育:又称工学教育思潮,是提倡做工和求学相结合,做工和读书相结合的思想。这种教育思潮受到了一战以来世界工人运动的影响,他们希望通过提倡工读运动,寻求社会改进之路职业教育思潮I最早研究推行职业教育的民间教育团体是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上海成立,负责人黄炎培。宗旨是通过教育解决人民的生计,一教育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效劳社会之准备,为国家世界增进生产力准备。“教育救国论〞史密斯一休士法:1917年美国专门制定了一项对职业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史密斯--休士法》。极大推动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化,使得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开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巴特勒法案or1944年教育法I:1944年,丘吉尔联合政府通过了以当时的教育署主席巴特勒命名的〜。这一法案吹响了英国战后教育改革的号角,成为英国战后教育改革的总的指导性文件和法律根底。主要宗旨在于继承并集中自19世纪末以来英国历次重要教育法令所提出的教育改革要求,把它们与战后对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形成在英国教育开展史上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教育改革法,开了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拟定、公布战后教育改革法的先例国防教育法:1958年公布战后重要的教育大法。内容:①加强普通教育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外语教学,改变课程内容,突破旧教材的落后局面;为学校设置理科实验室,建立外语教学中心,提高外语水平②加强对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经费的补助,奖励科技研究的开展③发放大学生贷金④确定“国防奖学金〞意义:是美国教育立法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开展起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教育的开展方向I《教育根本法》战后日本的一项根本教育大法,成为日本战后进行教育改革的依据,被视为日本教育史上划时代的教育文献主要精神:①确立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②全体国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③尊重学术自由④政治教育是培养有理智的国民,不搞党派宣传⑤国立、公立学校禁止宗教教育⑥教育时机均等、男女同校⑦教师要完成自己的使命,应受到社会的尊重,保证教师享有较好的待遇 ⑧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也应得到鼓励和开展指导思想核心: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强调个性的开展学校教育法I:1947年日本公布了学校教育法。内容:①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②采用六三三四学制单轨学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原来的六年义务教育延长到九年,男女儿童教育时机均等,一律实行男女同校制③高级中学以实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④将原来多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统一为单一类型的大学。特点:①强调使人的个性得到多方面的开展,这一点在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目标中最为明显、具体②对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和培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③强调《教育根本法》中关于培养国民成为和平国家与社会的缔造者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1947年,对法国当时的教育制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特别指出法国教育制度是不公正、不平等的,进而对法国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提出了全新的设想和建议,认为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统一学校,使教育结构民主化。内容:把学校教育分为2级〔1〕义务教育,接受所有6-18岁的学生,含有3个阶段①小学,接受6-11岁的儿童,实施完全相同的根底教育②方向指导阶段,接受11-15岁学生,前两年为观察期,实施共同的根底教育,后两年为选择期,设选修课③方向确定阶段,15-18岁学生〔2〕高等教育阶段①预科教育,初步决定大学学习的专业方向,做好大学学习准备②专业化阶段,选拔最优秀的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意义:是法国战后初期诸多教育改革方案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充分反映了战后法国人民对教育时机平等的追求,也为以后的教育改革奠定了根底。但同时又是一个过于理想主义的方案,严重脱离了战后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