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_第1页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_第2页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_第3页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_第4页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含义以及演变过程;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了解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学习要求: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涵1、识记:心理健康的含义;2、领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所下的定义。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由来及开展1、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开展过程中的代表人物;2、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概念的由来和开展。教学过程: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什么是“健康〞?人们一般并不深究。只要不是疾病缠身,似乎也没有深究的必要。但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是否健康决不能只根据是否患有躯体疾病作为评价的标准。对健康的涵义最有权威性的阐述,要算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1948年在其宪章中的说明。〔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TO〕1948年在其宪章中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二〕关于“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精神健康、精神卫生)的界定与理解1、关于“心理健康〞的界定专家们就这个问题已经议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将个人心境发挥成最正确状态。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1946年)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开展成最正确状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到达的最正确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国内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论述,“心理健康既指心理健康状态,也指维持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进而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过程〞.本书的表达:心理健康是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那么、方法和措施。〔见本书第11页〕2、关于“心理健康〞的理解首先,应当理解心理健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其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行为障碍。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的自我心理调节,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奉献。其次,应该了解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最起码的含义,如同身体没有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根本的条件一样;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开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最本质的含义,它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的心理处于最正确状态。总之,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开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作出良好的适应,能充分发挥身心潜能,而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定义从保育和教育的立场出发,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塑造及指导,对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注重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促进儿童智能、行为、人格个性、社会性等几方面和谐地开展。二、心理健康的由来〔一〕我国古代的论述关于心理健康的论述,我国古代的医学典籍和其他古代典籍中都要记载。例如,医学经典《黄帝内经》指出:“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段文字指出了恬淡的心境对于疾病预防的重要性。祖国医学关于心理健康的诸多论述,至今对心理健康仍有指导作用。〔二〕现代心理健康的由来皮耐尔〔Pinel〕在1972年提出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是倡导心理健康的历史起点。现代心理健康发源于本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G.W.Beers〕倡导。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中的见闻写成书,《一颗失而复得的心》〔AMindThatFoundItself〕。皮耐尔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废除对精神病人的约束呢?我们先看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精神病的治疗实践:〔三〕心理健康组织的缘起1、心理健康组织的成立1908年5月,由比尔斯发起,在美国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涅狄克州心理健康协会〞,这是近代心理健康运动的开始的标志。1909年2月,在纽约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健康委员会〞。1917年出版《心理健康》季刊。2、国际心理健康的开展1930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共3042名代表参加,代表国家53个,中国的代表也参加了大会。1948年,在英国伦敦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上,成立了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1959—1960年,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世界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3、我国的心理健康组织的开展1936年4月,在南京成立“中国心理健康协会〞,第二年,因抗日战争爆发,工作被迫停止。1982年,我国第一个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在南京成立。1985年,我国学者在山东泰安重新组建了“中国心理健康协会〞。我国心理卫生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目前心理卫生的研究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多数研究只是对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进行调查,对某些病因进行探讨,对防治技术研究少。心理卫生工作人员有待系统培训和“资格化〞,心理卫生的立法和科普宣传需要加强,心理卫生的机构建设要完善,心理卫生的效劳范围要扩大,各专业、组织部门之间要合作协调。总之,尚需要全社会多方面努力,从宏观到微观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深入、全面研究。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学习要求: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判断标准1、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2、领会:统计学、病理学意义上的标准;理想状态及适应过程标准。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识记:反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常用指标。2、领会:智力、情绪、人际交往、行为和性格特征。3、应用:从智力、情绪、人际交往、行为和性格五个方面判断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判断标准〔一〕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1、统计学的标准2、病理学的标准3、理想的状态标准例如,马斯洛和密特曼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以下十条标准〔得到广泛认可〕:1、充分的自我平安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3、生活的目标〔理想〕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不脱离周围的客观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与表达〔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情况下,能恰如其分地满足个人的根本需要。以上仅提供参考,但多数人未必全部符合。4、适应过程标准〔二〕心理健康的特征关于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每一位心理学家、精神卫生专家都可能提出一套标准。1、英格里西的观点2、斯科特的观点3、人本主义的观点马斯洛和密特曼认为,正常心理应有以下十条标准〔得到广泛认可〕:1、充分的自我平安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3、生活的目标〔理想〕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不脱离周围的客观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具有从经验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与表达〔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情况下,能恰如其分地满足个人的根本需要。以上仅提供参考,但多数人未必全部符合。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志。智力开展正常情绪反响适度人际关系融洽行为统一协调〔人格统一,心理活动与行为方式统一协调〕性格特征良好第三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内容学习要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识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领会: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1、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2、发挥学前儿童更大的心理效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实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改善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的自然与文化环境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前儿童进行行为指导、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措施思考题人本主义认为心理健康的内容是什么?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哪些?如何使用适应过程标准来判断心理健康与否?反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常用指标有哪些?如何从学前儿童的情绪判断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第一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学习要求:1、识记:医药生物模式、心理模式、社会生态模式。2、领会:从生物、心理、社会的三个维度理解模式;了解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意义。3、应用:运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来综合分析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一、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式影响健康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两种:霍门的生态模型和布鲁姆的健康公式。〔这两种理论模式的提出,使得人们对健康的影响因素认识发生了转变,即从只注重生理原因到注重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一〕霍门的生态模型霍门提出了健康的生态模型,他将理想的健康看作遗传、环境、自身和经验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个模型,在影响健康的生态系统中有许多生态因子和条件,有利的生态因子和条件会促使个体向健康状态开展,不利的生态因子和条件会使个体向健康相反的方向转化。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因子和条件的作用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对健康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参考第16页健康的生态模型〔二〕布鲁姆的健康公式布鲁姆提出了一个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状态的公式:HS=f(E+AcHs+B+LS)HS〔HealthStatus〕指的是“健康状态〞,“f〞是一个函数,E〔Environment〕表示环境,B〔BiologicalFactors〕表示生物学因素,LS〔LifeStyle〕表示生活方式,AcHs〔AccessibilitytoHealthService〕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布鲁姆将影响健康的因素归纳为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物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活方式以及保健设施的易获得程度。健康是这四类因素的许多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和制约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心理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于“健康〞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生物学根底上,不能只考虑机体的形态、机能、生理、生化的变化,还要考虑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医学界对疾病的认识由原来的生物学模式〔即只从生物学角度认识疾病的发生、开展〕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即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去认识疾病和健康的规律〕。同样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也即应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也即我们要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全面地分析健康问题。也即我们要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各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多层次等级系统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从系统观点出发,将人看作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这个系统包括人体以下的各个层次〔如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如线粒体】、分子、原子等〕,也包括人体以上的各个层次〔如人际关系、集体、文化、社会和国家、生态圈、宇宙等〕。任何一个层次系统中的变化会影响到上、下层次,同时任何一个层次系统又会受到比它高的层次系统或者低的层次系统的作用。总体的健康反映的是系统内和系统间高水平的协调,当然,这种协调会在任何层次遭到破坏〔如在细胞、器官系统、整体的人、社区层次等〕。因此,我们应根据每个等级层次上每个系统的相对完整性和功能活动来形成健康的概念、疾病的概念、功能丧失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三维度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有三个维度。生物维度包括遗传因素、体质状况、神经类型、生理生化和免疫特征等;心理维度包括认知、情感、人格特征、行为习惯、个体生活经验、价值观和信念等;社会文化维度包括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经济状况、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教育等。运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从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要运用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从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分析。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学习要求:识记:遗传因素、先天素质、机体损伤领会:胎内环境对胎儿的影响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有遗传以及与遗传有联系的素质、生理生化改变、机体损伤等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表达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一霎那就已经决定了,它是心理开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遗传的分类直接遗传---是明显由遗传因素而引起的行为异常,如单一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等。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行为遗传疾病:“幼儿黑蒙性白痴〞“亨廷顿氏舞蹈症〞。染色体异常〔指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和形态结构畸变〕引起的行为遗传疾病:唐氏综合症〔Down’ssyndrome〕间接遗传----由于某一遗传性而间接引起的异常行为。例如“十聋九哑〞。轻微遗传----某些行为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遗传只起到轻微的作用。研究遗传因素的方法研究遗传因素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家系研究2、双生子研究二、先天素质〔先天非遗传因素〕〔一〕营养不良的影响〔二〕患病或者用药不慎的影响情绪状态的影响机体损伤或疾病分娩中可能出现的损伤疾病引起的心理障碍生理发育缓慢生长发育缓慢表现:1、体格发育落后;2、运动发育落后;3、语言发育落后;4、智力发育落后;5、心理开展落后等生化改变第三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学习要求:1、识记:需要、动机、自我意识及情绪的根本概念。2、领会:需要、动机、自我意识及情绪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相互关系。3、应用:从学前儿童的需要、动机、自我意识等侧面综合分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一、学前儿童动机与心理健康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因素,主要有需要和动机、自我意识、情绪、气质与性格等等。〔一〕需要与动机:需要是人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部状态,是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脑中的反响。动机是在需要的根底上产生的,动机推动人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积极活动,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原因。〔二〕挫折1、挫折的影响挫折:个体在从事有目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体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一种情绪状态。2、造成挫折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个体内在的因素二、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一〕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身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一种认识,也是人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二〕儿童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儿童往往是根据别人的评价和态度来认识自己,有时在与别人的比拟与交往中认识自己,有时在分析自己的行为结果中认识自己。不适当的自我认识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研究说明:学前儿童在作自我评价时,常常以自己情绪体验作为评价的依据,较多的儿童表现出过高地评价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自我评价会逐渐接近客观事实。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仍自我评价过高,就会阻碍个性的健全开展;如果自我评价过低那么常常缺乏自信心,表现为沉默寡言、行为退缩、不合群,其个性和行为也会因此出现问题,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生活。因此,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同时又善于在各种冲突和挫折情境中做出正确的调节,把握自己的认知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维持心理的健康。三、学前儿童的情绪与心理健康〔一〕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态度体验,主要反映了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直接关系。〔二〕情绪的作用和影响第四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性因素学习要求:1、领会:分析家庭、托幼机构和社会文化三者的相互关系。2、应用:分析三者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一、托幼机构的影响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参加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的环境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安排下进行的,是一个以教师和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轴构成的社会集体。其根本功能就是通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开展。应当说,托幼机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开展最理想的场所,但在教育实践中,相当多的托幼园所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这是导致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1〕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对学前儿童行为的影响直接作用着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开展。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教学方法和人格特征。例如,局部幼儿教师只重视生理保健,无视心理保健;只关心幼儿的营养、睡眠、身体锻炼和疾病防治等,却很少注意甚至完全无视学前儿童的心理卫生。不了解焦虑、自卑、情绪紧张等不良因素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危害,很少有意识地培养学前儿童的成功感、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等。这些都不利于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心理学家对学前儿童在不同情况下学习词汇、语言、进行智力操作的实验结果说明:教师亲切和蔼的教学态度可以诱发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学前儿童只有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学生兴趣、灵活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粗暴的态度只会导致他们的紧张和害怕。许多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恰恰来自教师不适当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学前儿童的某些心理问题与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在幼儿园教师整天与幼儿在一起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幼儿,教师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是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偏爱儿童,对儿童不友善,不亲热,无同情心和爱心,脾气暴躁等都会导致幼儿的心理紧张,对周围环境无所适从。教师对幼儿的不公正、偏爱、蛮横粗暴、挖苦和讥讽等更会给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损害。对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说明:强迫病症、敏感、焦虑、恐怖、偏执,是当前幼儿教师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所以我们教师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能给幼儿以健康的影响。在托幼机构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充分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教师体谅和宽容的态度。2、教师民主、平等的心态。3、教师的支持行为。4、教师保持与儿童平等的地位。5、教师提供的时机。6、教师安排的适当活动。〔2〕同伴关系:托幼园所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对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和谐的师幼关系、同伴关系、清新的空气、整洁与幽雅的环境、适度和谐的色彩与照明,让幼儿感到恬静、安逸;合理、完善的生活作息制度、膳食制度、适当的防病措施与制度等,也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二、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根本单位,是学前儿童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也是学前儿童个性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对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开展十分重要。家庭结构和功能、家长的教育能力以及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教育方法和教养态度、父母的职业及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物质条件和气氛、生活习惯和志趣爱好等等,都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终影响他们的行为和人格。〔1〕家庭结构:主要指家庭的人口结构。健全完整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开展有着良好的作用,不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有着消极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关于父母离异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普遍证实,由于父母的离异,导致儿童出现孤僻、自卑、害怕、冷漠等心理,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问题行为〔撒谎、多动、讲脏话、自虐〕。孩子生活在破裂的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照顾,缺少欢乐和睦的家庭气氛,接触的语言简单贫乏,好奇心及探索行为受到阻碍。同时家庭的破裂使孩子感到震惊和迷惘,对“新〞家庭难以适应,没有平安感和幸福感,使孩子产生孤独、不合群、不易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稳定的家庭结构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家庭气氛:家庭气氛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家庭气氛可形成儿童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老实、谦虚、合群、求知、好奇等健康心理;相反,不良的家庭气氛〔吵架、撕打、气氛冷漠、关系不和睦〕,往往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处于不不愉快的情绪之中,惊恐焦虑,没有平安感,会使孩子害怕、自私、嫉妒、孤独、懒惰、任性、不讲礼貌等。另外,生活在吵闹家庭中的孩子还容易产生行为紊乱,夜惊、梦魇和遗尿症等心理疾病。因而,家庭气氛的好坏也是儿童心理健康开展的重要因素。

〔3〕家长的文化和心理素质: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相处时间最长、最亲密的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个性塑造、人格形成、智力开展、价值观念的取向等都有潜移默化地影响。尤其是父母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熟和生长发育。就文化素质而言,一般说来,假设父母的文化素质高,常对子女有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强烈的求知欲去影响和教育子女,培养他们顽强的进取精神,同时在孩子的学习上也能给予较好的指导。相反,文化素质较低的家长本身不思进取,往往对子女的要求不高,他们不仅自己不学习,也不关心子女的学习,甚至只顾自己的娱乐而影响孩子的学习。很多研究成果都说明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较高相关。就心理素质而言,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幼儿是生活在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应和参与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响,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不例外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灵上。孩子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想改变孩子身上的某些东西,就应首先看它们是否能够在自己身上被改变,努力使自己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孩子具有一个生长良好个性和优秀人格的温床。俗话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尤其是婴幼儿,他们的依从性、归属性、模仿性都很强。他们往往从父母那里模仿到不健康的性格、行为习惯。有的父母喜怒无常,快乐时对孩子很亲昵,而生气时便拿孩子当出气筒,于是孩子的情绪也喜怒无常,脾气乖僻。因此,家长要想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自身也要不断地提高心理素质。〔4〕教养态度和方式: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的心理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父母的教养态度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或冷漠型、民主型。如果家长都能采取合理的态度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儿童就很容易显示出独立、积极、友好及稳定的情绪。相反,那么易使儿童形成不良的性格特点,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开展的影响是不容无视的,只有家长双方共同关注,给孩子创造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的心理素质健康地开展。3、社会生活环境学前儿童和其他社会人群一样,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社会生活环境中和各种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地增加。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在学前儿童心理开展过程中,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生物因素是根本因素,社会因素通过心理因素来实现,它们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促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地开展。思考题:1、如何理解动机和需要的关系?2、如何理解挫折对人的行为的作用和影响?3、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性因素有哪些?第三章托幼机构中常见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学习要求:(一)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1、识记: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的概念及其含义。2、领会:从交互作用理论来理解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二〕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的根源1、领会:对学前儿童形成精神压力的三个主要来源。2、应用:对三个来源作出综合分析。〔三〕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的缓解和消除1、领会:缓解和消除精神压力可以从何处着手。2、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交互作用分析理论交互作用分析理论的根本假设是人可以改变对过去不幸事件的怨恨,认为任何人都能够学会真诚地对待自己、思考自己、做出自己的决策、表达自己的情感。该理论在理解和预测人的行为方面主要采取以下四种方法:结构分析,了解个体内部发生了什么;交互作用分析,描述和分析两人之间或更多人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游戏分析,了解个体之间不良情绪的相互影响;生命方案分析,了解一个人所遵循的生命方案。1、结构分析在结构分析中,Berne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包含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儿童式〞自我(Child,简称C)、“父母式〞自我(Parent,简称P)和“成人式〞自我(Adult,简称A)。他认为个体的自我状态是直接与行为模式、情感模式相一致的。同时他非常强调人的早期经验,认为这些早期经验为个体奠定了人格根底,成为行为的动力。2、交互作用分析交互作用分析的是用来分析人际相互作用模式的,与个体内部的结构分析不同。交互作用的类型有三种:互补的交互作用、交叉的交互作用和隐含的交互作用。3、游戏分析Berne认为人通过游戏来安排时间、实现认知、与他人保持一定的社会距离,使人们可以充分地暴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感到平安。他强调,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最普遍的人生态度是“我不行-你行〞,而对待这种处境的方法就是游戏。4、生命方案分析交互作用心理学的根本观点交互作用心理学派认为,人的自我结构由三个成分组成: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如果三者以合理的比例开展,那么心理健康;否那么会导致心理障碍。以下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四种典型的心理现象:(1)我不行,你行。——自卑自怜型(儿童自我)(2)我行,你不行。——自信自满型(父母自我)(3)我不行,你也不行。——自卑自毁型(儿童自我)(4)我行,你也行。——自信自觉型(成人自我)前三种现象都是心理失常的表现,只有建立第四种“我行,你也行〞的关系才是最健康的心理状态。交互分析理论与方法伯恩认为,大多数心理失常,实质上是日常交往行为中交际态度的失常,因而改变心理失常的良策应来源于人们对交际行为的研究。一、交互分析疗法的根本原理〔一〕人格结构父母式自我心态〔Parentegostate〕,简称P,成人式自我心态〔Adultegostate〕,简称A。儿童式自我心态〔Childegostate〕,简称C。〔二〕心理污染。心理污染的形式:P污染AC污染AP污染A而C欠缺C污染A而P欠缺A不起作用〔三〕人生态度(1)我不行,你行。——自卑自怜型(儿童自我)(2)我行,你不行。——自信自满型(父母自我)(3)我不行,你也不行。——自卑自毁型(儿童自我)(4)我行,你也行。——自信自觉型(成人自我)前三种现象都是心理失常的表现,只有建立第四种“我行,你也行〞的关系才是最健康的心理状态。二、交互分析的咨询方法〔一〕构造分析1.父母式自我状态的线索:2.儿童式自我状态的线索:3.成人式自我状态的线索:〔二〕交流分析:1、平行交流特点为2、交叉交流3、交往的改善第一节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一、精神压力状态与学前儿童的身心适应

〔一〕精神压力状态的概念

1、不同研究者的不同观点对精神压力状态的定义,常因研究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有差异。塞里将精神压力状态看作是身体对任何需求的非特异性反响;梅森将精神压力状态看成是对有威胁的或不愉快的因素的情绪反响或唤起性反响;阿克斯特那么将精神压力状态看作是导致人体根本功能不平衡的环境力量。例如,不能实现的期望、目的和手段的冲突,负担过重或者过轻,受剥夺、无能为力、受创伤、受到能觉察到的威胁等。

2、交互作用理论在数种关于精神压力状态的理论中,精神压力状态的交互作用理论相对较为完整。根据这种理论,精神压力状态是通过人与其环境间存在的特定关系而发生的,这是一种复杂的动力体系,精神压力状态是以心理过程为根源的个人的知觉现象,同时特别重视反响作用的存在。拉扎鲁斯的定义拉扎鲁斯等人从这种理论出发,曾给精神压力状态下了这样的定义:“精神压力是人与环境之间的特殊关系,它取决于人对加重或超出其负荷的危机及其完好状态的评估〞〔2〕交互作用理论的核心机制

这就是说,人对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的知觉,以及对满足这些要求的能力的知觉,是形成精神压力状态的根源,如果在知觉到的要求同人对自己满足要求的能力的知觉之间出现了不平衡,就会产生精神压力。〔二〕精神压力与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1、生理指标的变化〔1〕梅耶的链球菌感染的研究〔2〕与精神压力有关的其它疾病2、心身疾病〔三〕精神压力与学前儿童的心理适应1、适应的定义适应,指的是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既包括个体根据环境的要求改变自己,也包括个体作用于环境。〔四〕对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状态的评估1、社会性重新调整计量表2、科亭顿生活事件记量表

二、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艾力克森曾描述儿童面临与精神压力有关的4种类型的情况,它们是动机冲突、社会经济状况、教育机构状况、心理创伤。〔一〕动机冲突〔二〕社会经济情况〔三〕教育机构状况〔四〕心理创伤三、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减缓和消除一般而言,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与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压力,他们自身内部的压力以及他们心理的自我强度等方面有关。因此,减缓和消除学前儿童的精神压力,一般从减轻外界环境和自身内部的压力以及增强自身心理强度等方面入手。〔一〕减轻外界环境的压力外界环境的压力一般可分为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两大类。1、心理压力儿童心理压力主要有人际关系的压力、社会关系的压力、对学前儿童的期待所造成的压力等等。减轻学前儿童压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优化托幼机构的环境a.完善教师人格b.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c.适度的教学要求〔2〕其它外界环境的心理压力2、生理压力外界的生理压力包括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噪音等不良物理因素的长期刺激等。〔二〕减轻内在的压力减轻学前儿童内在的精神压力,应在家庭、托幼机构以及社会诸方面尽量从学前儿童的立场出发,满足学前儿童的各种合理需要。〔三〕增强学前儿童自身心理强度人的自身心理强度指的是人应付内外压力的能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矫治措施1、行为矫正法2、游戏矫治法3、家庭治疗法4、团体训练法5、动物辅助疗法第二节与神经性习惯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要求:1、识记:儿童吮吸手指和衣物行为、咬指甲和其他物品行为、习惯性阴部摩擦行为等的概念。2、领会:儿童吮吸手指和衣物、咬指甲和其他物品、习惯性阴部摩擦等病症。一、吮吸手指和衣物〔一〕生理机制吮吸手指的生理机制,吮吸乳头是人的原始本能反射,婴儿会很自然的吮吸碰到嘴唇的任何物体。到2—3岁以后,儿童的动作能力和语言开展了,反映儿童饥饿状态和索食的要求已经能满足,吮吸手指和衣物的行为就逐渐消失了。婴儿吮吸手指是一种常见的行为,特别是婴儿长牙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来说,儿童到2—3岁以后,这种吮吸手指的现象就会消失,但是如果过了这一年龄阶段,还仍然经常吮吸手指,就不属于正常现象了。〔二〕引起的后果受到同伴和成人的非议;引起消化道感染或肠道寄生虫病;导致下颌发育不良,上下牙对合不齐。〔三〕预防和治疗不良的环境〔婴儿期喂养不当、不能按时得到足够的食物〕和不适当的教育方法〔缺乏环境刺激和社会交往〕所致。孩子用吮吸自己的手指或衣物作为抑制饥饿或自娱自乐的方式,长此以往,就养成了习惯。〔1〕定时、定量喂足喂好婴儿,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2〕给儿童手指上抹苦味剂〔胡椒粉、黄连水、辣椒水〕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吮手指时产生一种厌反感,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行为习惯;〔3〕用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拍皮球、叠纸、剪纸、画画、唱歌等〕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4〕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陪孩子游戏、带孩子郊游、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肌肤接触,在陌生的环境中,要多给孩子关注〕。〔5〕腭槽治疗法。〔昂贵〕二、儿童咬指甲咬指甲可以在儿童期的任一阶段发生,顽固者可能形成终身顽固习癖,在3—6岁的儿童中,发病率较高,但是多数出现在学龄初期的儿童身上,大约有10—30%的学龄儿童有这种行为,多发年龄在11—13岁间,男女比例相近。随年龄增大后,病症可自愈。但少数人养成顽固习癖,终生难改。表现:儿童经常不由自主地咬去长出的指甲,还咬指甲周围的表皮,甚至吃掉指甲。严重的会将十个手指指甲咬得很短,甚至会把甲床咬出血来。有的儿童不仅咬指甲,还咬手上各小关节侧的皮肤、衣袖、领子以及其他各种物品。有些儿童还伴有多动、睡眼不安、吮吸手指、挖鼻孔等多种行为问题。在情绪不安时,咬指甲的行为表现更为突出。原因:〔1〕咬指甲的行为,主要与儿童紧张的心理状态有关。A.缺乏平安感:如父母工作忙,对孩子缺乏关爱,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或教师管教太严、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困难〔如不愿去幼儿园〕等,在强烈的心理压力或高度焦虑的情况下,孩子就会以咬指甲来缓解心理紧张,长此以往,行为就固定下来了。B.缺少同伴: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后,都是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玩玩具、看电视,当感到孤独、寂寞、乏味时,便不自觉地去咬手指,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习惯。〔2〕模仿:有的儿童咬指甲行为是在幼儿园里从同伴那里模仿来的,一般获得了快感,逐渐形成了顽固性习惯。预防和治疗:〔1〕消除引起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如父母和教师不要过于严厉,作业难度不宜过大等。给孩子多一些时间能与同伴一起玩耍。用儿童感兴趣的活动〔拍皮球、叠纸、剪纸、画画、唱歌等〕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满足孩子被爱被关注的需求〔陪孩子游戏,带孩子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带孩子郊游、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肌肤接触,在陌生的环境中,要多给孩子关注〕。〔3〕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剪指甲等。〔4〕在指甲上涂苦药〔胡椒粉、黄连水、辣椒水〕或缠上纱布,使之在咬指甲时产生一种厌反感,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不良行为习惯。〔5〕对于较严重的患儿,可采取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正。案例:小晖,女,11岁。家境富裕,乖巧漂亮,成绩中上,课外生活非常丰富,参加了很多兴趣班的学习,有舞蹈、钢琴、英文等。给大家的感觉也是懂事听话,但她一直有咬指甲的习惯,其母亲对她这一行为非常讨厌,屡教不改,便把她带去咨询。医生在与小晖的交谈中发现,她虽然外表活泼,但内心却藏着许多忧虑。据了解,她父亲是公司的董事长,几乎没有时间和她交流,她的教育生活都是母亲负责。她的母亲不仅喜欢打扮,而且凡事喜欢吹毛求疵、唠叨不停,她希望女儿成为一个大家闺秀,要她学芭蕾、学民族舞蹈,练钢琴、读英文。但是小晖内心不喜欢这些,而她母亲却非常热衷于此,不惜花费时间金钱,为其请名师,制备很多名贵的衣服。每次女儿学芭蕾舞时,她就在旁边指点批评。而且常常提醒女儿在生活中的仪表仪态,甚至走路姿势,搞得女儿紧张兮兮的。而且小晖的课外时间,都被这些课程占得满满的,很少能像其他孩子那样玩耍,她自述自己感到很孤独。可见女儿咬指甲的行为就是缘于这种内心的冲突、焦虑、孤独和对母亲的不满的结果。三、习惯性阴部摩擦〔夹腿综合症〕表现:孩子的这一病症,医学上称为习惯性阴部摩擦,多见于1-3岁的婴儿。表现为两腿交叉或并拢夹紧摩擦生殖器,同时双目凝视、面颊绯红,表情很不自然,有时还伴有出汗、喘气。一般表现为入睡或刚醒来时两腿内收,摩擦自己的外生殖器,女孩有时两腿交叉上下移擦。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表现为在突出的家具角上或骑在某种物体上活动身体,甚至为防止大人的干预而暗自进行,每次持续几分钟。在阴部摩擦的同时,孩子面部出现泛红,两眼凝视,甚至大汗淋漓,但神志清楚,无其他异常表现。这时,如父母阻止孩子的行为,阴部摩擦即会停止。原因:1、局部刺激:如局部湿疹、炎症和蛲虫感染〔蛲虫又叫线虫,外形恰似一条白线,长度大约2厘米〔约半寸〕,寄居在儿童的大肠内,有时随儿童的粪便排出,在粪便中可见无数白色小虫蠕动,这便是蛲虫。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及回肠下段。当人睡眠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局部雌虫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产卵。产卵后,雌虫多因枯槁死亡,少数雌虫可由肛门蠕动移行返回肠腔。假设进入阴道、子宫、输卵管、尿道或腹腔、盆腔等部位,可导致异位寄生。一般病症轻微,主要表现是夜间肛门及阴部奇痒,因而失眠,烦躁不安,夜惊等。由于蛲虫可钻入粘膜深层引起轻度炎症。偶有蛲虫侵入泌尿系统或女性生殖系统,引起尿频、阴道炎、输卵管炎或腹膜炎。〕等。由于局部瘙痒,致使两大腿内收交叉摩擦,甚至将手伸入,时间长了就开展成为习惯性动作。2、心理因素:有的儿童因家庭气氛紧张、缺乏母爱、遭受歧视等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无玩具可玩,通过自身刺激来寻求宣泄,从而产生夹腿动作。3、其他原因:在大孩子中,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也是导致“夹腿〞不良行为的原因。预防和治疗1、提高认识:防治本征的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本征迹象,应及早向儿童心理专家咨询。家长要了解此征的性质,对患儿不要责骂、不要惩罚,也不要强行制止其发作。要说服教育、诱导解释。2、及时转移:当患儿将要发作或正在发作时,家长应装作假设无其事的样子将患儿抱起来走走,或给患儿玩具玩玩,或和患儿“逗逗乐〞,或领患儿出去玩耍,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能持之以恒,一般均能奏效。3、按时作息:要养成按时睡眠的好习惯,晚上不要过早上床,早晨不要晚起赖床,以减少“夹腿〞发作的时机。4、去除原因:家长要注意患儿会阴部卫生,去除各种不良刺激。如果患儿有蛲虫、湿疹等,要及时请医生治疗。不穿着紧身衣裤。男孩有包茎应及时手术处理。家长还要注意给患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充分的温暖和爱抚。5、特殊病例:对于病程较长,病情顽固的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小剂量泰必利。第三节与情绪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要求:1、识记:了解儿童恐惧、屏气发作、夜惊梦魇、暴怒发作等概念。2、领会:儿童恐惧、屏气发作、夜惊梦魇、暴怒发作等病症。一、恐惧不安儿童对特定的事物〔动物、人、物品〕或情景所产生的过分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响。〔一〕惧怕的对象:〔二〕原因:〔1〕特殊刺激引起的直接经验。〔2〕恐惧是一种共鸣。〔3〕恐惧是受恐吓的结果。〔三〕防治:〔1〕鼓励儿童观察和认识各种自然现象,懂得一些粗浅的科学道理。如电闪雷鸣时给孩子讲讲雷公公的故事。或投身于恐惧的情景中,学会如何应付。〔2〕禁止采用恐吓、威胁的方法,禁止儿童看恐怖影视、书刊、图片。〔3〕鼓励儿童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培养其不畏困难,勇敢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恐惧心理。〔4〕必要时〔造成严重的适应性困难时〕采用模拟示范法和系统脱敏法等一类行为治疗的方法进行矫治。系统脱敏法:先用轻微的较弱的刺激,然后逐渐增强刺激的强度,让其逐渐适应,最后到达消除恐怖障碍的目的。案例:某女孩,看到一辆汽车撞到一位骑自行车的妇女,当时吓得浑身冒汗、两腿发抖。从此她对汽车产生了恐惧:一看到汽车就浑身发抖、两腿酸软,更不用说坐汽车了。医院检查未发现其他病况,确定她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恐怖障碍。便对她实施了系统脱敏治疗。首先让她想象汽车,看汽车照片,然后由远距离看汽车到近距离看汽车,使她不再有异常感,最后由别人陪同她坐汽车到她单独一人坐汽车,直到她不再害怕为止。二、儿童屏气发作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呼吸系统的神经症。该症的主要特点是,婴幼儿在情绪急剧变化时出现呼吸暂停的现象。〔一〕表现:儿童在遇到发怒、惊恐或不如意的事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旋即发生呼吸暂停。轻者呼吸暂停半分钟到1分钟左右,面色发白,口唇青紫;重者呼吸暂停2-3分钟,全身强直,明显发绀,意识丧失,出现抽搐,其后肌肉松驰,恢复正常呼吸。〔二〕原因:由于某种心理诱因的触发所致,如恐惧、发怒、疼痛或受到挫折等;是机体缺铁所致。约30%有家族史。〔三〕矫治:〔1〕尽量消除可引起小儿心理紧张的各种因素。家长要注意亲子关系和儿童早期生活的环境,尽可能解除或减轻儿童的心理紧张和矛盾冲突,防止可能触发屏气发作的各种因素。〔2〕不要溺爱孩子。家长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有这样的病症而过度保护起来,认为他不能受任何刺激,对他百依百顺;而是要进行正确的教养,不要溺爱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又要对他有严格的要求,使孩子学会耐受挫折、克服困难,逐渐减少发作次数〔3〕对于因缺铁性贫血所致的发作,那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纠正贫血,同时注意合理的膳食,多吃一些富含铁质的食物〔4〕对正发作的孩子,家长要镇静,立即松开孩子的衣领、裤带,使其侧卧,轻轻扶着孩子。孩子恢复正常后,可以用给他讲故事,带他玩等方法转移他的紧张情绪。必要时还可选用苯巴比妥一类的镇静剂以减少屏气发作的发生,防止脑部缺氧而产生的损害。三、暴怒发作〔一〕表现:儿童暴怒发作表现:是指儿童在个人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或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就哭闹、尖叫、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扯自己的头发或衣服,以及其他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儿童在暴怒发作时,他人常无法劝止他的这些行为。除非其要求得以满足,或无人给予理睬才停止下来。暴怒发作在学前儿童中比拟常见,有局部儿童表现程度比拟严重,发作过于频繁,成为一种情绪障碍。〔二〕原因: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儿童的暴怒发作是通过学习而产生的,即暴怒发作最初可能由于遭受挫折而引起,其后,可能由于受到环境中其他人对此事的态度、问题的结局等因素的影响而得以维持。例如,在小儿发生暴怒发作时,母亲作了让步以中止儿童的发作,但是母亲的行为却起到了助长儿童暴怒发作的作用,而其他儿童那么又可通过学习模仿获得这种行为。〔三〕矫治:〔1〕预防儿童的暴怒发作,应从小培养他们讲道理、懂道理的品质,不要过于溺爱和迁就儿童。在第一次发作时,家长不要妥协,坚持讲道理,绝不迁就儿童不合理的要求。〔2〕从小培养儿童合理宣泄消极情绪。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懂得一些疏泄心理紧张的方法,并在生活中加以运用,也要帮助他们克服这种行为〔3〕对于少数暴怒发作行为较为严重的儿童,应该给予行为治疗〔阳性强化法又称“犒赏法〞,是以训练和建立良好适应行为作目标,通过奖励方法予以正性强化。奖励方法可以为表扬赞许等精神鼓励,也可为实物、奖品等投其所好的物品、代币券等。消退法、惩罚法〕例如,当儿童完成某一项要求时即给予口头赞许或物质奖励〔阳性强化法〕;未完成某项要求时或出现不良行为时即取消奖励〔惩罚法〕或者不予理睬〔消退法〕。例如,当儿童发作时,将其暂时安置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给予短暂的隔离,使他的暴怒发作不引起人的注意,从而使发作的频率逐步降低。四、儿童夜惊是指睡眠时所产生的一种惊恐反响。俗称“撒呓挣〞,4-7岁的儿童较为多见,男孩的发生率比拟高。〔一〕表现:小儿入睡一段时间后〔15-30分钟内〕,在没有受到任何外部刺激的情况下突然从床上坐起,尖叫哭喊,两眼瞪直或紧闭,手脚乱动,表现出十分惊恐的样子。并伴有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全身出汗等病症。这时如果叫他,通常难以唤醒,对于他人的安抚、拥抱等不予理会。发作可持续数分钟〔10分钟左右〕,又自行入睡,醒后完全遗忘。发作次数不定,可隔数天发作一次,也可一夜发作屡次。(二)原因:多由心理因素所致。与母亲长期别离,亲人伤亡,父母吵架或离异、生活中遇到困难,受到成人的严厉责备或惩罚使小儿情绪紧张;睡前看了惊险恐怖的电视,或听了一些情节较紧张的故事等都会造成儿童睡前精神紧张。环境因素——卧室温度过高或空气污浊;睡眼时将手压在胸口;晚餐过饱。生理因素——鼻咽部疾病致使呼吸不畅,患肠寄生虫病使小儿的睡眠受骚扰。〔三〕预防:〔1〕消除引起紧张不安的心理诱因,减少儿童的情绪紧张。防止睡前过度兴奋或恐惧。〔2〕改变不良环境。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3〕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幼儿的夜惊会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父母在孩子夜发作时后,帮助孩子重新入睡即可。儿童梦魇是指以做噩梦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睡眠障碍。俗称的“做噩梦〞多见于学前期儿童。〔一〕表现:儿童在做噩梦时,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剧,自觉全身不能动弹,以致从梦中惊醒、哭闹。醒后仍有明显的情绪失常,紧张、害怕、出冷汗、面色苍白等。梦魇一般持续2-3分钟。对梦境有片断记忆。惊醒以后不多时,可完全摆脱对梦境的恐惧情绪,又能安然入睡。〔二〕原因: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如遭受挫折,受到惊吓,睡前看了较紧张、恐怖的电视。有的幼儿在发生梦魇以前有尚未解决的内心矛盾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不愉快情绪;躯体患有疾病。如上呼吸感染导致睡眠时呼吸不畅或肠道寄生虫病;不良的睡眠或饮食习惯不良,如睡时胸口受压或入睡前吃大量食物等。〔三〕预防:〔1〕消除内心矛盾冲突,缓解情绪紧张。〔2〕及时治疗躯体疾病。〔3〕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小儿生活有规律。〔四〕儿童梦魇与梦游“梦游症〞即睡行症。这是一种睡眠障碍,要确诊需到医院做一些必要的检查,以便与另一种相似的疾病,如别离障碍相鉴别。睡行症是指一个突然从深睡中睁开眼睛表情茫然,起身离床,行动缓慢而单调,缺乏目的性。如在房中来回走动、颠三倒四地乱穿衣裤鞋袜,或拿床单被子揉搓。也有一些人会做一些比拟复杂的事,如开门、打水、做饭等。每次出现的时间在4-6分钟左右,行为方式根本相同,次晨醒来,否认夜里的发生的一切。睡行症以儿童多见,发生率在1-6%,以5-6岁为顶峰,原因目前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一是悲伤或心理刺激过度;二是家庭不能给儿童足够的关心和温暖;三是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对梦游症的治疗采用以下方法:1.厌恶疗法。2.精神宣泄法。(补充材料:儿童别离焦虑、遗尿症、儿童选择性缄默、儿童多动症、癔症。一、儿童别离焦虑表现:与亲人特别是父母别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如烦躁不安,害怕想象中的危险,哭泣,脾气大等。有的还伴有做恶梦、讲梦话、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跳、多汗、乏力等病症。原因:〔1〕不良的环境;〔2〕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如父母对某些危险估计过高,因此,常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使幼儿整天焦虑不安;〔3〕父母对子女过分严厉或过分溺爱。矫治:改善环境和教育方式。根据孩子的年龄、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对其有合理的要求,既不溺爱,也不苛求。要从各个方面帮助幼儿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开朗的性格。教师要特别关心、与之交谈,鼓励与他人交往。二、儿童遗尿症遗尿症属于儿童行为障碍中的排泄障碍〔遗粪症也是〕。正常儿童3岁以后就能自觉地控制排尿,并在入睡后因膀胱充盈而醒来,仅偶尔失去控制而遗尿。多数幼儿随着年龄增加,大脑皮质控制排尿的机制形成,遗尿病症逐渐减少。表现:5岁以后儿童,仍不能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遗尿以夜间遗尿最常见,故也称夜尿症。儿童中遗尿的发生率,一般为4-17%,5-6岁发生率最高,11岁以后很少见,但也有可延续至成年。男孩出现遗尿现象比女孩多1倍。原因:遗尿症有两类:器质性遗尿症和功能性遗尿症防治:〔1〕消除引起小儿精神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一旦发生遗尿,不要耻笑、嫌弃、责骂或体罚患儿,要以温和、亲切、耐心的态度对待,帮助患儿树立克服遗尿的信心。当遗尿减少时给予鼓励。〔2〕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睡觉,白天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晚间适当控制饮水量〔下午4-5点钟以后不用流质饮食,晚饭宜清淡〕、夜间定时唤醒小儿排尿。〔3〕加强自觉排尿的训练。〔4〕配合药物或针灸治疗。三、儿童选择性缄默症是指已经获得语言能力的儿童,因精神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在某些场合保持沉默不语的现象(即不说话)。其实质是社交功能障碍而非语言障碍。此症儿童的言语机构和智力都没有障碍,只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缄默不语。本症多在3-5岁时起病,女孩多见。表现:患儿智力发育正常。主要表现为在某些场合拒绝讲话,而在另外一些场合那么能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缄默时,可以用手势、点头、摇头等躯体语言进行交流,有时也用书写的方式来表达。拒绝讲话的场合,一般在学校或在陌生人面前。少数儿童正好相反,在学校说话而在家里不说话。有缄默症的患儿,在学龄前常易被无视。当患儿不愿与陌生人讲话时,往往被父母误认为是胆小、害羞。直到上学以后,老师发现他不愿意答复任何问题,也从不与同学交谈,才被老师注意。但患儿能照常参加学习。原因:(1)素质性因素。患儿病前往往有个性缺陷,如敏感、害怕、害羞、孤僻、脆弱、依赖性较强等。(2)社会心理因素。许多患儿幼年时有精神创伤的经历。如家庭矛盾冲突、父母关系不和及离异,受虐待、惊吓、环境突然变迁等。矫治:(1)防止精神刺激。对处在语言开展期的幼儿要尽量防止各种精神上的刺激;(2)消除心理紧张因素。适当安排和改善生活和学习环境,鼓励患儿多和小朋友交往,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培养患儿广泛的兴趣和开朗豁达的性格,使其逐渐消除陌生、紧张心理。(3)转移法。对患儿的缄默不要过分关注,更不要训斥或强迫其说话,否那么会加剧患儿的紧张心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可采取转移法,如父母陪患儿游戏,外出游玩,分散其紧张情绪。(4)行为矫正。以阳性强化法效果最好。在患儿情绪松弛的根底上,患儿的嘴刚张口讲话时,就给以鼓励和奖励。也可用患儿最需要、最喜欢的东西作为奖励条件,鼓励其说话。(5)药物治疗。对一些病症较重的患儿,如有过分焦虑、紧张、恐惧,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剂量的抗焦虑药。经治疗多数患儿可治愈。未经治疗的患儿可能长期保持缄默,直至青年初期。有的可影响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四、儿童多动症多动症是多动综合症的简称。是一类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儿童行为问题,故也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该症以注意力松散、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在儿童行为问题中颇为常见。多动症一般在幼儿3岁左右就会起病,通常男孩多于女孩。表现:判断儿童是否有多动症要特别慎重。可参照康纳多动症评分量表〔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一种量表,它专门为教师和家长判别多动症儿童而设计〕多动症儿童活动的主要特征〔1〕过度活动:〔2〕注意集中困难。〔3〕冲动行为:〔4〕学习困难原因:〔1〕遗传因素。〔2〕脑组织器质性损害。〔3〕神经生化因素。〔4〕铅中毒或食品添加剂〔5〕心理社会因素矫治:对于学前儿童,治疗多动症一般不宜使用药物。〔1〕调整家庭环境,改变不正确的教育方式。〔2〕严格作息制度,增加文体活动。〔3〕行为治疗和饮食治疗多动症儿童与活泼好动儿童的区别:〔1〕注意力方面的区别。患多动症儿童在任何场合都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看小人书、动画片时也不能专心致志;但是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或动画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2〕行动的目的性方面的差异。顽皮儿童的行动常有一定的目的性,并有方案及安排。而多动症儿童无此特点,他们的行动较冲动,且杂乱,有始无终。〔3〕自控能力方面的区别。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不再胡吵乱闹;多动症儿童无此能力,不能根据环境和场合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多动症儿童有注意力松散、冲动任性、活动过多三个特征。五、癔〔yì〕症,又称歇斯底里,是hysteria的译音。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故有人称其为“疾病模仿家〞。由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情绪冲动、暗示或自我暗示等而引起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急起的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障碍没有器质性根底。病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及遗传,但性格因素,如情感丰富、暗示性强、自我中心、富于梦想等,也可能成为癔病的诱因。(1)癔病性精神障碍,又称别离型障碍。①情感爆发:患者在受精神刺激后突然出现以尽情发泄为特征的临床病症。嚎啕痛哭,又吵又闹,以极其夸张的姿态向人诉说所受的委屈和不快,甚至捶胸蹬足,以头撞墙,或在地上打滚,但意识障碍不明显。发作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周围环境有关。情感爆发是癔病患者最常见的精神障碍。②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朦胧状态或昏睡,病人突然昏倒,呼之不应,推之不动;癔病性朦胧状态,兴奋冲动,情感丰富或有幻觉、错觉;癔病性神游症,患者表现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癔病性梦行症,睡中起床,开门外出或作一些动作之后又复入睡;癔病性假性痴呆,表情幼稚,答非所问,或答案近似而不正确。③癔病性精神病:患者表现情绪激昂,言语零乱,短暂幻觉、妄想,盲目奔跑或伤人毁物,一般历时3~5日即愈。④癔病性神鬼附体:常见于农村妇女,发作时意识范围狭窄,以死去多年的亲人或邻居的口气说话,或自称是某某神仙的化身,或称进入阴曹地府,说一些“阴间〞的事情,与迷信、宗教或文化落后有关。(2)癔病性躯体障碍,又称转换型癔病。①感觉障碍②运动障碍③躯体化障碍“老牛大憋气〞是癔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占农村中癔病患者的半数,占住院癔病患者的1/5。多见于易冲动、感情用事、自以为是的女青年,一旦违背了自己的愿望,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或争吵失利时感到委屈而发病。表现为在有人注意的地点和场合突然倒在地上、沙发上或有依靠处,以求得同情,同时四肢无规律的乱动或呈四肢僵直不动,嘴里喊叫、骂人或做怪样,并伴屏气或深叹气、吸气。虽问之不答,但并无意识障碍和呼吸停止,患者听得见,看得到周围人的反响和举动,其发作也随之波动。发作中无大小便失禁及咬破舌头,身体极少有外伤。发作时间至少半小时或数小时,多在白天、平安及人多的地方发病,不会因发病而致伤或致命。发作后行为正常,对病中情况可完全或片断回忆,过后病人常说:“当时脑子是清楚的,就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于癔症确实认应十分慎重,要注意四个要点:一、该病是由于精神刺激突然引起的疾病;二、该病的病症具有特异性,如躯体障碍表现出的体征,意识障碍表现出过多的表情和夸张性;三、病症可因暗示而消失;四、它不属于器质性躯体疾病。发病原因:癔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个性特征有关,可概括为:在某种性格根底上,因精神受到刺激而发病,亦可在躯体疾病根底上发病:1、遗传因素2、病态人格(1)高度情感性:(2)高度暗示性。(3)高度自我显示性(4)丰富梦想性3、精神因素4、躯体因素癔病的精神与躯体因素精神因素:一般多由急性精神创伤性刺激引起,亦可由持久的难以解决的人际矛盾或内心痛苦引起。尤其是气愤与悲哀不能发泄时,常导致疾病的突然发生。一般说来,精神病症常常由明显而强烈的情感因素引起,躯体病症多由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首次发病的精神因素常决定以后发病形式、病症特点、病程和转归。再发时精神刺激强度虽不大,甚至客观上无明显原因,因触景生情,由联想激起与初次发病时同样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反响,而出现模式相似的病症表现。躯体因素:在某些躯体疾病或躯体状况不佳时,由于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减弱而成为癔症的发病条件。如颅脑外伤、急性发热性疾病、妊娠期或月经期等。鉴别诊断(1)癫痫大发作:一般无精神因素,意识完全丧失,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阳性,暗示治疗无效等,可资鉴别。(2)反响性精神病:病程较久,常有强烈精神创伤史,病症不呈阵发性,动作杂乱而无目的,暗示治疗一般无效等可助鉴别。治疗:暗示疗法〔暗示性的言谈举止;要认识真正的自我:学会用健全的方法或策略应对精神刺激,而不是幼稚的原始反响;药物注射,针灸,穴位按压或电刺激等。〕第四节与品行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要求:1、识记:儿童攻击性行为,撒谎和偷窃,拒绝入园等概念。2、领会:儿童攻击性行为,撒谎和偷窃,拒绝入园等病症。一、儿童攻击性行为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且不为社会标准所许可的行为〔或能引起别人对立和争斗的行为〕。是学前儿童最为常见的一种品行障碍,到学龄期后那么日渐减少。表现:一是侵犯他人身体,踢、打、抓、咬他人;二是毁坏物品。撕、扔、踩东西。三是言语攻击,〔二〕原因:〔1〕疏泄情绪,保护自己。〔2〕观察模仿的结果。〔3〕家教不当。二、儿童说谎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一〕原因:无意说谎——学前儿童由于认知开展水平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相符的情况,而造成了说谎。比方,他们常常把想象中的事物当作现实存在的事实;把渴望得到的玩具当成已经得到了,去告诉别的小朋友。于是就出现了“牛皮吹破天〞“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现象。这种“谎话〞不是儿童有意编造的,而是由于他们心理开展水平的限制而产生的。这些儿童还判别不了事实的真伪虚实,即使说了谎,自己还分不清真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接受良好的教育,无意说谎会逐渐减少。有意说谎——有些儿童由于各种原因,经常成心编造谎话,这就是有意说谎。〔1〕逃避责备或惩罚。有些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训斥、打骂,于是编造谎话,以掩盖自己的过失,这时说谎成了幼儿免遭惩罚的自卫手段。成人对幼儿过分严厉,不问清事由就加以恐吓、责骂甚至施以体罚,常使幼儿产生这种问题。〔2〕由于自卑想对别人进行报复,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时也会说谎。例如,为了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报复而谎报情由,等等。如果幼儿通过说谎到达了目的,那么无形中起了强化作用,久而久之,说谎就会成为一种顽习,即使在没有必要说谎的时候也会编造谎话,从而构成严重的品行问题。〔二〕防治:〔1〕教育儿童老实做人。预防和纠正说谎行为关键在于教育。教师和家长要让幼儿懂得从小就要说老实话,做老实事,用老实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让他们懂得不说谎的人才能心里平静,精神愉快。还要让他们明白说谎的严重后果。〔2〕营造和谐、融洽的环境气氛。要让儿童从小就生活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之中,家庭和幼儿园集体成员之间应彼此相互信任,即使在幼儿犯了错误的情况下,也要尽量防止给予训斥、责骂,要多给予热情的帮助,给予改正错误的时机。在这种和睦、协调、充满信任的生活环境里,幼儿就会自然地吐露真情,无须掩饰、隐瞒和欺骗。〔3〕成人言传身教。在儿童面前,成人应该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要真诚地对待孩子。这对幼儿老实行为的形成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4〕帮助减轻和消除其心理紧张。〔5〕及时揭穿儿童的谎话,不让其得逞。发现儿童有意说谎,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用事实真相来点穿谎话,让孩子懂得说谎是要受批评的,从一开始就堵住孩子说谎的企图。三、儿童偷窃偷窃是指用不正当的方法和手段获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钱财、物品等。〔一〕表现儿童在l-2岁时,自我意识尚未形成。父母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2-3岁后,儿童能逐步形成控制能力,不乱拿别人的东西。否那么,上小学前后,儿童可能出现偷窃行为。偷窃对象常是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或小伙伴的物品。儿童偷拿别人的东西,往往由于一种强烈的欲望与控制欲望的能力较差,以及一时的冲动所引起的。孩子平时就有随心所欲行动的毛病,就要培养他经过考虑以后再行动的习惯。二、儿童偷窃的原因1.不能抗拒诱惑〔强烈的占有欲〕。2.为了自我吹嘘。3.换取感情或引起别人注意。4.感觉不公平〔发泄心中的不满〕。5.成人教育不当。6.不良伙伴的引诱。7.病态人格或脑损伤、智力发育不全所致。三、偷窃行为的矫治1.了解儿童偷窃的原因,针对问题进行教育。2.要清晰、明确地为幼儿讲解道德准那么。讲述必须具体、现实,不要笼统、模糊;讲话更加明确,收效也就更大。3.要摆事实、讲道理。发现儿童有偷窃行为时,家长必须使孩子认识到偷窃是一种坏行为,得不偿失,应努力克服纠正。4.不要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恼怒不堪,或作出过分反响。5.家长要成为孩子的良好典范。三、拒绝上幼儿园幼儿初次上幼儿园,会出现一些情绪波动,这很正常。有的儿童情绪波动过大,持续时间过长,以至于害怕或者拒绝上幼儿园,或者一提到上幼儿园就说头痛或腹痛。〔一〕表现总体说来,新入园孩子的别离焦虑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情绪方面——焦虑、坐立不安、恍忽、低声啜泣、失声哭闹、恋物、暴躁、生气、恐惧、紧张等。2、行为方面——害怕、害羞、缄默〔整天不讲一句话〕、缠人、孤僻、打人、抢玩具、拒食、拒绝拥抱、扔玩具、拒绝脱衣服、违拗、自虐。3、生理方面——喂食困难、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夜惊、遗尿等。〔二〕原因1.生理上的问题。2.生活规律的改变。3.幼儿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4.自理能力差也是幼儿对幼儿园生活不适应、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5.产生挫折感。6.个性原因。二、在幼儿新入园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首先,仔细观察,确定特点,找出症结。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幼儿对陌生的环境感到害怕。第二、第三、第四、小朋友之间互不熟悉,不会很好相处、不会交往也是幼儿不愿上幼儿园的原因之一。第五节与语言有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要求:1、了解儿童开展性语言障碍、开展性语音不清和口吃的概念。2、领会:儿童开展性语言障碍、开展性语音不清和口吃的病症。一、开展性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育缓慢〕是最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形式。它是由于大脑发育缓慢而造成的言语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言语障碍和表达性言语障碍。这类儿童口头语言明显落后同龄儿童,到相应年龄仍不能讲完整的句子,甚至仅能讲少数单词,有的表现讲话词不达意或构音不清。〔一〕表现:这些儿童可出现焦虑不安、退缩、执拗、遗尿、吮吸手指等行为问题。二、开展性语音不清指的是儿童不存在发音器官或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病变,但是在说话时语音不清晰,讲话不能成句。轻者,说话能被人听懂,但是吐字不准,语音含混;重者不知所云。原因:由于与发音有关的神经系统发育缓慢;儿童在学习语言时,与发音不清的人交往和学习有关。治疗:言语矫正治疗;辅以心理治疗。案例:怎样教育有语言障碍的小孩我教小班。我们班里有一个男孩,来圆一星期后我们就发现他不会讲话,而且很喜欢欺负其他的小朋友。比方其他小朋友午点没吃完,不管谁坐在他的身旁,他都会以武力枪过来。在玩玩具时,从来也不知道该好好的玩,喜欢抢别人的玩具。所以,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他。老师对他这样的行为很讨厌,不管你怎样批评他,他都“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根本就听不懂我们老师的话。然后老师开始疑心他是个语言功能有彰碍的小孩。来幼儿园只会说“老师早上好〞“谢谢老师〞这两句话。我们与家长及时联系,原来他在来幼儿园之前在广东、南宁、老家等几个地方住过,因为各个地方的语言个不相同,所以他一直没学会说话,老师看到小朋友都不喜欢他,就叫小朋友一起来帮助他,鼓励他来跟大家一起游戏,他还是没有一丁点的进步,他压根就没有上进心,压根就没学。而且这一学期下来也没能改掉打人的那种攻击性行为,家长和我们老师都很着急。平时各种游戏活动他都不能很好的参加和完成,在他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你教他,他也不学。我们很困惑,也不知道怎么去帮助他。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老师都很少见到〔既不说话,听不动懂老师的话,有喜欢打人〕,请老师能指点一些工作的理论,让我们在实践中运用。点评:根据作者的表达,我们知道文中的男孩是由于家庭原因,接触不同的语言而影响了该男孩的语言发张,从而导致其行为及社交能力。其病因既是发育性语言障碍,即语言开展缓慢。针对这一病因,有以下的措施:1、通过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爱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到周围温暖、平安,孩子才会主动适应并探索外界环境,以开展自己的智能。教师千万不要自己先失去信心,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在语言训练中,想方设法让孩子说话,并对孩子的微小进步给予鼓励,从而强化孩子学习语言的热情和兴趣。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与恒心:相信孩子一定能够获得良好的语言能力,要注意防止急躁情绪,也不能迁就、放任孩子,致使孩子失去最正确教育时期而不能形成某种学习习惯,这对孩子未来是一个十分遗憾的事情。2、训练要点是:〔1〕进行构音器官的运动训练,训练时与游戏结合,孩子易配合,如张口、闭口、伸舌、缩舌、卷舌、厥嘴、裂嘴等动作为以后发音打根底。〔2〕进行呼吸训练,如吹泡泡、蜡烛、气球等。〔3〕进行图片的听理训练,先用较常用的单词,再过渡到句子、还有颜色和大小,在训练时放慢语速,让孩子看清口型并结合手势,通过视听综合刺激加深印象。〔4〕诱导发音训练,可利用象声词〔动物叫声,自然界声音〕,双唇音开头〔ba、pa、ma等〕诱导其模仿发音。〔5〕打拍子。您可以在孩子的身上或者手上有节奏地轻轻拍打,通过让孩子感受“节奏〞,训练他掌握说话时的抑扬顿挫。〔6〕让孩子练习绕口令。使孩子的吐字发音得以强化,并对容易发音混淆的词语进行辨析。〔7〕给孩子阅读散文、文学作品和诗歌。这可以让孩子从小就多方面地感受文学作品中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同时通过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感受正确的发音,增强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3、要尽可能制造时机,多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交流玩耍。比方让小朋友游戏时多一些协作性的有戏,并对患着更多的时机和鼓励。三、儿童口吃是指说话的时候不自主地在字音或字句上,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它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节奏障碍。表现:〔1〕发音障碍。〔2〕肌肉紧张。〔3〕伴随动作。〔4〕常伴有其他心理异常,思考与练习:学前儿童精神压力的根源是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