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变化+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1页
扩张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变化+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2页
扩张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变化+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3页
扩张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变化+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4页
扩张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变化+综合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扩张变革——世界近现代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生活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3·广东高三联考]15世纪,西欧出现了适宜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而此时中国的罗盘针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得到广泛应用,欧洲人利用它来辨明地理方位,确定航向。这有利于西欧()A.科技创新成为社会新风尚B.追求财富和探险的人文精神传播C.工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D.各国封建君主积极资助殖民扩张2.[2023·广东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其中,对“贸易之海”的理解相对准确的是()A.在古代地中海的贸易地位不是很重要B.近代以来地中海的贸易地位有所上升C.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发展地D.近代以来地中海失去贸易中心的地位3.[2023·广东高三联考]1596年,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资助下,巴伦支带领3艘船开始了第三次探险。在这次航行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斯匹次卑尔根岛,而且到达了北纬79°30′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巴伦支的航行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见,巴伦支的航行()A.为哥伦布到达美洲奠定基础B.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C.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D.促进了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4.[2023·江苏如皋高三上调研]下表为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对下表理解正确的是()时间地区14001500160017001750欧洲456989115140亚洲224254292402508非洲7482909090美洲304115910世界总计373446486671749A.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丧失大量劳动人口B.全球航路开辟改变世界人文地理格局C.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人口的稳步增长D.贸易重心转移推动亚洲人口迅速增长5.[2023·浙江浙里卷]“一个人抽铁丝,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针尖,一个人磨圆另一端以便装上针头。仅装针头一项,就包括两三道工序,装针头,把针涂白。甚至外包装,都成为专门的职业。如此一来,制针的流程就包含了大约18项操作。……平均下来每人每天生产4800枚针。”《国富论》中记述的这一现象()A.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B.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C.反映了机器生产的流程D.降低了工人的工作效率6.[2023·广东梅州一模]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美国商人创办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还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这种经营模式()A.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B.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C.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D.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7.[2023·湖北百校高三联考]下表所示是1850~1870年德国部分行业发展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煤产量(万吨)生铁产量(万吨)铁路里长(公里)机车(辆)1850年6902158564981870年3400126188763485A.德国工业革命发展较为迅速B.国家统一推动德国工业发展C.德国产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D.垄断组织掌握德国经济命脉8.[2023·百师联盟高三开学摸底]伦敦的一位医生发现,在1795年和1796年这两年里,他的病人中共有246人死亡,其中死于结核病的高达77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1.4%。此外,1839年,根据注册总处总登记官的分析,死于结核病的人口在总死亡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为17.6%。这一现象揭示出()A.工业革命伴生的社会问题B.城市化发展降低了人口死亡率C.英国政府不重视民众生命D.公共事件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9.[2023·湖北襄阳高一下期末]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资本家专注于推销纺织品,凭借庞大的殖民地市场获取丰厚的利润,他们坚信“要么死亡,要么贸易”。然而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新生主导产业却明显发展迟缓。这说明当时英国()A.过分依赖殖民地市场不利于产业升级B.海外殖民地保障其经济持续领先世界C.必须为国内过剩的低端产能寻找市场D.传统纺织业足以引领英国的产业革新10.[202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期末考试]下表是1870~1900年的铁路里程(单位:千公里),由此可以推知()年份全世界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1870年210105938221880年37316917516581890年617224331349191900年790284402602024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世界一体化进程在逐步加强C.欧美国家的水陆运输网络初步形成D.铁路成为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条件11.[2023·广东部分学校高三联考]1921年后,布尔什维克党内的一些人说苏俄政策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敞开了大门”。西方一些革命家,“看到优秀的俄国共产党人在因退却而嚎啕大哭”。对此,列宁强调:退却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进攻。由此可见,当时苏俄()A.遭受资本主义的严重威胁B.立足国情向社会主义过渡C.放弃国家资本主义的探索D.终结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2.[2023·浙江绍兴二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大烟囱工业”被称为“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被称为“朝阳工业”,获得迅猛发展。与此相适应,“重、厚、长、大”的工业产品逐渐让位给“轻、薄、短、小”的产品。这说明()A.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强B.人工智能成为新兴产业C.新材料技术应用范围广D.经济结构发生新的变化13.[2023·湖北武汉调研]1966年,戈尔巴乔夫在其家乡担任第一书记时期,在职权范围内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并以此取代官僚主义的行政命令。结果,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这一举措()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B.推动了民主政治进程C.适应了苏联改革需要D.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14.[2023·江苏决胜高考高三大联考]1965年在美国国会颁布的《外来移民与国籍法修正案》生效后,在来自德国、奥地利和瑞典等国的移民中,技术类移民分别占72%、41%和32%,在来自亚洲和非洲移民中分别占40%和49%,高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这反映出()A.美国移民政策歧视性消失B.亚非移民技术水平高于西欧C.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方向D.全球性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15.[2023·河南豫南九校高三联考]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来愈容易,欧元的启动引起的欧盟内部企业的优胜劣汰,区域内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向大型化、联合化的欧洲跨国集团发展。由此可知,欧盟的发展()A.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B.推动了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C.开启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D.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16.[2023·深圳市光明区高三模拟]下图为发表于2017年9月22日《中国日报》的漫画,画中自由女神变成了一个砌围墙的工人。该漫画意在说明当今世界()A.多极化世界秩序受到冷战思维影响B.国际贸易体系影响世界贸易进程C.贸易保护行径妨碍经济新秩序构建D.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利弊并存二、非选择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17.[2023·天津市滨海新区期末考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二新世纪开始之际,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其统治语言。欧洲和亚洲都有人担心,因特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朝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在那些有机会有办法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一种数字分隔出现在各国内和全世界富国和穷国之间。——[美]帕尔默著、何兆武等译:《现代世界史》(1)材料一所述的技术突破,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信息技术进步所产生的影响?(6分)(3)综上所述,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4分)18.[2023·广东重点中学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近代北美洲与欧洲的联系(部分)15世纪末1492年哥伦布首航美洲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订立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条约》16世纪1519~1922年麦哲伦率西班牙船队环球航行16世纪中期法国、西班牙、英国加紧了对北美的探险和征服;烟草从美洲进入西班牙;1566年,首批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佛罗里达17世纪1619年荷兰商人将首批黑人卖给弗吉尼亚居民;弗吉尼亚开始设置议会1630~1641年英国清教徒移民大迁徙,马萨诸塞殖民地不断扩展,马萨诸塞编成《自由权法典》1650~1667年英荷签约划定新尼德兰和新英格兰的边界后,两次英荷战争的结果是英国将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1673年英国议会通过《殖民地关税法》;纽约与波士顿建立正规邮路18世纪1754年华盛顿率弗吉尼亚民兵与法军对峙;法国与印第安人之战爆发1765~1766年英国通过《印花税法》在北美引起抗议和抵制风潮;各地建立“自由之子”抵制印花税;纽约与费城开辟马车客运线路1776年北美学者潘恩撰写《常识》,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的黑暗与压迫本质,鼓励北美开展争取独立的斗争——据[美]麦克尼尔《世界简史》等整理上表罗列了近代北美与欧洲联系的多件大事,请选择其中任意两件或两件以上大事,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解析:据材料“西欧出现了适宜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而此时中国的罗盘针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可知,当时西欧地区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都出现了明显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支持,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追求财富和探险的人文精神传播,故选B项;材料中的罗盘针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并非欧洲人的独立创新,而且欧洲的科学革命兴起于17、18世纪,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欧洲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在当时有能力支持海外探险的君主国家只有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法国等少数完成中央集权的国家,排除D项。答案:B2.解析:近代以来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D正确,B错误;地中海贸易地位在古代非常重要,排除A项;设问问的是贸易之海不是智慧之海,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据材料“创造了人类北进的新纪录”“不仅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而且他沿途还绘制了极为准确的海图”可知,巴伦支的航行拓展了欧洲人对世界的认知,故选C项;哥伦布横跨大西洋到达美洲发生于15世纪末,早于巴伦支的航行,排除A项;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与材料中的地理方位不符,排除B项;巴伦支的主要航行方向是向北,欧洲与大洋洲的直接联系应该往南,排除D项。答案:C4.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在1750年以前,即新航路开辟后到工业革命前,由于殖民扩张,欧洲人口一直增长,美洲和非洲的人口却大量减少和停止增长,这意味着这些地方的文明被遏止或消灭,从而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故选B项;美洲人口的丧失是因为殖民者的屠杀,排除A项;表格所示的时间截止1750年,工业革命尚未发生,排除C项;从1400年到1750年,由于亚洲主要地区和国家尚能够抵抗殖民者的入侵,受殖民者侵扰的程度较小,因此保持了自身文明发展的进程,不是世界贸易带来的影响,排除D项。答案:B5.解析:据材料“制针的流程就包含了大约18项操作”可知,工厂制度下,制针分工很细,反映了机器生产的流程,故选C项;马克思《资本论》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排除A项;劳动强度是指劳动的内含量或劳动的密度,材料信息不涉及,排除B项;工厂制下,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排除D项。答案:C6.解析:“1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据材料“美国商人……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流水作业……长途运输……下脚料生产”可知,美国将生产过程进行了细化,故选C项;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通,材料只涉及美国工厂生产工序,排除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动力运用于生产领域是机械生产的开端,排除B项;农业现代化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强调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材料涉及的是工厂生产的工序,排除D项。答案:C7.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1850年到1870年之间,德国的煤产量、生铁产量、铁路里长、机车数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统一是在1871年,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B项;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德国的煤产量、生铁产量、铁路里长、机车数量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并没有出现产业发展不平衡现象,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即20世纪初,这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D项。答案:A8.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工业革命时期,死于结核病的人口在总死亡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表明在此时期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同时,伴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民众生命遭受威胁等众多社会问题,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答案:A9.解析:据材料“然而在市场规模扩大的同时,新生主导产业却明显发展迟缓”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专注于扩大市场,减少了产业升级和技术提高,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逐渐落后,故选A项;工业革命才能保证其经济持续领先世界,排除B项;英国只是热衷于开拓市场,并不能说明其低端产能过剩,排除C项;传统纺织业引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但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重工业,排除D项。答案:A10.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世界各大洲的铁路里程都在不断增长,铁路里程的增长密切了各地之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故选B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在1870年之前,排除A项;表格中没有水路运输的信息,排除C项;铁路是国家准入市场的条件,但不是必备条件,排除D项。答案:B11.解析:1921年开始,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手段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并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B项;1920年年底,苏俄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故排除A项;当时苏俄选择了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故排除C项;1917年,十月革命终结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故排除D项。答案:B12.解析: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经济比重下降,而技术密集型的专业化和小型化新兴工业所占经济比重上升,即经济结构发生新的变化,故选D项;国家宏观调控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人工智能是“朝阳工业”之一,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排除B项;新材料技术也是“朝阳工业”之一,不能完整解释材料,排除C项。答案:D13.解析:根据材料“1966年”“使生产队有明确的自主权以决定如何进行生产”“农民劳动积极性和生产效益大增,使得该区粮食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30~50%”并结合所学可知,戈尔巴乔夫的举措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相适应,故选C项;“突破了”夸大化,戈尔巴乔夫的举措只是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并未对计划经济体制有突破,排除A项;“推动了”不合史实,1966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当时未进行政治改革,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农业措施,无法体现“协调了国民经济比例”,排除D项。答案:C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材料无法体现亚非移民技术水平高于西欧,排除B项;A项“歧视性消失”说法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排除D项;材料中美国新法案推出后,技术类移民增加,说明美国更愿意接受有技术的移民,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才的需求,故选择C项。答案:C15.解析:材料“欧元的启动引起的欧盟内部企业的优胜劣汰,区域内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向大型化、联合化的欧洲跨国集团发展”,说明欧盟的发展提升了成员国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有利于提升欧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故选D项;成员国间的合作促进了欧盟的发展,排除A项;当今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B项;1951年煤钢联营共同体建立开启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排除C项。答案:D16.解析:漫画中,当今世界,在“美国优先”政策的左右下,美国大肆推行贸易保护,自由女神变成了一个砌围墙的工人,贸易保护妨碍经济新秩序构建,故C项正确;当今世界尚未形成多极化世界秩序,A项说法错误;B、D两项说法和题干主旨无关,排除。答案:C17.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得出延长食物保质期;由材料一“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得出便于食品的运输;由材料一“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得出丰富人民的生活;结合冷冻产品的消极影响得出出现食物的生物安全问题。第(2)问,由材料二“因特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朝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得出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出现“美国化”倾向;由材料二“在那些有机会有办法接触计算机新技术的国家和不能接触新技术的国家之间,划开了一条鸿沟”得出导致世界各国和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扩大。第(3)问,由材料一“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材料二“因特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其统治语言”得出科技进步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也改变世界格局,其影响是全方位的;由材料二“一种数字分隔出现在各国内和全世界富国和穷国之间”得出科技进步不仅给人类带来更加便利的美好生活,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其影响是多方面的。答案:(1)影响:延长食物保质期;便于食品的运输;丰富人民的生活;但也会出现食物的生物安全问题。(6分)(2)影响: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与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出现“美国化”倾向,并导致世界各国和各国内部的贫富差距扩大。(6分)(3)认识:科技进步不仅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也改变世界格局,其影响是全方位的;科技进步不仅给人类带来更加便利的美好生活,也会带来消极影响,其影响是多方面的。(4分)18.解析:据设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