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AOPAXXXX-2024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并规定了其安全性等级、安全性分析、外观与标识、安装构件与结构、材料和制造以及关键件和限寿件等通用要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热安全、环境适应性等性能要求,持久性和耐久性、响应特性、输入输出性能等试验验证要求。本文件适用的动力电机应满足以下条件:a)仅考虑正常和紧急条件下,可结合螺旋桨等为电动航空器的飞行提供或产生推力/升力;b)该电机应用的电推进系统的直流母线电压不超过1500V;c)该电机的额定功率不超过200kW。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CCAR-21-R4CCAR-23-R4CCAR-33-R2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正常类飞机适航规定;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FAA-2022-1548:AirworthinessCriteria:SpecialClassAirworthinessCriteriafortheArcherAviationInc.ModelM001Powered-Lift;FAA-2021-0638:AirworthinessCriteria:SpecialClassAirworthinessCriteriafortheJobyAero,Inc.ModelJAS4-1Powered-lift;FAA-2020-0894:SpecialConditions:magni350andmagni650ModelEngines;ElectricEngineAirworthinessStandards;EASASCE-19Electric/HybridPropulsionSystem;ASTMF3338-21StandardSpecificationforDesignofElectricEnginesforGeneralAviationAircraft;ASTMF2840-14StandardPracticeforDesignandManufactureofElectricPropulsionUnitsforLightSportAircraft;RTCA/DO-160G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GB/T755-2019旋转电动机定额和性能(IEC60034-1:2017);GB/T14711-2013中小型旋转电动机通用安全要求;GB/T12350-2022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GB/T39567-2020多旋翼无人机用无刷伺服电动机系统通用规范;GB/T18488.1-2015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18488.2-2015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35856-2018飞机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耐电压试验方法;GB/T25123.4-2015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动机第4部分:与电子变流器相连的永磁同步电动机(IEC60349-4:2012,MOD);GB/T35714-2017船舶推进电动机;GB/T1971-2021旋转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2T/AOPAXXXX-2024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HB6-73-1976飞机电机基本技术要求;HB8412-2014民用飞机系统电搭接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2900.25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动力电机PropulsionMotor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为电动航空器提供动力的装置,可简称为电机。3.2工作制DutyCycle电机所承受的一系列负载状况的说明,包括起动、加减速、空载、停机和断能及其持续时间和先后顺序等。3.3额定最大持续功率RatedMaximumContinuousPower标准海平面工况条件下,在本文件规定的运行限制内,允许的静态或飞行中的有功功率,并且该功率无使用时间限制。3.4额定起飞功率RatedTakeoffPower也称短时最大功率(或峰值功率指的是标准海平面工况条件下,在本文件规定的运行限制内,允许超出额定值的设计静态最大有功功率,并且该功率使用时间限制为起飞过程中且不超过5分钟。3.5应急额定值TemporaryRatedValue在故障导致螺旋桨、变速器等电机驱动输出部件出现功率或推力损失时,要求电机应急输出的用于补偿功率或者推力损失的额定功率或者转矩值。3.6最大瞬态超速MaximumTransientOverspeed电机转速瞬时超过最高工作转速的最大值。在该转速下运行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最恶劣的电压、电流、负载条件等。3.7最大瞬态过转矩MaximumTransientOvertorque电机转矩瞬时超过最大转矩的最大值。在该转矩输出时应考虑可能出现的最恶劣的电压、电流、负载条件等。3.8最高额定工作温度MaximumRatedTemperature标准海平面工况条件下,在本文件规定的运行限制内,电机允许使用的最高工作温度。3.9最高、最低持续工作温度MaximumandMinimumContinuousTemperature标准海平面工况条件下,在本文件规定的运行限制内,电机持续工作而不损坏的最高和最低工作温度。4电机通用要求3T/AOPAXXXX-20244.1安全性等级要求电机的安全性等级应符合电动航空器以及电推进系统分配到该设备的安全性等级要求。特定电动航空器的设计和预期用途影响电机的安全性等级,在电机设计时应计算评估其可靠性指标。4.2安全性分析a)应当对电机所有预期可能发生的失效状态影响后果进行评估分析,考虑如下情况:1)预期航空器应用及典型安装的假设;2)间接二次失效和潜在失效;3)导致4.2d)中定义的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的多重失效。b)应当对可能导致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的失效条件、后果及影响进行总结,并计算失效发生的概率,表明电机的设计和结构满足预期应用。如果电机某些特定元件的原发失效不能进行计算,但这些元件的失效可能导致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或者危险性、灾难性飞机后果,则这些元件应当被定义为关键件,满足第5.3.3规定的完整性要求,同时应当在安全性分析中说明。c)如果安全性分析包含维护、检测和运行要求,则应当对这些要求进行明确。d)电机失效不会引起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除非在安全性分析中已有说明,以下失效定义适用于电机:1)轻微电推进系统后果:如果一台电机失效,其唯一后果是该电机部分或全部功率丧失,这种失效应认为是轻微电推进系统后果;2)重要电推进系统后果:严重程度介于轻微电推进系统后果和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之间的后果是重要电推进系统后果;3)以下后果被认为是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高能碎片非包容(如电推进系统引起的螺旋桨脱开);——与驾驶员指令的功率方向相反的较大的制动功率;——不可控的火情;——电机安装失效,导致电机非预期脱开;——螺旋桨、涵道风扇或螺旋桨、涵道风扇的某些主要部分由于电机引起松开,如适——完全无法关停电机;——由于触电导致机组人员、乘客或地勤人员严重或致命伤害。4.3外观与标识要求4.3.1外观电机表面应无锈蚀、碰伤、划痕、凹陷、裂纹、裂缝、生锈、丝印模糊;涂覆层不得有起皱、龟裂或脱落;紧固件连接应牢固,转子锁止装置应可靠;散热装置无变形或功能性损坏。4.3.2标识a)应当为电机设置永久性的和清晰可辨的标识,标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制造人的名称和地址;2)电机的名称、型号(按照GB/T18488.1-2015附录A电机型号命名规则)、件号或者型别代号;3)电机的序列号或者制造日期;4T/AOPAXXXX-20244)电机的主要设计参数:额定电压、额定输出转矩、额定输出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流、峰值输出转矩、峰值输出功率、绕组接法、工作制、绝缘等级、防护等级、重量、冷却方式。b)如果使用单方向旋转的电机,应有永久清晰的可表明旋转方向的箭头标识。c)应为以下部件设置永久清晰的标识:1)所有容易拆卸(无需手持工具)的部件;2)可与其他电机组件互换的零件和组件。4.3.3引出线和接线端电机各动力线或接线端应有明显的标识。电机各相动力线或接线端的标识应符合GB/T1971-2021的规定;电机与电机控制器各相对应的动力线或接线端标识,应与电机各相动力线或接线端的标识顺序一致。4.3.4危险警告a)电机应在醒目的位置按GB2894-2008的规定设置“当心触电”的警告标识,并在“当心触电”的警告标识旁边注明必要的安全操作提示;b)高压、高温、高速部件也应有明显标识防止安全事故。4.4安装构件和结构要求a)必须规定电机安装构件和相关的电机结构的限制载荷和极限载荷;b)该电机的安装构件和相关的电机结构必须能承受下列载荷:1)规定的限制载荷并且没有永久变形;2)规定的极限载荷并且没有损坏,但可以出现永久变形;c)电机的载流零部件应是电的良导体,并应具有抗腐蚀能力;d)电机的非金属功能零部件,例如冷却用风扇等,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具备抗因电起火和抗热老化变形能力;e)如果零件的锈蚀可能导致电机着火、触电或伤害人身,则这些零件应采用油漆、涂覆、电镀或其他措施以保证有足够的防锈能力。4.5材料和制造要求a)电机使用的材料和零部件应当符合与预期设计条件相适应的工业规范或军用规范,或者通过试验或其它手段建立的可接受的设计数据;b)电机使用的所有材料和零部件,应当考虑预期使用环境条件的影响,评估所用材料的适用性和耐久性,防止其在预期使用环境中由于任何可能原因引起的性能降低或强度劣化;c)必须使用特定的制造方法和工艺来保证电机结构完整性,使电机的电气部分在预期的使用条件下能够保持其设计性能,此外,还需要考虑腐蚀、绝缘破损等劣化的影响。4.6关键件和限寿件4.6.1定义制造商应确定电机中的定子、转子、轴、轴承、非冗余安装部件、高压电气部件属于关键件还是限寿件,定义如下:a)“关键件”是指其原发失效可能造成危险性后果的部件,但其失效模式仅限于高循环疲劳或过载,因此不需要经过一定数量的飞行周期、工作时间等拆卸该部件;5T/AOPAXXXX-2024b)“限寿件”是一个关键部件,包括低周期疲劳、蠕变或其他失效模式的关键部件,因此该部件必须在积累一定数量的飞行循环、运行时间等后被更换,以确保一个可接受的安全水平。4.6.2关键件的要求由安全性分析识别的每个关键件,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其完整性:a)有确定的工艺规程,确保单个关键件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的完整性;b)有规定的制造工艺,确保关键件生产的一致性;c)有管理流程,确保关键件能够按照工艺规程满足持续适航要求。4.6.3限寿件的要求由安全性分析识别的每个限寿件,应当确定其最大允许飞行循环,从而建立运行限制。通过以下方式建立每个限寿件的完整性:a)工程计划。通过执行该计划,根据经验证的分析、试验或使用经验,充分了解或预测载荷、材料性能、环境影响和工作条件的组合,包括对这些参数有影响的其它零部件的作用,使每个限寿件达到批准的使用寿命时,在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发生前被拆下。还应通过执行该计划,始终保持符合上述要求。制造商必须进行适当的损伤容限评估,以确定在零件的批准寿命期内,由于材料、制造和使用引起的缺陷导致的潜在失效。必须在持续适航文件的适航限制条款中公布限寿件明细和批准寿命;b)制造计划。该计划明确了必须符合生产限寿件要求的具体制造过程,使限寿件具有工程计划要求的特性;c)使用管理计划。该计划规定限寿件使用维护过程和修理限制,使限寿件保持工程计划要求的特性。这些过程和限制必须包含在持续适航文件中。5电机性能要求5.1一般要求电机应空转灵活,无异常响声(如定转子相互摩擦、周期性的异响、轴承受损后的异响、微小异物卡滞在转动部位引起的异响等)或卡滞等现象。5.2电气安全要求5.2.1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一定环境温度下的电机定子绕组冷态直流电阻值必须符合电机的设计要求,同时满足堵转转矩和短路电流的要求。5.2.2绝缘电阻a)电机各独立绕组对机壳以及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1)冷态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2)热态绝缘电阻应按照GB/T18488.1-2015中的5.2.7.1.2公式(1)计算,若按公式计算的绝缘电阻低于0.38MΩ时,则按0.38MΩ考核确定。b)电机的定子绕组对温度传感器的绝缘电阻:1)固定于定子绕组中的温度传感器(如PT100、PT1000、KTY等)对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0MΩ;62)温度传感器对定子绕组的热态绝缘电阻应大于0.38MQ。5.2.3耐电压a)电机绕组对机壳的工频耐电压:电机绕组应能耐受表1规定耐压限值的工频正弦耐电压试验,试验持续时间为1min,应无击穿现象,漏电流限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规定;表1耐电压限值(单位:V)电机或部件试验电压(有效值)持续功率小于1kW且最高工作电压小于100V的电机的电枢绕组21000V+2倍最高工作电压,最低为1500V3电机的励磁磁场绕组1000V+2倍最高励磁电压,最低为1500Vb)电机绕组对温度传感器的工频耐电压:若电机的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定子绕组中,电机绕组对温度传感器应能承受1500V的工频耐电压试验,无击穿现象,漏电流应不高于5mA;c)电机绕组的匝间冲击耐电压:1)电机绕组匝间耐压试验冲击试验电压的峰值应满足:电机电枢绕组匝间绝缘冲击试验电压峰值(有刷直流电机的电枢除外)应不低于1.7倍绕组对机壳工频耐电压试验值(有刷直流电机的电枢除外),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到百数位(百伏)的数值;2)电机绕组匝间耐压试验冲击试验电压的波前时间可为0.2μs(容μs)和1.2μ5.2.4安全接地电机中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外壳接地点处的电阻不应大于2.5mQ,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若无特定的接地点,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接地标识。5.2.5电应力电机中能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与外壳接地点处的电阻不应大于2.5mQ,接地点应有明显的接地标识。若无特定的接地点,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置接地标识。5.2.6电应力电机的结构在规定的使用环境要求下,应使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足够承受电机可能产生的电应力。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应满足GB/T14711-2013及后续版本的规定。5.3机械安全要求T/AOPAXXXX-20245.3.1压力载荷确定所有静态部件在承受较大气体或液体压力载荷时,可以稳定保持1min,不会:a)当承受以下较大的压力作用时,出现超过使用限制的永久变形,或者发生可能导致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的泄漏:1)1.1倍的最大工作压力;2)1.33倍的正常工作压力;3)大于正常工作压力35kPa(5psi)。b)当承受以下较大的压力作用时,发生破裂或爆破:1)1.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2)1.5倍的最大工作压力;3)大于最大可能压力35kPa(5psi)。c)在满足本条要求时必须考虑:1)零件的工作温度;2)除压力载荷外的任何其他重要静载荷;3)代表零件材料和工艺的最低性能;4)型号设计允许的任何不利的几何形状。5.3.2机械应力电机的机械应力分析必须表明足够的设计裕度,以防止不可接受的运行特性和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电机的最大应力不得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a)电机机壳上任何零部件的材料都应能承受正常工作状态时可能发生的高温和机械应力,不会因弯曲、蠕变、变形而导致发生着火和触电危险;b)电机输出轴在运行时应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及径向载荷,并能保证其机械结构在寿命周期内不发生有害变形,电机性能不出现衰减。机械应力还应考虑电机的疲劳性能以及振动环境要求。5.3.3转子完整性和超速转子超速不得导致具有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的转子爆破、变形或损坏。应当通过试验、经过验证的分析或者二者结合的方法进行符合性表明。适用的设定转速应当声明并证明合理。应当考虑失效条件,其中包括负载损失。a)转子强度1)电机运行工况需明确与之相匹配的某一个或一个系列螺旋桨,其转子需满足:——转子最大允许工作转速应不高于所匹配螺旋桨的最大机械转速;——转子的机械最大转速应高于所适配螺旋桨的最大机械转速的120%;2)转子的强度必须足够,以保证转子在声明的运行工况和失效引起的超速情况下不会爆破,同时必须避免转子出现变形或者损伤;3)转子应当具有足够的强度裕度,在超过声明的运行条件和转速条件下,不出现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b)爆破转子必须通过测试、经验证的分析或二者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当按照IEC60349-4或同等标准的分析和测试条件时,转子不会爆破。8T/AOPAXXXX-20241)如果转子材料特性和尺寸公差存在最不利的配合,必须在最不利的条件下进行测试,以确保最低规格的转子具有所需的超速能力。可通过增加试验速度、温度或负载或其组合来实现;2)当通过试验来验证最大超速值时,如果在测试中部件或者系统出现了暂时或者瞬时的故障时,导致电机的超速运行时间无法持续超过5min,在这种情况下,若试验过程中已达到了IEC60349-4要求的最大超速,则实际超速持续的时间是可接受的。c)最大超速条件为了符合本节b)的要求,当确定适用于转子的最大超速条件时,必须包括IEC60034-1中规定的试验条件和以下条件:1)与连续、周期、非周期工作制额定值(包括短时工作制的额定值)相关的最大允许转速的120%;2)与连续、周期、非周期工作制额定值(包括短时工作制的额定值)相关的最大空载转速的115%;3)最高转子转速的105%,该转速可能存在于:——在电推进系统的代表性安装中,在任何连续、周期或非周期工作制额定值(包括短时工作制的额定值)下运行时,该转速导致最关键的部件或系统失效;——或者电推进系统的代表性安装中的任何部件或系统失效,以及飞行前例行检查中或正常飞行过程中通常无法检测到的其它部件或系统失效,本节d)负载损失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d)负载损失由于转子负载完全损失而导致的最大超速必须确定并包含在本节c)考虑的超速条件中。负载完全损失还必须考虑以下情况:1)退磁同时又受到过大的外部转矩(螺旋桨引起的空载超速);2)电机外部的失效;3)组合失效,除非可以证明这些组合可能性极小。电机转子在达到本节c)规定条件下的最大超速时,必须符合本节e)1)2),且必须使用本节b)中规定所需测试条件的方法来确定:1)转子形变不能导致电机运行产生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2)在超速并持续运行后,转子不会出现裂纹或变形等妨碍持续安全运行的情况;3)在应急工况下,转子的形变量不会影响电机的性能;4)在规定的工况下(包括应急工况),电机所受的不平衡力不会导致电机的失效。5.3.4转子锁定试验如果通过锁定转子的方法阻止电机持续转动,则应当对电机进行试验、经验证的分析或其组合,以充分确定转子锁定的可靠性能,同时须验证转子解锁后能正常工作。5.3.5转子包容性电机机壳的设计应当对因转子失效引起的破坏具有包容性,除非制造商能够表明转子有爆破裕度,证明不需要包容性特征是合理的。5.3.6持续转动飞行中如果电机停车后,主转动系统仍然维持转动的状态,应当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并且不得导致任何不可接受的后果。9T/AOPAXXXX-2024a)电机停止工作后的转子旋转不会对电机产生危害,反电势不会导致电机及其相关系统发生灾难性故障;b)如果提供了在断电运行时将后级驱动与电机分离或防止反转驱动的装置,对这些装置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验证,以表明在故障或意外操作时不会引入额外的危险。5.3.7轴承和润滑a)电机轴承的设计和构造必须确保其在预期使用的所有工况和大气条件下,在计划维护间隔期间正常工作。轴承应保持有效润滑,防止轴承损害;b)润滑系统的设计必须防止污染轴承和润滑系统部件,电机应设置阻挡润滑油或润滑脂沿电机轴渗入电机内部的挡油或脂装置,以防影响绕组性能。润滑剂中存在污染物或者污染物以其它方式引入润滑系统都是不允许的,以防止损坏电机和设备,并在规定的维修间隔内,具有足够的承受污染物的能力;c)润滑系统若存在高压、高温管路不得对人员安全造成影响。润滑系统所用油液等不应导致人员接触后中毒或腐蚀可能;d)电机均应设置检测轴承温度的装置,或通过试验结果表明轴承温度处于安全运行范围内;e)电机应有防止轴电流的措施,避免造成轴承损害;轴电压的限值由具体产品标准规定。需设置轴承绝缘防护轴电压和轴电流。5.4热安全要求5.4.1温升温升是衡量电机在规定工作条件下持续工作的能力。温升与电机的材料、结构、工况和环境条件等均相关。5.4.1.1绕组温升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应选择载荷谱加载温升试验、额定最大持续功率温升试验或者短时最大功率温升试验,并规定电机的安装方式和冷却方式等试验条件。电机绕组温升值应符合表2要求。表2绕组温升限值在电机绕组的各个典型位置,应设置安全监控手段,或者通过合理的方法确保绕组温升在表2限值内,避免升温导致的退磁、磁钢脱落、绕组绝缘烧毁。温度检测手段应具有足够的灵敏度、精度和可靠性。5.4.1.2电机其他部分温升对标明了工作制的电机,应在额定工况下进行试验;对连续定额的电机应试验直至热稳定。电机各部分的温升和温度均应满足下述要求:a)电机其他部分应按GB/T755-2019(IEC60034-1)及后续版本规定的运行条件进行试验:T/AOPAXXXX-20241)电机铁心等的温升限值、测量方法和修正值按GB/T755-2019(IEC60034-1)及后续版本规定;2)轴承温度的测量方法按GB/T755-2019(IEC60034-1)及后续版本规定,轴承温度限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规定。b)接线盒内各部件的最高允许温度应满足GB/T14711-2013及后续版本的规定;c)无论与绝缘是否接触的结构件(轴承除外),铁心和永久短路的绕组,其温升和温度应不损坏该部件本身或任何与其相邻部件的绝缘;d)直流电机的换向器、集电环、电刷或电刷机构的温升或温度应不至于损坏其本身或任何与其相邻的绝缘;e)换向器或集电环的温升或温度应不超过由电刷等级和换向器或集电环材质组件在整个运行范围内能承受的电流的温升或温度值。5.4.2热应力必须对电机的热应力进行分析,以表明其有足够的设计裕量以防止不可接受的运行特性和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5.4.3冷却系统a)电机的冷却系统设计和构造应当使其能够在预计运行的所有飞行姿态和大气条件下都能提供足够的冷却;b)如果电机的冷却部件要求安装人员确保满足温度限制,这些限制必须在安装手册中规定;c)电机需要配备传感器或者仪表,使机组人员或自动控制系统能够监控电机冷却系统的功能;除非在相关手册中公布了适当的检查,并有证据表明以下几种可能:1)冷却系统故障不会导致“安全性分析”中定义的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2)其它位置的传感器可以满足监控要求,对故障或即将发生故障的充分警告;3)冷却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极低。d)具有液体冷却系统的电机,其冷却回路及其结构部件应满足本文件5.3.1节压力载荷的要5.4.4防火a)电机的设计和构造及所使用的材料应当在电机正常运行及失效条件下使着火和火焰蔓延的可能性减至最小,并且应当将此类火情的影响降至最低;b)电机的设计和构造应当将可能导致结构失效或危险性电推进系统后果的内部火情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应当有措施隔离和降低其对航空器的危害。高压电线互联系统应当能够防止电弧故障,对未保护的电线应当进行分析表明电弧故障不会导致危险性后果;c)应当表明安装构件(包括易燃液体存留或者输送的所有管路、接头等)和安装特性能够在发生火灾后,在预期的应急程序所规定的处理时间内,耐受火灾所带来的任何不利影响,不会发生电动力装置安装失效以及易燃液体泄漏等故障。5.5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条件可引用RTCADO-160G《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采用适用的标准环境条件和试验程序,证明电机性能满足要求。除另有规定外,电机应按照RTCA/DO-160G及后续版本的第4、5、6、7、8、10、12、13、14、20、21、22、23、24和26章的要求进行相关试验。6电机试验验证要求T/AOPAXXXX-2024在定检、大修或要求的强制性措施时间间隔内,电机的设计和构造必须最大程度地减少电机发生不安全状况的可能。6.1电机持久性和耐久性要求6.1.1持久性试验a)电机应当进行持久性验证,证实在所有预期应用的运行限制内可以安全运行。验证的严格程度应当考虑设计特性和预期用途,应当根据循环和功率设置,具有充分的持续时间;b)当需要获得正常瞬时超限批准时,应当验证电机能够在受影响参数的最大瞬时条件下运行,而无需采取维护措施;c)当需要获得意外瞬时超限批准时,应当验证电机能够在受影响参数的最大瞬时条件下运行,除了纠正导致超限的失效外,无需采取维护措施。6.1.2耐久性试验电机应当进行耐久性验证,表明其设计和构造使得在大修周期或零部件更换间隔内,不安全状况发生减至最小。应当模拟电机预期使用条件,包括典型的启停周期和计划的定期维护操作,并且应当具有足够的持续时间。6.2电机响应特性要求6.2.1响应特性6.2.1.1转矩响应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电机从零转矩上升至最大转矩的响应时间,要求响应时间满足声明的时间要求。6.2.1.2功率响应a)在没有过温、冲击等故障的情况下,电机从最小功率上升至额定起飞功率的响应时间,要求响应时间不超过产品技术手册要求,除非允许不同的控制模式从而延长时间;b)从固定的最小空载飞行功率或者从15%的起飞功率上升到95%的额定起飞功率,其上升时间不超过产品技术手册要求。6.2.1.3转速响应在没有过温、冲击等故障的条件下,电机从零转速上升至额定起飞转速的响应时间,要求响应时间满足声明的时间要求。6.3输入输出性能及效率电机应该结合控制器进行输入输出性能和效率测试,并能够在最高工作电压、额定电压以及最低工作电压下,其输出特性能够满足电机的应用需求和声明性能。输入输出特性及效率的测试可结合耐久性等试验进行。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