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联合氨苯治疗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转移因子联合氨苯治疗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转移因子联合氨苯治疗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移因子联合氨苯治疗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的临床观察

面部伸展性狼伤口(lsdf)是一种慢性皮肤疾病。我不知道病因和发病机制,也没有具体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LMDF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染色(AgNORs)结果,比较30例LMDF用氨苯砜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核仁银染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I.S%),并与30例正常人的检测结果作对比。1数据和方法1.1患者及健康志愿者选择2009年11月-2012年10月本科门诊未经过任何治疗的LMDF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6岁,平均35.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3.6个月;并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各入选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时的血液标本后立即注入培养瓶内并混匀。1.2实验试剂和药品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北京健尔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产品)、普通培养箱、离心机、混匀器、RPMI-1640培养液、银染液(5%硝酸银)、固定液及其他配套试剂(北京健尔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氨苯砜(上海天平制药厂)和转移因子注射液(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3方法1.3.1细胞分离和测定在无菌条件下抽取0.5mL肝素抗凝血后加入培养瓶中摇匀,并置37℃培养箱中静置培养72h,再分离淋巴细胞,流程如下:制片——银染——图像分析,将染好的片子放置于显微镜下,调好图像,随机选取30~100个T淋巴细胞,通过电脑分析系统测定I.S%。1.3.2外周血标本情况30例LMDF患者均给予氨苯砜50mg口服(3次/d),并予转移因子注射液3mg隔日1次肌肉注射,每半个月复诊1次,共观察3个月。同时观察各入选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外周血标本中AgNORs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及治疗中每月检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1次。1.3.3评估综合效果的基准痊愈为皮损全部消退;显效为皮损消退>60%;有效为皮损消退30%~60%;无效为皮损消退<30%。1.4统计处理用SPSS13.0软件,进行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5.840.970.340.345.LMDF患者治疗前的AgNORs测定值[(6.35±0.45)%]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7.85±0.49)%]和其治疗后[(7.74±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7.64,16.38,P均<0.05)。2.2治疗效果见表1。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好于治疗2个月时的临床疗效。3关于lmdf的病因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是位于T细胞核仁形成区内可被银染的酸性非组蛋白,它调控rDNA转录成rRNA的过程,是反映rDNA转录活性的重要指标。AgNORs的含量可以反映T淋巴细胞内rDNA转录活性的高低。AgNORs的含量通过I.S%表达,I.S%值越高,rDNA的转录活性越高,反之其转录活性降低,其相对应的意义反映了T淋巴细胞的功能状态。以上提示T淋巴细胞AgNORs含量的表达是评价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LMDF是一种发生在颜面部的慢性皮肤疾病,愈后留有萎缩性凹陷性疤痕,常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前期的研究认为本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LMDF患者外周血AgNORs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也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因此推测LMDF的发生伴随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而随着本病的好转或痊愈,其细胞免疫功能也逐渐恢复,并且达到正常水平。既往的研究认为,LMDF与结核感染有关,系一种血行播散的皮肤结核,但未找到结核感染的确切证据;也有学者认为LMDF是一种毛囊和皮脂腺周围的慢性炎症性肉芽肿;还有学者认为其病理改变与血管炎性损害有关。本病的真正病因尚未确定,关于本病的治疗一直没有较好的方法,笔者采取氨苯砜联合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本病,既减轻了患者症状,缩短了病程,也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氨苯砜治疗本病的可能作用机制如下:①氨苯砜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可能存在的潜在的结核杆菌或其他分支杆菌属有抑制作用。②氨苯砜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溶酶体酶活性,稳定溶酶体膜,抑制透明质酸酶,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氨苯砜还可抑制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髓过氧化酶、血管内皮整合素、LTB4黏合作用等活动,减少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以及对组织的损伤。因为中性粒细胞不是调节伤口的关键因素,所以用此药不仅可以减轻中性粒细胞导致的损伤和炎症,而不会影响伤口继续愈合。氨苯砜的不良反应有贫血、粒性白细胞减少症、胃肠道反应等。所以应用氨苯砜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定期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转移因子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它能激发、恢复和增强机体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和细胞免疫,无抗原性,不含组织抗原,进入体内不被排斥,也不因抗体的产生而失效。转移因子是一种成熟的免疫增强剂,可将细胞免疫信息转移给患者的淋巴细胞,因此可提高受者细胞免疫功能,而用于治疗原发性细胞免疫缺陷病及与细胞免疫缺陷有关的疾病。LMDF病因不明,近来有研究认为本病与细胞免疫有关,可能伴随免疫功能降低。本研究对30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AgNORs进行测定,治疗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推测本病的发生伴随有免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