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解析)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1.2《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解析)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1.2《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解析)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1.2《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解析)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1.2《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解析)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1.2《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解析)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忖度(dù)哂之(xī)舞雩(yú)喟然(kuì)

B.觳觫(shù)便嬖(biàn)邪侈(chǐ)庠序(yánɡ)

C.庖厨(páo)肯綮(qìn)怵然(shù)大郤(xì)

D.章甫(fǔ)褊小(biǎn)中音(zhòng)铿尔(kēng)

2.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足以畜妻子畜:养活B.奚暇治礼义哉治:讲求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D.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诉

3.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故以羊易之也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②天下可运于掌

D.①而不足以举一羽②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若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这样,代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D.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无罪而就死地就:走向

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

C.度,然后知长短度:衡量长短

D.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恒:守道不变

7.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喜爱

B.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莅:莅临

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陷害

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疾:疾病

8.下列句子中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故民之从之也轻②鸡、豚、狗、彘之畜

③然后从而刑之④然后驱而之善

A.①②两个“之”字相同③④两个“而”字也相同

B.①②两个“之”字相同③④两个“而”字不同

C.①②两个“之”字不同③④两个“而”字也不同

D.①②两个“之”字不同③④两个“而”字相同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伦理道德的文化基因在上古神话中已经孕育并得到本真表述,三代时期一些重要的伦理道德元素已经发端,春秋时代伦理精神的基因充分展开,形成诸多伦理学流派,其中儒家和道家最具有精神基因意义。

孔子及其《论语》奠定了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范式,这一范式的经典表述就是《论语·颜渊》中的那个著名论断:“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克已复礼为仁”是孔子及其《论语》中最重要命题,它将儒家的理论及其体系经典地表述出来。

在孔子学说中,礼是伦理实体的概念,仁是道德主体的概念,这一命题表面上说仁,但实际上阐释一种重要主张,以礼的伦理实体为最高价值规定和诠释仁的道德主体,仁的终极目标就是“复礼”即伦理实体的建构与回归。而所谓“克己”则是礼的伦理实体与仁的道德主体辩证互动的概念。在中国话语中,“克己”即胜己,即所谓自我超越,超越自己的个别性从而达到普遍性,它与“修己”“修身”的意义相通于是,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中,儒家哲学的三个最重要的元素及其所建构的理论体系都得到完整表述:伦理实体(礼)、道德主体(仁)、伦理实体与道德主体的互动和谐(克己)。由此奠定了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范式。

孟子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以“人之有道——教以人伦”终极忧患与终极关怀,建立了以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五种伦理关系为核心的“五伦”和仁、义、礼、智的“四德”,从此,以“五伦”为伦理范型、以“四德”为基德母德的中国伦理道德传统便在理论上得到系统建构,“五伦四德”成为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儒家体系的古典形态,在日后发展中形成所谓“孔孟之道”。

道家并不否认伦理,只是在伦理道德之间更注重道德,认为道德自由高于伦理认同。最能诠释道家理论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命运的是《庄子·大宗师》中那个著名的寓言: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设计了一种特殊伦理情境——“泉涸”。这段话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泉水干涸了,鱼儿相伴着搁浅于陆地,与其患难中相互吐口水沾湿对方,以共同生存,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记,自由自在地生活。由此诞生了中国文化一个延传几千年的成语典故和价值取向:相濡以沫。

在这个寓言中,庄子讥讽相濡以沫的伦理认同,主张相忘江湖的道德自由。然而历史事实却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孜孜以求的是相濡以沫,庄子竭力告诫的相忘江湖早就被相忘。最直观的证据,是“相濡以沫”成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成语典故之一,而“相忘江湖”也许只是人们在考证“相濡以沫”时的陪衬人。“相忘江湖”被相忘,“相濡以沫”成为民族精神,这不能不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逻辑和规律,这就是伦理先于道德,伦理认同优先于道德自由。这一历史事实也生动演绎了为何在中国文化史上儒家成为主流和正宗,道家虽然提供了大智慧,却始终难以成为主流。

(摘编自樊浩《“伦理”话语的文明史意义》)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及其《论语》奠定了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精神哲学范式,其最重要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

B.礼的伦理实体既可以对仁的道德主体进行诠释,也可以与仁的道德主体进行辩证互动。

C.孟子发挥孔子的学说,系统建构了以“五伦”为伦理范型、以“四德”为基德母德的“孔孟之道”。

D.在困境中互相救助、共同生存是一种伦理认同,在江湖中相互忘记、自由生活是一种道德自由。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回顾中国伦理道德的文化基因孕育、发端、充分展开的过程,引出核心话题。

B.二至四段按照由奠基精神哲学范式到成为“孔孟之道”的顺序,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

C.文章在阐述儒家、道家的伦理道德观点时,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D.文章以“相濡以沫”成为典型成语而“相忘江湖”被人遗忘作为论据,形象直观。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哲学最重要的三要素及其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在“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中得到完整表述。

B.道家主张道德自由高于伦理认同,虽有大智慧,却始终处在民族精神的边缘。

C.庄子探讨的“相濡”或“相忘”,可以在较为普遍的伦理情境中展开。

D.儒家和道家最具有精神基因意义,故二者都符合中国文化的逻辑规律。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文本二:

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王曰:“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淳于髡曰:“不然。夫鸟同翼者而聚居,兽同足者而俱行。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泽,则累世不得一焉。及之皋黍、梁父之阴,则郄车而载耳。夫物各有畴,今髡贤者之畴也。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髡将复见之,岂特七士也?”

(节选自《战国策》)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

子A来B寡C人D闻E之F千G里H而I一J士K是L比M肩N而O立

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仲尼之徒”和“郯子之徒”(《师说》)两句中的“徒”字含义相同。

B.“莫之能御也”与“不吾知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属于宾语前置的特殊句式。

C.衅钟,古代一种仪式,新钟做成之后,宰杀牲口,以血涂钟行祭。

D.阴,山的南面,与《登泰山记》中的“其阴,济水东流”中的“阴”字含义相同。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宣王想要向孟子请教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但孟子并不谈论这个话题,而是转换话题,谈论起了王道。

B.“君子远庖厨”是因为君子心怀仁慈,看不得禽兽被杀的场景,这符合孟子人性本善的观点。

C.淳于髡运用比喻的手法说理,形象地告诉齐宣王自己之所以举荐的人才多,主要是因为自己有识才的能力。

D.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看,齐宣王性格随和,比如他对淳于髡一天举荐七个人的做法并不认可,但并没有严词斥责。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2)王求士于髡,譬若挹水于河,而取火于燧也。

16.对待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百姓和孟子的认识有何不同?

四、情景默写

17.填上空。

(1)《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希望齐宣王能够推己及人,懂得推恩的两句是:“,;,”。

(2)孟子认为让百姓向善的前提除了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还要做到的是:“,”。

(3)孟子理想的王道境界是:,。

(4)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五、语言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孟子和庄子同为擅长辩论的学界,两人不但同时,而且所处之国相去也并不遥远,非但没有谋面,甚至在各自著作中也从不提及对方,缘何?孟子以儒之正宗自居,庄子则是批儒的,庄子缘何不批孟子?庄孟不见面,不相互评论,当与其个人追求有关。孟子肩负“舍我其谁”的天命之感以匡救天下,庄子则以“_________”的方式隐于世间,道不同不相为谋。学术渊源的契合性,似乎也可为二者“不相攻击”提供参照。庄子之学固然承接老子,但就义理而言,同儒家多有契合。庄子批儒,批的是“假儒”,孟子对于这样的真儒,自然无须臧否。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隐士的庄子,道德亦无甚瑕疵,故亦无须评点。庄孟二人是有机会见面的,但孟子本性不喜欢和人家往来,彼此学问又不同,就不会见了。更何况,庄子脾气古怪,——性情同样高傲的孟子,难道会主动去吃闭门羹?此外,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孟子同告子、庄子同惠施,皆是_________的“绝妙搭档”。既然二人各自都找到了“知己”,何必再找“第三者”?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楷模马前卒急流勇退经天纬地

B.翘楚马前卒见好就收经天纬地

C.楷模急先锋见好就收天造地设

D.翘楚急先锋急流勇退天造地设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孟子对于这样的真儒,自然无须臧否。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庄子,隐士在道德上亦无甚瑕疵,故亦无须评点。

B.对于孟子这样的真儒,自然无须臧否。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隐士的庄子,在道德上亦无甚瑕疵,故亦无须评点。

C.对于孟子这样的真儒,臧否自然无须。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隐士的庄子,在道德上亦无甚瑕疵,故亦无须评点。

D.对于孟子这样的真儒,臧否自然无须。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庄子,隐士在道德上亦无甚瑕疵,故亦无须评点。

20.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B.我在那家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人挺好,每月工资也有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C.带工老板拿着一叠叠名册,懒散地站在正门口——好像火车站剪票处一般的木栅子前。

D.在记忆中,这里的野花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水渠结冰了,雪花盖满了大地。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语句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孟子在其“仁政”制度思想中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里有可贵的“民贵”“民本”内容,体现了孟子的仁爱精神。“为仁由己”“推己及人”“扩而充之”施之个人的修身养性未尝不可,但是欲“以不忍人之心”“发为不忍人之政”,借此来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显然甲。况且,他的“民本、民贵、君轻”之说也有乙。既然“君轻”,何以终其一生,惶惶不可终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间呢?听其言,观其行,庶几近之矣。纵观中国历史,“暴君、昏君”史不绝书,而“圣君明主”却凤毛麟角。孔孟之道丙,而对其“兽性”却过于低估;殊不知,没有约束的制度或权利必然导致专制与滥用。这种泛道德化和道德先验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本体预设,将人性之善的可能性推导为必然性,将使然视为当然;无不令人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

(选自《孤独的孟子》)

甲: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这句话是说规矩既有(),也有规范性。既然()了规矩,便要有规范。作为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以规范的形式书写是各个历史阶段的共识。书写汉字,除了有形,①,这样才能形神兼备,这也是汉字历经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等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特点。但在信息化时代,②,认为只要会写汉字,笔画顺序错误、书写随意,并无大碍。殊不知,这样的看法是忽视了汉字从实践中产生的独特文化魅力,行不具,则神必失。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华文化。这一文化(),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汉字的“形”赋予其“神”更深厚的意蕴,因此③。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如果对每个汉字寻根溯源,其中的笔画都有示意,表形的特点决定了汉字的形义关系。因此,书写规范对识字、读文、释意这一认知系列而言非常重要。汉字本身就是天地万物变化莫测的()。汉字形体犹如自然物象,有疏有密,有大有小,有长有扁,有正有斜,有断有连,有高有低……我们不可断章取义,破形断字。

2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实用性竖立历久弥新观照

B.工具性竖立经久不衰观照

C.工具性树立历久弥新写照

D.实用性树立经久不衰写照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更有利于中文学习。

B.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不仅规范汉字书写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C.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书写汉字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又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D.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来说,规范汉字书写不仅有利于中文学习,更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渊源和表现。

24.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七、材料作文

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这样一句话:“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确实,世事纷纷,每个人在面对选择时,都会有权衡与度量,每一个选择背后都藏着自己的尺子。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到第四单元的课文涉及了众多真实或虚构的历史人物,请选择其中的一位,解读他生命中的“权”与“度”,并体现你对于人生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议论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1.D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课内文言文字音的能力。

A.“度”应读“duó”、“哂”应读“shěn”;

B.“觫”应读“sù”、“便”应读“pián”、“庠”应读“xiánɡ”;

C.“綮”应读“qìng”,“怵”应读“chù。

故选D。

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D.申之以孝悌之义: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申”的意思是“反复陈述”。

故选D。

3.A

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项,两个“固”皆为副词,本来;

B项,①以:介词,拿、用;②以:连词,表修饰;

C项,①于:介词,对;②于:介词,在;

D项,①而:连词,却;②而:连词,表并列。

故选A。

4.A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对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上下文确定义项。因为四个选项只有一个不对,可以使用代入法逐一进行排除。

A项,“若”,动词,可译为“像”。

故选A。

5.D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审清楚题干要求,如本题“加点的词不是名词用作动词的一项”,这是针对词类活用设题。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做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用做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的使动用法。辨别词类活用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成分分析,就是把句子的成分先画出来,然后看成分上的词类是否和正常的词类位置一致,不一致的就可能是活用。

A项,“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中“树”是名词作动词,种植;

B项,“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中“王”是名词作动词,称王,统治天下;

C项,“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中“刑”同“型”,是名词作动词,做榜样;

D项,“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中第一个“王”是名词,大王,没有活用。

故选D。

6.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进行辨析。

B项,“挟太山以超北海”的“超”解释为“超过”错误,这句话是说“夹着泰山跨越北海”,“超”应解释为“跨过”。

故选B。

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7.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爱:吝惜,舍不得。句子翻译为:老百姓都认为大王吝惜。

B.莅:统治。句意翻译为: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D.疾:憎恨。句子翻译为: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故选C。

8.D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

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这些;③④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故选D。

9.C10.C11.A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孟子……系统建构了……‘孔孟之道’”错误,原文为“‘五伦四德’成为伦理道德一体、伦理优先的儒家体系的古典形态,在日后发展中形成所谓‘孔孟之道’”,可见“孔孟之道”后来发展形成的,不是孟子建构的。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错误,在阐述道家的伦理道德观点时只运用了举例论证,没有引用论证。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却始终处在民族精神的边缘”错误,原文为“道家虽然提供了大智慧,却始终难以成为主流”,不是主流并不等于处在边缘,选项曲解文意。

C.“可以在较为普遍的伦理情境中展开”错误,原文为“庄子设计了一种特殊伦理情境”,不能在较为普遍的伦理情境中展开。

D.“二者都符合中国文化的逻辑规律”错误,原文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逻辑和规律,这就是伦理先于道德,伦理认同优先于道德自由”,道家认为道德自由高于伦理认同,不符合中国文化的逻辑规律。

故选A。

12.BFK13.D14.C15.(1)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2)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譬如到黄河里去取水,在燧中取火。16.百姓认为齐宣王是吝啬,孟子认为是不忍心。

1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您过来,我听说千里之内有一位贤士,这贤士就是并肩而立了。

“子来”是一个主谓句,在B处断开;

“寡人闻之”主谓宾齐全,F处断开;

“千里而一士”省略谓语动词“有”,“是”是代词,指代前面的“士”,故“是”前停顿,即K处断开。

故BFK处断句。

13.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都是“这类人”,句意:孔子的弟子。/郯子这些人。

B.正确。都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莫能御之也”“不知吾也”。句意:没有人可以抵御他。/没有人了解我。

C.正确。

D.“山的南面”错,阴,指山北、水南。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为自己有识才的能力”错,原文“今髡贤者之畴也”是说我淳于髡是贤士一类的人,人以类聚,所以举荐的人才多。

故选C。

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隐”,痛惜;“就”,走向;“何择”,有什么区别。

(2)“求士于髡”“挹水于河”“取火于燧”,状语后置;“挹”,舀。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可知,百姓认为齐宣王是吝啬,孟子认为是不忍心。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我)可以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弟子之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失传了。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

(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诚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文本二:

淳于髡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七个人。齐宣王说:“您过来,我听说千里之内有一位贤士,这贤士就是并肩而立了;百代之中如果出一个圣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如今您一个早晨就引荐七位贤士,那贤士不也太多了吗?”淳于髡说:“不对。那翅膀相同的鸟类聚居在一起生活,足爪相同的兽类一起行走。如今若是到低湿的地方去采集柴葫、桔梗,那世世代代采下去也不能得到一两,到睾黍山、梁父山的北坡去采集,那就可以敞开车装载。世上万物各有其类,如今我淳于髡是贤士一类的人。君王向我寻求贤士,就譬如到黄河里去取水,在燧中取火。我将要再向君王引荐贤士,哪里只是七个人。”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帛”“黎”“谨”“庠序”“悌”。

18.D19.B20.B

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第一空,楷模:即榜样、模范。翘楚:比喻杰出的人才。根据语境,并无庄子、孟子为榜样或模范的内涵,倒是从横线前的“擅长辩论”可以推出,庄、孟是有所擅长的“杰出人才”,堪称“学界翘楚”,可见,第一处横线应选填“翘楚”。

第二空,马前卒:指在前边摇旗呐喊、为人捧场的人物。急先锋:比喻在行动上积极领头的人。语境强调庄子批儒积极领头,此处选用“急先锋”比较妥帖。

第三空,急流勇退: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及早引退,明哲保身,用指处世哲学。见好就收:趁着形势大好时就收兵,指做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不可太贪心,用指做事原则。语境中庄子隐于世间是处世哲学,且没有“形势大好”之意,故此处应选用“急流勇退”。

第四空,经天纬地:比喻规划宏伟的事业,指治理国家。天造地设:指自然形成而合乎理想。语境指孟子同告子、庄子同惠施之间的关系,没有治理国家之意,故此处应选用“天造地设”。

故选D。

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孟子对于这样的真儒,自然无须臧否。从孟子的角度来看,作为隐士的庄子,道德亦无甚瑕疵,故亦无须评点”有两处语病:

①不合逻辑。“真儒”指孟子,故“孟子对于这样的真儒”应改为“对于孟子这样的真儒”。

②成分残缺。“道德亦无甚瑕疵”缺少介词,改为“在道德上亦无甚瑕疵”。

故选B。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文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的转换;

C表示补充说明,

D.表示意思转折或递进。

故选B。

21.甲:是期望值过高(无异于缘木求鱼)

乙:本末倒置之嫌

丙:对于统治者的“性善”寄予厚望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根据前文“施之个人的修身养性未尝不可”“但是……借此来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成为‘圣君明主’,并‘施仁政于民’,‘故推恩足以保四海’”,可见是指要求个人可行,而要求统治者则不可行,不可行则他的期望是无法达成的,因此可填“是期望值过高”。

乙处根据后文“既然‘君轻’,何以终其一生,惶惶不可终日,周游列国,游说君王,而不似墨子游走于臣民之间”可见,孟子虽然提倡“民贵君轻”,在他心中依然是“君贵民轻”,因此该学说可以说是轻重不分,“本末倒置”,因为此处衔接“有……”,必须在“本末倒置”后加上“的嫌疑”才能构成正确的句子。

丙处根据“而对其‘兽性’性却过于低估”可见,前文要指出“其”的身份,即孔子孟子寄寓厚望的统治者,另外要写“兽性”相对的性格,如孟子提倡的“性善”;“过于低估”则对应“过度高估”,因此可填写“对于统治者的“性善’寄予厚望”。

22.C23.D24.①还应有神②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③规范汉字书写很重要。

2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实用性”指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特性;“工具性”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第一空所在的句子是对前一句孟子的话的解释。“规矩”指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从本来的意思上讲,“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是说没有规和矩就不能画成方和圆的图形,所以这里强调的是“规矩”的工具性,应选“工具性”,排除A项、D项。

第二空,“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竖立”的对象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语境中说的是抽象事物“规矩”,应选“树立”,排除B项。

第三空,“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