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中2023202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核对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例如,一部文学作品在社交网络传播后,会产生关于此作品的海量评价,除了文字评价外,还包括图片、音乐、表情包、弹幕、点赞等多种数据。分析这些大数据,可以获取读者的年龄、职业和地域,读者是否喜欢这类作品,这部作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念是否吻合等诸多内容。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简单而言,文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量化统计的方式研究文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一般意义上,文学批评注重理论和审美建构,阐释对象以单篇或同一类型的作品为主,带有很强的个人主观性,这难免形成视域盲区,理论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例如,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确证因果关系是指批评者通过分析文学作品,证实文学作品与具体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这种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但面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则难以实践。例如,文学批评在阐释20世纪30年代乡土小说时,致力于确证乡土小说与日本侵华战争的因果关系。因此,解读重心就放在乡土小说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和表现强烈民族意识上。这种批评思维可以适用于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却无法用来解读同时期沈从文的《边城》和师陀的《果园城记》等作品。而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当一部文学作品数值增加时,相关历史社会和现实事件也随之增加,意味着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强,反之则亦然。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和背景。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也就是说,文学计算不再需要主观确证文学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只需通过分析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客观呈现这种因果联系,相对更客观且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摘编自杨丹丹《文学批评用数据“说话”的可能性》)材料二:文学研究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判定“影响”,即文学史上特定作品的影响力,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借助数据分析。目前的方法是判别不同文本之间的相似度,由此断定一部作品到底与后世的哪些作品具有比较显著的形式重合。国外一位学者先统计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出现的文体特征,比如作品中出现的比较独特的辞藻,再利用现成的电子文学数据库,用相关算法测量出数据库中同时代的欧洲小说和歌德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以此来考察传统阅读所无法勾勒的“散落”的文学影响。用数据来分析“影响”问题不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精确度,也是基于一种对“影响”的非人文主义理解。一般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虽然“影响”是发生在两个文本之间的过程,作者只是发生这种影响过程的媒介,但作为媒介的作者主观上也感受到了这种影响,经常会使用防御和否定的对策来遮盖自己的文学渊源。而数据分析所认为的影响与作者的主观感受已全无关系。一个文本中大多数形式特征并不是作家有意识的选择,而是由文化无意识所决定的,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遵循着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的路径,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也建筑在大量的重复现成语料和语言规范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虽然人脑并不是机器,但与机器有着相似特点,两者都会机械地模仿固有的语用习惯,而一个语言文学共同体也会在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下有规律地改变这些习惯。(摘编自金雯《“大数据”分析与文学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文学大数据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所以需借助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B.以《人间喜剧》为例得出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未必有适用价值。C.《生死场》是一部乡土小说,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日本殖民统治的反抗和强烈的民族意识。D.任何个体都无法控制文学形式的传承和演变,即使是天才作家的传世经典也不会例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计算背景下的文学批评注重分析文学数据,所得出的结论自然更为客观,这说明文学计算必然会促进文学批评的巨大进步。B.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不具备普遍性,所以以阐释单篇作品为主的文学批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C.确证因果关系和呈现相关关系是两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思维,虽然二者可以适用于不同数量的文学作品,但是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D.通过数据分析,测量一部作品与后世作品在形式上的相似度,再借助传统阅读,可以更有助于分析判断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通过分析对比《布谷鸟的呼唤》与《哈利•波特》的语言相似度,推测这两部小说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最终作者承认了这一事实。B.文学计算可以统计鲁迅《秋夜》中有两棵枣树,却无法呈现两颗枣树蕴含的孤独体验,这就需要批评主体赋予文学数据以价值导向。C.为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典籍在西方现当代写作中留下的印记,可以统计某些主题在西方现当代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次和传播路径。D.《人民的名义》原著中提及“钱”字多达170次,远远超过了“人民”一词的93次,说明这本书是一部与金钱有关的反腐小说。4.材料一在论证方面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1.A2.D3.C4.材料一采用总分结构,先阐述文学计算的产生背景,然后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受文学计算的影响,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论证思路清晰严谨。②主要运用了举例、对比两种论证方法,对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的作用阐述得更加具体,易于理解。【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因为文学大数据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借助计算技术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强加因果。由材料一第一段“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可知,原因是“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必然会促进文学批评的巨大进步”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二段原文为“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而不是“巨大进步”。B.“以阐释单篇作品为主的文学批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于文无据,材料一第三段“文学批评在建构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时,常以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作品为例。由此得出的观点可以适用西方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但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不一定适用。或者说,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只说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没有涉及“适应时代发展,将逐渐走向没落”内容。选项无中生有。C.“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表述错误。结合材料一第五段分析,确证因果关系的批评思维对小部分文学作品有效,得出的结论是针对小部分文学作品的;呈现相关关系的批评思维对大规模的文学作品有效,得出的结论是针对大规模文学作品的。因此,不能认为二者得出的结论相同。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用数据分析既可以更精确地判定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也是基于对“影响”的非人文主义理解。A.说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断定文学作品的作者。B.反映了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方面的不足。C.通过数据分析作品在时代中留下的印记,统计某些主题出现的频次和传播路径即是研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是非人文主义的理解。符合材料二观点。D.说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推断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结构上:从第一、二段“‘文学大数据’是指文学作品和文学研究文献在互联网、物联网和社交网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文学数据,具有体量大、动态化、类型多、价值密度低和不易管理等特征……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单纯依靠人工难以完成,需要相关计算技术的支撑。因此,文学计算应运而生”,“文学计算的出现不仅是文学批评方法的转向,而且是文学批评思维的变革”可知,这是主要阐述了文学计算的产生背景,提出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学批评思维都受文学计算的影响的观点。从第三、四段“首先,是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可知,这是论述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的方面之一。从第五、六段“其次,是从确证因果关系到呈现相关关系的变革”“文学相关关系是指文学作品与历史和现实事件之间的数值关系”“文学计算不再需要主观确证文学与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因果联系,只需通过分析文学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可以客观呈现这种因果联系,相对更客观且不受主观偏见的影响”可知,这是论证文学批评思维发生的变革的方面之二。所以材料一采用的是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再分两点论述,思路清晰严谨。论证方法上:第三段“文学批评的理论和审美建构因缺乏大规模文学作品的支撑,提出的观点只契合小部分作品,无法真正构建普遍适用于‘世界文学’的理论”,第四段“而计算技术提升了整理和分析大规模文学作品的能力,文学批评不再局限于小部分文学作品,可以把批评对象延伸到世界文学作品,让全球文学数据自己‘说话’。在此基础上,可以得出更为客观和普遍有效的结论”,这两组内容为对比论证,证明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从主观理论建构到客观数据实证的变革的作用。最后一段中“例如,在互联网搜索‘乡土小说’时,出现的信息既包括鲁迅、彭家煌等作家作品,又包括五四运动、封建专制文化等历史事件和背景。当这些作家作品和历史事件共同且持续出现在不同的‘乡土小说’词条中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就强”为举例论证,证明文学计算呈现相关关系在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作用。这两种论证方法的运用,对文学计算在文学批评思维变革中的作用阐述得更加具体,易于理解。(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追赶队伍的小兵王羽①枪声和爆炸声忽然停了,山上山下一片寂静。②抗联官兵陷入了绝境——弹尽粮绝。山下的日军讨伐队一时不明所以,不敢轻举妄动。趁着难得的空隙,趴在皑皑积雪上的战士们慢慢爬到连长的周围。连长从怀里取出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低声说:“最后时刻到了。”战士们谁都不说话,只是悲壮地点了点头。③战争是残酷的,没有人性的日军禽兽不如,抗联战士如果落入日军手里。生不如死。所以,无论战斗多么惨烈,抗联战士都要留下最后一颗手榴弹,或与鬼子同归于尽,或用于自爆,绝不当俘虏。突然,一个一直看天的老战士说:“连长,要起大烟炮了。”连长一愣,忙追问:“老程,快看看,得多长时间才能起?”老程非常有把握地说:“一袋烟。”连长兴奋地说:“有救了!”战士们看看黑沉沉的天空,也不觉面露喜色。连长命令道:“两人一组,大烟炮一起,立刻向山上跑,别犹豫,只管跳下去。”连长又说:“只要能走,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活下去,追上队伍。”④老程拍拍身边的小战士说:“柱子,咱俩一组,跟紧我。”说着,老程解开腰间的麻绳,将一头递过去,让柱子系在腰上。柱子的脸冻得发青,两手僵硬,好不容易才将麻绳系好。⑤山下的日军终于反应过来,知道抗联战士没有弹药了,嗷嗷叫着向山上冲。鬼子越来越近了,连长猛地甩下一颗手榴弹,巨大的爆炸声响起的同时,战士们用尽力气高喊:“冲啊!杀呀!跟小鬼子拼了!”⑥突然的爆炸声和呐喊声,吓得鬼子惊慌失措,急忙又趴在雪地上,拼命向山上开枪。山上没有还击,鬼子就停止了射击,不敢轻易地往上冲。过了好一会儿,鬼子试探着爬起身,往山上爬。连长看看老程,老程指指天空,肯定地点点头。连长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投向山下。⑦爆炸声刚传来,天就变了。肆虐的北风突然膨胀起来,打着旋,笼罩了茫茫林海。大雪从天而降。随着狂风,雪片都变成了雪粒子。狂风裹挟着雪粒子,呜呜怪叫着抽打着大地万物。眨眼的工夫,雪粒子抱成了团,变成了一个个雪球,大大小小的雪球旋转着、飞舞着,铺天盖地,天地之间顷刻变得一片混沌。这就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东北大烟炮。⑧趁着山下的鬼子一片混乱,抗联战士们立刻起身,两人一组,用尽最后的力气,拼命冲向山顶。狂风暴雪中,人们睁不开眼睛,大大小小的雪球打得人浑身生疼。战士们顾不得这些,只是一个劲往山顶冲。柱子人小腿短,力气早已经用尽,全凭老程在前面拼命拉,才勉强迈开腿。很快,老程凭借经验知道到了山顶。老程转身将柱子拉进怀里,凑到柱子的耳旁喊:“要下山了,死命抱紧我。”⑨老程将柱子严严实实地搂在怀里,倒退着跳了下去。⑩两人在狂风暴雪中急速落下去,接着重重地跌落在冻得坚硬如石的山坡上,然后快速向山下翻滚。落地的一瞬间,体力早已透支的老程摔成了重伤,在昏迷前的一刻,他将柱子搂得更紧了。⑪柱子终于清醒了,轻轻推推老程,又摸摸他的脸,好像没有了气息。柱子心慌起来,摘下狗皮帽子,给老程戴上,又用冻僵的两手焐着他的脸,试图让他在这一丝温暖里醒过来。让柱子惊喜的是,老程真的醒过来了。⑫柱子喜极而泣,流着泪说:“老程叔,你醒了。”老程断断续续地说:“我,我,不行了,你,你要,追上,队伍。”冰凉的泪水在柱子脸上流淌,他紧紧地抓住老程的衣襟哽咽着说:“老程叔,别离开我,我怕。”老程喘息了好一会儿,艰难地说:“孩儿呀,虽说,你还,不到,十五,可你,是抗联战士。”柱子说:“老程叔,别说了,你再睡会儿,再歇歇。”老程真就不说话了。⑬他用尽力气,才将两个人身上的雪推到一旁。柱子惊讶地发现,他们被一棵粗壮的红松树挡在了半山腰,自己的胳膊腿还能动,知道老程叔受伤了,柱子赶忙拂去老程身上的雪,却发现他已经静静地走了。⑭柱子将没有子弹的三八大盖枪从老程身上轻轻取下,扶正老程的狗皮帽子,跪在老程身前。大哭着说:“老程叔,没有你我不知死多少次了,我向您保证,我一定活下去,一定追上队伍!老程叔,我一定多杀鬼子,给你们一家人和我爹我娘报仇。”⑮柱子擦干泪,将老程掩埋了,毫不犹豫地背起枪,坚定地向山下走去……⑯柱子终于下山了,他一下子跪在厚厚的积雪上。他喘息了好久,吃两口雪,就站起身,继续跌跌撞撞地往前走。⑰实在走不动了,柱子才休息一会儿。天黑了,柱子就找一个低洼的地方,挖一个雪窝子,钻进去,接着冰凉的枪睡一夜。醒来后,重复着前一天的一切。在茫茫林海里不断向前,柱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追赶上队伍。⑱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崇山坡岭中顽强地行进着……(有删改)5.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忽然停下来了的枪声和爆炸声,既能让读者紧张起来,又以简洁的语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去探寻故事的原委。B.小说虽然没有过多地描写战争,但是从抗联官兵的处境中,读者不难想象这场战争的惨烈,感受到侵华日军的凶残。C.小说通过描写抗联战士的一次战争过程,既交代了柱子的成长经历,也表达了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的主题。D.小说写柱子“擦干泪”“毫不犹豫地背起枪,坚定地向山下走去”,说明柱子成熟起来了,他应该可以追赶上革命队伍。6.请简要分析第⑦段景物描写的作用。7.小说题为“追赶队伍的小兵”,却详写“小兵”“追赶队伍”之前的事,请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原因。【答案】5.C6.①渲染了风大、雪猛的氛围,突出了战争的残酷;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战士们成功突围作铺垫;③突显人物形象,环境的恶劣衬托了战士们的英勇;④照应上文,解释什么是“东北大烟炮”。7.①交代“小兵”追赶队伍的原因;②严酷的战争锻炼了“小兵”的革命斗志,促成他的快速成长;③抗联的英勇和老程的牺牲使“小兵”追赶上队伍成为可能。【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也表达了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的主题”错,据题目“追赶队伍的小兵”,可知小说写的是一个“小兵”的故事,刻画他的成长经历;而且小说并没有暗示“我们”应当如何做。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第七段描写的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东北大烟炮”,从对风的描写“突然膨胀起来,打着旋,笼罩了茫茫林海”,和对雪的描写“随着狂风,雪片都变成了雪粒子,狂风裹挟着雪粒子,呜呜怪叫着抽打着大地万物”“眨眼的工夫,雪粒子抱成了团,变成了一个个雪球,大大小小的雪球旋转着、飞舞着,铺天盖地,天地之间顷刻变得一片混沌”,渲染了风大、雪猛的氛围;而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弹尽粮绝的抗联战士与鬼子正在对峙,环境描写突出了战争的残酷。这段环境描写之前,写“抗联官兵陷入了绝境——弹尽粮绝”,他们甚至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连长从怀里取出仅有的两颗手榴弹,低声说:‘最后时刻到了。’战士们谁都不说话,只是悲壮地点了点头”;然而这时候转机出现,老程看出天气的变化,“连长,要起大烟炮了”,果然,风雪突然出现,为后文战士们突围做了铺垫。可见这段环境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形象,遇到“东北大烟炮”,小鬼子“一片混乱”,而战士们却“立刻起身,两人一组,用尽最后的力气,拼命冲向山顶。狂风暴雪中,人们睁不开眼睛,大大小小的雪球打得人浑身生疼。战士们顾不得这些,只是一个劲往山顶冲”。环境的恶劣衬托了战士们的英勇。另外这段景物描写照应了上文的情节,“突然,一个一直看天的老战士说:‘连长,要起大烟炮了。’连长一愣,忙追问:‘老程,快看看,得多长时间才能起?’老程非常有把握地说:‘一袋烟。’连长兴奋地说:‘有救了!’战士们看看黑沉沉的天空,也不觉面露喜色”,而这段景物描写解释了什么是“东北大烟炮”。【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考生要看看都写了哪些“小兵”“追赶队伍”之前的事,然后分析这些与“追赶队伍的小兵”之间有哪些关联。写小兵追赶队伍之前,描写了抗联战士弹尽粮绝,在准备与鬼子同归于尽的时候,正好赶上了“东北大烟炮”,他们趁着这恶劣的天气尽力往山顶跑,准备跳崖逃生,而小兵柱子与老程一组,是老程用生命保护了他,“柱子人小腿短,力气早已经用尽,全凭老程在前面拼命拉,才勉强迈开腿”“很快,老程凭借经验知道到了山顶。老程转身将柱子拉进怀里,凑到柱子的耳旁喊:‘要下山了,死命抱紧我。’”“老程将柱子严严实实地搂在怀里,倒退着跳了下去”,结果老程身负重伤,小兵跪在死去的老程身前说“老程叔,没有你我不知死多少次了,我向您保证,我一定活下去,一定追上队伍”。因此,描写小兵追赶队伍之前的事,交代“小兵”追赶队伍的原因;抗联的英勇和老程的牺牲使“小兵”追赶上队伍成为可能。从结尾的描写来看,“实在走不动了,柱子才休息一会儿。天黑了,柱子就找一个低洼的地方,挖一个雪窝子,钻进去,接着冰凉的枪睡一夜。醒来后,重复着前一天的一切。在茫茫林海里不断向前,柱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追赶上队伍”“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一个小小的身影在崇山坡岭中顽强地行进着……”,严酷的战争锻炼了“小兵”的革命斗志,促成他的快速成长。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四章》乙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丙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yù)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庄子《五石之瓠》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其脆易泮泮:同“判”,分离②不贵难得之货贵:珍贵③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哀痛、怜悯④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通“纳”,交纳⑤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贼:伤害⑥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安定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④⑤⑥9.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B.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C.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D.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四章》中的“有”和“无”,“知人”和“自知”,“胜人”和“自胜”,就是“对待”关系。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认为,人与禽兽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人。C.《五石之瓠》中,惠子仅从日常使用的层面上考虑大葫芦的功用,庄子则超越了世俗经验的束缚,指出大葫芦的独特价值。D.老子善于汲取世俗经验展开哲理思辨,直接论说道理;孟子善用夸张、对比,文章思路简洁明晰;庄子则长于借助寓言,婉曲达意,以增强说理的趣味和效果。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12.《五石之瓠》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讲了两个故事。请概括这两个故事及其寓意。【答案】8.C9.A10.D11.(1)世人行事,往往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
(2)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通。12.故事:惠子说他种了一个能容得下五石东西的葫芦,因大而无用,索性把它打破了。庄子说同样的不龟手之药,有人凭它获得封赏,而有人用它世代漂洗丝絮。
寓意: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大不相同。善于转换角度,就可能化腐朽为神奇。【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②贵,动词,以……为贵,看重。句意:不看重难得的财物。④“内”,通“纳”,结交。句意: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关系。排除②④。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说服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客得之”句意完整,“客”作主语,“得”作谓语,“之”作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D;“大败越人”,“越人”作“大败”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D.“孟子善用夸张、对比”错误,孟子善用譬喻、对比,而非夸张。如孟子认为“不忍人之心”包含四个方面,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端”就像刚刚燃烧的火或刚刚流出的泉水一样,还需要“扩而充之”才能够发扬光大。不然的话,就会熄灭或枯竭。这就是比喻手法。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从事”,行事,做事;“几”,接近;“慎”,谨慎。(2)“端”,发端;“充”,充实;“若”,像;“然”,通“燃”,燃烧。【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主客问答”这一提示,可从文中分别找到主人提问与客人所讲述的内容加以概括。“惠子谓庄子曰”是“主问”,根据他说的“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可以归纳出:惠子说他种了一个能容得下五石东西的葫芦,因大而无用,索性把它打破了。“庄子曰”是“客答”,根据他说的“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可以归纳出:庄子说同样的不龟手之药,有人凭它获得封赏,而有人用它世代漂洗丝絮。寓意:同样的东西,由于眼光和见识不同,它所发挥的作用也就大不相同。善于转换角度,就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参考译文:甲局面安定时容易保持和维护,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时容易分离;事物细微时容易散失。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极高的高台,筑起于每一筐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有所作为的将会招致失败,有所执着的将会遭受损害。因此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所以也不遭受损害。世人行事,往往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又失败了。到最后一刻还像刚开始时一样谨慎,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所以圣人,以没有欲望作为自己的欲望,不看重难得的财物,学习常人所不学习的,(恢复、弥补众人的过错(来让人们知道如何正确行事),辅助万物按其本然的方式发展,而不敢强为。——《<老子>四章》乙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通。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丙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葫芦的种子,我把它种到成熟,结成的葫芦很大,能容得下五石的东西。用来盛水和饮料,它的坚硬程度却禁不起举。剖开来作瓢,却因太大而没有适于它容纳的东西。不是它不够大,而是因为它没有用处,所以我把它打破了。”庄子说:“你实在是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宋国有一个善于制作防止皮肤冻裂的药的人,祖祖辈辈以在水中漂洗棉絮为业。有人听说了,就请求用百金买他的药方。全家族的人集中在一起商议道:“我们世世代代漂洗棉絮,收入不过几金。现在卖药方一下子可以得到百金,就卖给他吧。”那人得了药方,便用它去取悦吴王。越国来侵犯吴国,吴王便命他率领军队。冬天和越军进行水战,把越军打得大败。吴王便将一块土地封赏给他。能不使手裂开的药是一样的,有的人靠它得到封赏,而有的人却免不了漂洗棉絮的辛劳,就是因为用途不同。现在你有五石容量的葫芦,为什么不用绳结缀把它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如蓬草一样屈曲不通啊!——庄子《五石之瓠》(二)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怀①欧阳修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②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滁州之后。②鹿车:用人力推挽的小车。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以反问起篇,先写秋天的节令风物也美好,一改传统开篇一片悲凉肃杀、悲秋伤秋的写法。B.颔联纵开一笔,上承首句,通过“西风”“酒旗”“细雨”“菊花”等典型意象具体描绘了秋之“节物”。C.西风中飘扬的酒旗,细雨中怒放的菊花,借景抒情,诗人自身的情绪和节物特征完美统一。D.诗歌尾联表明归隐是自身摆脱矛盾、困境的途径,诗人萌生了躬耕田亩,过清静生活的想法。14.颈联“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在诗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寄寓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答案】13.C14.作用:照应上文,是对上文“黯然”的具体阐释;又开启下文,是诗人打算“驾鹿车”“归去”的原因。情感:①对时光流逝,自己双鬓斑白,理想、仕途不顺的感慨。②表达了自己虽享有厚禄,却不能为国效力,救时无术的忧国忧民之情。【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感情的能力。C.“诗人自身的情绪和节物特征完美统一”错,颔联采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突出了节物与诗人情绪的矛盾。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结构、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意思是,想到国事家事,愁得我双鬓灰白;白白地耗费朝廷俸禄,我心中感到羞耻难当。从结构看,首联以反问起笔,引出“黯然”神伤的情怀,颔联写秋景的迷人,颈联“感事悲双鬓”有回应首联“黯然”之意,揭示出“黯然”的原因是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再看尾联驾“鹿车”“归去颍东田”流露出愤然思归的情感,而颈联“包羞食万钱”写自己羞于过这种食厚禄而于国无补的苟且生活,可见颈联与尾联也有呼应。据此可知,颈联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情感看,“感事悲双鬓”感叹国事,连双鬓都因悲忧而变得苍苍了,“悲”字表达对时光流逝、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包羞食万钱”因官场无所作为而感到耻辱,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之情。
三、默写题。(一空一分,共13分)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儒家传统道德的三个方面,三者合一即为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行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老子》第二十四章指出自夸和自高自大的害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4)《无衣》中表明将士们修整矛,一起行动起来投身到征战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5)《将进酒》表明诗人蔑视权贵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江城子》利用虚写、白描手法再现和妻子温馨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知者不惑②.仁者不忧③.勇者不惧④.自天子以至于庶人⑤.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⑥.自伐者无功⑦.自矜者不长⑧.修我矛戟⑨.与子偕作⑩.钟鼓馔玉不足贵⑪.但愿长醉不愿醒⑫.小轩窗⑬.正梳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惑、庶、壹、矜、戟、偕、馔、梳妆。四、语言表达(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自古以来就流传着的养生保健谚语。春捂,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病菌乘机偷袭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由于人体下半部血液循环比上半部差,易受风寒侵袭,所以寒气多自下而生,因此春季穿衣应注意“下厚上薄”。秋冻,指立秋后天气转凉,不要急于增添过多的衣服。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从而增强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不生病。特别对儿童而言,秋冻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御寒能力和抗病能力,还能提高其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由冬季转入初春B.过早地脱掉棉衣,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C.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D.由冬季转入初春,气温变化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乍暖还寒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此时加强防寒锻炼,使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得以增强,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不生病。B.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避免生病。C.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从而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D.此时加强防寒锻炼,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产生。18.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答案】16.C17.B18.C【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上文说明冬春季节交替,下文应该紧承气候节令来说明,“由冬季转入初春”放在开头与上文衔接紧密,排除B;介绍完冬春交替,再说明“乍暖还寒”符合事理逻辑,“气温变化又大”是补充信息,“过早地脱掉棉衣”与下文“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衔接紧密,排除AD。故选C。【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中有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提高人体抵抗疾病”中,“提高”与“疾病”搭配不当,在后面加上“的能力”;二是成分残缺,“增强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中,“增强”缺少宾语“能力”,或者改为“使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的环境”;三是不合逻辑,“避免不生病”应为“避免生病”。修改正确的只有B项。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修辞手法的能力。画波浪的句子中,“病毒乘机偷袭人体”中“乘机”“偷袭”的意思是“趁敌不备,突然袭击”,是用于描述人的行为的,文中却把这两个词语运用在病菌上,赋予病毒人的特点,用了拟人手法。辞,“丝竹”代指乐器、音乐,“案牍”代指文件公务。B.比喻修辞,梨花喻指雪花。C.拟人修辞,把“风”比拟人,“怒号”原本是人的行为动作。,“汗青”借代指书卷、史册。故选C。五、基础知识(6分)19.下列语句中加横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迩之事父(之: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致知在格物(推究)B.人而不仁,如礼何(连词,就,那么)凿户牖以为室(房屋)C.天下归仁焉(称赞)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用绳结缀)D.其“恕”乎(其:副词,表推测,大概)欲齐其家者(代词,自己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而:连词,表假设;户牖:门窗。句意:一个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会怎么对待礼呢?/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故选B。20.下列句子中句式和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夫子固拙于用大矣C.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D.则所用之异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所谓特殊句式,就是句子的结构与平常的结构组成存在着区别和不同。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等。A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合抱之木,于毫末生”,句子译为:合抱的大树,从幼小的萌芽开始生长的。B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夫子固于用大拙矣”,句子译为:先生实在是对于使用大东西很不善长啊。C项,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何不虑以为大樽而于江湖浮”,句子译为:为什么不考虑把它做成腰舟而在江湖上浮游呢?D项,判断句,“则”和后边的“也”一起表判断,句子译为: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故选D。六、材料作文(6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第二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辨析或阑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准确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阐述你的认识,题目自拟。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致知在格物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7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答案】例文: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大海说,它的责任是海纳百川,汇聚天地之力量,使浩淼海洋更加辽阔宽广;太阳说,它的责任是俯射大地,赠与世界温暖光明,让每个角落都熠熠生辉;我说,追梦路上的我们,应当像古人说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求学的我们,当在学习知识的年纪奋发图强,成长为有担当有勇气之人,将来有能力接过建设祖国、振兴民族的接力棒。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宋朝的岳飞勇战沙场,为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康,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戎马一生,生平一百二十六仗全胜让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可就是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英雄,面对名利,无欲无求,日夜皆是为国思虑,视国任为己任,所以便有了金人所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古语说: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正是因为岳飞勇担责任,才抵御住外敌入侵,赢回了国家的尊严,同时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有普照大地的志向,让每位民众都享受到福祉。这种人是大写的人,他们在民族存亡之际豁得出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他们肩负着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1937年,二战爆发,中国民众深陷苦难当中,中国民族危在旦夕,不少人在恐惧或者利益面前选择逃亡和变节,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到处哀鸿遍野满目苍痍。这时候,有一个人站了出来,他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出黑暗,奔向光明,这个人就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中华之福,民族之幸,正是因为涌现出无数像毛主席这样勇担责任的先辈们抛头颅撒热血,中华民族才会变得国富力强,我们的生活才有了现在的和谐稳定。追梦路上,勇担责任,就是要沉思笃行,用自己的赤诚之心接力每个人,让大爱与大义的个体汇聚成海洋。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钟南山一句“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去武汉。”然而84岁的他经过研判却义无反顾地只身前往武汉,到防疫最前线;李兰娟面对疫情,深思之后果断向国家建议武汉必须严格地“封城”,并主动请缨带团队驰援武汉,抗击在疫情第一线。人类社会的蓬勃发展,靠的是一代代先辈为之不懈的奋斗。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更应该把责任驻扎心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为投身民族建设而拼搏。勇担责任要有海纳百川之胸襟,要有普照大地之志向,要有敏思笃行之赤诚。泰戈尔说:“一整片暗夜黑,也挡不住一点灯光的明亮。”当代的中学生,让我们以无畏的情怀在追梦路上,担起职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审题:本题是一道引言式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从所引语句中任选其一,阐述自己的认识,写一篇议论文。对于引言式材料作文,所引用的语句一般为名言警句。写作时考生首先要明确所谓的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这类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本题材料共七则名言,考生要认真研读每则引言,理解其蕴含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立意。第一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读书人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由此可以从“梦想与责任”进行立意。第二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体现的是“己”与“人”的关系,由此可以从“万事莫要强求,要相互理解”“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角度来立意。第三则:致知在格物。其意为“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即“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做人要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据此可从“认真的学习态度”的角度立意。第四则: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其意为“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据此可从“重视道德修养”方面进行立意。第五则: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意为“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本句意在告诉我们“既要清楚地了解别人,也要有自知之明。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据此考生可以从“知人与自知”“认清自己尤可贵”的角度进行立意。第六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意为“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本句意在告诉我们“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考生据此可以从“重视基础”“重视积累”来立意。第七则: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其意为“因此天下的人相亲相爱就会治理好,相互憎恶则会混乱。”考生据此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环保工程咨询合同
- 采矿钻头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技术支持与维护义务
- 2024年度北京房产保险合同
- 2024常州个人二手房过户税务咨询服务合同
- 水果抛光剂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运载工具用窗玻璃半成品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眼影盘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电流转换器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某汽车公司与4S店之间的汽车销售合同
- 制造中心年度工作计划供应链中心年度工作计划(2020年)
- 刮泥机出厂检测调试报告
- 工业管道基础知识PPT课件
- GB∕T 29639-2020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运动处方知识点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 英语口语绕口令Englishtonguetwisters
- 《八字新大陆》教材内部辅导讲义
- 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系数
- (完整版)《加油站委托管理合同》(标准版)
- 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提前开工核准)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