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考物理二模试卷

1.(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B.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会发出光子

C.卢瑟福发现了中子,并预言了质子的存在

D.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小于该原子核的质量

2.(2021•广东省珠海市•模拟题)ETC是“电子不停车收x|

费系统”的简称,常见于高速公路出入口,只要在车/:

挡风玻璃上安装一个打卡装置,就能实现快速收费,:

提高通行效率。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ETC通道运M:::

动过程的“位移-时间”图。其中o〜0和j〜u是直o;丹::-------\

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匕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匕〜t2汽车做曲线运动

C.打〜^3汽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D.G〜t2和t2〜t3汽车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3.(2020北京市.模拟题)利用电场可以使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现使一群电荷

量相同、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同时沿同一方向垂直射入同一匀强电场,经相同时间

速度的偏转角相同,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它们在进入电场时一定

具有相同的()

A.动能B.动量C.加速度D,速度

4.(2021•湖北省武汉市•月考试卷汝□图所示,一圆环套在固定的

倾斜光滑杆上,轻统绕过定滑轮与圆环相连,整个装置处于

同一竖直平面内,现用力尸缓慢拉动轻绳,圆环对杆的弹力J

大小为FN,在圆环从A沿杆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匕〜

确的是()

A.F一直增大,氏先减小后增大

B.F一直增大,风一直减小

C.F先减小后增大,风一直增大

D.F先减小后增大,FN先减小后增大

5.(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播上她的眼睛少里演绎了这样

一个故事:“落日六号”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在航行中失事后下沉,

最后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已知地球可

视为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均匀球壳对壳内质点的引力为零.若地球表

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当“落日六号”位于地面以下深0.5R

处时,该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0.25gB.0.5gC.2gD.4g

6.(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如图,间距均为L的平行虚线M、N、R间存在着磁感

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纸面内有一等腰直

角三角形导线框abc,长为L的6c边与虚线M垂直.现让线框沿儿方向以速度v匀

速穿过磁场区域,从c点经过虚线M开始计时,线框中电功率P与时间r的关系正

7.(2020•江西省•单元测试)如图所示,A、B、C、。是真空中一正四

面体的四个顶点(正四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

闭图形),所有棱长都为现在A、8两点分别固定电荷量分别"

为均+q和-q的两个点电荷,静电力常量为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C、。两点的场强相同

B.C,。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第2页,共24页

c.c、。两点电势相等

D.将一正电荷从C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8.(2021•福建省•单元测试)如图,竖直平面内固定两根足够长°

长的细杆人、入2,两杆分离不接触,且两杆间的距离忽||\

略不计。两个小球a、b(视为质点)质量均为〃?,“球套-一卜"之

在竖直杆G上,6杆套在水平杆G上,〃、6通过钱链用

长度为乙的刚性轻杆连接,将。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

放(轻杆与G杆夹角为45。),不计一切摩擦,己知重力加速度为8。在此后的运动过

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球和6球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b球的速度为零时,a球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等于g

C.6球的最大速度为J(2+4)gL

D.。球的最大速度为J嬴

9.(202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模拟题)如图所示,带有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物块

4和滑块B、C均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物块A的末端与水平地面相切。一滑块

。从物块A的圆弧轨道的最高点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到水平地面后与滑块B碰

撞并粘在一起向前运动,再与滑块C碰撞又与C粘在一起向前运动。已知物块4

和三个滑块的质量均为,小物块A的圆弧轨道半径为R,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滑

块8、C、。均可视为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在圆弧轨道上滑动的过程中对物块A做的功为0

B.与滑块B碰撞前瞬间,滑块。的速度大小为声

C.滑块。与滑块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mgR

D.滑块B与滑块C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恒

3

10.(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如图所示,半径为r=1m的两块完全相同的圆形金属

板上、下平行水平正对放置,构成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

E=150K,内阻=0.5/2,定值电阳R=19.50。电容器的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d=

60cmo闭合开关S,待电路稳定后,在两平行板间加垂直于电场的匀强磁场,其磁

感应强度大小为B=1|丁。此后,在电容器的中心位置以为=O.lm/s的水平初速度

26

向右弹射出带负电的微粒,微粒的质量m=2.5X10-8kg,电荷量q=10XlO'c。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电容器电场的边缘效应,不计带电微粒的电荷对

电容器电场的影响,选接地点为零电势点。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S,电路稳定后,1s内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荷量为7.5C

B.带电微粒离开匀强电场所用的时间不可能等于10s

C.带电微粒离开匀强电场的位置的电势可能为-50V

D.带电微粒在匀强电场中运动的过程中,其电势能的增加量可能等于5X10-8/

11.(2021.广东省.模拟题)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某同学选取了

两个材质相同、体积不等的立方体滑块A和B,按下述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1:在A、8的相撞面分别装上橡皮泥,以便二者相撞以后能够立刻结为整体;

步骤2:安装好实验装置如图1,铝质轨道槽的左端是倾斜槽,右端是长直水平槽。

倾斜槽和水平槽由一小段

圆弧连接,轨道槽被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在轨道槽的侧面与轨道等高且适当远处装

一台数码频闪照相机;

步骤3:让滑块8静置于水平槽的某处,滑块A从斜槽某处由静止释放,同时开始

频闪拍摄,直到A、8停止运动,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

步骤4:多次重复步骤3,得到多幅照片,挑出其中最理想的一幅,打印出来,将

刻度尺紧靠照片放置,如图2所示。

第4页,共24页

(1)由图分析可知,滑块A与滑块B碰撞发生的位置。

①在P5、26之间

②在匕处

③在「6、「7之间

(2)为了探究碰撞中动量是否守恒,需要直接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o

①4、8两个滑块的质量mi和巾2

②滑块A释放时距桌面的高度

③频闪照相的周期

④照片尺寸和实际尺寸的比例

⑤)照片上;则得的$45、$56和$67、$78

⑥)照片上测得的S34、S45、S56和S67、S78、S89

⑦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写出验证动量守恒的表达式。

12.(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为测量甲、乙金属丝的电阻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⑷、

(b)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已知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1)小明先进行了如图(a)方案的测量;

①他首先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出甲、乙两根不同金属丝的直径,示

数分别如图(c)、图(d)所示.则两根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分别为:4尹=mm、

d乙=mm;

②实验过程中,小明先将甲金属丝接入电路,并用米尺测出接入电路中的甲金属

丝的长度I=50.00cm.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并

依次记录了两电表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5组数据的对应点他已经标在如图

(e)所示的坐标纸上,请你标出余下一组数据的对应点,并在图(e)画出U—/图线;

实验次数123456

U/V0.901.201.501.802.102.40

1/A0.180.240.310.370.430.49

③该方案测得的甲金属丝的电阻率p=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小明又用如图(b)方案测量乙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他可以通过改变接线夹[即

图(b)中滑动变阻器符号上的箭头]接触金属丝的位置以控制接入电路中金属丝的

长度;

①实验操作步骤:

a.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闭合开关

人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接线夹的位置

c.断开开关,测出接入电路的金属丝的长度

d.闭合开关,重复仄c的操作

②根据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据,绘出如图(7)所示的关系图线,由

图可以算出图线的斜率为七若已测得乙金属丝的直径为d,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阻为r.则乙金属丝的电阻率为;(写出电阻率的计算式)

(3)电表的内阻可能对实验产生系统误差,图(b)方案电阻率测量值(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图(a)图⑴

图(tf)

图(e)图5

第6页,共24页

13.(2019.北京市市辖区.月考试卷)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工件,由A8和

两部分组成,其中AB部分为光滑的圆弧,4408=37。,圆弧的半径R=0.5m,

圆心。点在8点正上方;3。部分水平,长度为0.2771,C为8。的中点.现有一质

量m=lkg,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端由静止释放,恰好能运动到。点.(g=

10m/s2,sin37°=0.6,cos37°=0.8)求:

(1)为使物块恰好运动到C点静止,可以在物块运动到8点后,对它施加一竖直向

下的恒力F,F应为多大?

(2)为使物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为零,也可先将8。部分以8为轴向上转动一锐角0,

。应为多大?(假设B处有一小段的弧线平滑连接,物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

(3)接上一问,求物块在8。板上运动的总路程.

14.(2021•福建省厦门市•模拟题)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具有工作时间长、可靠性高和体积小

等优点,是航天、深海、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新型电源,也是我国近年重点科研攻关

项目。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利用放射性元素0衰变的电池,该电池采用金属空心球壳

结构,如图1所示,在金属球壳内部的球心位置放有一小块与球壳绝缘的放射性物

质,放射性物质与球壳之间是真空的。球心处的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发生口衰变发

射出电子,已知单位时间内从放射性物质射出的电子数为M射出电子的最小动能

为Ei,最大动能为E2。在Ei和E2之间,任意相等的动能能量区间内的电子数相

同。为了研究方便,假设所有射出的电子都是沿着球形结构径向运动,忽略电子的

重力及在球壳间的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元电荷为e,。和b为接线柱。

(1)原子核是由质子;H和中子乩等核子组成的,说明£衰变的电子是如何产生的;

(2)求。、6之间的最大电势差Um,以及将4、〃短接时回路中的电流/短;

(3)在ab间接上负载时,两极上的电压为U,通过负载的电流为/。论证电流大

小/随电压U变化的关系,并在图2中画出/与U关系的图线;

(4)若电源的电流保持恒定且与负载电阻无关,则可称之为恒流源。请分析负载电

阻满足什么条件时该电源可视为恒流源。

(注意:解题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中做必要的说

明)

15.(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处于完全失重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一辆空载的卡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装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

体温度不变,若把车胎内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D.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用镶子夹一棉球,沾一些酒精,

点燃,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

第8页,共24页

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增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容器的内壁单位面积

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越多

16.(2021.湖南省长沙市.模拟题)新冠疫情期间,武汉市医疗物

资紧缺,需要从北方调用大批钢瓶氧气(如图),每个钢瓶内

体积为40L在北方时测得钢瓶内氧气压强为1.2x107Pa,

温度为7。(2,长途运输到武汉方舱医院检测时测得钢瓶内氧

气压强为1.26x107pa.在方舱医院实际使用过程中,先用

小钢瓶(加抽气机)缓慢分装,然后供病人使用,小钢瓶体积为10L,分装后每个小

钢瓶内氧气压强为4x105pa,要求大钢瓶内压强降到2x105pa时就停止分装.不计

运输过程中和分装过程中氧气的泄漏,求:

①在武汉检测时钢瓶所处环境温度为多少摄氏度?

②一大钢瓶可分装多少小瓶供病人使用?

17.(2021.安徽省淮南市•月考试卷)关于机械波与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不同的均匀介质中传播中,振动的频率不变

B.弹簧振子在四分之一个周期里运动的路程一定等于一个振幅

C.“海市蜃楼”是光的全反射现象的结果

D.当火车进站时,车站上的观察者听到汽笛声尖锐刺耳,是因为观察者接收到的

波源频率大于波源发出的频率

E.机械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18.(2021•河北省秦皇岛市・单元测试)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半圆形透明介质放在水平

地面上,一束单色光平行于底面AB照射在圆弧面上的P点,折射光线照射到圆弧

面上的。点,。点到AB面的距离为(R,。点到AB的距离为|R,光线在Q点折射

后,照射到地面上的C点(已知sinl6。=友,sin37°=sin53°=|),求:

①介质对单色光的折射率;

②光线从P点折射后,照射到地面上的C点的时间。(结果用根号表示)

第10页,共24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知识点】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原子核的衰变、能级跃迁

【解析】解:小半衰期的大小与元素所处的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无关,由原子核内部

因素决定,故4错误;

8、由玻尔理论知道氢原子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向外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故B

正确;

C、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并预言了中子的存在,查德威克通过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发现

了中子,故C错误;

。、原子核所含核子单独存在时的总质量应大于该原子核的质量,因为核子结合成原子

核时会释放能量,质量亏损,故。错误。

故选:B。

半衰期与外界因素无关;由玻尔理论分析;根据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分析;核子结合成原

子核时有质量亏损。

本题考查半衰期、玻尔原子模型、原子质量亏损等内容,对相关知识应无遗漏,多读课

文内容。

2.【答案】C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图像

【解析】解:A、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0〜ti内图像的斜率不变,说明汽车的速度

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位移-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知ti〜t2汽车做直线

运动,故8错误;

C、t2〜t3内图像的斜率不断增大,说明汽车的速度增大,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

D、Q〜t2汽车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t2〜t3汽车做加速直线运

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而两段时间内速度方向相同,所以,G〜t2和上2〜t3汽

车的加速度方向相反,故。错误。

故选:a

位移一时间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

据图像的形状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从而判断ti〜t2和灰〜t3汽车的加速度方向关系。

本题考查对位移-时间图像的理解,关键抓住纵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图像的斜率表示

速度,来分析汽车的运动情况。

3.【答案】B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简单运用

【解析】解:粒子的加速度:。=更

m

经相同时间速度的偏转角:£即。=争=竽=鲁。

Vov0

从表达式可以看出,偏转角仅与粒子的初动量有关,即它们在进入电场时一定具有相同

的初动量,故AC£>错误,B正确。

故选:Bo

经相同时间速度的偏转角相同,写出粒子偏转角的公式,即可找到合适的物理量。

该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物体,属于该知识点中的基本题型。写出加速度与穿

越电场的偏转角的表达式,属于简单题。

4.【答案】B

【知识点】共点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

【解析】解:对圆环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圆环受到7、G、风三个力的作用,其中题目所给F=7,三个力平衡,三个力恰组成

一个闭合的三角形,由于重力大小方向不变,支持力方向不变,随拉力的方向该变时,

三个力的动态分析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拉力与竖直方向夹角越来越小,则F一直增

第12页,共24页

大,FN一直减小,所以B正确;ACO错误;

故选:B。

做出受力分析图,圆环在F作用下缓慢上滑,处于共点力平衡状态,因此三个力构成闭

合三角形,可以从图中矢量的长度确定各力大小变化

本题属于共点力平衡中的动态平衡类型,考查学生共点力平衡条件以及结合受力分析图,

进行动态分析的能力。

5.【答案】B

【知识点】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解析】解:设地球的密度为p,则在地球表面:G岩=mg

地球的质量为M=p•[兀R3

联立可得,地表重力加速度表达式为g=g7rpGR

由题意可知,地面以下深0.5R处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半球为0.5R的球体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即g'=g兀pG《R

对比可得g'=0.5g,故B正确,ACQ错误。

故选:B。

根据题意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半径为R的球体在表面产生的加速度,地面以

下深0.5R处的加速度相当于半径为0.5R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加速度,根据地球质量分

布均匀得到加速度的表达式,再根据半径关系求解即可。

抓住在地球表面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地面以下深0.5R处,地球的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要注意地面以下深0.5R处所谓的地球的质量不是整个地球的质量而是半径为0.5R的球

体的质量。

6.【答案】C

【知识点】动生电动势、电功和电功率定义、表达式及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解析】解:c点由虚线/运动到虚线N的过程中,导线切割的有效长度

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根据电功率公式有P1=或=空@=叱产;

C点由虚线N运动到虚线R的过程中,导线切割的有效长度:%=2仇

电流方向沿顺时针,根据电功率公式有P2=屋=回生”=—C2;

RRR

外边由虚线N运动到虚线R的过程中,导线切割的有效长度,3=vt

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根据电功率公式有23=”="叱=立12,故c正确,ABO错

误。

故选:Co

由楞次定律依据磁通量的变化可以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根据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

度,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段分析感应电动势E与时间r的关系,由功率公式p=9分

析线框中电功率P与时间1的关系,从而确定图像的形状。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确定导线有效长度与时间的关系,再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电功率公

式确定电功率与时间的关系,根据解析式分析图像的形状。

7.【答案】AC

【知识点】电场线的定义及性质、电势、电势能概念和简单计算

【解析】解:ABC、由题,通过AB的中垂面是一等势面,C、。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

相等,C、。两点的场强都与等势面垂直,方向指向B一侧,方向相同,根据对称性可

知,场强大小相等,故C、。两点的场强、电势均相同,故AC正确,B错误;

。、由题,通过A8的中垂面是一等势面,C、。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将一正电

荷从C点移动到。点,电场力不做功,故。错误。

故选:AC。

+q、-q是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其电场线和等势面分布具有对称性,通过AB的中垂

面是一个等势面,C、。在同一等势面上,电势相等,根据对称性分析C、。场强关系。

根据点电荷的场强的公式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出C点的电场强度;在等势面上运动点

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本题要掌握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线和等势线分布情况,抓住A8C。是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

这一题眼,即可得出C、。处于通过AB的中垂面是一等势面上。

8.【答案】ABC

【知识点】功能关系的应用

【解析】

【分析】

先确定6系统机械能守恒,由运动情况可知在a下滑到最低点时匕的速度最大,由

机械能守恒求得8的最大速度;当。运动到两杆的交点后会向下继续加速,则其最大速

度要大于在两杆交点处的速度。

第14页,共24页

本题要先确定机械能守恒,再确定两球速度最大的位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求得速度

值。

【解答】

A.”球和6球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则机械能守恒,故A正确;

8.设轻杆L和水平杆乙2的夹角为。,由运动关联可知i次os0小肃加。,得

W,-%0可知当b球的速度为零时,轻杆L处于水平位置和功杆平行,因此此时

。球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强?,因此。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故8正确;

C当a球运动到两杆的交点后再向下运动L距离,此时6达到两杆的交点处,”的速度

为0,b的速度最大为力„,,由机械能守恒得:

V2L1,

mg(L+-y-)=2小啼

解得:%m=J(2+&)gL,故C正确;

Da球运动到两杆的交点处,人的速度为0,此时〃的速度为外,由机械能守恒得:

V2L1,

mg-=-mv^

得:%=JagL

但此后杆向下运动,会再加速一段距离后达到一最大速度再减速到0,则其最大速度要

大于J嬴,故。错误。

故选ABC.

9.【答案】BC

【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A、。在A上滑动时,A与。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且系统机

械能守恒,则当。滑到水平地面上时:0-mvD-mvA,且mgR=gmv^+\,两

式联立解得4D分离时的速度为%=以=声,即4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下滑过程对A由动能定理得:W=^mvl-0,解得W=故A错误;

B、。与8碰撞前的速度即为4。分离时O的速度大小,为回,故8正确;

C、。与8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nwD=(m+m)i;B,则碰撞后B.D整体的速度大小为

损失的机械能4后二:血诏+通,计算可得滑块。与滑块B碰撞过

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mgR,故C正确;

D、B与C碰撞过程中,B.C.D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m+m)%=(m+m+m)vc,

则B与C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之=岑,故。错误。

故选:BC。

。在A上滑动时,A与。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结合下滑过程

对A用动能定理可计算滑块。在圆弧轨道上滑动的过程中对物块A做的功;。与8碰

撞前的速度即为4D分离时。的速度大小;根据。与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及能量守恒

可计算损失的机械能;8与C碰撞过程中,B.C.D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可计算8与C碰

撞后的速度大小。

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定律,考查知识点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充分考查了学生掌握知识

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10.【答案】CD

【知识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

能变化的关系

【解析】解:小电路稳定后,电路中没有电流,

所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荷量为0,故A错误;一宁—\

B、电路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占",

势E,所以微粒受到的静电力“=若,解得“=匚

2.5x10-77,方向竖直向上,微粒受到的重力G=mg=2.5x10-8*ION=2.5x

IO-,N,方向竖直向下,故F电当磁场方向平行于初速度%的方向时,微粒做

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平行板所用的时间t=:,解得t=10s,故8错误;

C、当磁场方向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和电场方向决定的平面向外时,微粒在平行板间向上

偏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半径「1=翳,解得「1=冷小。设微粒离开平行板时在竖直

方向向上偏转距离为刈,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1-刈)2+「2=号,解得心=

0.2m,因为上极板电势为0,所以射出点的电势必=一:弓一八)解得见=-25乙同

理,当磁场方向垂直于初速度方向和电场方向决定的平面向里时,微粒在平行板间向下

偏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微粒离开平行板时,在竖直方向向下偏转的距离也为四,所以射

出点的电势如=-?6+&)解得卬2=—125,。所以,当磁场方向为垂直于电场的其他

方向时,射出点的电势可能为-50乙故C正确。

D、若粒子在竖直向下方向偏转距离为由=0.26时一,电场力做负功,皿毋=一勺3必解

第16页,共24页

得“内=-5x10-8/,所以,电势能增加量等于5x10-8/,故。正确。

故选:CD。

闭合开关,电路稳定之后电路中没有电流;找到粒子运动过程中的极限位置,根据圆周

运动相关公式列式求解,再判断选项是否在范围内。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分析出粒子运动轨迹的极限位置,再判断答案是

否在范围内是解题关键。

11.【答案】②①⑥叫(S45+2s56-S34)=(如+m2)(2s67+s78-s89)

【知识点】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1)由图可知s12=3.00cm,S23=2.80cm,S34=2.60cm,s45=2.40cm,

s56=2.20cm,s67=1.60cm,s78=1.40cm,s89=1.2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特点△s=a?'2可知A、B相撞的位置在P6处。

(2)为了探究A、B相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就要得到碰撞前后的动量,所以要测量A、

8两个滑块的质量巾1、62和碰撞前后的速度。设照相机拍摄时间间隔为7,则:

P4处的速度为:吗=制产

P5处的速度为:%=若詈

因为为=空,所以A、B碰撞前A在P6处的速度为:%=7产

同理可得碰撞后AB在P6处的速度为:%'=弋尸

若动量守恒则有:小”6=(ml+7n2)%'

整理得:恤05+2s56-S34)=Oi+m2)(2s67+S78-S89)

因此需要测量或读取的物理量是:①⑥。

故答案为:(1)②;(2)①⑥、^(545+2SS6—s34)=(mj+m2')(2s67+s7a—s89)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分别研究碰撞前滑块在P4、P5的速度,根据P6、P5和「5、线

速度差相等研究P6的速度,同理求出碰撞后滑块「7、「8的速度,再速度差相等求出碰撞

后共同的速度。

本题原理是利用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求碰撞前后的速度,较为复杂。改变为平衡摩

擦力,使碰撞前后滑块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速度测量简便易行。

12.【答案】1.750.5482.3x10-5三处等于

4

【知识点】实验: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解析】解:(1)①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的示数+游标尺对齐的刻度X精确度;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固定刻度示数+可动刻度示数X精确度;

甲图中的游标卡尺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nun,

两根金属丝直径的测量值分别为d/=1mm+0.05x15mm=1.75mm;d乙=

0.5mm+0.01x4.8mm=0.548mm;

②通过观察,没标出的是第三组数据,标出后,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作出u—/

n14Pl

根据&=。三=福

解得喳)=314*(1.75*1。-"AM。.巾=2.3X10-50.7n

L414X0.5

(2)②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pg+r+R)=/(p焉+r+R)

即5=与+比

Ind2EE

(3)图(a)中电压的测量值偏大,导致电阻测量值偏大,则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大;图(b)中

若考虑电流表内阻,则:=27心+篝丛,不影响图像的斜率,则电阻率的测量值不

1na£EE

变.

故答案为:(1)①1.75;0.548;②如上图所示;③2.3x10-5;(2)哼2(3)等于

(1)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主尺的示数+游标尺对齐的刻度x精确度;螺旋测微器的读

数方法是:固定尺示数+螺旋尺对齐的刻度x精确度;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求得金

属丝的电阻率;

(2)根据图3中的图B所示的关系图线求斜率,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推导亍-L关系

式进行分析;

第18页,共24页

(3)根据电路连接情况结合内接法和外接法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测量某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同时考查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读数、

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画图并通过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求解金属丝电阻率以及误差分析

等;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试题难度偏大。

13.【答案】解:(1)设30段长度为/,动摩擦因数为“,研究物块运动,根据动能定理:

皿/=△EK

从A到D的过程中有:mgR(l-cos37°)—frnigl=0-0

从A到C恰好静止的过程中有:mgR(l-cos370)-=0-0

又BC段有:FN=F+mg

代入数据联立解得:〃=0.5F=10/V

(2)右图中,从A到C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有:

入II

mgR(l-cos37°)—mg-sind—“氐]=。一。

其中FN=rngcosO

联立解得:9=37°

(3)物块在C处速度减为零后,由于mgs讥。>〃mgcos。物块将会下滑,而A8段光滑,

故物块将做往复运动,直到停止在B点.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

mgR(l—cos37°)=Q

而摩擦生热为:Q=fs

f=nmgcosd

代入数据解得物块在8。板上的总路程为:s=0.25m

答:(1)F应为10N;

(2)角应为37。;

(3)物块在8。板上的总路程s=0.25m.

【知识点】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变力做功、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能量守恒定律、向心

力的计算、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及简单运用、动能定理的基本应用

【解析】(1)先对从4到B过程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动能定理,求出物块经过B点时

的速度;在8点,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支持

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到物块对工件的压力大小;

(2)(3)先对A到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再对A到C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最后

联立求解;

本题是动能定理的运用问题,关键是选择适当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列式,动能定理适用

于多过程问题,可以使问题简化.

14.【答案】解:(1泗衰变的实质是1个中子转化为1个质子和1个电子,即其核反应

方程为:ntH+e

(2)根据动能定理,则有:一eUm=0-E2

解得,八〃之间的最大电势差为:l/m=1

将6短接时所有逸出电子都能由球心处的放射源到达球壳,故短路电流为:【短=Ne

(3)①在0<eUS当时,即时,所有的电子都能够飞到球壳上,在单位时间

内到达的电荷量为该电池可以供给的最大电流,此时/=Ne

②在4<eU<E2时,即曰<U<暂时,只有动能E>eU的电子才能落到球壳上,这些

电子决定了通过负载的电流(其余电子将在球心与球壳间往复运动,不流过负载)。

这些电子数与从放射性物质飞出的总电子数之比为:V=

因为单位时间发射的电子是按照能量均匀分布的,所以这时通过负载的电流/'为:1'=

③在eU=%即U=当时,电子将无法到达球壳,此时通过负载的电流为零。

综合①②③的分析,可知/随电压U变化的伏安特性关系,如下图所示:

(4)当时,所有的电子都能够飞到球壳上有:U=lR=NeR

解得:当负载电阻满足0<Rw盘时,该电池是恒流源。

答:(1)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乩等核子组成的,。衰变的实质是1个中子转化为1

个质子和1个电子;

(2)那么八〃之间的最大电势差自,以及将“、人短接时回路中的电流是Ne;

(3)在。、匕间接上负载时,两极上的电压为U,通过负载的电流为/,/随电压U变化的

第20页,共24页

伏安特性关系,/与U关系的图线如上图所示;

(4)当负载电阻满足0<RS悬时,该电池是恒流源。

【知识点】原子核的衰变

【解析】(1)依据夕衰变的实质,即可分析;

(2)根据动能定理,结合电场力做负功,即可求解;

根据电场力做功在三种情况下,得出电流

(3)0<eUWEi,Ex<eU<E2,及eU=E2,

大小/与电压U的关系;

(4)依据在0<UwB时,所有的电子都能够飞到球壳上,即可分析。

考查£衰变,知道电子的由来,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注意其电场力做负功,理解电流

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探究方法,最后还要注意电池是恒流源的条件。

15.【答案】BCE

【知识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布朗运动、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液体的表面张力

【解析】解: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

并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8、处于完全失重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

C、汽车在缓慢装沙的过程中,压强增大,而气体温度不变,所以体积变小,外界对气

体做功,内能不变,放出热量,故C正确;

。、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的体积等于火罐的容积,体积不变,气体经过热传递,

温度不断降低,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

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故。错误;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体积不变时,分子数密度不变,温度越高,则分子平均速率变

大,则单位时间内容器的内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越多,故E正确。

故选:BCE。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水滴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使水滴呈现球形;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答题;

根据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了热学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前提与

关键,平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16.【答案】解:①气体初状态压强小=1.2X107Pa,温度A=(273+7)K=280K,

气体末状态的压强P2=1-26X107Pa,温度72=(273+t)K

钢瓶内气体体积不变,由查理定律得:7=?

,112

代入数据解得:t=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