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青的少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青少科普_第1页
新时期加强青的少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青少科普_第2页
新时期加强青的少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青少科普_第3页
新时期加强青的少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青少科普_第4页
新时期加强青的少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新时期加强青少科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期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奉贤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再思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建设越来越呼唤着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呼唤着教育的大发展,更呼唤着创新型人才的大发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青少年是未来人才的储备力量,是地区发展的助推器,更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为了在本市大、中、小学中弘扬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提升本市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为了落实《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我们奉贤区在“十一五”期间针对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很多不足。面对新的要求、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本地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增强本地区青少年学生的科普意识,培养一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一、“十一五”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总体目标及我区实施情况:=1\*GB4㈠总体目标:1、青少年科技素养、创新能力、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科普工作能力得到提升,科普教育工作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2、实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5年内培养100名市级“明日科技之星”、500名市级“科技希望之星”、5000名区县级“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使青少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3、科技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得到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评估机制建立。4、青少年科技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构建新型的科技教育课程体系。5、形成1—2个国内外有影响的示范性、引领型、高水平、成品牌的大型青少年科技活动。6、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形成“千校百基地”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运作模式。7、搭建开放式、全方位的科技人才培训平台,建设和完善市、区(县)青少年科学研究院运行机制和工作网络。8、建设和完善青少年科普教育保障机制,5年内开设10个院士科技创新辅导论坛;创建10个青少年科技实践工作站;扶持10个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服务社;组建30支青少年科普传播队伍;建设20个校外科技教育活动阵地特色品牌项目;完善20个青少年科普教育信息网站,为科普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2\*GB4㈡我区实施情况:1、在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方面我们和我们的许多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邬桥学校、齐贤学校、古华中学等三所学校已被授予“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齐贤学校、西渡学校、古华中学、学院附中等四所学校被授予“奉贤区科普教育基地”;实验小学、南桥小学、古华小学、实验中学、南桥中学、古华中学、奉贤中学、邬桥学校、齐贤学校、西渡学校、光明学校、育秀学校、奉贤中专、解放路幼儿园、育秀幼儿园等十五所中小学、幼儿园被授予“奉贤区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验小学、南桥小学、古华小学、青村小学、江海三小、南桥中学、头桥中学、古华中学、奉贤中学、邬桥学校、齐贤学校、育秀学校、西渡学校、解放路幼儿园等十四所中小学、幼儿园被授予“奉贤区科技教育特色(项目)学校”。其实,近几年科普教育、科技活动搞的相对较好的学校就那么几所,把科普教育、科技活动作为学校常规工作来抓的学校还不到三分之一。由于许多学校取消了科技活动课、课外科技兴趣活动等青少年科技教育主阵地,使大批爱好科技活动、想参与科技活动的学生成为一种奢望。没有了科技教育、没有了科技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了一句空话。自从有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一个平台。这两年我们奉贤区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已经在市内稍有名气,参与市级创新大赛、市级创造发明竞赛、市级创意类科技竞赛均取得较好成绩。但离市教委提出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的要求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参与创新大赛的中小学校还不到50%,参与创新教育的学校还不到30%,把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列为学校科技教育常规工作的学校更不到10%。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又成了一句空话。在提高“知识产权意识”方面我们虽然比兄弟区县起步晚,但推进速度还算可以,可以讲达到了“明显提高”的要求:青少年活动中心06年被授予“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09年又被授予“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育秀学校、邬桥学校、奉浦学校、青村小学、奉贤中学等五家单位先后也被授予“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在实施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方面我区还没有实质性启动。《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5年内培养100名市级‘明日科技之星’、500名市级‘科技希望之星’、5000名区县级‘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至今“十一五”即将结束,我区还没有产生一位市级“明日科技之星”,没有一位获“科技希望之星”。就连区级“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的培养机制、评选活动都还没有启动。而新一轮市级“两星”评选活动已经见报——市科委、市教委投入300万启动新一轮“明日科技之星”培养计划。我们期待着区科委、区教育局有关领导的重视。3、科技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评估、奖励机制必须得到落实。学校科普教育或科技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分不开,虽然在计划和总结里高唱素质教育,但实质上很抓学科教学。因为素质教育中的各类活动没有考核、评估,对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没有多大影响。因此,许多学校把科普教育、科技活动没有纳入学校教育的常规工作,校内从来没有举办过“科技节”,从来没有让学生参加科技活动,这与当今所强调的“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很难吻合。4、在形成1—2个市内外有影响的示范性、引领型、高水平、成品牌的大型青少年科技活动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探索,可以讲取得了一些进展:青少年创造发明与创造教育活动在市内已有一定知名度,参与学校、学生参与市级竞赛获奖人数等系数都处于市内第一集团;青少年“安全小卫士”安全教育竞赛活动第一批荣获市级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知识产权科普教育已经被授予上海市示范单位等。但引领型、高水平、科技含量高的大型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我们还没有——由我区承办的大型科技活动还没有,这与市内兄弟区县相比还有相当距离。5、青少年科技教育社会资源开发与利用我们还没有实质性启动,“学校---基地”一体的课外科技活动还没有形成。虽然我区已经被市有关部门命名的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有十多家,但只有一、两家基地与一、两所学校偶尔有一、两次的活动,没有形成“学校---基地”一体的科技教育活动模式。6、在搭建开放式、全方位的科技后备人才培训平台,建设和完善区级青少年科学研究院方面我们还是没有及时启动。如今上海市十九个区县中只有我们奉贤区没有区级少年科学研究院,为此实施《上海市科普事业“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存在着很大难度,直接影响到我区中学生在市级“明日科技之星”和“科技希望之星”评选活动中的竞争力。二、国外部分国家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发:1、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的概括近年,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科普教育工作,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促进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有些国家通过制定和完善科普政策法规,营造有利于科学传播的社会环境,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科普工作走在了世界前列,有很多政策、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科普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值得我们学习。下面对几个较典型国家的科普工作政策做一比较:美国政府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示:美国政府的科普工作把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放在第一位。美国公众对科技的发展大多持支持态度,并不像欧洲的公众那样对科技和科技制度缺乏信心。但美国人并不想对科技了解太多,尤其是对科技研发的过程。美国政府很担忧学校里青少年科学素养的缺乏,因为这关系到国家以后发展的持续竞争力。所以美国科普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加强学生的科学普及教育,提高学校里的学生和尽可能多数大众的科学素养。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是一个十分典型的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国家。在美国,孩子7至12周岁,每年都有两项“科学研究项目”需要完成,而每项研究,历时两个月到两个半月。美国被称为“世界最差”的基础教育,却培养出了物理、化学领域的诸多大师级人物,囊括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几乎三分之二的奖项。这就值得我们深思,其实,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也很简单的问题就是重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美国1985年开始启动的“2061计划”认为,美国青少年的科技知识非常薄弱,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科技扫盲;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上制定一个示范性、指导性的基本标准,编写新的教学大纲,全国的中小学、幼儿园可以据此来普及科技教育,使未来几代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为此,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和《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所有学生都应该知道并能够去做的科学和技术内容,并且提供了对学生学习这些科学和技术内容所达到的程度进行评估的指导方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美国还实施了RISE计划,即“科学家参与科技教育的对策”,确定了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学校科学教育中所担任的角色,通过这些做法,转变学校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兴趣。英国政府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示:1993年,英国政府发表《实现我们的潜力》科技白皮书,提出要增强公众对科学、工程和技术对社会的贡献的认识,这是首次在政府文件中包括了这样的内容。也是首次把科普作为英国研究理事会的一部分职责明确出来。将科普与英国“科学与技术办公室”的职责联系起来,改变了政府科普工作薄弱的状况。英国上议院2000年发表《科学与社会》报告,对英国政府近年来的科普工作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全面的审视,提出创新只有在被消费者期望和接受时才是成功的。英国政府2000年7月发布的白皮书《超越与机遇——21世纪的科学与创新政策》,开始把政府科普工作的重点转向公众参与科学以及科学家与公众之间合理对话的新模式,以使科学和创新获得一个稳定的公共支持框架。英国政府在1988年出台的《英国1988教育改革法》,将科学教育列为核心课程,将技术教育列为基础课程中仅次于现代外语的位置。在此之后,让学生更多的学习和掌握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英国各研究理事会把科普教育工作的重点都放在支持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课程上,各自设立面向学校的科普教育计划。由研究人员利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开发新奇的、富于启发性的科学教育教材和教学方法,供学校的教师使用。德国政府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德国政府对科普的概念采用了较为宽泛的理解,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包括在内,提出公众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口号,认为科普不仅要涉及到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且也要包括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几年来,德国政府和科研组织机构一直在探讨德国在科学与公众对话方面应该走哪条路。2000年以来,德国研究与教育部发起了“科学年”活动,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科普活动,让科学家们与公众直接交流。“科学与公众对话”是德国科普政策的着力点。说到德国的科普,不能不提及德国的“科学长夜”。“科学长夜”活动自2001年首先在柏林举办,之后每年举办一届。“科学长夜”被誉为德国的“最聪明之夜”。活动期间,展台上的科学家极其认真地回答每一个参观者的提问,演示他们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激发参观者的兴趣,引导青少年进入科学大门。“科学长夜”的内容从医学到语言、从信息学到历史、从宇宙空间到能源、从生物学到艺术,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专业研究项目,还是日常实用品,“科学长夜”让每一个参观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似乎一夜之间聪明了许多。日本政府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示:日本政府历来重视国民教育,然而日本公众和欧美等国的公众相比,对科学的关心相对较少,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够深入。不仅20到40岁年龄段的人如此,中小学生对学习理科的热情也不高,在高等教育中选择理工科的学生越来越少。因此,日本政府通过科普教育探索建立学习型社会,把科普教育与国民的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日本的科普政策从各方面为学校中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充满乐趣的实验和观察研究、现场工作和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的机会,提高他们对科学科学技术的兴趣。日本政府认为,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策略在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并培养科学技术从业人员。日本1995年出台《科学技术基本法》,把强化措施以提高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理解并改变其对科技的态度作为科技工作的一个奋斗目标。日本政府1947年3月颁布的《教育基本法》第二条提出,“在一切场合、时间,都必须实现教育目的”。其他涉及少儿校外教育的法律法规如《图书馆法》、《博物馆法》、《儿童福利法》等,都为少年儿童享受应有的社会权利、保证其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些法律规定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应通过设立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等设施和利用学校的设施以及其他适当方法实现青少年科普教育目的。日本教育文化体育与科学技术部(MEXT)还开展了超级科学高中、科学伙伴项目等多个科普教育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学习思考,自主进行判断,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与能力。日本政府认识到举办大型科普活动是行之有效的科普手段,其特点是影响面广,信息量大。日本目前举办的大型科普活动主要有:=1\*GB2⑴科技周:1960年,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设立“科学技术周”活动,每年一次,时间定在每年4月18日日本“发明日”开始的一周。日本开展科技周活动的宗旨,就是围绕“科技立国”的方针,增进全体国民对科技的关心和理解,增进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创造出新的经济前沿,实现富裕安康的生活打下基础。每年的科技周确定一项宣传主题,在科技活动周里,安排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面向全体国民的有:科技讨论会、研究成果发表会、科技电影展、各种展览会等;发明咨询活动、技术咨询活动;研究机构、科技系统、博物馆和工厂等实行特别对外开放。面向青少年的有:科学教室、发明教室、天文教室、动手实验教室、科学报告会、科技电影展、参观博物馆及科技展览等,以启迪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此外,各种表彰活动也是科技周的重头戏。=2\*GB2⑵科技电影节:科技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是评选、奖励优秀的科技电影,以普及、促进科学技术。科技电影节始于1960年,被认为是日本最具权威的科技电影节,每年入围作品百余件。科技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是总结科技振兴事业,放映入选作品。总结活动包括征集日本国内该年度科技影视作品,经过评选,评出内阁首相奖1个,文化科学部长奖14个,表彰制作者和策划者。放映入选作品是科普活动,目的在于普及宣传国内科技电影,并通过在日本各地放映获奖作品,直接普及正确的科学技术。=3\*GB2⑶青少年科学节:青少年科学节始于1992年,主要活动是有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包括了理科的各个方面,目的在于让青少年有机会体验科学的魅力。=4\*GB2⑷儿童读书日:日本2001年12月公布并实施了“推进儿童读书活动法”,根据该法律确定4月23日为“儿童读书日”,以使国民更加关心和理解儿童读书活动,并提高儿童积极读书的渴求。日本政府希望通过这种活动在学校、社会和家庭进一步开展儿童自主读书活动。=5\*GB2⑸机器人节: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为加大支持科普的力度,于2001年7—10月在日本关西地区和神奈川县举办了第一个“机器人节”,主题是“人类和科学技术共存”,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让青少年了解机器人,亲身体验科学技术,发展未来科学技术。=6\*GB2⑹科学展示品和实验用品设计思想大赛:本活动是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为促进青少年理解科学技术而举办的活动,目的是支援全国科技馆等的工作。“科学展示品和实验用品设计思想大赛”始于1996年,每年举行一次,参赛条件是居住在日本国内的个人或团体。大赛设5个奖项:文化教育科技部部长奖各1名(即科学展示品和实验品,下同),奖金30万日圆;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秘书长奖各1名,奖金20万日圆;日本科学未来馆馆长奖各1名,奖金15万日圆;日本科学技术振兴财团会长奖各1名,奖金10万日圆;鼓励奖各5名,奖金3万日圆。印度政府对青少年实施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示: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科普政策注重根据本国公众的需求和层次来设计。普及过程中,目标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让公众参与决策过程所必须具备的参与能力,而是“为提高生活质量而传播更好的知识”。其政策目标追求的是全民掌握最低限度的科学,即每个公民都需要具备的某种最低限度的、基本的科学(或技术)知识,以及对科学方法有一个操作性的、实践性的熟悉和理解。强调公众应对关系到日常生活和安全,关系到家庭、社区、和国家的科学技术,有较好的理解。印度对科学素养的本土化理解是成功的,值得借鉴。印度政府制定的《科学政策决议》、《技术政策声明》、《新技术政策》、《科学技术政策》等一系列国家科技政策中,都提到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内容。1999年,印度科技部制定“国民基础科学”标准,确立了印度科普工作的总目标。印度政府“2003年科技政策”第一个目标就是:保证印度的每一个公民都获得科学信息,以便提高科学素养,出现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让全国人民都有可能充分参与科技发展及其应用,为人类造福。印度政府把2004年定为“科学意识年”,力图提高公众的科技意识,让公众认识到科技正在引领国家走向何方;通过对博物馆、天文馆和植物园等的支持活动以加强对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努力向青少年灌输追求科技进步的激情,以及在全国人口中树立科学品格。印度是唯一把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写进宪法的国家。正因为印度政府持之以恒的推动,特别是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大力倡导,印度国民在摆脱殖民地枷锁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很快摆脱愚昧思想的枷锁,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印度发动知识革命的一个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让科学走出象牙塔,走进寻常百姓家。具体来说,就是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让全民都具有“科学气质”被誉为“印度导弹之父”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位出任总统的科学家,也是一位致力于科普的总统,他直接领导印度的科普教育工作,亲自设计并大力推进“印度千年任务—2020计划”,目的是通过科学普及教育,鼓励更多的印度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积极投身科技事业,通过科技振兴印度。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普教育给我们的启发具有市场观念的人,首先要考虑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用户是谁。采用市场化的思路,科普工作者也应首先考虑科普对象是谁。对象群体不一样,科普方式就会大异其趣。多数国家把青少年作为最主要的科普对象。他们认为,科普的目标不是造就出新的科学家。而是把我们每人内部原本具有的科学素质给唤醒。在美国,不仅专业科普工作者具有这样的认识。而且连热衷于科普事业的公司企业都有这样的认识。既然科普是“唤醒”的事业,那么,很显然,年龄越小,越容易唤醒。这和我们中国所说的“从娃娃抓起”的意思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国外普遍以青少年为主要科普对象,是选择了一条阻力最小、效果较好的路径。我国的重点科普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克服我国现阶段存在重理论教育轻技能培养,重课堂教学轻科学实践的做法,推动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变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当前,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我国,属非正式教育范畴的科普活动与学校的正式教育(学科教学)分得很清。但在国外,人们则越来越强调科普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融合。融合的第一种表现,就是科技场馆、博物馆等方面参与教师培训。科技博物馆都安排了好些旨在帮助和培训中小学科学教师的项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科学家可以投身于科普活动,直接接触青少年,但学生毕竟同教师接触最多,受其影响较大、如果教师水平不高,仅靠课外科普活动,效果毕竟是有限的。而今,我们的许多科技辅导员连上海市科技馆都没有进过,更不用说其他专业科技馆。融合的第二种表现是,公司对中学科学教育提供赞助时,并不区分哪些属课外科普活动,哪些属课堂科学教学。例如:IBM公司有一项“科学/数学学生表彰午餐”活动。每个月举办一次,选择课堂成绩好,在课外活动中富有首创性,能帮助同学学习,而且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具有非凡的创造性的学生将被邀请到IBM公司参与“科学/数学学生表彰午餐”活动。而我们奉贤地区还没有听说有哪家企业参与、支持、赞助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科普教育作为学校科学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拓展青少年科学视野,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是独特且巨大的,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然而,我们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方面却一直面临发展难的困境。首先是我国应试教育对科普教育形成的抵触和排斥。科普在西方国家受到青少年的欢迎,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们的学校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科普教育与学校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些国家的中小学生在校课程少,课业轻,考试压力小,有时间有精力去参加科普活动。家长和老师出于丰富学生科技经历及视野的需要,大都会积极鼓励甚至陪同学生一起参加这样的活动,丰富学校科学教育的科普资源和活动也容易引人学校。而在我国,学校长期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体制,中小学生背负着比国外学生远远沉重得多的课业学习及考试压力。不可能经常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绝大多数的学校教师和家长更是视科普为“异类”,对学生参与这样的活动淡而处之,甚至持反对态度。没有广大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我国青少年科普工作自然是搞不起来的。改变这一大状况,只有加快推行素质教育。再者,我国政府和社会对科普尚缺乏重视。美国等国家的政府为促进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科普事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当规模的科普项目资助计划,经费少则数百万美元,多则数千万美元,政府每年根据科技博物馆、大众传媒、科技团体、大学、研究机构等提出的科普项目申请,择优支持一批科普项目,鼓励项目执行机构从企业、民间基金会等其它渠道争取其余所需经费,由此逐步建立起政府出资支持,科技博物馆、大众传媒、科技团体等积极参与,企业等出资赞助的科普社会化组织框架。还有,我国青少年科普工作缺乏创新机制,科普长期未被认定是创造性的工作,直接影响了科普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古板、说教、形式雷同或有形式无内容的科普活动居多,对青少年缺乏广泛的吸引力。美英等国家的青少年科普工作是非常注重创新的。他们认为,科普工作只有不断创新,才会获得出奇的效果,才能对青少年永远有吸引力。这些国家在科普工作中能获得杰出创新表现,有三方面的因素促成,一是政府的提倡,比如政府在资助科普项目时,要求项目必须在形式、做法上有创新,如此才能获得政府的资助;二是科普项目执行机构本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比较强,善于开发新奇的形式和做法;三是参与科普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多种多样,具有广泛的科普创新思想来源。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科普教育应当承认大有可创新之处。比如我们惯常使用的科普讲座,能否要求讲演者在讲的同时,辅以一些经典的科学实验、演示来吸引听众?我们的学校科普宣传栏能否学习英国“地铁中的科学”之做法,将其搬到地铁上去,以概念卡通和提问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小读者?我们有没有想过科学招贴画除了科普知识宣传外,还可以加上一些非常简单、贴近生活却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的科学问题?1999年底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科普工作会议,我国政府作出了增加科普投入的承诺,并界定科普属创造性工作。毋庸置疑,我国青少年科普事业的环境和条件会越来越好。我国的青少年科普应明确什么样的目标任务,以适应国家对创造性科技人才及有科技素养的劳动者的需要,弥补现行的学校教育在这方面的失败?第一,必须把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好奇心摆在突出位置。国外青少年科普工作大都以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和好奇心为首要目的,因为兴趣和好奇心是促使青少年能动地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驱动力,是科技创新人才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国外的实践表明,在培养青少年科技兴趣方面,科普的功效比学校教育远为突出。当然,这需要科普教育活动本身首先做到有趣味性。第二,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