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莘县实验高中
张巧玲示范朗读《春江花月夜》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四、说教法和学法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二)简介作者背景(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约10分钟)(四)再读诗歌,品读鉴赏(约20分钟)(五)课堂总结(约5分钟)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七.板书设计:(约2分钟)(水到渠成)一、说教材:
《春江花月夜》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古诗词诵读。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唐诗是中国文学的奇葩,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这首诗艺术技巧高超,是学习鉴赏诗歌的典范。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于《全唐诗》中,其中他凭借《春江花月夜》立于诗坛而永垂不朽,成为文学史上以“孤篇压全唐”的大家。这首诗又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二.说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感悟诗歌的意境美。2.置身诗境,品悟诗歌景理情完美融合的诗情美。3.体悟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三、说教学重难点
诗歌鉴赏就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因此: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再现诗歌画面,体味诗歌意境。教学难点:赏析诗歌的景、情、理相融的手法,理解作者“哀而不伤”的感情。四、说教法和学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声情并茂的吟诵,使能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依据以上分析,预设本课的方法主要为:教师教法:创设情境法,讨论法,引导法学生学法:合作探究法,讨论交流法,比较分析法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
(二)简介作者背景
(三)整体感知(约10分钟)
(四)品读鉴赏(约20分钟)
(五)课堂总结(约5分钟)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和背景,根据注释疏通诗歌大意,反复诵读。2.让学生搜集关于“月亮”的诗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一)导入新课(约2分钟)有这样一位诗人,他为后世只留下了两首诗歌,并且凭借其中的一首得到了极高的赞誉,后人评价它“孤篇压全唐”,闻一多先生更是称它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如果是在其他时代,尚可理解;可是在这诗家辈出,群星璀璨的大唐,单单李白、杜甫就难以跨越,那么这首诗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让他获得如此盛誉?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谜团走进他的诗歌《春江花月夜》(板书),看看他是如何“孤篇压全唐”的?导入新课从谜团切入,引出诗歌怎样“孤篇压全唐”这个大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诗。
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样自然引出作者背景介绍,因为课前已经预习,这里不再赘述。(二)简介作者背景
1.简介作者
张若虚(约660-720),扬州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其诗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为世人倾倒,诗人因此名垂后世。2介绍背景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年份已难以确考,而对此诗的创作地点则有三种说法:扬州文化研究所所长韦明铧认为,诗人是站在扬州南郊曲江边赏月观潮,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表现的是唐代曲江一带的景色;长期从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认为,此诗作于瓜洲,表现的是千年古镇瓜洲江畔清幽如诗的意境之美;长期从事大桥文史研究的学者顾仁认为,此诗作于扬子江畔,其地在今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部。(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约10分钟)
整体感知环节,用时大约10分钟,预设了三次不同形式的读。听读,自由朗读,学生齐读;
听读,课件播放配乐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自由朗读又围绕“美”预设了一个问题,读完后的初步感受是是什么?几个字简单概括。美(板书),美在哪方面?图画美,景物美,意境美,哲思美,爱情美,用词美,意象美,韵律美……既然都说美,那么“美”体现在哪些图画上?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
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竖板书)。
月月出—月悬—月斜—月落。(竖板书)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请找出描写其状态的诗句。月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悬(皎皎空中孤月轮)—月斜(江潭落月复西斜)—月落(落月摇情满江树)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老师逐步引导,及时点评,总结归纳。引导问题具有梯级性和连贯性,点评回答要肯定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这样就把这首诗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围绕“月”的变化,描绘了四幅美景,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我们以美的初步感受。这样有利于学生积极快速地理解诗歌内容,为后面赏析诗歌的情感和手法打下基础。最后学生齐读,初步感受诗歌的美。那么这首诗到底美在哪里,还要我们进一步去赏析。自然过渡到品读鉴赏环节。(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约10分钟)
1.听读,课件播放配乐朗诵诗歌,注意正音,节奏,重音,抑扬顿挫,让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并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2.自由朗读,思考:读完后的初步感受是是什么?几个字简单概括。美(板书),美在哪方面?图画美,景物美,意境美,哲思美,爱情美,用词美,意象美……韵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既然都说美,那么全诗描绘了哪些图景?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竖板书)月,从月生到月落,是一条时间线索:月出—月悬—月斜—月落。(竖板书)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
找出写有月的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请找出描写其状态的诗句。写了月的四种状态:月升(海上明月共潮生)—月悬(皎皎空中孤月轮)—月斜(江潭落月复西斜)—月落(落月摇情满江树)月出—月悬—月斜—月落。(竖板书)3.学生齐读,感受诗歌的美。(四)再读诗歌,品读鉴赏(约20分钟:分组讨论5分钟,合作探究约15分钟)
品读鉴赏是课堂的最重要的环节,用时大约20分钟,我预设把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学生们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比较分析,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有的学生置身诗境,把初步感受到的美,画面再现,比如A组学生一分享景物美,从意象,画面,意境,情感方面分析1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2.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体会画面之美。3怎样诵读来表达这种赞叹和喜爱之情?描绘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幽美恬静的月夜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以诵读的方式读出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赞叹,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有的学生缘景明情,体会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比如B组学生二分享哲理美,也从画面,意境,情感方面分析,1)月下沉思图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构成了怎样的意境?2)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考?历代文人感叹人生短暂,与他们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3)怎样诵读来表达这种感叹之情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并与曹植,苏轼等诗句进行比较,诗人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他感叹生命短暂,但赞叹人类长久,诗人虽有感伤,但并不颓废,可谓“哀而不伤”(板书),再以诵读的方式读出这种感情。还有的学生从情感用词、表现手法、结构、韵律等角度赏析,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与苏轼《江城子》比较分析,苏轼表达的是一种生死永别的“痛”,而作者表达的是一种美,是一种青春式的忧伤和思念,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学生畅所欲言,有了课堂生成问题,老师进行及时的点拨指导,这样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加深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四)再读诗歌,品读鉴赏(约20分钟)(分组讨论5分钟,合作探究,赏析分享“美在哪里”15分钟)预设A组学生一分享:品景物美联想和想象从三方面入手1春江花月图上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什么意境?表达了什么情感?意象: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水绕芳甸、月照花林、流霜不飞、白沙不见——月夜美景。画面:1)春之卷2)江之画3)花之容4)月之貌5)夜之景意境特点:幽美恬静壮丽高远寂寞空旷色彩绚丽静谧朦胧情感: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表现对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2.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并体会画面之美。学生展示: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3怎样诵读来表达这种赞叹和喜爱之情:语速平和语气温柔学生一展示,美美的读出来B组学生二分享:品哲理美对比分析赏析指导:①品味意象,推敲炼字。②要从虚处去读,去填补想象的空间。(1)月下沉思图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构成了怎样的意境?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这是一幅高远澄澈宁静凄迷的图画。(2)此景引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思考?历代文人感叹人生短暂屡见不鲜,与他们比较,张若虚对人生的理解有何不同?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引发诗人对人生的观照,明月长在而人生不再,明月长圆而人情不圆,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有待无穷的惆怅之情。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明确: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对天人关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窠(kē)臼,超越了前人仅仅哀叹生命短暂的束缚,生命短暂,而人类久长,诗人虽有感伤,但并不是颓废“哀而不伤”。在礼赞自然的同时礼赞生命。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3)怎样诵读来表达这种感叹之情:语速延伸,语调下降,哀而不伤。大家齐读,美美的读出来。
C组学生三:品情感美对比分析修辞手法用词这一部分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图景: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在描绘这两幅图景之前,前四句先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然后再分写两幅图景。(1)鉴赏思妇怀远图——赏析“徘徊”“卷不去”“拂还来”词语的表达作用?用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情景交融: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把苦苦相思表现的淋漓尽致,意味深长。“卷不去”与“拂还来”——表明思妇不堪思念之苦,徒做无奈而且无用的挣扎。——“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2)鉴赏游子思归图——这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思归的感情?与苏轼《江城子》比较,有什么不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把梦境与实境交织在一起,从而把月夜将尽、梦境难以实现的愁怅之情烘托得缠绵悱恻;是一种青春式的忧伤和思念。比较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liáng),自难忘(wàng)。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bìn)如霜。痛生死永别作者美甜蜜的思念幸福的忧伤是一种青春式的忧伤和思念(3)怎样诵读来表达这种相思之情:语速缓慢,语气低沉,哀而不伤。大家齐读,美美的读出来。小结:全诗以“月”为线索,描绘了一幅月下美景,再由明月长存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景理(板书)三方面完美融合。D组学生四:析特点诗歌除了上面分析的景美理情美,还有结构和韵律上的特点。学生分组讨论,分别从结构、情感、哲理、韵律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1、学生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高一教学工作计划(7篇)
- 小型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模版(2篇)
- 2021年10月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委政法委公开招聘应急队员模拟卷(一)
- 某村村民自治制度模版(3篇)
- 组长、副组长安全管理职责模版(3篇)
- 物业区域经理岗位职责范文(2篇)
- 2024年学校学年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范例(3篇)
- 2024年协会竞选演讲稿范例(2篇)
- 2024年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例文(2篇)
- 《预制菜加工合同》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铁餐饮行业市场供需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4年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J6类)考前冲刺必会试题库300题(含详解)
- 《油气生产物联网》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云南德宏州州级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历年【重点基础提升】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上学期一诊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 小学神话故事教学的几点做法
- DZ∕T 0288-2015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正式版)
- 先进制造技术实验室
- 《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定额册及章节说明(含补充预算定额)
- 实验室CNAS认可准则(ISO17025:2017)转版全套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2020版
- 公交行业消防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