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届联合国气候大会—时间的烙印:气候变化都“抹”掉了什么?汇报人:闻熠时间:2016/01/18Contents世界气候大会1历届世界气候大会简介2时间的“烙印”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是1992年5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Conference
of
Parties,COP)于1995年在柏林召开。世界气候大会图(1)里约会议现场1992年6月,里约会议通过了3个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和2个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宣言》发表了27项原则,在许多方面对《斯德哥尔摩宣言》作出了重要的发展。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目前有近200个缔约方。历届世界气候大会简介COP1时间:1995年地点:德国柏林
内容:会议通过了《柏林授权书》等文件,同意立即开始谈判,就2000年后应该采取何种适当的行动来保护气候进行磋商,以期最迟于1997年签订一项议定书,议定书应明确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发达国家所应限制和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图(2)德国柏林气候大会现场COP2时间:1996年地点:瑞士日内瓦
内容:会议就“柏林授权”所涉及的“议定书”起草问题进行讨论,未获一致意见,决定由全体缔约方参加的“特设小组”继续讨论,并向COP3报告结果。通过的其他决定涉及发展中国家准备开始信息通报、技术转让、共同执行活动等。
图(3)缔约方在签字(上)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下)COP3时间:1997年地点:日本京都
内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大会上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美国布什政府于2001年3月宣布退出,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议定书,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
美国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3.2%。图(4)闭幕式上摄影摄像师们正在看大屏幕上日本环境厅官员讲话(上)日本京都金阁寺(下)COP4时间:1998年地点: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内容:大会上,发展中国家集团分化为3个集团,一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岛国联盟(AOSIS),他们自愿承担减排目标;二是期待CDM的国家,期望以此获取外汇收入;三是中国和印度,坚持目前不承诺减排义务。
图(5)刚做完报告的阿根廷总统卡洛斯·梅内姆,他的助理正在给他倒水(上)布伊偌斯艾里斯方尖碑广场(下)COP5时间:1999年地点:德国波恩
内容:通过了《公约》附件—所列缔约方国家信息通报编制指南、温室气体清单技术审查指南、全球气候观测系统报告编写指南,并就技术开发与转让、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型期国家的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协商。
图(6)波恩气候大会,会场外设置的大型风力发电机(上)波恩的古城堡(下)COP6时间:2000年地点:荷兰海牙
内容:谈判形成欧盟-美国-发展中大国(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势。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执意推销“抵消排放”等方案,并试图以此代替减排;欧盟则强调履行京都协议,试图通过减排取得优势;中国和印度坚持不承诺减排义务。
COP7时间:2001年地点:摩洛哥马拉喀什
内容: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COP7上,通过了有关京都议定书履约问题(尤其是CDM)的一揽子高级别政治决定,形成马拉喀什协议文件。该协议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批准京都议定书并使其生效铺平了道路。
COP8时间:2002年
地点:印度新德里内容:会议通过的《德里宣言》强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各缔约国今后履约的重要任务。“宣言”重申了《京都议定书》的要求,敦促工业化国家在2012年年底以前把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2%。
COP9时间:2003年
地点:意大利米兰
内容:在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的情况下,俄罗斯不顾许多与会代表的劝说,仍然拒绝批准其议定书,致使该议定书不能生效。为了抑制气候变化,减少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会议通过了约20条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保决议。
COP10时间:2004年
地点:布宜诺斯艾利斯
内容:来自150多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围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10周年来取得的成就和未来面临的挑战、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温室气体减排政策以及在公约框架下的技术转让、资金机制、能力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COP11时间:2005年
地点:加拿大蒙特利尔
内容: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同年11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的COP11达成了40多项重要决定。其中包括启动《京都议定书》新二阶段温室气体减排谈判。本次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被称为“蒙特利尔路线图”。
COP12时间:2006年
地点:肯尼亚内罗毕
内容:大会取得了2项重要成果:一是达成包括“内罗毕工作计划”在内的几十项决定,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二是在管理“适应基金”的问题上取得一致,将其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具体的适应气候变化活动。
COP13时间:2007年
地点:印尼巴厘岛
内容:会议着重讨论《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后京都”时期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协议有关。
“巴厘岛路线图”共有13项内容和1个附录,其中亮点如下:(1)强调了国际合作;(2)把美国纳入进来;(3)除减缓气候变化问题外,还强调了另外三个在以前国际谈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视的问题:应气候变化问题、技术开发和转让问题以及资金问题;(4)为下一步落实《公约》设定了时间表;(5)中国为绘成“巴厘岛路线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巴厘岛路线图”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图(7)巴厘岛气候大会现场(上)巴厘岛风光(下)COP14时间:2008年
地点:波兰波兹南
内容:八国集团领导人就温室气体长期减排目标达成一致,并声明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他缔约国共同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少一半的长期目标,并在公约相关谈判中与这些国家讨论并通过这一目标。
COP15时间:2009年
地点:丹麦哥本哈根主题:
为明天而“战”
内容:
2009年12月7日起,来自192个国家,参与人数超过15000人,包括了非政府组织,企业代表等,在哥本哈根召开COP15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图(8)哥本哈根气候大会Logo(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会上发表演讲(下)COP16时间:2010年
地点:墨西哥坎昆主题:关注人类长远利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内容:会议目的是(1)在《京都议定书》下,确定发达国家缔约方在2012年后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2)在《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下,没有参加《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与其他发达国家可相比的减排指标。
1、会议达成的共识:(1)第二承诺期:同意《京都议定书》工作小组应“尽早”完成第二承诺期的谈判工作,以“确保在第一承诺期和第二承诺期之间不出现空当”。(2)减排:巩固了各国在哥本哈根承诺的减排目标。(3)透明度:规定发达国家改善其排放量和减排行动的报告(包括每年提交排放清单,报告援助发展中国家减排的资金情况等),同时也规定发展中国家每两年进行一次排放和减排报告。(4)资金:关注到发达国家集体承诺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在2010年至2012年间启动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该资金将优先用于生态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2、会议存在的分歧(1)美国:要求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做出减排承诺的立场不会改变。(2)日本:称“永远”不会就《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减排目标做出承诺,因此获颁发给阻碍谈判者的“化石奖”。(3)欧盟: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新的责任。只要其他主要排放国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欧盟随时准备采取力度更大的减排措施。(4)中国:希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使坎昆达成广泛均衡的一揽子决议。(5)基础四国:四国都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必须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之下应对气候变化。
这次谈判仍旧是失败而归,气候大会已经成为了政治筹码,都不愿意在经济发展问题上进行妥协
。图(9)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苏伟接受媒体采访(左)绿色和平组织在坎昆海滩摆放的地标物(右)COP17时间:2011年
地点:南非德班主题:为了明天
内容:会议议题:(1)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2)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它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3)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4)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图(9)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出席“中国角”启动仪式并致辞(下)COP18时间:2012年
地点:卡塔尔多哈内容:于2012年11月26-12月7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此次大会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达成了一致;第二承诺期以8年期限达成一致。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图10会议现场COP19时间:2013年
地点:波兰华沙内容:此次与会国家达到190余个,本次会议主要是为201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方欲达成新的协议奠定基础。此次华沙会议旨在推动各方展开更为实质性的谈判,为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C这一宏伟目标奠定牢固基础。
图(10)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开幕上演讲(上)中国气候谈判代表团副团长苏伟出席大会(下)COP20时间:2014年
地点:秘鲁利马内容:会议最终决议进一步细化了2015年协议的各项要素,为各方明年进一步起草并提出协议草案奠定了基础。会议还就继续推动德班平台谈判达成共识,进一步明确并强化2015年的巴黎协议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基本政治共识,初步明确了各方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所涉及的信息。尽管发达国家落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进展仍然有限,2020年前行动力度仍有待提高,但利马大会还是就加速落实2020年前巴厘路线图成果、并提高执行力度作出了进一步安排,有助增进各方互信。
图(11)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出席中国角城市的绿色低碳未来主题边会并致辞COP21时间:2015年
地点:法国巴黎内容:与会成员:138位国家领导人;195个个国家代表团;近2千个NGO团体。主要议题:1.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协作。2.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排放至少25%-40%。3.发达国家承诺,到2020年之前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金的资金支持,并建立技术转让机制。4.希望落实《公约》基本原则、加强全球行动的成果。
图(12)出席巴黎气候大会的各国政要时间的“烙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变得干燥,世界各地的风景地貌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从格陵兰岛的冰原到亚利桑那州的沙漠都未能幸免。与此同时,水资源利用和其他人类活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NASA收集的大量照片显示,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面目全非,主要表现为:水体枯竭咸海曾经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由于气候渐渐变得干旱,再加上灌溉增加,咸海的面积在大幅减小,生活在其周围的社区也在撤离。去年,东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梯子外借的安全协议书(2篇)
- 电机节能改造技术装置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公交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资产支持证券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计算机租赁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制冷、空调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旋耕机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团队庆祝活动邀请函范文
- 真空烧结炉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金属粉体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2022智慧园区设计、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 住院患者转科交接登记本
- 说课-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农村垃圾清运投标方案
- 涉密计算机安全策略
- 雨污水施工组织设计
- (6.3)-第三节 种子净度分析
- 性激素六项的解读 课件
-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评报告
- 中建项目目标成本测算操作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