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疆金矿概述2008-11-14金矿是新疆的优势矿产之一,采金历史悠久,而且曾盛极一时。但80年代前多集中在阿尔泰、东西准噶尔及和田地区进行小规模土法开采。由于缺少可靠的后备矿山基地,产量极不稳定。80年代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大发展,新疆黄金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发现和查明了一大批金矿,现已探明储量是80年代前的5倍多,随着大量金矿床的发现和查明.各种性质的大小金矿山像雨后春笋般在新疆各地建立起来,据2000年不完全统计,新疆现有岩金矿山66个,年开采矿石量104.85万吨,总产值达4,06亿元,另有砂金矿山9处,年采砂石794.62万吨,年产值约794.98万元,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在阿希等大、中型金矿山建成投产后,新疆的黄金产业在其经济建设中会起到更大的积极作用。一、分布与规模新疆境内,已知有正式储量记录的金矿床(点)72处,其中储量规模岩金达到20吨以上的大型矿床有3处,岩金在5—20吨,砂金2~8吨间的中型矿床10处,岩金睹量在5一0.5吨、砂金储量在0.2~2吨间的小型矿床有37处,矿点21处。在72个金矿床(点)中,有岩金矿48处,砂金矿17处,伴生金矿7处,其储量分别占新疆已探明金储量的83.3%、12.1%和4.6%。截至2000年底已上新疆储量表的岩金矿区24个,保有储量61.8吨,均为D级以上工业储量;上表砂金矿6处,保有储量7.3吨,均为D级以上工业储量;伴生金上表矿区2处,保有储量2.6吨。境内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阿尔泰山、东西准噶尔界山、天山及西昆仑一阿尔金山等地。虽然全疆87个市县几乎都有分布,但总储量的90%金矿集中在阿勒泰,伊犁,吐鲁番,塔城和哈密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二、矿床成因类型金矿成因类型的划分,由于各家所侧重的指导思想不同,其划分结果也不尽相同,目前尚难取得一致认识。本着宁简勿繁浅明易懂原则,仅在“原志”的分类基础上略作补充,对于一时不好纳入某一种成因类型的近10处产于成矿时代较早的变质岩中金矿,单独列入变变质碎屑岩类型。现共分出:岩浆热液类型、火山热液类型、火山一次火山岩类型、变质碎屑岩类型,伴生金类型和沉积类型,沉积类型又分为现代河床及古阶地两个亚类,共分为六大类两个亚类。为保持原地质报告作者的论点,在重要矿床记述中仍保留了报告中的原结论。三、重要矿床(一)伊宁县阿希金矿床(二)哈密市马庄山金矿床(三)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床(四)鄯善县马头滩金矿床(五)鄙善县石英滩金矿床(六)哈巴河县多拉纳萨依金矿床(七)托里县包古图阔个沙依金矿床(八)哈密市金窝子金矿床(九)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床(一)伊宁县阿希金矿床矿床位于伊宁县城北约30千米处,属中低山区,但地形切割强烈,已修成简易公路,可通行汽车。
该金矿于1988年发现,1992年与1996年分别提交了该矿床北、南段地质勘探报告,经自治区储委审查后,共批准该矿床C+D级金金属储量50.46吨,D级伴生银金属量84.74吨.另有表外金储量7.19吨。矿床位于喀拉苏石炭系海相断陷盆地中。盆地内火山机构发育,阿希古火山构造位于盆地的西段中心部,金矿床位处火山机构的西南缘弧形转弯处。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一套中一中碳酸性火山岩建造组成的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英安岩和英安质角砾熔岩等。矿区构造以剥蚀残余火山管道及火山断裂为主,其中环形断裂中的F2是只要控矿和容矿断裂构造。并严格的控制着区内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的变化,矿体形状多呈似板状体产出。围岩蚀变为黄铁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碳酸岩化等。阿希金矿带总长1280余米,呈向西南突出的弧形带状分布。并以8号勘探线分为南北两个矿段。北段由8个矿体组成,其中l号矿体是区内最大矿体,在北段控制长480米,向北变贫为表外矿;向南与南段矿的1号矿体相联,南段实际控制长510米,南矿段除有I号矿体与北段相连处,还有2号矿体及I号矿体的
分枝矿体I一1号矿体共3个矿体组成。I号矿体储量约占矿区总量的90%以上。I号矿体在北矿段控制最大斜深425米,最大厚度35米,一般厚约11~15米,矿体平均含金品位5.85g/t;l号矿体延伸到南矿段后,其形态变化为不规则脉状,倾向和走向上的膨缩.尖灭现象明显,厚度和含金品位均较北矿段有变薄、变贫趋势。但其矿量仍是南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希希金矿的矿石类型,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两种类型构成。矿石矿物组成,主要金属矿物有银金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和褐铁矿,次为自然金、方铅矿、闪锌矿、赤铁矿、硒铅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次为绿泥石、重晶石、磷灰石、白钛石、锆石、玉髓和碳酸矿物等。矿石中银金矿与自然金的比例为1;3。自然金多分布在氧化次生富集带中,金的成色均为750,金的形状为不规则粒状、片状、长条状、树枝状等,金的粒度以微一细粒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粒晶(晶隙)金形式出现,包体金少见。矿区平均含金品位为5.78g八。矿石经选冶工业试验证实该区矿石为易选矿石。氧化矿石采用“泥氰化法一炭浸法”流程处理效果最好;原生矿石的混合型矿石、蚀变岩型矿石采用“浮选——精矿焙烧—烧砂与尾矿氧化树脂吸收”流程处理效果较好。混合型矿石金回收率可达90.71%,银的回收率达79.9%;蚀变岩型矿石金的回收率可达到87.9%,银的回收率为74.57%。矿床成因,地质报告编写入认为是受火山构造控制的中低温—而以低温为主的火山热液型矿床类型。该区睹量规模仅北段矿床已达到大型,北南矿段合计储量规模可达到超大型矿床。现已建成设计600吨/日选能力的矿山,成为自治区最大黄金矿山。
(二)哈密市马庄山金矿床该矿位于哈密市东偏南约200余千米,地处戈壁丘陵区,地形起伏小,可畅通汽车。金矿于1986年到1989年普查评价,并提交C+D级金储量7.98吨。1998年10月提交评价报告,探明C+D+E级金储量21.S3吨,其中C级占9.6%,D级占47.1%。矿床位于哈尔力克一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东端,地处马庄山一明水火山岩盆地中。主要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白山组中的一套火山碎屑岩系。赋矿岩石为石英斑岩、霏细斑岩、凝灰岩等。围岩蚀变以硅化为主,其次有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矿化以黄铁矿化为主,其次为闪锌矿化、方铅矿化,黄铜矿化、毒砂化、褐铁矿化,磁铁矿化,其蚀变程度与金矿化成正消长关系。赋矿岩石含金量一般为0.8g/t~0.81g/t,最高达1.98/t。通过测试,英斑岩、霏细斑岩和安山质凝灰岩、流纹质凝灰岩的含金值为16.6ppb~23.6ppb,为该区金的矿源层。金矿床由8条含金脉体组成,共圈定出工业矿体6个。矿体均产出在次火山岩体中,其中1、4、9号脉体最大,金矿化最强。矿体长45~835米,厚o.6~13.1米,含金品位0.1g/t~12.55g/t。最大的1号矿体长757米,厚0.7~13.10米,含金品位0.18/t~18.17g/t,计算C+D级储量10.839吨,约占全矿床总储量近半数。矿石类型分为氧化矿、原生矿及混合矿三种类型,氧化带界线一般为10米上下,局部可达15米。矿石矿物组成,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闪锌矿、褐铁矿、软锰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长石、绢云母、绿泥石、高岭土等。
矿石结构以交代结构为主,其次为粒状结构、碎裂结构、镶边结构、假象结构、骸晶结构、文象结构、孤岛一港湾结构及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条带状构造为主,其次有蜂窝状构造、鳞片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等。矿石化学成分:氧化矿的SiO2平均含量为91.21%,混合矿SiO2平均为78.45%,原生矿SiO2为62.32%。原生矿的Fe2O3,、FeO和烧失量较高。其它元素据1号脉体光谱分析显示;原生矿中Ag0.005%一0.07%,As0.015%~0.02%,Pb0.2%~≥1.0%,Zn≥1.0%,氧化矿石中Ag0.003%~0.01%,As0.0l%一0.1%,Pb0.00.03%,Zn0.03%~0.07%。该矿通过全泥氰化一锌粉置换提金工艺试验,结果金的总回收率达90。66%,可选性能良好。从1992年始,已经地方开采,先后已建二个日处理矿石100吨选冶厂生产。该矿床成因为火山一次火山岩类型金矿床,矿床规模达到大型。(三)鄯善县康古尔金矿床金矿位于鄯善县城东南方约120千米。地处低中山干旱荒漠区,海拔高1067.6~1156米,地形起伏不大,可通汽车,交通尚属方便。1989年发现,1999年12月提交报告探明D+E级金金属储量9.86吨,其中D级约占51.3%。截至1998年底保有D+E级金储量7.28吨。另计算D+E级共生铜金属储量6.01万吨,D+E级铅金属储量2.29万吨,锌4.0万吨;伴生银D+E级储量86.10吨。该区的构造环境,处于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中。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北有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南临阿其克库都克区域推覆断裂,雅满苏仰冲断裂也紧贴矿区北部边界穿过。矿床位于秋格明塔什一黄山韧性剪切带之中,因而岩石蚀变相对发育,变形变质作用较独特,以塑性压扁作用和韧性剪切变形现象较普遍,岩石糜棱岩化也较发育。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是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火山岩系。此外,正长斑岩、石英斑岩、钠长斑岩成脉岩也较发育。矿体围岩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主要岩性有安山岩,英安质暑、安山质凝灰岩、砂砾岩等,详见图2—35。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分带明显,表现为以矿体心,向外依次为绿泥石一硅化带一黄铁绢英岩化带一青盘岩化带。其中绿泥石一硅化带基本上与矿带分布相一致,由于矿体与围岩二者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中蚀变相对较弱,硫化物含量较高,而围岩中金属硫化物含量明显减少。矿体圈定只能依据化学分析结果而定。金矿床由大致平行的含金蚀变带组成,呈255°~260°方向展布,倾向北西,倾角70°~85°,带于带间距为160—200米,其产出特征明显受控于康古尔一马头滩韧性剪切带的展布。含金蚀变带长1000~1500米,出露宽5~70米不等。其中L2含金蚀变带,共圈出2个矿体,储量约占矿床总储量的92%。L2带的2个矿体以金为主,共生有益元素有铜、铅、锌;伴生有银、硫等组分。L2-2为主矿体,规模最大,呈似层状产出;L2-1呈透镜状、脉状产出,两矿体呈近乎平形状产出。L2-2矿体长260米,厚度为0.7—4.7米,平均厚1.92米,中段平均控制斜深347米,单工程一般含金品位3.12~21.89g/t,平均品位9.10g/t。L2-1最大长度188米,最大斜深260米,一般厚度0.38~8.04米,平均厚度2.48米,单工程一般含金品位3.0—15.0g/t,平均品位为8.82g/t。矿石矿物成分:金属矿物主要有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和磁铁矿,次为含铜、铅、锌、铋、锑的含银系列矿物。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绿泥石,次要矿物有绢云母,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石膏等。金矿物以他形晶为主,半形晶较少。金矿物形态以粒状为主,其次为片状等。常见矿物构造有细脉浸染状及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金的平均成色为929。矿石的氧化深度随矿体出露位置、后期构造破碎程度不同而不同,从5米到25米不等。对氧化矿和原生矿分别进行了选冶试验,证实该矿为易选型矿石。矿床成因原地质报告将其定为海相火山岩型一韧性剪切带亚型金矿床。矿床规模主元素金矿规模达到中型,共生的铜,铅、锌均已达到小型矿床规模。该矿床于1993年陆续由地质队和地方已采出矿石29.23万吨,采空金睹量约为2.58吨。(四)鄯善县马头滩金矿床该矿位于鄯善县城东南方向120千米处,矿区地处戈壁,地势起伏小,海拔1067~1151米,可以通行汽车,交通尚称方便。
矿床是1988年发现,1999年12月正式提交了《马头滩金矿床普查报告》,探明D+E级金金属储量15.97吨.其中D级储量约占总储量的?o.9%。截至1998年底保有D+E级金储量10.82吨。此外,计算有伴生铜金属储量D+E级0.32万吨。
矿床位于塔里木板块北缘活动带,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中。区内断裂发育,北有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南临阿其克库都克区域大型推覆断裂,矿床寓于秋格明塔什一黄山韧性剪切带中。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火山岩系,矿体围岩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熔岩,主要岩性有安山岩,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和英安岩。并有随应变作用加强而矿化富集的明显规律。矿区内围岩蚀变较强烈,局部分带明显,大体可分为两个带,即绿泥石一硫化内带和青盘岩化外带。蚀变类型有青盘石化,黄铁绢英岩{k、绿泥石化、硅化及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等。其中黄铁绢英岩化、黄铁矿化和绢云母化与矿化关系较密切。马头滩金矿床由大致平行的四条含金蚀变带构成,各带间距离约80米,总体呈255°一260°方向展布,倾向北西,倾角70°~80°。全区共圈出金矿体9个。矿体形态以小脉状、透镜状和脉状,似层状产出。矿体长一般为10一140米,斜深20多米,厚度约1—2米。似厚状的L4矿体是矿区最大矿体,长度达299米,斜深279米,厚度为5.27米。其储量约占全矿床总储量的85%。矿床自然金主要成分为Au、Ag以及微量杂质中的Cu、Fc、Te、Cd、Mo等。矿体中含金品位一般为1.46g八~25.33g八,平均值多数介于3e/t~8g/t间。金的成色较高。平均953。矿床平均含金品位8.52g/t,伴生有益元素主要为铜和银。矿石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矿石矿物成分由26种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以自然金、黄铁矿、磁黄铁矿为主,黄铜矿,赤铁矿、褐铁矿居次,少量矿物有铜蓝,辉铜矿、斑铜矿、方铅矿、黄钾铁矾,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以石英、绿泥石为主,绢云母、白云母居次,少量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重晶石、石膏、电气石等。金在矿物中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粒间金、包裹金和裂隙金。矿石结构有自形一半自形粒状、半自形一他形晶粒状、他形粒状、包含、交代、充填、镶边等结构。矿石构造有脉状、细脉浸染状、浸染状、条带状、角砾状、网脉状、块状等。根据矿石的氧化程度不同,矿石又划分为原生金矿石和氧化金矿石两类,氧化带深度一般为30米以上,35—40米为混合带,40米以下为原生带。矿石经选矿试验后,其总回收率为86.24%.证明该矿选冶效果可行。矿床成因类型,地质报告编写人将其划为海相火山岩型的韧性剪切带亚型矿床。其金矿规模达中型以上,铜矿接近小型矿床规模。现已地方开采,至今已采出金矿石43.69万吨,铜矿石10.47万吨。(五)鄙善县石英滩金矿床
金矿位于鄯善县城南直距90千米,地处荒漠戈壁,地势平坦.可通汽车。该矿经新疆地矿局审查后,批准D+E级金金属储量6.295吨。
金矿床所处大地构造环境为觉罗塔格晚古生代岛弧带,并位于石英滩古火山机构北缘的秋格明塔什一黄山海沟带二叠纪石英滩—黑山火山盆地中。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阿其克布拉克组的第三岩性段岛弧型火山岩组合,主要岩性有灰色英安岩、紫红色安山岩、角砾熔岩、英安自碎角砾岩。区内岩浆岩较发育,以华力西中晚期石英闪长玢岩、花岗斑岩为主,分布于矿区北部和西南部。脉岩以石英岩脉、碳酸盐石英脉、闪长岩脉为主。矿区内构造较简单,为一北斜的单斜构造。北东向、北西向及北东东向三组断裂是区内主要构造,并对地层和矿体的产出形态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矿区内共圈定出18个金矿体,其中达到利用价值的工业矿体仅2条(L1和乙)。ll矿体分布于第八岩性层杏仁状安山岩中,西端走向73°~253°,东段走向108°~288°,倾向北、倾角32°~56°,向深部变缓。地表控制长340米,宽度1.0—10.4米,平均5.23米,控制延深150米。其分支矿体L1-1长100米,真厚度1,6~3.4米,矿体平均含金品位7.2e八,银8.14g/t。L3号矿体产于第四岩性层火山角砾岩中,地表呈一蟹状矿囊,走向112°一292°,倾向北,倾角40°一68°,走向长220米,宽1.0一27.3米.中部最宽17.7~27.3米,真厚度为0.9~25.45米,中部真厚度12.23—25.45米。子均厚度11.34米.延深40米~60米,含金品位1.36~34.21g/t,平均为15.68g/t。银11.20g/t,其它矿体规模小,一般长20—40米.个别达80~90米,宽1~2米,厚度0.8~0.9米,品位较低。全矿床平均含金品位为11.41g/t,银平均品位为9,58g/t。金矿石结构以显微细粒、叶片状结构为主。构造主要为块状、星点浸染状构造。矿石为金—石英建造。金矿物以银金矿、自然金为主,呈微一细粒状,主要以粒间金形式嵌布于石英颗粒间或石英与绢云母颗粒间,而裂隙金、包裹金较少,仅占2.6%,此外,还含有少量碲金矿及日一汞金矿。金的成色较低,为565—746,而自然金成色可达到984。矿体的氧化带深度,一般为50米上下。矿床成固类型,地质报告编写人认为应属受古火山机构制约的火山期后低温热液蚀变型矿床,矿床规模为中型。
(六)哈巴河县多拉纳萨依金矿床金矿位于哈巴河县城北西约50千米,区内地势开阔,可通汽车。该矿新疆储委审查批准C+D+E级金金属储量15.58吨。其中C+D级金储量8.65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阿尔泰褶皱系克兰复向斜北西端之南西翼.阿克萨依向斜南段韧性剪切带西侧。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托萨雷组一套浅变质的滨海相陆源碎屑一碳酸盐系,原岩受变质后已形成低绿片岩相浅变质岩系。赋矿层位主要岩性有薄层状灰岩夹绢云母千枚岩、钙质千枚岩等。含金矿化带与糜棱岩化带分布相吻合,矿体多赋存于断裂上盘的破碎带内,。区内岩浆岩较发育,金矿化与石英闪长岩脉、石英脉活动紧密相关。脉体多顺层分布,形态不规则,一般长度为20~200米.宽度为o.5~15米,空间产状与剪切带一致,斜角70°~85°。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为主,并时有重叠交替现象出现。矿床由3个矿段组成,其中I号矿段居中,并由8个矿体构成,1号矿体规模最大,储量约占全矿床的70%,矿体最大长度525米.厚度变化较大,最大厚度达15.74米,最薄处仅0.34米,平均厚度为3.58米,矿体最大垂深275米,以60°一74°侧伏产出。矿体形态呈不规则脉状,沿走向及倾斜方向有膨缩、分枝复合、尖灭再现或侧现。地表矿体连续性较好,且厚度较大,倾角较缓,但向深部矿体有倾角变陡、厚度变薄趋势。矿石自然金多呈不规则片状、树枝状、粒状、微鳞片状出现.粒度以微一细粒状为主,粒径<0.1052毫米者占77.7%。金的成色较高,一般为911~977,平均944。主要载金矿物铁矿、褐铁矿、碲化物及石英等。矿石自然类型为氧化矿和原生矿两类,氧化带深度一般垂深约50米,原生矿以蚀变岩型矿石为主,石英脉型矿物较少。矿石矿物成分:金以自然金为主,部分以银金矿和蹄化物出现,其它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石英、斜长石、绢云母、绿泥石、方解石等。伴生组分有Ag、S、As、C等。矿石含金品位以1~68八居多,平均品位为5.61g/t石结构以粒状为主,交代、碎裂,包晶、乳滴状较次。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蜂窝状较常见通过试验,该区地表氧化矿石采用全泥氰化碳浆法提金工艺处理后,其浸出率为93.26%~96.14%,回收率为91.20%~92.35%,尾矿品位为0,3~0.47g/t,高于其它;高于其他方法。矿石可选性较好。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热液型,其规模为中型矿床。该区现已地方小型开采,已采出矿石10余万吨。(七)托里县包古图阔个沙依金矿床金矿位于托里县境内,克拉玛依市北约60千米,北距哈图金矿70千米。区内地势较平坦,海拔750~934.米,可通汽车。
该矿新疆储管局审查批准C4-D级金金属储量6。05吨。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准噶尔界山华力西褶皱带扎依尔一达拉布特复向斜东段的南翼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其中北东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包古图组、太勒古拉组,岩性为一套远离火山中心喷发的沉积建造,有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含砂岩岩、沉凝灰岩及一些透镜状的火山熔岩体。侵入岩有岩珠状的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等。此外,细晶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及辉绿岩脉也十分发育。矿床中I号脉群,地表由大小12条含金石英脉组成,其中长度>100米的有3条;盲脉有40条。规模最大的I。2号脉控制长420米,垂深约100—300米,平均水平厚约1.23米。矿体的产出与细晶闪长岩脉相伴.局部插入凝灰质角砾砂岩,凝灰质粉砂岩中。形态为一具有膨胀、收缩不规则的脉状体,沿走向有尖灭再现或尖灭侧现现象。矿体的最大连续长160米,最短仅几米。平均含金品位5.55g/t,个别高达144g/t。矿体围岩蚀变主要为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等。矿石类型为石英细脉及蚀变闪长玢岩型。矿石结构为晶粒、压碎、包含、交代、充填、残余和鳞片结构等。矿石构造为细脉浸染状、脉状、角砾状、块状、稀疏浸染状等。矿物组成较复杂,有黄铁矿、毒砂,黄铜矿、辉锑矿、闪锌矿、磁铁矿、磁黄铁矿、自然金、方铅矿,以及白钛石、白钨矿、黑钨矿、银金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方解石、绢云母、白云石、绿泥石、黑云母、金红石等。化学成分以Au、Ag为主,Cu、Pb、Zn少量。有害组分为As含量o.19%~0.5%,Sb0.11%~O.15%,C1.04%,S1.56%~2.4%。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形式产出,在矿石中呈夹杂金、类质同象和吸附金状态产出,自然金成色844—927,粒度以细粒一次显微金为主。矿床含金平均品位5.59g/t。该矿经多方案选矿试验结果证实,直接混合浮选效果较好,精矿回收率达92.32%,精矿含金品位为85.67g/t,尾矿为0.5g/t。矿床成因,地质报告编写人将其定为中低温热液含金石英脉型,矿床规模为中型,该矿现已建小型矿山开采。(八)哈密市金窝子金矿床该矿区位于哈密市东南约190千米,距兰新铁路大泉车站48千米,可通汽车,交通方便。该矿于1957年发现,到1993年底共计算C+D级金金属储量8.85吨。矿区位于塔里木北缘活动带卡瓦布拉克——星星峡中间地块马莲井复向斜金窝子凸起南部。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金窝子组,岩性主要是一套滨海相碎屑岩,并以长石、石英为主的砾岩、砂岩夹灰岩、页岩为特征。岩浆岩主要为华力西早期的金窝子岩体,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闪长岩一二长花岗岩。3号矿床(脉群)产出在岩体的西端,为一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共由11条含金石英脉20个矿体组成。其中3一Ⅱ号矿体规模最大,长度为450米,倾斜深3~234米,平均水平厚度o.34~3.15米,含金品位多在7.85g八一11.78g/t间。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一金一硫化物型,以及少量蚀变岩型。矿石结构以自形一半自形粒状、压碎、交代结构为主。矿石构造有浸染状、斑点状、块状构造等。矿石矿物组成,主要有黄铁矿,自然金,其次有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其次有少量方解石、绿泥石、绢云母等。金矿物均为自然金,形态以不规则粒状、树枝状、片状为主。粒度以0.104~0.833毫米为主。成色774~861,平均816。210金矿床的形成分布,主要受控于构造破碎带,并受黄铁矿化糜棱岩、糜棱岩化一黄铁矿化角砾岩所制约,并明显的分为上下两个矿化层,其下矿化层是主要矿化层。矿床共由7个矿体组成。其中I号矿体规模最大,储量约占矿床总储量的65%.矿体形态为似层状,长度为950米,平均厚度为2.88米,含金平均品位4.11g/t。n号矿体为透镜状,长度为40米,平均厚度5.65米,平均含金品位18.25g/t。I一1矿体为透镜状,长度为100米,平均厚2.89米,含金平均品位9.02g/t。其余4个矿体规模均较小。201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大体上与3号矿床相同。矿物组合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自然金一石英一黄铁矿组合,自然金一石英一黄铁矿一方铅矿组合,自然金一白钨矿一石英一黄铁矿组合,其中第二类型是201矿床的主要矿物组合形式,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和银金矿,自然金成色为878,银金矿平均为642。金窝子金矿通过混汞一浮选一氰化选矿后,金的总回收率为91%,可选性能好。该矿从70年代以来一直在开采中。矿床成因类型,地质报告编写入将其划为破碎蚀变岩类型,其规模为中型矿床。该矿除计算尽储量外,还计算有D级伴生银4。41吨,钨174吨,镓14.76吨。(九)乌恰县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矿区位于乌恰县城北西约100千米,地处中高山区,海拔3400—4300米,矿区到乌恰县城有简易公路可通汽车。该矿于1993年发现,1999年10月完成地质评价报告,提交D4-E级金金属储量7.64吨.其中D级1.50吨,平均含金品位3.96g/t。
金矿床处于塔里木板块与伊犁微板的接合部,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其中萨瓦亚尔顿—吉根大型韧性挤压带贯通矿区,并对该区的成矿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矿区内地层从上志留统到下石炭统均有出露,但矿化带均赋存于上志留统塔尔特库里组,及下泥盆统萨瓦亚尔顿组中,前者由一套半深海一深海相具浊流沉积特征的浅变质细碎脚硅质岩建造组成,后者则由一套半深海一深海相的浅变质类复理石建造组成。上述地层均U含炭质及黄铁矿为特征,Au和伴生元素As的富集系数均较高,分别为12.7和9.2,对A9富集成矿极为有利。矿床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磁黄铁矿化、辉锑矿化、绢3化、碳酸盐化等;地表次生蚀变有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和臭葱石化等。矿区共由4个矿床20个矿体组成,其中Ⅳ号矿床规模最大,工作程度最高,目前所计算的工业储量均系该矿床中矿体。号矿床位于矿区中部。赋矿地层为萨瓦亚尔顿组含炭绢云母千枚岩、中厚层状变质砂岩及塔尔特库里组第一岩性段薄层状含炭绢云母千枚岩与薄层状变质砂岩互层。矿床由99个矿体组成,分布在长6000米,宽200米的范围内。各矿体间呈尖灭再现或平行分布,间距约10米到200米不等。矿体以Ⅳ1、Ⅳ2、Ⅳ3规模最大.长约860—1390米,厚度为0.9—27.42米,倾斜延深70~505米;其余矿体长均小于100米。矿体形态较简单,一般为似板状,产状较稳定,与矿化带基本一致,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左右,局部近于直立。ⅳ1号矿体,地表呈板状分布,矿体长860米,厚度平均3.0米,延深70米,平均品位1.44g/t。Ⅳ2号矿体,为最大矿体,呈规则的条带状分布,出露长1390米,倾斜深505米,矿体地表品位变化小,平均为2.1lg/T。该矿体中又圈出尖灭再现的3个工业矿体;其中Ⅳ2-1,矿体长度为710米,平均厚度6.92米,最大斜深362米,平均品位4.03g/t,该矿体主要由氧化矿体组成;Ⅳ2-2矿体,长145米,平均厚6.94米,最大斜深S4米,平均品位3.57g/t;Ⅳ2-3矿体;长260米,平均厚1.45米,平均晶位3.71g/t。Ⅳ3号矿体,呈规则的条带状分布,长1020米,共圈出2个工业矿体:其中Ⅳ3-1矿体,长100米,平均厚3.41米,最大斜深120米,平均品位3.39g/t;Ⅳ3-2矿体,长60米,斜深18米平均厚4.53米,平均品位3.35g/t。萨瓦亚尔顿金矿床矿石矿物组成,已发现有40余种矿物,其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锑矿,次要矿物有辉锑铁矿,脆硫锑铅矿,少见矿物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银金矿、锑黝铜矿、方铅矿、方钴矿;表生矿物有褐铁矿、黄钾铁矾、臭葱石、孔雀石、铜蓝,锑华白钛石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方解石,次要矿物有绿泥石、炭质,少见矿物有电气石、石墨、符山石、独居石、磷钇矿等。主要载金矿物有黄铁矿、毒砂、辉锑矿、磁黄铁矿,其次为石英、方解石、闪锌矿和黄铜矿等。金的嵌布特征为裂隙金、粒间金及包裹金三种类型。自然金多产出在氧化矿石和混合矿石中,成色平均为982。含银自然金主要见于原生矿石中,平均含量85.72%,银含量8.52%,金成色910。矿石结构有细粒自形一半自形粒状结构、细粒它形一半自形粒状、交代结构、压碎结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星散浸染状、稀疏浸染状为主,其次为网脉状、细脉浸染状构造,氧化矿石常见有蜂窝状构造。矿石类型分氧化矿石、混合矿石和原生矿石三种,氧化深度为18米,根据矿石矿物组合及产出特征又可分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石。矿石经加工技术处理试验证实为难选冶矿石.氧化矿石经全泥常规氰化法处理后,金的回收率为75%,原生矿经堆浸及常规氰化法处理后,最高回收率仅为52.98%。矿区共计算D+E级金矿石储量173.3万吨.金属量7.64吨;另计算D+E级暂不能利用的低品位表外金矿石储量1775万吨.金属量25.69吨,矿床规模达到中型以上,但因其品位低,回收效果差,该矿属目前尚难利用矿。矿床成因,报告中引用了几家研究单位结论,认为属浅成中低温渗滤热液型的穆龙套型金矿或属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金矿床。
四、重要成矿带特征1994年新疆地矿局完成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轮成矿远景区划研究汇总报告》将新疆金矿成矿带划分为34个带,现摘记其中12个重要成矿带于下:(一)喀纳斯一诺尔特金成矿带
该成矿带位于喀纳斯湖至诺尔特一带,呈北西西方向展布,带长280千米.宽5~90千米,面积约16800平方千米。成矿带地处哈龙早古生代山弧带,矿带内已发现大量金化探异常区,不仅是阿勒泰砂金主要分布区,而且也是形成岩浆热液型和变质碎屑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目前已知的主要矿床(点)有:萨热阔布火山热液型金矿床和沉积型的卡拉迈里、红墩、西岔河、克孜加尔等金矿。该成矿带已控制金储量]2.54吨,资源预测储量为118.3吨。(二)哈巴河金成矿带该带位于哈巴河县城以北,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带长100千米,宽15千米,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成矿带地处额尔齐斯晚古生代构造杂岩带。带内以形成变质碎屑岩型、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位为主。已知成型矿床有变质碎屑岩型的托库孜巴依金矿,岩浆热液型的多拉纳萨依和恰奔布拉克金矿、火山热液型的萨热朔克金矿及伴生金矿类型的阿舍勒多金属大型金矿床等。带内现已探明金储量为32.5吨,资源预测储量为123.9吨。(三)萨尔布拉克一布尔根金成矿带成矿带位于富蕴至青河县城以南,呈北西向带状展布,东至中蒙边界,带长210千米,宽15千米,面积约2150平方千米。矿带地处萨吾尔一二台一淖毛湖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带内以形成变质碎屑岩型和火山热液型金矿为主。已知金矿床有变质碎屑岩型的萨尔布拉克、阿克塔么金矿,火山热液型的马热液勒铁金矿,火山一次火山岩型的阿克希克金矿和伴生金矿型的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等。该带现已探明储量8.37吨,资源预测储量16.7吨。(四)扎依尔金成矿带成矿带位于托里县城至克拉玛依间扎依尔山一带。呈北东向带状展布,带长240千米.宽60千米,面积约14400平方千米。矿带地处达拉布特一卡拉麦里晚古生代沟弧带内.该区是新疆的金矿山集中区之一,以形成火山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金矿为主。已知成型矿床有齐依求ⅰ、ⅱ、ⅴ号金矿,灰绿山和别鲁阿嘎西I号金矿,岩浆热液型的阔个沙依、别鲁阿嘎西I号和萨尔托海I号金矿等。成矿带内已探明金储量为35.89吨,资源预测储量172.3吨。(五)喀占奇一肯登高尔全成矿带成带位于赛里木湖至精河县城以南科古尔琴山一带,呈北西西方向展布,带长300千米,宽30千米,面积约9000平方千米。矿带地处博罗科努早古生代岛弧一弧后带。以形成火山一次火山岩型金矿和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为主。已知成型金矿有火山一次火山岩型的阿希金矿、变质碎屑岩型的伊宁林场ⅰ号和Ⅱ号金矿。带内已探明金矿储量51.07吨,预测资源储量190.7吨。金矿的形成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山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农业机械租赁与智能化农业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成都房地产估价服务合同模板2篇
- 2025年度店面出租合同租赁期限与续约规定
- 2025年度美容院绿色环保材料采购合同10篇
- 二手房交易分期付款专项合同(2024版)一
- 2025年度绿色环保建材采购与施工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制造业内部生产线承包合同标准版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违反离婚抚养权协议赔偿标准合同4篇
- 2025年度船舶工程船员劳务合同规范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家居合作保密合同书3篇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
- 012主要研究者(PI)职责药物临床试验机构GCP SOP
- 2024年个人车位租赁合同经典版(二篇)
- 农耕研学活动方案种小麦
- 2024年佛山市劳动合同条例
- 污水管网规划建设方案
- 城镇智慧排水系统技术标准
- 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购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写意蔬果》-优秀课件4人教版
- 节能降耗课件
- 尼尔森数据市场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